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心得體會> 草原上的小木屋讀書心得體會(精選20篇)

草原上的小木屋讀書心得體會

草原上的小木屋讀書心得體會(精選20篇)

  認真讀完一本著作後,你有什麼總結呢?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讀書心得吧。那麼我們該怎麼去寫讀書心得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草原上的小木屋讀書心得體會,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草原上的小木屋讀書心得體會 篇1

  暑假的時候,遠方歸來的叔叔送了我一本書——美國作家羅蘭·懷德的《草原上的小木屋》,我與它算是一見鍾情,直到現在,我的一顆心還沉浸在那一望無際的大草原上。

  這本書講述的是勞拉一家離開威斯康星大森林,坐著篷車遷徙到堪薩斯大草原生活,最後又離開的故事。因為是羅蘭夫人親身經歷過的事情,所以在刻畫人物、描繪環境等方面栩栩如生,細膩,美麗,讓人身臨其境,回味無窮——

  “遼闊的天空中掛著很多星星,一閃一閃的,看上去那麼亮,那麼低,簡直觸手可及……”勞拉一家在大草原上席地而坐,仰望天空,閃耀的群星點綴著遼闊的蒼穹……那真是一種奇幻的美麗啊!作為讀者的我恨不得立馬鑽進書裡,和勞拉一家一起享受那種獨獨屬於草原之夜的寂靜與安詳……

  小說中,人物眾多,但個性鮮明。比如不怕苦累、百折不撓的父親查爾斯,勤勞、智慧的媽媽卡羅琳,幽默友好的愛德華先生,活潑可愛、充滿夢想的勞拉,文靜、懂事的姐姐瑪麗,有惹人喜愛的小寶寶嘉利等,其中,我最喜歡的還是父親查爾斯。作為一個家庭中唯一的男人,他無時無刻不在為家人著想,在一無所有的大草原上,他砍樹,築牆,蓋房,裝壁爐,鑲房門,鋪地板,以至種莊稼,售獵物,換來玉米麵、牛肉等生活必須品。他也是小勞拉、小瑪麗心中最偉大的人。他們的日子雖然過得艱辛,但那簡陋的小木屋裡卻充滿了愛,裝滿了幸福,溫馨暖人。

  回頭想想,較之查爾斯,我們身邊又有多少人,臉上寫滿了怯弱、惶恐與不自信?就拿我的小表哥來說,他算是典型的“思想上的巨人,行動上的矮子”,二十多歲的人了,工作換了一個又一個,高不成低不就,沒有一個可以堅持兩個月的,即使在我爸爸負責的廠裡上班,也總是想著法子請假,要不就躲在角落裡刷微博,看微信,不願付出,沒有幹勁,竟還時常揚言以後年薪能達三十萬,唉,我也是醉了……

  《草原上的小木屋》,勵志,感人。在空閒的時候讀一讀,會有莫大的啟迪。相信我,沒錯的!

  草原上的小木屋讀書心得體會 篇2

  草原上的小木屋是我暑期以來讀過的書中印象不是很深刻的一本書,雖然印象不是很深刻。但是,這本書我感受到了一家人漂泊在外的艱辛和家庭的溫暖。

  文章寫了瑪麗和她的妹妹勞拉以及他們的父母親和妹妹去西北大草原的事,一路上他們帶著一條叫哈利的狗努力前進,他們躲過了發大水的河流,這發大水的河流讓哈利險些喪命,不過她後來還是回到勞拉身邊。一路的艱難困苦都被他們克服了,最後他們終於來到了心裡所期待的印第安西北大草原,在這大草原上,

  他們又發生了一連串的事情,不過,最後他們還是離開了大草原。這一次他們又將去何方呢?這個,我們也就不知道了。這本書在我眼裡看來完完全全的體現了“有福同享,有難同當”的精神,思想。因為他們是一家人,和諧美滿,幸福。書中的小主人公“勞拉”,我的印象還是比較深刻的,活潑,開朗,甚至有時候不願意把自己的東西給妹妹小嘉莉當玩具,看上去似乎有一點小家子氣,這就是她。

  我想只要是看過這本書的人對她的印象肯定比我還深刻。印第安大草原的生活也讓他們稍稍加了點恐懼感,應為每當夜晚,時不時的就會有狼叫,甚至還會跑到附近。不過他們在一起還是很快樂的生活著,這一點讓我很敬佩他們。我還敬佩的是勞拉的父親。只用了一些砍樹的工具還有做房子要用的工具。就把一幢小木屋給蓋好了,砍樹的過程,我想我們都能想象,吃力!是什麼力量使他這樣做呢?

