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心得體會> 音樂心得體會(通用17篇)

音樂心得體會

音樂心得體會(通用17篇)

  當我們受到啟發,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時,好好地寫一份心得體會,這樣有利於培養我們思考的習慣。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音樂心得體會(通用17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音樂心得體會 篇1

  七月五日上午11時,我們的音樂會圓滿結束。孩子們的天真,可愛,努力,認真,讓我感動。鄰居,朋友們的鼎力支援更是讓我無法忘記。

  主持人西西前一天就來到我家,進行現場演練;第二天早上4點多老雷就已經睡不著了,五點鐘搭舞臺的工人進場,老雷就去現場接待;等我們7點到現場時,我看見鄰居老王哥和女兒,4樓的小王,朋友王斌小董都在現場幫我們忙碌著,老雷說這些朋友鄰居們6點多都到了。

  當天的天氣可以說是比較熱的,我們的家長孩子們在太陽下一直坐著觀看我們的演出,攝影師徐磊更是墨鏡,太陽傘齊上陣。到音樂會結束後,還要給我們再來點拍攝花絮。老劉,榮靜耐心細緻的為前來諮詢的家長講解,回答,不但讓我很佩服,就連老雷也要豎大拇指。

  當天孩子們送的鮮花,老劉送的鮮花讓現場的氣氛添色不少,孩子們對老師的熱愛和尊重是發自內心的,朋友們對我們的幫助和支援也是發自肺腑的,有了孩子們精彩的表演,我們的音樂會充滿了生氣,充滿了童真;有了朋友和鄰居們的鼎力支援,我們的音樂會充滿了和諧。願音樂藝術不斷髮揚廣大,願追隨音樂的孩子們在音樂藝術的天空裡奮飛翱翔,演奏出更加華麗的樂章!

  音樂心得體會 篇2

  音樂教學是學校美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何能讓學生從心底激發起對音樂的喜愛,從喜歡唱歌到喜歡上音樂課,這與教師在音樂課的教學大有關係。

  一、打破常規傳統的音樂課總是“發聲練習,鞏固舊歌曲,學習新授”,老師的教案一成不變,學生們也心中有數:接下來老師會讓我們作什麼了。長期以往學生的興趣已被剝奪了。試問:他們還會喜歡上音樂課嗎?

  二、轉變教學模式教學方法多樣性,可以有一個生動的開場白(或是故事,或是律動,或是——)一下子就讓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課中。教學過程也應該設計的連貫,環環相扣,內容新穎,符合學生年齡特點(或是用一個故事貫穿首尾)才能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學到知識,這種寓樂於樂的教學過程還怕學生不喜歡嗎?

  三、教師的語言教師的語言(口頭語或身體語言)對學生有很大的影響,想上好一堂音樂課,教師自己應先進入課堂的角色,才可以感染學生,渲染課堂氣氛,與學生打成一片。讓學生感覺教師不是教師,而是我們的大姐姐,她在和我們一同學習交流。這樣的熱情也就有了!

  音樂心得體會 篇3

  4月31日上午,億童教材培訓中心的劉老師給我們幼兒園的全體主配班老師進行了音樂教學《我的身體會唱歌》的培訓。培訓老師用她特有的藝術風格,給一線的老師們帶來了一場豐盛的精神大餐,穿插著有趣的互動遊戲,不僅讓我們在學習的同時,還愉悅了身心。老師們聆聽著,學習著,思考著……都沉醉其中。

  劉老師從玩奏樂器、歌唱歌謠、音樂欣賞、律動遊戲四個內容的易難點進行的細緻的分享。隨後現場給我們帶來了一節大班音樂欣賞展示課《眼鏡蛇與老鷹》,一直以來都沒有見過音樂課能上的這麼輕鬆自如,感覺像玩一樣,不僅讓孩子們學到了一些必要的音樂知識和技能,同時也培養了孩子們對音樂的感受力、記憶力、理解力、想象力和表現力,提高了孩子們的音樂素養。也讓全體參訓老師和孩子們感受到了不一樣的藝術性的快樂。這讓我們學到了很多的音樂教學的方式和方法,對我們自身的教學有了很大提高。

  透過劉老師的示範課使我們老師體會到《我的身體會唱歌》真正能做到將音樂與身體樂器相結合,此次培訓活動,開闊了教師的眼界,提升了教師的音樂教學理念,教師掌握了更實際的教學技能,相信此次培訓一定會讓教師的教學水平有全新的提高。

