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心得體會> 關於暑期培訓的個人心得

暑期培訓的個人心得

關於暑期培訓的個人心得

  暑期接受教學心理課程的培訓,主講者問了在座老師一個簡單而又複雜的問題:“你把學生當人看了嗎?”並讓大家想三秒鐘後再回答,老師們(包括我)不知道他胡蘆裡賣的什麼藥,但還是不約而同地回答:“當然。”可提問的人只是笑了笑,然而我知道這笑意味深長……事後想想,我們作那樣的回答也無可厚非,畢竟作為教師,我們的內心裡都是在關愛學生,也願意拿學生當人看,可事實上,我們在行動的過程中,也許並沒有很好地實踐這一點,其中的原因自然也是多方面的。

  “把學生當人看”的問題真是值得我們每個做教師的好好思考,我們要及時地發現學生身上的優缺點、長短處,知道他們的興趣愛好,並適當地引導,努力讓他們朝一個好的方向發展。在眾多的學生當中,有著一些特殊的學生,他們的身心發展處於正常規律之外,即在生理或心理上有缺陷、智力超常或低常,他們也被稱為有特殊需要的學生。而這樣的學生更需要獲得施教者和周圍人的重視與愛護。而在實際的教育教學過程中,我們接觸的特殊學生往往是那些表現不好、成績又不理想的學生,他們也被稱為是問題學生,而這樣的學生,老師也往往是最感頭疼的。說實話,我們教師隊伍中存在著一種很不好的現象,尤其是早些年,那就是有的老師往往比較關注那些成績較好的學生,而對於平時調皮搗蛋,成績又不好的學生,真是氣不打一處來,而這種情況近年來有了很大的改善,但也不能說絕對沒有了。其實,每個學生都有他可取之處,有一句話我覺得很有道理,“每個學生都有向上的潛能”,所以作為教師,我們必須要努力發掘學生這種潛能,多看到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做好正確的引導。要知道垃圾尚且是被放錯了地方的資源,更何況是學生這樣一個個鮮活的個體,他們不僅是教育的物件,更是教育的資源,既是資源,就該好好開發利用。

  我在教學中就曾經碰到過兩個所謂的“問題學生”。

  A是我在原先學校教過的一個學生,他是外地生,學習成績不太好,而仗著自己良好的家境和城裡人的優越感常常表現出一副目中無人的樣子,也從不把老師的勸導、教誨放在心上,成為很多任課老師頭疼的物件。按照常規,高一下學期市裡有閱讀競賽,於是開學初就要選拔苗子,由於對學生的基礎不甚瞭解,所以報名時以自願為原則,然後在報名的學生中再選擇幾個參加興趣小組,定期開展活動。我滿以為學生報名後會有挑選的餘地,誰知學生興趣不濃,我就只好暫時將主動報名的剛好湊數的幾位學生列入興趣小組,其中就有A生。後來在辦公室和同事聊天時,無意間說了到興趣小組,也就很自然地提及了A生,誰知有位老師頓時大發感慨,說這樣的學生你怎麼可以讓他參加興趣小組,這不是浪費老師的時間和精力嗎?說實在的,我當時看到A報名時,也有些疑惑,但轉而一想,既然名為興趣小組,那麼願意參加並不是壞事,應該要鼓勵,何況人不夠,不如給個機會。所以聽了同事的話,我並不多言,只是心下想,也不要太小看了A,雖然他成績不理想,但經過一段時間的接觸,我發現他對語文學科還是有些興趣的,有時上課也會積極地回答問題,說不定他是一匹黑馬呢。

