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清明上河園心得體會
當我們經過反思,對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時,可用寫心得體會的方式將其記錄下來,這樣就可以總結出具體的經驗和想法。那麼好的心得體會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遊清明上河園心得體會,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遊清明上河園心得體會1
放假了,三姨帶我和表弟到河南開封的清明上河園遊玩。
路上,我聽三姨說清明上河園是古都開封的一座大型歷史文化主題公園,它是以北宋著名畫家張擇端的傳世之作《清明上河圖》為藍本建造的,佔地600畝,坐落在風光秀麗的龍庭湖西岸。雖然旅途勞累,但我仍激動不已。
終於到了清明上河園,人真多呀!門外廣場正在舉行“包公迎賓”的儀式,到處人頭攢動。包公在張龍、趙虎、王朝、馬漢等眾衙役簇擁下呼嘯而至,也不知這個青天大老爺說了句什麼,應該是恭迎八方來客入園,共享人間歡樂之類的祝福語吧。
我們趕緊買票進園。走進大門,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張擇端雕塑,《清明上河圖》故事浮雕影壁緊隨其後。繞過石雕,我看到各式各樣的“宋朝店鋪”。灰白起脊的屋頂,黃色木質的窗欞,硃紅色的支房圓柱……真是古色古香啊。做生意的“宋朝小販”就更多了:他們穿著宋式服裝,有的挑著擔子,敞著衣襟賣炊餅;有的坐在挑子旁邊捏泥人;有的掀著鍋蓋兒賣熱氣騰騰的粽子……昔日繁華的景象展現在眼前,我恍然間彷彿穿越時空回到了大宋王朝,真是“一朝步入畫卷,一日夢迴千年”呀!
行走不遠,我們來到一座宏大的木質拱橋前,橋身宛如一道彩虹,這就是著名的虹橋。在汴河邊,我看見兩架水車,一大一小,“吱吱呀呀”地向蓄水池裡送水。一個從河裡舀起水,轉動著把水倒入導水槽,水透過導水槽直流到較矮水車的木板上,這些木板浸著水轉到蓄水池的上方,水就這樣裝滿了水池。宋代的人真聰明啊!我感嘆道。
咦,路上怎麼一下子來了這麼多宋兵?原來是“梁山好漢劫囚車”的節目開始了,“及時雨”宋江被官府抓去押赴刑場,梁山好漢要把宋江救回。官府和梁山好漢誰也不認輸,一場惡戰之後,梁山好漢打贏了,官兵被打得落花流水,逃命去了。他們惟妙惟肖的表演贏得遊客陣陣掌聲。
最後,我們到了趣園。我和表弟在裡面投鏢、射箭、爬繩、盪鞦韆、溜滑梯,玩得甭提有多開心了。時間過得可真快呀!傍晚時分,我們依依不捨地踏上了回家的征程。
遊清明上河園心得體會2
對於《清明上河圖》,我早有所聞,曾有幸在很多地方看到過不同材質的版本。今天,遊覽開封的清明上河園更是給我帶來真實的感覺及深刻的解讀。
清明上河園是依照北宋著名畫家張擇端的傳世名作《清明上河圖》為藍本建造的。清明上河園生動形象地展示了北宋時期多姿多彩的民間生活及文化。我徜徉其間,如同步入畫卷,身臨其境地感受到了當時的鬧市生活。
步入清明上河園的大門,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尊高大的`張擇端的塑像。陣陣鑼鼓聲把我吸引到了民俗絕活的表演現場。只見一名男子正在表演飛斧,他手拿六把手斧,其對面是一個“人”字形靶子,“人”字形的.頭上面、兩隻胳膊的上下位置、大腿內外兩側及胯下的位置共有六個靶子,他非常嫻熟地將六把手斧一一砍在了距離他大約六、七米的“人”字靶上。他還邀請了一名觀眾站在“人”字靶內,進行飛斧表演,一個小夥子勇敢地站了上去,但也能看出他非常緊張,臉頰上冒出一滴滴汗珠。
我屏住呼吸,只見表演者非常完美地依次扔出六把手斧,那個小夥子終於安然無恙地走了下來,我也倒吸了一口涼氣。揉揉發酸的眼睛,這時舞臺上又上來一名女子,她要表演的是腳上功夫。她平躺在地上,雙腳與身體成直角,工作人員將一個酒罈放在了她的腳上,她熟練地用腳將酒罈旋轉起來,接著又換成了大大的方桌,她依然是旋轉自如,最後,四、五個人一起抬出一個大缸,還邀請了一位觀眾坐進大缸,這時稱了稱連缸帶人的重量是600餘斤,六名壯年男子使出渾身力氣,才顫悠悠地將大缸放到到女子的腳上,缸到了該女子的腳上又是輕鬆地轉了幾圈……
走在街上,我發現這裡的一草一木、一物一景,都似乎是當時情景的再現,在這裡無論是演員還是工作人員的穿戴打扮都回歸到宋朝,路邊的小孩子嬉戲著踩水車打水玩、做手藝捏泥人、被官兵押送的囚犯……我被這濃郁的氣息感染者,似乎自己也穿越到了宋朝。
接著,我又陸續觀賞了王員外招親、氣功噴火、鬥雞等精彩的節目。看完這些,我們一路前行,街市上,叫賣聲、吆喝聲、馬蹄聲、鑼鼓聲交織在一起,可謂是熱鬧非凡。
過了一座橋,我又見識到了大宋科舉,大家透過答題來考取狀元,反應了當時的科舉制度。然後,又到宣和殿觀賞了皇家皮影,其動作惟妙惟肖、生動活潑,我不由得讚歎宋朝時期人類的智慧。
清明上河園可謂是:景色美不勝收,節目精彩紛呈,宋人勇敢睿智,街市熱鬧繁華。
遊玩過後,我恍若置身於宋朝那個時代,有種“一朝步入畫卷,一日夢迴千年”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