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心得體會> 我的家庭教育的心得徵文

我的家庭教育的心得徵文

我的家庭教育的心得徵文

  面對小學升初一的女兒,我的內心無比歉疚,這樣的孩子該怎麼辦?在女兒很小的時候我就來到崑山工作,老公留在常熟工作,我們的生活過得就像頂時髦的週末夫妻,女兒和我的父母相處的時間比較多,被寵的無法無天,可以和我的母親白眼冷對,頂嘴,有時恨得想揍我母親,對於我的父親也是能騎到他的頭上去,對我老公一副滿不在乎的樣子,唯獨面對我是一副乖巧,聽話的樣子,這樣一個八面玲瓏的孩子,學習成績卻一年不如一年,學習習慣糟糕透頂,我該怎麼辦?經過再三考慮,和老公商量決定改變女兒。

  首先改變女兒嬌寵的習慣。改變這一個習慣,不是一朝一夕能改變的,要達到效果只有改變生活環境。女兒現在正處於青春叛逆期,不能家長說了算,為了尊重孩子,贏得孩子的信任,於是一家三口開了家庭會議。對於初中生活,讓女兒自己規劃一下,我們讓她做了選擇,在常熟讀書還是在崑山讀書,也就是想和媽媽在一起生活多一點還是想和爸爸生活多一點,(當然,孩子比較聽我的話,我們夫妻倆私底下已經協商好了)孩子毅然選擇了我,在崑山讀書,可憐我的老公因為女兒的這句話,就開始了他的常熟崑山奔波之旅。

  孩子終於離開她的保護傘——我的父母。在崑山短短的幾個月生活,女兒發生了巨大的改變。以前從來不洗碗的女兒會主動要求,不知米缸在何處的她居然學會了煮香噴噴的米飯,還能滿頭大汗的擦著地板,沒有時間觀念的她,居然給自己做了一份時間表,每天規定自己何時該幹什麼,每個週末我們回到常熟,面對我的父母,女兒變得有禮貌,很懂事。這一點一滴的改變,對於別人來說微不足道,但對於我們來說是一個驚喜,女兒在改變,朝著我們的期望在改變。

  女兒雖然在生活上有所改變,但是讓我們更憂心的是她的學習。如何讓她的學習成績提高,養成一個好的學習習慣?女兒在學習上缺乏自信心,積極性,總是覺得自己不如別人,自己很笨,每次做作業總是拖拖拉拉,寫的字自己都看不懂,跟蚯蚓似的。開學後,我和女兒溝通了一下,告訴她,新學期,新開始,每個孩子都是新的起跑線,你要有一個好的學習習慣才能追趕得上,對於我的鼓勵,女兒很樂意的接受了。我要求她每天一放學必須把功課第一時間完成,不管是寫作業還是背書,預習,只要是老師佈置的要不折不扣的完成,當然我不擔心寫的作業她不完成,因為要交給老師批閱的,女兒肯定能完成,但是對於軟作業那就是能不做就不做,能不讀就不讀,老師又不知道。

  怎麼辦?還好有個家校通,我每天對著手機上的資訊一條一條的核對,漸漸的女兒知道逃得過老師未必逃得家長,現在她規定自己今日作業今日畢,每個星期五,老師佈置的作業相應多一點,她都是把作業全部做完才休息,她說這樣我才能睡個安穩的懶覺,快快樂樂的過假期。雖然女兒如此的努力,但是現實還是殘酷的,學習成績不是光靠這些就能提高的,第一次數學測試成績出來,女兒剛及格,但是她還是比較興奮,她說媽媽我靠自己考及格了,我沒法打擊她,這個成績我是不滿意的,怎麼辦?女兒一直不肯去補習班補習,現在我乘這個機會跟她說,要不我們去補課吧,你上好45分鐘的課再加上課後的補習,也許能更上一層樓,女兒欣然答應。可是更大打擊等著她,又一次數學測試不及格,女兒垂頭喪氣的跟我說:“媽媽,我們老師說為了我們的自尊,這次不發簡訊了,我想想還是跟你交代吧,你早晚會知道,這次測試我又不及格了,我這麼努力還是不行。”其實看她那樣我已經猜到怎麼回事了,女兒的自信心,積極性又打擊了,不能打不能罵,咋辦?

  我看了一下她的試卷,詢問了一下班級情況,於是我給她分析,我說:“蘇靈瑜,考得不錯,有進步。”女兒很詫異,不可思議的看著我。“你看你上次是考了及格,可是和第一名你們相差了37分,這次和第一名相差了32分,這就是進步,但是不及格就是不及格,證明你努力不夠。”女兒聽了我的話,信心大增,決定要比過去更加努力學習,真有點越挫越勇的感覺。看著這樣的女兒心裡很安慰,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女兒只要有這股勁兒,還怕啥?我相信她!

  雖然以前和女兒聚少離多,但是我們一直有良好的溝通。每天放學她首先會給我打個電話,報告一下一天的學習情況,在學校與他人相處的事情,我總是耐心的聽她訴說著,在她的'幼稚的話語中,我驚訝於她的思想。記得那時只有八九歲,她突然跟我說:“媽媽,將來我要嫁個有錢人,但是是靠自己的努力成為有錢人的那一種,要不然他會小三的。”我聽到後目瞪口呆,無言以對,接著她又說:”媽媽,小老婆為什麼叫小三,那個小朋友好可憐,沒有爸爸媽媽疼愛了。”我終於緩過神來,真是又好笑又好氣,原來是可憐故事中的寶寶。“媽媽,我們學校有小朋友談戀愛。”“媽媽,我的朋友告訴我有個小朋友喜歡我,你說真的嗎?”“有問題,找仁愛醫院”諸如此類的話聽得我心驚肉跳,忐忑不安,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思想?是社會這個大家庭影響了她,還是我們這個小家庭對她的薰陶?也許是現在的傳播媒體太強大了,在她的身邊無時無刻的出現一些成人教育,以至於出現這些不應該在她這個年紀該有的想法;也許是我們大人不經意的話題引起了她的主意,讓她產生了好奇;也許孩子長大到一定程度就有各種奇怪的想法。我曾經和其他家長們討論過這樣的問題,他們的小孩也有類似的想法,也有如此的困惑,讓我感到稍稍心安,這是一個普遍現象,不是我們家唯一一個,她既然能跟你分享她的困惑,她的喜怒哀樂,證明她想從你這兒得到答案,得到一個正確的答案,我唯有從她的看似幼稚的行為中去糾正她。這是一個很浩大的工程,必須從身邊的每一件小事去引導她,教育她,從而讓她有一個健康的成長過程。記得前幾天開家長會,回家後女兒詢問情況,我大大方方的把情況全部講給她聽,還講解了一下,讓她瞭解哪些是她做得不夠好,哪些是她表現好的地方,一次多麼好的教育課呀,她聽後若有所思,最後說媽媽,我會好好學習的,你放心這些壞習慣,壞毛病你女兒不會有的,我的女兒越來越有自信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