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心得體會> 畢業生工作的心得體會

畢業生工作的心得體會

畢業生工作的心得體會

  某些事情讓我們心裡有了一些心得後,常常可以將它們寫成一篇心得體會,這樣我們可以養成良好的總結方法。那麼如何寫心得體會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畢業生工作的心得體會,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畢業生工作的心得體會1

  這是我第一次正式與社會接軌踏上工作崗位,對於我來說,面臨專業知識不紮實,工作經驗不足等諸多問題,因此剛來公司報到時懷著一顆忐忑不安的心,害怕自己不能勝任工作。但正如拓展訓練的教練對我們說的,我們已不再是學生身份,而是一個能擔負責任的職業人,不要害怕不懂,誰都是從不懂開始的,不懂不重要,關鍵是要端正自己的態度,主動去學習,慶幸的是公司對我們新員工有一份詳細的融入計劃,讓我在不知所措中找到了方向,慢慢的結識了一些朋友和前輩們,拜了師傅,隨後覺得實習並不像傳聞中那樣恐怖,面對同事們的熱情與關懷,師傅的平易近人,學到了很多學校所接觸不到的東西,以下便是本人這段時間學習心得感想。

  1.不斷學習、不懂就問

  首先,入職前的培訓對我幫助很大,鼓動人心和畢業牆兩個專案我印象最為深刻,讓我領會到:

  (1)完成一件事情,首先要有目標有計劃,有了目標,找出正確的方法,磨刀不誤砍柴工,事先做好準備,然後大家齊心協力便會很好的完成它;

  (2)當自己能力有限時,要懂得去求助別人。之後的工作中我便遵從這兩點不斷學習和實踐。

  進入公司的這前三個月是實習期,即是指實踐與學習,工作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必須要不斷學習,要在學習中掌握技巧,一方面來自向師傅學習,向工作經驗豐富的人學習,另一方面就是自學能力,在沒有別人幫助的情況下,自己也能透過努力尋找相關途徑。按照融入計劃,要對本專業常用軟體熟悉,於是師傅在詢問了我對CAD應用程度後便應材施教,還形象的給我打了個比喻“做市政設計,CAD很重要,它就像是開車時要握住的那個方向盤,要是連方向盤都不懂,那就找不到方向,到不了地方。”於是,我從最基本的作圖開始,當然,剛開始花的時間比較長,按照公司CAD製圖統一標準做好後,最後到了列印這一部分,說實話,不會,在學校從來都是交給列印店,不知道列印原來也有很多不同的.設定,只能求助於前輩們,師傅不在或者忙碌時,我便求助於列印辦公室其他同事,感謝他們的耐心指導,最後拿著成果交給師傅,師傅表示“有點像了。”我懸著的心放下來,現下接到師傅要列印的任務,不會像之前那般無措。本人的一點小經驗,列印之前一定要問清單面還是雙面,矯正版還是正式版或者其他特別要求。

  2.做好準備、隨時記錄

  我是環境科學與工程專業畢業,在學校學過的理論知識泛而雜,答辯論文是科研類,工作中才意識到自己能力的欠缺和知識的匱乏,有點暈乎,因此在開會或帶去現場時,必須要做到提前準備,提前學習以前的成果,涉及的標準規範,要注意的問題,到現場後要多看別人怎麼做,多聽別人怎麼說,帶上筆和紙,隨時記錄,當把自己記錄的東西重複的看上幾遍便會記下不少東西。

  比如建設一個汙水處理廠,要了解選址,將幾個擬建選址進行比較,瞭解廠區地理位置環境,包括廠區及周邊平面、紅外線圖,廠區地質水文資料,汙水排放規律、特徵及狀況,以及管網汙水收集現狀和敷設情況,建設區應儘量少佔農田和房屋,宜與居民較遠距離,尾水排放及汙水管最好不要過河處理等。汙水收集除了生活汙水,還要注意醫療汙水,不過馬山的醫院汙水有自行的處理系統,其水達標後排入河道。根據地形地勢,以及周圍其他環境考慮是否需要建設提升泵等。汙水的處理工藝主要是根據汙水型別,設計水質和出水水質標準等決定。

  去北流市垃圾轉運站及環衛完善專案的現場,我瞭解到該地垃圾轉運站已經完成了選址,設計6座小型轉運站,分別分佈在城市的不同位置,設計總轉運量為200t/d,有3個已經開始建設。我還了解到每個小型轉運站有一定的服務半徑和轉運量,要達到該地總轉運量,可能要建設不止一個轉運站,當垃圾處理設施距垃圾收集服務區平均運距大於30km且垃圾收集量足夠時,應設大型轉運站,必要時宜設二級轉運站。

  去東興垃圾填埋場滲濾液加蓋工程現場,我瞭解到施工過程最主要的是人身安全,應有一定的安全應急措施,對於已有一定容量滲濾液的調節池,加蓋施工時,應配有安全帶和救生衣,焊接過程中要搭建浮橋以方便施工等。加蓋後必須要將調節池滲濾液產生的氣體有效及時排除,因此將加蓋膜中間部分進行壓塊,水浮上後,氣體往兩邊壓以達到有效收集氣體和排放氣體。同時,還參觀了滲濾液處理系統,對滲濾液處理各裝置與構築物以及佈置特點和工藝執行過程有一定的瞭解。滲濾液比一般汙水更難處理,該工程對滲濾液進行厭氧和好養結合並配有深度處理,厭氧過程採用執行較為有效和方便的UASB工藝,採用納濾NF和反滲透RO深度處理,濃縮液迴流至調節池。

