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心得體會> 三下鄉社會實踐心得體會範文(通用8篇)

三下鄉社會實踐心得體會

三下鄉社會實踐心得體會範文(通用8篇)

  當我們備受啟迪時,可用寫心得體會的方式將其記錄下來,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到底應如何寫心得體會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三下鄉社會實踐心得體會範文),歡迎大家分享。

  三下鄉社會實踐心得體會1

  孔子說“教學相長”,可以說,老師既是教授者,也是學習者。這次利用暑期到惠州三下鄉,可以說是我們這些準老師給那裡的農村學生帶去了外面的世界,同時也讓我學到了很多東西。

  (一)備課與上課

  幾千年前有個哲人說過“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當代也有人說“成功傾向於有準備的大腦”,我想,這確實是不無道理的。以前作為一名學生聽課,無論是中小學還是大學課堂上,自己的總體感覺是許多老師上課重難點突出,條理清晰。但是沒有想到臺上三分鐘,臺下十年功,其實老師也是很認真地做好備課工作的。一趟三下鄉之行,當自己作為一名準教師踏上講臺,我明顯地感到了自己備課的不足,這不足來自於備課時間的不充分,也來自於本身知識儲備的不充實。

  而且,選擇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應該更多地考慮學生的水平,這才利於教學達到預期的效果,這點說起來似乎挺容易,但要真正做到,不僅要有深厚的專業知識功底,也需要掌握一定的教學技巧和了解學生的心理。 我一直在想,怎麼老師在上了一節課或幾節課後基本上能夠摸清學生的基本性格呢?三下鄉以來,透過跟隊友交流經驗和去聽他們上課,我發現,學生普遍反映上的好的課,老師的內容和問題的設計都很巧妙,而老師本人也能夠很好地引導學生去思考。而老師則在課堂對學生的問答中對於他們的水平和性格有所瞭解。這又印證了教學設計和備課內容等方面課前準備工作是很重要的。瞭解學生,但怎麼樣根據學生的性格特點進行教學則又是一件很值得考究的事情了。

  (二)學生與老師

  有種看法認為,老師與學生之間是平等的關係,兩者之間最理想的關係是朋友般的。三下鄉跟同學們十天的相處,我覺得師生之間在彼此信任的基礎上確實能夠建立友好的情誼。學生們可愛、好學,同時支教隊友間也會彼此交流學生的情況,因此我們能夠及時瞭解學生的心態,相應作出改變,比如增加記得聊天時有學生說他們都很喜歡我們,喜歡我們教唱歌、搞知識競賽、趣味運動會等等課堂和活動,這些激起了他們的學習興趣,而他們平時學校正常上課都沒有的。我想,很多老師聽到學生這樣的評介都會感到欣慰。

  這趟三下鄉之行,我們下鄉的隊友都認真熱情付出了,儘可能把知識帶來的樂趣和外面的精彩向他們呈現,激發他們的自信和對未來生活美好的展望;我們無法預知短短的十天能在那些孩子以後的人生道路帶來多大的影響,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對於老師和學生來說,經歷過了,意義就不一樣了。

  三下鄉社會實踐心得體會2

  這是一個應該被記住的夏天,也是一段應該被長存的記憶!在這個原本有點悶熱的七月,隨著我們開展三下鄉暑期實踐活動突然熱鬧起來,也帶來更多的溫暖與詩意。滿懷的信心與激情,我們跨步走進了從化市鰲頭鎮嶺南村,正是這個村,才有了我們接下來的故事。

  暑假三下鄉實踐活動對於現代大學生來說是一個使人經歷磨練不斷進步、不斷成熟的過程。這次作為軌道交通學院三大組織的三下鄉暑假實踐活動的一份子,我一路都是帶著激情,帶著體驗不同生活的渴望之情。如我所願,這次活動,這個夏天,我很豐滿。

