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預防流行疾病小班教案> 預防流行疾病小班教案(精選15篇)

預防流行疾病小班教案

預防流行疾病小班教案

  教案有助於學生理解並掌握系統的知識。那麼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預防流行疾病小班教案(精選15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預防流行疾病小班教案1

  今天我要和大家交流的說課內容是選自小班《幼兒安全早知道》其中的一節安全教育活動《預防傳染病》,下面我將從設計意圖、活動目標、活動重難點、活動準備、教法學法、活動過程、活動預測等幾個方面進行說課。

  一、設計意圖

  在說課之前,給大家看幾張照片,看,這是我家老二,叫七七,現在一歲八個月,排行最小的她,在家也是最嬌寵的一個了,可是最近,可愛的七七卻在在5月15號的晚上確診了手足口病,這可把家人急壞了,趕緊帶到了我們當地的進賢縣人民醫院住院治療,口裡的泡泡讓孩子飲食不加,哭鬧之時,讓當媽媽的我,揪心極了。最近,天氣變化很大,我們園也已經有兩個班級發現了手足口病病例,還有一個畢業班,出現了水痘病情,所以,為了讓孩子瞭解傳染病,有預防傳染病的意識,學會保護自己,因而我設計了本次活動。

  二、活動目標

  我們都知道,活動目標是整個活動的起點和歸宿,也對活動起著導向作用,因此,我結合小班幼兒年齡特點,將本次活動目標定位如下:

  1.認知目標:瞭解流行性的傳染病的相關知識。(活動重點)

  2.能力目標:能說出並掌握預防傳染病的方法。(活動難點)

  3.情感目標:增強自身預防疾病的意識。

  三、活動準備

  為了更好地達到我的活動目標,我為本次活動做了以下準備:

  1.物質準備:巧虎玩偶、非洲鼓、幻燈片、白板、A、B兩組胸卡。

  2.經驗準備:幼兒都有生病感冒上醫院的經歷。

  四、教法學法

  本次活動我嘗試運用了現代化教學手段--白板,白板的運用呢激發了孩子們的活動興趣,同時還運用了一定的教學方法和手段來啟發幼兒的想象,組織教學,首先是情景的設定,活動的一開始,我利用孩子們最喜歡的巧虎,設定了巧虎看病的情景,一方面激發了幼兒的興趣,另一方面結合了本次活動的主題,第二是提問,提出問題的方法,活動中的問題結合了幼兒的生活經驗,也較符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運用簡單的語言來引導幼兒,並直接具體的幫助,進行個別指導,因為絕大多數幼兒都患有流行性感冒的經歷,對於這樣的問題他們更感興趣,回答問題的時候也更積極,第三個就是利用孩子們喜歡的兒歌,還有新穎的樂器--非洲鼓,引起孩子們濃厚的學習兒歌的興趣,並有效地學會本首"預防傳染病"的兒歌,從而輕鬆地記住所以預防方法,第四,討論法和遊戲法的運用,遊戲活動是孩子最重要的學習形式,綱要也強調,幼兒園教育應尊重幼兒身心發展規律和學習特點,以遊戲為基本活動,遊戲過程能激發幼兒一直以積極、輕鬆、愉快、自覺的心情參加此活動,因此在活動的結束部分,我採取知識問答的形式,讓幼兒加深知識的理解,讓幼兒在遊戲中快樂地學習。

  五、活動過程

  為了讓幼兒在觀察體驗中更自主地學習,我將從以下四個部分展開:情景匯入、激發興趣--討論探索、引發思考--總結方法、得出結論--遊戲問答、鞏固知識。

  (一)出示玩偶,情景匯入。(3分鐘)師:孩子們,你們看,這是誰?(巧虎)它怎麼了?(它生病了),生病了我們要上哪兒?(醫院)你們看,巧虎來到醫院後,看見醫院有很多生病的小朋友呢。為什麼他們在醫院掛吊瓶?

  師:什麼是傳染病呢?醫生阿姨是怎麼說的?

  師:醫生阿姨說,傳染病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疾病之一。它能透過呼吸、身體接觸等方式傳播病菌。如果有小朋友或者小動物得病,就有可能會傳染給其他人,所以叫做傳染病。

  【設計意圖】:對於巧虎,大部分孩子都比較熟悉,而且醫院,孩子們都有生病感冒上醫院的經歷,所以出示巧虎玩偶,和醫院的標誌,立刻就能激起幼兒的學習興趣,透過情景匯入,孩子們知道了巧虎和圖片上的小朋友都得了傳染病,引出這個主題後,再用醫生阿姨的口吻告訴孩子們什麼是傳染病,讓幼兒更加深了對傳染病含義的理解。

  (二)討論探索、引發思考(7分鐘)

  1.瞭解傳染病的傳播方式。

  師:傳染病是透過什麼傳播的?

  2.常見的傳染病有哪些?

  師:你們知道哪些病是傳染病嗎?

  【設計意圖】:鼓勵幼兒積極發言,利用幼兒已有的經驗,表達自己對傳染病傳播方式的理解,以及自己知道的傳染病種類,教師及時梳理、歸納幼兒的觀點,告訴幼兒傳染病它能透過呼吸、身體接觸等方式傳播病菌,小朋友容易得的傳染病有流行性感冒、水痘、腮腺炎、紅眼病等,並把討論後結果,分享給全體幼兒。

  (三)總結方法、得出結論(12分鐘)

  1.討論總結傳染病的預防方法。

  師:雖然傳染病很容易傳播,但是,如果能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就能很好地預防傳染病,那有哪些方法可以預防傳染病呢?孩子們討論後回答傳染病的預防方法。

  【設計意圖】:根據小班孩子的年齡特點和知識經驗水平,他們對於如何預防傳染病會有自己已有的見解,我利用提問法和討論法,激起了孩子們表達的慾望,並給回答正確的幼兒一個小紅花貼紙來獎勵幼兒,激發他們回答問題的積極性。

  2.出示幻燈片,瀏覽總結預防傳染病的方法。

  我把剛剛和孩子們一起討論後得到的'預防傳染病的方法,透過幻燈片一一展示給幼兒。一共有7種預防方法:

  (1)及時接種預防疫苗

  (2)多吃水果補充營養

  (3)保證充足的睡眠;增強抵抗力

  (4)勤洗手,消除病菌

  (5)經常鍛鍊身體

  (6)在人多擁擠的地方,要戴口罩。

  (7)生病了要及時治療。

  【設計意圖】透過畫面豐富的預防傳染病的圖片,讓幼兒更清晰地掌握預防傳染病的方法,並透過瀏覽幻燈片,加深幼兒對預防傳染病方法的記憶。

  3.非洲鼓學說兒歌:

  傳染病,重預防。

  勤洗手,講衛生。

  人多處,要遠離。

  吃水果,身健康。

  多運動,體力強。

  睡眠足,增抵抗。

  [設計意圖]:兒歌是朗朗上口容易讓幼兒記憶和理解的,而非洲鼓又是節奏鮮明,孩子們感興趣,比較新穎的打擊樂器之一,透過拍非洲鼓念兒歌的形式讓幼兒鞏固預防傳染病的方法。

  (四)遊戲問答、鞏固知識(8分鐘)玩遊戲"智力大闖關"鞏固所學傳染病的相關知識。每人取一張胸卡戴在胸前,將孩子們分成A、B兩組,教師提出問題後搶答,給回答正確的那一組新增一個圓形,最後圓形多的那組就是勝者。

