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實習報告> 建築專業測量實習報告(通用6篇)

建築專業測量實習報告

建築專業測量實習報告(通用6篇)

  一段辛苦的實習生活已經告一段落了,想必你的視野也得到了開拓,是時候回頭總結這段時間的實習生活了。可是怎樣寫實習報告才能出彩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建築專業測量實習報告(通用6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建築專業測量實習報告1

  中專的第二學期一開學,老師佈置完任務後,我就開始了我的實習生活。固然時間不是很長,但是我卻知道這次實習的重要性,由於這次實習是我們熟悉專業的一個視窗,同時又是擇業,社會交往乃至熟悉社會的第一次機會,所以我決定,在這次實習生活中,嚴格的要求自己,並虛心向各位師傅請教,讓自己透過這次實習,確實學到一些東西,減少自己將來踏進社會的一些盲目性,讓自己在今後的工作道路中能夠走的更自信。

  一、在這次實習中我瞭解了施工現場所用的一些建築材料基本效能檢測:

  1.水泥效能檢測

  1)物理檢測專案及方法:密度(李氏瓶法)、比表面積(勃氏法)、細度(篩析法)、水泥標準稠度用水量、凝聚時間、安定性(飾餅沸煮法)、水泥膠砂強度(ISO法)、活動度。

  2)化學檢測專案:燒失量、二氧化矽、三氧化二鐵、三氧化二鋁、氧化鈣、氧化鎂、不溶物、三氧化硫、氧化鉀、氧化鈉。

  3)廢品:凡氧化鎂、三氧化硫、初凝時間、安定性中任意一項不符合標準規定時,均為廢品。

  4)分歧格品:凡細度、終凝時間、不溶物和燒失量中的任意一項不符合標準規定或混合材料參加量超過最大限量和強度低於商品強度等級的指標時為分歧格,水泥包裝標誌中水泥品種、強度等級、生產者名稱和出廠編號不全也屬於分歧格品。

  2.金屬材料(鋼筋)

  鋼筋種類很多,通常按化學成分、機械效能、生產工藝等進行分類。

  一、按化學成分分

  碳素鋼鋼筋和普通低合金鋼筋。碳素鋼鋼筋按碳量多少,又分為低碳鋼鋼筋(含碳量低於25%),中碳鋼鋼筋(含碳量0.25%~0.7%,),高碳鋼鋼筋(含碳量0.70%~1.4%),碳素鋼中除含有鐵和碳元素外,還有少量在冶煉過程中帶有的矽、錳、磷、硫等雜質。普通低合金鋼鋼筋是在低碳鋼和中碳鋼中加進少量合金無素,獲得強度高和綜合性能好的鋼種,在鋼筋中常用的合金元素有矽、錳、釩、鈦等,

  二、按機械效能分

  鋼筋混凝土結構用熱軋鋼筋,過往大都採用碳鋼。隨著普通低合金鋼的發展,現行熱軋鋼筋,除了碳鋼的3號鋼外,全為普通低合金鋼。按機械效能把鋼筋分為四級:

  Ⅰ級鋼筋-235/370級Ⅱ級鋼筋-335/510級Ⅲ級鋼筋-370/570Ⅳ級鋼筋-540/835級,分子是屈服強度,分母是抗拉強度,單位是MPa。鋼筋的機械效能透過試驗來測定,微量鋼筋質量標準的機械效能有屈服點、抗拉強度、伸長率,冷彎效能等指標。

  1)屈服點:當鋼筋的應力超過屈服點以後,拉力不增加而變形卻明顯增加,將產生較大的殘餘變形時,以這時的拉力值除以鋼筋的截面積所得到的鋼筋單位面積所承擔的拉力值,就是屈服點。

  2)抗拉強度:抗拉強度就是以鋼筋被拉斷前所能承擔的最大拉力值除以鋼筋截面積所得的拉力值,抗拉強度又稱為極限強度。

  3)伸長率:伸長率是應力一應變曲線中試件被拉斷時的最大應變值,又稱延伸率,它是衡量鋼筋塑性的一個指標,與抗拉強度一樣,也是鋼筋機械效能中必不可少的保證專案。

  4)冷彎效能:冷彎效能是指鋼筋在經冷加工(即常溫下加工)產生塑性變形時,對產生裂縫的抵抗能力。

  三、按生產工藝及軋製外形分鋼筋混凝土用鋼筋分為熱軋帶肋鋼筋、餘熱處理鋼筋、熱軋光圓鋼筋和普通低碳鋼熱軋圓盤條。

  3.澆築

  大壩的澆築有平展式和臺階式。我所實習時正值酷暑,溫度較高,天天的太陽都是火熱的。正是採用的臺階式,在澆築時應該不要搞太大的工作面,以免來不及覆蓋第二層而產生初凝現象,也要控制混凝土溫度,

