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先進事蹟材料> 防汛抗旱先進事蹟材料(精選6篇)

防汛抗旱先進事蹟材料

防汛抗旱先進事蹟材料(精選6篇)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裡,大家都用到過事蹟吧,根據事蹟的性質,可分為正面典型材料和反面典型材料。什麼樣的事蹟才是規範的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防汛抗旱先進事蹟材料(精選6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防汛抗旱先進事蹟材料1

  連日來,河南接連遭遇強降雨侵襲,為保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河南廣大公安民警、輔警爭分奪秒,全力以赴投入抗洪搶險戰鬥。

  7月22日,當葉縣公安局組建防汛救災突擊隊馳援鄭州時,50歲的民警屈振民主動報名,葉縣公安局巡特警大隊負責人黃威說:“老屈,你這歲數不符合青年突擊隊員的選人標準啊。”屈振民卻說:“老驥伏櫪,志在千里,我年富力強,工作經驗豐富啊!”就這樣,屈振民跟在黃威身後,口中不斷絮叨著:“我身體倍棒,危難時刻咱一定往前衝,絕不給大隊拖後腿……”黃威最終同意了他的請求。

  趕到鄭州後,看著洪水肆虐過的鄭州街頭一片狼藉,屈振民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心情,用汗水代替淚水,迅速投身社會面巡邏防控、服務群眾、維護安全穩定等各項工作中。

  屈振民執勤的地點是鄭州市金水路附近,金水路的道路正在搶修中,他們的其中一項工作就是為施工工人和過路群眾提供幫助。同時,由於修路,路口的交通情況比較複雜,疏導交通也是屈振民的一項重要工作。

  “老屈非常敬業,求助群眾、過往車輛太多,他站那裡執勤一天一夜沒有閤眼,該他休息時仍堅持要來,嗓子乾啞,嘴唇都已經乾裂了。”連續的勞累導致他的嗓子幹疼得將近無法出聲,血壓一度躥到180mmHg。帶隊領導程可曉勸他休息一下,他卻堅持邊用藥邊工作。

  屈振民說:“加大交通疏導力度、儘快恢復生產生活秩序是我們的職責所在,我們要爭分奪秒地努力,請人民群眾放心,我們一直在。”

  防汛抗旱先進事蹟材料2

  “對不起,爸爸沒能遵守承諾;因為守護好新鎮的父老鄉親平安是我的責任!”

  7月21日晚,暴雨如注,短短几個小時河水水位迅速上漲,位於衛河河畔的豫北名鎮浚縣新鎮鎮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壓力。浚縣公安局新鎮派出所所長李振鵬接到暴雨預警後,迅速帶領全所民警、輔警開展抗洪搶險工作。

  鶴壁市境內遭遇連續強降雨,浚縣新鎮鎮境內的共產主義渠和衛河水位猛漲,加上上游河流分洪洩洪,洩洪區幾十個村莊的群眾亟待轉移。李振鵬聞汛而動,向全所民警、輔警發出號召:“養兵千日用兵一時,急難險重面前,人民警察責無旁貸!當務之急就是把群眾一個不少地轉移到安全地帶。”

  “奶奶,請放心,只要人在,家就在,咱要相信黨和政府,您在這裡安心住下,缺什麼我給您置辦。”

  在該鎮新北學校的安置點,李振鵬緊握著一位老人發抖的雙手,安撫好老人的情緒後,繼續投入到群眾的轉移安置工作中。一個晝夜未眠未休,截至7月22日凌晨,新鎮鎮轄區內14個村莊2000餘名群眾全部被安全轉移。

  大雨一波未停一波又起,受強降雨的影響,7月22日晚,衛河彭村段突發決堤,河堤口頭寬度達到40米,情況十分危急。“走!我們動作麻利點,去河堤兩邊把警戒線拉起來。”帶著兩名民警,李振鵬一行人迅速出發趕往衛河彭村段決堤口。剛剛靠近河堤,見到不少群眾在圍觀,李振鵬見狀趕緊帶著其他民警上前勸離。“洪水期間,不要往河邊湊,一不小心掉下去就有生命危險!快點回去……”泥巴裹滿褲腿,汗水溼透衣背。李振鵬一遍又一遍地勸離圍觀群眾,他的衣服溼了幹,幹了又溼,對群眾一遍一遍地解釋、提醒,包括李振鵬在內的百餘名民警經過70多個小時的艱苦鏖戰,維護了新鎮衛河大橋交通順暢,使救災搶險物資快速有序地進入搶險堤段,在強有力的保障下,決口於7月26日凌晨2時終於成功合龍。

