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心得體會> 中醫知識學習心得(通用12篇)

中醫知識學習心得

中醫知識學習心得(通用12篇)

  我們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啟發後,通常就可以寫一篇心得體會將其記下來,這樣能夠讓人頭腦更加清醒,目標更加明確。那麼要如何寫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中醫知識學習心得,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中醫知識學習心得 篇1

  學習中醫四大經典是每一箇中醫人提高自己臨床能力的有效途徑,認真研讀古人的醫術對於現代醫學的發展有深遠的促進作用,在本次學經典活動中,我認真的溫習了中醫四部經典著作,在運用臨床方面有了新的領悟與提高。

  首先我學習了四大經典的內容概括如下:

  中醫四大經典指的是中醫發展史上起到重要作用,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四部經典鉅著,對古代乃至現代中醫都有著巨大的指導作用與研究價值。關於四大經典的具體組成存在爭議,目前國內的中醫高等教育教材將《黃帝內經》、《傷寒論》、《金匱要略》、《溫病條辨》作為四大名著。還有學者認為《黃帝內經》、《難經》、《傷寒雜病論》、《神農本草經》是四大名著。

  《黃帝內經》是中國傳統醫學四大經典著作之一。是研究人的生理學、病理學、診斷學、治療原則和藥物學的醫學鉅著。《黃帝內經》的內經,是講內在人體規律的,有的人認為是講內科的,《黃帝內經》是一部講“內求”的書,要使生命健康長壽,不要外求,要往裡求、往內求,所以叫“內經”。內經可以用三個“第一”給它作一概括。第一,《黃帝內經》是第一部中醫理論經典。中醫學作為一個學術體系的形成,是從《黃帝內經》開始的,所以《黃帝內經》被公認為中醫學的奠基之作。這部著作第一次系統講述了人的生理、病理、疾病、治療的原則和方法,為人類健康做出了巨大的貢獻。第二,《黃帝內經》是第一部養生寶典。《黃帝內經》中講到了怎樣治病,但更重要的講的是怎樣不得病,怎樣使我們在不吃藥的情況下就能夠健康、能夠長壽、能夠活到一百歲。內經中非常重要的思想——“治未病”。《黃帝內經》中說:“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第三,《黃帝內經》是第一部關於生命的百科全書。《黃帝內經》以生命為中心,裡面講了醫學、天文學、地理學、心理學、社會學,還有哲學、歷史等,是一部圍繞生命問題而展開的百科全書。《黃帝內經》作為祖國傳統醫學的理論思想基礎及精髓,在中華民族近二千年繁衍生息的漫漫歷史長河中,它的醫學主導作用及貢獻功不可沒。試想,大略700年前,歐洲鼠疫暴發,有四分之一的歐洲人失去了寶貴的生命,而中國近兩千年的歷史中雖也有瘟疫流行,但從未有過象歐洲一樣慘痛的記錄,中醫藥及《內經》的作用由此可以充分展示。

  《傷寒論》,是一部闡述外感及其雜病治療規律的專著。東漢末年張仲景撰於公元200-205年。全書共12卷,22篇,397法。除去重複之外共有藥方112個。重點論述人體感受風寒之邪而引起的一系列病理變化及如何進行辯證施治的方法。該書集漢代以前醫學之大成,並結合自己的臨床經驗,系統地闡述了多種外感疾病及雜病的辨證論治,理法方藥俱全,在中醫發展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和承先啟時的作用,對祖國醫學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張仲景運用《素問熱論》的理論,勤求古訓,博採眾方,結合自己的臨床實踐,對外感病的發生、發展、預後、治療等進行了精闢的闡發,將外感疾病具有規律性的各種表現,歸納為太陽、陽明、少陽、太陰、少陰、厥陰六經病證,每經結合陰陽、表裡、寒熱、虛實進行辨證論治,既有“同病異治”,亦有“異病同治”,確立了嚴謹的治療規範,創立了六經辨證體系,奠定了祖國醫學辨證論治的原則。本書是我國第一部理論聯絡實踐、理法方藥齊備的臨床醫學鉅著,書中按傷寒傳變規律,以條文的形式逐一辨治,言簡間賅,辨證嚴謹,治法靈活多變,制方藥少而精,對後世臨床醫學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實踐證明,該書辨證論治的原則不僅適用於傷寒病的治療,而且是指導其他臨床各科治療的準則;其所運用的汗、吐、下、和、溫、清、補、消等基本治法,被後世廣泛應用;其所創制的113個基本方劑,如麻黃湯、桂枝湯、承氣湯、白虎湯、小柴胡湯、理中湯、四逆湯、五苓散、瀉心湯、烏梅丸等,成為臨床廣為應用的有效方劑。可見。《傷寒論》對祖國醫學做出了重大貢獻。

  東漢張仲景著述的《金匱要略》是中醫經典古籍之一,全書共25篇,方劑262首,列舉病症六十餘種.所述病證以內科雜病為主,兼有部分外科婦產科等病證.《金匱要略》也是我國現存最早的一部診治雜病的專著,是仲景創造辨證理論的代表作。古今醫家對此書推崇備至,稱之為方書之祖,醫方之經、治療雜病的典範。書名“金匱”,言其重要和珍貴之意,“要略”,言其簡明扼要之意,表明本書內容精要,價值珍貴,應當慎重保藏和應用。《金匱要略》被古今醫家讚譽為方書之祖、醫方之經,治療雜病的典範。

  《溫病條辨》為吳瑭多年溫病學術研究和臨床總結的力作。全書以三焦辨證為主幹,前後貫穿,釋解溫病全過程辨治,同時參以仲景六經辨證、劉河間溫熱病機、葉天士衛氣營血辨證及吳又可《瘟疫論》等諸說,析理至微,病機甚明,而治之有方。例如書中歸納溫病清絡、清營、育陰等治法,實是葉天士散存於醫案中之清熱養陰諸法的總結提高。而分銀翹散作辛涼平劑、桑菊欽作辛涼輕劑、白虎湯為辛涼重劑,使氣分病變遣方用藥層次清晰、條理井然。葉天士之驗方,在吳瑭手中一經化裁,便成桑菊飲、清宮湯、連梅湯等諸名方。足知吳瑭此書,不是僅僅為纂集而撰,實是經心用意,為學術理論昇華之作。

  其次,我在學習的過程中注意把握理論聯絡實際,有目的的學習:

  在發展中醫學事業中,把握中醫經典著作是學好中醫的關鍵,因為經典著作是中醫學的源頭,醫家的闡述發明均離不開經典著作。要精研《內經》、《傷寒論》、《金匱要略》、《難經》、《神農本草經》等經典著作,從研究文言文開始,再參閱各家註解,透過對經典著作的熟讀與深入研究,並在實踐中反覆體驗,甚至精研一生,最終達到得其精要,為臨床工作奠定了厚實的中醫理論基礎。誠如周鳳梧教授指出:“大匠誨人,必以規矩,學者亦必以規矩,使學者有階可升,至出乎規矩之外,而仍不離規矩之中。”,“規矩”就是經典著作中基礎理論,從而明確指出,只有掌握好經典著作才能“從心所欲不逾矩”。

  中醫學是一門應用科學,離開實踐就失去了活力。中醫理論的發展正是醫家在實踐中不斷探索和總結的結果,而中醫理論的掌握亦在於臨床實踐中的總結和提高。著名醫家無不是在臨證中成長,並在臨證中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從而結累經驗,更好地提高了療效。透過臨證來驗證理論,並進一步發展和完善中醫理論,也得到了患者和社會的支援,經得住時間的考驗。

  中醫學的發展正是在臨床實踐基礎上實現繼承與創新的過程。隨著時代的不一,疾病譜的更換,中醫臨床水平的提升,需要不斷的繼承與創新。醫家在臨床中多能融會古今,學貫中西等等。嶽美中根據《類聚方廣義》用麻黃連翹赤小豆湯治療疥癬內陷的一身搔癢、發熱、咳喘、腫滿的記載,運用該方治療腎炎合併皮膚溼疹的患者,並將此方合甘麥大棗湯加生地、紫草等治療過敏紫癜性腎炎,都取得了較好的療效。這些都體現了著名醫家在臨床中善於融會古今,不斷創新的特點。

  中醫學既是一門自然科學,又是一門有關社會人文的科學,其內容博大精深,富涵文、史、哲、天文、地理、四時、物候等人文知識,僅本專業現存書目就有19000餘卷寶籍,欲成為大醫,必須具備廣博的知識。《內經》中就要求習醫者“上窮天紀,下及地理”。孫思邈在“大醫精誠”中更明確指出學醫者當“博極醫源,精勤不倦”。所有醫家大都有淵博的學識,而知識的積累絕非朝夕之功,往往傾注了一生的精力。

  中醫知識學習心得 篇2

  本篇是從老師之授課講稿、論文著作、畢業題詞、帶教面授等方面選錄整理而成,內容極其豐富,哲理非常深刻,傳道用心良苦。篇中有反映老師對祖國醫學無比酷愛,及執著精神;有顯示老師發揚祖國醫學的抱負、構想,及發揮中西醫之長,使中醫學成為最完備醫學的熱誠期盼;有對《傷寒論》至高無上經典的學習體會;有對後之異軍突起溫病學說的研究心得;有對末學誨人不倦的"中醫千萬不能丟失辨證論治法寶"的諄諄教導;有毫不隱私的古方運用、藥物研究的經驗傳授;有為初學者開闢門徑、備勤學者臨床參考、朗朗成誦、易於記憶、選方能盡左右逢源之妙的自創歌訣等等。

  總之,吾等若認真研讀,必將和醫案一樣獲益匪淺!中醫焉可稱為草藥醫生。中醫和西醫根本不同,有人把西醫看作科學醫生,而把中醫視為草藥醫生。我們不否認西醫之診療是以科學為基礎.然將中醫看作草藥醫生,是對中醫根本沒有認識。中國醫學是中國固有之醫學,和中華文化有關,有獨立的學術體系,此種醫學是由生活實踐之經驗積累而產生的。即循著積累之經驗,不斷地應用與體驗,乃發現了其中的原理原則,而成為一種專門性的學問。如漢·張仲景綜合前人治傷寒的經驗,歸納起來,著《傷寒論》一書,將治傷寒分為六經,從表到裡,從陽到陰,以比較推理之邏輯治學方法,顯示出傷寒之學理,從而成為後世治傷寒的法則。是例證之一。