  混凝土會受冷拉出現裂縫,將會引起質量事故。另外,澆築混凝土時應留意積水的清掃,留意不能把水與混凝土攪和在一起。拌和好出機的混凝土應現場測定它的坍落度,大壩根據部位不同澆築的混凝土強度也不一樣,通常情況下,大壩的表面辰澆灌高強混凝土。

  二、實習感受

  透過這次實際的工地實習,我不但把握了一些不懂的具體環節,而且也鞏固了我在學校期間所學習到的理論知識。在學校學習,理論與實際相差較大,一些知識固然能在短期內被把握、被運用,但一些知識則不能把握,也不便於記憶,更談不上把握運用了,因此,老師所傳授的內容固然多、廣、博,但是我們學習到的只是其一部分,或者是一些皮毛的東西,要想真真正正的把握所有理論知識,只有透過實際的學習和參觀,才能達到這個目的。

  這次實習就達到了目的,我們不僅學到一些新的知識,也鞏固了在校期間所學到的理論知識。以前對一些試驗技術要點,只是粗略地知道其作用,而其具體的環節,具體的步驟如何,卻是知之甚少,但現在實習結束了,對我們這段時間所看到的那些施工技術,它們的具體環節及具體步驟,我們應該可以把握了,這樣就進步了自己的理論水平,也增強了自己的實際操縱能力。透過實習,增強了自己對專業的熱情,讓自己更有愛好將來能在建築行業開創天地。以前聽到就業不樂觀時候就很茫然,學了三年的建築卻找不到好的工作,以致對自己的專業喪失了熱情,沒有足夠的愛好往學習專業知識。

  但是透過這次實習,才覺得原來建築行業是一個非常具有挑戰性的職業,假如將來能在這個行業工作,對自己來說將是很大的挑戰。為了以後能夠勝任這項工作,現在就必須腳踏實地的學好技術。因此給了自己壓力,讓自己不再覺得無事可作,讓自己安心往學習,為將來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增強了自己的交際能力。建築行業是一個涉及人非常多的行業,你將會接觸到各種各樣的人。面對一個這樣複雜的交際圈,你可以從他們身上學習到很多優秀的多西,往除自身的一些不好行為,同時也可以透過不同的接觸物件,增強自己的交際能力,讓自己在以後的生活中更加自信,更加堅強!

  實習結束了,我相信在以後的生活中我將體會到更多的東西,也相信自己在下一次實習中將會更好。我堅信透過這一段時間的實習,所獲得的實踐經驗對我終身受益,在我畢業後的實際工作中將不斷的得到驗證,我會不斷的理解和體會實習中所學到的知識,在未來的工作中我將把我所學到的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不斷的應用到實際工作來,充分展示自我的個人價值和人生價值。為實現自我的理想和光明的前程。

  建築專業測量實習報告2

  我對橋樑的美學有一定的認識。我對橋樑開始有了一個比較全面的瞭解,我深深地發現“橋樑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建築物”,它那挺立著的巨大的鋼筋混凝土支柱猶如一柱擎天,把周圍一切的事物都襯托得如此渺小,它就是大江大河上最偉大的奇蹟。想到這兒,我發現建築過程的艱辛也是值得的。當有一座雄偉的橋樑在你的手中誕生時,那種成就感是任何事情都無法比擬的。

  一、首先介紹一下這次專業認知實習的過程。

  我們橋樑1班和道路1班在高永老師的帶隊指導下,先後前往楊公橋立交橋、嘉陵江石門大橋、高家花園大橋、重慶長江大橋、菜園壩長江大橋、鵝公巖長江大橋進行了實地調研。從而,我們把所有型別的橋樑都調研了一遍,包括立交橋、斜拉橋、鋼構橋、梁式橋、拱式橋、懸索橋。下面分別介紹一下實習中的知識收穫:

  1、梁式橋。主樑為主要承重構件,受力特點為主樑受彎。主要材料為鋼筋混凝土、預應力混凝土,多用於中小跨徑橋樑。簡支梁橋合理跨徑約20米,懸臂樑橋與連續梁橋合宜的跨徑約60—70米。

  2、拱式橋。拱肋為主要承重構件,受力特點為拱肋承壓、支承處有水平推力。主要材料是圬工、鋼筋砼,適用範圍視材料而定。跨徑從幾十米到三百多米都有,目前我國跨徑鋼筋砼拱橋為170米。

  3、剛架橋。是一種橋跨結構和噸臺結構整體相連的橋樑,支柱與主樑共同受力,受力特點為支柱與主樑剛性連線,在主樑端部產生負彎矩,減少了跨中截面正彎矩,而支座不僅提供豎向力還承受彎矩。主要材料為鋼筋砼,適宜於中小跨度,如立交橋、高架橋等。

