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心得體會> 高考優秀學子學習心得體會範文(通用9篇)

高考優秀學子學習心得體會

高考優秀學子學習心得體會範文(通用9篇)

  當我們對人生或者事物有了新的思考時,好好地寫一份心得體會,這樣有利於我們不斷提升自我。那麼好的心得體會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高考優秀學子學習心得體會範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高考優秀學子學習心得體會 篇1

  我是一名來自XX一個普通家庭的學生,由於中考的失利,心裡充滿了惆悵,帶著一顆失落的心,我走進了一中分校的大門。

  入學後,在學校領導和老師的關心、激勵和幫助下,我充分感受到了分校給我帶來的溫暖和希望。短短几天,分校濃厚的學習氛圍、融洽的師生關係,再加上週圍同學們的熱情幫助,讓我重新燃起了對未來美好生活的渴望,自此,我立志一定要好好學習來回報學校和家人對我的幫助和期望。

  回顧高中三年的學習生涯,夢想和現實時刻激勵著我。在一中分校這個大家庭裡,我享受著學校給我帶來的溫暖與幫助,讓我產生了對知識的渴望和對學習的熱情,同時伴隨著我的還有老師的諄諄教誨和學習的苦與樂。“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一份耕耘,一份收穫;”我深深地知道這“十八個”字的含義和分量,在心裡它們成了我努力拼搏和學習的動力。

  回首這三年用一部血淚史來形容它一點也不過分,它飽含了學校、恩師和家人對我的艱辛付出、還有多少次的失敗和悲傷,在這期間和老師、同學們建立了深厚的師生情誼和純潔的同學之情……這些都讓我受益匪淺。現在我取得了自己滿意的成績,來到一中分校收穫頗豐,我感到非常的幸運和滿足。

  總結這三年的學習經驗,我認為最主要的學習方法還是對錯題的積累和總結,老師們常說“不及時積累改正錯題,做再多的題都沒用”,這句話我是非常贊同的,在學習過程中,每一門學科都需要一本錯題本,並好好整理,也正是整理錯題這個好習慣,讓我收穫頗多。所以我覺得,錯題的整理是真的很重要,它是我們走向成功的一個重要法寶。

  最後,再次感謝母校和恩師對我的關心、幫助與支援,祝一中分校越辦越好!

  高考優秀學子學習心得體會 篇2

  首先,我先強調一下筆記的重要性,這是一個重點和提分點。

  我們的學習過程其實就是在和錯誤作鬥爭。高考不排斥原題或相仿題。今年全國卷文綜第12題考查五行,其實就是以前錯過的題,但很多人再次丟掉4分。試想,如果做了很多套卷子卻不訂正,不改錯,就只能算是原地踏步,你仍然在固守會的東西,卻沒有及時糾偏。因此,改錯十分必要。

  改錯拒絕盲目,我認為它需要把握這樣幾個原則:

  一、節省時間。

  很多同學經常花大節公共自習改錯,往往擠壓了練習和複習的時間。為避免費時,改錯時可以迴避低階失誤,可以只改一種經典解法,自己不會的解法,可以改思路,可以貼上……

  二、學會升華。

  許多同學只是就題改題,我覺得這只是改錯的初級階段。哲學上講普特原理,由特殊性到普遍性,這在啟示我們舉一反三,歸納總結。比如節能減排,貿易摩擦,新農保等專題都可自己總結出固定的思路。

  三、善於遷移。

  看到以前的錯題,要想到為什麼錯,想到出題人還可以怎樣設陷阱。比如數學三角函式中運用均值不等式等號出錯,要明確等號成立條件,再想想下次還有什麼注意的地方。

  四、及時複習。

  自己總結的筆記極其珍貴,萬不可改的時候歡天喜地,改完之後棄如敝屣。自主複習期間複習筆記時間極為有限。高一二的筆記儘量在一二輪複習時看完,三四輪複習隨糾隨看,制定好計劃。可在每次月考前看,可在每週末看,視情況而定,但絕不可浪費過去的心血。