  中醫臨床是以"證"為依據,因之歷代許多醫學名家,所著的浩如煙海的醫書,可以鹹視之為"證治學",即"辨證論治"。證治學為從病象研究治法,即從病象,分辨病證的陰陽、虛實、表裡、寒熱,然後處方,以取得療效。這其間存在著盈虛消長之道理,充分體現出辨證論治是基於一種哲理之學問。以理治學,即為科學。斯為例證之二。有人以中醫不懂生理而詆譭之,殊不知,+中醫之生理學.是研究臟腑功能的。雖對實質方面固然缺少確實性,是個缺陷,然基於中醫學為獨立的學術體系,中醫之特殊性為辨證論治,因之,中醫學屢經年移代革之經驗、發展,而成為行之有效的專門學問,則充分表明:中醫臨床所本的是"證治學",不是從生理上求治法。同時,亦毫無疑義地表明:中醫研究臟腑功能之生理,是完全正確的,及他對"證治學"建立之功勳是不容抹殺的。此為例證之三。於此可見,謂中醫是草藥醫生,不是認識不夠,即是排斥異己者,有心輕薄中醫。

  事實上已經證明,並將繼續得到證明:凡是一種有用學術,必有益於世人,決不會被排斥而磨滅的,中醫也應無例外。辨證必須掌握三要訣

  1.辨主次

  一個證候有幾個不同之症狀,相同之症狀可出現在不同證候之中,因之,要根據症狀來辨別證候,就要抓住能反映疾病本質的主證。

  (1)患者比較突出的症狀,最感痛苦、最嚴重的症狀。例如:患者突然腹痛,要辨別腹痛屬於什麼證候,必須將其他兼證結合起來進行審辨,辨明他與主證有無聯絡。如腹痛的同時兼有反酸、嘔吐、洩瀉、胃脘拒按、瀉後腹痛即減等證,那麼,此腹痛即可斷定為"飲食內傷"證。

  (2)要確診一個證候,非有此不能成立診斷之症狀。例如:患者頭痛頭暈,其一面赤耳鳴,怔忡不寧,證屬肝陽上擾;其一胸滿嘔逆,食少苔膩,證屬濁痰上泛。此兩個證候,前證若無面赤,肝風證不能成立;後證若無苔膩,濁痰證亦不能成立。因為頭痛頭暈,由腎氣上逆而致者,也可出現耳鳴;由心脾兩虛而致者,也可出現怔忡不寧;由胃中寒飲上逆而致者,也可出現胸滿嘔逆等症。

  (3),在整個病情變化中,對一切症狀之產生和消退,有決定性意義之症狀。例如:溫病病在氣分,舌苔黃白相兼;病人血分,舌現絳色。在氣分則證見壯熱煩渴,大便秘結;入血分則證見夜熱更甚,神昏驚厥。這些症狀鹹隨舌苔轉變而轉變的,從此也可以說明以舌苔黃白,舌現絳色作為溫病在氣分、血分的主證是正確的。

  2.辨同異

  將要確定一個證候,發現其中一兩個症狀,一般是不應該在此證候出現,那麼,就應當根據此一兩個症狀及其特點重新考慮,從"同中辨異"。同中辨異,不僅從多數相同的症狀中,可以找出不同差別,就是一個症狀,也有同異可辨。如口渴一證,燥熱口渴,則大渴引飲;痰飲口渴,則先渴後嘔。腹瀉一證,熱瀉則腥臭灼熱;寒瀉則清稀如水。

  3.辨真假

  病人之外表現象,一般視為疾病本質的反映,現象與本質是一致的。若病人之外表現象不能明顯地反映疾病之本質,這種證候,外表是假象,真實的病情,尚隱蔽在內。例如:患者熱邪內伏,格陰於外,證見惡寒戰慄,四肢厥冷,如喪神守,兼有目赤、唇紅、舌幹、大便秘結等症狀。此種證雖惡寒厥冷,然同時目赤便結,就不能單純看表面現象,認定寒證,應當由表及裡,才能發現陰陽格拒之病情。神乎、忽視脈學,皆失偏頗談到切脈,此真是難題。民問對中醫之看法,是中醫診脈如神,三個指頭按到病人腕上,一定可以道出什麼病。有些人,憑脈知證自誇,其實,切脈只能看到某些很顯著的病,有些小處發生了毛病,如一邊手痛,或身上某處一點不舒,實不容易診斷出來。聞市區也有以脈學特殊見稱的先生,不須病人開口,能將病情寫出來,這樣的本事學來不易。臺北南昌街有一位老醫,名聞遐邇,假如有病人要先試脈,不講病情,他便責罵起來,年歲不大的人,似乎不能如此。有一次,有一位當過軍長的醫生,領著太太來診病,表示先要評脈,脈看準了,才請開方。

  師:"請先講病情,比較易於明瞭。"他表示不願,氣勢凌人。師只好雲:"我的學問不如人,請另請高明吧!"那時,師年方四十餘,還是寂焉無聞之人,不免被人輕視。後來,曾多次遇著不講病情的人,婉言為之解說,終於照常診斷處方而去。然診脈不是完全不可靠的,微茫之間,常似是而非,講錯了會惹人笑罵,要找到實在之憑據再開口,比較妥當。切脈要先分部位。左手心、肝、腎,右手肺、脾、命,很多人都知道,能順口道出。三部之臟腑分配,如肺配大腸,心配小腸等等,古人所說多不一致,此不關緊要。李時珍曾雲:"兩手六部皆肺經之脈,特取此以候五臟六腑氣耳,非五臟六腑所居之處也。"師謂大致以關為中部,關前為陽.關後為陰,從兩手左右及前後可以測到一些不同脈象而作出診斷。普通分法,寸左為人迎,右為氣口。

  主病之義,師指出:驗之臨床,左大於右,為外感風寒,右大於左,為內傷飲食;外感病,左大為寒邪,右大為溫邪;胃腸方面的病,從右關探測,滑大為食滯,消化不好,弦為肝氣犯胃,肝硬化者,右關常見弦大;精神方面的病,從左關探測,弦大為怒為鬱結,或為精神容易緊張;如神經方面正常,腹有瘢瘕,或脾腫大,則左關脈見浮弦而芤之現象。脈之前後常大小不一。《難經》雲:"前大後小,頭痛目眩,前小後大,胸滿短氣。"思求前賢名訓,考校臨床實踐,師認為:關前脈動,多汗易驚,關後脈動,腎水不足,男子失精,女子崩中失血;女人尺脈較男子實大;不論男女,凡關後脈實有力者,忌用實藥;關後脈絕者多死。近人吳甫堂先生嘗日:"脈只一條血管耳,而以三部分配臟腑,於義難通,從前西醫駁詰,不為無見。然以我國舊法診之,每多切實有據。餘幼讀西醫書,也甚攻擊寸關尺分配臟腑之非。此後臨症日多,經驗日豐,如寸浮大,知其膈間不快;右關濡弱無力,知其胃痛吐水;左關浮弦而芤,知其脾臟腫大;兩尺浮沉有力,知其腸有積糞。大概本此診斷,往往獲中"。

  吳先生由非議脈學,到臨床中總結出一些脈學經驗,堪為認識上一次很大的變化。脈學真不易深入,故玄其脈學,固然沒有意義,忽視脈學亦不應該。臨床要能懂得切脈,至少要讀熟《四診心法》之脈訣和《瀕湖脈學》之歌訣。臨證按脈,下手按之部位,必須正確。手法先輕後重,分浮、中、沉三部。近人彭子益先生創"圓運動中醫學",主張兩手合診,三指斜下:次指按寸脈之浮部,中指按關脈之中部,無名指按尺脈之沉部,左右手齊下,可診察全部脈象而得其差異之處。彭先生的脈法,確有可採之處,師已錄於《臺北臨床三十年》之後,又如,古人論脈,通言七表、八里、九道,李時珍分二十七脈,後人加"疾脈"為二十八脈,徐靈胎又有清脈、濁脈之分,而彭之脈學篇首揭櫫'祜"、"潤"二脈,並以此二脈為用藥之提綱。枯為言指下感到枯澀,乃津少陰虛之象,忌用燥熱之藥;潤為言指下感到滑潤,乃津液充足,陽氣不足之象,忌用涼膩之藥。師認為很有道理。諺雲:"心中了了,指下難明"。

  惲鐵樵先生嘗謂切脈要以自己之指頭為憑,亦不為無見,惟指如何按之,亦為學問:指頭按脈最好用螺紋略前之處,不能用指目尖端去按,因指目正動脈所出之地方,用此處按病人三部,自己動脈與病人動脈相擊,所得不會正確。師門診應診病人頗多,時間不容許從容論脈,放他傳授一種四診合參之經驗:囑病人先在掛號單上將病情簡單寫出,診斷先從望到問,然後從脈去推敲,結果自然準確。中醫使用儀器僅為印證有人認為中醫"不科學",如能使用科學儀器診斷,便成為"科學"的了。此是一個亟待闡明的重要問題。誠然,中醫能使用科學儀器,可視為一種進步,然中醫l|缶床對科學儀器檢查之結果,只是在診斷上求取一個印證而已,在處方時,並不完全以儀器檢查之結果為依據。因為中醫診斷是以"證"為主要,從病人的"證"找尋原因,從病人的"證"來探索病的發展趨向,從病人的"證"來分辨陰陽、表皇、虛實、寒熱。辨證明確了,即有把握處方。中醫的診斷方法為望、聞、問、切四者,故善於診斷的中醫,並不需要任何儀器。