  [設計意圖]:幼兒在愉快的遊戲中,再次激起幼兒的學習興趣,並達到鞏固預防傳染病知識的目的。

  六、活動延伸

  在活動結束後,為強化幼兒的預防傳染病的意識,教師讓幼兒分組進入幼兒最喜愛的特色區域"愛心醫院",讓幼兒自己選擇自己喜歡的角色進行扮演,讓幼兒透過區域活動角色的扮演,進一步鞏固自己所掌握的預防傳染病的方法。並把防範傳染病的方法整理出來張貼在家園互動板塊,讓幼兒回到家中,和家長一起提高預防意識,透過家園共育將幼兒的安全教育做的更深入、更長久。同時鼓勵幼兒在身邊的朋友間宣傳兒歌及預防的方法,使更多的孩子樹立預防意識。

  七、活動預測

  本次活動充分利用了多媒體課件、情景體驗,遊戲競賽,讓幼兒運用多種感官把抽象的概念變得形象直觀、容易理解,整個教學過程形式多樣、層層遞進、環環相扣,以身臨其境的情境式教學作為主線,為幼兒創設了一個寬鬆愉悅的氛圍,讓每個幼兒都參與到安全教育活動中。教師鼓勵、引導幼兒共同討論,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在遊戲中幼兒築起了一道道預防傳染病的"防護牆"。

  八、活動反思:

  小朋友又生活在集體生活中,非常有必要知道如果得了傳染病一定要隔離、看醫生、定時吃藥,多喝水等。這次活動上下來,我覺得自己對教學中的突發事情,有些不知所措,我想在今後的教學中,一定要吸取經驗,不斷學習,讓我的教學機智更加靈活。

  預防流行疾病小班教案2

  教學目的:

  使學生了解呼吸道傳染病的傳播途徑,掌握預防方法。

  教學重點

  呼吸道傳染病和腮腺炎的預防。

  教學難點:

  瞭解傳播途徑。

  教學用具:

  《學校呼吸道傳染病預防控制》影片

  教學過程

  一、導課:什麼是呼吸道傳染病?

  (流感、白喉、腮腺炎等。)

  二、讓學生說一說得了呼吸道傳染病的感受。

  三、怎樣預防呼吸道傳染病?

  計劃免疫。注意衛生。少去公共場所。會添減衣服。積極鍛鍊身體。

  四、流行性腮腺炎是怎樣傳染的?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一種呼吸道傳染病,多發於冬春季節。腮腺炎病毒存在與病人地唾液、鼻菸分泌物及被病人的唾液、鼻菸分泌物汙染的衣物、手帕、食品、用具等,乾燥後病毒可以進入空氣引起感染。

  五、怎樣預防腮腺炎?

  避免與腮腺炎病人接觸;病好後才能上學。可煎服板蘭根等草藥預防。

  六、觀看影片《學校呼吸道傳染病預防控制》並交流感受

  七、作業:預防呼吸道傳染病有那些方法?

  預防流行疾病小班教案3

  一、教學目標:

  1、知道傳染病的概念,區分常見的傳染病與非傳染病。

  2、知道常見的傳染病,知道傳播途徑和預防措施分別是什麼。

  3、掌握傳染流行的三個基本環節及其預防措施。

  4、通過了解傳染病的危害、傳播途徑等,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以及如何與病人相處等

  二、重點、難點:

  傳染病的流行的三個基本環節和預防措施。

  三、教學方法:

  多媒體演示、分析歸納法。

  四、教學過程

  (一)、區分傳染病和非傳染病

  師:有句話叫健康快樂,有健康才會有快樂,但一個人在成長的過程中難免會受到病痛的折磨,下面就請同學們交流一下,自己從小到大都得過哪些病?並判斷一下會不會傳染。

  生:流行性感冒、麻疹、水痘、肺結核、近視眼等。

  〔師生互動〕

  師:根據你已有的經驗和知識來判斷下列疾病中,哪些病是傳染的?哪些病是不傳染的?”。

  生:發表自己的觀點。

  師:這些能傳染的疾病稱為傳染病,傳染病嚴重威脅著人類的生命和健康(出示資料)。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研究一下傳染病的特點以及怎樣預防傳染病。

  (二)、傳染病的特點

  師:傳染病的特點:提示有句廣告詞叫“得了灰指甲,一個……”

  生:傳染倆。

  師:這說明傳染病有什麼特點?

  生:具有傳染性。

  師:其次,傳染病如果控制不好,就會在一定區域暴發,傳染病和穿服裝一樣,一個人穿黃色的,最後越來越多的人穿黃色的服裝,那麼黃色就成了(學生“流行”)色,所以傳染病還具有流行性。

  (三)、傳染病是怎樣傳播的

  傳染病的流行必須具備三個基本環節。

  1、傳染源:身上帶有傳染性疾病菌的人和動物稱為傳染源。如病人、病畜禽、老鼠等。

  2、傳播途徑:細菌或病毒從傳染源轉入其他人或動物的途徑稱為傳播途徑。如空氣傳播、食物傳播、土壤傳播、蟲媒傳播等。

  3、易感人群:容易感染上某些病的人群稱為易感人群。兒童是多種傳染病的易感人群。

  (四)、傳染病的預防

  1、怎樣預防腸道傳染病

  腸道傳染病在不同季節裡發病率有高有低,以夏秋季比較多發,這與蒼蠅活動頻繁、繁殖加速、人們接觸生冷飲食、瓜果蔬菜較多有關。

  預防腸道傳染病,要認真搞好環境衛生、飲食衛生,保護水源,搞好廁所衛生,嚴格糞便和汙水處理,消滅老鼠、蒼蠅、蜘蛛等有害動物。養成飯前便後洗手、不喝生水、瓜果要衝乾淨、不吃變質的飯菜等衛生習慣。

  2、怎樣預防呼吸道傳染病

  呼吸道傳染病的主要特點是病原體透過空氣飛沫、灰塵使人吸入後而發病,病人咳嗽、吐痰時可將病原體排出體外進入空氣和灰塵中,再傳給他人。常見的呼吸道傳染病有麻疹、水痘、流行性腦脊髓膜炎(流腦)、流行性腮腺炎、白喉、百日咳等。其中流行性感冒發病率最高,流腦的死亡率最高。

  患呼吸道傳染病後就會出現呼吸道症狀,如咳嗽、吐痰、悶氣、流鼻涕、噴嚏、流淚等,有些還能使人出疹,如麻疹、水痘、風疹、猩紅熱等。呼吸道傳染病的傳染期主要在發病期,病癒之後,傳染性就很快減弱。但也有例外情況,如白猴、流腦、百日咳等,病癒後仍有較強的傳染性。

  兒童少年是呼吸道傳染病的多發年齡,如麻疹、水痘、流腦、百日咳患者幾乎全是6個月—15歲兒童少年。

  呼吸道傳染病多在冬春季發生,因為在冬春季氣溫較低,從們在室外內活動時間相對增多,人群聚集可加速呼吸道傳染病的流行。另外,在冬春季節大氣寒冷,人體受涼後抵抗力下降,也是容易發病的一個因素。

  預防接種在預防呼吸道傳染病中具有極為重要的作用。如水痘、麻疹、百日咳、流行性腮腺炎等。其他的預防措施主要是加強病人隔離治療,教育學生不亂吐痰、擤鼻涕,咳嗽時要用手帕捂住口鼻。教室每天要開窗2次,每次10分鐘通風換氣。這樣可以使室內空氣中病菌減少80%左右。還可用食醋燻蒸教室、宿舍,以殺滅空氣中的病菌。

  3、怎樣預防蟲媒傳染病

  透過昆蟲而傳播的疾病稱為蟲媒傳染病。如蚊子可以傳播瘧疾、乙腦,蝨可傳播斑疹傷寒。在中小學中常見蟲媒傳染病有流行性乙型腦炎(乙腦)、瘧疾、班疹傷寒等。

  蟲媒傳染病有明顯的季節性和地區性。吸血昆蟲活動和繁殖高峰季節也是蟲媒傳染病的發病高峰季節,有利於吸血動物生存的地區。例如,傳播瘧疾的蚊子在高溫、潮溼的地區和季節能大量繁殖和生存,因此,我國南方比北方更易發生瘧疾流行,夏秋季比冬春季發病率要高。

  怎樣預防蟲媒傳染病呢?

