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心得體會> 先進教師事蹟心得體會範文(精選4篇)

先進教師事蹟心得體會

先進教師事蹟心得體會範文(精選4篇)

  有了一些收穫以後,可以尋思將其寫進心得體會中,這樣能夠給人努力向前的動力。一起來學習心得體會是如何寫的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先進教師事蹟心得體會範文(精選4篇),歡迎大家分享。

  先進教師事蹟心得體會1

  透過學習了費天琰、劉偉晴優秀教師的事蹟,感悟很多!就是告訴我們要永遠“該做的事一定要做好”並且“公正平等的對待每一位幼兒,把他們當作自己的子女”讓教育充滿愛。學習她們就是要永遠保持對教育事業的忠誠,愛崗敬業,無私奉獻,樹立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不懈追求奮發向上,對有問題幼兒不放棄不拋棄的博大“師愛”。

  “師愛”是激勵教師做好教育工作的精神動力,它又是開啟幼兒心扉的鑰匙;更是教師與幼兒近距離接觸,使師生之間產生心靈共鳴的通道;教師只有尊重和理解幼兒才能得到幼兒的認同,才能使他們甘願聽取教師的教導,沒有愛就沒有成功的教育,就不能誘發和鼓舞幼兒克服困難,積極向上。教師的工作是平凡的,每天都在做一件又一件平平凡凡的工作,可優秀教師卻在這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事蹟,值得我學習和深思。

  下面我從三個方面談一下本人學習優秀教師的心得體會:

  一、立足本職,對幼兒獻出一片愛心。

  作為一名教師,對於任何幼兒要以“愛”字當頭,以無限的真情去關愛,用愛去感化每一個幼兒的心靈,與他們建立起純真友好的師生關係。當幼兒在生活、學習上遇到困難時,要不厭其煩的耐心指導;當幼兒做錯了事情時,與他們一起分析、講道理,讓他們知道錯在那裡?為什麼會錯?並且讓他們知道做錯事的後果,以後不再犯同樣的錯誤。更要用溫馨的語言教育幼兒,用母親般的愛感化幼兒,使幼兒感受到教師的愛猶如父母,甚至勝於父母。

  二、對工作必須具有強烈的事業心、責任感。

  熱愛每一個幼兒是我的責任,教育幼兒是我的神聖事業,對幼兒既要愛又要嚴,時刻把幼兒放在第一位;要求別人做到的,自己必須努力做到,是作為一名教師必需承擔的責任和義務。用足夠的“愛心、耐心、細心、恆心和責任心”,時時處處觀察幼兒,瞭解幼兒,關心幼兒,想幼兒所想,急幼兒所急,讓他們在快樂中學習,在快樂中成長。

  三、教師必須做到尊重、理解、信任、鼓勵幼兒。

  透過學習潘偉仙教師的事蹟,我進一步體會到,在教育教學中,“尊重幼兒人格,善待、寬容、理解每一個幼兒”,是我們教師必備的道德要求。尊重幼兒的人格,精心呵護,友好對待,理解和信任他們,充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多與他們交流,多鼓勵、表揚他們,寬容他們的過失,當幼兒有不足時,多給予激勵和讚美,對每一個幼兒都進行有針對性地教育,讓他們感受到幼兒園生活的開心和幸福,以此來體現教師的教育價值。

  先進教師事蹟心得體會2

  透過學習金會傑老師的先進事蹟。深受感動,深深地體會到他的事蹟平凡又偉大,在平凡的工作中鑄就了閃光的師魂,為我們樹立了新時期人民教師的光輝榜樣,他們的優秀品質和精神值得我們學習。從金老師身上,看到了優秀教師那種愛崗敬業、無私奉獻、事業為重的高尚品質,對工作一絲不苟的高度負責的敬業精神,樂於助人的高尚職業道德。他勤於探索勇於創新勇攀高峰的獻身精神、他們做學問嚴謹務實、腳踏實地、不為名所累、不為利所趨。教學生言傳身教,厚以載德,他們老老實實做人、踏踏實實幹事,甘為人梯,無怨無爭地為教育著學生。下面我從三個方面談學習金會傑老師的心得體會:

  一. 立足本職,對學生獻出一片愛心。

  金會傑老師崇高的人生追求、高尚的師德情操、無私的奉獻精神,感人至深,催人奮進。透過學習,我深刻體會到,作為一名教師,對於學生就是一個“愛”字。以無限的真情去關愛,用愛去感化每一個學生的心靈。當學生輟學時,是楊老師不辭辛苦一次又一次家訪,直到學生上學為止;當學生在學習上遇到困難,他不厭其煩的耐心指導;當學生做錯了事的時候,指導分析讓學生知道做錯事的原因;用溫馨的語言教育學生,用母親般的愛感化學生,使學生感受到教師的愛猶如父母,甚至勝於父母。感受到能在快樂中學習,在快樂中成長。

  二. 對工作必須有強烈的事業心、責任感。

  金會傑老師的崇高精神是我們終身學習的榜樣。作為一名教師,應當學習優秀教師以學生為動力,以育人為首的精神。教師必須具有足夠的耐心和責任心,不僅要規範學生的行為,更要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對每一個學生都要進行有針對性地教育。時時處處觀察學生,瞭解學生,對出現的問題及時指導解決。從自己身邊的小事做起,要求別人自己必須努力做到。牢固樹立了教師的光輝形象,透過學習我有著很深的感觸,發覺到與這些優秀教師比起來,差距實在是太大了。有時覺得工作壓力很大很累,現在我卻發現,我們的工作是充實的,意義是深遠的,職業是幸福的,做到愛校如家,愛生如子,任勞任怨,不計較個人得失,時時以“愛心、耐心、細心”,去關心每一位學生,熱愛每一個學生是我們的責任,教育這些孩子是我們的神聖事業。對我們這些學生既要愛又要嚴。既要學知識又要學做人,全面關心學生的進步,時刻把學生放在第一位,是作為一名老師必需承擔的責任和義務。

  三.教師必須做到尊重、理解、信任、鼓勵學生。

  透過學習金會傑教師的事蹟,我進一步體會到,在教育教學中,尊重這些學生,是我們從事教育工作的老師必備的道德要求,尊重學生的人格,友好的對待他們,理解和信任他們,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多和他們交流,多鼓勵和表揚他們,要尊重他們,寬容他們的過失,當學生有不足時,多給予激勵和讚美,對學生精心呵護,尊重學生人格,善待、寬容、理解每一個學生。讓們感覺到在學校裡比在家裡的還要幸福的多,感受到學校生活的開心和幸福。

  作為一名教師,我認為在今後工作中首先應該以金教師為榜樣,學習他獻身教育,甘為人梯的崇高境界。學習他們以德立教、愛崗敬業、忠於職守,樹立良好的職業道德,真正熱愛教育事業,以教育為快樂,熱愛自己的工作崗位,紮紮實實地幹好自己的本職工作,把全部的愛獻給教育事業,獻給我們學校的學生們。其次,要熱愛學生。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我會以金老師為榜樣,滿腔熱情地投入到自己的本職工作中去,全心全意為學生服務。愛不應該是掛在嘴上,也不應該是膚淺的凡事包辦,而應該深入到思想落實在行動上。家長把子女送到學校我們有責任把學生教育好、保護好、讓每個學生都能在教師的愛護下和教育下健康的成長。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們要以求真務實的作風和嶄新的精神風貌,向優秀教師那樣努力工作,不求索取,以奉獻為榮。積極進行“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的探索,。對他人寬容一些,多與人為善,與己為善。做到正人先正己,做事先做人,做一個坦坦蕩蕩的人。腳踏實地、不為名所累、不為利所趨,立足自己的崗位,努力工作和學習,以實際行動為我們學校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先進教師事蹟心得體會3

  人們常說,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是燃燒自己照亮別人的蠟燭。我們自己如何看待教師這個崗位、這種職業呢?不錯,近年來,教師的待遇改善了,成為令人羨慕的職業,願意當教師的人也多了。然而,清醒認識教師職責,還是個沒有完全解決的問題。教師是一個崗位、一種職業,但更是一種責任。

  馮志遠從教47年,卻從未評過職稱。他不計個人得失,一心只為教育。燃燒自己,照亮別人,靠的是什麼?是一種清醒的責任意識。教師可以在不同的教學實踐中形成不同的教學風格,表現出不同的教學藝術,構建不同的教學模式,但是清醒的責任意識和在此基礎上持久的內在動力,是教師完成卓有成效工作的必備條件。

