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心得體會> 《科學備課》教師心得

《科學備課》教師心得

《科學備課》教師心得

  《科學備課》教師心得

  眾所周知,要成功地上好一節課,其前提條件在於課前精心地備課。那麼,到底如何才能做到科學合理地備課,全力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呢?近期,透過對《科學備課》一書的研習,深覺科學備課應該由理性備課和感性備課兩方面著手。

  教師們經常從事的備課歷程應該只屬於理性備課的範疇,我們一貫只強調所備課時的教學重難點所在,於是教師們多是對實際教材內容進行歸納整合,設計出相應的任務模式以供學生一步步地按照自己設定的步驟來走。就拿英語這門學科來說吧,每堂課都會預先將其定位在英語教學的某個方面,是聽說讀寫技能訓練,還是語法詞彙教學,雖然使用新教材了,但感覺還是沒有脫離傳統的教學模式。其實,這在無形之中也消除了教師教學的積極性,就這樣年復一年地重複同樣的知識體系,任誰也都會產生倦怠情緒了!如果能夠適時地調整一些陳舊的`教學方法,掙脫傳統教學觀念的束縛,就能讓學生輕鬆學習,充分體驗英語這門語言的魅力所在,這就需要教師理性備課的同時也兼顧感性備課了。

  所謂的感性備課也就是要在課前準備如何開展教學工作的同時也滲入對教師自身和所授學生的全面思量。作為教師自身,首先要做一次換位思考,假如你是一名學生,面對新的一課,你想要知道什麼,你對哪些方面特別感興趣,或是你已經懂得了哪些知識點,不希望老師再把時間浪費在一味的絮絮叨叨上,若是真能做到這些,相信一定會有事半功倍的成效。而這就要求教師對每個學生都有較全面的認識和了解,與他們保持良好的溝通,及時獲取授課效果的資訊反饋。實踐證明,不同的學生具有不同的認知風格差異,教師應在其教學設計中考慮進這個重要因素,從而為他們創造出有利於他們充分發揮自身認知優勢的教學情境,以便於引導和促進學習者的個性全面和諧發展。

  另外,現在也比較注重在我們的日常教學中加強對於學生們的情感教育滲透。當代的學生多為嬌生慣養的獨生子女,在待人接物處事方面多有缺憾,常有居高臨下唯我獨尊之感,因此,在學校接受知識傳授期間也有必要接受情感教育。教師們在進行備課的同時就要拓展思維空間,思索在傳授知識的同時是否也可以傳授其做人的道理,這讓我想到最近學習的一篇課文,同學們在學習超人的扮演者克里斯托弗.裡夫坎坷的人生經歷的同時也學會了他遇事不輕易放棄的精神,這無疑能夠幫助他們樹立積極面對生活的人生觀。

  總之,科學合理地結合理性備課和感性備課,不單純侷限於設計教材內容,嘗試著去評估自己預測學生,這樣才能夠充分體現備課的宗旨所在,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取得最佳的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