  答案就是親情,因為他想讓自己的孩子和妻子,都住的的舒服,不過這還有一種力量,就是愛的力量,他很愛自己的家人,從這一點上就可以看出。《草原上的小木屋》這本書真的令我受益一生,雖然印象不是很深刻。但我想,只要是讀過這本書的人,都不會忘記這本書的。

  草原上的小木屋讀書心得體會 篇3

  每一次捧讀《草原上的小木屋》,都會被書中溫馨的故事情節所打動。羅蘭一家樸素而溫暖的生活感動著一代又一代讀者,同時也感動著我。

  我深深地喜歡書中的女主人——羅蘭媽媽。在羅蘭一家艱辛的拓荒過程中,因為有了這樣一位堅強、獨立、勇敢、勤勞、智慧、慈愛的母親,使羅蘭一家生活雖艱苦卻溫馨;雖樸素卻浪漫。因為她,那座草原上的小木屋永遠充滿了溫情。

  羅蘭媽媽非常注意教育孩子做一個有修養的人,即使在他們一家去往草原路上宿營的時候,羅蘭邊吃飯邊興奮地對迪基鳥兒打招呼,媽媽都會教育她:在餐桌上唱歌是不禮貌的,邊吃飯邊唱歌也一樣。因為她發現,這兒並沒有餐桌,但她依然遵守著對孩子的修養的要求。

  在漫長的遷徙的路程中,在荒無人煙在草原上,羅蘭媽媽總是把生活打理得井井有條,整潔有序。書中這段文字就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媽媽從篷車裡拿出裝著肥皂液的木杯。她把裙子下襬挽起來,把袖子卷高,然後跪到草地上的木桶邊。她先洗床單……再洗外衣和襯衣。隨後……在太陽底下曬乾。媽正在摺疊曬乾的衣服,小襯褲、小襯裙洗得比雪還要白,被太陽曬得暖暖的,散發著青草的氣息……”羅蘭媽媽用她那勤勞的雙手把他們一家的生活裝飾得溫馨浪漫。

  在冬季來臨的時候,羅蘭媽媽更加繁忙,做出各種應對漫長嚴寒的冬季的食物。她就地取材,做出黃油、乳酪、臘肉、果醬等等,她儘自己所能,讓一家人的餐桌豐富起來。

  在爸駕車去獨立鎮的日子,媽要擔當起來保護自己的孩子、保衛自己的家園的重任。漫長的黑夜裡既要防備狼群的突襲,又要注意印第安人的侵犯,還要為獨自一人在路上奔波的查爾期擔心。她的沉著、勇敢、果斷讓孩子們即使在父親這個保護神沒在身邊的時候,也依然能在夜裡安然入睡,這真是一個勇敢、充滿智慧的媽媽。

  在爸為小木屋砌了一個壁爐之後,媽把她從大森林裡的小木屋帶來的一座小小的牧羊女瓷塑像放在壁爐臺正中,那座瓷像跟著羅蘭一家走了那麼遠的路程,依然被媽呵護地完好如初。這個塑像也代表著一定人對幸福生活追求的信念。當它重新在羅蘭家新的小木屋裡安下來的時候,這個小木屋便成了真正意義上的家了。

  在艱苦的拓荒生活中,媽從未因生活的艱辛而怨天尤人。相反,她始終秉承著一顆感恩的心,為自己擁有的一切感到富足、滿意。當爸在蓋小木屋時,一根又長又粗的圓木砸傷了羅蘭媽媽,媽媽還故做輕鬆地安慰爸說:“沒事,扭傷好得很快。”當小木屋終於蓋好的時候,媽打量著小木屋說:“能住在裡面我挺滿意啦。”當爸不怕辛勞砌起小木屋的煙囪時,媽真誠地對爸說:“你幹得真棒,一個人把煙囪砌得那麼高。”……

  讀完《草原上小木屋》,媽媽的形象永遠定格在我腦海,連同那溫暖的小木屋,還有羅蘭一家幸福的生活在一起的畫面。還記得曾經讀過那麼一段話:即使生活再貧困,只要你願意,完全可以生活得像一個女王,這完全取決於你對生活的態度。

  草原上的小木屋讀書心得體會 篇4

  新華書店有各式各樣的書。一進入書店我就往小學部奔去,看著琳琅滿目的書本我眼花繚亂了,但是但我看見《草原上的小木屋》時。我被它吸引了。草原上不是應該是蒙古包嘛?怎麼會變成小木屋呢?