  應該徹底消滅蚊子、蝨等吸血昆蟲。發現病人或可疑病人要及時檢查治療,充分注意個人衛生和環境衛生,認真做好預防接種工作。具體來講,預防乙腦的重要措施是接種乙腦疫苗。而控制瘧疾傳播的重點是徹底治療病人和可疑病人。對於班疹傷寒和迴歸熱,則以來滅蝨為重點。

  4、怎樣預防經動物傳播的傳染病

  動物中一些傳染病在一定的條件下能傳染給人類,如狂犬病,流行性出血熱、鉤端螺旋體病、布氏桿菌病、炭疽等。鼠能傳染鼠疫、流行性出血熱、鉤端螺旋體等病,狗、貓、狼能傳播狂犬病,家畜、禽類除能傳播上述疾病外,還可以傳播快乙型腦炎、細菌性食物中毒等。

  (五)、課堂小結

  概括總結:傳染病預防的幾個措施

  1、要搞好個人衛生,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加強和合理的休息,防止過度的緊張和疲勞,並注意防寒保暖。

  2、認真做好學校室內外的環境衛生。加強教室和活動場所等通風換氣,保持室內空氣清新。保持生活、工作環境的空氣流通。

  3、加強學生體育鍛煉,提高耐寒能力,增強體質。

  4、要到衛生條件合格的地方用餐,更不能在路邊攤頭的大排擋去吃。

  五、課外活動安排:

  反思一下日常生活中的一些行為,要預防傳染病,我們還有哪些陋習要改?

  預防流行疾病小班教案4

  【活動目標】

  1、瞭解有關幼兒容易傳染上的傳染病的情況。

  2、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說出預防疾病的方法。

  3、在傳染病高發期時,有自我保護預防的意識。

  【活動準備】

  1、有關傳染病的資料與圖片。

  2、手足口病病症的圖片及預防的方法ppt。

  【活動過程】

  一、師幼談話,由幼兒比較熟悉的手足口病談到傳染病。

  1、討論春秋季為什麼是流行傳染病的多發季節?(春天和秋天氣候乍暖還寒陰雨綿綿,潮溼多霧,氣候多變)

  2、教師告訴幼兒春秋季會有哪些流行傳染病會出現?(如:感冒、麻疹、咳嗽、腮腺炎、水痘、手足口病等)

  3、重點介紹手足口病的臨床表現。

  4、請幼兒講述自己生病時的經歷和感受。(如請醫生診治,要定時服藥,多休息,多喝水,痊癒後才回幼兒園上課等)

  二、教師講述手足口病的傳播途徑。

  1、幼兒運用自己的已有經驗討論討論。

  2、請語言能力強的幼兒到前面來講一講小朋友們的經驗。

  3、教師小結:咳嗽,打噴嚏,吐口水,毛巾及手摸過的用具上都會留下細菌,都有可能會傳染手足口病的。

  4、很多傳染病的傳播途徑和手足口病是一樣的。

  三、幼兒討論:

  如何預防手足口病。

  1、提問:我們應該怎樣預防傳染病?

  2、幼兒自由回答。

  3、教師小結:多喝開水,多吃蔬菜水果、不挑食,勤洗手,勤剪指甲,不喝生水,打預防針,不接觸生傳染病的人群。

  【活動結束】教師帶幼兒到洗手間洗手。

  預防流行疾病小班教案5

  教學目標:

  1、透過班會課中的看圖片等,讓學生對傳染病的發生、傳播等有全面的瞭解;讓學生知道講究衛生的重要意義。

  2、透過小組討論、各類發言等形式激發學生講究衛生,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全面提高學生身體素質的決心。

  準備:

  多媒體等現代化裝置的準備,數碼相機拍活動情形,以備存檔。

  過程:

  一、匯入:春天由於氣候變化異常,是各種常見病的高發季節,它傳染性強,傳播速度快,由於我們青少年的身體正處在生長髮育期,各個系統發育還不完善,抵抗力低下,對疾病往往是防不勝防。望透過本次主題班會能使同學們對春季傳染病預防知識作一瞭解,以便同學們有效預防春季傳染病的發生,從而使我們能以健康的身心投入到學習中去。

  二、課件顯示各種傳染病的圖片:

  (一)、讓學生討論關於傳染病的發生、傳播和預防。

  春季的常見傳染病有以下幾種:

  1、流感是常見的呼吸道傳染病,潛伏期1—3日,主要症狀為發熱、頭痛、流涕、咽痛、乾咳,發熱一般持續3—4天,也有表現為較重的肺炎或胃腸型流感。

  2、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的傳染病,潛伏期8—12日,主要症狀為發熱、怕光、流淚、流涕,眼結膜充血,出現口腔粘膜斑及全身斑丘疹。

  3、流行性腮腺炎是由流腮病毒引起的急性的傳染病,伏期14—19日,發熱,耳下或下頜角疼痛,以耳垂為中心1—2天內迅速腫大,張口和咀嚼時疼痛。

  4、猩紅熱是由乙型溶血性鏈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臨床特點為發熱,咽炎、全身瀰漫性皮疹,疹退後伴皮膚脫屑等,潛伏期1—7天。

  (二)、報告討論結果。

  教師總結:預防傳染病其實並不難,我們每個人只要做到以下要求,就會遠離傳染病:

  1、頭髮:頭髮整潔無異味;男生不留長髮。

  2、臉:潔淨無汙垢。

  3、頸:脖頸、耳根乾淨無汙垢。

  4、手:手乾淨無汙物;不留長指甲,指甲縫內無汙垢。

  5、衣服:衣服整潔,勤換洗;衣領、衣袖無汙垢;

  6、鞋襪:鞋子整潔,上學穿襪子,不拖鞋帶。

  7、書包:書包乾淨整潔,書本擺放整齊。

  8、桌面:整潔無雜物。

  (三)、如何預防?

