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心得體會> 培訓講座心得體會(通用6篇)

培訓講座心得體會

培訓講座心得體會(通用6篇)

  當我們經過反思,有了新的啟發時,可以透過寫心得體會的方式將其記錄下來,這樣能夠培養人思考的習慣。那麼心得體會怎麼寫才恰當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培訓講座心得體會(通用6篇),歡迎大家分享。

  培訓講座心得體會1

  那天公司組織觀看了李強老師的培訓講座,使我感觸很深。李強老師用幽默和精闢的語言使我真正領悟到員工十大精神的真正含義。李強老師讓我深深的明白了怎樣才是一個好員工。

  以前,我以為一個好的員工標準就是不遲到、不早退、不打架,遵守勞動紀律,遵守公司規章制度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其實不然,透過學習,使我真正懂得好的員工,首先你得認同你選擇的企業是最好的企業,你的同事就是你的兄弟姐妹,要互相團結,互相幫助,無論你做一份怎樣的工作,都要積極樂觀的工作。同時,在工作中不斷學習,不斷完善自己,爭取有一技之長。我知道,新時代的員工,怎樣才能做得最好,怎樣才能不被淘汰,就是在今後的工作,一定要把今天李強老師講的員工十大精神牢記心中,並按要求嚴格要求自己。我相信,只要做到,並且做好就一定有收穫,因為我的心在這裡!

  忠誠是人類最寶貴的美德之一,因為忠誠才能盡心盡力,盡職盡責,敢於承擔一切,任何時候忠誠永遠是我們企業生存和發展的精神支柱,是企業的生存之本。我們公司的員工對我們公司不忠誠不負責,我們公司就搞不好,我們公司對自己的公司和員工不忠誠,當領導的面一套背後又是一套,有責任不承擔,有事故不彙報,不解決,耍小聰明,虛報帳目,自己的工作做不好,這樣的場長早晚會被淘汰。我們做一個忠誠的員工,必須要盡職盡責,熱愛本職工作,有強烈的責任感,不做任何與履行職責相反的事,不做有損公司形象和信譽的事,為公司出謀劃策,與公司血肉相融,公司興我榮,公司衰我恥。時時刻刻把集體的榮譽放到第一位,戒除私心,不要把公司的物品化為己有,做一個有著強烈的事業心、一心為公司謀取更高的效益,公私分明的員工。要想謀取高效益,要比別人多下功夫,少說多做,要有吃苦耐勞、勤付出的精神;要勤觀察、勤思考,提前做好計劃,不拖拉,讓有限的時間發揮更大的效能。我們要發揚老一輩的團隊合作精神。不要看不起別人,有道是:孤木不成林。人無完人,都會有優點和缺點,要經常看到別人的長處,補自己的不足,與同事相互依存,同舟共濟,互敬互重,禮貌謙遜,彼此寬容,尊重個性差異,彼此間要相互信任,待人真誠,相互幫助互相關懷,大家彼此共同提高,成就共享,責任共擔。

  一個團結協作,富有戰鬥力和進取心的團隊,必定是一個有紀律的團隊,我們要做一個積極主動,忠誠敬業,具有強烈紀律觀念的員工,使我們開心人更加輝煌。員工的精神修煉遠比員工的技能培訓重要。“企無人則止”,“人無神則死”,企業從初創到壯大到輝煌,員工從普通到優秀到卓越,都離不開一種稱之為靈魂的東西:精神;“員工精神”是一種至高的信仰,強大的力量,不息的信念,不懈的追求,向前的動力,熱情的態度,也是員工從優秀到卓越為之奉行的職業準則,更是企業基業長清的永恆動力。高貴:尊老愛幼,文明禮儀;協作:團結互助,互助互愛;進取:積極熱情,主動樂觀;自信:大膽創新;積極表達;追求:謙虛好學,永攀高峰;執行:承擔責任,全力以赴;奉獻:樂於奉獻,不拘小節;歸屬:公心為上,企業為家;榜樣:以身作則,決不推讓;節約:成本控制,注重細節。能夠適應工作實現自我價值,靠的是自身努力。在公司的很多部門有許多普通員工幹著平凡又瑣碎的工作,但大家都能盡心盡力的幹著,我想其實最重要的是戰勝自己,端正自己的工作態度,珍惜每一次工作機會,把工作完成好是最重要的。

  一個人獲得的任何東西都是他原先付出的東西的回報,你在付出時越是慷慨,你得到的回報就越是豐厚,這是公平的遊戲規則,我在工作中深深的體會到這一點。我認為不管從事怎樣的一種工作都要擁有積極進取奮發向上的心,只要勤勤懇懇地努力工作你就是成功的,讓大家認可的。既然書中說工作是為了更好的生活,那就讓我們為了明天更加美好的生活去努力工作吧!