  高考優秀學子學習心得體會 篇3

  一、保持良好的心態

  要學會在緊張繁忙的學習中學會放鬆心情,減輕心理負擔。我認為的心理狀態是擁有一顆平常心。對待模擬考的成績的態度尤其重要:名次、分數不重要,總結、提高才是關鍵。無論備考形勢如何,理性、平靜地對待它,才能在各種情況下都保持積極主動的學習狀態,真正將知識裝進腦子裡,並在高考中發揮出來。

  發現自己有鬱悶、煩躁、心慌、頹廢的傾向時,一定要及時解決:可以找父母,找老師,找心理醫生,找同學,或聊天,或討論問題,或散步、打球,儘量讓自己的不良情緒得到宣洩疏導,從而保持一個相對穩定的心理狀態。

  二、相信自己,永不言放棄

  高三一年要有“三心”:恆心、信心、決心。相信我們現在學的都是將來學習的基礎,是非常有用的,設定學習目標與堅持信念,使自己有學習的目標和動力,學習就會變得充實快樂。有了信念,心理的壓力也會轉變成動力。擁有一個能夠讓自己朝著目標不懈努力的信念是這個關鍵之中的關鍵。

  我相信,有堅定的目標和信念、良好的心態和被充分利用好的時間做保證,再加上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透過高考進入理想的學府是必然的結果。

  三、充分地利用時間,提高學習效率

  時間對於高三學生來說實在是太重要了,越到後期,時間越緊迫,熬夜看書顯然不是好辦法,利用好零碎時間學習才是的辦法。

  早上按時起床,就能夠贏得半個小時的讀書時間,用來背誦詩詞和單詞是相當充足的,間或讀一讀課本;下自習後,休息時,可以回憶整理複習內容,鞏固複習成果,回憶一遍的效果遠比看一遍好的多。

  還有一個竅門就是“瞬間記憶法”。發現有價值的材料、知識點、解題方法,不妨暫停一下手頭的工作,用個30~40秒留心一下,稍加記憶,有空再整理歸納,往往能夠獲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四、注意積累,系統全面地複習

  對於參考書,不用多,但每個科目都要有比較系統參考書,一般選購老師推薦的參考書。選了參考書就要認真做,把題目型別在腦海裡大致力地歸類,簡單地做一下筆記。如果分不清楚題目型別,可以看看例題,這樣帶著問題“這種題目有那些型別?”去看能夠理清楚複習思路,使複習事半功倍,在考試時就會胸有成竹。

  做到每一天進步一點。不斷積累能夠增大自己對知識資訊的接受速度和對知識資訊的接受容量。資訊容量增大,解題能力會有很大的增強,遇到複雜的問題也能夠有清晰的思路。

  五、不同的科目採取不同的複習方法

  數學、物理科目需要比較長的時間專心的複習效率才高,一般用少於半小時的時間時沒有太大的效果的。數學和物理要特別重視題型的歸類和做題思路,做習題要弄的清清楚楚,普通題型弄清楚了題型和解題思路,適當的練習就能掌握,特殊的比較靈活的題型則要靠積累,對於自己過分難的題目可以先放一放。英語、語文則要多利用比較零散的時間,幾個小時連在一起背英語單詞效果不會太好。多利用零碎時間來積累英語和語文知識是個很好的方法。所以在安排各科的時間,做題目的方法也是有技巧的。課本是所有考查知識的根本,像生物和化學,就要吃透課本才能夠考出理想的成績,靜下心來認真地閱讀課本是的解決之道。

  六、不斷完善,不斷進步

  認認真真完成一張試卷,大題要寫,但可以簡略,自己看得出就好,然後對照答案,自己評分,總結自己的知識漏洞,不斷補充、完善。同時要正確對待所謂的資訊題,不過分依賴,但也應有足夠重視,一般來說不能花費太多時間在找資訊題,有就看看,做做就可以啦。最後階段還要回歸到課本上,把書讀透,讀熟,把不明白的地方弄懂,但還應該保持一定量的練習,不能全都扔掉。以前做過的題也要拿出來看看,特別是那些做錯了的題,複習一下,查缺補漏。

  七、保持良好的狀態,堅持到勝利

  最後階段,最重要的就是保持良好的身心和學習的狀態。調整好一天的作息,學習。停課以後,每天都做最近出的模擬試卷,兩天內每一科目都能認真的做一套模擬試題(理綜算一科),保持做題的感覺。做完對答案仔細檢查,改正錯誤,不懂的就回歸課本弄明白錯誤的原因,還可以向老師請教,老師會幫你分析錯誤的型別,這樣收穫會很大。

  適當的緊張情緒也好處的,但是不用把高考看得太過於緊張,高考其實就是把自己學習的成果以書面做試卷的方式展示出來。做好了複習的一切準備,以輕鬆平常的心態參加高考,走進考場就會是展現自己學習成果的機會。相信“我能!”堅持到底,勝利一定屬於你!