  買回家一看:原來是主人公勞拉和勞拉的家人離開了她們長期居住的森林裡的小木屋。反而在草原上造起了小木屋。她們在草原上的小木屋中發生了許多有趣的事情。讓她們交到了許多願意幫助她們,照顧她們的好朋友。得到了真情和友誼。

  《草原上的小木屋》這本書告訴我一些生活上的知識。面對困難應該怎麼去處理。比如說,我們會遇到學習方面上的困難,在書本上有許多不會做的題目,那麼我們應該怎麼樣去理解。就像造小木屋一樣。遇到狼群后造建了兩扇堅固的門之後修壁爐,蓋屋頂鋪地板。一步步的來。遇到問題後解決問題。比如:我在學習上遇到不會做的題目。第一,我可以自己去找一些資料,我自己去理解了才可以;第二,我可以問家人或者老師,她們會一一解釋給我聽,直到我知道,明白,理解為止;第三,我還要自己回想一下記住題目,使自己以後遇到這題目也會做。還有如果在考試結束後,假設成績不好我們先要反思自己為什麼會做錯,老師講評的時候認真的聽講,將錯題抄在自己的本子上,再在自己的本子上讓家長或者老師處幾道題目,練到對的為止。也可以在基礎知識等其他知識題目中選擇書中幾個詞語,句子訓練一下。當然,也可以買幾本資料書看一下訓練一下,這樣也是一個很好的方法。

  讀了這本書,我學會了許多生活本領以及自然界的知識,等的生活的艱苦與快樂!

  草原上的小木屋讀書心得體會 篇5

  最近我讀了《草原上的小木屋》,這本書是美國勞拉·英格斯·懷德寫的,我非常喜歡這本書。

  這本書主要描寫勞拉一家人離開威斯康星州大森林,駕著馬車,經歷了重重困難搬家到大草原的故事。勞拉一家人是當時第一代西部拓荒者的縮影,他們一家人生活在風景如詩如畫的大草原上,雖然衣食無憂,但也時時面臨著危險與威脅。他們勇敢而堅強,重建房子的辛苦他們不怕,被狼群包圍威脅他們也不怕,熊熊的烈火他們更不怕……他們用智慧與行動克服了重重困難。

  讀完這本書,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勞拉一家的堅強的意志與毅力。他們經歷的是常人沒有經歷的,他們在草原上受到過傷害,可他們沒有哭泣、沒有放棄,他們選擇了堅強。他們的日子雖然過得艱辛,但簡陋的小木屋裡卻裝滿了愛,充滿了幸福。

  和他們相比我們更幸福,我從很小就有爺爺奶奶的照顧,爸爸媽媽的呵護,小狗陪伴我玩耍,還有一個又大又明亮的家,又有一個大大的臥室,還可以吃零食,但我們遇到困難就輕言放棄,缺少勞拉一家人的精神。

  這本書讓我知道,不論遇到什麼困難,只要心中有愛,有堅定的信念、堅持到底的決心,相信自己能做好這件事,你就一定可以成功。

  草原上的小木屋讀書心得體會 篇6

  在閱讀的海洋中,我體驗過魯濱遜的荒島求生,品嚐過狼王夢中母狼的堅韌與無助,也曾為費恩對韋伯的愛護而感動我們落淚。而最讓我感到有收穫的,是我最近看的《草原上的小木屋》。

  這本書研究主要問題講了勞拉一家,從威斯康辛州的大森林,搬到堪薩斯州草原上的故事。一路上幫助他們自己遭遇了暴風雨,馬車輪上沾滿了泥,停留了作為一個兩個星期;之後又沒有驚險萬分地渡過水流湍急的小河;到達中國草原時,他們還遇到了體現狼群包圍,草原進行大火,來勢洶洶的草原熱命,然而我們面對這種種經濟困難,他們發展依然能夠不屈不撓地蓋起了安全小木屋,過上了社會幸福的生活。

  讀完這本書,我的心因為平靜了很長一段時間,因為勞拉一家的掙扎。 過河時,河水幾乎把馬車推翻了,但在父親的努力下,馬車被拉上岸了;當一家人被狼包圍時,父親根本沒有開槍,而是一直提防著房子和狼,直到天亮;當草原大火時,爸爸媽媽在周圍挖溝,把溼麻袋放在坑裡,防止火勢蔓延。 爸爸不怕困難,堅持不懈,迎難而上的精神深深打動了我。 這讓我想起了我的父親,在他第一次學會游泳的時候,總是不能前進,但也繼續下沉,但他不知疲倦地練習,終於可以慢慢地游泳,現在可以游泳幾十米,我很自豪我也有這樣的父親。

  難以進入無敵,難以退卻無事可做。我還要向這兩位父親學習,在未來,在困難面前不能退縮,而是要勇於接受挑戰,只有堅持不懈,才能成為真正的生活強者。

  草原上的小木屋讀書心得體會 篇7

  這個月我們班共同讀了一本書,書的名字叫《草原上的小木屋》,是美國作家羅蘭·英格斯·懷德所寫的。我非常喜歡這本有趣的書。

  這本書人物個性鮮明,隨便挑一個人物,他身上總會有個優點能讓你學習。如:頑皮可愛、天真活潑的勞拉,乖巧聽話、沉穩大方的馬利,勤勞能幹、溫柔慈愛的媽媽和勇敢堅強,冷靜果斷的爸爸等。