  完成任務後,李振鵬根本顧不上休息,又配合黨委政府第二次有序轉移了20多個村的群眾。

  因為鎮裡停水停電,李振鵬已經4天4夜沒有聯絡到家人了,4天前,小兒子給他視訊通話問:“爸爸,我好想你,你什麼時候回來呀?你不是說帶我去北京看毛爺爺嗎?”他只能愧疚地對孩子說:“對不起,爸爸沒能遵守承諾;因為守護好新鎮的父老鄉親平安是我的責任!”

  防汛抗旱先進事蹟材料3

  “作為一名曾經的軍人,現在的人民警察,救民於水火,我義不容辭。”

  7月22日,剛剛結束抓捕任務回到單位的遂平縣公安局巡特警大隊民警譚鵬飛,接到緊急馳援鄭州的通知。駐馬店市公安局迅速抽調精幹警力166人、防汛救災車輛47臺,成立援鄭支隊,緊急馳援鄭州。譚鵬飛顧不上舊傷發作的膝蓋,來不及回家,就主動請纓加入援鄭支隊,“我志願申請到防汛救災的最前線,請組織派我第一個出征”!

  當天下午趕到鄭州駐地後,譚鵬飛和隊員們顧不上休息,立即與當地公安機關對接,全力配合鄭州市公安局中原分局航海西路派出所開展巡邏防控、交通指揮、排查隱患、疏散群眾等工作,維護當地災後重建和社會秩序穩定。

  “請放心,我們馬上到!”7月23日10時許,正在緊張工作的譚鵬飛接到轄區派出所求助:某小區由於積水嚴重,地勢較低的幾幢居民樓先後出現不同程度的傾斜,為避免人員財產損失,現急需對危樓居民進行疏散。譚鵬飛立刻帶領隊員趕到現場,配合辦事處、派出所與志願者開展工作,設立安全警戒線,深入危樓之內,挨家挨戶進行排查,勸說住戶儘快撤離。經過兩個小時的工作,危樓住戶終於全部被疏散到安全地帶。相關住戶於當日18時前全部安置妥當。他們在連續工作近10個小時,圓滿完成任務後才返回駐地。

  “謝謝警察同志!你們都是從駐馬店來的吧?真是太辛苦了。”7月26日上午,譚鵬飛帶領隊員們在中原路西三環執勤,由於相關部門正在附近進行排水操作,大量積水湧上地面,淹沒了行人通道,加上車流密集,交通擁堵嚴重。譚鵬飛立即和隊員們上前,引導過往行人和車輛安全有序透過,並找來沙袋,用心擺出了一條臨時“人行道”。

  “作為一名曾經的軍人,現在的人民警察,救民於水火,我義不容辭。開展援鄭勤務工作以來,僅我們中隊就已受理群眾諮詢求助68人次,救助被困群眾218戶,搬運(轉移)防汛救災物資220件……”譚鵬飛說。

  防汛抗旱先進事蹟材料4

  2015年4月25日14時11分,尼泊爾發生8.1級地震,日喀則市震感強烈,其中吉隆、聶拉木、定日、拉孜等縣受災嚴重,地震造成了重大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災情發生後,拉孜縣立即投入抗震救災,在抗震救災中湧現了許多的感人事蹟和先進榜樣,他就是其中的一個,歐珠羅布,男,藏族,中共黨員,拉孜縣副書記、縣長。在抗震救災的日日夜夜裡,他加班點,忘我的工作,勤勤懇懇,任勞任怨,優質高效的完成了抗震救災的'每一項任務,為抗震救災做出了積極的貢獻,得到了受災群群眾和上級領導的一致認可和好評。

