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兒童遊戲活動方案
為了確保活動有序有效開展,往往需要預先進行活動方案制定工作,活動方案是為某一活動所制定的,包括具體行動實施辦法細則,步驟等。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中秋節兒童遊戲活動方案(精選10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中秋節兒童遊戲活動方案1
活動時間:
20XX年9月X日
活動地點:
教室
活動參與人員:
全體小班幼兒,家長及本班老師
活動目標:
1、透過活動,讓幼兒初步瞭解中秋節的來歷。
2、體驗與同伴、老師一起過節的快樂。
活動準備:
發動幼兒自帶水果或月餅
活動形式:
班級集體活動
活動流程:
介紹節日——欣賞故事——親子游戲——談話品嚐
注:親子游戲活動可參考幼兒園自身防疫安全政策適時恰當舉辦
活動內容:
一、向幼兒介紹有關中秋節的來歷,讓幼兒知道中秋節的日期。
二、欣賞故事“月亮姑娘做衣裳”,瞭解月亮是不斷變化的。
討論:為什麼月亮姑娘的衣服總是穿不下?(下文附故事內容)
三、親子游戲
遊戲一:手指遊戲《變變變》
玩法:用小手指做遊戲
遊戲二:韻律遊戲《拍手點頭》
玩法:根據音樂的節奏與歌詞來進行拍手和點頭動作。
遊戲三:粘泡泡糖
玩法:家長和幼兒一起問教師:“泡泡糖,泡泡糖,粘什麼?”
教師回答:“兩個兩個粘XX”後面主持人可隨機說。
遊戲四:擊鼓傳話
玩法:一人在敲敲,一人用傳花的方式進行,當音樂停止,物品在誰的手上,就由誰來進行表演。
四、談話品嚐
討論:中秋節都吃什麼?
分享:共同品嚐自帶的月餅和水果,說說自己所帶的食品。
中秋節兒童遊戲活動方案2
一、背景分析
中秋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一年一度的中秋佳節,是孩子們觀賞月亮、品嚐月餅、學習分享的大好時機。這一主題活動貼合幼兒的生活經驗,是兒童所熟悉、感興趣的,又是具有教育價值的。以中秋節為主題設計和組織豐富多彩的活動,有助於幫忙幼兒初步瞭解中秋節的相關文化,感受花好月圓和合家團圓的完美氛圍。而環境作為一種“隱性教育課程”,在幼兒園日常教學中具有獨特的功能和作用。為了更好的完成中秋節主題,就要創設與教育相適應的良好環境。在環境創設上要突出幼兒的主體性,也就是從設計到佈置再到評價整個過程均讓幼兒積極參與。在環境創設資料的選擇上,要充分研究到每個幼兒的發展需要,保證幼兒對環境的選擇和自由支配。
二、活動主題目標
1、感受節日的歡樂氣氛,讓幼兒經過品嚐月餅、觀賞月亮、學習和欣賞歌曲、製作水果拼盤等活動來體驗節日的歡樂,分享完美的情感。
2、明白陰曆八月十五是中秋節,初步瞭解中秋節的來歷,瞭解中秋節的來歷和有關習俗,明白中秋節是我國傳統的團圓節。
3、幼兒與家長共同收集整理資料,提高幼兒的自我學習本事。
三、環境創設
(一)主題環境創設
主題牆作為促進幼兒發展不可缺少的“環境”,已成為當前幼兒園教師關注的熱點問題。在主題教學活動中,經過創設主題牆,讓牆由“靜”變“動”,融入到主題教學中,讓幼兒與環境進行有效地對話,成為我們主題活動的有機組成部分,成為幼兒學習的互動平臺。在創設前,先和幼兒討論,多關注幼兒,觀察幼兒的興趣點和需求,確定環境創設資料,並激發他們創設主題牆飾的進取性,傾聽幼兒創設牆飾環境的所思、所想,為幼兒供給適度的支援。其實創設環境的過程也是幼兒的學習過程。經過與幼兒討論決定了牆飾資料後,教師應和幼兒一齊設計、準備材料和製作。
