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白居易> 《花非花》的賞析

《花非花》的賞析

《花非花》的賞析

 花非花 (白居易)

  花非花霧非霧。

  夜半來天明去。

  來如春夢幾多時?

  去似朝雲無覓處。

  【註釋】

  朝雲:此借用楚王夢巫山神女之典故。宋玉《高唐賦》序:妾在巫山之陽,高丘之蛆,旦為朝雲,暮為行雨,朝朝暮暮,陽臺之下。

  【集評】

  楊慎《詞品》卷一雲:白樂天之辭,予獨愛其《花非花》一首,蓋其自度之曲,因情生文者也。“花非花,霧非霧”,雖《高唐》、《洛神》,奇麗不及也。張子野衍之為《御街行》,亦有出藍之色。

  茅瑛《詞的》卷一雲:此樂天自譜體也。語甚趣。

  沈雄《古今詞話·詞辨》捲上雲:《花非花》,近刻有作古風者。唐詩《攬香集)中收此。

  【評】:《花非花》是變格的.仄韻七絕,他把前二句各分為三三句法。其實是為妓而作的,“花非花”二句比喻她的行蹤似真似幻,似虛似實。唐宋時代旅客招來妓伴宿,都是夜半才來,黎明即去。元有一首詩《夢昔時》,記他在夢中重會一個女子,有句雲:“夜半初得處,天明臨去時。”也是描寫這一情況。因此,她來的時間不多,旅客宛如做了一個春夢。她去了之後,就像清晨的雲,消散得無影無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