  高考優秀學子學習心得體會 篇4

  現在,很多同學都不重視副科,認為這無關緊要。這種想法是錯誤的,即使是副科也要給予高度重視。下面我為大家介紹我對政史地生的學習心得。

  政治要抓緊老師在課上給我們畫的重點題型,回家及時溫習,做到“當日事當日畢”,決不把今天的題推到明天去背。這樣,在期末時你複習時只要在加強記憶一遍就可以了,複習也就變得很容易了。

  歷史應側重老師所發的卷子和所講的題上,多讀幾遍,做到心中有數、信手掂來。教材也不能忽略,把各朝代各人物時所發生的事情按照時間順序串成一條線,對一些歷史中的重大事件的內容、影響、意義都要知道。練習冊上的選擇、填空也都要多看幾遍。

  地理需要結合填充圖冊、教科書上的地形圖進行記憶,尤其是對各國內的“世界第一”更是需要熟記。可以對各個國家進行“模組”式記憶。把一個國家的農業、工業、地形等的特點以及分佈的規律整理在一起。地理尤其需要注意:字不能寫錯。

  生物的“主戰場”在練習冊的期中以後的部分,但生物練習冊的題很多、很雜。這就需要我們對題進行篩選:超綱的不要、題過偏、過難的不要。剩下的就是你需要進行反覆記憶的了。

  這裡要說明:這裡的記憶指理解記憶,不是背、更不是“死記硬背”。

  此外,所有的學科都有一個共同點:一定要抓住課堂。老師在課堂上的40分鐘都是重難點。上課認真聽講就是吸取了課本的精髓。如果你沒有抓住課上的40分鐘,你在課下努力多久都是徒勞的。

  以上就是我對政史地生的學習心得,希望家長和同學們能夠採納。

  高考優秀學子學習心得體會 篇5

  到自己考了第一,劉錦通反應很平靜。

  曠通說,自己不是特聰明的孩子,上小學的時候還覺得自己特笨呢,常常為了一個問題在那裡冥思苦想,為的就是:為啥是這個樣子呢?而上初一時自己也一直都時班級的十幾名,不過自己一直都是一股勁,就是靠著一小步一小步提高,慢慢地就不一樣了。

  不少人都好奇,成績好的孩子都是咋安排學習時間的。提到時間的安排,錦通笑了,也沒有什麼特別啦,不會在那裡弄個表格什麼的,一般都是隨機安排,根據一週或者是一天各科的重點分量來安排,哪一科分量中就會傾斜一些。還有就是自己覺得稍稍薄弱的科目,就會“偷偷”的加時。說到這,錦通做了個鬼臉。

  曠通說,如果一定要說點時間上的安排話,那就是自己不會熬夜,“睡太晚會影響第二天的學習質量的,再說了,成績絕對不是靠時間堆出來的。”“一般每天都會在10點半左右就休息了,晚點也就是11點也休息了。最後初四衝刺的時候,也沒有幾次熬到12點的。

  曠通說,自己原來是個話很少的人,剛上初中時甚至有同學笑話他是個“書呆子”。“後來我就想通了,自己一個人在那裡思考並不會快樂,而多和同學交流常常還能碰出點火花呢。所以,現在他們都說我特別能說。”

  語文:也要提煉歸納

  曠通說,可能不少人都認為,提煉歸納是學數學之類的科目必須的,其實,對於語文還是挺重要的。這幾科中,語文曾經是錦通最薄弱的科,150分的總成績只能得不足120分。

  如何提高的,錦通概括了四個字,“多讀多看”。“別小瞧了這些,語文閱讀不是佔很大比重嘛,每次我都會非常細緻的讀閱讀的原文,反覆研究後面提出的問題,這中間要注意總結歸納,發現它們之間有‘共性’的地方,遇到不同的題則發現其‘個性’的地方,二者一結合,語文成績就上來了。”

