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古詩> 古詩詞鑑賞要注意些什麼?古詩詞鑑賞五“注意”

古詩詞鑑賞要注意些什麼?古詩詞鑑賞五“注意”

古詩詞鑑賞要注意些什麼?古詩詞鑑賞五“注意”

  古詩詞鑑賞是近幾年來中考考查的重點之一。古詩詞鑑賞,對眾多的初中生而言都覺得有點難。那麼,在理解鑑賞古詩詞的時候,到底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結合具體的作品來談一談幾點注意事項。

  1 注意作品中的“意象”

  從形象出發,鑑賞古典詩詞,應該充分考慮到它們創造形象的特點。中國古典詩詞主要是短小的抒情詩,並沒有塑造什麼典型人物。因此,我們不能用分析戲劇、小說的方法,從詩裡尋找典型人物形象。古典詩詞的形象,是藉助客觀物象(如山川草木等等)表現出來的主觀的情感形象,我們姑且稱之為“意象”。鑑賞具體作品的時候,不僅要著眼於它們所描寫的客觀物象,還應透過它們的外表,看到其中注入的意念和感情;注意主客觀兩方面融合的程度。只有抓住作品的意象,以及意象所包含的旨趣,意象所體現的情調,意象的社會意義和感染作用,才能真正地鑑賞古代的詩詞作品。

  2 注意作品中的“意境”

  詩人在寫作時是十分注重意境的。那麼,作為鑑賞者在欣賞詩詞時也一定要注重對意境的把握。意境是什麼呢?簡而言之,是情和景的和諧統一。情,指的是思想感情;景,指的是藝術境界。意境是思想感情與藝術境界的結合,這一結合,不是兩者的簡單相加,而是兩者有機地組成一個整體。這正如古代詩詞評論者所說的,情與景諧,思與境共。具有完美意境的詩詞,情與景的和諧統一,不僅是情景交融的,而且還能情景相映,也就是,思想感情與藝術境界互增光彩。意境是詩詞不可少的,但是意境又不是整齊劃一的,在不同的作品中有著不同的形式。

  (1)觸景生情。因見到某一景物、某一場景,油然而引出某種情感的抒發,這體現在作品中常常是情與景的一致,情與景的融合。

  (2)情景分列。在詩詞中,寫景部分和抒情部分界限很清,表面看來,情與景是並列的,是分開的,實際上,情景一致,情景交融。

  (3)景略情在。有的詩詞,表面看來,又全是抒情,同寄情於景的形式正好相反。象這樣的詩詞,是否就沒有意境呢?也是有的。本是觸景生情,情與景一致,但寫成詩時,卻把景略去了,而直抒胸懷。

  3 注意作者的“邏輯思維”

  古典詩詞人們一般能注意到其中的形象思維,並對此加以充分的.分析,而忽視了對作品進行必要的邏輯思維的分析理解,從而在某些時候不能全面客觀地鑑賞出作品的真正意蘊。

  形象思維不能排斥邏輯思維,而且必須以邏輯思維為基礎。這是因為作為一種思維活動的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一樣,必須遵循人類思維的一般規律。因此,在探討作品中具有的形象思維的特點的同時,不能忽視邏輯思維。如果我們把握了詩人在作品中為邏輯思路,又弄清楚詞和詞、句和句的邏輯聯絡,那麼就能透徹地理解出作品的思想內容及其表現手法。

  4 注意修辭手法的運用

  在古典詩詞中,修辭手法的運用是相當普遍的。一般而言,象比喻、誇張、擬人、設問、反問、排比等都常見,而且比較容易理解領會。這裡重點介紹兩種不太常見且理解起來有點困難的修辭手法。

  4.1 互文。“互文”是古漢語中一種特殊的修辭手法。在古詩詞中的的運用一般來講有兩種表現形式:

  其一是有時為了避免詞語單調重複,行文時交替使用同義詞。從這個角度講與“變文”是一致的,這種互文的特點是在相同或基本相同的片語或句子裡,處於相應位置的詞可以互釋。掌握了它,有時可以從已知詞義來推知另一未知詞義。這類互文是容易理解和掌握的。

  其二是有時出於字數的約束、格律的限制或表達藝術的需要,必須用簡潔的文字,含蓄而凝鍊的語句來表達豐富的內容。於是把兩個事物在上下文只出現一個而省略另一個,即所謂“兩物各舉一邊而省文”,以收到言簡意繁的效果,這是其在結構上的特點。下面結合常見的一些詩文來具體談一談互文的具體應用。

  (1)岐王宅裡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江上逢李龜年》)其中“見”與“聞”互補見義。即“(當年我)常在岐王與崔九的住宅裡見到你並聽到你的歌聲”,並非在岐王宅只見人而不聞歌;也並非在崔九堂只聞歌而不見人。

  (2)開我東閣門,坐我西閣床。(《木蘭詩》)其上句省去了“坐我東閣床”,下句省去了“開我西閣門”。兩句要表述的意思是:開啟東閣門在床上坐坐,又開啟西閣門在床上坐坐,以表達木蘭對久別的家庭的喜愛。不然既開的是東閣門,怎麼會坐西閣床呢?

  4.2 列錦。所謂“列錦”,就是全部用名詞或名詞性短語,經過選擇組合,巧妙的排列在一起,構成生動可感的圖象,用以烘托氣氛,創造意境,表達情感的一種修辭手法。運用“列錦”,可以收到很好的表達效果。

  4.2.1 簡遠美。所謂簡遠,是指選取那些具有巨有概括性的事物,經過作家巧妙的藝術處理,使之凝聚豐富深廣的思想內容和情感。

  4.2.2 意境美。意境指文學作品中所描繪的生活圖景(或自然景色)與表現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藝術境界。

  5 注意作品的“含蓄之美”

  我們在鑑賞古詩詞時一定要注意到作品中的“含蓄之美”。一般而言,含蓄之美在詩詞中的體現有如下的情形(舉2點):

  (1)託物起興,意味雋永。如巧用雙關、象徵等手法來寫,更為別緻。

  (2)諷詠時事,寓意精警。如《泊秦淮》,“煙籠寒水月籠沙”,首句描寫煙霧茫茫,迷濛冷寂的水上夜色,連用二“籠”字,意味深長。“夜泊秦淮近酒家”,前四字承上寫景又點題,後三字自然引出下文。“商女不知亡國恨”此句是曲筆,因為誰都知道,真正不知亡國恨而沉醉在這樂曲(因荒淫而亡國的陳後主所作)聲中的是那班貴族官僚。“隔江猶唱《後 庭 花》”,微妙地把歷史、現實和未來連成一線,表現出詩人辛辣的諷刺,深沉的悲涼和無限的感慨,堪稱發人深省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