1、奇妙的月亮——關於月亮的圖片(由教師、幼兒、家長共同收集整理)如:嫦娥奔月圖片、月宮照片、神舟飛天照片、月球圖片等(下頭配上簡單的文字說明)。豐富幼兒關於月亮的經驗。
2、中秋風俗——關於中秋節各地風俗的照片。通常中秋節與國慶節在同一時間段,能夠佈置中國地圖,然後將共同收集的各地慶祝中秋節的照片按照地域佈置在地圖上。如:中秋團圓、賞月、吃月餅、登高望月等。由師幼共同完成。目的讓幼兒瞭解中秋節的風俗習慣。
3、中秋來歷——后羿射日、嫦娥奔月等圖片。目的在於讓幼兒瞭解中秋節的來歷和相關傳說。
4、團圓樂——幼兒全家福照片,體現中秋是團圓的日子。
5、歡歡喜喜過中秋——幼兒親子手抄報。幼兒與家長共同製作手抄報,體現中秋來歷、中秋風俗、中秋兒歌、古詩等,圖文並茂。增進幼兒對國家的傳統文化的認識,理解中華文化和美德的教育。
6、中秋祝福——教師為幼兒準備一幅長卷,讓幼兒用畫筆在長幅畫卷上表達了自我對中秋的感悟。月桂樹下的玉兔、會飛的嫦娥、月亮的變化、團圓的心願……所有關於月亮的夢想都躍然紙上。
(二)區域活動創設
區域活動是課程資料的延伸或拓展,所以本主題的區域資料來園與中秋節的相關資料,根據幼兒的不一樣本事和個別差異投放不一樣層次的材料,區域中的資料都是與課程和近階段的活動資料緊密聯絡的,幼兒經過區域遊戲,主題活動中獲得的經驗會進一步得到鞏固、遷移和提升。
1、團圓超市:
幼兒和蒐集各種月餅外包裝盒、手提袋、月餅盒、飲料瓶、各種水果等,開展“超市購物”遊戲。
2、美工區:
巧手吧:幼兒利用月餅盒、手提袋等,藉助教師供給的輔助材料(剪刀、雙面膠、彩紙、絲帶等)對包裝盒進行裝飾,組合製作立體化的作品。生活中隨處可取的廢舊材料在孩子們富有創造性的小手中就會變成寶貝,汽車、傢俱等。當孩子們體驗創造的歡樂時更收穫了成功的喜悅。
月餅店:幼兒利用橡皮泥,藉助模具製作月餅。
說明:為了體現幼兒互動,幾個區域能夠合作遊戲。泥工區幼兒製作好的月餅能夠送到巧手吧進行包裝,由司機送到超市裡出售。這些能夠在教師的提示下,由幼兒表達出合作遊戲的願望。
3、益智區:
結合科學領域活動,在節前節後讓幼兒觀察月亮,進行比較,繪製出“月亮變化冊”等。
4、音樂區:
歡樂音樂會。準備各種打擊樂器:圓舞板、三角鐵、碰鈴等,音樂圖譜,進行節奏樂練習,嘗試為歌曲《爺爺為我打月餅》、音樂《彩雲追月》,用不一樣的打擊樂器合作演奏,體驗歡樂,嘗試用樂器獨立演奏幼兒園迎中秋節主題活動策劃方案策劃書。幼兒接觸打擊樂,能夠發展幼兒對音樂的節奏感、感受力和理解力,培養幼兒耐心傾聽與相互合作的習慣。
5、表演區:
為幼兒供給表演的'頭飾、道具,引導幼兒舉辦中秋聯歡會,鼓勵幼兒大膽表演、展示自我,激發幼兒的自信心。
6、閱讀區:
投放關於月亮、中秋節的故事書、圖片、識字卡片、圖文並茂的古詩、兒歌,提高幼兒的閱讀本事
(三)走廊環境創設
走廊是幼兒園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室外場地和室內環境的通道,是幼兒每一天都必須接觸和經過的場所,它同樣肩負教育功能的職責。
(四)家園聯絡欄
家長園地是家園溝通的重要園地,家長園地不僅僅要溫馨、好看,並且要富有詩意,能吸引家長眼球,要讓欄目“活”起來,真正體現家園之間互動。為讓家長全面地瞭解班級活動,設立如下板塊:教育早明白——張貼主題教學計劃,讓家長了解本主題資料;本月話題:——家長討論“過一個有意義的中秋節”的方案,讓幼兒在節日的歡樂氣氛中瞭解節日的來歷、風俗等;我學會了——張貼兒歌、故事;溫馨提示——結合主題活動的開展需要家長配合的工作等,精彩瞬間——用照片的形式將幼兒園開展活動的情景向家長展示。從而體現家園共育的理念和主張!