  我喜歡爸爸查爾斯的能幹、冷靜和勇敢。他有一雙能工巧匠的手。草原上的小木屋都被他裝扮得漂漂亮亮,他不僅給了孩子們一個溫暖的家,還給了他們足夠的安全感。鄰居有難他去幫忙,狼群包圍他不慌張,總之他的胸懷堪比大草原。

  我還喜歡勞拉的樂觀與快樂。勞拉和爸爸一樣,很嚮往大自然。夜晚時,她喜歡如痴如醉地觀察星星。因為,她想夜晚的星星會唱歌。無論遇到什麼困難,受到什麼驚嚇,勞拉都會全神貫注地傾聽星星的歌唱。那麼,再多的恐懼都會蕩然無存。

  我在讀這本書的時候,有時會被幽默的語句逗得咯咯直笑,有時也會被感人的情節感動得稀里嘩啦。讀了這本書我才知道,與其說他們過得太苦,倒不如說我們過得太幸福。我們每天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日子,而他們卻每天過著提心吊膽的生活。讀完了這本書,我們還有什麼理由抱怨現在的生活呢?

  草原上的小木屋讀書心得體會 篇8

  《草原上的小木屋》有感這本書不但內容豐富,而且讓我感觸很深,在讀這本書時,我有時會微微地笑,有時感動地哭,從中獲得了許多知識和教育。

  這本書記敘了美國西部拓荒時代,瑪麗一家艱辛的生活,長途跋涉的勞累他們不怕,重建屋子的辛苦他們不怕,被狼群包圍的威脅他們也不怕……他們用智慧和行動勇敢地克服了種種困難。一個個小故事如同一顆顆珠子串成的項鍊,寫得誠懇,生動。他們那堅持不懈的精神取得最後的勝利。從他們身上,讓我知道了堅持就有希望,有勝利,當一個人遇到困難時,不應該去害怕,而是勇敢去面對,去解決,這樣人就會有進步,社會才會發展。

  他們的日子過得雖然艱辛,而那簡陋的小木屋裡卻充滿了愛,裝滿幸福。他們感到無比溫馨。我們這一代的同學,有許多人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卻還不知足,有許多人不知父母辛苦,賺來的血汗錢,不知為人父母的艱辛,不知父母白手起家的辛勞,任意浪費,不節約用錢,不關心父母的身體,這樣的同學應該認真閱讀一下,《草原上的小木屋》這本書了。讀過這本書你就會收穫很多,就能體會“大樹底下好乘涼”的意境,也會懂得珍惜,目前擁有的一切幸福。

  幸福是一個甜蜜的字眼,它不在他方,就在我們身邊,幸福來之不易,因此需要我們珍惜,珍惜幸福相當於珍惜生命,無論你的生活是多麼的艱難只要懷著一顆珍惜幸福的心你就會倍感幸福。

  草原上的小木屋讀書心得體會 篇9

  記得我上四年級上學期的時候,爸爸送了我一本書,書的名字叫做《草原上的小木屋》,這本書的作者是美國的勞拉·英格斯·懷德所著。書中描述了勞拉一家人居住在一座大森林裡,與動物們和諧地生活在一起。可是,隨著居住在大森林的人們越來越多,想和動物們和平生活的勞拉一家不得不搬走了。來到大草原的他們,靠著自己勤勞的雙手蓋起來一間漂亮的小木屋,還自己動手做了很多實用的傢俱呢。

  勞拉他們一家在蓋房子中,也少不了困難與擔憂。就如有一次,她的爸爸出去找材料做傢俱時,一群狼出現在了爸爸的眼前,那時爸爸能像我們一樣輕易放棄逃出狼群嗎?不能!就算冬天風雪再大的時候,爸爸也能放棄嗎?不能!正是因為他們的勤勞和努力,才能讓他們有了一個完美的家。

  但是我們呢?有時候遇到一點點小挫折,就輕言放棄了。我們大家的耐心與堅持難道就如針尖一般大嗎?如果被狼群追趕著、在風雪中行走著,我們也會放棄嗎?難到就讓狼群啃食、讓風雪無情地吹打嗎?

  同學們,這本書告訴我們,在我們的生活中,一定要用自己的努力與勤勞換來的收穫才最值得。而且,不管做什麼事情,都不要輕言放棄,相信辦法總比困難多,這也是我為大家推薦這本書的理由。如果你也喜歡這本書,那就快翻開這本書,跟我一起快樂的閱讀吧!