  不同的傳染病有不同的治療方法,但基本的預防措施是相通的',我們只要注意以下幾點,就能有效地減少疾病的發生和傳播。

  1、每天開窗通風,保持室內空氣新鮮,避免交叉感染等。

  2、不到人口密集、空氣汙染的場所去。

  3、勤洗手,並用流動水徹底清洗乾淨,包括不用汙濁的毛巾擦手。

  4、注意不要過度疲勞,防止感冒,以免抗病力下降。

  5、發熱或有其它不適及時就醫。

  6、避免接觸傳染病人,儘量不到傳染病流行疫區。

  三、課堂總結:

  透過這次班會,使同學們認識到,我們在學校時要注意個人衛生和防護,在家裡同樣要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這是預防春季傳染病的關鍵。

  預防流行疾病小班教案6

  課題內容:

  傳染病及其預防(第1課時)

  課題傳染病及其預防

  第1課時

  教學目標

  知道傳染病的概念,掌握傳染病流行的三個基本環節

  教材分析重點

  病原體的概念及種類;傳染病流行的三個基本環節

  難點

  病原體的概念及種類;傳染病流行的三個基本環節

  教具粉筆、黑板和投影片

  複習引入常見傳染病的相關資料

  教學過程

  [複習引入]師:“生老病死”是世界上所有生物都會面臨的問題,我們人類雖然是高等生物,但也免不了會被疾病困擾,疾病給個人、家庭甚至社會都帶來了負面的影響。為了更好地預防疾病、治療疾病,使每個人更健康幸福地生活,就需要我們對人類疾病有充分的瞭解。這節課讓我們來共同關注傳染病及其預防。

  [新課講授]師:同學們平時所瞭解的疾病中,一些是由於患者自身的組織或器官發生變化引起的,不會傳染給他人的。比如——

  生:近視眼、貧血、骨折……

  師:而有些疾病是由於細菌或病毒等其他生物侵入人體引起的,具有傳染性,例如——

  生:流行性感冒、麻疹、水痘、肺結核……

  師:像這樣由細菌、病毒和寄生蟲等生物引起的疾病就稱之為傳染病。知道了傳染病的概念,我們才能更清楚地區分傳染病和非傳染病。

  師:我們現在就以同學們比較熟悉的傳染病——流感和肝炎,一起來探討一下相關的知識,請同學們認真閱讀課本P69-70的“資料分析”,共同思考70頁的討論題並作出回答。

  生1:流感主要透過飛沫、空氣傳播。當流感病人咳嗽、打噴嚏時會將含有流感病毒的飛沫散步於空氣中。如果周圍的人吸入了這些有飛沫的空氣後就有可能患流感。因此,教學過程咳嗽或打噴嚏時,要用手帕捂住口鼻,以免傳染他人。老人和小孩體質差,抵抗傳染病的能力弱,所以更易患流感。

  生2:將甲肝患者用的碗筷同家人的分開,目的是將甲肝患者遺留在碗筷等餐具上的甲肝病毒與健康人分開,這樣可以避免健康人感染上甲肝。飯館的餐具要嚴格消毒,這樣可以將餐具上的細菌和病毒殺死,避免顧客傳染上疾病。

  生3:傳染病要經過傳染源、傳播途徑和易感人群三個環節。

  (學生在回答過程中,教師應給予適當提示和補充。也可以讓其他學生提出不同意見進行討論,以增加學生的積極參與性。)

  師:同學們回答得很好。傳染病要在人群中流行,就必須同時具備傳染源、傳播途徑和易感人群三個基本環節,缺少其中任何一個環節都流行不起來。請同學們明確傳染源、傳播途徑和易感人群這三個概念。

  生(齊聲朗讀):能夠散播病原體的人或動物叫傳染源。

  病原體離開傳染源到達健康人所經過的途徑叫傳播途徑,如空氣傳播、飲食傳播、生物媒介傳播等。

  對某種傳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該病的人群叫易感人群。

  師:好,我們瞭解了傳染病流行的三個環節,我們再以流感為例,哪位同學來說明流感的傳染源、傳播途徑和易感人群分別是什麼?

  生:流感的傳染源是流感病人,傳播途徑是飛沫和空氣傳播,易感人群是所有人,特別是老人和小孩更容易患流感。

  課時小結傳染病能夠在人群中流行,首先要有傳染源。病原體在傳染源的呼吸道、消化道、血液或其他組織中生存、繁殖,並且能夠透過傳染源的排洩物、分泌物或生物媒介(如蚊、蠅、蝨等)直接或間接地傳播給健康人。

  佈置作業

  教學後記

  預防流行疾病小班教案7

  一、活動目標:

  1、春季傳染病相關型別與相關知識瞭解。

  2、學會如何預防春季傳染病,進行相關知識的瞭解。

  二、活動方法:

  講解和討論

  三、活動過程:

  主持人:春季是呼吸道傳染病的高發季節,特別容易引起流感、流腦、流腮等呼吸道傳染病,同時隨著氣溫轉暖,手足口病等傳染病也逐漸抬頭。若平時不注意鍛鍊,再加上室內空氣不流通,很容易發生呼吸道傳染性疾病的流行。為了我們的身體健康讓我們認識和學習一下內容吧!

  四、具體病例及預防措施:

  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簡稱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具有很強的傳染性。主要症狀:有發熱、全身痠痛、咽痛、咳嗽等症狀。 預防措施:接種流感疫苗已被國際醫學界公認是防範流感的最有效的武器。年接種最新的流感疫苗才能達到預防的效果。另外,鍛鍊身體,增強體質,在流感季節經常開窗通風,保持室內空氣新鮮,老年人、兒童儘量少去人群密集的地方等等,也是預防流感的有效措施。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簡稱腮腺炎,亦稱“痄腮”,是一種透過飛沫傳播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主要透過飛沫傳染,少數透過用具間接傳染,傳染性強。主要症狀:本病大多數起病較急,有發熱、畏寒、頭痛、咽痛等全身不適症狀。患者一側或雙側耳下腮腺腫大、疼痛,咀嚼時更痛。併發症有腦膜炎、心肌炎、卵巢炎等預防措施:及時隔離患者至消腫為止。接種腮腺炎疫苗。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多種腸道病毒引起的一種兒童常見傳染病。傳播途徑:主要經消化道或呼吸道飛沫傳播,亦可經接觸病人皮膚、粘膜皰疹液而感染。

  主要症狀:先出現發燒症狀,手心、腳心出現斑丘疹和皰疹(疹子周圍可發紅),口腔粘膜出現皰疹和/或潰瘍,疼痛明顯。 預防措施 :勤洗手、勤通風,流行期間避免去人群聚集、空氣流通差的公共場所。兒童出現相關症狀要及時到正規醫療機構就診。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是由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引起的以呼吸道損害為主的人急性感染性疾病。傳播途徑:禽流感主要透過空氣傳播,病毒隨病禽分泌物、排洩物及屍體的血液,器官組織、飲水和環境以及衣物、種蛋等傳播,造成環境汙染,亦可經過消化道和皮膚傷口而感染。主要症狀:主要有發熱、流涕、咽痛、咳嗽等,體溫可達39℃以上,伴有全身痠痛,有些病人可有噁心、腹痛、腹瀉、結膜炎等。 預防措施: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飯前便後、接觸禽類要用流水洗手;注意飲食衛生,不喝生水,進食禽肉、蛋類要徹底煮熟,加工、儲存食物時要注意生、熟分開;搞好廚房衛生,不生食禽肉和內臟,解剖活(死)家禽、家畜及其製品後要徹底洗手。