在中秋節主題環境的創設中,要體現出以幼兒作為學習主體的身份貫穿活動的整個過程,努力使每一塊牆面、每一個區域、每一件材料都能與幼兒互動,與幼兒“對話”,發展幼兒的自主學習本事。讓幼兒在遊戲中學習、在歡樂中學習,讓環境也成為幼兒的教師。
中秋節兒童遊戲活動方案3
一、活動目標
1、瞭解中秋節的來歷,知道基本的文化習俗。
2、透過觀察、記錄月亮的變化,知道節日與月亮的關係,引起幼兒對天文現象的興趣。
3、透過各種各樣的月餅,培養幼兒對數概念的理解、認知及對圖形的分類、比較。
4、透過蒐集資料、講述,發展幼兒口語表達能力。
5、創編“月亮和月餅”的兒歌,欣賞和表演相關的歌曲。
6、動手操作能力的鍛鍊。
二、活動主題
活動1:會變的月亮
(一)活動過程
1、從陰曆的八月初一開始,要求孩子在家和家長一起觀察記錄月亮,孩子用繪畫的形式記錄,講述自己的發現,家長用文字記錄下來。第二天早上來園後,互相講述自己的觀察發現。
2、十五過後,將自己的記錄帶到幼兒園,掛到指定的地方,互相看,尋找月亮變化的規律。
3、從十六開始,晚上觀察後,早上來園後將自己的觀察記錄下來,互相講述。
4、堅持記錄一個月後,引導幼兒總結、表述月亮的變化規律,激發幼兒對科學現象的興趣。
(二)活動反思
家長的配合意識有待提高,只有xx、xx等幾個孩子記錄的很完整,很仔細,其他孩子的記錄有些只有大人的文字,孩子只是講述,參與的感官太少;還有一部分家長可能覺得這件事對孩子的發展無關緊要,所以孩子要求後,並不主動配合,沒有和孩子一起觀察月亮,所以當老師讓他講述發現的時候,孩子無可奈何。家長的教育觀念有帶改變。
活動2:製作月餅(親子活動)
(一)活動要求
1、在活動中,家長放手讓孩子去做,家長只是起幫助指導的作用。
2、進入活動室,要小聲說話,以不影響他人為原則。
3、活動結束後,整理好所有的東西,物歸原處。
4、準備好製作月餅的材料(擀麵杖、面板、模子、月餅餡),油麵和水面統一準備。
(二)活動過程
1、孩子和家長一起製作月餅。
2、將做好的月餅放入烤箱中。
3、戶外傳統遊戲——貼膏藥、切西瓜,共同參與。
4、室內遊戲——搶椅子,家長和幼兒分開遊戲。
5、品嚐月餅。
三、延伸活動
十五過後,可以將月餅的包裝盒帶到幼兒園,舉行月餅包裝展,參觀欣賞美麗的包裝;設計製作包裝容器,充分發揮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及對美的感知、理解和表現力。
中秋節兒童遊戲活動方案4
活動目標:
1、鍛鍊手部動作的靈活性,鼓勵幼兒大膽製作,培養想象力、創造力。
2、瞭解做月餅的過程‘練習團、壓、捏、刻、印等技能。
3、感受中秋節的歡樂氣氛,體驗自己的勞動成果
活動準備
實物月餅、音樂(爺爺為我打月餅)請食堂師傅準備好作月餅的麵糰、餡泥等材料,各種形狀的月餅卡片。
活動流程:
歌唱(爺爺為我打月餅的歌曲),激起幼兒的學習興趣。
1、師生談話:剛才我們唱了(爺爺為我打月餅)的歌曲,小朋友們你們吃過月餅嗎?(吃過)哪你們吃的月餅是什麼形狀的?什麼味道的?裡面都有些什麼?(冰糖、紅綠絲、花生米)等。
2、出示不一樣造型月餅讓幼兒觀擦,問:小朋友們你們願意做一個香甜的月餅送給你最喜歡的人嗎?(願意)此刻教師就來教你們做月餅。
3、教師邊講解邊示範月餅的做法:
〈1〉、先將面揉好,用手團、壓、然後包餡,一手託皮,一手沿皮的邊緣包上、捏緊。
