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心得體會> 時代楷模張桂梅的心得體會範文(精選6篇)

時代楷模張桂梅的心得體會

時代楷模張桂梅的心得體會範文(精選6篇)

  當我們積累了新的體會時,將其記錄在心得體會里,讓自己銘記於心,這樣可以幫助我們總結以往思想、工作和學習。那麼要如何寫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時代楷模張桂梅的心得體會範文(精選6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時代楷模張桂梅的心得體會1

  一縷清香一份灑脫,做真正的自我,展示高潔與傲岸,那是陶潛的五斗詩魂;一頁歷史一面鏡子,做真正的自我,展示理性與忠貞,那是屈原最後的倔強;一生清貧一份堅守,做真正的自我,展示堅定與無悔,那是張桂梅的偉大寫照。

  燃燒自我,蠟炬成灰淚始幹。

  張桂梅少年喪母,青年喪父,中年喪夫,是她四十歲前的人生寫照。1996年,張桂梅選擇到條件艱苦的華坪縣任教,本為了沖淡心中喪夫之痛。但是她看到山區老鄉對教育的期盼,感受到了人民教師的神聖職責,於是選擇紮根下來。她抓住自己有限的生命,在講臺上認真教學,在課外認真輔導學生,即使遭受病痛的折磨,她也一直堅守自己的崗位。她用實際行動詮釋了“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的大愛無私。

  公而忘私,不辭辛苦入山林。

  為了讓那些女孩有受教育的機會,張桂梅每年寒暑假都深入大山做家訪,把知識改變命運的理念帶進大山。她走過十幾萬公里的艱難山路,走進一千多名學生家裡。家訪途中,她發過高燒,摔斷過肋骨,甚至病發昏倒在路上,但她腳步從未停下。她要改變大山深處根深蒂固的思想,改變大山深處女孩及下一代的命運。就這樣,她不辭辛苦,始終走在大山教育的第一線。她用實際行動踐行了“採得百花成蜜後,為誰辛苦為誰甜”的辛勤耕耘。

  信念如鐵,一片丹心向陽開。

  2008年女高辦學不到半年,17名教師跑了9個,面臨癱瘓。但她未曾想過放棄,她心中一直堅守著“一定要把女子高中辦好”的信念。她意外發現剩下8人裡有6名黨員,張桂梅開始鼓勵他們發揚戰爭年代黨員守陣地的精神,最終守住了這塊教育扶貧陣地。群山裡的這所小小女子高中也從此成了紅色精神高地。曾有人說女高“學生苦學、教師苦教、政府苦辦”。但張桂梅全憑理想信念才撐下來。她用實際行動彰顯了“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的堅持不懈。

  在華坪女高,每位孩子都會說那句口號:我們生來就是高山而非溪流,我欲於群峰之巔俯視平庸的溝壑;我生來就是人傑而非草芥,我站在偉人之肩藐視卑微的懦夫。她們從大山飛出去,飛得越來越遠,是因為有張桂梅校長和千千萬萬的基層教師用雙手在託舉著她們的人生之路,他們像光一樣溫暖了整個世界。

  張桂梅用她拳拳熱血之心回報華夏,將人生歲月贈予祖國山河。

  時代楷模張桂梅的心得體會2

  當你身處大山,你會做什麼?當你看到貧困之人,你會做什麼?當你聽到女孩因家中貧困而輟學,你又會做什麼?張桂梅做的是一次次的幫助,一次次的奉獻,一次次的大愛。

  大愛是張桂梅在外流浪五年,集資辦校的決心。

  “當我提出這個想法時,很多人都認為這很瘋狂。”張桂梅深入大山,瞭解山區女子大多因貧困無法上學時,心中便萌生了想要辦一所免費高中的想法。不要說學校是免費的,在當今男女開放的觀念下,女子高中也很難辦成。對此張桂梅瞭然於心,但她更知道自己辦校的決心,於是她決然踏上了五年“行乞”的日子,日復一日的敲門,說明來因,遭到拒絕,五年來,雖然她只集到了一萬錢,但她始終未曾放棄過,堅定固執地走下去。

  大愛是張桂梅家訪路上一個又一個的腳印。

  高中辦好後,仍有部分學生因各種原因輟學,但張桂梅不同意,也絕不允許。“我不會讓他們隨意離開,一定要留住他們。”於是每年寒暑假,張桂梅都親自前往學生家中進行勸導,苦口婆心的勸說他們堅持下去,張桂梅長年如一日的堅持家訪,終究留住了大部分學生在校學習,那深山裡一個一個的腳印正是她愛的明證。

  大愛是張桂梅身患疾病,仍心繫學生的真情。

  張桂梅沒有自己的家,他把學校當成家,患病後,他開始了後勤工作即使腿腳不便,仍堅持住在三樓宿舍,只為如果有情況,她可以第一個出去,為他們擋一下。早晨叫學生起床,中午督促學生吃飯,晚上陪學生一起入睡,張桂梅將自己的一片真情繫於學生。

  “我要改變一代人。”這句話承載著張桂梅對山區女孩改變命運的深深執著和濃濃大愛,你看,校園內一張張燦爛的笑臉;你聽,孩子們口中一聲聲真摯動人的“媽媽”;你思,這如何不是人間大愛;你感,以己無悔之心花,奉大愛永恆之光華。

  時代楷模張桂梅的心得體會3

  “我這輩子的價值,我救了一代人,不管是多是少,畢竟他們後面的走的比我好就足夠了!”