  數學:不要侷限於書本

  初中時錦通曾經獲得省數學競賽一等獎,平時模擬考試也都會答140分以上,可他昨晚悄悄告訴記者,小學時數學成績挺一般的,甚至可以說不好。後來接觸了奧數,“我倒不是提倡大家都去學奧數啦,就是覺得,如果可以讓自己的知識面稍稍高於課本一點點,不僅僅侷限於書本那些,思維開闊一點,那麼學數學就會成為一種樂趣。”

  曠通說,數學題要做,不過要精選,別一套又一套做起來沒完沒了,這樣會讓自己失去對數學的興趣的,“要少而精”。

  外語:讓自己在外語環境中

  談到外語,錦通平靜的臉上生動了幾分。“不少同學都覺得聽力挺難,其實聽說是分不開的,一定要張嘴,要會說了,自己才能真正聽明白錄音中的發音。”錦通說,雖然咱平時都不能隨時隨地接觸到外教,但是可以想點“辦法”啊,“外語老師不是都說要有語言環境嘛,一般有時間,我就會給自己放錄音,可以的話就跟著他們講,別怕錯,就在那自己對自己說,讓自己生活在自己‘造’的語言環境裡。當然,如果能找到一個對話夥伴那是再好不過了。”

  “外語的語法一定要準,這個還得靠練習,沒有啥好辦法。我和身邊的同學都常犯的一個錯誤就是忽略細節,外語考試時常常會在小的語法方面丟分,就是那種特別簡單的地方,於是就自己跟自己較針,怎麼就錯了呢,慢慢地就好了許多。”

  物理:讓心中的知識形成“反射”

  “好多人開始學接觸物理時都覺得挺難的,但是你要是抓住了物理知識間的那些‘細節’,記住它,就會發現物理其實並不太難。”錦通如是說,他中考[微博]前物理最好的模擬成績是118分(滿分120分)。

  認真這個詞,錦通說了幾遍,“最初接觸一個知識點時,一定要認真記,把它印在心裡,書裡的黑體字啊,劃線的部分,都是需要認真關注的,都得認真記住……”

  鈞到記者重複“認真”這個詞,錦通笑了,“真的,來不得一點含糊,物理老師都教我們要產生‘反射’嘛,我想認真了才會真的印在腦子裡吧,見到試題,才會很快反映出來,然後才會有思路。”

  化學:一環都別落

  曠通說,如果大家覺得物理各個章節相對獨立一點的話,那麼化學就是更明顯的一環扣一環,一環都不能落,都不能不“結實”。

  不少同學都會覺得化學的實驗題挺難的,可錦通自有心得,“實驗題要多見,老師做實驗時你得看細節,看歷年真題時得善於歸納思路方法,別在那裡背題,要真正的開闊思路。”

  同學中不少人感覺基礎比錦通好,可是答起化學題簡答題時總是沒有錦通得分高,“得答到點子上啊,拿到題得知道考的是哪個範圍的知識,然後才具體到相應的點來分析,別東一下,西一下的答,這樣會莫名其妙丟分的。”

  高考優秀學子學習心得體會 篇6

  第一,對待“題”這個麻煩的東西的時候,“作業題”是主,“參考書”是次。千萬別主次顛倒、本末倒置。

  有不少“參考書”強人,各科參考書從頭至尾做一遍,一翻筆記更是嚇人,可分數就是不高,為什麼呢?我曾經想過,“作業題”就是“所有人都在乾的事”,而“參考書”就是“和別人不一樣的事”,很明顯,試題會遵照大多數人的意願,基礎題是主要的,提高題畢竟不多,很多人試圖從參考書中抓取拔高題的分數。但大家是否想過,你站在椅子上摘樹上的葡萄,那把椅子是否夠結實呢?身邊每一個做參考書的同學都給自己留下一個印象:他又學到了一些我們不知道的東西,而這種東西有可能在考場上拉開差距。這種印象一半正確,另一半則是錯覺,但它一定是一種心理壓力。而要克服這種壓力,坦然從參考書中走出來,就需要那種“拿得起放得下”的氣魄了。