  音樂心得體會 篇4

  20xx年xx月xx日,為期4天的“20xx年小學非音樂教師寒假培訓”在興隆縣進修學校又一次拉開帷幕。早上8:10全體非音樂教師準時到達培訓地點。儘管天氣寒冷,但全體參訓教師卻絲毫沒有被天氣所影響,這還得感謝興隆縣進修學校為我們提供了條件最好、最舒適的音樂教室,音樂教研員張愛華老師和進修學校的領導及其他老師為我們提供了最好的後勤保障。

  今天上午是開班的第一節課,在上課前張愛華老師向全體參訓教師宣讀了這次培訓的相關事宜及培訓期間的紀律要求,讓我們瞭解了這次培訓的重要性和紀律的嚴格性,所以每位參訓教師都仔細聆聽並認真做好記錄。上午的培訓由李老師教我們一二年級音樂課本唱歌部分。

  張老師的教學由淺入深,循序漸進。既照顧了老學員,又引領新學員入門;既教唱歌又教樂理。更重要的是張老師講:作為音樂教育第一線的音樂教師們,要以課堂教學研究為中心,以班級合唱教學為抓手,以班班有歌聲為目標,以農村學校為研究層面,努力探索適合小學課堂發展的途徑。張老師還說要讓學生多聽音樂、多唱歌、多演奏樂器、多接觸簡單易學的曲譜。短暫的幾天學習很快過去了,大家都覺得還有些意猶未盡。時間雖然短暫,但受益匪淺。

  音樂心得體會 篇5

  讀一本好書,是與一個高尚的人談話;同樣的道理,聽一節好課就是與一個名師難得的交流。本週二,我和同事們在石家莊維明路小學參加了音樂教研活動,聽了田李老師的講座,觀摩了王久平教師的示範課。對於我來說,這是一次寶貴的學習機會。在這短短的半天時間裡,我能深切的感受到每位做課老師的用心和精心,使我在聽課活動中如沐春風,如飲甘露,充分領略了課堂教學無窮的藝術魅力。

  田老師的講座使我受益匪淺,不僅使我懂得該怎樣上好音樂課,更重要的是讓我進一步瞭解了音樂課的優勢以及它在育人方面的重要性。音樂是美的藝術,音樂老師應該是美的化身;音樂是情感的藝術,音樂老師應該是愛的使者,要讓孩子們在音樂教學的全過程中感到快樂。

  今天的公開課,改變了傳統課程所倡導的“教師只是既定課程的闡述者和傳遞者,學生只是既定課程的接受者和吸收者”的教學觀,體現了新課程所倡導的“體驗課程”的教學觀。廢棄了教學只是教與學兩方面機械相加的傳統教學模式,而代之以師生雙方交流、相互溝通、相互啟發的新的教學模式。真正實現了學生為主體,教師角色由教學中的主角轉向了“平等中的首席”的轉換。

  音樂心得體會 篇6

  20xx年7月2日,頭頂驕陽,我來到了xx報到,這次的培訓是根據浙江省中小學教師專業發展培訓針對我們小學音樂教師專業發展而開展的暑期培訓學習。拿到資料認真閱讀了培訓方案,這次培訓的主講老師有來自浙江外國語學院的陳祥文教授,溫州市名師,溫州市音樂教研員錢瑞華老師、浙江特級教師,鹿城區教研員項雅麗老師、來自龍灣區教研員王良勤老師,溫州十九中音樂教師,溫州市教壇新秀周文輝老師。看著這些老師們的頭銜,我相信這次的培訓一定不會枯燥,肯定能從這次的培訓中獲益良多!這次我們音樂教師的培訓對我們一線的音樂教師來說是及時而有效的。透過這次培訓,使我從觀念上,從理論知識水平上,方法與技巧上都得到了很大的認識與提高,在某些方面有了質的進步。

  從事音樂教育的教師是辛苦的,但是其勞動並不為人們所看見和肯定,唯有用成績來說話,而這成績並不是帶一個班上好一個班的課就行的,是全校學生的總體音樂水平!所以,音樂教師比其他教師要辛苦得多。

  音樂教師,要有為才有味!