〈2〉、將包好的麵糰放入模型,摁一下,然後磕出來。
〈3〉、將做好的月餅放入廚房內的蒸籠裡蒸熟。
4、幼兒自己製作教師巡迴指導,教幼兒團、壓、捏、刻、印等技能,引導幼兒做出各種各樣的不一樣形狀、不一樣花紋的月餅來。
5、帶領幼兒邊唱:打月餅的歌曲邊把自己製作的月餅放入廚房的蒸籠裡。
6、師生一齊做著遊戲等著欣賞自己的作品,體驗成功的喜悅。
教師講解:今班教師給你們帶來了很多月餅卡片,你們想明白這些卡片是什麼形狀?什麼顏色的嗎?(發給幼兒每人一份,先讓幼兒觀察並大膽發言講一講什麼形狀、什麼顏色的)。
7、做遊戲:(利用圖片進行二次分類)教師拿兩個紙盒做汽車,請幼兒先把大小不一樣的圓形月餅裝到一輛車上,再把大小不一樣的正方形月餅裝到另一輛車上,再請幼兒把大小不一樣的圓形月餅分別分給兩種小動物(小貓、小兔),再把大小不一樣的正方形月餅分給(小熊、小鴨)。
8、幼兒做練習:快把小豬商店的月餅裝上車,教師向幼兒交代清楚:月餅的形狀要與車身上的標誌相同,再把月餅分別送到小動物的家裡。
9、將自己做的月餅帶回家。
中秋節兒童遊戲活動方案5
活動目的:
1、透過各種活動,讓幼兒知道陰曆八月十五是中秋節,初步瞭解中秋節的來歷,知道中秋節是我國傳統的團圓節。
2、瞭解中秋節人們的活動,讓幼兒透過品嚐月餅、觀賞月亮、學習和欣賞歌曲、製作水果拼盤等活動來體驗節日的快樂,感受中國人的文化習俗。
3、透過活動,促進親子交流,增進幼兒與父母之間的感情,體驗節日的快樂。
4、引導幼兒感受、體驗勞動與分享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場地佈置:懸掛《中班組“喜迎中秋與愛同行”親子活動》的橫幅和貼有謎語的燈籠
2、音樂準備:《春江花月夜》、《爺爺為我打月餅》、《感恩的心》。
3、家長自帶水果、水果刀、月餅,教師準備盤子、桌子、椅子、一次性手套(做拼盤時用)。
4、故事:神話影片《嫦娥奔月》,《月亮姑娘的衣裳》的道具。
5、遊戲用品:鼓、大花各一、抽題紙條,小獎品若干。
6、座位安排:家長坐在孩子的後面,整個呈半圓形。
活動流程:
一、幼兒演唱歌曲《爺爺為我打月餅》
小朋友知道人們慶祝中秋節最主要吃什麼?(月餅)現在就請欣賞小朋友演唱的歌曲《爺爺為我打月餅》。
二、播放影片:神話故事《嫦娥奔月》
小朋友,你們知道傳說中月亮上住著誰嗎?(嫦娥)中秋節的來歷就和嫦娥有關,我們一起來看神話故事《嫦娥奔月》。
三、幼兒朗誦古詩《靜夜思》、《泊船瓜洲》
知道了中秋節的來歷,現在我要考考小朋友,你們會哪些和月亮有關的古詩?請小朋友一起來朗誦古詩《靜夜思》和《泊船瓜洲》。
四、教師講故事《月亮姑娘的衣裳》
出示月亮道具,問:看看這是什麼?(月亮)請欣賞吳老師為大家帶來的故事《月亮姑娘的衣裳》。
五、親子猜燈謎
傳統的節日,我們來玩個傳統遊戲《擊鼓傳花》,玩法和規則大家都很熟悉,花落誰家,家長和孩子一起上前抽紙條,然後按照紙條上的要求去猜謎,猜對有獎。
六、親子製做水果拼盤
按照六人一組圍坐桌旁,利用自己帶來的水果合作製作水果拼盤。當場頒發創意獎、精美獎和造型獎、可愛獎及優秀獎。
七、家園齊唱《感恩的心》
小朋友的成長離不開爸爸媽媽的辛苦照料,也離不開老師的諄諄教導,我們幼兒園的工作也離不開各位家長大力支援。我們每個人都有許多需要感謝的人。感恩的心,感謝有你!