  一、一線指揮、統籌全域性,安置點保質保量按時建成

  “4.25”地震發生後,他顧不上與家人聯絡瞭解家裡的情況,迅速組織召開專題會議聽取縣受災情況及研究部署受災群眾的救治、安置工作。會議結束,他帶領有關單位負責人和醫療隊對全縣11個鄉(鎮)的受災村逐鄉逐村進行災情核查。每到一個受災點,他首先明確人命關天,盡一切力量確保群眾的人身安全,由於我縣迅速有效的救援行動,拉孜縣群眾無一人傷亡。當一切工作安排託當時,已經是26號凌晨5點多,他沒有顧得上休息再次召開緊急會議,對下步抗震救災的衛生防疫、物資調運等做了緊急的部署。地震發生的第三天,28日中午,接到市抗震救災領導小組緊急通知,需在拉孜縣安置聶拉木和吉隆兩縣的大約2000人受災群眾,一邊是本縣的災情一邊是兄弟縣的求助,他立即召開會議研究部署。在會上,他當機立斷成立“4.28”受災群眾安置領導小組,領導小組的成立,理順了工作機制,明確了任務,細化了分工,為安置點的建設提供了機構保障。29日,市委、市政府要求安置人數從最初的2000人增加至5000人,任務量整整大了一倍多,他沒有一句怨言、沒有提一句要求,帶領全縣幹部職工爭分奪秒的投入到安置點建設工作中。

  二、身先士卒、以身作則,展現當代共產黨員本色

  安置點的建設任務是最難啃的硬骨頭。拉孜縣氣候惡劣、風沙大、晝夜溫差大,安置點位置在兩座大山之間的風口,每天下午風吹人跑,沙塵滿天,夜晚溫度在零度以下。從4月28日他帶領全縣幹部職工連續兩天兩夜在安置點搭建帳篷。他對參建幹部說,這次災害不僅考驗了受災群眾,也是對我們黨員幹部的一次考驗和檢驗,考驗我們的戰鬥力和奉獻精神,檢驗我們是不是一名合格的黨員,我們多搭建一個帳篷,就是對受災群眾多一份保障,就是對入黨誓詞兌現了一份承諾。從物資的下車、物資的搬運到帳篷的搭建到處都留下了他的身影,他用自己的行動激勵大家、鼓舞大家,有的同志看他太辛苦,就主動過去幫助他,說縣長你先休息一下我來,他生氣的說道,在這裡沒有縣長沒有領導,有的是黨員是幹部。他餓了他吃幾口泡麵,渴了喝幾口飲用水,安置點的帳篷搭建好了,但他臉上的皮曬脫了、嘴唇列了、手上磨出了血泡、眼睛佈滿了血絲,但他臉上掛著喜悅,心中充滿了無愧,他無愧於組織的培養、無愧於受災群眾重託。

  三、認真負責、嚴謹求實,安置工作有力有序

  他要求務必確保受災群眾下車就有熱飯吃、熱水喝,每一位受災群眾得到妥善安置,並特別叮囑服務人員在安置的過程要注意工作方式,受災群眾剛到一個新環境,肯定會這樣那樣的問題,我們工作人員要耐心的解答,幫助他們儘快融入到安置點。凌晨1點多第一批受災群眾抵達安置點,看到受災群眾的安全抵達,他馬上緊緊握住受災群眾的手,彷彿迎接多年未走動的親人,組織安置組送上熱飯和開水,醫療組對他們體檢,當把受災群眾安置妥當,輪到他回去休息了,他卻說我就在車上睡會就行了,就是我回去了也睡不著,在這睡反而睡的踏實,大家都知道他是不放心後面受災群眾的安置工作。凌晨5點左右第二批受災群眾才抵達,負責迎接第二排受災群眾的同志半夜起來,冷的站不住、原地跺腳,有些人發起了牢騷,但當聽到縣長就在旁邊車上睡著的時候,他們都沉默了,每個人都在想,這麼冷他是怎麼睡著的,是我們的縣長太累了,他又一夜沒有休息。當第二批受災群眾抵到的時候,他又投入到工作中,就是這樣廢寢忘食的工作,每名受災群眾都得到了妥善安置,臉上紛紛露出了滿意的笑容。這時安置點每一名受災群眾和工作人員心裡有句話想對他說,縣長您辛苦了。