  音樂心得體會 篇7

  本學期認真研讀了xx年新修訂的《音樂課程標準》,此次研讀最大的感受是,xx版音樂新課標對於課程目標的闡述表達地更加具體,它使音樂老師更加清楚的認識到,音樂課程在德育、智育,美育方面所應達到的程度,教學過程、教學方法、教學內容、教材編寫等都應緊緊圍繞總目標展開。

  其中總目標中有這樣一句話,給我印象非常深刻:“學生透過音樂課程學習和參與豐富多樣的藝術實踐活動,探究、發現、領略音樂的藝術魅力,培養學生對音樂的持久興趣,涵養美感,和諧身心,陶冶情操,健全人格。”它清晰的闡明瞭透過音樂課堂情感態度的培養,使學生建立起積極健康的人生態度、良好的審美能力的目標要求。這與我校藝術組承擔的市十二五課題《小學藝術學科情感策略運用的研究》中研究目標是一致的,音樂教學的核心就是培養學生的正確的審美觀。因此,此次課標研讀也讓我們藝術教研組進一步開展課題研究有了一定的底氣,相信在今後深入學習的過程中,我們還會發現更多的理論指導,當然同時也需要音樂老師們靜下心來潛心研究、宏觀學習,在理解課標的基礎上,聯絡教學實際,積極思考。

  音樂心得體會 篇8

  這次有幸參加xx年全縣中小學音樂優秀課件的展評活動,本次活動各學校都推選了優秀選手參賽,可謂是百家爭鳴,精彩紛呈,課件製作各位教師的設計、製作風格各具特色,各有各的亮點都有值得學習與探討的地方,給了我一次學習提高的機會。在這裡我談談自己參加這次活動的感想;

  一、各位優秀教師的共存優點

  1、教師基本的音樂素養比較好。音樂課首先是實施美育,透過課件的展示,各位教師言談舉止間流露出美,教師自身氣質深深的吸引了我們,讓人感覺到有種賞心悅目。以情感人,以美育人,具備了沒的使者的氣質。

  2、課件設計方面。教師的備課可操作性更強,課件更加重視實效性,每一環節的設計能夠緊扣主題,步步為教學目標服務,摒棄了那些形式化的.東西及作秀的環節,並且也能充分體現學生學習的主體性,注重學習的情感體驗與培養。

  二、音樂教師善於把握一個“度”

  在課件中發現,教師們都注重學生在潛移默化中資助的學唱歌曲,課件的製作都是豐富多彩,有針對的根據不同年級進行各個課件的製作。

  三、把握“學科綜合”的度

  “學科綜合”的理念要求教師全面提高素質,拓寬知識面,有機會合理的進行各學科知識的穿插。

  音樂心得體會 篇9

  我教了幾個月的新教材,發現孩子對很多欣賞曲並不是很感興趣。作為對新教材充滿滿腔熱情地我來說,怎樣引導學生對欣賞曲的情感內涵和音樂表現形式整體把握,去體驗、發現、創造、表現和享受音樂美的過程是擺在我們面前的重大難題!若想要讓小學生豎起小耳朵,用愉悅的心情學會聽音樂,一個優秀的老師應該花更多的時間來鑽研教材,站在孩子們的角度去看新課程下的音樂欣賞課,統籌安排欣賞曲的教學方法,做好音樂和學生之間的橋樑。

  每個學生都是創造的天才,把一根木棒交給他,他絕對給你即興敲出不同的節奏,聲響,音色。這是他的潛能,他的興趣,他在探索,他要表現,他的自我肯定。新課標有個針對二年級的創造標準:能夠用打擊樂器或自尋音源探索聲音的強弱、音色、長短和高低。

  敲出情境:在教授《鴨子拌嘴》時,學生聽的比較模糊,我讓每位學生手裡都拿支筆在鉛筆盒上根據音樂的節奏變化來敲擊感受音樂表達的不同情境,想象鴨子走路、喝水、捉魚、拌嘴時所發出的不同聲響,用不同的節奏來表達不同的情節,再由小組合作商量表現群鴨戲水,吵鬧時的情景,並注意提示學生所採用的節奏與音樂表現的內容相吻合。

  音樂心得體會 篇10

  這次培訓內容豐富,形式多樣,有各級教育專家的專題報告,有小學高階教師的教學展示,有學員圍繞專題進行的互動討論,更有專家指導、引領的說課、評課、小組討論。透過理論學習,現場教學觀摩,將近一個月的學習,對我既有觀念上的洗禮,也有理論上的提高;既有知識上的積澱,也有教學技藝的增長。