  西醫檢查肝病,為抽血化驗。檢查黃疸指數(1.)、腦磷脂膽固醇絮狀試驗(CCFF)、麝香草酚濁度試驗(T.T.T)、鋅濁度試驗(Zn.T.T)、谷一丙轉氨酶(S.G.P.T)等等。中醫則從證象上去辨認,結合望聞問切四診作診斷。肝病在症狀上表現為溼熱,大體憑症可分為熱重型、溼重型、瘀血型,亦有溼熱相兼者,亦有病久而轉為寒證者,治療為熱重者清熱,溼重者滲溼,血瘀者化瘀,寒則用溫法,臨證隨病之所在處方遣藥,無所謂特效藥。患者用藥隔不多久,便囑他往西醫醫院檢查,並持檢查結果來複診,為證明服藥之後進步多少,作一個印證,與處方毫無關係。憑望聞問切四診診斷,不用儀器,也有相當可靠性。約在五年前,國立編輯館有一位職員屈萬里先生,請師診病,師經過四診,憑之膚色黝黑,全身倦怠,右肋問脹,舌苔厚膩,舌質有瘀點,斷為肝病。患者擔憂,次日,即到有公保之大醫院去檢查,住了一月,出院告師,醫院檢查結果,為心臟病,不是肝病。過了些時,他的胸骨下隆腫起來,又往醫院檢查,此次西醫診斷他肝病,並認為因肝病引起脾臟腫大。患者聞之生氣,責問醫院為何上次檢查診斷不是肝病。於是出院請師治療,不幸他患的是肝癌,終於不治。又十餘年前,有一位周元松先生,身常感不適,所有症狀,鹹為肝病。那時,師在"現代中醫診療中心"任主治醫師,給他用治肝病的方藥,效果很好。以後他赴美國留學,出國時,檢查身體,未查出肝病,至美國入學不到兩月,腹部腫大,醫院檢查他患的是嚴重肝病。他要求回國醫療,並寫信給他太太,要她請師配藥寄去。他回國後,飛機到臺北,已不能走下機艙。後來住某醫院,曾私下請師診治,亦為肝癌,不久即死。我們的醫院為教學醫院,希望我們的下一代,為貫通中西的醫生,能運用四診,同時也能使用科學儀器,成為世界上最優良、最完備的醫生。因之,將來在此醫院,當中醫診斷時,以四診為主要,診斷之後,能多利用科學儀器檢查來作印證,也是很合理的。中西病名統一實在困難中醫許多書籍鹹為研究病證和治療的,可以謂為"證治學",這是正確的:應無疑義。

  人們身體有所不適,即是有病,有些病,病人苦不堪言,西醫檢查不到病菌,五臟六腑皆無異常,西醫則認為無病,當然更無病名可言,中醫卻可以依病證命名,予以治療。同時,許多疾病,西醫是根據生理病理來定名稱,而中醫則是根據病證來定名稱。有人主張中西醫要統一病名,此實在有些困難。例如西醫之病名"氣管炎",中醫之病名為"咳嗽",分寒咳、熱咳、燥咳、火咳、虛勞咳等等,對每一種咳嗽,有不同的治法,如此,孰能將病名和西醫統一乎況且,中醫典籍中病名甚多乎例如一位姓張患者,居景美鎮仙岩路二巷,病小溲時打寒噤一症,往西醫院檢查無結果,定不出病名,1980年8月17日請師診治,師憑患者舌上佈滿白苔而溼,身疲手足痠軟等症,斷為寒溼,用辛溫淡滲之藥,一劑知,三劑痊癒。此雖為很小之疾,然患者感覺身體上有異樣,不能因為西醫無病名就謂之無病,更不能因為無中西統一之病名,而不予他解除業已事實存在之病痛。中醫師,要能達到嫻熟地據證命名,依病證治療,必須要熟讀一些古書,才有把握臨床。最基本的書為《傷寒論》《金匱要略》《醫宗金鑑》《溫病條辨》等等。

  許多疾病,古人都有了治法,藥方適證即效。例如,同鄉何昭明先生,於1977年4月間,患發熱,住進某醫院求治。其症狀為發熱,時高時低,高時達40。(2,口苦,頭眩,住院7天,日日檢查,終未確診,未給服藥。4月27日,他一氣之下,出院請師診治。師診為少陽證,用小柴胡湯加減治之,2劑即愈。少陽證為傷寒六經之中的病名,如不讀《傷寒論》,何以知少陽證之病名更不知其治法。如果要中西醫統一病名,《傷寒論》六經之病名,西醫何以來配合統一耶中西醫之間彼此獨力、幫助、切磋中西醫學根本上不同,將來在一個醫院服務,精神上是合作的。在執行業務的時候,要互相信任,不能彼此輕視,更不能彼此攻訐。中醫的診斷和治療,多本於古人之經驗,有些方法,於理似乎不通,然用之有效;有些術語為虛擬,實際並無其物,然卻不能移易。如中醫之六淫,為感受外邪的六種因素,許多人不相信,謂科學上無此根據;又如傷寒'之六經,為傷寒傳變之必有過程,亦有不相信者,謂實質上無此存在。事實上中醫之精髓,是本於《易》,包含了哲學,以哲理治學,本身即為科學。西醫之診斷和治療,是本於現代科學,是進步的,中醫要虛心學習。將來,無論在診斷上或治療上,彼此要獨立,有不能解決之問題,可以互相切磋,然執行業務的時候,因所本不同,彼此不要干擾,凡有欠缺之處,可以善意地互相提意見。真是有所欠缺,要虛心接納。中西醫的病歷,應有不同的格式。西醫之病歷,寫的為英文,中醫不一定都認識腳,且西醫之檢查,鹹從化學儀器得來之結果,中醫只能憑作參考,而不能作治療之根據;中醫之診斷,是憑望、聞、問、切四診,所記之病歷,為傷寒、溫病、雜病及各科各種不同之症狀,西醫也不能用作治療之根據。因之,其格式應該是不同的。中西合作在一個醫院執行業務,是一創舉,最為重要的是彼此瞭解,互敬其長。上面諸多文字,是藉以說明中醫有中國固有學術的特殊性,冀望獲得各方面之認識,及中醫本身地位之尊重。未來中國醫學將為世界最完備醫學將來之中醫,將成為辨證與辨病融會貫通,治無不應之完備醫師。眾所周知,西醫之診斷,是辨病;中醫之診斷,是辨證。何謂辨病就是用現代之科學方法,對疾病作精細而準確之檢查,從實質上下功夫,肝病檢查肝,肺病檢查肺,腎病檢查腎,絲毫不肯放鬆,沒有得到確實之證據,決不用藥;何謂辨證就是用中醫之理論將疾病辨明是什麼型別,從患者所表現之症狀著眼,人有什麼病,必有什麼症狀表現之,同為一種病,因患者體質之不同,或感受之病源不同,或發生之病因不同,表現之症狀亦不會相同,因此。證可分為陰陽、表裡、寒熱、虛實等型別,根據型別,來決定治療方針。如上所述,西醫辨病,用現代科學之方法診斷,沒有確實之證據,不認為有病,不開方給藥,是科學家或科學的信奉者應有的態度;中醫辨證,不用科學儀器,根據患者脈證,分出型別來治療,常能發生一定之效果,亦是千真萬確之事實。

  然而,今日科學進步,多數疾病,要經過辨病才收作精確之辨證。如無黃疸性肝炎,皮膚及鞏膜鹹無病色,要檢驗血清方知肝功能不正常;又如急性腎炎,浮腫、溺赤等症狀消失了,不檢驗小僮,不知小便中有無蛋白質、紅細胞、白細胞。因之,我們臨床上,一方面仍要以"辨證"為先,發揚中醫辨證諸多優勢。如從''病位"、"病因"找出疾病之所在和其發生原因;從"病態"分辨出疾病之"虛實",即病情之有餘與不足;從"病機"辨清疾病之演變與歸宿。另一方面也要認識到"證"是由"病''而產生,古代中醫限於歷史條件,沒有科學的方法認識疾病之真實因素,只能做到辨證,而,我們不能滿足於"證",也要迎頭趕上時代,"辨證"之外,研究"辨病",爭取學習現代醫學的新知識和新方法,以補辨證論治之不足。即將來之中醫,一定要能辨證,同時亦能辨病,做到辨證與辨病匯通.這樣才能成為最完備的醫師。因之,可以預言:將來之中國醫學一定為世界最完備之醫學.《傷寒論》為後世醫學經典《傷寒論》為中醫臨床最基本之典籍,是後漢張機(仲景)所著。漢前傷寒的思想,早已出現流傳於民間及當時之醫籍,現在所存之《內經》,就有許多片斷記載。張仲景承受前人的思想和理法,以其自己的經驗與發明,撰著一部條理化的書,成為後世至高無上的經典,後人奉為治傷寒之圭臬,研究專書累計在400種以上。該書之價值在以八綱辨證。曾見詒安縣中醫院沈兆科先生寫過一篇《試談(傷寒論)比較推理的特點》文章,論述仲景《傷寒論》,融理法方藥於一體,立辨證施治之大法,創中醫臨床分型之楷模。沈氏之說很有見地,亦很正確。比較法為認識事物的一種基本的邏輯方法,凡研究事物要以兩種不同之比較,方知其中真理。八綱辨證是"陰與陽對"、"虛與實對"、"寒與熱對"、"表與裡對",以兩種對立比較來推理,而顯示經久不衰之真理。《傷寒論》分三陽、三陰六經,定出六種不同型別,是比較推理最可靠、最簡明之方法,也是正確的證治分型學。發熱惡寒為表、為陽;無熱惡寒為裡、為陰;大渴、大熱、大汗、脈洪大,為陽明經證,為實、為熱、為陽。腹滿拒按、大便閉、潮熱、譫語、脈實有力,為陽明腑證,為實、為熱、為陽。脈沉細、四肢厥冷、但欲寐,為少陰證,為寒、為虛、為陰。腹滿時痛、嘔吐、自利不渴、不欲飲食、脈緩弱,為太陰證,為寒、為虛、為陰。陽病制白虎、承氣以存陰。陰病制真武、理中以回陽。六經病,可以視為六個階段,亦可以看作六種型別。概述六種型別之傳變,一般先在表,後入裡;先在陽,後入陰,表示疾病在進展或正氣在衰退。如從裡出表,從陰出陽,則提示疾病在好轉,正氣在逐步戰勝病邪。我們必須法仲景之學,以能動之觀點和有聯絡之觀點對待六經病證之間的關係,才能正確地掌握外感熱病過程中正氣與病邪之間抗爭形勢,因勢利導地或汗、或清、或下、或和、或溫、或補,而取得療效。由此可見《傷寒論》之辨證論治,為比較推理之模式,完全合乎邏輯學,此書堪稱為萬世之法,仲景當尊為中醫之聖。傷寒進化至溫病,是需要、是進步溫病和傷寒為中醫治外感病之二大門類。溫病從傷寒分開,始於金元時期。