請大家全體起立,一起來演繹那首溫暖人心的歌曲《感恩的心》。感恩,會是心境變得平和;感恩,會使自己感到幸福;感恩,會使生活充滿希望!因為感恩才會有多彩的世界,因為感恩才會有真摯的友情,因為感恩才讓我們懂得了生命的真諦。
結束語:
人和、事和,和和美美,月圓、家圓,團團圓圓,在這花好月圓的美好時刻,我們共同祝福所有的家庭平安、幸福,祝我們市一幼的發展蒸蒸日上,前景輝煌。
中秋節兒童遊戲活動方案6
一、活動背景
中秋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以中秋節為主題設計和組織豐富多彩的活動,有助於幼兒初步瞭解中秋節的文化,感受花好月圓和合家團圓的美好氛圍。
二、活動目標
1、知道農曆八月十五是中秋節,初步瞭解中秋節的來歷和有關習俗,知道中秋節是我國傳統的團圓節;
2、感受節日的歡樂氣氛,讓幼兒透過製作月餅、觀賞月亮等活動來體驗節日的快樂;
3、幼兒與家長共同收集整理資料,提高幼兒的自我學習能力。
三、環境創設準備
(一)主題環境創設
【主題牆】讓牆由“靜”變“動”,融入到主題教學中,讓幼兒與環境進行有效地對話,成為我們主題活動的有機組成部分,成為幼兒學習的互動平臺。教師應和幼兒一起設計、準備材料和製作幼兒園迎中秋節主題活動策劃。
【家園聯絡欄】在中秋節主題環境的創設中,要體現出以幼兒作為學習主體的身份貫穿活動的整個過程,努力使每一塊牆面、每一個區域、每一件材料都能與幼兒互動,與幼兒“對話”,發展幼兒的自主學習能力。
(二)區域活動創設
區域內容與中秋節的相關,根據幼兒的不同能力和個別差異投放不同層次的材料,幼兒透過區域遊戲,主題活動中獲得的經驗會進一步得到鞏固、遷移和提升。
團圓超市——幼兒和家長蒐集各種月餅外包裝盒、手提袋、月餅盒、飲料瓶、各種水果等,開展“超市購物”遊戲。
美工區——幼兒利用月餅盒、手提袋等,藉助教師提供的輔助材料(剪刀、雙面膠、彩紙、絲帶等)對包裝盒進行裝飾,組合製作立體化的作品。
益智區——結合科學領域活動,在節前節後讓幼兒觀察月亮,進行對比,繪製出“月亮變化冊”等。
音樂區——用不同的打擊樂器合作演奏,發展幼兒對音樂的節奏感、感受力和理解力,培養幼兒耐心傾聽與相互合作的習慣。
表演區——為幼兒提供表演的頭飾、道具,引導幼兒舉辦中秋聯歡會,鼓勵幼兒大膽表演、展示自我,激發幼兒的自信心。
閱讀區——投放關於月亮、中秋節的故事書、圖片、識字卡片、圖文並茂的古詩、兒歌,提高幼兒的閱讀能力。
四、活動過程
(一)製作月餅
家長放手讓孩子去做,家長只是起幫助指導的作用。完成後,觀察月餅,透過分享月餅體驗節日的快樂。
如教師問:月餅有很多種,誰來介紹一下自己的月餅?引導孩子們從形狀、顏色、味道來介紹,月餅為什麼是圓的呢?