  草原上的小木屋讀書心得體會 篇10

  《大草原上的小木屋》這本書描寫了羅拉一家人與大自然親近的故事。他們離開威斯康星州大森林,駕著小篷車經歷了危險的旅程,終於到達了堪薩斯州大草原。在那裡,他們遇到了赤身裸體的印第安人、遭受了狼群的包圍、熊熊燃燒的森林大火和熱病的侵襲。雖然環境很惡劣,但是全家人團結一致,在爸爸親手蓋的小木屋中,一家人度過了一段很美好的時光。

  讀了這本書,我很喜歡羅拉一家人和小狗傑克。羅拉的爸爸有智慧,很能幹。他蓋起了小木屋,修建了壁爐、蓋屋頂、鋪地板、打水井。他給羅拉、瑪麗和卡麗帶來了很多溫暖和安全感。他對媽媽也很關心,在媽媽腳被砸傷後,爸爸每天給媽媽用熱水泡腳。在鄰居遇到危險時,他不顧個人安危去拯救他們。羅拉媽媽勇敢堅強,也很溫柔。在煙囪著火時,她和羅拉一起勇敢的把火撲滅,保住了小木屋。羅拉和瑪麗很懂事,也很有禮貌。每天都幫媽媽做很多事情,還總照顧卡麗寶寶。小狗傑克也很可愛,它每時每刻都在保護主人的安全。

  讀了《大草原上的小木屋》這本書,使我受到了很大的教育。他們的優秀美德很值得我學習。他們團結一致、頑強奮鬥,遇到危險時很沉著、勇敢地面對。使我懂得了在生活和學習中,無論做什麼事情都要學會堅持,堅持就是勝利!

  草原上的小木屋讀書心得體會 篇11

  讀了《草原上的小木屋》這本書,我有很深的感觸。這本書不但內容豐富,更令人感動的是勞拉一家那充滿愛的親情。

  在西部的草原上,勞拉一家艱辛而快樂地生活著。他們離開原來居住的大森林,長途跋涉來到西部的大草原,艱苦勞累,沒有嚇倒他們;重建小木屋的辛苦,沒有壓垮他們;被狼群威脅,也沒能讓他們退縮……他們依靠自己的智慧和行動,勇敢地克服了種種困難,用自己的雙手創造了美好的生活。他們堅持不懈的精神非常值得我們學習。從勞拉一家人身上,我明白一個道理:堅持就有希望,團結就會勝利。當一個人遇到困難時,一味地害怕是不行的,應該勇敢去面對、去解決,只有這樣,人才會進步,社會才會發展。

  作者用清新的筆墨,把每個人物的形象寫得非常生動:爸爸遇到困難,百折不撓,處處關心家人;媽媽勤勞勇敢;愛德華先生幽默友好,極有愛心;瑪麗文靜、懂事……活靈活現的形象讓我久久沉浸在故事裡,感觸這堅強而幸福的一家。勞拉一家人的日子過得雖然艱辛,但在那簡陋的小木屋裡卻充滿了愛、裝滿了幸福、洋溢著快樂、讓人感到無比的溫馨。幸福來之不易,因此我們要加倍珍惜。無論你的生活是多麼的艱辛,只要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就會倍感幸福。讓我們放下世俗中的名利,迴歸於自然,去感受幸福吧!

  草原上的小木屋讀書心得體會 篇12

  草原上的小木屋這本書是我捧讀了兩年的系列書之一,小木屋系列是我最喜歡的一套書。它是美國作家羅蘭·英格斯·懷德寫的。

  這本書的起因是羅蘭的爸爸查爾斯覺得他們原來住的威斯康辛州的人變得越來越多,野生動物不會呆在人很多的地方。爸爸也不喜歡,他喜歡住在野生動物不會受到驚嚇的地方,他喜歡看到小麋鹿和鹿媽媽從樹蔭裡望著自己,喜歡看到胖乎乎懶洋洋的熊在野莓子地裡吃漿果。

  於是,他們就向印第安人的地方進軍了。們度過密蘇西里河,在草原上宿營,第二天在草原上跋涉,終於到了,他們又在草原上蓋小屋,然後住進了屋子,他們又見到了印第安人,又遇到了他們的鄰居愛德華茲先生,再捱過熱病的生死關頭,最後華盛頓覺得印第安人保留區不能向移民者開放,他們只好離開。

  我覺得羅蘭很調皮,但很吃苦,他們家一直不斷遷徙,希望能找到一塊好的肥沃的土地。雖然他們遇到了草原大火,熱病等等困難,但他們全都堅持下來,羅蘭的姐姐瑪麗因熱病眼睛瞎了,但她還是快樂的活著。當剛剛翻過一頁,你會看到一行字,上面寫著:走進“小木屋”會讓爺爺奶奶回味起白手起家時的艱辛與幸福;會讓爸爸媽媽反思為人父母的付出與收穫,會讓孩子們更懂得珍惜與感激。這本書值得每一箇中國家庭共同閱讀,掩卷深思……