  帶著一顆好奇心和種種疑問,我走進了培訓課堂。課堂上,專家們精彩的講座一次次激起我內心的感應,更激起我的反思。在這種理論和實踐的對話中,我收穫著專家們思想的精髓,理論的精華。聽了教授們的講座,我進一步體會到了參與式教學的重要性。知道教師組織活動的能力對於課堂參與式教學的意義,在教學中,多創造互動機會,讓學生與學生互動,教師與學生互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率。

  骨幹教師培訓,讓我感受到學習的路還很長,但我對教育教學充滿了信心和希望,雖然培訓已經結束,但終身的學習還在繼續。這次培訓,就像冬日裡一抹濃濃的綠意,帶給我無限希望。

  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將時刻牢記自己的職責,處處以身示範,積極主動承擔各種教學任務,與學校其它教師共同學習,共同進步。

  音樂心得體會 篇11

  我們都知道:中小學生生性活潑好動,表現欲特別強,富於幻想,敢於創造,而音樂活動的設計的出發點正是使學生不受約束完全出於內心感受、內心需要。它能使學生大膽地、無憂無慮地在音樂的天地中表現自己,充分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興趣性,大大增強了學生的參與性。

  因此,音樂課堂活動的開展能夠開發中小學生的想象力、表現力和創造力,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開放學生的智力潛能,使學生成為具有創造力的開拓性人才。在中小學音樂教學過程中,每一次音樂活動又是一項多種感知器官協調工作的感知活動,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音樂課堂活動體現了中小學生新課程教學理念,以音樂審美為核心,以興趣愛好為動力,面向全體學生,注重個性發展,重視音樂實踐,鼓勵音樂創造,提倡學科綜合,弘揚民族文化,理解多元文化,完善評價機制。

  音樂課堂活動教學模式的建構體現了全員參與,師生互動,合作交流,自主探究,創新求異等基本理念。

  音樂心得體會 篇12

  5月10日的晚上,趙老師帶著我到中央人民廣播電臺音樂廳聽了一場別開生面的音樂會——“且彈且談·章紅豔彈撥組合音樂會”。

  音樂大廳金碧輝煌,音樂會的主持人是著名的琵琶演奏家章紅豔教授,她穿著亮晶晶的白色禮服,邁著輕盈的步子走上舞臺,那得體的穿著,高雅的氣質,娓娓道來充滿情感的解說,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你看,幾個穿著白色紗裙的姐姐抱著琵琶款款走上表演舞臺,她們多像神話傳說中的白雪公主,純潔無暇。又像從天而降的天使,美麗脫俗。曼妙的音樂想起,她們左右手上下翻飛,配合嫻熟,好像秋風吹起的麥浪。隨著美妙的樂曲,時而搖擺著身體,時而閉上眼睛沉醉其中。

  你聽,樂曲有時歡快,熱鬧;有時舒緩,朦朧。我的眼前不時展現出了一幅幅無與倫比的美景。讓我感到那音樂彷彿天籟之聲,心中不禁暗暗叫好:多麼美妙的音樂呀!

  我相信,只要我每天認真練琴,我也能像這些神仙姐姐一樣彈出這樣美妙的音樂。

  音樂會結束,我帶著滿足與憧憬回家了。

  音樂心得體會 篇13

  我有幸被學校安排參加石家莊市小學聲樂教師培訓班。非常感謝領導給我這次學習的機會,讓我受益匪淺。透過這次的學習我深刻的認識到一名教師,應該是教學能手,更是科研先鋒,這樣的教師,才能可持續發展,才能更好的履行自己的職責。教師應該緊密結合教學實際,立足課堂,以研究者的眼光審視和分析教學理論和教學實踐中的各種問題,進行積極探究,以形成規律性的認識。

  透過宇宙老師對通俗音樂的講解,讓我對音樂有了一個全面的認識。深入瞭解音樂的起源和文化。透過郭佳老師對鋼琴即興伴奏的講解,讓我鞏固了即興伴奏的音樂知識,音樂基礎固為重要,創新思維也要重視。透過李林老師對聲樂演唱技巧的講解,讓我真正瞭解怎樣做才能成為一名合格的聲樂老師。

  每位專家都以鮮活的例項、豐富的知識內涵及精湛的理論闡述打動了我的心,透過參加本次培訓,使我的思想重新煥發了激情,燃起了鬥志。時刻加深自我認識,加強自我的學習,不是單單的在音樂方面的提升,各個方面都要有所加強,要給學生半桶水自己要有一桶水,多方面的知識和能力對現在教師的要求是必要的。

