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心得體會> 集中研修心得體會範文

集中研修心得體會

集中研修心得體會範文

  我們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啟發後,往往會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能夠培養人思考的習慣。那麼如何寫心得體會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集中研修心得體會範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集中研修心得體會1

  集中研修時間雖短,但是收穫頗多,下面就本次集中研修活動做一個總結,談一下感想。

  一、專家引領

  開班典禮上,丁武營主任的講話既高屋建瓴又非常的接地氣,對我們培育物件的指導作用非常強。如他所言,我們遇到了一個好時代,各種培訓比較多,專家引領的機會也就比較多。聽了丁主任的講話之後,有一種醍醐灌頂的感覺,作為教師其實就是兩件事,制定目標,然後埋頭苦幹。

  程老師的講座非常有操作性,如何講課和評課,是一線教師每天都要面對的事情,如何才能做好呢,聽了程老師的講座後就豁然開朗了。程老師的講座和學員之間有了好幾次互動,這次互動其實就是為我們展示了課堂教學的提問和評價。學員回答的好,當然是表揚,回答的不好,也要找出閃光點鼓勵一下。程老師從教三十多年,透過自身的努力,達到了現在的高度,目前仍然兢兢業業的奮鬥在教學第一線,程老師自己的故事就是最好的示範引領。就如何上一堂有效的微型課,程老師講的非常的詳細。首先要有良好的師生關係,親其師才信其道;其次要把握好課標和學情;依據課標和學情制定教學策略。程老師就如何評課也做了非常詳細的講解,聽完之後才知道以前的評課存在很多問題。不同的課評價方式不同,但是總的來說是七分特色,三分建議。聽完一節課,首先要看到別人的優點,看到別人的特色,然後再提出自己的一點建議。同行之間聽課,更多的是相互學習交流,而不是相互挑毛病。

  二、讀書分享

  集中研修活動中花費一個晚上的時間進行讀書分享交流活動,這種形式非常好,讓我們大開眼界,領略了全省各地眾多優秀老師的風采。王秀梅老師的分享感動的我們熱淚盈眶,艱苦的求學生活讓她學會了堅強,工作中的良師益友讓她迅速成長,她始終對生活抱有一顆感恩之心,她的分享讓我們懂得了做人要長懷感恩心,善待周圍人和事。還有很多老師的分享,感動著我,他們的讀書經歷和教學經歷,讓我知道,自己做的很不夠,做教育,必須投入其中,不計名利,因為熱愛,所以堅守。

  三、課題研究

  楊惠茹老師對我們課題的點評,讓我們對課題有了新的認識。這是第二次聽她講課了,每次楊老師都精心準備,面帶微笑,充滿激情的上課,都帶給我們滿滿的正能量。楊老師做學問的態度,讓我們汗顏,也讓我們奮進,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在我們的職業生涯中,不管做到什麼程度,至少在做研究的態度上向這些前輩看齊。透過程老師、楊老師的指導,在課題研究上也是收穫滿滿。課題的選題切口要小,要具有可操作性,和課堂教學聯絡緊密。課題研究過程中,要大量閱讀文獻,看看在這個課題上,別人研究到的程度,都有哪些觀點。自己研究的創新點在哪?第一手的資料如何獲得等等,研究的成果有哪些?以什麼方式呈現等等。總之,收穫巨大。

  在本次集中研修活動中,專家引領無疑給我們注入了一劑強心劑,端正了我們的態度,激發了我們的學習熱情,各類專題學習拓展了我們的教育視野,讓我們深感任重道遠,教育真的是要與時俱進。培訓期間的讀書分享交流,微型課展示讓我們在同伴互助中成長,更增長了彼此的友誼,留下了難忘的回憶。

  集中研修心得體會2

  本次研修由**六個名師工作室共同組織,研修內容由以下五個方面:專家講座專題引領;觀課議課微課展示;課題研究立項陳述;名師論壇讀書交流和影子跟崗聽課觀摩。參加人員有名師工作室成員和各地市省級名師骨幹教師培養物件。

