我愛讀書手抄報
生命不止,讀書不息。這是一句關於讀書的名言,這句話給了許多人鼓舞。下面是我們為大家帶來我愛讀書手抄報,歡迎大家閱讀。
我愛讀書手抄報篇一:我愛讀書
“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是啊,知識的海洋是無邊無際的,只要勤奮刻苦地去學,就會讓文化、知識充實我們的大腦,豐富我們的羽翼,將來成為祖國的棟樑之才。
我是一個從小就不是很愛讀書的孩子。從小學一年級學會造句,三年級學會寫段落,五年級學會作文。直到五年級,我才意識到了讀書的重要性。因為,每當作文課,寫作文時,我會感到頭疼!不知道該怎麼寫。但我看到每節下課都泡在學校圖書室的那些“書呆子”,手中的筆像有魔法一樣在揮動。我才懂了“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這句話的意思。知道了只有讀許多的書,自己的寫作水平才能有所提高,所以我讀書也產生了興趣。
我讀書,我快樂。數,把我帶到了美麗、神奇的童話世界,讓我展開了夢想的翅膀。我真的希望自己是那隻人人討厭的醜小鴨,憑自己的不懈努力,最後變成一直人人羨慕的白天鵝。
書就像是一個巨大的藏寶盒,需要我們在書中去尋找破解的密碼。每當我捧著一本書閱讀時,總覺得有種快樂在陪伴著我,總會被生動、有趣味的文章吸引住。每當你在讀一本讓你愛不釋手的書時,你肯定會忍不住直往下看,直到看完。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當你想停下來時,會想,下一章又會有什麼精彩的內容在等我呢!
我讀書,我快樂。數,把我帶到了歷史的長河裡。在書中,我認識了寧死不屈的文天祥;認識了愛國將領丁汝昌;認識了堵搶眼的黃繼光,英勇無畏炸碉堡的董存瑞,不怕烈火燒身飛邱少雲,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雷鋒;認識了小年英雄小蘿蔔頭、王二小;認識了……明白了他們為什麼捨生忘死。那是因為他們熱愛祖國。
我記得我讀的第一本書就是《安徒生童話》裡面有一部感人的故事,《賣火柴的小女孩》,描寫了一位失去母親的小女孩,在颳著北風的天氣,下著茫茫大雪的清晨,穿著一雙木拖鞋在白皚皚的雪地裡,叫賣火柴。小女孩淒涼的叫聲在寒風中顫抖著。小女孩不幸的遭遇觸動了我,她為了一絲溫暖點燃了一根又一根火柴,當火柴一次又一次熄滅時,她是多麼需要人們的幫助與關心哪。
我讀書,我快樂。數,讓我明白了宇宙有多大;人的皮膚有多厚;電腦的祖先是誰等等,無窮無盡的知識,是我的大腦變聰明瞭。充實了我們空白的大腦。
我讀書,我快樂。每當你翻開提一本書時,你就是在開啟光輝的知識大門。讓我們在知識的海洋裡遨遊,獲得許許多多的知識,獲得許許多多的快樂。
我讀書,我快樂,我成長。在書中我不但得到了快樂,還得到了知識!讀書可以充實我們的生活,使我們的生活更快樂!