  3.瞭解流程,認真負責

  xx是一個集團公司,公司內部有自己辦事流程,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在這段時間的實習過程中,通過幾次申請遞交,我瞭解到首先應有印章申請,所領導簽字後,到院簽字才能批准蓋章,然後才能執行接下來的申請。要想快速的完成一個任務,至少不應該走彎路,就必須瞭解它的整個流程和注意事項,如果不對就要重新再做那豈不是更耽誤時間,有時候事情不是一天就能完成的,那麼就需要跟蹤,要求我們有責任心,即要對自己崗位負責,又要對他人負責,在規定的時間裡及時完成任務。

  4.提高專業知識、提升自我

  以上可能有很多自己都沒有做足,思維厚度遠遠不及前輩們,我深覺自己的不足,主要問題集中在專業知識的儲備上,雖然算上本科,自己已有幾年的專業學習經歷,但是拿到現實工作中還是有點捉襟見肘,知識結構單一、不全面,要想努力完成更多大小不同的任務,在今後的工作中,就必須提高自己的專業知識,加強實踐與設計能力,才能不斷完善自己,提升自我。

  畢業生工作的心得體會2

  近日,我利用將近五天的時間將xx集團招聘手冊閱讀了兩遍,其中通讀一遍,細讀一遍並記錄關鍵節點、批註修改意見、提出相關問題。透過對招聘手冊的學習,我對招聘工作有了更為清晰和系統的認識,對其中關鍵節點也有了一定的把握,同時更意識到招聘工作的系統性和技巧性,感覺到了自己要做好招聘工作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有很多的功夫要下。現將主要收穫和心得總結如下:

  1、招聘工作的系統性。

  招聘工作是一項系統性的工程,主要由招聘需求計劃工作、招聘實施工作、入職管理工作、試用期及轉正管理工作以及招聘人員行為規範等幾大模組組成,而其中的任何一個模組都可以無限分解為更細小的步驟和環節,這些環節和步驟又都包含著千絲萬縷的聯絡,這樣就構成一個結構龐大、內容繁多卻有據可依、高度流程化的系統。因此要做好招聘工作既要求我們嚴格按照既定流程流水線化作業,保證縱向的通暢,又要求我們在具體實施每一個步驟時做到有條不紊,步步為營,保證橫向的紮實、牢靠。

  2、招聘工作的技巧性。

  招聘工作由於其自身特性,雖然是一項系統型工程,卻是以人為主體的,考慮到人的主觀能動性和複雜多變性,因此在保證流程化嚴謹性的同時,還要在操作過程中把握住靈活性和技巧性,尤其是在招聘實施階段,這一特點更為明顯。無論是任務的分解還是渠道的選擇再到日程擬定都很有學問,而分揀簡歷、面試更是需要靈活應變的臨場處置、豐富的經驗積累和語言、動作、心理等多方面的技巧。

  3、招聘工作各階段的關鍵節點。

  要透徹的學習一項工作就應把握住該工作的主要流程和關鍵節點,進而在學習和實踐中以各個關鍵節點為突破口和主攻點從而學會整個工作。招聘工作的主要節點我認為主要有以下幾點。在招聘需求工作中首先明確招聘需求計劃的制度,其次注意保證首先內部調配再進行外部招聘。招聘實施工作中面試應該是最重要的步驟,從準備到預約再到面試的進行都包含很多關鍵節點,在面試準備中我認為最關鍵的節點就是對相關招聘崗位專業知識的儲備,這樣才能在招聘中得心應手,瞭解到自己希望知道的資訊。結構化面試也是一個關鍵的節點,而學習結構化面試最好的方法就是不斷的實踐學習,在實踐中積累經驗,獲得提高。對於入職管理工作,由於這是一項高度流程化並且涉及到很多手續證件的工作,因此對流程的熟悉程度應該是這一工作的關鍵。

  4、有待深入學習和實踐的內容。

  透過對手冊的學習,意識到自己還有很多的東西要學習,而且經過週六工程師院的招聘工作也有了一些具體的感受。比如公司各個崗位的工作內容、工作要求都要有一定程度的瞭解,正如戴姐所說,人力資源只是坐在辦公室是學不好的,只有深入瞭解各個崗位的情況、學習一定的相關方面專業知識才能在招聘過程中找到最合適的人選。結構化面試也是我需要不斷學習和實踐鍛鍊的,既包括面試理論的掌握,也包括面試現場的進行以及對應聘者的分析過程。

  5、對手冊中內容的一些疑問。

  ①、在招聘需求計劃時,先內部調配再外部招聘的原則是普遍使用還是針對特殊崗位或職位,例如在生產車間需要班長時可先內部調配再招聘,如果需要的是人力資源的經理是否也是本部門先根據情況調配,沒有合適人選再招聘,如果上升為總經理級別情況又是如何呢?

  ②、面試準備工作中“設定維度”具體指的是什麼內容,是否是指需要考核的幾類主要指標,還是指對面試者的要求標準程度。

  ③、面試中如果應聘者向我提問時提出我沒有接觸過的內容,是轉移話題為好還是回答不知道為好。另外,如果應聘的是專業性很強的崗位,如何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呢,畢竟要給對方一定的提問機會。

  ④、“請你談談你自己”這個問題究竟能不能問,在實際操作中一般都會問這個問題,但手冊中結構化面試的第四條明確指出這是一個千萬不能問的問題,不知道這個問題究竟是不是該問的問題。

  6、對手冊的部分修改意見。

  首先整個手冊的目錄和排版很不正規,作為正式的集團招聘手冊應該更加完善,我已對原手冊的頁面重新進行了排版和目錄編制,會將我修改的手冊發給您,請您提出意見。部分多字和錯別字現象也有存在,我也進行了修改。試用期考評中有“謁見”一詞,用詞不當,“謁見”應是見長輩或者高身份的人,在該處並不合適,建議改為“談話”或其他相近詞意的詞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