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顧城> 顧城的詩讀後感

顧城的詩讀後感

顧城的詩讀後感

  當賞讀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這時候,最關鍵的讀後感怎麼能落下!你想好怎麼寫讀後感了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 顧城的詩讀後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顧城的詩讀後感1

  人類表達情感的方式大體上有兩種,一種是行為,另外一種是語言。行為是直接的,發生於主體和客體之間,相對於兩者以外的人起不到最為直觀的感染力,語言彌補了這個不足。

  但是,語言是不是或者說能不能夠成為表達情感最為適宜的方法呢?我想,不能。語言是禁錮的,它只代表了一種外型,是一種符號,旁者能不能夠懂得它的精神(語言的精神),是不可預測的。所以,有的人不喜用語言表達情感,甚至認為除了精神外的其他主體性存在都是剩餘,包括語言、軀體、行為、交流。

  顧城愛詩,但不是說他愛詩句和語言,他是愛精神,愛自然的精神、自然的境界,享受的是返璞歸真的自由。一個人追求這種境界,我想,要分刻度。成為寫詩撰文的大家,這只是最初層次,這一層次只是喜好語言,透過語言表達情感,靠語言歡喜,靠詩句夢想,終其一生停留在斟詞酌句上,這是個圈子。不如放大了說,語言是符號,它依靠代表性涵義同思想共鳴,就像一個彎路,而用思想去描繪情感、去體驗自然真諦,是很直接的。顧城做到了,他在南太平洋的小島上,過著魯濱遜般的日子,但又和那不一樣,只要滿足生存則夠了,其餘時光,他用來聆聽自然、品味世界——他精神的世界。他笑著,不會用語言描述什麼,因此,他變的沉默,但不拘謹,深邃的眼光伴隨著幸福的'笑,顧城把自我的一切都用在了對自然的夢想上了,好似思鄉般的深情,他沒有時光照顧其他,對生命、甚至是靈魂的歸宿都不注意了,我想,如果有再生的話,他甚至不必添飽肚皮,而讓每個輪迴都轉化成對自然的渴求而永久的留存於他的頭腦,他的精神世界,還有他那深邃的笑裡。

  心是你的眼

  為世界著色

  綠的黃的

  吮吸著味道

  自然用自然的

  生命用生命的

  我只用我的

  抱歉,我說的這些“語言”是不是也禁錮了我的情感呢?

顧城的詩讀後感2

  早就知道顧城是當代的朦朧浪漫主義詩人的代表,忙於工作一直沒有拜讀過。這次仔細的品味了幾首詩,確實如此,詩中表現出一種純稚風格、夢幻情緒,用直覺和印象式的語句來詠唱童話般的少年生活,心中浮想聯翩,特別是名句“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尋找光明。”喚醒了我對童年的回憶,充分表達了我們那一代人的憂傷,覺醒後的憂傷,是覺醒的一代人看到眼前現實而產生的憂傷。

  回想我們走過的路,孩童時期夢想著成為華羅庚式的科學家,成為黃繼光和雷鋒式的英雄……,充滿著遠大的理想和抱負,正如“我想在大地上畫滿窗子”,對未來生活的美好幻想而掙扎、奮進、努力拼搏,表達的正是龍的傳人的精神血脈,表現的是我們中華民族的渴望。“我是一個任性的孩子”,願意編織美好的畫,畫下未來,去尋找光明的前程。

  但現實的路並不是想象中的美麗,所有的幻想就像肥皂泡一樣,一個一個的破滅,“我只有我,我的手指和創痛,只有撕碎那一張張,心愛的白紙”。現實的生活需要自己付出十倍百倍的努力才能夠實現,從來就沒有嗟來之食,需要腳踏實地學習和工作,經歷生活風雨的磨鍊,最終才是美麗的彩虹。“我是一個任性的孩子”,不斷地畫,不斷地努力,最終會尋找到我的歸宿,雖然許多的夢想破滅,但實現了人生的價值,傳承了中華民族的精神,我是“一個被幻想媽媽寵壞的孩子,我任性”,每當讀到這一句時,我就想呼喚:祖國-我偉大的母親。

  聯想到當代,社會進步非常大,生活條件優越,不能坐吃山空,依靠前人的成果,更應該大力倡導和弘揚我們民族的精神血脈,發揚中華龍的優秀傳統,任性地堅持、任性地傳承,為民族永遠的屹立在東方添磚加瓦。我任性,“一個被媽媽寵壞的孩子”,這是一個偉大民族的脊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