  這次三下鄉的活動也已經結束了,細心體會,能夠讓我感謝的人實在太多太多。首先感謝村委領導對我們這群看似還未長大的大學生的關心與幫助,為我們提供儘可能好的住宿。其次要特別感謝一位大叔的一路幫助與貼心,正因為有他的幫助讓我們的工作開展的非常順利,在他的指引下,我們的得到了很多意想不到的人的幫助。我們知道到各個角落能瞭解到更多關於農村的相關情況和我們想去的目的地的大體位置。在他盡心的幫助下,我們解決了一些原本很操心的問題。最後要感謝參加這次活動所有同學和兩位帶隊老師的一起努力,相互配合。正是我們一直保持高昂的鬥志和一種不離不棄的團結精神,才讓我們最後留下了那麼多的感動與歡喜!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當我們揮舞著暑期社會實踐和軌道交通學院的旗幟到達嶺南村時,一大片綠油油荷塘打破了這夏日的喧囂,隨風擺動的枝幹似乎和我們友好地打著招呼。在相關負責同學的帶領下,我們到達目的地後,明細分工。我們主要以幫扶當地農戶,關注留守兒童,宣傳,義教,調研,保潔,文藝等一系列活動,盡我們最大努力開展“三下鄉”實踐活動,並透過講、傳,問,做等形式讓更多的村民去了解我們。為了保證工作的順利進行,我們進行了明確分工,我被分到了保潔組,我們保潔組的所有同學總是那麼認真,那麼有活力,雖然工作有苦有累,但有歡笑也有滿足。當一次又一次地望過我們所清潔過的路道,一次又一次想起我們被肯定後的表情,心裡盡是滋味!

  說實話,所有的工作,都是很辛苦的!但沒有一個同學叫苦叫累,聽到更多是很有意義,很值!因為我們知道,開展的各項活動,不僅讓自己對當地的一些生活條件有所瞭解,也讓我們更加明白自己身上所肩負的責任。

  從農村中來,走農村中去!5天,太短!但很豐滿!收穫了友誼,思想彙報專題收穫了一份份感動!收穫了驚喜,也收穫了一陣陣歡笑!這5天,必將成為一種記憶,激勵著我去加速成長!讓我不經意間再去歡笑!

  三下鄉社會實踐心得體會3

  三下鄉,是愛的交匯。在沒有參加三下鄉活動之前,我就有這樣的看法。經過這麼多年的寒窗苦讀,在考入xx醫學院進修了這麼幾年以後,我獲得了這次能夠短暫完成我夢想的機會,那就是走入鄉村,懸壺濟世,在行走中為各位鄉親父老們檢查身體,緩解病痛。

  這可是我早在中學的時候就夢想的事情,學醫的初衷便是為了給廣大受病痛困擾的人們帶來緩解和治癒,夢想中無病無痛的世界雖然還需要我們一代又一代的努力,但我們在這裡卻有著提前施展知識技能的機會,實在是非常的感謝組織三下鄉活動的領導。

  我們一行人在顛簸中來到了目標的第一個村落,雖然路並不是十分好走,但身為醫務工作者,克服自身不良反應和照顧好自己是基本的素質,所以對我們並沒有太大的影響。下了車,在周圍村民的圍觀下我們迅速的搭好了場地,而早就得到訊息的村民們也都過來看我們,一下子就圍了個裡三層外三層,看上去好不熱鬧。雖然第一次遇到這種情況的我有些緊張,但是手仍然下意識的按照所學的步驟為各位父老鄉親檢測血壓,並且根據大家的口述和觀察對一些受到病痛困擾的鄉親們做出醫療保養方面的建議。對於無法確定的症狀我會向帶隊老師求助,並認真聽老師的教導,將這些知識牢牢地記在心裡。

  我們要去的地方很多,但是每一個村落我們都要花上不少的時間,算起來大概一天也只能跑兩個村子。說起來確實是非常的疲憊,特別是精神方面,以至於我回到住所以後直接就先睡了一會才被同學叫醒去吃飯。在鄉下自然也不像在城市裡吃的那樣精美,但這是我們用辛勤勞動換來的果實。同學老師在一起討論今天遇到的各種問題,一起商討一些病症的處理和應對方法,倒是讓我們在身體攝入營養的同時大腦也在攝入營養,而且收穫也是頗為的豐富。