  6月17日上午,在**市一中五樓會議室召開了開班議式,會議由**市教研室主任王桂書主持。首先由**市教育局蔣副局長致歡迎詞;然後由河南省教研室副主任、中原名師專案辦負責人丁武營講話,丁主任提出幾點建議:名師規劃與培養物件個人規劃相結合,專家引領同伴互助自主發展相結合,集中研修與網路研修相結合,深度研修教師反思與科研相結合,實踐研修與理論研修相結合。之後中原名師代表宋學利、培養物件代表分別做了表態發言。接著由**一中校長牛超做了《明師道、養師德、鑄師魂》的講座。牛校長博學多才、出口成章,對如何成為一名好教師做出了精闢的闡釋,她提出要修煉成一名好教師必須做到實有所習,教學相長,循序漸進,因材施教,教於未發,啟發式教育。她指出天道酬勤,不想而有,只要付出了,努力了,一定會有所成就。

  17日下午,由三名中原名師做了學術報告。分別是張鳳仙老師做的《做智慧型教師》報告、程黎老師做的《如何有效的講課和評課》報告和馬娜做的《如何做課題》報告。三位名師的報告深入淺出,理論性和可操作性都很強,非常接地氣,參會的老師反響強烈。特別是中原名師、特級教師、正高階教師程黎老師,做為**回民中學一名普通的地理老師,刻苦鑽研,成績斐然,成為河南省高中地理教育界的一面旗幟。6月17日晚上,全部成員又集中開展了讀書分享活動。

  之後幾天,各中原名師工作室分組進行了培育物件微型課展示並全程錄影,分組進行了培育物件立項答辯(各學科省教研員參加,地理學科省教研員楊惠茹老師參加),參觀學習、聽課觀摩活動。日程安排的很滿,每名學員都感覺不虛此行,收穫滿滿!

  本次集中研修我的收穫很大,不僅僅是專業知識上的收穫,更重要的是思想上的觸動!集中研修之前,還意為自己從事教育二十多年了,也取得了一些成績,自我感覺良好。透過集中研修才發現山外有山,人外有人,跟中原名師相比,跟其他同仁相比差距很大,甚至感覺以前自己有些不務正業了。人們常說學無止境,真是這樣的,像我們地理工作室的程老師,已經工作30多年了,對教學對科研還這麼的投入、這麼的虛心,我還有什麼理由不去努力呢?還有就是程老師工作室的幾位教師(程老師稱為小夥伴),像志剛學弟、陳哲學弟、秀梅老師、丹丹老師等等,對工作那麼認真負責,對學習那麼投入,執行力那麼強,都是我學習的榜樣!還有就是整個**的教育科研氛圍,一個市有六個中原名師工作室,取得了那麼大的成績,也是許昌人應該學習和反思的。

  總之,透過集中研修增強了我繼續學習的決心和信心,我會轉變思想,努力進取,不斷提高自身的專業水平和思想素養。

  集中研修心得體會3

  從廣東第二師範學院培訓回來,工作一直都處於忙碌的狀態當中。告別了忙碌的六月,這兩天終於得以抽出時間把培訓的點滴體會與收穫寫進我的部落格裡。對於一個理科出身的我來說,寫文章始終是我工作發展中要突破的一個瓶頸,我想是因為自己的理論水平積澱不夠吧,所以對於這次的集中研訓我是非常期待和渴望的。雖然培訓已過去一個多月了,但現在回想起培訓時的點點滴滴,還是歷歷在目,心中是充實的、幸福的。

  一、理無專在,而學無止境也

  在這次培訓中,我覺得首先得感謝xx市教育局,讓我有幸遴選為第二批中學名教師培養物件,讓我帶著一份憧憬,走進了廣東第二師範學院。xx年5月25日,在第一天的開班儀式上,xx市教育局石抗書記的一番話:希望我們能做有理想、有抱負、快樂型、學習型、創新型的教師。它深深地激勵著我,鼓舞著我。還有感謝我們名師班的班長——廣寧第一中學的祝耀安老師,去年他參加了第一批學科帶頭人培養,今年繼續參加第二批名師培養,他的學習精神很讓我佩服,我深深地體會到: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我也要活到老,學到老。