(二)製作紙燈籠
老師給小朋友準備了正方形和圓形的彩紙,教幼兒完成燈籠製作,可幫助能力弱的幼兒完成作品。
最後,幼兒將自己做的燈籠懸掛在事先準備好的線上,然後相互介紹和欣賞。
五、親子游戲:猜燈謎
老師提前將若干燈謎藏在教室的各個角落,請孩子們站在教室中間,告訴他們在教室內去尋找燈謎,拿一個寫有燈謎的卡片,讓孩子進行觀察,知道去找什麼樣子的卡片。
中秋節兒童遊戲活動方案7
活動一:欣賞詩歌《月亮對我笑》
主要涉及領域:語言
活動目標:
1、在觀察、表達圖片內容的過程中,理解、學習詩歌。
2、感受詩歌的情境,嘗試分角色有表情地朗誦詩歌。
活動準備:
實物投影圖片供老師操作,圖片內容有月亮(各種表情、可移動)、雲朵、電視機、小朋友(可移動)、小床等。
活動過程:
1、傾聽教師朗誦詩歌,引起興趣。
(1)欣賞教師操作教具、朗誦詩歌,感受詩歌內容。
(2)根據幼兒的問題進行討論。
2、在圖片的提示下,學唸詩歌。
(1)再次欣賞教師朗誦並輕聲跟念。
(2)嘗試在圖片的提示下朗誦詩歌。
3、分角色朗誦詩歌。
活動二:欣賞歌曲《八月桂花遍地開》
主要涉及領域:藝術
活動目標:
1、瞭解歌詞內容,初步學唱歌曲,並能用歌聲表現民歌的歡快風格。
2、在學會秧歌舞的基礎上,創編舞蹈動作來表現歌曲。
3、輕聲演唱,和大家聲音保持一致。
活動準備:
幼兒學習過秧歌舞。
活動過程:
1、欣賞歌曲,交流感受。
2、理解歌曲內容,學唱歌曲。
(1)再次欣賞歌曲。
★指導語:歌裡唱了什麼?再仔細的聽一聽。
(2)在提問和重點欣賞的過程中,解決學唱歌曲中的問題。
(3)集體演唱歌曲。(教師根據幼兒的學習情況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
3、在學會秧歌舞的基礎上,創編舞蹈動作表現歌曲。
(1)交流秧歌舞的動作。
(2)自由跟隨歌曲進行舞蹈。
活動三:大家來賞月
主要涉及領域:藝術
活動目標:
1、初步學習用二方連續的方法,表現許多人一同賞月的情景。
2、在嘗試、交流與討論的過程中,探索將單個的圖案連續起來的方法。
3、在活動中,能夠將不同的材料放在指定的地方。
活動準備:
剪刀、各色長條形紙、鉛筆等。
活動過程:
1、欣賞二方連續圖案,觀察其圖案特點。
★指導語:這些圖案是用什麼方法做出來的?它和我們以前剪的剪紙有什麼不同?