  金元·劉河間認為《傷寒論》所研究者為寒邪,熱病應另有治法,創防風通聖散,並採用局方涼膈散諸方治療溫熱之證;明·吳又可發現疫毒致病,創達原飲,用以治療瘟疫;垂至有清一代,葉天士、薛生白、王孟英、吳鞠通、陳平伯、餘師愚名家輩出,各有溫病著作發表,溫病學系統罕比乃燦然女各.溫熱病學形成、發展之成就,及入臺之臨床實踐,使老、師治學向溫病學方面大發展。臺灣地域、氣候與湖南大相徑庭。師東渡入臺,開業之初,臨床以湖南家鄉之見解診斷立方,常不發生良效。在湖南治外感,常用麻黃、桂枝、細辛等辛溫發散之品,桂枝可用至18克至30克,臺灣地處亞熱帶。解表大都辛涼劑。曾有-4,孩患咳,師以小青龍湯加減治之。第三日患者複診雲:"先生,吾服藥後,咳嗽是減少了,然咳嗽好像深了一些,痰為從胸的內面咳出,出來不易,喉有些痛"。師知)-94,青龍湯過溫故也,遂改用辛涼劑治之而愈。臨床實踐向師提出了在治學傷寒之同時,一定要將治學溫病放到亟待解決之迫切地位。此與中國醫學史程序中傷寒進化至溫病,為臨床發展之需要,為中醫界一種進步之趨勢,是何等地相似!於是,師正視臺灣外感病以表證居多、表證以溫熱居多之現狀,自感所學不夠,用心研究溫病。

  他找到《溫熱經緯》、《溫病條辨》、《時病論》、《時逸人溫病學》、《中醫傷寒與溫病學》等書閱讀。師認為《溫熱經緯》為王孟英所著,蒐集有關溫病之資料比較詳備,包括《內經》、《傷寒論》、《金匱》之溫病章節,及葉香巖《外感溫熱篇》、《三時伏氣外感篇》,陳平伯《外感溫病篇》,薛生自《溼熱病篇》,餘師愚《疫病論》、《疫病條辨》等篇,分節註釋,為研究溫病最佳之作。師反覆研讀,並將溫病方編成歌訣記誦。雷豐(少逸)的《時病論》所附之方,多為新創,宜乎選用,師亦擇要編成歌訣自讀。後來購到南京中醫學院的《溫病學》教科書,又節錄編寫了一本《溫病學》。老師透過潛心研究溫病,他認為研究溫病一定要讀葉天士之《外感溫熱篇》等文獻,要有衛氣營血觀念。他嘗謂:"時逸人先生學問頗深,但卻不贊同葉天士之說法,反對傷寒、溫病分家。當然我們也不主張傷寒與溫病如何分家,應視溫擊為傷寒之發展,應當互相羽翼,互相補充,然而傷寒屬寒,溫病屬熱,還是必須有分別的。"師之觀點,對吾等今天為何習溫熱病學,指明瞭學習目的。老師結合臨床,要照葉香巖(天士)所持的衛氣營血四個階段學說來辨證。

  中醫知識學習心得 篇3

  透過這學期對中醫養生的學習,我收穫不少,學到了許多以前不曾知道的養生知識,並從中受益匪淺,我相信這些對我今後提高身體素質,健康長壽能夠起到很大的幫助。

  我先講一個小時候的親身經歷吧。我母親在懷孕期間,經歷了很長時間的妊娠反應,在此期間,她只能吃稀飯。當時由於家庭貧困,沒有別的食物補充營養。因此,我出生以後經常感冒,並且經常感到頭疼,在冬天(甚至夏天)的時候四肢發涼。有一次姑媽介紹了一個老中醫,讓我爸媽帶我去看病。那位老中醫給我看過以後說我的病是由先天陽氣不足引起的,氣不足則血氣不通,所以才會四肢發涼。在天氣轉涼的時候,邪氣就會乘虛而入,而陽氣不足導致晚上睡覺時頭部成為身體中最為脆弱的一環,邪氣從肩部和頸部進入,進一步到達頭部,這才是我長期頭痛的根本原因。找到病因之後,那位老中醫為我開了多副中藥。接著,拿出一些經過秘方製作的藥粉,要求我每天晚上泡腳。最後是進行拔火罐、針灸和推拿,同時建議我泡枸杞和桂圓乾日常飲用,這樣持續了一段時間後,我的體質好了許多,到現在甚至連感冒也很少發生(因時間較久,以上治療方法不一定準確,全憑記憶)。自此以後,中醫在我心目中變得神奇而又神秘。

  這學期學習養生知識後,我終於初步瞭解了一些中醫知識,並且我也為今後的養生製作了一份簡單的安排。在今後,我會注重食療,順應四季、陰陽變化規律,從精神、起居、飲食等方面進行綜合調養的養生。說起起居,就牽扯到我們這不正確的作息了。現在的學生經常晚睡熬夜,這對膽、肝、肺是非常不好的,影響身體健康。因此,我們應儘量順應時辰,瞭解五臟六腑與各時辰的關係,才能比較健康的生活。在精神方面,我覺得只要看得開一點,儘量放鬆就行了。現代人要想養生,必須學會放鬆心情,而放鬆心情則必須學會放下煩惱的事,學會忍耐。最後我總結一下這學期學到的養生之法: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保持良好的心態;保持有益的飲食習慣;保持適當的運動量。

  中醫養生要從小做起,時刻做到,只有這樣,才能健康,才能延年益壽。因為只有當你身臨其境去接觸了中醫養身學,你才會懂得養生其實是人一生之中很大的一門學問。

  最後,非常感謝陳老師這學期的辛勤教學,希望以後還有機會聽你的課。

  中醫知識學習心得 篇4

  4月25日,護理部組織全院護理人員集中學習“中醫知識”,以“人人參與,共同提高”為原則,以“學習中醫,用好中醫,為人民群眾健康服務”為目的,旨在進一步夯實全院護士的中醫基礎,提高護理質量,促進醫院中醫內涵建設。

  護士梁映慧針對現在人類面臨的四大健康憂患—生活環境、生活方式、飲食結構和精神情志,使人類身體素質下降、體質日益衰弱的問題,開展了中醫體質飲食養生的講解。主要內容有:瞭解什麼是中醫體質;如何判斷體質型別;透過調整飲食糾正體質的偏頗。內容非常貼近生活,護士們聽得津津入味,為自己健康學習的同時,也大概瞭解了精氣學說和陰陽學說,達到了預期的目的。

  中醫是中華民族在長期的生產與生活實踐中認識生命、維護健康和戰勝疾病的寶貴經驗總結,學習博大精深的中醫文化能開闊視野、陶冶情操和增長知識,所以狠抓中醫知識,發揮中醫優勢是提高護理質量永遠不變的政策方針。

  中醫知識學習心得 篇5

  中醫難學,但學好中醫有方法。如何學好中醫?一般來說,我們先要把課本學好,除此之外,還需要掌握一些方法。以下談談我自己學習中醫的幾點體會,願與讀者分享。

  一則,早臨床,多臨床,反覆臨床。

  這一條非常要緊。我讀大學時,是先在課堂上讀四年書,再開始臨床實習(大四時曾有兩個月的臨床見習)。我認為,臨床一定要早,若臨床太晚,不利於醫術提高。臨床要與課堂學習結合起來,否則,先在教室裡呆坐幾年,等到了臨床,課堂學的東西都不記得了。

  再者,只有從臨床上才能體會到何為疾病,如何治病,中醫如何取效,若不臨床,以上都不過是想象,是閉門造車。我自己的體會,多多臨床,大有裨益。

  我們可以從臨床中學習。每個病人都是我們的老師,病人拿自己的健康與生命交付給我們,這是對於我們的極大信任,千萬別辜負了病人的信任。要從病人身上學習,病人的症狀變化,病人敘述的病情資料,都有助於我們更深入地理解中醫。

  二則,讀各家醫案。

  讀歷代中醫大家的醫案,有如名師在側,耳提面命,最有助於提高醫術。醫案不能濫讀,要讀適合於自己的。比如,若想提高傷寒水平,就讀傷寒醫家的醫案;想提高溫病水平,就讀溫病醫家的醫案;想提高針灸水平,就讀針灸醫家的醫案。我向來重視讀醫案,且自己也收集了坊間所出版的幾乎所有醫案著述,方便隨時翻閱。

  我讀醫案的方法。讀醫案時不妨先讀前半段的病情描述,然後自己分析,琢磨其病當辨為何證,需用何方,如何加減化裁,然後把自己的結果與原案對比,看自己差不哪裡,為什麼達不到原案的水平,還需要從哪些方面再努力。這樣讀醫案,每讀一篇,都能有所提高,多讀多提高。若能堅持數年,廣覽諸家的數百醫案,我相信,必可提高醫術,兼可學得諸家的臨證經驗。

  這個方法的要點是先找些好醫案,比如葉氏的《臨證指南醫案》,多是先述病,後辨證,再有議論,列出方藥,甚是方便我們學習。另外,亦可讀《名醫類案》或《古今醫案按》,都是歷代名醫的臨床精華。再者,今賢所編的醫案亦復不少,有的洋洋灑灑上百萬字,蔚為大觀,亦頗可一讀,隨便翻翻也不錯。

  三則,生活中用心。

  學習中醫與學習西醫不同,西醫的知識全在課本上,中醫卻需從生活中多加體會。比如,四時如何變化、陰陽怎樣升降,往往可以在生活中體會出來。再如,為什麼兩廣人會吃酸嘢?為什麼北方人比南方的身高且體壯?為什麼一場秋雨一場寒?等等,此類問題都可從中醫裡面找到答案。平時多觀察,多思考,多總結,這也是學習中醫。