  4、斜拉橋。梁、索、塔為主要承重構件,利用索塔上伸出的若干斜拉索在梁跨內增加了彈性支承,減小了梁內彎矩而增大了跨徑。受力特點為外荷載從梁傳遞到索,再到索塔。主要材料為預應力鋼索、混凝土、鋼材。適宜於中等或大型橋樑。

  5、懸索橋。主纜為主要承重構件,受力特點為外荷載從梁經過系杆傳遞到主纜,再到兩端錨錠。主要材料為預應力鋼索、混凝土、鋼材,適宜於大型及超大型橋樑。

  二、感受:橋樑大師茅以升的時代已不再。

  我們這一代人,對於橋樑最初的感性認識,大多都來自於小學裡的那篇課文。不知道到現在是不是還有許多人能像我一樣還能把那陌生的文字從記憶中打撈起。“這座橋不但堅固,而且美觀。橋面兩側有石欄,欄板上雕刻著精美的圖案:有的刻著兩條相互纏繞的龍,前爪相互抵著,各自回首遙望;還有的刻著雙龍戲珠。所有的龍似乎都在遊動,真像活了一樣。”沒錯,趙州橋,中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中國橋樑工程技術的代名詞。同樣,也有另一篇課文,它講的是中國橋樑工程的代表人物,茅以升的童年故事。故事大抵是個故事,有演繹有藝術渲染的需要,但字裡行間,是中國近代工程發展的艱苦與老一輩工程師們的辛酸。兩篇課文,讓我們憑空意識到了橋樑的存在是那麼的必須,而長久以來我們竟把這必須當作了理所當然,把前輩們的奢侈品饕餮般揮霍。如今,在這份逼人的莊偉前,我不得不再次把目光投向橋樑,一個那麼熟悉而又頓顯陌生的名詞。

  橋樑,既是一種功能性的結構物,又是一座立體的造型藝術工程,也是具有時代特徵的景觀工程,橋樑具有一種凌空宏偉的魅力。這種重新審視,讓我不由地愧疚。橋樑,再熟悉不過的稱呼,居然承受了那麼多變革,也揹負了那麼多陳舊從錢塘江大橋到杭州灣大橋,技術上的完善,表現形式上的趨於多樣,這些讓人歎為觀止的工程奇蹟無不像我們暗示著,茅以升的時代已不再。

  透過這次橋樑工程專業認知實習,我從老師對我們的講解中學到了很多,也從實地調研中學到了很多,認識了很多。尤其是老師給我們講解他的工作經驗,告訴我們以後去了施工單位怎樣去適應,怎樣去面對那些不合理、不公平的現象,我從中感受頗多,學到的也很多。我們作為大三的學生了,也該去了解一些社會中真實的甚至腐朽的東西了,瞭解這些是為了能讓我們有一套自己的思維方式去看待這個世界,而不是一味的去憤青,去埋怨這個社會。這也是我實習後的一點感受。當然我的感受還是:

  橋樑——世界上最偉大的建築物!

  建築專業測量實習報告3

  這個暑假,收穫非常大,學到了很多以往在學校裡課堂上沒有學到的知識,也從另一個方面強化了過去在校期間所學知識的紮實程度。

  我所實習的工地是位於沙市區古白雲橋附近的“巴塞玫瑰城”專案,這是個二期工程,同時有三棟公寓樓在建,該工程的低位是中高階住宅小區,每個戶型大概在八十平方米左右,主體建築高十八層,在周邊一帶比較來說算是比較高的建築,也因為如此,在以後檢查屋面情況時會有一種一覽眾山小的感覺,當然,這是笑話。

  7月4號之前,學校統一組織我們在很多地方參觀學習,對於一些很有代表性的建築類別有了一個宏觀的認知,在每天的上午參觀之後,下午是自由活動時間,我利用這段時間在相對於我家交通便捷的各處工地進行觀察,並記錄下各處工地的分佈情況,以便在統一實習結束後的單獨實習階段不會像無頭蒼蠅一樣沒有頭緒的乾著急。

  7月4號,正事開始獨立實習,首要的便是找到可以供自己學習的工地。

  第一站,我選擇的目標是位於文湖公園邊的某工地,說明來意之後,對方拒絕了我的要求,首戰失敗對我來說,十分失望,但也從另一個方面讓我瞭解到了現在就業形勢的嚴峻。

  我選擇的第二站,便是我現在所處的工地,簡單說明來意之後,專案經理表示該工程已經接近尾聲,主體建築基本已經完成,我當時有些不知所措,以為這一次也將以失敗告終,但在專案經理問了我一些基本的與建築施工有關的問題之後還是決定讓我在這裡學習。

