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手抄報內容大全
在學校,手抄報是第二課堂的一種很好的活動形式,具有相當強的可塑性和自由性。手抄報也是一種群眾性的宣傳工具,它就相當於縮小的黑板報。環保手抄報內容有哪些看到呢?下面是小編分享的環保手抄報內容,歡迎閱讀!
環保手抄報內容篇一:綠色環保
先如今環保已經成為了我們必做的事,因為現在地球上的環境正受到威脅。
現在,我們知道地球已經開始變暖,寒冷地方的冰已經開始融化,變成的水使水平面越來越高,讓許多沿海的國家被淹沒。更多的土地沙漠化,天災不斷來襲,使我們的生活不再那麼無憂無慮。
首先,我們必須從身邊做起。
大片森林被不斷砍伐,汽車尾氣不斷排放……這些首先就會直接影響到我們的生活,因為這些讓我們“不敢呼吸”。所以,這些問題最好的`解決方法就是少開車,多騎腳踏車,而且,騎腳踏車也很有益身體健康!。可雖然一直這樣說,而且說了也不只一次,可為什麼還是有那麼多的車在路上呢?所以,這個方法實在,有點不實用。
最簡單的就是種樹了,樹是人類的好朋友,他們能幫助人類許多事,比如淨化空氣啦,等等。所以,多種樹,這個方法很實用!
總而言之,我們的地球要我們自己去愛護,去保護,要用實際行動來幫助地球,讓環境更美好!
環保手抄報內容篇二:中國20餘城市空氣出現中度汙染
北京、天津、太原、洛陽、西安、唐山、保定、廊坊、蘭州、咸陽等地空氣11日出現中到重度汙染過程,影響範圍波及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山東、山西、陝西、甘肅、寧夏、新疆等省、直轄市、自治區。
中國環境監測總站會同有關專家分析認為,11日至13日,中國京津冀區域中南部可能出現一次中至重度汙染過程,預測影響城市包括北京,河北石家莊、保定、唐山,山東菏澤,山西太原、晉中等城市。
監測顯示,11日8時,甘肅蘭州、陝西咸陽、寧夏中衛空氣嚴重汙染,其中蘭州空氣質量指數達到或超過500。河北唐山、保定、廊坊,甘肅慶陽、新疆喀什地區空氣重度汙染。北京、天津、滄州、太原、洛陽、安陽、泰安、西安、延安、平涼等20個城市空氣中度汙染。石家莊、煙臺、威海、蓬萊、日照、樂山、寶雞、呼和浩特、鞍山、遼陽、庫爾勒等40多個城市空氣輕度汙染。
中國環境監測總站11日釋出重汙染過程提示顯示,11日至13日,擴散條件不利,京津冀區域中南部可能出現中至重度汙染過程,影響範圍包括北京、保定、石家莊、唐山等。
預報顯示,受冷空氣影響,14日汙染形勢略有緩解。15日後半日至17日,京津冀中南部、山東西部和河南北部地區可能再次出現中至重度汙染過程。
中國環境保護部部長陳吉寧10日在專題會議上指出,中國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的產業結構、能源結構以及交通格局等決定了區域大氣汙染防治工作的長期性、艱鉅性、複雜性。
陳吉寧強調,今冬明春是大氣汙染防治關鍵時期,要提高預警預報能力,細化預警方案,提升重汙染天氣應對水平,確保各項應急措施落實到位。北京市要進一步加大重點區域督查力度,加強機動車汙染防治,加快黃標車和老舊車淘汰力度,控制重型卡車等移動汙染源。
環保手抄報內容篇三:近期霧霾因何橫掃北方6省?