  草原上的小木屋讀書心得體會 篇13

  讀完這本書,我想:正如勞拉一家人,每個人在成長和生活中都是免不了遇到各種困難和挫折,如果我們積極面對,勇於挑戰,困難就會變得渺小,就會被我們打敗。

  我想起了曾經在書裡看到的一篇文章:一隻飢餓的狼看到一隻狗,就猛撲上去,想要吃到狗。這時那隻狗也發現了狼要吃它,於是就拼命地跑。忽然,狼追上了狗,咬掉了狗的一隻腿,但狗還是不放棄,依然拼命地跑。狼見狗跑遠了,就放棄了。狗被忍著痛拼命地跑,最終甩掉了狼。其實狼如果不放棄,繼續奮力追趕,可以輕易地追上狗的,可他卻放棄了,讓到手的美餐就這樣丟失了。但狗用智慧和勇氣成功地逃離了危險,保全了自己的性命。

  小時候,我有睡懶覺的壞習慣,每次媽媽叫我起床,我心裡想起來,可是又爬起不來。這時我就對自己:不行一定要起來,不能睡!我就一咬牙,從床上坐了起來,這樣我終於我戰勝了自己的懶惰。後來,我天天用這種方法逼我自己按時起床,漸漸地就改掉了睡懶覺的壞習慣。如果我當時輕易放棄了,沒有逼自己,我就不能改掉愛睡懶覺的這個壞習慣。

  對待挫折和困難的辦法有許多。但我們可以學習勞拉一家人,用智慧和勇氣嘗試著踏平它、跨過它,如果不能踏平也不能跨過,那就就想辦法繞過它。讓我們從現在起,用智慧和勇氣去面對一切困難和挫折吧!

  草原上的小木屋讀書心得體會 篇14

  假期時,我讀了一本書名叫《草原上的小木屋》這本書。作者,蘇拉。英格斯。懷德是美國著名的女作家。她以自己的童年生活為背景,講述了他們一家五口在草原上度過的生活。

  他們離開了自己居住了很久的大森林,架著馬車,帶著小狗。一路,他們歷經重重困難搬到大草原去居住。他們勇敢又堅強。無論遇到什麼挫折都不怕。他們用行動和智慧克服了種種困難。

  讀完之後,我被勞拉一家堅毅不怕挫折的精神給打動了。他們的小木屋雖然不是很漂亮、精緻,但是小木屋內都洋溢位溫暖和愛。書中書中每一個角色有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爸爸勇敢冷靜,勞拉熱情樂觀,瑪麗大方無私……

  和他們一家相比。我就沒有他們身上那種堅毅、樂觀的精神。有一次。朋友們邀請我去做手工。到了之後,發現沒有任何說明書,沒有成品,只是說做一件你喜歡的手工。我特別想做一個精緻的小房子,可又不想像別人那樣,先在紙上畫出模型圖,只是一味的著急動手,覺得這並不難,但最後我的成品不如別人的好看。因為我還沒有等它固定好後就上色,導致歪歪扭扭,做到一半,我就不再繼續了,畢竟我認為已經沒得救了。那天的整個晚上,我都因為此事不愉快。如果我當時想起勞拉的樂觀睿智和堅毅,或許我能做得更好。

  這本書讓我知道,不論遇到什麼困難,只要有樂觀向上的心態,有堅持到底的決心,再加上睿智的智慧,就一定可以解決!

  草原上的小木屋讀書心得體會 篇15

  這個月我們班共讀了一本書,它的名字叫《草原上的小木屋》,是英國的羅拉 .英加爾. 槐爾特寫的, 我非常喜歡它。

  這本書主要描寫了勞拉一家人離開威斯康星大森林,駕著馬車,經歷了重重困難搬家到大草原居住的故事。勞拉一家人是當時第一代西部拓荒者的縮影,他們一家人生活在風景如畫的草原上,但也時時存在著威脅與危險。熊熊燃燒的.大火他們不怕,重建房子的辛苦他們不怕,被狼群包圍的威脅他們也不怕......她們用行動與智慧克服了種種困難。

  讀完了這本書,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勞拉一家人堅強的意志與毅力。他們經歷的是常人不能經歷的,他們在中途受到過傷害,可她們沒有哭泣,也沒有放棄,他們選擇了堅強,她們的日子過得雖然艱辛,而那簡陋的小木屋裡卻充滿了愛,裝滿幸福。

  現在,我們從小就有了爺爺奶奶的照顧,爸爸媽媽的呵護,還住在寬敞明亮的房子裡,吃著營養的飯菜,穿著美麗的衣裳,還有隨時都可以吃的零食。但是,每當遇到困難時,就容易放棄,我們少了一種信念,少了一種堅定,少了那種永不放棄的精神。