  我的新浪微博裡有許多這樣的思考,都是我自己從生活中學習中醫的點滴體會。這樣的體會多了,中醫水平必然上漲。

  再者,中醫不是必需在高大上的醫院裡才能實踐的醫學,中醫是生活中的醫學。學習中醫,亦需從生活中體悟。中醫存在於生活的方方面面,中醫與我們的飲食住行息息相關。比如,食物皆有性味歸經,平時所吃的食物,也多是中藥;經絡穴位在自己的身上,經常自己找尋按壓一番,既可養生,亦有助於掌握中醫。

  四則,複習,複習,再複習。

  溫故可以知新,溫故可以提高。複習的重要性說一百遍也不為過。年輕人往往喜歡獵奇而不喜歡複習,卻不知複習的收穫遠遠大於獵奇。經常複習曾經的所學,既可以鞏固知識,更可以藉此而觸類旁通,可以引申出別的.收穫。

  我自己的體會是,有些中醫學科非常重要,不妨反覆用功,比如,博士畢業後我經常把《方劑學》課本放在枕頭邊上,睡前隨意翻讀幾頁,堅持了數年,以至於方劑非常精熟,臨床用之得心應手。

  隨著學業的進步,不同時期需複習的內容自也不同。但不管如何,重視複習,特別是對於基礎知識的複習,對於提高醫術很有幫助。

  五則,動筆。

  我一直主張學人要經常動筆,一方面好記性不如爛筆頭,用筆記下的知識方便隨時複習;另一方面,動筆有助於思考,有助於提高。比如,當我創作一條新的微博時,我會反覆思考,如何行文措辭,如何使語句流暢,如何使醫理明白易懂,這樣的思考過程,非常有助於提高。而且,若能每天都動筆創作,相信對於中醫的理解會越來越深入,越來越廣博。

  動筆記什麼呢?可以記每天的讀書或臨床收穫,可以寫自己的心得體會,可以創作關於中醫的文章,也可以抄錄古人的名句,方法不一,但只要動筆就有助於提高醫術,這一點是毫無質疑的。

  剛開始可能有些困難,不知道寫什麼,這樣的過程每個人都會經歷過。堅持下去,慢慢地就習慣了。正如我自己在數年前開始創作微博時,我就暗暗立志,一定要堅持下去,把自己每天的臨床醫案、讀書體會、思考所得、旁聞道聽的逸事都記錄下來,若能積累成百萬字,這將是我從事中醫的寶貴財富。於是我就堅持了下來,日日不懈,至今驀然回首,卻已經創作了百萬多字的微博了,當年的目標實現了!自己也感覺伴隨著寫作,醫術提高地飛快。我有這樣的體會,我也願意與大家分享,希望大家都能掌握這個方法。

  六則,重視經典。

  重視經典與興趣無關。即使你對經典沒有興趣,也不要忽視經典,咬著牙,硬著頭皮,也要學好經典。因為經典為古代聖賢之作,其中有大智慧,包涵了哲學、人文、醫學、地理、天文等多個學科的學問。簡而論之,就中醫來說,四大經典包括《黃帝內經》、《神農本草經》、《傷寒雜病論》以及《難經》,這是每一位中醫人所必需學的。

  重視經典不是一句口號,而是源自實踐。實踐出真知,中醫的臨床實踐離不開經典,甚至可以說,每個思路,每條辨證,每張藥方,都與經典密不可分。學好經典,即是踩在了前賢的肩膀上,站的高,看的遠,臨床療效必然高。而忽視經典,有如有寶山而不入,不是盲人,就是傻子。

  重視經典,就要學習經典。要不斷地學,溫故知新——這是我學習經典的方法,我自認為反覆閱讀經典非常有必要。

  剛開始學經典時,不妨只看原文,不看註解,自己慢慢領會,能領會多少就領會多少,邊讀邊記誦,邊記誦邊領會。經典的句子背熟了,一些深奧的中醫理論自能領會,有的即使暫時不能領會,經歷多年臨床之後也會有所感觸而明白的。

  實在不明白的,再看前人的註釋。讀註釋不能全信,也不能全懷疑,要有自己的眼光。若實在不會分辨,那就不妨先記住吧。多讀幾家不同的觀點,自己體會,看哪家觀點更合乎自己的心意。自己認可的觀點,不一定是完全正確的;自己暫時不認可的,也不一定是錯誤的,隨著讀書、思考及臨床閱歷的增加,以前不認可的觀點也許反而為認可了。

  臨床時要常想想經典,讓自己的思想完全進入經典之中,有時心中一亮,豁然開朗,可於混亂的迷霧中領會出清晰的治療思路與方法來。我自己的體會,經典的幾乎每句話都能指導臨床,之所以我們體會不出來,那是因為水平不夠,或者,與臨床結合地不夠緊密。要想把經典用在臨床上,並且左右逢源,非下十分的苦功夫不可。所謂:一分恭敬一分利益,一分辛苦一分甘甜。付出必然會有收穫。

  隨著自己醫術的提高,對經典的理解也會提高。初時對經典的某句話可以理解地非常淺顯,後來,臨床漸多,思考漸深,對經典忽然有新的感悟,這種感悟即是提高。我認為,《素問》的前四篇要反覆研讀,這四篇東西最能引人深悟。初學中醫要讀,臨床數十年之後還是要讀,邊讀邊思,邊讀邊臨床,每讀一遍,對於中醫理論的體悟就會深入一層。

  有人說,經典很枯燥,讀來毫無感覺。怎麼辦?我建議不妨再讀,反覆讀,努力找其中押韻的文字,讀時儘量抑揚頓挫,這樣既好讀又好聽,還方便記誦。邊讀邊琢磨,讀著讀著就慢慢地上手了。興趣是可以培養的,沒有誰天生喜歡讀書,但我們每個人求學多年後不是也喜歡上書了嗎!

  有人瞧不起經典,認為古人的智慧不如今人——這是妄自菲薄,是不瞭解古人。古賢的智慧極深極奧,深研四大經典,再結合臨床後,我相信,每個人都會在心中由衷地佩服古人的。

  當今社會文明在進步,中醫也要跟著進步。進步不是拋棄中醫,不是讓中醫西化,這不是真的進步,這是倒退!中醫進步就是要抓住經典,越是緊抓經典,中醫越能進步。

  七則,跟師。

  跟師,要跟明醫,要跟大家。若師傅願意願意把自己的所學完整地教給學生,這是最好的老師。跟師的好處極多,可以當面學習,手把手地教;可以隨時提問,督促著進步;可以方便地傳承老師的學術思想;跟著老師學習,白天工作,晚上讀書,就象古人學習中醫一樣,這樣最有助於提高醫術。

  當然,跟師時,千萬不要有疑必問。先自己看書或思考,並與同學交流,若實在找不出答案,再向師傅請教。我相信,每一位明師都喜歡勤奮好學,且態度恭敬的學生。有時,師傅的觀點可能不合乎課本,或合乎主流,我認為當細心學習師傅的觀點,自己在臨床上體會。

  八則,勤奮好學,孜孜不倦。

  中醫難學,因為中醫涉及到方方面面,一個好的中醫需要懂的東西非常多,不僅要精研湯藥與針灸,還包括相學、文學、歷史、天文學、西醫學、中國傳統哲學等等。因此,要求我們中醫人一定要努力進取,每天都要努力,每天都要讀書。需知若一天不讀書,即是一天浪費了光陰。別人都在進步,我們若不努力,就會倒退。

  作為中醫人,還要有吃苦的準備,要有一輩子努力的準備。讀不完的書,幹不完的臨床,永遠也不會到達頂點的攀登,會一直伴隨我們一生。與其痛苦,不如享受,享受讀書的快樂,享受臨床的快樂,享受努力的快樂。享受的過程,亦是進步的過程。因為快樂,我們更努力;因為努力,我們更進步;因為進步,我們更快樂。

  以上拉雜寫下這幾點體會,是我在奧地利臨床工作的間隙倉促草就的,希望能有助於年輕學子進步。這些只是我自己的學習中醫體會,不一定合乎每個人,讀者也可以把自己的學醫體會分享出來。我們都要進步,我也願意與讀者一起努力。

  中醫知識學習心得 篇6

  (一)深究醫理,循序漸進

  祖國醫學浩如煙海,必須持之以恆,勤奮苦讀,才能學到中醫的真髓。要從淺處起步,妙在淺而易知,從易處入門,從基礎開始,逐步由低向高、精、尖發展,要有計劃地學習經典著作,如《內經》、《難經》、《傷寒》、《金匱》、《溫病條辨》等,先是粗讀、泛讀,瞭解全貌,找出重點,然後更精細地將誦、釋、體會三者互用,深諳醫理,探求經旨,最後客觀地將所學的知識融匯貫通,施於臨床,指導實踐。這種由淺入深,從源到流,呈階梯式遞增的學習方法,深為任氏所推崇,他說:“循序漸進是一種學習方法,也是一個不能違背的客觀規律,遵循一規律,則必有所獲,若反之則欲速而不達。”

  (二)熟讀精思,妙識通圓

  醫乃活人之術,學不熟何以知醫?術不精何以活人!故熟精,是對醫者最起碼的要求。任氏強調,醫者對醫理要博熟精深,對醫技要熟練精湛,運用要靈活、準確、精當,因此,要求我們要精勤不倦,深入鑽研,對中醫重要的理論和經典著作的精闢之處,要熟讀背誦,首先在“熟”字上下功夫,“熟能生巧”。只有熟,才能心領神會,窺其奧旨;只有熟,才能抓住要領,妙識通圓。不熟何以精思,不熟何以圓活!為學之道必本于思,思索生智,才能應常變而法不窮,明其理而更顯其妙。