  這是出自於一位女校長所言。在遙遠的大山裡,有嚴重的重男輕女現象,女孩子常常因為沒錢上學,被埋沒在大山裡。張桂梅便立志要開一所免費的女子中學。清晨的第一絲陽光劃過張桂梅的臉頰,灑過她的指尖,映在地面上。張桂梅用朦朧的雙眼掃視著街道。來了一個人,張桂梅便走到行人的身邊,輕輕拉動著行人的衣角,搖著。眼裡透露著希望的光芒道:“我想辦一所免費的女子中學,幫幫忙,一塊兩塊也行。”說著還急急忙忙掏出自己的教師資格證等證書獎狀,激動的指著上面說“相信我!相信我!”行人們注視著她,默默地從口袋裡掏出屬於自己的一份愛心。

  經過不懈的努力,張桂梅才成功辦校。

  大山裡的孩子基礎差,高強度的工作讓張桂梅的臉如同樹皮般枯黃,皺紋如水中的波紋,兩鬢斑白,總是一副嚴厲的樣子。張桂梅身患23種疾病,手指的關節處分佈著大大小小不一的藥布,抽屜裡塞滿了各種各樣的中西藥。

  一個晚上,張桂梅忽然全身刀割一般劇痛,冷汗從髮絲間滴到地上,她搖搖晃晃的癱坐在地上,昏倒了下去。病床上,張桂梅臉色慘白,用意志支撐起微微顫抖的眼皮,抓著旁邊醫護人員的衣服,一抖一抖的用微弱的聲音說:“能不能把我的喪葬費預支了,我要看著這些錢用在孩子身上才放心。”在場的醫生感動地默默抹眼淚。

  麗江華坪女子中學建校12年間,有1804名女同學成功考上大。這麼多年張桂梅苦過累過,傷過痛過,但唯一的初心從未改變過。

  這樣的人讓我敬佩—————感動中國人2020年人物,張桂梅!

  時代楷模張桂梅的心得體會4

  一個人做點好事並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張桂梅數十年如一日,堅韌執著勵精圖治,勤儉節約無私忘我,不忘初心獻身扶貧,為群眾辦好事辦實事。她用實際行動詮釋了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

  堅韌執著勵精圖治。丈夫去世後,張桂梅隻身去了祖國西南邊陲的貧困山區從事教育工作,並選擇了師資最弱條件最差的民族中學任教。在任教期間,她全身心投入教學,為貧困的學生和簡陋的學校出錢出力,又當老師又當母親,不留餘力的細心照顧著學生們的學習狀態和生活起居,為了學生們能夠走出大山,她勵精圖治創辦了全國第一家免費女子高中,她主動帶頭免費為學生們補課,因操勞過度導致身體狀況越來越差,長期拖著病體就算腹部長了肌瘤,也忍痛站在講臺上,只為孩子們能夠取得更好的成績。除此之外,她還義務擔任華坪縣“兒童之家”的院長,成為了54名孤兒的母親。她十年如一日,從未退縮,從不言棄。天道酬勤,在她的不斷努力和堅持下,孩子們取得了優異的成績,學校的教學質量和師資力量也得到了大大地提升。她的到來改變了許多孩子的一生。

  勤儉節約無私忘我。張桂梅在貧困山區任教期間,全身心的投入到教育事業和慈善事業中。在學校裡,學生沒有錢吃飯,她拿自己的錢給學生;學生沒有衣服穿,她拿自己的衣服給學生;學生生病需要看病,她帶學生看病並自己掏醫藥費。總之,只要學生們缺什麼只要她有,她都能解決。在兒童之家,她義務成了眾多孩子的“媽媽”,一把屎一把尿不分晝夜的照顧著幾個月大的孩子,為了維持兒童之家,她把自己有的能用的都拿出來給孩子們用,並利用空餘時間到處籌措資金。然而她不是萬能的,她自己並不富裕,她只捨得吃饅頭青菜麵條,衣服也是好心人給的,她省下來的錢都用到了教育和慈善事業中,自己未留下一分一毫。

  不忘初心獻身扶貧。張桂梅作為一名基層黨員,她深知教育在扶貧工作中的重要性,她曾說:“只要還有一口氣,就要站在講臺上”,她不忘自己的初心,並積極響應國家扶貧號召,扶貧先扶智,為了貧困山區的教育,她心繫群眾,勤儉節約,幫助困難學生,帶學生看病,給學生添置衣物,對貧困家庭進行家訪,為孩子們爭取學習機會。她前前後後為山區的孩子們為慈善和教育事業投入了100多萬元,其中包括自己的工資獎金和社會各界捐給她治病的錢,她把自己的一生都獻給了教育,並無怨無悔。