  透過培訓,我看到了教師們的嚴謹的教學態度,授課的專致,看到了同行們的認真鑽研與孜孜不倦的學習勁頭,我對音樂有了更深的認識,在今後的音樂唱歌教學中,我會結合實際,運用這幾天學習中學到的寶貴知識,儘量按照老師教的方法進行教學。同時還要不斷地創新,使我校的音樂教學上一個新的臺階。

  音樂心得體會 篇14

  8月2號參加了區教育局組織的小學音樂教師培訓,首先解讀了《音樂課程標準》觀看了兩節音樂教學展示課。感受頗深。透過學習我認識到改革過去陳舊的教學方法是多麼的重要。要教好學就必須在教學中用科學、靈活的教育方法來進行教學。教學重點怎麼突破,教學難點怎麼解決都需要新課程標準的指導和幫助。一節課中怎樣讓學生學到一定的知識和技能,怎樣把同學們的學習積極性充分的調動起來,怎樣讓學生享受情感審美,這還得靠新課程標準的指導和幫助。不論從事哪一科的教學工作,我們的專業基本功都要勝任你所教的專業,要本著學習提高的目的,取他人之長補自己之短。但是,專業基本功能力的提高不可能透過短期的訓練就能達到,要透過不斷的努力和勤奮練習才能在不自覺中體會到進步的快樂。在唱歌的基礎上,讓學生感受音樂的情感審美,讓孩子們在美妙的音樂世界裡自由的感情流露,這是學習唱歌的最基本靈魂!這樣一來,師生同樂的教學在老師的引導下同學們既學到了應學的音樂知識和歌曲,又使同學們的身心健康得到了極好的發展。同學們在中小學時代學習到了各個學科的知識,又具有多才多藝的高雅素質,我們試想一下,當你看到我們的學生數年後在為國家和人民做出了成績時,做為他們的老師高興而愉悅的心情是他人不會理解的,這也是我從教多年的親身體驗。

  最後,我真誠的希望我們的老師們,苦練本領,愛崗敬業,無私奉獻,把智慧和力量奉獻給教育事業。

  音樂心得體會 篇15

  4月19日下午,我們音樂組一起學習《小學音樂律動教學》體會如下:

  一、要根據不同學生的年齡特徵進行律動教學

  在進行律動教學時,教師必須要注意到學生身心發展的過程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不同年齡階段的學生,體力、動作發展以及心理發展水平都各不相同。我們在進行律動教學時應該是由淺入深,由易到難,應遵循從易到難、循序漸進的過程,這樣才能保持學生積極主動參與的激情,才能啟發學生情緒、聯想和想象能力。

  二、要根據不同形式的方法進行律動教學

  從多角度、多元化出發,根據有的心理特徵,採用多種不同形式的方法對學生進行律動教學。

  1、用生動、形象的方法教會學生基本動作和基本步法進行教學。

  2、憑藉擬人、誇張的方法來進行教學。

  三、要根據遊戲情景的開展進行律動教學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注重的並不是高超的技能技巧,而是透過遊戲和聯想,使學生身臨其境,從中獵取情趣和美感。如果教師善於在學生律動教學中產生聯想,從律動的聯想中抒發親切的感情,這就構成了律動的一大藝術特色,聯想與真情默契,顯示了情景交融的美感。

  由此可見,律動教學是對學生進行舞蹈教學的首要途徑,它透過動作來誘發孩子自身的音樂潛在因素,能促進學生身心發展,使音樂教學更好地完成培養孩子素質的任務,也十分受孩子們的喜愛,所以,學生律動教學值得我們不斷地去研究和探索。

  音樂心得體會 篇16

  暑假馬上結束了,在七月份陪著孩子學習了整整一個月,而最後問孩子喜歡哪門課程,孩子的回答是音樂素養課程,“牛人課”。

  孩子班裡的同學在未放假前就已經開始上這門課程,然後也給我推薦過這門課程,說這門課程在杭州是獨一無二的,能夠牢牢地抓住孩子的興趣,讓孩子有自信心、學會表演、願意練琴、懂得欣賞,說實話,我當時是不信的,哪有這樣的課程,而且是免費的。