  五、預防春季傳染性疾病傳播

  多通風:新鮮空氣能夠去除過量的溼氣和稀釋室內汙染物。應定時開窗通風,保持空氣流通;讓陽光射進室內,因為陽光中的紫外線具有殺菌作用;也可用食醋燻蒸房間,起到消毒效果。 勤洗手:傳染病患者的鼻涕、痰液、飛沫等呼吸道分泌物以及排洩物等中含有大量的病原,有可能透過手接觸分泌物和排洩物,傳染給健康人,因此特別強調注意手的衛生。 常喝水:特別在氣候乾燥,空氣中塵埃含量高,人體鼻黏膜容易受損,要多喝水,讓鼻黏膜保持溼潤,能有效抵禦病毒的入侵,還有利於體內毒素排洩,淨化體內環境。減少對呼吸道的刺激:如不吸菸、不喝酒、少食辛辣的食物,以減少對呼吸道的刺激。 避免受涼:當人體受涼時,呼吸道血管收縮,血液供應減少,區域性抵抗力下降,病毒容易侵入。 堅持體育鍛煉和耐寒鍛鍊:適當增加戶外活動,因為運動不僅能促進身體的血液迴圈,增強心肺功能,對我們的呼吸系統也是一個很有益的鍛鍊。

  加強個人衛生和個人防護:要注意勤洗手、勤漱口,不要用髒手觸控臉、眼、口等部位。出門在外要儘量站在空氣通暢的地方。避免去擁擠的公共場所。

  預防流行疾病小班教案8

  活動背景:

  2020年春節,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疫情依舊嚴峻, 學校延遲開學,老師們開啟直播,網路授課, 學生在家停課不停學,登入網路學習。在這個時刻,知識是力量,學習固然重要, 但教育的意義不僅僅在於課本14億人在打一場終將勝利的戰役,無數普通人拼盡全力,僅為守衛我們的國, 我們的家。本節主題班會讓學生去了解,去面對,去感悟, 去懂得責任與擔當,去自我成長,國寫家才有希望。

  活動物件:

  幼兒園學生

  學情分析:

  幼兒園階段是一個充滿生機、活力,又是一個充滿矛盾、困惑的時期,幼兒園學生思維還未開發,需要老師的正面引導一場疫情,一場災難,值得我們反思的地方很多。本次主題班會,目的在於引領學生如何從這次疫情中自我調適,思考人性問題、責任和擔當問題, 促進學生的自我成長。

  活動目標:

  1.知識與技能:透過活動,學生在疫情期間能夠進行反思和自我調道,感悟責任和擔當,思考自己的成長。

  2.過程與方法:透過問卷調查,觀看影片、圖片,互動交流等活動, 學生感悟疫情背景下自我成長,並在日常生活中踐行。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知識和本領是力量,直我成長才是方向。學生需要和他們的時代同頻共振。我們現在要給學生上一節關於心理調適的課,關於責任和擔當的課,願我們的學生成為真心、正義、勇敢和善良的人

  活動準備

  1.討論:疫情下的成長與思考?

  2. 蒐集相關影片、圖片;製作 ppt 課件。

  活動形式:

  學生班主任互動對話交流。

  活動過程:

  匯入:教師簡單介紹新冠肺炎,開啟本節主題班會。

  教師:在肺炎疫情下,知識是力量,學習固然重要,但教育的意義不僅僅在於課本, 自我成長才是方向。這場戰役告訴我們什麼?我們能學到什麼?

  (一 )迎接挑戰,擁抱變化

  1.教師展示資料:大家是什麼時候開始關注疫情的? 情緒如何?

  教師:在新型冠狀病毒流行和傳播期間,我們關心、關注疫情,對疫情發展感到焦慮、害怕、甚至恐懼,這些心理活動來源於對自身和親人安全的關心,以及對疫情發展的可能性無法判斷,或者對自己的判斷產生懷疑。(分組討論)

  2.教師提問:在這樣一個嚴肅的時期,大家能怎麼辦? 怎樣才能讓自己身心健康? (分組討論)

  學生分享:疫情期間的作息時間,進行適當的體育運動,守護好自己的身體健康。

  教師小結:“巧”視情緒,適時自我調節,加強體育鍛煉,否理安排作息。宅護好自己的身心健康,既是對自己的負責,也是對家庭和社會的貢獻 。

  3.教師提問:疫情以來,大家的心情如何調整? (學生代表發言)

  教師追問:聽了他的發言,大家有什麼感觸?(學生討論)

  學生分享:透過討論,學生知道要“迎接挑戰, 擁抱變化 ”在校做好新冠肺炎預防,莫讓“疫恐” 困擾著我們。讓我們一起努力, 用科學的防疫方式、穩定的情緒和健康的心態,積極面對,共克時艱。

  (二 )獨善其身 兼濟天下

  1.教師提問:而對疫情,我們在家又做了什麼? (分組討論)

  播放圖片; 疫情下,我們身邊的普通人是這樣做的。

  2.教師追問:作為學生,這場疫情給你什麼觸動?(學生代表發言)

  3.教師展示圖片:聽了他的發言,大家有什麼感觸?除了學習,我們還能做些什麼? (學生討論)

  學生分享:透過討論,學生知道要“獨善其身,兼濟天下 ”。疫情時間,我們多了獨處覺察與反思的機會。利用這段宅在家裡的時間做好規劃,好好提升自己,思考自己未來的目標、理想, 併為之奮鬥。我們也可以用實際行動詮釋著當代新青年的奉獻與擔當。

  (三) 事不避難 義不逃責

  1.教師:肺炎建虐 這些人挺身而出,共赴國難。播放影片 《一場 14 億人民的戰疫,我們終將勝利》,(學生分享自己對進行者的感受)。讓學生感悟到,無數普通人拼盡全力,僅為守衛我們的國,我們的家,讓學生去了解,去感到,無數普通人拼盡全力,僅為守衛我們的國,我們的家,讓學生去了解、去感悟,去懂得責任與擔當,去自我成長。

  教師小結:這次疫情,我們看到了國家的決斷力和行動力, 我們看到了眾志成城的凝聚力。

  學生分享:反思自己在疫請下的自我成長。(學生代表發言)

  2.教師提問:聽了他們的發言, 大家有什麼感觸? (學生討論舉手分享)

  學生分享:他們是現實中的英雄,是他們撐起了整個民族的脊樑,撐起了一個民族的興衰。在這場戰役面前,每個人都能成為英雄 。

  預防流行疾病小班教案9

  活動目的:

  1.透過活動,讓學生認識新型冠狀病毒、學會判斷是否感染新型冠狀病毒,並知道在現在的情形下如何預防病毒感染和配合長輩、學校、社群等的工作。

  2.讓學生了解和掌握更多的安全常識、自護知識,樹立自護意識。

  3.活動學生透過自己參與和體驗,學習到自我能為他人、社會、國家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事,從而養成良好的品德,促進他們的健康成長。

  活動準備:

  PPT課件

  活動過程:

  一、匯入新課:2020年初的這場始料未及的疫情和這個特殊的春節假期,讓我們宅在家裡,讓好友相會變成影片聊天,親朋相聚變成隔空拜年。這節課我們就來認識新型冠狀病毒、學會判斷感染症狀,並知道在現在的情形下如何預防病毒感染,配合長輩、學校、社群等的工作,學習自我保護的方法。

  二、活動一:認識新冠病毒

  (一)什麼是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出示課件,老師:冠狀病毒分為α、β、γ三個屬,是一類主要引起呼吸道、腸道疾病的病原體。這類病毒顆粒的表面有許多規則排列的突起,整個病毒顆粒就像一頂帝王的皇冠,因此得名“冠狀病毒”。冠狀病毒僅感染脊椎動物,如人、鼠、豬、貓、犬、狼、雞、牛、禽類。目前已知的感染人的冠狀病毒有6種,其中4種在人群中較為常見,致病性較低,一般僅引起類似普通感冒的輕微呼吸道症狀;另外的2種是我們熟知的SARS冠狀病毒和MERS冠狀病毒。此次發現的新型冠狀病毒就是家族中的老七了,與SARS病毒屬於同一家族。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簡稱“新冠肺炎”,是指2020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導致的肺炎。2020年2月11日,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在瑞士日內瓦宣佈,將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命名為“COVID-19”。

  (二)病毒進入人體的途徑老師:既然病毒那麼可怕,我們要想預防病毒的入侵,首先就需要了解病毒是如何進入人體的,其入侵途徑主要有以下幾種常見方式:

  1.直接傳播:是指患者噴嚏、咳嗽、說話的飛沫,撥出的氣體近距離直接吸入導致的感染。

  2.氣溶膠傳播:是指飛沫混合在空氣中,形成氣溶膠,吸入後導致感染。

  3.接觸傳播:是指飛沫沉積在物品表面,接觸汙染手後,再接觸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導致感染。此外,創傷感染時透過創口的破口直接接觸了病原菌也會造成感染。

  (三)對於判斷是否感染新型冠狀病毒的症狀,你知道有哪些?