  第二,在時間安排上,一分鐘是主,一整天是次。抓緊一分鐘比抓緊一天的意義更大,真正把在學校的每一分鐘都好好利用,學習一學期勝過閉關修煉三年。

  在這裡我想和大家算一筆簡單的帳,若每天晚自習三個小時,正常情況下你20秒做一個選擇題,而由於注意力不集中現在要40秒才能完成一個,那麼原來一節課一套試卷現在一節課只完成半套,那麼一晚上浪費1.5個小時,再保守一點的話,一天晚上浪費1個小時,一週就6個小時,而一個星期天全部用來學習的話,你能高效的“補”上這6個小時嗎?

  學習不是靠堅強的意志就可以取勝的,要用策略。抓緊每一分鐘——緊;把該休息的時間用來痛快玩(哪怕高三也一樣)——松,這就是維持好的學習狀態的最經典策略。

  第三,學習是主,其它是次。作為一名學生,你的中學階段主要任務是學習,至於人際關係,情感話題就讓它順其自然,不必刻意強求。記得偉大領袖毛主席說過:論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學會把所有的時間花在解決主要矛盾上,次要矛盾讓時間來解決。意思很簡單,對我們來說,我們得花所有的時間在學習上,解決學習上的問題,至於情感類問題交給時間去解決吧。

  高考優秀學子學習心得體會 篇7

  就在今年的六月,高三學子們剛剛打完了一場無硝煙的戰爭——高考。我也是千萬考軍中的一員,以下是本人的一些體會和建議:

  目標要明確

  同學們要根據自己的理想和特點,提前確定自己的目標,作為自己接下來努力的方向。

  態度決定高度

  藝考前的昏天暗地的的.培訓基本是必不可少的,但在那樣一種氣氛濃郁、競爭激烈的環境下,更要堅持,信心十足,不輕易氣餒,奮鬥,奮鬥,再奮鬥。短短几個月,進步是很快的!除了自己有高昂的鬥志外,還應該學會自我批評和自我總結,善於學習別人的優點和欣賞好的作品。

  臨考訓練要有針對性

  臨考階段的繪畫訓練更需要提高訓練效率,針對自己定下的目標院校進行練習。把勁提起來!臨考階段要不斷檢查自己的畫面是否完善,還存在什麼問題,突出重點進行訓練,多與老師探討,多練,及時解決問題。

  做好考前準備

  螞蟻在夏天儲存食物是為了冬天的到來。讓自己多進行幾次模擬考試,要重視和參加畫室組織的模擬考試。因為模擬考試能使自己總結經驗,吸取教訓,提高臨場發揮的能力。透過模擬考試的情況,可以肯定成績,增強信心;也可以發現問題,找出差距,明確努力方向。透過模擬考試積累經驗,增加對高考的感性認識,提高對高考的適應性。才能在千千萬萬的高考大軍中勝出!

  心態很重要

  在考試時有一個良好的狀態是極其重要的,有可能直接影響到你的高考,我記得去考國美時,只是抱著試一試,玩一玩,練練筆的心態去的,沒想到最後考得比較好的是國美。所以抱著放鬆的心態才有可能發揮得更好。在單考時侯可以多報些院校,因為有些美院的風格可能不一樣,有些院校不喜歡的,說不定其他的就會喜歡,但雖然風格或許有所不同,但貫穿畫畫的知識還是一樣的,所以還是勤於練,打好基礎。

  對於藝考生來說。如果考完了聯考不參加單考,那麼學習文化科就還有一學期,如果是準備單考的一般距離高考就只剩下3個多月,雖然時間很短而且大半年沒學文化科了,但是我們可以充分利用好時間,制定一個科學的方法有效率的學習,那麼這樣也就事半功倍了!