2、討論剪二方連續的方法。(教師引導幼兒討論折、剪的方法。)
3、嘗試進行操作。
4、交流自己在活動中的問題和獲得成功的方法,進一步獲得剪二方連續圖案的經驗。
5、再次嘗試,體驗獲得成功的快樂。
6、共同佈置環境“大家來賞月”,體驗合作佈置教室的愉快。
活動四:做月餅
主要涉及領域:綜合
活動目標:
1、在觀看錄影、自己嘗試做月餅的過程中,進一步瞭解製作月餅的材料、工具和方法。
2、積極大膽地嘗試運用材料、工具進行探索和製作,體驗成功的快樂。
3、輪流使用材料、工具,活動後能與同伴共同整理環境。
活動準備:
製作月餅的錄影帶、製作月餅的材料和工具、烤箱等。
活動過程:
1、遷移已有經驗進行回憶和討論。
2、欣賞錄影,進一步熟悉製作月餅的方法和過程。
3、觀察活動的材料和工具。
4、自由交流自己想要製作的月餅。
5、嘗試製作月餅。(教師在指導的過程中,提醒幼兒不要將餡兒放得太多,輪流使用工具和材料。)
6、烤制、品嚐製作的月餅,體驗成功的快樂。
活動五:親子賞月晚會
主要涉及領域:綜合
活動目標:
1、進一步瞭解中秋節的來歷及風俗習慣,知道中秋節豐收、團圓的意義,對中國傳統的節日文化產生興趣。
2、活動中能大膽地運用各種形式表達自己在節日中快樂、喜悅的情緒。
3、體驗和家人、老師、同伴共同慶祝節日的快樂。
活動準備:
1、環境佈置(音響、燈光、字幅、燈光月亮、彩炮、桌椅等)。
2、幼兒每人一份節日食品(月餅、各種中秋節的水果和食品)。
3、親子游戲材料及獎品。
4、教師排練情景劇,幼兒扮演玉兔。
活動過程:
1、活動開始。
(1)主持人宣佈活動開始。
(2)拉響彩炮,體驗節日熱鬧的氣氛。
(3)園長致詞,表達祝願。
2、欣賞情景劇《嫦娥奔月》。
3、嫦娥和玉兔共同組織《知識對對碰》競答活動。
4、表演節目共同聯歡。(家長節目、幼兒節目、教師節目和遊戲穿插進行。)
5、共同品嚐節日食品、賞月。
6、結束部分(踩氣球,慶祝節日)。
中秋節兒童遊戲活動方案8
活動目標:
1、初步瞭解傳統節日中秋節的來歷及有關習俗,體驗傳統文化。
2、積極參與節日的籌備及慶祝活動,學會用恰當的方式與人交往、溝通、合作,共享集體活動的快樂。
3、培養幼兒愛祖國、愛家鄉、愛勞動、愛親人的健康情感,鼓勵幼兒用各種方式表達自己的情感。
教師指導建議:
1、環境:教師和幼兒一起創設關於中秋節的環境,如:用泥土或橡皮泥製作月餅、水果;製作各種燈籠;張貼有關中秋節的故事圖畫等。
2、遊戲“月餅加工廠”。教幼兒製作各種月餅,將做好的月餅裝在盒子裡放在“超市”裡賣,也可放在“小吃店”裡供“客人”食用。
3、教育活動:
(1)講述有關中秋節的故事、傳說,使幼兒瞭解中秋節的來歷和有關習俗。
(2)引導幼兒根據故事,創編表演童話劇,由幼兒自己分配角色、製作道具並進行表演。
4、觀察活動:請幼兒觀察月亮的變化,並做月亮變化
5、家園共育:
(1)指導幼兒觀察月亮的大小變化。
(2)給幼兒講一個關於月亮的故事,或教給幼兒一首有關月亮、中秋節的古詩。
(3)中秋節前,家長帶幼兒來幼兒園參加中秋活動。可做月亮變化
中秋節兒童遊戲活動方案9
活動目的:
1、透過各種活動讓幼兒知道陰曆八月十五是中秋節,初步瞭解中秋節的來歷,知道中秋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
2、讓幼兒透過品嚐月餅,製作水果拼盤,月餅拼盤等活動體驗節日的快樂。