  馮志遠紮根西部農村教育42載,用執著的信念和博大的愛心播撒著教育的火種。他新婚不久就響應國家支援邊疆教育事業的號召,來到寧夏中寧縣鳴沙中學任教,後又轉到關帝中學。到了關帝中學後,他先教語文,後來又一口氣承擔了歷史、地理、俄語等課程,再後來又擔任了英語老師。清醒的責任意識,使他始終把祖國和人民的利益放在心中,把祖國和人民的事業作為自己無上光榮的使命。這使他能夠承受住常人難以想象的困難,保持長久的內在動力,把祖國的需要當作個人的需要,把自己的事業和人生價值與國家的建設發展聯絡在一起。他用自己的生命和熱血詮釋著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的深刻內涵。

  學習馮志遠使我更加認識到,踏踏實實地教書育人,做像馮志遠那樣的合格的人民教師,是我考慮問題的特定視角和對自己的基本定位。教師崗位——特定的育人理念教師既要教書又要育人,兩者是不可分割的統一體,教書是育人的載體,育人是教書的目的。

  馮志遠沒有評過職稱,至今每月少拿幾百元退休金。但他的成果是,他培養的學生陸陸續續地走進了大學。教書育人的力量來自於科學知識。青年人崇尚科學,渴求知識。在馮志遠的講授下,枯燥的歷史課變得生動鮮活。他講的不單純是歷史知識,而是人生,是社會,是國際風雲際會,是民族成敗興衰,是做人做事的道理。馮志遠不是“完人”,有限的積澱,不可能在一夜之間就把薄薄幾頁新新增的歷史知識講得那麼生動,這取決於馮志遠在簡陋條件下的勤奮。我們現在的條件比他所處的環境不知要強多少。我們向馮志遠學習就應該深入研究教學內容,研究教學物件,以自己深入的研究帶動深入的思考,把教書育人提升到科研的高度,以此支撐和昇華教書育人的效果,增強教學內容的說服力和震撼力,以應對網際網路覆蓋全球的今天,各種思潮以更快的速度、更廣的範圍、更難以控制的方式影響著學生。

  教師崗位——執著的追求與奉獻教師的許多工作是無法量化的,是不可能透過工作量來反映的。執著的追求與奉獻是堅守教師崗位,做好教書育人必備的品格。馮志遠不懼清貧,不懼寂寞,遠離妻兒。他不是沒有常人的情感,“我已經快十年沒摸到兒子的手了。”他愧疚地說:“我這一生最大的遺憾是對不起妻兒。”但是“如果現在讓我選擇,我還願意當老師……”他把追求與奉獻當成一種責任,甚至當成一種享受。因此,不論在什麼情況下,不論需要付出多大代價,他都能毫不動搖地常年堅持。報酬從來也不是我是否接受邀請的條件。教師所獲得的享受,不是被讚許,不是贏得掌聲,而是他的講授能得到對方回應,是被對方滿意地接受時那種眼神、那種表情,是一屆屆學生能成為社會棟樑。教師崗位——真摯的情感與愛教師工作是透過教師的言傳和身教兩種途徑進行的。身教就是教師默默地透過自身的行為來演示做人的道理,使自己成為青年學生思想上的嚮導、理論學習上的良師、心靈情感上的益友。馮志遠支教整整42載,他顧不上視力的惡化,起早貪黑為孩子們備課、批改作業,直到失明,依然憑著記憶為孩子們講課。他共教過1萬多名學生。退休後近十年時間裡,失明的他每天義務為孩子們輔導功課,直到身患腦血栓,不得不離開大西北,離開割捨不下的孩子們……這是他以自己的行動表現出的真誠的情感、真摯的愛。

  幾年的教學實踐使我認識到,教師工作中感情的投入是不可缺少的。感情的投入給學生可親、可信的感覺,能拉近與學生的距離,實現教師與學生情感上的交流。

  具體來說,就是嚴格要求與熱情關心相結合,知識交流與感情交流相結合,課堂講授與課後服務相結合,堅持言傳和身教相統一。所以,要真誠地做學生的良師益友。作為良師,我是學生思想上的引導者、人生道路的領航人;作為益友,我又必須轉變居高臨下的師生態勢,堅持以理服人,以情感人。這樣學生感到老師可親不可懼,可信不可疑。實踐證明,在學生心目中教師可親才可信,可信所講的道理才有說服力。這也就是教師教書育人中不可缺少的人格力量。馮志遠的事蹟,感染人,鞭策人,激勵人。他的事蹟使我更感覺到,教師崗位是一種辛勞、一種付出,也是一種收穫、一種享受。