我愛讀書手抄報篇二:我讀書,我快樂
我讀書,我快樂
讀書是一種享受,我們可以在享受中得到體會;
讀書是一種體會,我們可以在享受中得到樂趣;
讀書是一種樂趣,我們可以在享受中得到知識;我讀書,我快樂!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它可以引導我們奮力前進,更進一步。多讀好書,會使我們脫離庸俗,脫離無知,走到那裡彷彿都有一種屬於書的清香伴隨著我們,書香瀰漫。有文化底韻的人,都會給人一種清新的感覺,一種高貴的氣質。書籍,它教導我們要腳踏實地,問心無愧地邁向成功。
書籍是人類的朋友,而讀書則是人類的親密朋友。在讀書的過程中,我們能培養文化修養;若果經常地去研究,去讀,去思考,便能從中央到地方找到新的知識點,正所謂“溫故而知新”,還可以把知識點都牢牢地記住,就像刻在腦海裡一樣。“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只有多讀健康有益的書,努力地學習,才能為自己幸福的將來奠定良好的基礎。
讀一本文學經典,詩情畫意隨即呈現眼前:北朝民歌《敕勒歌》“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描繪了北方大草原的遼闊,牧草豐盛,牛羊成群的.迷人風光;賀知章的《詠柳》“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透過讚美柳樹,進而讚美春天,謳歌春的無限創造力;孟浩然的《春曉》“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則表現了大自然的盎然春意和勃勃生機;王維的《鹿柴》“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描繪了鹿柴附近的空山深林在傍晚時分的幽靜景色……詩詞們都能讓人陶冶情操,益人心智。
讀一本史書,一幕幕動人心絃的場面歷歷在目:“秦王掃六合”、陳勝,吳廣起義、楚漢之爭、漢武帝的大一統……它解開了緊鎖歷史的密碼,開啟塵封的史冊,見證過往的興盛和繁榮,發人深省。
讀一本古典小說,藝術性和思想性結合的情景在腦海中泛起狂瀾:羅貫中的《三國演義》描寫了東汗末年和三國時期錯綜複雜的政治與軍事鬥爭;施耐庵的《水滸傳》歌頌了農民的鬥爭精神;吳成恩的《西遊記》讚頌了人民蔑視封建統治、勇於反抗的精神;曹雪芹的《紅樓夢》揭示了封建社會必然崩潰的歷史趨勢,耐人尋味。
讀一本意義方長的書,能加深我們的理解能力,讓靈魂感到衝突。“讀書百遍,其義自現”。每次讀書,都能秒趣橫生,並從中得到可貴的知識。
我讀書,我快樂!
我愛讀書手抄報篇三:有關名人愛讀書的故事
1.魯迅嚼辣椒驅寒:
魯迅先生從小認真學習。少年時,在江南水師學堂讀書,第一學期成績優異,學校獎給他一枚金質獎章。他立即拿到南京鼓樓街頭賣掉,然後買了幾本書,又買了一串紅辣椒。每當晚上寒冷時,夜讀難耐,他便摘下一顆辣椒,放在嘴裡嚼著,直辣得額頭冒汗。他就用這種辦法驅寒堅持讀書。由於苦讀書,後來終於成為我國著名的文學家。
2.伽利略好奇善問:
伽利略是義大利偉大的物理學家、天文學家,他在力學上的貢獻是建立了落體定律,發現了物體的慣性定律、擺振動等時性、拋物運動規律,確定了伽利略原理。他在比薩大學讀書期間,就非常好奇,也經常提出一些問題,比如“行星為什麼不沿著直線前進?”一類的問題,有的老師嫌他問題太多了,可他從不在乎,該問還問。有一次,伽利略得知數學家利奇來比薩遊歷,他就準備了許多問題去請教利奇。這一次可好了,老師誨人不倦,學生就沒完沒了地問。伽利略很快就學會了關於平面幾何、立體幾何等方面的知識,並且深入掌握阿基米德的關於槓桿、體比重等理論。
3.聞一多醉書
聞一多讀書成癮,一看就“醉”,就在他結婚的那天,洞房裡張燈結綵,熱鬧非凡。大清早親朋好友都來登門賀喜,直到迎親的花轎快到家時,人們還到處找不到新郎。急得大家東尋西找,結果在書房裡找到了他。他仍穿著舊袍,手裡捧著一本書入了迷,
怪不得人家說他不能看書,一看就要“醉”。
4.華羅庚猜書
著名數學家華羅庚讀書的方法與眾不同。他拿到一本書,不是翻開從頭至尾地讀,而是對著書思考一會,然後閉目靜思。他猜想書的謀篇佈局,斟酌完畢再開啟書,如果作者的思路與自己猜想的一致,他就不再讀了。華羅庚這種猜讀法不僅節省了讀書時間,而已培養了自己的思維力和想象力,不至於使自己淪為書的奴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