3、透過活動,促進親子交流,增進幼兒與家長之間的感情。體驗節日的快樂。
活動準備:
1、水果、月餅家長提供。
2、呼啦圈、氣球若干個。
3、一次性水果盤
活動過程:
第一環節:
1、介紹中秋節的
第二環節:
親子其樂融融
親子游戲:蜈蚣散步
先講一個故事:森林裡舉行運動會,蜈蚣報名參加了賽跑。一大早蜈蚣媽媽就把小蜈蚣從床上拉了起來,叫他吃好早飯後趕到比賽現場。說完媽媽便到屋後菜園種菜去了。好半天,忽然聽見小兔在喊:蜈蚣,蜈蚣,比賽快開始啦!你怎麼還不去呀?蜈蚣媽媽想著:這孩子跑到哪去了?推開門一看,可把她嚇了一跳。原來小蜈蚣在忙著穿鞋呢。他的腳太多太多,穿了好半天都還沒穿完。
目的:鍛鍊孩子的耐力和腿部力量。
準備:給孩子看蜈蚣的圖片,讓孩子知道蜈蚣走路的方式。
1、由孩子做排頭,家長將手搭在孩子肩上,蹲下。
2、隨著一、二、一、二的口令,孩子和家長向前行走,腳步要協調,不能亂。
提示:可以多叫幾個家庭成員一起參加。
再念一首兒歌:一百隻腳的小蜈蚣,穿起鞋來不輕鬆,不輕鬆,快用功,趕緊上路急匆匆
3、親子製作水果拼盤和月餅拼盤
按六個家庭為一組,利用自己帶來的水果和月餅合作製作水果拼盤和月餅拼盤。並且和幼兒一起品嚐。
第三環節:
放孔明燈,活動結束
中秋節兒童遊戲活動方案10
一、活動時間:
20xx年1月15日(週六)上午10:00
二、活動地點:
三、活動參與人:
幸福之家幼兒園老師,自助園的寶寶和媽媽們
四、人數限制:
老師不限(有個老師做牛子媽助手),15個媽媽操作(前15個到現場的媽媽操作),觀摩人數不限
五、活動內容:
幼兒園老師帶寶寶們一起遊戲,媽媽們學烘焙並學習一些基本烘焙知識
六、活動目的:
1、媽媽們學做千層酥皮和蘋果酥;
2、媽媽們瞭解一些簡單的烘焙知識;
3、促進媽媽們的相互瞭解;
4、給寶寶提供一起玩的環境;
5、讓寶寶們和老師們都相互認識一下……
七、收費說明:
上臺操作的媽媽每人收10塊錢材料費(剩餘費用進入巧手媽媽基金,領取工具時交錢),觀摩免費,寶寶材料免費。
八、先看看我們這次沙龍媽媽們要完成的點心是什麼樣子的吧
九、活動需要準備的材料:
牛子媽準備的有:烤箱(2個),麵糰(200克×4份),黃油(700克),糖(1袋),蘋果(7個),油紙(10張),夾子,盤叉,保鮮膜,保鮮袋,稱,刷子
幼兒園準備的有:幼兒園準備的有:烤箱(1個),麵粉(用來和麵團給小朋友用),案板,不鏽鋼盆兩個,電磁爐一個(帶鍋),即時貼(剪成小方塊)
媽媽們自己準備的有:水果刀。
十、活動流程:
1、媽媽和寶寶們用最簡單的方式最快的速度相互認識一下,老師可以帶寶寶去玩了。
2、牛子媽簡單介紹操作的流程。
3、牛子媽把黃油和麵團發給大家。
4、牛子媽跟大家一起用麵糰把黃油包起來,並折一次,貼好標籤,放到冰箱冷凍10分鐘。
5、牛子媽給大家介紹一些簡單的烘焙知識。
6、麵糰取回來,分給大家,擀長摺疊,再放回冰箱冷凍10分鐘。
7、媽媽們把蘋果削皮,切小塊,裝在盆裡。
8、重複6次
9、牛子媽把小塊的蘋果炒成蘋果餡。
10、取回麵糰,(如果可以,可以再折一次,然後)擀成方片,切出兩到三塊正方形。
11、媽媽們把兩個正方形的的麵皮做成蘋果酥皮,四周刷上蛋液。
12、把炒好的蘋果餡放到酥皮上,放烤箱烤15分鐘。如果有三個烤箱可以一次烤30個,有兩個烤箱一次只能烤15-20個。
13、大家把勞動成果處理掉就可以收拾結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