  於是無論在興趣小組活動開展期間,還是平時上課過程中,我總會多留意他一些,也學著鼓勵他,因為我相信“如果一個學生活在激勵之中,他會學會自信”。慢慢地,我發現他能禮貌地對待我,但對其他老師依然如故,我知道人與人的交往是以真誠為基礎的,師生間也是如此。興趣小組活動開展一段時間後,學校想要進行一次模擬考試,然後從中再選出較好的一部分學生,作為下學期參賽的物件。結果出來後,A的成績令那幾位老師大跌眼鏡,他竟然考了第一。我在班上也適時地表揚了他。後來有一次他的家人從外地來看他,還特地找到我,說是他那次得知分數後,就打電話告訴了家裡,並說自己很喜歡語文學科,同時也想學好其他科目,而在這之前,他打電話或回家時從不願意提及學習上的事。……

  面對這些,我當時感到欣慰,但在欣慰之餘,也不覺捫心自問,如果那一次不是因為人數剛好不夠,我是否還會考慮他呢?然而A生的事讓我明白,再差的學生也不可能是一無是處的,關鍵是老師要有耐心和愛心,更要有一雙善於發現的眼睛。

  B則是我調動學校後所教班裡的一個男生。他其實可以成為眾多老師眼中的.好學生,但因為一些原因,各科成績也是平平常常,而他平時最大的愛好就是踢足球,還在班裡形成了一個以他為中心的球隊。

  起初的一段時間內,他偶爾也會在語文課上搞點小插曲,做作業也很隨意,結果期中考試成績不是很理想。我於是找他談了話,我問他為什麼喜歡足球,他說踢足球能讓他覺得放鬆,在和隊友的追逐競爭中能感覺到一種真實的存在,特別是進球的霎那,有一種成就感。我又問他是不是不喜歡學習,他說不是,其實他心裡是很渴望能將書讀好的,他爺爺也曾是老師,他們家人對他都寄予著厚望,只是他自己認為在學習上他似乎是個多餘的人,尤其是因為他的個性的原因,平時會表現得活躍一些,在人看來也許是放蕩不羈的那種。於是有的老師就將他的成績歸咎於他的“不安分”,後來更說是踢球耽誤了學習,他又是個愛面子、自尊心極強的人,在老師一次次的指責後,他說自己漸漸對學習失去了信心,更可以說是對自己失去了信心。他還說他最怕開家長會或家訪,因為每在那時,班主任和任課老師總會在大人面前說他的不是,而他覺得很傷自尊,這樣一來就有了一種牴觸情緒,而且形成一種惡性迴圈。我想我能理解他的心情,像他這樣的情況應該多一些關心與指點,於是我跟他講,無論怎樣,作為學生不該對學習輕言放棄,而要拿出一種運動的精神,摔倒了只要能站起來就要堅持。如果他還想重拾學習的信心,老師願意幫他,至少在我教的語文學科上,他完全可以學好……他說從沒有老師這樣跟他說,他當然願意做一個各方面表現都不錯的好學生。只是他有一個擔心,就是是不是從此要放棄足球,我說踢球與學習兩者並不矛盾,只要能保證學習上該做的事做好,課餘的時間還是可以做自己喜歡的事。

  在以後的日子裡,他照樣在課餘時間與同學活躍在綠茵場上,但對學習的態度明顯有了轉變,最好的證明就是期末時成績有了一定的進步。後來暑假的一天,他用他父親的手機以簡訊的形式跟我講了一句話:“每個學生都是善良的,你對他笑,他也會對你笑。”我被這句話深深地觸動了,我也深切地知道,良好的師生關係是教育的前提和基礎,當學生在情感上與老師相融時,他對學習的興趣與熱情也會倍增。蘇霍姆林斯基就曾說過:“在每個孩子心中最隱秘的一角,都有一根獨特的琴絃,撥動它就會發出特有的音響……”這也成為我今後工作中努力的一個方向,不以成績取人,善待每一個學生。

  教學是一門藝術,而教之道,貴在啟發潛能。教育心理學研究業已證明,正確的評價,適當的表揚和鼓勵,可以激發學生的上進心、自尊心,要讓學生在學習上 “主動”起來,就必須以正面鼓勵為主,充分相信每位學生的潛能,鼓舞每一位學生主動參與學習。在教書育人的道路上,對知識,我願是大海;做教師,我願是春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