  1.首先要測量體溫,看看是否發燒,是否有咳嗽症狀。

  2.如果只是低燒,休息後出現好轉,那麼可能只是感冒。感冒還可能有打噴嚏,流鼻涕,鼻塞等症狀。

  3.如果休息後高燒不退,並開始出現沒有精神、乏力、食慾不振、腹瀉、嘔吐等現象,則有可能是流感或者是新型冠狀病毒肺炎。

  4.如果3-5天退燒,則可能只是流感症狀。

  5.但如果3-5天后,出現劇烈咳嗽、呼吸急促、喘息甚至胸痛現象,則很可能是感染了新型冠狀病毒。

  6.如果得了流感或者感染了新型冠狀病毒,一定要及時去醫院就診。

  活動二:如何做好防護工作

  (一)消毒防護方法老師:在目前新型冠狀病毒防控工作嚴峻的情況下,我們必須多方面瞭解消毒防護方法與具體消毒用品。市面上消毒用品產品非常多,但明顯不是所有都有用的,我們也要注意學會真正的消毒防護方法。首先,是醫用酒精。(顯示醫用酒精圖片)有效:醫用酒精使用時要注意:75%濃度的效果最佳。不要把酒精大量噴灑在嬰幼兒和成人身體上,防止酒精過敏;注意明火,防止火災。70~75%濃度的酒精棉片或酒精,不但可以殺死病毒,而且還便宜。其次,是消毒酒精。(顯示含氯消毒劑圖片)有效:含氯消毒劑注意,不是名字裡含有「氯」字,就是含氯消毒消毒劑。在日常生活中,84消毒液、漂白粉、含氯消毒粉或含氯泡騰片等都屬於含氯消毒劑。直接稀釋後裝在塑膠容器裡就可以在進行消毒殺菌。在購買的時候,一定要仔細看看商品包裝和有效成分。雖然含氯消毒劑的殺菌滅病毒能力強,但刺激性也強。在使用時,一定要注意避開皮膚和口鼻。請遵守以下步驟:

  1.佩戴口罩、橡膠手套和防水圍裙。同時建議佩戴護目鏡防止溶液濺入眼內造成傷害;

  2.應在通風良好的區域配置和使用漂白劑溶液;

  3.應有冷水配置漂白劑,熱水會影響殺菌效果。

  (二)自我保護的方法雖然病毒感染情況嚴重,但是我們還是要進行必要的外出,而外出是必須注意的就是要學會戴口罩,讓同學們觀看正確的戴口罩示範影片。由於暫時還沒有有效的治療方法,疫苗還沒有投放市場所以預防和隔離病毒是目前最有效的途徑。因此,我們要切實做好以下幾點:

  (1)需懂得咳嗽禮儀。無論是咳嗽、噴嚏、流鼻涕,一定要用紙張、手帕遮擋,若無東西可用,可用手遮擋,絕對不能汙染環境,更不能對著別人噴嚏、咳嗽。

  (2)人與人之間接觸時,要保持半米以上的距離,尤其是面對面談話時。傳染病流行季節儘量避免各類聚會。

  (3)不探視疑似罹患傳染病的病人。

  (4)傳染病高發季節儘量居家休息,不要湊熱鬧。儘量避免到人群密集的地方。

  (5)如果必須要到人口密集的地方,如菜市場、超市、車站、醫院、乘坐公共交通(地鐵、汽車、飛機)工具等,須戴口罩。口罩一般2小時更換一次,最長不超過4小時。戴口罩時間過長,同樣也會降低上呼吸道的抵抗力,只要離開密集人群,儘量不戴口罩。

  (6)不能隨地吐痰。痰液一定要吐到該吐的地方,如痰盂等。如果當時實在沒有可吐痰的地方,可以先吐在紙張上,在方便的.時再把它放到它的歸宿地。

  (7)不隨便丟放廢棄物。在公共場所垃圾投放至垃圾桶。居家垃圾,尤其是廚餘垃圾,建議包裝好再投放到公共垃圾桶。

  (8)保持個人衛生,尤其是手!要勤洗手。避免髒手接觸口、眼、鼻。尤其是在室外公共場合,更要注意這一條。手會接觸各種各樣的病原體,冠狀病毒也不例外,洗手是明確的預防措施之一,以下情況,都建議大家洗手:

  1.外出回家

  2.咳嗽或打噴嚏後

  3.觸控口、鼻、眼之前;

  4.吃飯前;

  5.做飯時,處理食材之前和之後;

  6.上廁所後;

  7.接觸過動物之後。

  怎樣洗手?建議大家使用肥皂和流動的清水,搓手不少於20秒。如果出門在外不方便找到清水和肥皂,那麼可以使用含有70~80%酒精的免洗洗手液。(七步洗手法圖片展示)

  (9)無論是學習場所還是居家,保持室內不斷的通風換氣。病原體傳播致病是需要一定的濃度和數量的。我們經常給室內開窗通風換氣,就大大降低了疾病的傳染性。總結為:不湊熱鬧多居家,室內常通氣;公共場所戴口罩,及時取掉要牢記。痰吐有形象,垃圾歸位巧;手若管理好,百病不侵擾!

  (三)保持自身抵抗力另外,我們要保持好自身抵抗力:

  (1)不做損害身體抵抗力的傻事。吃好、穿暖、別凍著,避免淋雨和醉酒;合理作息、不熬夜、不過勞。疲勞可以使身體抵抗力下降,容易得病。所以,保持生活規律,保證充足睡眠,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是防病的好辦法。

  (2)多進行體育鍛煉、增強體質、增強免疫力。運動是最好的防病辦法。

  四、小結:

  親愛的同學們,烏雲遮不住太陽,疫情擋不住春天的來臨,讓我們繼續做好個人防護工作,好好學習,鍛鍊身體,長大為我們的祖國做貢獻。

  預防流行疾病小班教案10

  活動設計背景

  進入冬季,由於季節交替,氣溫驟降,加之多雨少晴,我班不少孩子因感冒而不能正常到課,為讓小朋友瞭解和掌握預防感冒的基本方法,設計此課。

  活動目標

  1、瞭解一些感冒的病症以及傳播途徑。

  2、懂得預防感冒的小常識,積累一些健康生活的經驗。

  3、能夠將自己好的行為習慣傳遞給身邊的人。

  4、讓幼兒知道愉快有益於身體健康。

  活動過程

  1、引出話題:

  教師:點名

  “這些天,王萌萌小朋友為什麼沒來呀?”