  堅持讀書,虛心學習,字斟句酌,熟讀精思,醫理精熟,醫技精湛,我們是我們的追求,凡事要尊重科學,每於臨證之中,常根據實際病例,熟練準確地引經據典。如有一患者每夜發燒二小時許,歷經數醫,久治不愈。然任繼學診畢,曰:“此有瘀血。”並明確指出《醫林改錯》有記載,遂遣方投藥,一藥而癒。事後,經查閱,才深為其準確無誤而驚歎。對中醫的重要理論和經典著作的精闢之處,已能熟練的成誦和正確的解釋,這只是登上了一個階梯,尚需進一步努力,刻苦鑽研,不斷強化,並強調堅持反思,總結規律,才能鞏固。他說:“讀書最忌不求甚解,博雜不精,隨學隨忘,不加總結。”他主張:溫故而知新。溫故就是逐句玩味,反覆研討,有所得輒記之,並驗之於臨床,只有這樣,才能由熟而精,妙識圓通,有所創見,推陳出新。

  (三)研究諸家,知常達變

  要進一步開拓中醫理論的知識面,就要善於研究諸家,因此,要求我們博覽群書,博採廣蓄,並細心揣摩,反覆研究,攝其精要,主張採眾家之長補自家之不足,取眾家之精華為我所用。他說:“讀書須知出入法,始當求所以入,終當求所以出。”研究諸家學術,不可因循守舊,要圓機活法,知常達變,師古而不泥古。師古,是先學習,不可不知其說;不泥古,是重取捨,不可盡依其說,要明其理而活用其法以符真義。臨證最忌執一方而御百病,要守一法而應萬變。他對經方的研究造詣頗深。每臨證時,既能執持,又能方圓,十分重視師其法而不泥其方。例如:常用《傷寒論》的方劑,治療各種雜病,其中的小柴胡湯,原為少陽和解之劑,但他加減化裁後,則用於治療胃脘痛、嘔吐、脅痛、心悸、不寐、咳嗽等各種內科雜證,均能取效。而烏雞白鳳丸是婦科之良藥,用於治療內科病,亦屢獲良效。研究諸家,要敢於質疑,勇於創新。古人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不懷疑不能見真理,所以,研究諸家之學說,要辨清是非,舍非從是,以求完善,這就告誡我們,讀書議論必詳審其所以然,而後精思熟慮,方能不被謬說所誤。因為精通了醫理,詳審了眾家之短長,融匯剖析,取其精華,剔其謬誤,才不囿於一家之見。其中對“腎風”的治療,運用內經“精不足者補之以味”的原則,重用“千金鯉魚湯”治癒數十例。對急性中風的治療,更是獨樹一幟,完全採用中藥,療效可靠,飲譽全國;對於肝硬化腹水的治療,則用生瓦楞、生牡蠣各200克、生鱉甲50克、水紅花子50克,功專力宏,力起沉痾。用外治法於內科雜證,更獨具匠心。外治可補內治之不足,使藥力直達病所,提高療效。如各種頭痛者,外敷透頂止痛散;腹水者,用利尿膏敷於神闕穴;結核性腦膜炎則用呂祖一枝梅使其發泡;而膽脹者,用消痛外敷膏等,無一不效。

  (四)涉獵廣泛,擇善而從

  不僅要精於醫道,對其它學科的知識,也要有研究,用哲學中的辯證法思想,指導自己的臨床實踐,所以在臨證治病時,周密精實,主次有序,遣方用藥,靈活有效。

  研究中醫學術,不僅要具備堅實的專業理論知識,高超的醫療技術,還要有廣泛的多學科的知識結構,才能開闊視野,啟迪思維。古人云:“善讀者,始乎博,終乎約。”所以,學習中醫,不僅要掌握書內的知識,更要了解書外的知識,他說:“往往書內難以解釋之處,卻被書外的知識給予點破,使之豁然開朗,茅塞頓開。”人之所以有病,外因於天,內因於人,多與氣象學,時間醫學,地理環境有關,與飲食方土,人情關係密切。因此,古醫家認為,人體內環境的變化,同大自然的變化息息相關。天人合一,謂人體是一個小天地,這是很有道理的。許多資料表明,某些疾病發生的週期性和太陽活動週期在時序上,有某些一致性。例如:太陽活動期和太陽寧靜期,心血管疾病發作和猝死的例數相差懸殊,太陽色斑強烈爆發時,心血管病發作和猝死更為頻繁,其它慢性疾病亦然。

  (五)繼承總結,發揚光大

  祖國醫學是一個偉大的寶庫。歷代醫家在實踐中不斷探索,努力發掘,促進了中醫的發展,對人類作出了貢獻。面對豐富的醫學遺產,只有繼承總結,才能發揚光大,繼承的途徑有二。其一,是先學習,充實自己,然後是文獻醫籍的整理、研究,祖國醫學文獻醫籍,汗牛充棟,而歷代醫家的學術思想和治療經驗,大多散見於各種醫籍文獻中,所以學習、研究、整理這些醫籍文獻,是繼承的關鍵,是提高的過程,也是發揚光大的前提。對醫籍文獻的整理,主要是對古醫籍的校正疏義和註釋,併發揮其學說,其代表醫家及其著作有:宋代林億《素問補註》、龐安時《難經解義》;元代滑壽《讀素問鈔》、《難經本義》;明代王九思《難經集註》,吳?《內經吳注》,馬蒔《素問》、《靈樞》注證發微;清代張志聰《素問》、《靈樞》集註;現代《中風專輯》、《黃疸專輯》等。

  其二,是理論研究要結合臨床實際,理論是為實踐服務的,實踐又是檢驗真理的標準。研究中醫理論,必須聯絡實際,總結提高,才能發揚光大。從漢代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到清代王清任的《醫林改錯》,歷代醫家承前啟後,在繼承的基礎上,透過實踐,有所創新,有所發展。

  《內經》中提出:“有者求之,無者求之。”就是啟示後人,要善於研究繼承,要善於總結創新,發揚光大,從而豐富中醫理論,如《通俗傷寒論》、《疫痧草》及溼溫時疫治療法,乃至今人發表的新見解、新經驗,都豐富了中醫的理論和實踐,是推動中醫發展的動力,其中包括認真學習總結當代名老中醫的學術思想和臨床經驗,將他們畢生之精華,總結繼承下來,傳播下去。

  中醫知識學習心得 篇7

  為進一步實施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明確的鄉村醫生中醫藥知識與技能基本要求,發揮中醫藥在農村衛生工作的優勢與作用,推進中醫藥知識、中醫藥技術、中醫藥服務進家庭、進社群、進農村,促進我院對基層中醫藥適宜技術推廣專案等工作順利開展,xxxx年我院計劃將加大力度,繼續組織實施中醫藥知識與技能的培訓專案,全面提高我院醫師運用傳統中醫藥防病治病能力,基本達到衛生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明確的鄉村醫生中醫藥知識與技能基本要求,培養建設出一支紮根基層、服務群眾、樂於奉獻、臨床實踐技能較強、適才適用的(中醫)醫生隊伍。並形成一套比較完善的培訓體系,現特制定本工作計劃如下:

  一、培訓組織管理

  由我院科教科負責中醫藥知識與技能培訓的統一實施,加強培訓工作的組織管理、督查考核;並組織省級中醫藥專家及桐鄉市中醫學會專家強化鄉村醫生中醫藥知識與技能培訓的業務指導。按計劃具體實施鄉村醫生中醫藥知識與技能培訓活動,結合開展的頭針、鈹針的應用,中草藥使用,中醫藥適宜技術推廣等工作,科學統籌基層中醫藥知識技能培訓活動,推進農村中醫藥工作深入發展、全面提高我院的中醫藥基層服務能力。

  二、培訓專案物件

  培訓物件為全院的在職醫師。xxxx年新招聘的醫生將參加下半年的培訓。

  三、培訓內容要求

  培訓內容分三塊:

  一是衛生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印發的鄉村醫生中醫藥知識與技能基本要求;

  二是國家中醫藥局編印的《基層中醫藥適宜技術手冊》的內容;

  三是海寧市中醫院推廣的適宜中醫藥技術專案;xxxx年培訓工作重點圍繞衛生部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明確的鄉村醫生應知應會的中醫藥基礎知識,強化培訓中醫診療技能和適宜技術專案,達到學以致用要求,確保每個在編醫師均達到衛生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明確的中醫藥知識與技能基本要求。

  四、培訓工作實施

  培訓形式以講座和自學為主,輔以集中輔導。根據中醫藥知識和技能培訓要求,制訂培訓措施,4月底前將培訓活動計劃上報桐鄉市衛生局。培訓實施中嚴格自學考核制度,全年不少於150學時;並在醫院集中安排輔導(每週4學時、共40學時)。12月15日前全面完成培訓任務。12月底由科教科組織對培訓人員進行抽考和檢查,並將培訓考核結果列入每位醫生年度工作考核中。

  中醫知識學習心得 篇8

  在舊社會,師帶徒的方法因人而異,大致有兩種形式:

  第一種,老師採用淺顯的讀物,如《湯頭歌》、《藥性賦》、《瀕湖脈學》、《醫學三字經》等教材,向學生進行講授,並要求記誦。

  據我瞭解,凡是用這種教材的老師們,幾乎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偏重傳授自己的經驗為主,而對《內經》、《傷寒論》等經典著作的講授,則重視不夠。因此,他們培養出來的學生,往往是側重於臨床,而忽於理論方面的研究。

  第二種,與以上正好相反,老師在啟蒙教學階段,就以四部經典著作開始。

  他們的主張,和《千金方?大醫習業一》的精神遙相呼應。所以,他們培養出來的學生,一般地講,理論水平較高,而且基礎也打得牢固,有發展的潛力,故被歷代醫家所擁護。

  清代的醫學大師徐靈胎,在《慎疾芻言》一文中指出:“一切道術,必有本源,未有目不睹漢唐以前之書,徒記時尚之藥數種,而可為醫者。”他說的漢唐以前之書,指的是《內》、《難》等經典著作。可見,徐氏也主張先學經典著作為學醫的根本。

  我是怎樣學起中醫來的呢?因為我體弱多病,經常延醫服藥,而接近了中醫,並以此因緣加入了中醫隊伍。我的學醫老師,在營口行醫為主,他收了三個徒弟,我的年紀為最小。當時我學的中醫課程,現在回憶起來,大體上分為中醫基礎理論和臨床治療兩個階段,共花費了六年的時間。