  作為一名青年教師,在崗時間還很長,但我珍愛這一崗位,我一定努力,持之以恆,把所有的光和熱傾注到教書育人的事業中。

  先進教師事蹟心得體會4

  今天上午聽了優秀教師劉彩文老師的先進事蹟報告,她那一心只為教育的先進事蹟深深地感動著我,震撼著我,讓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我也是一名教師,儘管我們的教育環境迥然不同,但我們可以共享同一種精神、同一種信念、同一種態度和同一種操守,那就是、奉獻、鑽研和甘做人梯。在以後的教育職業生涯中,我將在先進教師先進事蹟啟迪和鼓舞下,樹立正確榮辱觀,努力增強"學高為師,身正為範,教書育人"的教師使命感,不斷強化自己作為一名教師的責任心。

  下面談談我學習後的心得體會:

  一、端正態度

  要想讓課堂有亮點,一要端正工作態度。態度決定一切,能不能上一堂好課,能不能讓課堂呈現出更多的亮點,教學態度是至關重要的,個人的教學能力和水平是次要的,個人的教學能力再強,水平再高,缺少一個端正的教學態度,課堂也是很難出彩的。只有端正工作態度,把教育作為事業來做,把教學作為藝術來研究,才有可能上出高質量的課,才能讓課堂亮點不斷閃現。不枉教師的光榮使命。

  二、練好基本功

  要教給孩子一滴水那麼多知識,教師就要具有一桶水那麼多的知識。所以,白天,我們不僅在學校上課,批改作業,處理一些班務,搞教研活動,還要抓緊業餘時間外出聽課學習,晚上回家還得備課,看書學習,查閱資料等,當別人在與家人聊天,朋友聚會,吃喝娛樂,享受工作之餘的悠閒的時候,我們還在為明天的的上課做準備,還在為某個學生的個體行為傷腦筋,還在為寫一篇論文而冥思苦想。是呀,可當我們看到學生的一丁點進步時,有家長向我們道謝時,自己課堂教學閃現出一丁點火花時,工作得到同事、領導的肯定時,那種興奮與激動是難以言表的。覺得所有的辛苦和付出都是值得的。人的一生雖然漫長,可記憶力和精力最黃金的時期卻是有限的,現在的我倍感歲月的不饒人,眼看人生的黃金時間匆匆從腳下流過,如果還不努力學習,不為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積澱下一些經驗的話,可能確實就要來不及了,所以,我想:現在辛苦點,累點,雖然會失去一些娛樂時間,但我會得到一筆人生最寶貴的財富,那就是解惑授業的經驗。天道酬勤,我相信只要辛勤耕耘就會收穫豐碩的成果,哪怕一顆青澀的小果,我也要為之努力奮鬥,心裡也覺得很甜。

  三、擁有一顆真誠的愛心

  "對待別人的孩子要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我們都應該學會換位思考,當我們希望別人怎麼教自己的孩子時,就一定得怎麼教別人的孩子。當家長把孩子送到我們手上的時候,他們對我們寄予很大的希望,所以,我們要象愛自己的孩子一樣真誠的愛他們,用積極的情感去感染他們,扣擊他們的心扉,激起他們感情的波瀾,這是一種責任。我們要象慈母一樣關心愛護每一個孩子,孩子身體不適時,我們應該噓寒問暖;孩子有缺點或不足時,不歧視,不挖苦,不嘲笑,應該有顆包容之心,要想到:他們是孩子,擁有犯錯誤的權利;當孩子的優點或進步時,要及時表揚,加以肯定和鼓勵,……總而言之,作為教師,我們要用自己的愛心、細心和關心,讓孩子真正能健康快樂地成長,那才是我們最大的心願。

  四、與時俱進,開拓創新

  都說人是要活到老學到老的。時代在進步,孩子在成長,對老師的要求也就有所提高,所以,我們要不斷加強學習,學習一些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用學到的理論知識指導自己的實際工作,大膽創新,積極尋找適合學生的教育教學方法,讓自己的腳步跟上時代的步伐,這樣才不會被時代所淘汰。

  最後,我用這句話跟大家共勉:既然我選擇了教師這一行,我就要用我的激情,用我的愛心把這份光和熱永遠延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