  幼兒相互交流各自對感冒的感受與體會。

  孩子:“你得過感冒嗎?感冒的時候人會有什麼感覺?”

  教師小結:感冒的時候會出現發燒、咳嗽、流鼻涕、鼻塞等症狀。

  2、瞭解感冒的傳播途徑:

  教師介紹患感冒的原因及感冒傳播的主要途徑。

  “人們一般是由於什麼患上感冒的?”“除了著涼以外,感冒會不會是別人傳染給你的`,又是怎麼傳染上的呢?”

  教師歸納。

  不注意冷暖或身體抵抗力差的人容易得感冒。另外,流行性感冒還可以透過吐沫、痰等傳播。

  3、掌握預防感冒的小常識:

  教師與幼兒一起交流預防感冒的方法。

  “我們應該怎麼來保護自己,儘量不讓自己和別人患上感冒?”

  教師出示圖片,幼兒瞭解預防感冒的具體方法,師生一起進行歸納小結。

  不隨地吐痰、常開窗通風、勤洗手洗臉、經常鍛鍊身體、適當吃點醋及大蒜、洋蔥。流行性感冒肆虐期間,幼兒要儘量減少到人多擁擠的地方去。如果已患上感冒,則打噴嚏時要用手帕或紙巾捂住口鼻,而且要側轉身,不能對著他人打噴嚏,因為這是不禮貌的行為。

  預防流行疾病小班教案11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學會勇敢地接受醫生的治療;

  2、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學習健康地生活。

  活動準備:

  課件《“阿嚏”不見了》

  活動過程:

  一、 聽一聽——理解故事內容

  1、播放課件,講述故事《“阿嚏”不見了》

  2、回憶故事,回答問題:

  提問:

  1)媽媽去買藥之前,囑咐彬彬怎麼做?

  (多喝熱水,不要亂跑)

  2)醫生在給彬彬打針之前,對彬彬說了什麼話?

  (感冒了是要看醫生的,不然就會傳染給別人)

  3)彬彬的病是怎麼好的?

  (打完針吃完藥)

  小結:生病是一種不愉快的經歷,它會給你的生活帶來許多不便,使你不能上幼兒園,不能和朋友們出去玩,甚至不能吃你心愛的冰激凌。但是,如果拒絕打針、吃藥,只會讓病變得更嚴重,還可能把病傳染給別人。所以,勇敢地接受醫生的治療吧!

  二、 說一說——知道感冒了該怎麼辦

  1、 透過談話,歸納感冒的主要症狀、原因及簡單的治療方法。

  提問:

  1)你感冒過嗎?你感冒出現了哪些症狀?有什麼感覺?

  (打噴嚏、流鼻涕、鼻子不通,喉嚨幹痛、頭痛等,身體非常不舒服。)

  2)人為什麼會感冒?

  (太累了,著涼了都有可能)

  3)感冒了怎麼辦?想一想,感冒時,爸爸媽媽是怎麼照顧你的?

  多喝水,注意休息。

  及時治療,按時打針吃藥。“聰明的孩子”打針吃藥時不要哭也不要鬧,還不忘對醫生說聲“謝謝”,感謝他們讓你的病儘快好起來。

  注意咳嗽用手捂住,打噴嚏不對人。

  小結:當我們受涼或是身體的抵抗力下降時,就會流鼻涕、咳嗽等,感冒時要及時看醫生,按時吃藥,多喝開水,注意休息等。

  三、 學一學——養成良好衛生習慣來預防感冒

  1、翻翻樂:幼兒回憶以往經驗,設想預防感冒方法,老師根據幼兒回答運用圖示的方法逐一出示。

  小結:愛乾淨、經常洗手;

  注意冷暖(熱了要脫,冷了要穿);

  鍛鍊身體(增加抵抗力)。

  注意營養(蔬菜、水果;達到營養攝入均衡)

  感冒流行時少去人多的公共場所。

  2、帶領幼兒到戶外遊戲,鍛鍊身體。

  預防流行疾病小班教案12

  活動目標:

  1、瞭解感冒的症狀,知道感冒後身體不舒服要及時告訴大人。

  2、初步瞭解預防感冒的方法。

  3、知道感冒了不怕打針吃藥,做個勇敢的孩子。

  4、瞭解主要症狀,懂得預防和治療的自我保護意識。

  5、初步瞭解健康的'小常識。

  活動準備:

  娃娃

  活動過程:

  1、設定情景——引發興趣,匯入活動。

  出示娃娃:“今天我給小朋友請來了一位小客人,小朋友看看他是誰?”娃娃:“大家好!今天我給大家唱一首歌曲(唱兩句後不停的打噴嚏),我怎麼了?我不能給大家表演節目了,小朋友再見!”

  2、組織討論——瞭解感冒的症狀及原因。

  問題一、娃娃怎麼了?為什麼會感冒?

  師小結:穿衣服少了、蹬被子了、到人多的地方被傳染了都容易引起感冒。

  問題二:你們感冒過嗎?感冒了會有什麼感覺?

  師小結:鼻子不透氣、流鼻涕、嗓子痛、頭痛、咳嗽、打噴嚏、有時候會發燒,當身體不舒服的時候要及時告訴大人。

  問題三:感冒了該怎麼辦呢?

  師小結:小朋友是勇敢的孩子,如果你感冒了,要趕緊去看醫生,不怕打針吃藥,這樣感冒很快就會好了。

  3、引導幼兒初步瞭解預防感冒的方法。

  瞭解預防感冒的方法:勤洗手、多喝水、不挑食、睡覺蓋好被子、天冷了及時穿衣服、不到人多的地方去、多鍛鍊身體……

  活動延伸:

  與幼兒一起外出鍛鍊身體。

  預防流行疾病小班教案13

  活動目標

  1、發揮想象,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2、知道不能多吃冷飲。

  3、讓幼兒大膽表達自己對故事內容的猜測與想象。

  4、透過觀察圖片,引導幼兒講述圖片內容。

  教學重點、難點

  1、讓小朋友能理解故事,並從中獲得不能多吃冷飲的常識。

  2、能夠大膽在眾人面前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1、背景圖一幅、太陽、冰激凌活動圖片各一張

  2、水粉顏料、水粉筆、抹布等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題(陰天)

  1、這兩天太陽公公都沒有出來,它怎麼了?

  2、太陽公公怎麼會生病的?

  二、講述故事

  1、教師邊演示教具邊講述故事

  2、提問

  1)太陽公公究竟是怎麼生病的啊?

  2)太陽公公病好了以後還敢吃冰激凌嗎?吃的時候應該注意什麼?

  3)你喜歡吃冰激凌嗎?你吃的時候應該注意什麼?

  三、給太陽公公打電話

  1、太陽公公生病了,你想說句什麼話問候他?