  在理論基礎階段,學了張、馬合著的《黃帝內經》、《本草三家注》以及《註解傷寒論》和《金匱心典》等著作。

  由於我曾讀過幾年私墊,古文有點基礎,所以,文字方面的困難不大。但對老師所講的醫理方面,就存在很大的難題。記得有一次老師講《素問?陰陽應象大論》中的“東方生風,風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筋生心……”的內容時,儘管老師講得眉飛色舞,而我卻象騰雲駕霧一樣了。對中醫理論基礎,我學了整整三年。雖然對一些問題還有些朦朧,但把一些經典著作系統地學了一遍,這就對進一步學習中醫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也算是很大的收穫。

  學到第四年,老師為我講授了《醫宗金鑑》中的臨床課程,如"雜病心法要訣"、"婦科心法要訣"和"幼科心法要訣"等。由於這些內容是用歌訣格式編寫的,因之老師要求一邊學一邊背,直到背得滾瓜爛熟時為止。背書對我來說雖不陌生,但它很壓人,來不得半點虛假,必須每天早起晚睡付出辛勤勞動。

  關於背書的問題,歷來也有爭論。我的意見,傾向於應該背點書的。《醫宗金鑑?凡例》中說:“醫者書不熟則理不明,理不明則識不清,臨徵遊移,漫無定見,藥證不合,難以奏效。”它指出“背”是為了書熟,書熟是為了理明,理明是為了識清,識清是為了臨床辨證。

  由此可見,《金鑑》所寫的大量歌訣體裁,是為了人們的背誦和記憶,這也就勿怪其然了。然而,中醫的書浩如煙海,誰也不能一一皆讀。因此就有地區之所尚,或因師傳之所異,而不能不有所選擇。例如,南方的醫家則多宗孟河派的費、馬之學,而東北三省,則多把《醫宗金鑑》奉為圭臬。

  《醫宗金鑑》這部書,原為清乾隆太醫院右院判吳謙的未成之著,後被政府發展,認為可以作國家的醫典,仍指令吳謙、劉裕鐸本著“酌古以準今,芟繁而摘要”的宗旨,在原書的基礎上,進行了認真的修纂。大約又過了兩年,於公元一七四二年方始告竣。全書共為九十卷,計分十一個科目。它與唐代的《新修本草》,宋代的《和劑局方》可以互相媲美而並駕齊驅。

  徐靈胎評價此書有“源本《靈》,《素》,推崇《傷寒淪》、《金匱要略》以為宗旨,後乃博採眾論,嚴其去取,不尚新奇,全無偏執”的美譽,也就說明了這部書的成就是非凡的。它不僅在東北三省發生影響,而且遠及全國和東南亞各地。

  在老師的指示下,我買了一部《醫宗金鑑》。透過自己的學習,發現其中的《訂正傷寒論注》蒐集了諸家之長,參以己意,說理明暢,使人讀之發生興趣。於是,我如飢似渴地埋首於《傷寒論》的學習。從這開始,方由被動的學習,變為主動的學習,而向自學邁出了新的一步。

  中醫知識學習心得 篇9

  感恩有這樣一次機會,能讓我向大家彙報學習中醫一路以來的收穫和體會。

  曾經的我是一個國營單位的設計師,從高中到大學薰習的都是與藝術相關的專業知識,對醫學一竅不通,跟中醫更是八竿子打不著邊兒。但是我自幼體弱多病,記憶中常常是母親風雨無阻的帶我去醫院看病,醫院都快成了我第二家,打吊瓶、吃抗生素已經是家常便飯。

  可是透過西醫的治療我的身體並沒有獲得想象中的健康,而是問題越治越多,不知何時是個頭,直到有一天內分泌系統出了問題,我才開始萌生了一個念頭,我要學習中醫給自己調理,不要再去醫院。就這樣我開啟了自我療愈的養生之路。

  為了學習中醫養生和自我保健,我辭去了體面的設計工作,改變了自己的就業方向,潛心學習艾灸、推拿、拔罐等中醫理療的技能,也算是抬起腳準備邁進中醫的大門,但對於如何辨證,如何取得更好的理療效果始終一知半解,沒有底氣。對於我這個醫學門外漢而言,要想系統的學習中醫真是太難了。

  一次偶然的機會,我在天津一個養生培訓班學習時,非常有幸的結識了楊貞老師——倪海廈醫師的弟子。初次見到楊老師,她穿了一身潔白的襯衣,真像是一個白衣天使,我和中醫的真正結緣也因與楊老師的相識而開始。

  課程中楊老師向我們介紹了她的老師倪海廈,一位曠世奇才,並讓我們學習了倪老師的影片,告訴我們要想學習中國五千年來最正統的中醫,一定要從倪老師這裡開始。就這樣,透過看倪老師的影片我漸漸地從心底愛上了中醫,中醫是博大精深的,而又如此有魅力,倪老師講課深入淺出,風趣幽默,你似乎感覺不到中醫的枯燥。

  在學習中,我終於有勇氣想大踏步的進入中醫,去探索,去遨遊,伴隨著這樣強烈的願望,去年年底我和我的先生來到了河南開封通許縣人民醫院——倪海廈中醫教學培訓基地,跟隨楊老師進一步學習及實踐。跟診期間,我們見證了太多奇蹟,很多患者來時已病入膏肓,但幾次複診下來氣色都變得神采奕奕,病情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好轉。

  有一位中年女性患者,肝靜脈狹窄做了繞道手術及脾臟切除十年,近兩個月連續低燒,全身發黃,無力,手掌瘀黑,來就診時需要家人攙扶,說話上氣不接下氣,不停的流汗,一臉愁容。

  見到這樣的病人,整個課堂的氣氛像是被凝住了,和我們一同培訓的都是有經驗的西醫科室主任,都緊鎖眉頭,可能大家都覺得這個病人時日不多了,只是彼此心照不宣罷了(西醫診斷:瀰漫性肝癌肺轉移)。但楊老師很從容的、一如既往的問診並開出了方子,並叮囑病人讓其多哈哈大笑,保持心情舒暢,從身心兩方面調節,給予病人信心。沒想到接下來一段時間,病人經過幾次複診後,真是大變活人!

  不需要家人的攙扶,燒退了,精神好多了,身上的黃色已褪去,手上的瘀暗也得以恢復,我不敢相信這是同一個人,病人已經從原先的陽不入陰,慢慢地轉變為陽潛進去,一個做過大手術的人都能恢復的和正常人一樣,病人的臉上洋溢著燦爛的笑容,我們在場的每一位學員無不感動和震撼!

  楊老師的醫術和醫德,是我們每個人學習的榜樣,同時中國幾千年傳下來的經典之方,是多麼的偉大,弘揚這樣如此優秀的中華文化是我們每一個炎黃子孫的責任!

  透過兩個月的跟診,我對中醫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從原先聽倪老師的影片轉變為在臨床中如何應用,理論結合實際,越學越有興趣,越學越有信心。原來一切並不是我之前想象的那麼難,兩個月的學習過後,我開始試著將我的所學應用到自己及家人身上。

  中醫知識學習心得 篇10

  眾所周知,中醫是中國幾千年唯一的醫學,中國人民幾千年來的防病治病靠的是中醫,中醫對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的繁衍昌盛,幾千年來的保健事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中醫與西醫在專業技術上各有所長,各有優勢和特點。西醫的優勢在於精密儀器的檢測、高超的外科手術、複雜的器官移植、先進的搶救手段等。而中醫的優勢恰恰是西醫薄弱的方面,中醫的辨證施治既準確又靈活,奧妙無窮,對診治許多疾病,有其獨到的特點。如對功能性疾病的診治,退行性疾病的診治,病毒性疾病的診治,痰飲淤血病的診治,疑難病證的診治等尤具優勢。人民群眾對中醫中藥的認識比較深刻,有相當多的人群喜歡中醫中藥。隨著社會的飛速發展進化,人們對健康長壽的要求在不斷的提高,中醫中藥的治病之本、調理、滋補功能就顯得更加迫切需要了。

  中國人的傳統認識是中醫越老越吃香。一個年齡大的中醫,儘管本事平平,都可以稱老中醫,甚至誇大一點稱“名老中醫”,這說明了一個很重要的問題。中醫是終身制的職業。那麼,我們應該怎樣才能學好中醫呢?《扁鵲倉公傳》雲:“人之所以病病疾多,醫之所以病病道少”,這說明中醫難學。著名溫病學家吳鞠通又說:“學醫不精,不若不學醫”。

  學中醫誠然難,學精則更難。但既學醫就必須學精,至少要確立“學精”這樣一個奮鬥目標,方能學成一個好中醫。怎樣才能達到這個目的呢?根據我個人學醫的體會,主要在於兩點:一要認真讀書。中醫的書籍,用“汗牛充棟”來形容,尚嫌不夠。讀中醫的書,不僅要讀懂、弄通,而且要熟讀、熟記,對許多重要的內容甚至要熟背。比如中醫診斷學、中醫方劑學、中醫內科學、中醫婦科學、中醫兒科學、溫病學、傷寒論、金匱要略等。若要有高深的理論功底還必須學好《內經》。讀中醫的書,要善於融會貫通,中醫學的理論均源於《黃帝內經》,中醫的各科臨床,均源於歷代醫家的經驗積累和實踐總結。

  舉例說吧,比如學《傷寒論》,不僅要與《金匱要略》相融合,還要上與《內經》相聯絡,下與《溫病學》相聯絡,此外,還要與內科學、方劑學、藥物學、診斷學相聯絡。比如《傷寒論》的少陽證,這個少陽證就出自《內經》的《素問熱論》。《內經》的少陽證只限於少陽經脈症狀“胸脅痛而耳聾”,而《傷寒論》的少陽證則為半表半里證,膽火上炎,症見“口苦,咽乾,目眩,往來寒熱,胸脅苦滿,默默不欲飲食,必煩喜嘔”,用小柴胡湯主治。再聯絡溫病學中亦有一個邪鬱少陽證,寒熱類虐,心煩,口渴,脘痞,舌苔黃白而膩,用蒿芩清膽湯主治,系溼熱鬱閉少陽。如此聯絡比較,自然融會貫通。