  “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一個有前途的國家不能沒有先鋒。實現我們的目標,需要英雄,需要英雄精神。”張桂梅巾幗不讓鬚眉,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績,盡顯巾幗英雄本色。她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了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她這種堅韌執著勵精圖治,勤儉節約無私忘我,不忘初心獻身扶貧的英雄精神值得我們深思和學習。在此也號召廣大黨員幹部真正把堅定的'理想信念化作不忘初心奉獻一生的實際行動。

  時代楷模張桂梅的心得體會5

  雲南一位縣級領導在教育局工作的時候,有幸和張老師有了面對面的接觸。

  2008年香港教育工會組織了“向張桂梅老師學習分享活動”,一行30多人到了兒童福利院看望張桂梅老師。

  香港教育工會的副理事長李副秘書長臨行前,特意遞了個信封給這位領導,說“張老師身體虛弱需要加強營養,建議每天喝袋牛奶,但沒有冰箱牛奶不易儲存,上半年我給了她3000元囑咐她買個冰箱,昨天去她住房看沒有買,這筆錢都用孩子們身上了!這裡面有2600元,請你在張老師搬到新的兒童福利院時,幫忙用這筆錢給她買個冰箱,拜託了!”這位領導深深地感受到了李副秘書長的用心良苦,接受了這個重託。

  可還沒等到張老師搬新家,組織安排這位領導到了新的崗位,臨行前他到兒童福利院看望張老師,一是辭行,二是把李副秘書長的心意告知張老師。他誠懇地對張老師說,“請您不要辜負李副秘書長的心意,一定照顧好自己的身體,這筆錢只能用來買冰箱……”再三囑託後便離開了。

  半年之後,這位領導到新福利院看望張老師,發現宿舍裡除了原有的書和物件外,沒有看到冰箱的影子!“牛奶只是我喝,孩子們卻沒得喝,我怎麼能喝呢?”張老師說到。

  後來知道張老師把錢用在購買孩子們的生活用品上了。這位領導深深地自責,覺得辜負了李副秘書長的重託!耳邊迴響起秘書長的話“張桂梅老師的身體太弱了,她的工資不用在自己身上,連我們寄給她買藥的錢,她也用在孩子們身上了,請你給她買個冰箱,華坪天氣熱,鮮奶必須放冰箱保鮮,希望她能每天喝上一袋鮮奶。”

  萬般懊悔之後,這位領導陷入沉思,每天喝一袋牛奶於常人不過是平常之事無可厚非,況且身體健康需要,張老師卻視為奢侈,孩子們有的她才能有,有人說張老師“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他真誠贊同。

  時代楷模張桂梅的心得體會6

  學習張桂梅同志愛崗敬業、愛生如子的高尚師德。她為了不讓一名女孩因貧困失學,堅持家訪11年,遍訪貧困家庭1300多戶,行程十餘萬公里。她長期拖著病體工作,超量的付出透支了原本羸弱的身體,換來女子高中學生學習的好成績。她不遺餘力踐行著“只要我還有一口氣,就要站在講臺上”的諾言,用實際行動鋪就貧困學子用知識改變命運的圓夢之路。多年來她一直住在學生宿舍,和孩子們吃住在一起,陪伴學生學習生活。她在教書育人崗位上為貧困地區教育事業作出了重要貢獻,在她身上充分體現了人民教師潛心育人的敬業精神和立德樹人的使命擔當。

  學習張桂梅同志執著奮鬥、無私奉獻的至誠情懷。她心懷大我,對自己近乎苛刻的節儉,卻把工資、獎金和社會各界捐款100多萬元全部投入到貧困山區教育中。長期義務兼任華坪福利院院長,多方奔走籌集善款,20年來含辛茹苦養育136名孤兒,被孩子們親切稱呼為“媽媽”。她把全部身心獻給了祖國西南貧困山區的教育和福利事業,在她身上充分體現了人民教師以德施教的仁愛之心和至善至美的師者大愛。

  廣大教師和教育工作者要以張桂梅同志為榜樣,永遠忠誠於黨和人民,要以張桂梅同志為榜樣,爭做新時代“四有”好老師,自覺樹立崇高的職業理想和堅定的職業信念,將立德樹人、教書育人作為自己的神聖職責和使命,努力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要以張桂梅同志為榜樣,珍視教師職業榮譽和肩負的職責使命,始終保持熱愛教育的定力、淡泊名利的堅守,將滿腔熱忱獻給黨和人民教育事業。要以張桂梅同志為榜樣,積極投身教育扶貧,幫助貧困家庭子女接受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努力為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貢獻力量。

  各級教育部門和各級各類學校要精心部署、認真組織開展向張桂梅同志學習的活動,要將學習活動與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相結合,與慶祝第36個教師節相結合,透過組織專題學習、集中研討、座談交流等方式,充分利用各類媒體及報刊、展板櫥窗等宣傳陣地,線上線下和校內校外聯動,迅速掀起學習張桂梅同志的熱潮。要把學習活動同加強學校思想政治建設、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結合起來,引導和教育師生厚植家國情懷,要深入宣傳張桂梅同志先進事蹟,大力弘揚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赤誠情懷,進一步激勵廣大教師和教育工作者為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努力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