  2、給太陽公公打電話。

  教學反思

  《太陽感冒了》這個故事切合幼兒的生活經驗,選材貼近幼兒的生活,容易調動幼兒的生活經驗,讓幼兒有話可講。運用談天似的口吻引題,讓幼兒猜猜太陽哪去了?怎麼會生病的?自然地過度到故事內容。用誇張的語言講述故事,抓住了孩子的聽覺,結合孩子的特點,設計了能活動的教具(太陽吃冰激凌),深深的吸引了孩子的視線,調動他們的說話慾望和積極性,大膽的發表自己的意見和想法。透過故事內容的學習討論,知道不能多吃冷飲。最後讓幼兒打電話問候太陽公公,進行關心他人的情感教育。整個活動效果教好,但是在個別地方還可以組織的更好一些。首先在引題環節中,可以更緊湊一些,教師的語調平緩,狀態可以更好一點;其次在最後一個環節中,可以藉助電話機,讓幼兒給太陽公公打電話。藉助教具,幼兒的興趣能普遍提高。再次,在調動學習氛圍方面還應多花點心思。

  預防流行疾病小班教案14

  活動目標:

  1、感知在故事情景下使用的禮貌用語:謝謝、不用謝。

  2、願意學習並使用禮貌用語,體驗運用禮貌用語進行交流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小豬胖胖、松鼠豆豆、蝴蝶麗麗、小鳥菲菲圖片。

  2、感冒症狀圖片。

  活動過程:

  1、圖片匯入,組織討論。

  胖胖豬感冒了,鼻涕泡噗噗噗地朝外冒。

  師:小朋友你們看胖胖豬怎麼了?

  幼:它在流鼻涕。

  師:小朋友一看圖片就看到胖胖豬拖著鼻涕,他感冒了。

  小朋友你們有沒有感冒過啊?

  小朋友感冒了會怎麼樣啊,會不會和胖胖豬一樣呢?

  師:那還會覺得有些什麼不舒服呢?

  幼:打噴嚏、咳嗽。

  師小結:鼻子不透氣、流鼻涕、咳嗽、打噴嚏、有時候會發燒,我們會覺得身體不舒服,很難受,是不是啊?所以我們大家都不喜歡感冒,是不是啊?

  師:胖胖豬感冒了,它只能一個人在家覺得很不舒服。這個時候誰會來呢?

  2、傾聽故事,學習禮貌用語。

  松鼠豆豆來找胖胖豬玩。

  看見胖胖豬生病了,家裡灰濛濛、亂糟糟的,豆豆心裡很難受。豆豆跳進屋裡,揮起大尾巴撣落桌上的灰塵,又洗乾淨飯碗和菜碗。

  看著乾乾淨淨的家,胖胖豬的心裡舒服了一些。

  胖胖豬對豆豆說:“謝謝你松鼠豆豆”。

  松鼠豆豆說:“不用謝”。

  師:誰來幫助胖胖豬了啊?

  幼:松鼠豆豆。

  師:松鼠豆豆用他的大尾巴幫助胖胖豬把家給打掃乾淨了,胖胖豬覺得心裡舒服了一些,他對松鼠說了什麼呢?

  幼:謝謝你。

  師:那小松鼠是怎麼說的呢?

  幼:不用謝。

  師:他們是有禮貌的好孩子,他們都用了哪些有禮貌的話?

  幼:謝謝、不用謝。

  師:嗯。

  唧唧啾啾、唧唧啾啾

  這時小鳥菲菲來找胖胖豬玩。

  看見胖胖豬生病了,小鳥菲菲的心裡真難受,她為胖胖豬唱起了歌。“唧唧啾啾、唧唧啾啾”,菲菲的歌聲多好聽呀!

  師:胖胖豬會對菲菲說什麼呢?

  幼:謝謝(2—3)

  師:我們聽聽看是不是說的謝謝呢?

  胖胖豬說:“謝謝你小鳥菲菲你的歌聲真好聽讓我的心裡又覺得舒服了一些。”

  胖胖豬真的是說了謝謝,小朋友真聰明,那小鳥菲菲會說什麼呢?

  幼:不用謝

  師:小鳥菲菲也很有禮貌對胖胖說不用謝。

  這時蝴蝶麗麗來了,它又做了什麼呢?一起來聽聽。

  蝴蝶麗麗和同伴們一起來找胖胖豬玩。

  看見胖胖豬生病了,麗麗的心裡好難受。

  麗麗和夥伴們飛到花園裡,花兒們都露出了美麗的笑臉。麗麗把各種各樣的花香收進一隻大大的信封裡,然後和同伴們抬著往胖胖豬家飛。

  忽然,胖胖豬聞到了一股濃濃的花香,這花香在房間裡慢慢地散開來……

  胖胖豬很驚奇,他爬起來,伸長脖子朝窗外看。啊,他看到了朋友們那一張張熟悉的笑臉!胖胖豬笑了,現在他覺得舒服多啦!

  師:胖胖豬對麗麗說。

  幼:謝謝。

  師:麗麗說。

  幼:不用謝。

  師總結:我們發現小動物都很有禮貌,都會說。

  幼:謝謝、不用謝。

  師:我們喜不喜歡這些有禮貌的小朋友?

  幼:喜歡。

  我們應該向他們學習做個有禮貌的好孩子是嗎?

  幼:是。

  預防流行疾病小班教案15

  活動目標

  1、瞭解傳染病的相關知識。

  2、能說出並掌握預防傳染病的方法。

  3、增強自身預防疾病的意識。

  活動準備

  教學PPT。

  活動過程

  1、活動匯入:觀看教學掛圖。

  教師出示掛圖,並提問:小朋友,請你們看一看,圖上畫的是什麼地方?我們一起進去看看,圖上的小朋友在幹什麼?他們怎麼了?(幼兒觀察並描述)

  2、活動展開:討論什麼是傳染病,常見傳染病有哪些。

  (1)教師出示掛圖,請幼兒按順序觀察圖片,教師提問。

  教師:天氣漸漸暖和了,病菌們也開始出來活動了。醫院裡那麼多小朋友一起打點滴,因為他們得了傳染病。你們知道什麼是傳染病嗎?那你們說得到底對不對呢?我們一起來聽聽醫生阿姨是怎麼說的?

  教師小結:傳染病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疾病之一,它能透過呼吸、身體接觸等方式傳播病菌。如果有小朋友或者小動物得病,就有可能會傳染給其他人,所以叫做傳染病。

  (2)師:傳染病是透過什麼方式進行傳播的?

  (3)師:你知道哪些病是傳染病嗎?昨天老師給你們發了一張調查表,讓你們去調查有哪些傳染病?它們是怎樣傳播的?都有哪些症狀?現在請小朋友們拿出調查表,誰願意上前來說說你的調查。(3—4名幼兒講述)

  (4)除了你們做了調查,老師也做了調查呢。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調查到的第一個傳染病:手足口病,第二個:水痘

  剛才我們看到的這兩個傳染病都是在我們小朋友之間很容易傳染的。

  還有哪些傳染病在春季會傳染上的呢?(紅眼睛、皮疹、腮腺炎)

  3、活動展開:討論預防傳染疾病的方法。

  (1)教師:傳染病會傳播病菌,那你們怕不怕被傳染?雖然傳染病很容易傳播,但是,如果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就能很好的預防傳染病。現在請你和旁邊的小朋友說一說,你覺得用什麼樣的方法可以預防傳染病?

  幼兒討論、講述。

  (2)教師:看看老師這有一些小朋友,他們是怎樣預防傳染病的呢?(洗手、多吃水果、充足睡眠、打預防針、戴口罩、不去人多的地方、不朝別人打噴嚏)

  (3)教師小結:預防傳染病的方法。

  教師:多吃蔬菜水果,可以提高身體抵抗疾病的能力;勤洗手可以消除病菌;保證充足的睡眠;可以增強免疫力;接種流感疫苗可以預防流感;打噴嚏時要用手或手帕遮起來,避免對著他人打噴嚏;在傳染病的多發季節避免去人多的地方;情況嚴重時需要戴口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