  市教育局的領導和第二師範學院的領導對本次的培訓很重視,也頗費苦心。不但給我們安排了理論導師,也安排了實踐導師。在導師見面會上,我們的理論導師李樣明教授在傾聽完我們中學數學名師班的五個成員自我介紹後,針對我們每一個人的個性特點,在理論發展、課題研究等方面給予了我們精心的指導,讓我們茅舍頓開。我想:有了導師的指導和引領、特別是他們高水平的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作為我們專業發展的指導和引領寶庫,在三年的學習培養中,透過不斷錘鍊,我們一定能成長為具有自己獨特風格的名教師

  二、在研修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長

  在整個培訓過程中,我對閆xx教授的“如何凝練自己的'教學風格”與劉良華教授的“教育名著導讀”二個講座更感興趣。

  1、名教師應有自己的個性與教學風格

  在去培訓之前,我對教學風格這方面是孤陋寡聞的,也沒去關注過這類的問題,可是自從本次培訓聽了閆教授的《如何凝練自己的教學風格》的講座後,我對教學風格產生了深厚的興趣:一個具有教學風格的老師,師生都是幸福的,因為上課時對他們來說是一種享受,是一種沉醉。閆教授從教學風格的基本涵義、教學風格的形成過程、教學風格的影響因素、教學風格的轉換模式、教學風格的修煉策略五個方面對教學風格進行闡述,使我對教學風格有了一定的認識。閆教授還專門在講座中與我們分享共同探討了五種不同的教學風格,第一種是理智型教學風格,第二種是情感型教學風格,第三種是幽默型教學風格,第四種是技巧型教學風格,第五種是自然型教學風格。每種風格的闡述閆教授都結合各自的成功案例與我們學員交流,使我對教學風格的理解更為深刻

  聽了這一報告,我明確了自己在教學風格方面要努力的方向,在以後的教育教學中努力透過“三讀”(讀書、讀人、讀事)、“三有”(有想法、有做法、有說法)儘早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做好教育教學工作。但我也深深地知道,風格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它要在教學實踐中一步一個腳印去探索,去創新和發展。

  2、讀書是一個教師成長的必備條件

  在“教育名著導讀”講座上,劉良華教授指出:一個教師要成為名師,讀書是最基本的要求,也是必不可少的,老師每天都要合理安排一定的時間進行閱讀,並且閱讀的內容要廣泛,包括專業的,哲學的、文學等等。不僅要閱讀現代的,還要閱讀古代諸子百家的,這樣才能使自己成為一個有的文化底蘊的老師。劉教授給我提供了一些書籍讓我們去閱讀:

  (1)太平世:自然教育,比如《黃帝內經》;

  (2)據亂世:尚武教育,比如:《韓非子》《老子》或《莊子》;

  (3)昇平世:文雅教育與意志教育,比如《論語》、《孟子》、柏拉圖:《理想國》、誇美紐期:《大教學論》、卡遜的《寂靜的春天》、茨威格的《象棋的故事》、盧梭的《論科學與藝術》、馬基雅利的《君主論》、洛克《教育漫談》。

  回想自己工作這麼久以來,一直都被日常事務所糾纏,很少有時間靜得下心讀書,在今後的日子裡,我儘量做到每天不間斷的讀書,跟書籍結下終生的友誼。潺潺小溪,每日不斷,注入思想的大河。

  三、培訓後的努力方向

  1、主動開展各項工作,向成為名教師的願望和理想去追求。以研究的態度去開展常規工作,並且要長期堅持,直至形成習慣。

  2、閱讀大量有關於專業的、通識的、哲學的、文史的各類書籍,學會積累,學會思考。

  3、繼續加強與一線老師的交流研討互動合作,促進共同發展。

  4、主動向導師請教,虛心求學,不恥下問。

  這次的培訓活動不僅給我帶來了震撼和收穫,也帶給我內心沉甸甸的壓力和和無限的動力,我又一次重新對自己的教學教研工作進行反思:我的教研觀,需要徹底更新;我的教研路,前途漫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