  在學習過程中發現,結合生活實際融深奧醫理於淺顯地生活常識當中。中醫基礎理論重於思辨、抽象、實踐性強,但弱於直觀、具體、可操作性差。因此,在學習中,注意結合自己既往的文化知識及生活常識進行理解,常常受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聯絡夏天長期在河水中浸泡的石頭或其他物體的表面所生苔蘚形狀為例,來理解滑膩之性狀,說明舌苔滑膩與水溼的關係,並由此理解溼性粘膩的致病特點。結合既往臨床實踐,融抽象理論於常見病證之中。如人體皮膚受涼之後,可見惡寒、無汗,鼻塞流涕,胸悶咳嗽等感冒症狀,中醫給以宣肺解表藥物治療後,感冒痊癒。以此說明肺主宣發、開竅於鼻、在體合皮的醫學道理。

  也發現這門學科跟中國古代哲學和中國古代傳統文化密切相關。在其發展過程當中也不斷吸收外國文化,在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中記載的一些中草藥,大都原產地都不是中國,足以證明這一點。然而,提高中醫素質,中醫從業人員必須有過硬的基本功。要打好基本功應具備以下三個步驟:

  中醫的臨床工作分為識病、辨病、立法、處方、用藥五大環節,最終必須落實在方藥上。如果沒有精確的處方,絕對不會有好的療效。故中醫歷來視湯頭、脈訣、藥性賦為啟蒙“三件寶”。“湯頭”即“方歌”。中醫素以清代汪昂的《湯頭歌訣》為藍本,並以《醫方集解》輔行。要求“湯頭”必須熟背至信手拈來的地步,臨床方可應用自如。“脈訣”是指脈學方面的歌訣。現以李時珍《瀕湖脈學》流行最廣,然李中梓《診家正眼》似乎更切實用,故云脈必“二李”。當然有精力多讀幾部更好。諸如:《四診抉微》、《脈訣匯辨》、《脈理求真》等。《藥性賦》是民間流傳多年且影響極大的入門讀物,淺顯易懂,朗朗上口,確實對初學用藥可具初步輪廓。儘管有些內容已不合時代的要求,但仍為廣大中醫所喜愛。除上述“三件寶”外,不可忽略的就是“針灸歌賦”。眾所周知,針灸是國粹,是中醫走向世界的“利器”。要想學好針灸,熟誦歌賦是必備的基本功。諸如:十四經循行、主病、穴位分寸歌、標幽賦、金針賦、通會指要賦、流注指微賦、勝玉歌、玉龍歌以及十二經子母補瀉、流注八法等方面的歌訣均應熟背如流。俗話說:“曲不離口,拳不離手”。以上第一步功夫,屬中醫的“背誦功”。

  背誦功之後的第二步功,就是加強古文和醫史的學習。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中華民族經過漫長的歷史,給後人留下了輝煌燦爛的中醫文化,不愧是偉大的寶庫,等待後人去努力發掘。而這些文獻均是用古文寫成。若不在古文上下工夫,勢必很難理解。如文字的構成、詞彙的衍變、語法的差異及古代文學常識、古天文學知識等等均需有一定的瞭解,否則學習醫古文非常困難。

  文言文學得好,猶如與古人相與對坐應答,能進行跨時代的交流,也乃人生一大快事,而且學好古文是開啟中醫藥寶庫大門的鑰匙。故第二步功夫首先必須“學好古文”。

  任何事情,任何學問都有一個發展過程。所以不管學什麼都必須瞭解本門的發展史。搞政治要學政史,搞文學要學文學史。當然中醫也不例外,也應學好醫學史。只有學好醫學史,才能瞭解各朝各代的名醫、名著及其學術觀點,也就是說要了解這些名醫名著是在何等歷史背景和客觀條件下形成的。同時也應瞭解前世名醫的奇聞逸事。譬如:朱丹溪三十歲學醫,三十五歲就能臨證而成大家。葉天士十四歲學醫,先後師從十七人等。這對一箇中醫的學習和成長均有一定的啟發。然而今人視學史為多餘,似乎與臨證無關,實屬大謬。

  學古文具備了讀古書的能力,學醫史明確了讀古書的取捨,在選書讀書過程中,自然不會陷入歧途。同時還要博覽歷代醫家的醫論、醫著、醫案,對歷代醫家的成果有一個框架性得了解,對學術理論的構架打下了良好的基礎。故第二步功夫為“基礎功”。

  要想學好中醫,則必須精讀一些古典醫籍,如《內經》、《難經》、《傷寒論》、《金匱要略》、《溫病條辨》、《溫熱經緯》、《神農本草經》、《醫學心悟》等。

  《內經》、《難經》是中醫基礎的奠基。陰陽五行、髒象經絡、診法治則、五運六氣均需從《內經》、《難經》二經中探求。然《內經》中《靈樞》、《素問》各八十一篇,《難經》八十一難,共二百四十餘篇,要想快速通讀,談何容易?故初學者可選用明代李中梓的《內經知要》或近賢秦伯未的《內經知要淺解》為讀本,部分章句必須熟背。

  《傷寒論》是六經辨證的典範;《金匱要略》辨臟腑經絡,是辨治雜病的基礎。《溫病條辨》系統論述三焦辨證,與《傷寒論》相對而言,使“萬病診法實不出此一縱一橫之外”。(《溫病條辨·凡例》)。《溫熱經緯》以《內經》、仲景為經,以葉、薛、陳、餘諸家為緯。其中“葉香巖外感溫熱篇”主要論述衛氣營血辨證系統,也應熟背。《神農本草經》是方藥學之祖,自然也是必讀之書。清代陳修園《神農本草經讀》可視為初學者較好的讀本。《醫學心悟》一般視為入門的啟蒙書,它是系統論述“八綱八法”之作,且書中載有很多療效高、實用性廣的方劑,如啟膈散、開噤散、半夏白朮天麻湯之類,皆臨床習用之方。這些醫籍的精讀,可使中醫理論的框架構架起來。故第三步功夫為“構架功”。

  如上所述,背誦功、基礎功、構架功為“真中醫”必須具備的三步功夫。在這三步功的基礎上,進而博覽群書,淹通眾家之長,並廣泛吸取今人經驗,積極引進現代科學技術。古人云:“熟讀王叔和,不如臨證多”。早臨床、多臨床,從而培養和造就新一代的鐵桿“真中醫”。

  漫漫岐黃路,吾將上下而求索。

  中醫知識學習心得 篇11

  我是一名中醫大二在校生,一直以來我對中醫都有濃厚的愛好,尤其是學了兩年的專業課程,特殊想身臨其境的體驗中醫看病的全過程。

  機會最終來了,經姑姑引薦,趁暑假假期,我懷揣著好奇心從xx來到xxx老師的診所學習。這是一次難得的機會,我抱著很大的勇氣與決心來到這裡。在我的腦海裡,跟診老師一般是鐵面無情,嚴肅冷漠的角色。恰恰相反,x老師是平易近人,幽默風趣的人,師母和爺爺奶奶都把我像家人一樣看待。在這裡我就像是個孩子,有家的味道。雖然讀了兩年基礎理論知識,但對於老師有時候講的也是雲裡霧裡,方劑學的300多首方子在學校背的累死要活覺得已經很了不起。而老師隨便講出一個沒聽過的方子,瞬間懵了,才覺得自己孤陋寡聞,才疏學淺。來了個病人如何望聞問切和辯證思路,理法方藥等等,老師還是熱情毫無保留的教我,漸漸地才覺得理論與臨床假如不結合,永恆只會紙上談兵,不會應用,才默默感激不枉此行。

  老師經常講辨證論治,切不可以對症下藥,而證才是指導遣方用藥的根本,所謂“有其證,用其方。”原來抓藥也是一門學問,首先得會識別稱杆,其次如何拿稱,藥物稱重,和分量,講究高效無誤。在其過程中,我還可以親眼熟悉中藥,這和教科書上照片還是有所區別,更加深刻的領悟中藥的魅力,使我感受良多。

  老師講了許多他行醫20多年的親身經歷告訴我,趁還年輕多讀經典和背誦方子,為以後臨床打下堅厚基礎。

  中醫講究靈便變通,每病人的特點不一樣,因此儘管同一種病,也要因人而異,辨證施治。老師常說:“中醫是治病的人,而不是治人的病”。這就是中醫和西醫的差別,中醫從整體觀念出發,調和陰陽,扶正祛邪,以人為本,最終達到陰平陽秘。在我看來,中醫既奧秘,又科學。

  中醫這條路要想走好,還得下苦功夫,任重而道遠,堅持到底,走好以後的每一步,以後一定把中醫理論知識學紮實,一步一個腳印,永恆保持一顆謙虛好學的心,努力做一個真正能幫患者解決痛苦的好中醫。

  中醫知識學習心得 篇12

  我是學中醫出身的,如果你是想進醫院,拿醫師資格證,成為一箇中醫臨床醫生的話不防自考去實現,但是現在的就業形式對自考來說是不太合適的。如果你是為了興趣,並不以此作為謀生手段的話,我可以推薦幾本書你看:首先是《中醫基礎理論》這是必看的,這是基礎,是你踏入中醫殿堂的鋪墊。

  必須認真的掌握。其次是《中醫診斷學》《中藥學》《方劑學》這些是臨床基礎,也是必看的。中醫基礎血紮實了,學這些可以比較輕鬆,尤其是診斷。學中醫其實就像走路,一條道,分幾條岔路,等你完全掌握之後你會發現任何一條岔路都能幫你達到目的地。再次就是中醫的各個臨床應用的瞭如《中醫內科學》《中醫外科學》《中醫婦科學》《中醫兒科學》等等,值的一提的是《針灸學》很有用的,就算給自己保健也是不錯的。

  最後如果想拓展,學習古代的中醫專著則《醫古文》要看,前人的精華太多了,如:《皇帝內經》《傷寒雜病論》《丹溪心法》《景嶽全書》《脾胃論》等都可以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