  培訓講座心得體會2

  12月30日,我有幸聆聽了全國教育專家老師的報告。高老師用她獨特的人格魅力,幽默風趣的言語,生動豐富的事例,讓我接受了一次精神的洗禮,使我收益匪淺。

  一、為人師表,做學生生命中的貴人

  “立師先立德”,“親其師才能信其道”,足以看出教師的任務不僅僅是傳授知識,更重要的是育人。這一點上,讓我感受最深的是北京市廣渠門中學的高金英老師,高老師說我們要“做學生生命中的貴人”,要“靜下心來教書,潛下心來育人”,靜下心來收益的是學生,而最終收益的是教師自己。她的一句“把學生看做魔鬼,您會生活在地獄裡;把學生看做天使,您就會生活在天堂中”,真正體現了我們老師在對待學生上,一定要調整好自己的心態。高老師三個小時講座,我感覺特別短暫,她用詼諧生動、簡潔易懂的語言,把當老師的真諦講得淋漓盡致。一句句平凡樸實的話語給了我不平凡的感觸和思考。類似的話太多了,我雖不可能立刻達到高老師那樣的高度,但我會好好體會她的理念和心得。

  二、堅持讀書,不斷豐富自己

  一名優秀的教師,首先一定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只有提高自已的人文素養,才可能在工作中成為學校的“能師”。要提高自已的人文素養,就必須善於讀書、學會學習,與時俱進。”透過培訓學習,使我懂得在平凡、瑣碎的工作中更要忙裡偷閒地靜下心來讀書。三個小時的講座思路明確,條理清晰。由此可見,他們的文學功底是多麼的深厚,沒有成年累月的積累、缺乏博覽群書的能力是很難達到如此之境界的。同時也知道了專家成功的秘訣之一就是讀書、讀書、再讀書。

  三、勤於反思,提升專業素養

  葉瀾教授說過:“一個教師寫一輩子教案,不一定會成為名師;如果一個教師能寫三年反思,就有可能成為名師。”由此可見,如果我們能不斷反思、不斷學習,把教和學兩個方面發現的問題和成功之處加以細心冷靜地思考和總結,把有效的教和學的方法靈活地運用到以後的課堂教學活動中,那麼今後教學的活動才能得到更最佳化,教學的效益才能得到提高;相反,不及時反思,許多失誤會稍縱即逝。

  短暫的培訓雖然結束了,專家教授們的'諄諄教誨我仍深深銘記在心,激勵著我不敢有絲毫的懈怠和停留,今後將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中,運用所學知識,不斷體驗、感悟、反思、總結,真正做到“靜下心來教書,潛下心來育人”。我堅信,只要用心去做,成長的道路上我能成為一名幸福的老師!

  培訓講座心得體會3

  公司組織了觀看李強老師的《優秀員工》影片講座,李強老師的演講使我受益匪淺,感觸頗多,我很感謝公司給我這次學習的機會,讓我更加熱愛自己的工作。李強老師每句話都給我很大的啟迪,很大的反思。想到我在平時工作中做得不夠努力,不夠優秀,自那麼的差,覺得很對不起自己,對不起公司,經過這次影片培訓後,總結出一些心得體會:

  1、調整自己的工作心態,積極地對待自己的工作,用心努力工作,快樂工作,決不懈怠工作,決不為工作找藉口,無論是在那一個工作的崗位,都要端正自己的工作態度,想取得成功也一定要把自己的位置放端正,雖然想法和事實有距離,就像李強老師說的一樣,“萬事就怕有心人,人生離不開腳踏實地“。還有“工作時應具備健康快樂的心態”,在我們服務業中,如果沒有健康快樂的工作心態,就不能為遊客帶來歡樂,也不能給遊客一個好的印象,也不能為公司帶來較多的回頭客,只會為公司帶來負面的影響。自己也感受不到工作給我們帶來的歡樂。

  2、增強自己的自信,在工作中我往往就不夠自信,好多事情我自己都能做的相當好的,有時候就是自己回答領導時,往往是自己不自信的回答,才讓領導對對有些事情也放心不下。

  3、增強自己的溝通能力,溝通太重要了。李強老師在影片中講到了臺灣著名的演說家叫林語堂,最後林語堂先生說了這樣的段話:親愛的朋友們,哪怕是這個世世界上最美,最真,最純的愛,人與人之間一定要做不斷溝通的工作,哪怕是這個世世界上最美,最真,最純的愛,如果人和人之間缺少了溝通,也會產生失誤,在我的工作中又何嘗不是想故事中那樣呢,我們如果沒有很好的溝通,就會給自己給公司帶來很嚴重的後果。所以溝通很重要。