  在後面的日子裡,我們依舊保持著匆忙的行程,行走在鄉村的各個角落,為各位鄉親們檢查,談天,為大家帶來優質的醫療服務。但是我越是後面越是覺得自身的能力不夠,體力和精神方面也缺乏足夠的耐力。但是我並不覺得煩惱,反而覺得非常的開心,因為只有知道了自己的不足才能夠在以後加倍的改善。我現在只是一個還沒畢業的大學生,我在醫學上要走的路還有很長,一名優秀的醫生是不能夠停下學習的腳步。越是早知道我的不足,我越是能更快的將其彌補,甚至於將本來的不足鍛鍊為長處也未必是不可能的。

  我相信,將來我也會成為一名沉著穩重的醫師,帶領著如同現在的我一樣好學向上的學生們,行走在各個地方,為各地病人們醫治的同時培養著祖國未來的醫療人才,讓我們的醫學不斷地發展,造福更多的人們。

  三下鄉社會實踐心得體會4

  轉眼間,已經到會同近一個月,從開始的不知所措,到現在的遊刃有餘,一切都在不知不覺間改變著。剛到會同的時候,只覺得它是一個普通的小鎮,在這裡待的時間長了,才發現這個小城鎮真正的.魅力。正如鄧麗君的《小城故事》裡所唱“人生境界真善美這裡已包括”,會同的人民的勤勞樸實和悠然自在的精神面貌改變了這座小城。

  清晨,太陽從綿延的山峰中悄悄升起,慢慢溫暖地包圍住整座小城,推開玻璃窗,映入眼簾的是鄰家窗前盛開的鮮花,心情也跟著開朗了起來。走在李園路上,看到的是一張張充滿朝氣的臉盤,他們揹著書包、穿著校服、步履輕快,時不時會有學生和你打招呼,桃李滿園的情景也正是如此吧!

  第一次走上講臺,那一瞬間我的心跳達到了此生最高的頻率,真的擔心它會從口中跳出來,然後它就將我的緊張心情在同學們面前展露無遺。我故作鎮定地用英文和同學打著招呼,同學們也回應著我,每一位同學都做了自我介紹並分享了自己的暑期故事,歡聲笑語漸漸取代了尷尬的場面。當我走出教室的那一刻,我頓時豁然開朗了,因為我發現原來我可以這麼好地融入這個學校,上課可以是一件這麼有意思的事情。現在上課已近三週,每天我都會備好每一堂課,上課的效果都能達到我預期的效果,每週一次模擬考試練習,同學們的優秀率都能達到90%以上,這讓我非常的欣慰。

  作為一位剛畢業的年輕老師,多年的被教學經歷,讓我更加關注學生們的上課感受。所以,我思考的最多的問題是:如何在保證課堂紀律的前提下,更多地讓學生們將所學運用到實踐中去,在實踐中發現問題,然後渴望解決問題,最終達到主動吸收知識的效果。我希望能達到的課堂效果是:每一位同學都注意力集中,渴望參與、積極參與,吸收並能靈活運用所學知識。現在我的課堂基本上能保證每一位同學都注意力集中,積極參與!但是,如何增大課堂容量,用更短的時間,傳授更多的知識,取得更好的效果,仍然是一個需要繼續思考和探索的問題。關於這些問題,我也會經常和本校的一些老師探討,他們都會及時點撥,給出很好的意見,會同一中的領導和老師們的熱情,讓我找到了歸屬感,我相信未來的一年必將是精彩的!

  在教學之餘,我們支教團還主辦和參與了一些活動,我們每一位小夥伴都希望在會同的這一年能最大限度的發揮出自身的才幹,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雖然,我們的能力有限,但是我相信只要用心,我們一定能給會同帶來一些正能量,能讓會同一中的學生們收穫更多!青春不止,奮鬥不息,湘潭大學研究生支教團,加油!