  7月份一放假,我就抱著接受的態度去上了一次,開了有8個班,每個班都爆滿,這門課程是孩子和家長一塊聽的,第一節課,就把我和孩子吸引住了,有兩位老師講課,都是胖胖的,呵呵。一位是上音的研究生畢業,聲樂專業。一位是德國留學回來的,長笛專業。方式都很幽默,很懂孩子,能夠把一些枯燥的知識用一種深入淺出的方式,讓孩子一下子聽懂。家長沒有一位不稱讚的。

  兩位老師的引導能力很強,能夠讓孩子在老師講的這個範圍內進行極大的思考,這點很了不起,大家想想,每個班的學員年齡是不一樣的,而且有的學過音樂,有的沒有學過音樂。

  很難想想,7月只上了9節課,就把小學的所有音樂知識都學會了,孩子的表演慾望也很強,最重要的是和老師學會了尊重舞臺,尊重知識,這也是老師最強調的一點。絕對的正能量。

  9月份馬上開學了,週末又要接著上了,我也很期待,因為能夠讓我們做家長的,心裡也能夠得到一些平靜和安慰。

  音樂心得體會 篇17

  音樂欣賞是音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培養學生音樂興趣,擴大音樂視野,提高音樂感受、理解、鑑賞能力以及發展想象力,豐富感情、陶冶情操的重要途徑與手段。音樂欣賞的能力不僅是一個人的審美修養重要標誌之一,也是文化素質水平的標誌之一。音樂欣賞對學生的教育作用是其它任何教學手段所不能替代的。下面就針對新教材談幾點心得。

  一、由表及裡,由淺入深教學

  音樂欣賞教學程度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要經過一個由表及裡,由淺入深的發展過程我們的音樂前輩黃自先生認為音樂欣賞時,欣賞者要經過這麼一個心理反應過程:感知外部音響→開展想象聯想→得到情感共鳴→理解認識。所以欣賞教學時必須遵循這一心理反映過程,引導學生逐漸由低層次的直覺欣賞向高層次的情感欣賞,理智欣賞方面發展。這樣既符合心理反映過程,也有利於欣賞教學。

  二、欣賞教學時精講多聽

  首先欣賞是透過聽覺來感受的。要使學生理解音樂作品,首先對音樂表現手段要有靈敏的感知能力,達到這一要求必須要透過大量的音樂欣賞才能完成。語言是不可能代替音樂,表現作品的,因為音樂作品都可以從不同高度、角度和深度去領悟。我們知道,即使是同一首作品,同一觀眾(聽眾)在不同的場合,不同的心境之下對作品的感受都回有所不同。所以在教學中,不能離開音樂的藝術形象而作繁瑣冗長的講述,因為如果講述過多,必然把學生的注意力分散,同時也阻礙了學生的獨立思考。必要的作品分析和知識介紹應該主動、精練、富有啟發性,目的在於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音樂上來,透過師生間的討論,聽賞等共同活動,使學生深入體會作品的思想內容。

  三、對比教學,靈活多變地設計不同課型

  將題材,演唱形式及作品曲式與題裁等異同點明顯,易於對比地安排在一起進行教學。這樣能使學生比較準確地感受領會不同音樂作品所表達的不同思想感情,同時還能使學生更為深入地理解音樂,並在音樂欣賞的過程中瞭解音樂表現的規律。

  1、以題材為中心設計課型

  以某一題材為中心,將不同表演形式的音樂、音樂作品組合在一起,進行音樂欣賞教學。能使學生從不同表演形式的音樂作品欣賞中,集中體會,理解音樂家是如何運用不同音樂表現手段來表現共同的音樂與主題的。

  2、以演唱形式為中心設計課型

  這一課型將同一音樂表演形式、內容、主題不同的音樂作品組合在一起開展音樂欣賞教學。如以“獨唱”為中心的音樂欣賞課,就可將男聲、女聲、童聲等不同聲,不同歷史時期,不同風格等形式的獨唱曲組合起來進行教學。這樣除有利於學生學習,瞭解不同表演形式的經典音樂作品,拓寬音樂視野。

  3、以作品曲式與體裁為中心設計課型

  這一課型將同一曲式結構或樂曲體裁的音樂作品組合在一起進行教學。如以“一段體”為中心或以“進行曲”、“變奏曲”等為中心開展音樂欣賞教學。這樣做有助於學生了解曲式、體裁等有關音樂知識,同時還可以使學生充分了解到音樂內容與音樂表現形式的相互關係,讓學生充分感受到音樂的形式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