  四、攜手同心、同吃同住,與受災群眾共度難關

  “回家”,他對每一個受災群眾說,安置點就是我們的家,我們都是家人,有什麼困難就不要和家裡人客氣,我們一起想辦法,一起解決。他對工作人員說,我們不要認為受災群眾不提要求、不提意見,就是代表我們的工作作好了,受災群眾不主動提,是理解體諒我們,但不代表我們的工作就做圓滿了,我們要主動找問題、找不足,我們要想對待家人一樣的照顧他們。他每天堅持和受災群眾一起吃住,許多人不解,就主動問他,他說,和受災群眾一起吃住不僅是工作的需要,也是融入他們、瞭解他們最直接、最有效方法,我和受災群眾同吃同住可以瞭解伙食到底怎麼樣,飯量足不足,味道好不好,營養高不高,睡的暖不暖,還可在共同進餐中,瞭解受災群眾口味,瞭解安置點那些工作做的不夠,瞭解他們的思想波動。同時也方便了解、監督我們的工作,這樣我才心中有數,對我們的工作有直觀的判斷和尺度的衡量。我們要做他們最堅實的依靠,和他們一起共度難關,重建美好家園。

  五、科學排程、全力保障,解決受災群眾後顧之憂

  4月28日,縣政府在財政緊張的情況下,拿出300萬元用於受災群眾保障物資的採購,他對採購工作提出明確的要求,一定要在受災群眾到來前保證所有物資到位,在他親自督查下所有物資在受災群眾到來前全部到位。受災群眾住下了,他又為更好的為受災群眾創造居住條件忙碌了,在他的指導下建立了醫療、金融、通訊、超市、警務站等便民服務網點,方便群眾的正常生活;縣民間藝術團精心編排特色節目,深入安置點各區域進行演出慰問;縣文廣局電影隊在安置點各區域進行電影放映,豐富受災群眾業餘生活;在安置點開辦臨時幼兒園;對安置點道路進行平整、硬化,逐步改善安置點基礎設施。組織消防隊對安置點進行灑水降塵,淨化空氣、淨化環境。這些實實在在的措施為受災群眾的正常生活提供的保障,為他們幸福、安心的生活解決了所有後顧之憂。

  防汛抗旱先進事蹟材料5

  7月11日以來,受“煙花”和副熱帶高壓氣流影響,我市多地遭遇暴雨“車輪戰”,防汛應急響應級別更是由II級提升為I級,科創中心作為最大降水量站點,24小時內降水峰值一度達到777.5毫米,造成渤海路街道以北地區水位不斷上漲,農村房屋多處受災嚴重。洪水洶洶,牽動人心,防汛救災工作刻不容緩。李含笑同志雖然參加工作不到一年,但在防汛一線的戰場上,她不畏艱險,任勞任怨,以實際行動在抗洪救災中彰顯著一位共產黨員的本色、一名選調生的風采、一個基層幹部的擔當,她與大自然賽跑,她與風雨鬥爭,用自己的身體守護著人民群眾的安全。

  一、衝鋒在前,暴雨中的細緻排查

  7月21日下午,我市雨勢不斷增強,量極大、範圍廣。由於地勢原因,多處社群、房屋被淹。在海河路街道的防汛工作部署下,李含笑同志被分到北晨嘉園社群開展防汛工作,在沒有雨衣、膠靴等防護的情況下,李含笑同志不畏險阻,不顧自身過敏和特殊生理期的不適,冒雨衝鋒在前,淌著及膝的水流,跟著社群工作人員一起細緻排查地下積水、地面塌陷等安全隱患,對84個單元樓、90餘部電梯、28棟樓頂落水口及地下室進行全面不間斷巡查,在塌陷地段及時圍擋警戒線,進行臨時封閉。發現排水堵塞,毫不猶豫將手伸進淤泥裡進行疏通、發現樓前花園處排水外溢,拿起鐵鍬封堵漏水區域,全身沒有一處乾燥的地方,社群人員考慮到她身體不適,喊她回去休息,她卻一口拒絕,主動請纓前往下一個“戰場”,腦子裡時刻裝著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二、任勞任怨,安置點內有序幫扶

  在農村房屋受災嚴重的情況下,為全力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安全,海河路街道火速展開群眾轉移工作。李含笑同志二話不說立即前往松江小學安置點服務受災群眾,對安置群眾一一進行登記造冊,老年人聽力不好,李含笑同志就耐心趴在群眾耳邊,詢問資訊,強化人員安全管理,1個多小時內,迅速全面登記受災人員資訊488人。這項任務完成了,李含笑同志又迅速投入到打掃衛生、分發餐食、等工作當中,直到凌晨2點多,400多名老百姓全部得到妥善安置,她才託著疲憊的身軀趴到了桌子上。為給受災群眾提供一個溫馨舒適的居住環境,李含笑同志和海河路街道的工作人員一起,對安置點進行清潔消殺,幫助群眾打掃衛生、收拾房間、整理床鋪,讓他們即使“流落”在外,依舊體會到家的溫暖。