  三下鄉社會實踐心得體會5

  “三下鄉”在它真正到來之前就開始影響著我的心境,既期待又激動,7點鐘我們齊聚學校門口,在帶隊教師的領導下,我們踏上了暑期社會實踐的路途。

  第一天的動員大會還是很激動人心的,至少對我是這樣,當時站在隊伍裡聽著學院書記他們的講話心裡想了很多,比如我這次必須不能白去,我這次必須要帶給孩子們一些東西,知識也好,歡樂也好,期望也好。我意氣風發,對即將到來的下鄉充滿著期待。

  長達3個小時的車程確實很折磨人,到了目的地,第一感覺就是那裡環境真美,綠柳成蔭,蜻蜓環繞。來到小惠莊,我們受到了當地的村長、書記的熱情接待,他們鼓勵我們要認真工作,努力學習,同時表示會盡全力支援和幫忙我們的下鄉工作,在老村委的介紹下,我們對那裡有了必須的瞭解,對那裡的民生民情,有了初步的認識。

  大家不顧長途的疲憊,安頓好後,立即開始了本次社會實踐活動的各項工作。當把村裡的孩子們召集到一塊,對他們進行授教活動時,我們看到了那些孩子們求知的眼神,我心裡很是感動,每日裡孩子們對知識的渴望和那學習的堅韌態度,都使我永不能忘。有的孩子甚至拿出他們暑期的作業,向我們詢問他們其中不會的題目,我們都對此進行了一一的講解。還有其中一名同學,她詢問了我們好多高中的情景,為她即將的高中征程打下了夯實的基礎,我們還走訪了村裡的貧困戶家庭,送上了我們最真摯的祝福,看到他們永不放棄的態度,我們受到深深的感染,生活就要這樣永遠堅強的走下去。我們還參觀了村子裡的生態觀光園,村子人的智慧,使他們想出了經過旅遊來振興當地的經濟,經過外來人員,使他們走上小康的道路。綠水、紅花、游魚、野鴨,都使我們心曠神怡,對農村的生活感到歡樂。

  一個星期的三下鄉活動完完整整的結束了,之前一向沒想明白自我為什麼要去,回來之後一切都明白了,那裡的一切都值得經歷,村裡人的質樸、農民的憨厚,都是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那裡的人都值得認識,那裡的隊友都值得學習。

  這就是我們此次的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我想也是這個暑期,留給我的最有意義的幾天。“艱辛知人生,實踐長才幹”只要你願意去嘗試和經歷,並坦然的去接收過程中的辛酸苦辣和結果的成敗得失,人生就會精彩。三下鄉雖然結束了,可是收穫卻是如此的豐碩,經過這次活動我也更加堅信:意氣風發的我們還需暴風雨的洗禮,象牙塔裡的我們絕對不能“兩耳不聞天下事,一心只讀聖賢書”,年輕的我們擁有絢麗的青春年華,我們需要走出學校,踏上社會,去書寫一份令自我滿意的青春答卷。

  三下鄉社會實踐心得體會6

  太陽還是一樣照常的升起,三天兩夜的下鄉實踐也圓滿的落下帷幕。雖然在昨天萌生起了不想呆下去的念頭,但當回到學校的哪刻我已經開始在懷念這段下鄉之旅了。

  我不怕苦,不怕累,更想用這些苦累來鍛鍊自己的意志和體魄。當第一天將自己下鄉的事情發到朋友圈的時候,好友的評論裡沒有人相信我真的去了,以為我只是去爬爬山之類的。就像老周昨晚對我說的,對我那句是城裡人的話感覺深刻。我是真的沒有去過農村,我也不為自己是一個純城裡人感到驕傲,反而覺得自己少了點什麼,少了很多在農村裡才能體驗到的人與事。村裡的挨家挨戶的鄰居感情,小孩子們互相串門在大操場上的嬉戲打鬧培養出從小到大的濃厚感情,對於我而言,我的童年是孤獨的。從小住在城市裡的套房裡,身為獨生子,家門一關,鄰里間沒有什麼交流,爸媽又都是早出晚歸在店裡忙綠,假期經常是我自己一個人在家裡。我喜歡一群朋友出去遊玩的感覺,我喜歡熱鬧的氛圍,我喜歡在群體裡逗樂大家,也許是我害怕孤獨的感覺,也許是我享受這種氛圍。