  4、學會感恩,李強老師說:“人類因感恩而偉大,世界因感恩而美麗,感恩是愛的延續,愛是生命的動力,”人的一生中,從小時候起,就領受了父母的養育之恩,到上學,受老師的教育之恩,工作之後又有領導,同事的關懷幫助之恩……面對這麼多的恩情,所以我們要懂得感恩,要學會感恩。

  經過這次培訓,以後我不管自己以後會做到什麼地步,無論在什麼樣的崗位,我都會用心做好每一件事的,我會用我的勤奮、努力、創新來把我的人生打造的很好,一步一個腳印的往下走,一點一滴地來報答社會各個成員對我的恩情……。

  培訓講座心得體會4

  為了幫助新教師儘快適應新的工作崗位,形成正確的職業教育觀念,具備良好的師德和教風,養成良好的工作習慣。柳州市教育局組織了全市近200多名教師進行上崗前培訓。培訓主要是採取‘專家講座、教師作課、現場評課、案例研究、問題解決’的主題式互動研修模式,為新教師提供了一個理論聯絡實際、立體而全面、生動而真實的學習過程。

  培訓一開始,全體新教師在柳州市教育局局長撒忠民的帶領下在國旗面前莊嚴宣誓。宣誓後撒局長就對教師提出了深切期望:希望全體教師們學會等待、學會分享、學會寬容、學會選擇、學會合作、學會創新。開班典禮後,林煒科長主講《學校班主任工作涉及的法律問題探析》。緊接著高月亮督學又給新教師帶來精彩的演講——《閱讀改變人生學習成就未來——和新型教師談做學習型教師》的講座。接下來幽默詼諧的殷茁雄書記給大家作了《堅持科學發展,構建和諧社會》的演講。他們從理論層次上告訴大家:要想做一名好教師,必須不斷的學習,不斷的充實自己,使自己成為一名終身學習型的教師。

  培訓中期,工作在教學一線的老師分別來為新教師做課。景小麥慧老師首先教給大家做班主任工作的法寶,那就是搞好家校聯絡,利用家長的力量來管理班級和教育學生,她的講座就好似及時雨,滋潤大家的心田。講課結束後魚峰區教研室陸劭恆老師又帶領新教師走進名師課堂,研讀於永正如何教授《慈母情深》這篇課文,緊接著又對景小的佘柳金執教的《烏鴉喝水》一課進行了精彩點評,進一步指導新教師設計教案。

  培訓中後期,鵝山路小學的吳蓉副校長給老師們帶來了感動的一課:《愛與堅持——新時期班級管理工作斷想》,她教會大家不要打破學生成長的規律,全身心地投入教學,用學識、人格魅力和精神力量去呵護、引領學生的成長。柳南區實驗小學副校長肖玲以《新課程下教師應該如何備課》為主題,她把教師比喻成導演,把教案比喻成劇本,把學生比喻成演員,只有師生共同參與才能把這出戏演好。

  培訓後期,新教師有幸,再次聽到公園路小學孫小鳳老師上的一節主題班會課,她的課堂輕鬆而不失活力,讓學生在實踐中為柳州山水獻計策。鵝山路小學的章月芳校長的《新時期中小學德育工作的特點》和唐麗老師的《研究,從這裡起步——與新教師談教科研》的講座把這次培訓推向高潮,柳北區教育局蘇敏局長給老師們做專題講座一課則為此次培訓劃出了一個圓滿的句號,她以故事的形式為我們講述了她的教育經歷,讓新教師在感動中學習。

  在這次培訓中新教師都相探討在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在這個互相交流中的過程中不斷地反思自己,充實自己。提升自己。透過這次培訓大家都收穫了很多,也意識到不僅要用先進的理論武裝自己而且還要用於指導實踐。

  透過近一個月的培訓,讓新教師感到了肩上的重擔。教師的職業生涯是漫長而艱鉅的,要快樂地走下去,要用自己的愛心去感動學生,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學生,用自己的激情和努力去培養學生。