受大範圍靜穩、大霧天氣的影響,我國東北、華北和華東地區多地近期相繼出現重汙染天氣。從哈爾濱開始,沿哈大線向西南偏南方向傳輸,直至山東半島、江蘇和安徽北部,波及6個省區30多個城市,跨越1600多公里,多個城市“爆表”,汙染程度重、影響範圍廣。
為弄清汙染成因,環境保護部組織召開了會商會議,專家分析認為,此輪大範圍重汙染天氣的主因是大氣汙染物排放量過大,其中燃煤採暖、工業和機動車排放是“元兇”。此外,不利的氣象條件是重要誘因。
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柴發合研究員介紹說,東北地區冬季發生的大範圍極重汙染天氣過程已經連續出現了4年。此次東北、華東地區大範圍的汙染過程,始於11月3日-4日黑龍江省哈爾濱、綏化和大慶一帶,重汙染主要源於當地冬季燃煤採暖和生物質燃燒排放,是導致區域性大範圍重汙染的“元兇”。5日下午,受東北方向氣流影響,汙染氣團向西南偏南方向持續傳輸,經長春、瀋陽至大連一線,跨過渤海灣到達山東半島,並在6日上午影響到江蘇和安徽北部地區。汙染氣團的長距離傳輸,疊加本地的燃煤、工業和機動車排放貢獻,是吉林、遼寧、山東、江蘇和安徽等地多個城市出現重度甚至嚴重汙染的原因,部分城市PM2.5濃度受汙染氣團傳輸的影響可能高達30-50%。
對京津冀地區本次重汙染過程的分析表明,有機組分和硝酸鹽仍是本次過程中PM2.5的主要組分,工業和機動車排放是此次重汙染的主要來源。但隨著各地逐漸啟用燃煤採暖設施,在夜間近地面的高溼環境下,硫酸鹽的二次轉化加劇,對PM2.5的貢獻有所加大。
中國環境監測總站大氣室主任宮正宇研究員介紹說,11月2日至6日,我國東北、華北和華東地區出現大範圍重汙染過程。哈爾濱市汙染最為嚴重,11月4日的PM2.5日均值和小時值分別達到704微克/立方米和1281微克/立方米,大慶市PM2.5小時值也超過1000微克/立方米。5日,東北地區的汙染範圍進一步擴大。5日夜間至6日上午,受東北地區汙染傳輸影響,山東省煙臺市、濰坊市、青島市、日照市、棗莊市,江蘇省徐州市、宿遷市,安徽省淮北市、亳州市相繼出現重度以上汙染。
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在此期間也經歷了一次重汙染過程,汙染主要集中在河北、北京、天津和山西等地,其中山西多個城市出現長時間重汙染。4日下午,京津冀地區多個城市達到PM2.5濃度峰值。5日開始,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的空氣汙染程度逐漸緩解,6日北京及周邊大部分城市空氣質量為良。
11月2日起,環境保護部相繼派出12個督查組持續在北京、天津、河北、山東、黑龍江、吉林、遼寧、江蘇等省市的重點地區開展督查。從督查情況來看,相關城市加強應對,積極開展重汙染天氣應急工作。如天津市各委辦局派出20餘個督查組進行應急預案執行情況督查,河北省唐山市採取燒結機停產、單雙號限行等強化措施。
據瞭解,現場檢查發現,各地在應對過程中仍存在一些突出問題:一是重汙染天氣響應級別偏低。如哈爾濱市嚴重汙染持續26個小時,AQI達到500持續14個小時,但按照哈爾濱市的預警分級標準,僅啟動了藍色預警。大慶市實際重度和嚴重汙染持續37個小時,其中AQI達到500持續24個小時,應啟動紅色預警;但大慶市僅預測到一天重汙染,實際啟動了橙色預警。內蒙古通遼市近2天AQI指數持續達到500,在環境保護部及自治區環保廳督促下,才啟動藍色預警。
二是一些城市重汙染天氣應急預案不完善。大慶市對重點大氣排汙企業的重汙染天氣應急響應工作沒有強制性或約束性要求,重點排汙企業也沒有按照預案要求制定配套的重汙染天氣應急響應實施方案,應急響應措施的針對性和可操作性不強。吉林省本級及多個市州未按要求對重汙染天氣應急預案進行修訂,應急響應啟動條件偏高。
三是企業排放問題仍較突出。黑龍江省是全國唯一大型燃煤電廠沒有安裝脫硝設施的省份,省內各城市熱電聯產機組熱力管網覆蓋的地區仍存在大量燃煤小鍋爐。東北三省獨立的採暖燃煤鍋爐基本沒有安裝脫硝設施,在一些中小城市甚至連脫硫設施也沒有安裝,超標問題突出。吉林省現場檢查的10家企業中有8家企業存在環境問題;遼寧省瀋陽市熱源廠線上監控資料顯示超標排放;山東聊城、江蘇徐州面源汙染管控不到位情況較為普遍。
針對此次重汙染天氣應對過程中暴露出的一些突出問題,柴發合認為,今後治理工作要在以下幾個方面加以改進。一是著力提高冬季防控措施的針對性,特別要關注居民燃煤散燒、供暖設施起爐過程、秸稈露天焚燒等汙染防控;二是強化區域大氣汙染聯防聯控。現在的《大氣汙染防治法》僅明確了政府對本行政區域環境空氣質量負責,但未規定其導致的區域性大氣汙染責任。對這種情況要有法律條款,有問責的要求。還應建立區域性的大氣環境管理機構,完善聯防聯控工作機制,釐清各地相互影響,切實落實責任,才能有效應對區域性重汙染天氣。三是儘快完善重汙染天氣應急預案。如遇到極重汙染天氣,要立即啟動有效的管控措施,切實將汙染峰值削減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