  我喜歡和老人家打交道,我愛看他們揚起笑容的面龐,從小就跟著爸媽單獨居住,小時候爸媽也擔心不讓我自己出門。只有週末爸媽空閒的時候才會帶我去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家去看望他們。他們很疼我,只要聽到我要去,老人家們都十分高興,忙裡忙外的準備各種好吃好玩的還會偷偷塞零花錢給我,長大獨立之後,我經常會在空閒的時候去找他們,雖然沒有什麼事情,但我想只要他們能看到我一眼,對他們來說就是最大的喜悅。當我看到我們採訪到的老爺爺奶奶夫妻的時候,他們臉上的笑容是最真誠的,也許他們把我們當成了自己的孫子孫女一樣看待。每個老人都希望兒孫在自己身邊,每天看著他們,把自己能給的東西都給他們,只要兒孫好他們就好。當我上了大學之後,回家的次數也減少了,與爺爺奶奶們見面的機會也變得更少,此時的他們,是不是也在想我呢,而我,也同樣想著他們。暑假的時候,我一定會多去看望他們。

  話又說回來,下鄉實踐活動也給大一生活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這次的旅程感覺自己幫不上什麼正經事,我也深刻的反省了一下自己。下學期真的應該改掉自己的壞習慣,多放點心思在學習上,加強自己的專業技術並發展其他方面的技能,讓自己今後遇到類似的活動能夠獨當一面。也讓自己的大學不留遺憾!

  人生的路我們才剛剛開始。路怎麼走看自己邁出的步伐。我會讓自己做人,做事變得更強。還是像前面心得寫的那樣,我想讓自己以後有故事對我以後的孩子講述,讓他對自己爸爸感到崇拜,自豪。

  三下鄉社會實踐心得體會7

  為期五天的“三下鄉”暑期社會實踐活動終於在20日落下帷幕,我參與的是“共享藍天,牽手成長”愛生小學義教活動。

  7月16日的出征儀式中,我們的隊員都懷著興奮而又激動的心情聽著曾崢書記的講話,初步瞭解了“三下鄉”活動的重大意義。經過三個小時的車程,來到坪田鎮新墟村愛生小學,看到了學校簡陋的環境,村民樸實的生活,學生們積極的學習態度,都讓我們感受到農村氣息。

  第二天下午,我們義教小分隊開始了義教活動,來自不同年級的小學生們好奇地望著我們十幾位的隊員,經過一節課的共同學習,小朋友們都已經和他們所配對的隊員互相熟悉了,稚嫩的面孔,好奇的眼睛,向我們傾訴著自己的學習,自己的朋友,自己的家庭。與我配對的是兩小姐妹和一位五年級的男生,得知他們的父母都外出打工,家裡只剩下老一輩來撫養他們,環境的惡劣並沒有打擊到他們學習的信心,在每一節課都認真聽講,認真學習。

  第三天,我與另外兩位隊員上了一個小時的英語課,由於低年級的學生沒有接觸過英語,所以課堂上的學習有一定的難度。但是,高年級的學生很快就跟上進度。大家一起學習26個英文字母、字母歌,還有數字和問候語,對於這一切,他們都感到十分新鮮,即使是發音不標準,但也阻擋不了他們的熱情。除了課堂上有時候較為吵鬧之外,課堂氣氛還是很活躍,小朋友也很聽話。

  除了需負責的英語課外,我還配合了其它隊員們上的語文、數學、音樂、美術、體育課,讓我感受最深的是體育課堂,遊戲是小朋友們最愛的活動,每位隊員也融入其中,老鷹捉小雞、丟手絹、木頭人,這些都是屬於大家的童年遊戲,讓我們也樂在其中。

  小朋友們都十分喜歡我們,他們都要我們留下聯絡方式,電話地址滿滿地寫在他們的筆記本上,每天晚上,我都接到了他們的電話問候,哥哥姐姐的稱呼已經留在我們的心中。離別時的揮手與不捨,最後還唱著歌歡送我們,感動的場面都讓隊員們熱淚盈眶。