  而這本書就告訴了我們一個道理,不論遇到什麼困難,心中一定要有愛,有堅定的信念,有堅持到底的決心,相信自己能做好這件事,你就一定可以成功。

  草原上的小木屋讀書心得體會 篇16

  《草原上的小木屋》這本書不但資料豐富,並且讓我感觸很深,在讀這本書時,有時會微微地笑,有時會感動地哭,從中獲得了許多知識和教育。

  這本書敘述了西部草原的拓荒故事,勞拉一家艱辛的生活,長途跋涉的勞累他們不怕,重建小木屋的辛苦他們不怕,被狼群包圍的威脅他們也不怕……一個個小故事像一顆顆珍珠晶瑩剔透、生動感人。他們用智慧和行動勇敢地克服了種種困難。他們那堅持不懈的精神取得了最終的勝利。書中還把各個人物寫得十分生動:有百折不撓、關心家人的查爾斯爸爸;有勤勞、勇敢的卡羅琳媽媽;有幽默友好的愛德華先生;有文靜、懂事的姐姐瑪麗;有惹人喜愛的小寶寶嘉利;還有忠誠、聽話的狗狗傑克……活靈活現的人物讓我久久沉浸在故事裡感受這堅強而幸福的一家人,從他們身上,讓我明白了堅持就有期望、有勝利,當一個人遇到困難時,不應當去害怕,而是勇敢去應對,去解決,這樣人就會有提高,社會才會發展。

  他們的日子過得雖然艱辛,而那簡陋的小木屋卻充滿了愛,裝滿了幸福。他們感到無比溫馨。我們這一代的小朋友,有許多人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卻還不知足。有許多人不知父母辛苦,不知為人父母的艱辛,不知父母白手起家的辛勞,賺來的血汗錢,任意浪費,不節儉用錢,不關心父母的身體,這樣的小朋友就有必要認真閱讀一下《草原上的小木屋》這本書了。讀過這本書就會收穫很多,就能體會“大樹底下好乘涼”的意境,也會懂得珍惜,目前擁有的一切幸福。

  幸福是一個甜蜜的字眼,它不在他方,就在我們身邊,幸福來之不易,所以需要我們珍惜,珍惜幸福相當於珍惜生命,無論你的生活是多麼的艱難,只要懷著一顆珍惜幸福的心就會倍感幸福。

  草原上的小木屋讀書心得體會 篇17

  美國作家羅蘭·英格斯·懷德曾經說過:一本好書,可以滋養人的一生。這句話出自於《草原上的小木屋》一書,它主要講了美國西部拓荒熱潮中,勞拉一家從威斯康星大森林乘坐篷車遷移到堪薩斯大草原的故事,也是美國西部拓荒時期的一個典型寫照。

  讀了這本書,我深有感觸。這本書不但內容豐富,更令人感動的是勞拉一家堅持不懈的精神。在西部的大草原上,勞拉一家艱辛而又快樂地生活著。他們離開原來居住的大森林,長途跋涉來到西部的大草原,熊熊大火沒有嚇到他們;艱辛、飢餓沒有威脅到他們;重建家園的困難沒有壓垮他們;面對狼群的圍攻,更沒有讓他們退縮過…勞拉一家依靠自己的智慧和雙手,勇敢地打敗了重重困難,用自己的雙手創造了美好幸福的生活,他們堅持不懈、不懼困難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憑藉這頑強的鬥志,他們用智慧克服了種種困難。勞拉一家在困難和傷害面前,不拋棄、不放棄,用堅強的意志和頑強的毅力勇敢的走了下去。作者把這本書的人物描寫得非常生動:爸爸遇到困難百折不撓,處處關心家人;媽媽勤勞,無論什麼時候,都能把一家人的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條;愛德華先生幽默、友好,很有愛心;瑪麗文靜、懂事;狗狗傑克忠誠、聽話…

  從勞拉一家人的身上,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堅持就有希望,團結才有力量。在遇到困難時,不能一味退縮,也不能孤身作戰,要結合實際作出最佳選擇!

  幸福就在我們身邊,它來之不易,所以大家要倍加珍惜。“小木屋”系列叢書陪伴我們快樂成長,照亮我們的未來之路!

  草原上的小木屋讀書心得體會 篇18

  今天我終於看完了《草原上的小木屋》。這本書很厚,有235頁,我看了三天才把它看完。作者是美國人羅拉,書前面的介紹說她64歲高齡才開始寫作兒童小說,她可真了不起。這本書和我看過的一些書不同,書中描繪了在大草原上一種很冒險的生活。還是先聽聽我介紹介紹故事內容吧!