  量變是質變的必要準備,質變是量變的必然結果

  大目標短時間內不能見效,但是你可以看到自己每天在努力,眼前的學習任務務必完成,因為今天不走,明天就要用跑的。基礎差並不可怕,關鍵是要堅持不懈。你可能走了一千步還沒有看到成功,但是不要放棄,堅持不懈,你會發現,也許成功就在一千零一步的拐彎處,畢竟學習是一件我記中考時才考了300分左右,因為低人一等,基礎差,高一便開始努力學習起來,在高中三年磕磕碰碰成績慢慢有了提升,但成績也不算好,最後高考算是所有考試發揮得最好的,最主要是在單考回來後3個多月補上來的,因為心態會比較好,也比較有衝勁,在高考中也剛好發揮出來了。所以同學們要有一個好的心態去學習和考試,切記任何時候學習都不晚!!!

  學習要講究效率,打疲勞戰或題海戰都是不科學的。與其上課不認真聽講,課後拼命補,還不如上課注意聽講,跟上老師的進度。課堂上得東西畢竟是老師們細心準備,挑選歸納出來的。上課若不懂的,下課抓緊時間問,對知識點查漏補缺,文綜知識點多且瑣碎,要注意總結,要自己在腦海裡形成一個大綱,每個知識點歸結好,使知識點串聯起來,形成整體,才能做到臨危不亂,應對自如。

  待平常如考試,待考試如平常。平時加緊訓練,重視日常考試,高考自然能放好心態。其實我在高考前的每次考試時間基本都不夠用,但到了高考,時間上卻沒那麼緊了。所以每次考試同學們都要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去考,也可以在考試中慢慢找到自己的答題節奏,在高考時用自己熟悉的方式,調整好自己的心態去考就行了。

  確定好自己的目標,找一個正確的,適合你自己的學習方法,然後一刻不停的去奮鬥,到最後,你會發現得到的比你想象的要多。

  高考優秀學子學習心得體會 篇8

  20xx年8月27日至29日,我有幸參加了學校在教師培訓基地舉辦的“20xx年新高考改革與課堂轉型專題培訓”,收穫頗豐。下面簡單說說學習的心得體會。

  在為期三天的培訓期間,學校邀請到了華林飛、左璜和廖飛等全國知名教育專家,給我們做了內容豐富的專題講座。

  其中,我印象最為深刻的是華林飛老師的講座。華林飛是武漢教科院中學教研室副主任。同時他也是湖北省新課程改革培訓專家,在研究新時期學生心理特點,優選教育方法上處於國內研究的前沿。

  華林飛老師的報告以《我的親民主義——關愛學生的技巧與智慧》為題,圍繞“學會了解學生,走進學生生活實際,讓教育迴歸生活”的主線,深入淺出地闡述了師生關係中“為什麼我們講道理他們不屑一顧”“他們和我們並不擁有相同的價值觀”“為什麼他們喜歡《喜洋洋和灰太狼》”“真正的教育智慧蘊藏在生活之中”四個問題。華老師用高超靈活的教育智慧、生動鮮活的教學事例、幽默風趣的課堂語言分享德育工作的點點滴滴,引起老師們的強烈共鳴。會場內笑聲陣陣,掌聲不斷。

  為了讓我們這些聽報告的老師對教育有更為深刻的認識,特別是對班主任工作的智慧認識,

  華老師給我們提供了以下幾條建議。

  一、學會了解學生,瞭解學生實際,教育迴歸生活

  結合華老師的內容和我個人的理解,我想對於瞭解學生,迴歸生活,應該就是我剛才在上面的文字中所說到,要時刻和學生們保持親密的關係,走進他們的內心世界,這樣才能促進心與心的交流,真正瞭解學生,關愛學生。

  二、學會創設教育情境,引導學生在體驗的基礎上進行道德建構現在的教育已經不在是單純的“灌輸式”的教育了,需要我們在情景中去教育學生,這也是為什麼我每週給學生們講一個勵志故事,因為我想透過這些故事來鼓勵教育我班的學生,讓他們在故事中得到成長,不過,我還需要學習華老師的體驗教學思想,讓學生們真正地去體驗,讓他們在體驗中成長,才更有利於他們的成長,更容易讓他們接受這些道理。