  短短三天的義教活動並不能改變到他們的教育情況,特別是在農村這種環境裡,深山大嶺,離城市更是遙遠,師資力量的匱乏,以及周圍村民文化水平有限,這都是在短時間內無法改善的,我們只是希望儘自己最大的能力幫助他們,在他們的童年裡增加一段美好的回憶。

  這次的活動不僅與各位隊員們、小朋友們建立了深刻的友誼,而且對於城市生活的我來說,是一次難得的農村體驗,瞭解到更多社會上不同階層人民的情況,讓我更加珍惜現在的美好生活。希望以後也再有機會參與這型別的實踐活動,瞭解更多課堂上無法學習的知識。

  三下鄉社會實踐心得體會8

  這個暑假,作為大學生,我第一次參加了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心情從一開始的期待到出發時的雀躍,再到過程中的感悟,一路上可謂是收益良多。而透過這一次的三下鄉活動,我深刻感受到了“志願者”這三個字所包含的真正意義,以及大學生為追夢無悔青春的那股子熱情。

  從申請實踐基地到確定拿下實踐基地,從爭取重點隊伍到確定為校重點隊伍,我們的前期工作可算是為我們隊伍的出發做了充足的“開門紅”準備。而這出發前的工作,也要特別感謝我們各位隊長、組長的付出,因為有了他們的努力,我們才走得更加順暢。

  而一路上再多的幻想,到真正踏進基地的大門,開始為期十天的支教活動時,都要化作一步一步腳踏實地的行動了。沒有時間給我們好奇,也沒有時間讓我們熟悉,只有一點點地去摸索,靠著所有隊員的努力,但我們不怕,也不悔,因為我們都有一顆奉獻的心,它早已準備好來吃苦耐勞了。

  在實踐期間,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工作,都在盡力負責好自己的事情。應急組的小夥伴們很盡職,每天早上、中午和下午都要把守著學校大門,負責學生們的上下課接送,也肩負著我們的安全問題,但儘管日曬雨淋,他們卻始終堅持用一顆奉獻的心,來守護我們隊的大家。後勤組的小夥伴們很盡心,每天都要早早起來為我們準備早餐,然後就是午餐、晚餐的如此重複,他們總是想著:“要給隊員們做什麼好吃的菜呢,明天又該吃什麼好呢?”真的很感謝他們,儘管辛苦勞累,卻始終堅持用一顆奉獻的心,來守護我們粵西夢之隊的胃。調研組的小夥伴們很盡力,因為他們每天都要花很多很多的力氣去走路,大公路上有他們的身影,田野小路上有他們的背影,工廠旁邊的水坑上有他們的倒影,總之那麼多的腳印那麼多的汗水,他們都堅持用一顆奉獻的心,來把它獻給我們粵西夢之隊的榮譽。支教組的小夥伴們很努力,他們每天都要給學生們上課,都在絞盡腦汁地想著怎麼上好這一節課,儘管費腦費舌,但他們相信用一顆奉獻的心,總能澆灌出感恩的花。文藝組的小夥伴們很給力,他們是彙報晚會的臺柱,每天都要為了這最後的精彩而不斷地排練,但同時他們也相信用一顆奉獻的心,是能奏出最美的音符的。宣傳組的小夥伴們很盡責,他們每天都忙著寫新聞稿,實時報道我們隊伍的最新動態,為此一張張青春的臉龐要忍受著電腦無情的輻射,但他們手指敲打鍵盤的聲音,其實不正是一顆顆奉獻的心碰撞在一起的美妙之音嗎。

  我們每個隊員都在努力,都在堅持,都在用愛心奉獻,我們能夠無悔地對自己說這是值得的,而我們自己是最棒的。我想,青春應該就是這樣的,瘋狂過,為了某件事情執著過,為了夢想堅持努力過,還有一群人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一起奮鬥過,而這樣的青春,我們從不後悔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