  三、盡職盡責,辦公室裡保障後勤

  安置點情況穩定之後,為保障防汛資訊暢通、救援工作及時順利上報。李含笑同志留在辦公室內,堅持18個小時開展資訊對接工作,第一時間保證資訊上傳下達,撰寫文字材料1萬餘字,上報美篇資訊10篇,上報防汛實事照片、影片150餘張,及時有效宣傳防汛戰場上的英勇事蹟,全力保障後勤工作穩定有序進行。

  每一次艱難險阻都是對初心的考驗、對黨性的錘鍊。她無視身體不適,用無畏的行動向群眾踐行著她入黨時喊出的錚錚誓言;她盡職盡責的完成每項任務,用無怨無悔向祖國訴說著她身為選調生的使命!

  防汛抗旱先進事蹟材料6

  7月21日,一場突如其來的暴風雨席捲鶴壁,根據氣象臺檢測,21日05時——21日17時,全國最大降水量出現在鶴壁科創中心,累計降雨量已超過1113.5毫米。科創中心位於我區海河路街道的中心位置,以科創中心為中心,轄區內多條道路出現積水,多個村莊被淹,防汛工作緊急而又艱鉅,黃凱琳同志衝鋒在前,充分發揮一名黨員的先鋒作用、樹牢一名選調生的責任意識、彰顯一名基層幹部的擔當作為,迅速投入防汛工作,築牢群眾的安全牆。

  不懼危險,勇當防汛先鋒員

  海河路街道轄區內的渤海路由於地勢低於107國道,大量107國道的水自西向東流入渤海路,道路上的積水已經淹沒膝蓋。黃凱琳同志曾經掛職的劉長屯村就在渤海路上,道路上的積水從村子的南門洶湧流入村子,村內積水嚴重,大量汽車面臨被泡的危險、多處地下室出現漏水情況。黃凱琳同志迅速開車到村內檢視情況,車子因為積水太多走不動,她就把車停在路邊蹚著水去村子裡,跟著村民一起裝沙袋、抗袋子,加固村子南大門。南門穩定了,她又帶著兩委幹部到村子北門、東門檢視汛情,對積水嚴重的東門立即進行臨時封閉,設定明顯的障礙物提醒村民從北門繞行,保障群眾生命安全。

  用心幫扶,爭當群眾服務員

  海河路街道8個村中有6個村都不同程度受到暴雨影響,450餘名村民被送到安置點,黃凱琳同志立即到安置點服務受災群眾,打掃衛生、鋪設地墊、分發餐食、安撫情緒......每個事情她都用心去做,用情去幹。為了保障村民住的舒服,她為村民鋪上地墊,貼心分成男區和女區,送上被子、枕頭,讓村民睡得安心。面對村民的歸家心情,她用心紓解;面對村民的不理解,她耐心解釋;面對村民的小脾氣,她細心勸說。在物質和精神上,她都給予村民貼心照顧,讓村民在安置點也能享受到家的溫暖。

  盡心竭力,當好後勤保障員

  作為海河路街道辦事處黨政辦主任,黃凱琳同志毛遂自薦承擔起安置點的物資保障工作。7月21日晚上雨量不斷加大,安置點的村民不斷增加,地墊出現短缺,黃凱琳四處聯絡尋找物資,文具店、玩具店、五金店......所有能找到的聯絡方式她都一一聯絡,路上積水嚴重,貨物無法派送,她找來大卡車去賣家倉庫拉貨,看到路邊店鋪招牌上的電話她都一個一個打電話詢問,當天晚上,她購買到地墊129包,12小時內共購買地墊284包,保障了群眾的居住條件。近500名村民以及工作人員一日三餐問題也一直是黃凱琳最上心的事情,為了保障大家吃的好,在物資極其短缺的情況下,她前後找了7家飯店,最終定到能夠保障數量和質量的餐食,讓村民住的舒服、吃的安心。

  一身衣服溼了又幹幹了又溼,她沒有退卻,路上積水及膝水流湍急,她沒有畏懼,四處碰壁尋找無門,她沒有放棄。她選擇在關鍵時刻站出來,在危急時刻豁出去,用逆行的背影踐行初心使命,用衝鋒在前的擔當在防汛一線開出青春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