  三、學會關愛生命,提升師生生命質量和幸福指數

  我們是老師,但是我們同樣也是人,華老師認為我們老師也要關注自己的幸福,我們的工作是神聖的,我們需要做好,但是同時我們也要關心自己的身體,關注自己是否幸福,並努力提升自己的生命質量和幸福指數。而在我們的教育過程中,我們也不能一味地追求高的升學率而忽視了孩子們需要全方位的提升,有些學校推行“半天上課,半天興趣”的方式,非但沒有降低升學率,反而升學狀況越來越好。因為教師和學生的生命質量和幸福指數上去了,學生願意學,教師樂於教,成績自然就不成問題了。

  四、學會互動技巧,互惠共生,促進師生共同成長

  我想我從中的體悟是我們要平等地和學生們在一起,這樣我們才能真正走進學生的世界,真正和他們共同地成長起來。

  五、學會改變自己,不斷調整心態,懂得寬容與忍耐

  華老師列舉了好幾個自己曾經遇到過的問題學生,他是如何轉化他們的,從他故事中我感到華老師對孩子們的寬容和忍耐,恰恰是這點,讓一個個有問題的孩子轉化成優秀的學生,成就美好的未來。我想在未來的教學中,務必控制好自己的情緒,畢竟我們教的學生是活生生的個體,他們更多需要的關心和愛護。

  六、學會勵志,掌握有效勵志方式,改變學生的人生態度

  關於志向的思考,對於新帶的班級,無論良莠,華老師都會有針對性地安排學生寫週記,比如第一篇週記就是《我的夢想》。他還會每週給學生講一個勵志故事,來提升學生對志向的認識,督促他們正確認識自己的生活和學習。我想正是這種潛移默化的引導,才會讓學生們真正成長起來。

  七、掌握關愛技巧,用行動表達對學生的關愛

  愛,不能是無方向的,盲目的,應該找到合適的方法,比如處理一些學生矛盾,不能直接找他們談話,而應該選擇不同聲色的方式挽救他們的關係,我想在以後的工作中我會嘗試的,從中去感受關愛的快樂。

  八、學會以善致善,儘量減少“反教育現象”

  其實在我們的身邊的確不乏反教育的現象,我們很多時候不應該直接告知學生某些缺點,也更不能直言不諱的說出學生的問題,這樣反而會傷害到學生的自尊心,反而對學生不好,而華老師的“對面的女孩或者男孩看過來”的方法,互相指出錯誤,利用集體的力量,對於學生的自我認識的提升是很有幫助的。

  九、學會捕捉教育時機,走進學生心靈深處

  總之,這次培訓為我們搭建了一個提升學習的平臺,幫助我們成為教育思想先進,教育規律熟悉,教育技能紮實,教科意識強烈,個體風格顯現,富有團隊意識和創新精神的專家型教師。透過這次培訓,我認識到,對孩子光有愛是不夠的,應該更要有教育智慧,就像華老師所說的,真正的教育智慧蘊藏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只有改變自己,在日常工作中用智慧去關愛每一個學生,我們一定能把學校營造成孩子的精神家園。

  高考優秀學子學習心得體會 篇9

  A.第一就是把握好課堂,這樣才能事半功倍;第二是不大量刷題,跟著老師走,老師的經驗都很豐富,相信老師就很穩妥;第三就是,學文科很重要的是懂得反思、懂得去體會,而且需要花大量時間去鞏固基礎知識,去背誦。

  B.“今日事必須今日畢。”每天醒來幾乎都會在腦海中形成一份清單,羅列出一天內需要完成的各項任務,並督促自己一一實現。

  這份極強的執行力,放在書本知識上同樣奏效。每一個知識點對她而言,已經串聯成了知識網路。

  每一次考核與複習都是對網路重新掃描——但凡搜尋到任何漏洞,她會第一時間加以彌補,從來不會視而不見。“從這個方面看來,我在學習上是沒有拖延症的。

  C.對於很多同學感覺有些枯燥的政治,馬寧妍特別喜歡挖掘背後的聯絡,並進行邏輯推理,這讓她學習得如魚得水;而在地理、歷史學科,馬寧妍則是帶著興趣,融入自己對於生活的觀察,“我常說自己是個吃貨,又是個揹包族。

  地理和歷史,對我來說就是提前做旅行功課。抱著這樣的態度,能沒有興趣學習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