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顧城> 顧城詩歌賞析《感覺》

顧城詩歌賞析《感覺》

顧城詩歌賞析《感覺》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對詩歌都再熟悉不過了吧,詩歌是一種抒情言志的文學體裁。什麼樣的詩歌才經典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顧城詩歌賞析《感覺》,歡迎大家分享。

  感覺

  天是灰色的

  路是灰色的

  樓是灰色的

  雨是灰色的

  在一片死灰之中

  走過兩個孩子

  一個鮮紅

  一個淡綠

  賞析

  感覺是如此重要,對於詩的受者(即讀者),如別林斯基所說的:“詩歌是這樣一種東西,要理解它,必須從感覺開始,而不是從反省開始;在正常發展的情況下,後者必須是前者的結果。”(1)對於詩的與者(即詩人),則如艾青所說的:“詩是由詩人對外界所引起的感覺,注入了思想感情,而凝結為形象,終於被表現出來的一種'完成'的藝術。”(2)由此可見,沒有詩的與者和受者的感覺的交流,就不能使詩最終實現“完成”階段。

  顧城的《感覺》,捕捉感覺入詩。要讀懂這首詩,一定要破除一個習慣的成見,即每首詩都必須要有主題。事實上,詩可以有主題,也可無主題。一種意念,一種感受(包括感覺),一種情愫,一種趣味,都可以單.獨.織就詩。正如朱自清所說的:“一些顏色,一些聲音,一些香氣,一些味覺,一些觸覺,也都可以有詩。”為此他強調指出:“發現這些未發現的詩,第一步得靠敏銳的感覺,詩人的觸角得穿透熟悉的表面向未經人到的的底子裡去。”(3)顧城童年時代被十年的風雨趕出文化的伊甸園,放逐到農村,與白雲、沙灘、野花為伴。大自然的雲光水聲,洗淨了他的感覺能力,一旦發而為詩,往往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顧城的這首小詩,是將感覺語詞化的結晶。

  詩裁為兩節,每節四行,格式齊整。首節驅灰色天地撲入讀者眼簾:天、路、樓、雨是灰色的——這是鋪墊,在色彩上是欲揚先抑;第二節別見洞天,豁然開朗,在一片灰色的世界裡,走過兩個孩子:

  一個鮮紅

  一個淡綠

  詩人從調色盤裡,僅擷取灰、紅、綠三種顏色,卻為我們繪製了一幅多麼精彩的印象派畫景!平淡質樸、樸曝無華的語言組織成的詩的畫面,之所以能散發出誘人的芬芳,其奧秘誠如丹納在《藝術哲學》中所說的,詩人把客觀事物的“主要特徵”變成詩人的“第一印象”,使之在計中淹沒一切,使其它特徵處於被忽略的地位;並且把“事物的特徵給他一個刺激,使他得到一個強烈的印象”,這正是詩人必須持有的“獨特的.感覺”。顧城成功地將這獨特的感覺銘刻在了詩內。

  世界是由顏色構成的。顧城卻獨獨拈出三種(其間“雨是灰色的”更是詩人的主觀印象),而棄其它於不顧;這些感覺是未經理性過濾的感覺,僅徘徊於感性認識的門口就被詩人敏銳地逮住,帶有強烈的直觀感。《感覺》有意迴避對具象的栩栩如生的描摹,僅僅凍結感官攝取的直覺,如印象派音樂大師德彪西所說:“我的願望是再現我聽到的東西,這是一個寧要感覺而放棄情節的課題”,(4)但作品卻獲得了成功。當讀者步入詩人所描繪的灰色天地,又陡然領略鮮紅和淡綠的明麗色調,突兀感、新鮮感、舒暢感不是象通電一樣搖撼心湖嗎?

  讀者從《感覺》一詩中獲得的決非僅僅是純感官刺激。換言之,詩人僅捕捉瞬間感覺入詩,讀者從中卻可收穫知性的認識。那從灰色天地的樊籠裡掙脫出來的鮮紅和嫩綠,不也是對亮色,抑或是對青春和力的讚美嗎?即便是“走過兩個孩子”這一細節,細細揣摸,亦有深意可究。它表現的不正是詩人對童心的酷愛嗎!顧城是以童心為詩的生命的呵!詩的畫面彷彿告訴人們,在一片灰濛濛的天地間,“鮮紅”的孩子和“淡綠”的孩子給世界帶來了希望。

  由於審美功能的多元化趨向,詩歌藝術的天地更加開闊了。詩可以是一個完整的意境,也可以是意象的碎片;可以是具體通俗的生活流,也可以是沒有任何背景,沒有任何細節的抽象線條。這首《感覺》就是幾個大色塊的拼合,象一幅印象派畫,簡單、鮮明、強烈。讀者欣賞時,不必一一追究“灰”、“紅”、“綠”三種顏色象徵什麼,主題又是什麼。這首詩歸納不出主題思想,只給人一種印象。從詩名得知,詩中所攝取的畫面,可能是詩人瞬間的感覺:對單調的厭惡,對新美的歡悅。

  喜歡新鮮色彩、喜歡美,這難道不是人類共有的審美情感嗎?

  顧城簡介

  顧城,中國朦朧詩派的重要代表詩人,被稱為當代的“唯靈浪漫主義”詩人。顧城在新詩、舊體詩和寓言故事詩上都有很高的造詣,其《一代人》中的一句“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尋找光明”成為中國新詩的經典名句。

  1956年生於詩人之家,父親是著名詩人顧工。顧城17歲開始寫作生涯,給各個報社雜誌投稿。1987年開始遊歷歐洲做文化交流,1988年便隱居紐西蘭激流島,過自給自足的生活,1993年10月8日在其紐西蘭寓所因婚變,用斧頭砍妻子謝燁使謝燁受傷後自縊於一棵大樹之下,謝燁隨後不治身亡

  創作背景

  顧城在 1979年4月寫的詩,名字為 一代人,一代人是指那些經歷了文革洗禮的人,那時的他們,幾乎把整個青春浪費在了文革上.那是一個幾乎黑暗的時代,是一個所有年輕人都迷惘的時代,尋找理想中的出路也就是詩中所說的光明是歷史賦予他們的責任.可以這樣理解,在一個黑夜,你的眼中看不到光明,但是在你的內心卻充滿了對光明的渴望,這是你在黑暗中前行的唯一支柱,可見,這種無比的勇氣,能帶給一個人衝破黑暗的巨大力量,那麼,那一代人,千千萬萬的企望光明的人,他們的力量匯聚在一起那就將是無窮的,這首詩不是對黑暗的絕望,是對光明的嚮往,是一個充滿激情的宣言。

  但是從某一方面來說,北京電影學院教授崔衛平的說法也是很中肯的,“顧城是個比較膽小的人,不是一個愛說話的人,是一個比較退卻、喜歡‘坐在後面’的人。”崔衛平教授肯定顧城在朦朧詩派中“貢獻是相當大的”,但對“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尋找光明”進行了質疑―――“聲稱環境黑暗而自己光明這種表述是一個任性的表達。一個人不能意識到自己身上陰影的存在、不自警是可怕的”,“在觀照社會時,也要反思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