  培訓講座心得體會5

  校本教研作為一種嶄新的教育理念,是“基於學校、在學校中、為了學校”的教研,對學校和教師的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可是什麼校本教研?要如何開展教研工作?作為站在教育第一線的我們,長期以來卻一直對校本教研的概念模糊不清,存在著很多困惑。

  長期以來,很多老師以為校本教研無非就是聽課、評課,或者是由學校制訂好課題,教師在進行課題實驗……有時候,會抱怨校本教研的繁多,感覺筋疲力盡,無從下手。最後,校本教研活動就變成一種任務,為了完成任務,為了應付學校及上級的檢查,校本教研沒有真正達到校本教研的目的,最後難免影響了校本教研的質量和水平。

  4月18日,XX市進修學校姚永寧副校長為我們進行專題講座,題目為《加強改進日常教研建設校本教研製度》。這次講座猶如一場及時雨,姚副校長為我們精心地解答了這些困惑,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我們對校本教研的困惑,聽完講座後,感覺受益非淺。姚副校長告訴我們,校本教研就是教師為了改進自己的教學,在自己的教室裡發現了某個教學問題,並在自己的教學過程當中以追蹤或汲取他人的經驗解決問題。也有人把這稱之為“為了教學”、“在教學中”、“透過教學”。由此可見,校本教研的目的就是提高教師的素質。那麼,如何讓校本教研活動做到實用、有效,而且不會造成教師平常的教學負擔呢?原來,校本教研的真諦就是以教師為主體、以教育教學問題為出發點、以解決教育教學實際問題為目的。最好的方法就是把校本教研和日常教學工作結合起來,在教學前、教學中、教學後進行自我反思。葉瀾教授也曾說過:“一個教師寫一輩子教案不一定成為名師,如果一個教師寫三年教學反思就有可能成為名師。”由此看來,教師專業的成長要把反思和校本教研緊密聯絡在一起的。所以,我們要經常反思,如果遇到無法解決或有意義的教學問題,就可以在教研研討會上與其他教師進行教學切磋、協調與合作,透過互相學習、彼此支援、共同分享經驗資訊,在碰撞中產生火花。產生火花就是校本教研的一個突破口,完全有可能是校本教研一個好的課題研究。然後,按照“問題——課題——研究——解決問題——實踐”的教研流程,想方設法在教學過程當中解決問題,並且不斷地反思解決問題的效果,這樣的校本教研就能收到“教研相長”的效果。

  另外,姚副校長也提出了校本教研已經不是侷限於面對面地進行教研交流了,渠道出現了有各式各樣:個人部落格、qq群、視訊會議等等現代化的網路交流工具正日益成為我們校本教研的一個載體。如果我們能結合這些方式,校本教研就更有助於把我們從研究的“配角”或“執行者”的地位解放出來,充分調動教師教學研究的積極性和創新意識,提升我們的專業素養,使我們的教學水平在課堂中淋漓盡致地發揮。

  培訓講座心得體會6

  十一長假結束後,在護理部組織下,大家統一參加了實習生崗前培訓。對於一名實習生來說,上崗前有許多情況需要去熟悉、去適應,所幸醫院能為我們這些實習生提供這個寶貴機會。

  雖然只是為期不足兩週的崗前培訓,卻讓我們受益匪淺,試一次理論與實踐的完美結合。在培訓中,我們首先學習了護理禮儀,讓我們認識到“禮”的核心是重要的,“儀”是表達尊重的儀式,同時還培訓了我們的站、坐、走姿,讓我們能以最佳的形象工作,透過利益的培訓讓我們認識到一個人的美不是外表,而是一種由內到外氣質的散發,禮儀的展現。

  其次我們還學習了情商在工作中的應用,作為一名護理人員,光有紮實的技術室遠遠不夠的,要想更好的適應以及掌握這份工作還需要一定的情商,情商是護理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同時,在老師的講解下,我們進一步瞭解了護士的職責,以及護理工作中涉及的各項護理制度,讓我們以後的工作有了一定的規範,有了一定的依據和約束,有了這些才能更好的完成護理工作。最後,我們又學習了基礎護理的多項操作,增加了我們對無菌觀念和優質護理的認識,這將為我們日後的工作帶來最好最直接的幫助,為我們接觸臨床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同時讓我們對未來的護理工作也有了具體的瞭解。

  這次培訓雖然短暫,卻讓我們對未來的工作有了全面的瞭解和新的認識。我也將把培訓中學習到的理論和操作應用到了未來的實習中,做到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同時,我也明白了,護理之路,如履薄冰,但透過這次培訓以及各位老師細心的教導我有信心做好護理工作,作為一名優秀、稱職的護理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