  勞拉一家人喜歡冒險,尤其是他的爸爸,他們想到一個野生動物不怕人的地方去生活,於是他們把家中所有的東西綁在馬車上,帶著他們心愛的獵狗傑克出發了。一路上,他們遇到洪水,傑克被水沖走了,幸好它聰明自己又找回來了,他們還透過結了冰的大湖,來到西部大草原。

  他們在草原上建起了結實的小木屋。勞拉爸爸很能幹,他就憑一把斧頭不光建了小木屋,還自己做了木床、搖椅、壁爐,後來又挖了水井,佈置了一個很漂亮、舒適的家。他爸爸還有豐富的野外生活經驗,他們遭遇了狼群包圍、草原火災、印第安人的騷擾以及熱病的折磨,但都由於他爸爸的智慧和勇敢把這些困難戰勝了。最後,由於印第安保留區拒絕別人來開荒,勞拉一家人只好離開草原上的小木屋。走的時候,他們很捨不得,但爸爸說了一句話:“我們帶走的東西比帶來的東西多。”也是一馬車的傢俱呀,怎麼會多些呢?我開始還不明白多了什麼,是小馬駒嗎?後來媽媽告訴我:草原生活讓他們收穫了見識,收穫了快樂!這些是最寶貴的。

  看完這本書我最喜歡書中的爸爸,因為他勇敢、堅強、聰明,還很愛他的孩子們。我非常想到大草原上去看一看,摸摸那些不怕人的兔子,聽聽狼叫,還偷偷地看一眼印第安人,那該多好啊!

  草原上的小木屋讀書心得體會 篇19

  《草原上的小木屋》是我很喜歡的一本書,裡面的人物關係有時讓我哭泣,有時讓我歡笑,它帶給我了許多學生感動和思考,我從中可以收穫了許多企業知識。

  這本書講述了開拓者的故事,勞拉一家經過漫長的草原之旅。 家不怕辛苦,不怕困難,最終建成了溫馨的家。 他們的故事總是讓我感動,特別是當我看到他們用智慧克服各種困難,看到他們堅持不懈,最終勝利時,我的眼淚忍不住掉了下來。

  作者對人物的刻畫非常生動,讀這本書你會看到一個堅強、勇敢、勤奮、善良、有愛心的家庭和友好的鄰居查爾斯父親,你還會看到一個細心、溫柔、勇敢和堅強的母親卡羅琳王后,你會看到愛德華先生,他風趣、善良和熱情,你會看到勞拉,她聰明、敏感、好奇、活潑,你會看到瑪麗,她明智、勤奮、安靜、舉止得體,你還會看到令人愉快的小凱莉,當然,還有聯合的佩特和忠誠的傑克。. 這些人和動物在我面前栩栩如生,讓我感受到他們的樂觀和力量。我從他們身上學到了要有希望才能贏。當我們遇到困難時,不應該膽怯,不應該害怕,而是要勇敢地面對,要克服,這樣我們才能解決困難。

  小屋是一個簡單的,裡面卻充滿了愛。爸爸媽媽知道如何體貼,我的母親會認為爸爸,爸爸媽媽給三個女人非常貼心和愛情,而女孩也知道如何減少對爸爸??媽媽......這樣一個令人羨慕的負擔。由此,我也明白需要他們自己珍惜的一切,大多爸爸媽媽的緣故,只有相互的愛,會感到非常高興。

  希望我們大家來讀一讀這本書,它會讓你懂得學習更多。

  草原上的小木屋讀書心得體會 篇20

  《大森林裡的小木屋》和《草原上的小木屋》這兩本書是姊妹篇,它們都是美國著名作家羅蘭·英格斯·懷德的作品。羅蘭從65歲開始寫作,花了十年左右的時間寫了9本書,這套系列書都是根據羅蘭早年的真實經歷寫的。不過,我只買了其中最精彩的兩本。

  《大森林裡的小木屋》說的是作者小時候和爸爸、媽媽、姐姐和小妹妹,一起生活在大森林的一幢小木屋裡。一年四季,大自然景象變化無窮。爸爸打獵、種地,媽媽料理家務、照料孩子,他們自己生產需要的物品,生活雖然簡單但充滿快樂。

  《草原上的小木屋》講的是羅蘭七歲時,全家離開了大森林,坐著大篷車,歷經艱難來到了大草原上。他們又建起了自己的小木屋,開荒種地、打獵,遇到很多危險,最後因為印第安人保護區不向白人開放,他們又依依不捨地離開了大草原。

  羅蘭一家之所以能戰勝險惡的環境,健康生活在的大森林裡和大草原上,是因為他們具有戰勝困難的勇氣和百折不撓的精神。他們吃的住的幾乎都是自己生產的,他們還經歷過野獸的襲擊、草原大火、疾病、嚴寒、印第安人的騷擾等各種磨難,但都沒有放棄拓荒,仍是頑強地生活了下來。要是換了我們這些人,恐怕早就忍受不了、逃跑了。

  雖然生活艱辛,吃的很簡單,住的很簡陋,但是他們依然感受到了幸福。他們一起幹活,分享勞動果實,感受到了幸福;他們一起戰勝困難,感受到了幸福;他們一起講故事、拉琴唱歌,感受到了幸福;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每逢聖誕節,小孩們收到的禮物雖然十分簡單,但她們感受到了巨大的幸福。這讓我感到,財富和幸福並不是直接劃等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