  帶我的是該工地的施工員,在我被留下的當天便開始跟著他往返於工地的各個位置,並瞭解到一些很基本的東西,比如我們屬於施工單位,屬於乙方之類的……

  第一天的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和甲方開會中度過了。

  簡單說一下我來時工程的狀況,這個工程原計劃是起4棟樓,但最終只起了3棟,還有一棟由於規劃用地存在拆遷方面的問題得以擱置,主體完工的三棟樓標號為12#、13#、15#,已經封頂,正處於外牆貼磚和屋面蓋瓦的過程中,目前工程的重心是地下車庫以及人防設施的建設準備工作。

  現在的難度在於在一期工程中,施工方並沒有嚴格按照設計方批覆的圖紙來施工,而是為了自己方便或者是當初的測量失誤,導致建成的一期專案的地下車庫比圖紙規定的高出40釐米左右,這樣如果我們還是根據圖紙開工建設,最後的結果就是在極端天氣的情況下,會有大量的積水進到我們所建設的車庫當中,造成財產損失,其實明白人都能想出解決辦法,就是根據一期工程的情況相應的提高我方車庫的標高便可,但是在實際施工工程中,這個計劃涉及到很多方面,而在和甲方的會議大部分也是在討論有些多出來的費用如何解決以及具體的操作。

  各部門的負責人討論的非常激烈,我在一邊旁聽,也意識到建築行業不是一個人或者說是一個利益集團的力量就可以解決完成的,這裡面有很多複雜的利益鏈,需要很多人的努力,當然,涉及到的部分越多,有些東西實施起來的難度就會越大,這其中的關係,不是三言兩語說的清的。

  之後的幾天,都在做著動工前的準備工作,我能做的就是跟著另一個施工員一起去巡視一下各棟樓的'一些細枝末節的東西,發現問題,及時指出來並趕緊解決。

  建築專業測量實習報告4

  工程概況介紹

  專案名稱綦城雅筑一期工程,位於文龍街道沙溪專案總投資約1.3億元,總用地面積xx公傾,主要建設內容為5棟住宅樓、2棟3層商業樓,地下車庫及配套用房等組成。綠地率35%,停車位1200個。專案計劃於xx年12月開工,xx年8月完工,建設工期約1年零9個月。

  實習崗位

  對我們建築系學生來說,崗位實習是一個很好的鍛鍊機會,也是很好的體現自身價值的機會。我們可以透過頂崗實習給自己一個明確的定位。在實踐中接觸與本專業相關的實際工作,可增強專業技能,鍛鍊我們綜合運用所學的基礎理論去獨立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把理論和實際結合起來提高實踐動手能力,為之後走上社會打下了一定基礎。

  透過實習我們可以把實習中遇到的問題、困難和自身的不足在以後的學習中有針對性地解決

  實習目的

  一、頂崗實習是教學與建築工程實際相結合的重要實踐性教學環節。在實習過程中,學校也以培養學生觀察問題、解決問題和向生產實際學習的能力和方法為目的。培養我們的團隊合作問題,牢固樹立我們的群體意識,即個人智慧只有在融入集體之中才能限度地發揮作用。透過這次頂崗實習,使我從中學習到了有關建築工程的技術在學校無法學到的實踐知識和管理經驗。在向工人學習時,培養了我們艱苦樸素的優良作風。在頂崗實踐中體會到了嚴格地遵守紀律、統一組織與協調一致是有序管理的需要,從而進一步的提高了我們的組織觀念。透過實踐學習,對我們鞏固和加深所學理論知識,培養我們獨立工作能力和加強勞動觀點起了重要作用。

  二、實習要求

  1.實習期間,學生應嚴格遵守所在實習單位的有關勞動紀律、操作規程等規章制度,特別是安全、保密制度。

  2.學生在實習期間,服從領導,要虛心向師傅、技術人員和老師學習,加強團結,密切合作。

  3.實習期間,必須逐日填寫實習日記,簡明扼要的記載當日所完成的實習任務和收穫,並按規定時間交出實習日記和實習報告。

  三、實習內容

  基礎及地下工程

  一、地基與基礎

  根據地勘提供的《岩土工程勘察報告》,採用大直徑人工挖孔嵌巖樁基礎方案,以中風泥岩或者中風化泥質砂岩為持力層,中等風化泥岩天然單軸抗壓強度標準值,中等風化帶砂岩飽和抗壓強度標準值。

  二、開挖、回填

  1挖孔樁至設計標高時,孔底不應積水,終孔後應清理好護壁上的淤泥及孔底浮查積水,然後經質檢、地勘等單位進行隱蔽驗收,驗收合格後,應立即封底和澆注樁身混凝土。

  2室內地坪

  回填的壓實係數等。

  主體結構及模板及支撐架主要施工方法

  1、柱模板的主要施工方法

  一、工藝流程

  彈柱位置線→安裝固定架→安裝模板→檢查對角線、垂直和位置→安裝柱箍→全面檢查校正、加固

  二、主要操作工藝

  1)彈柱位置線,線兩端超出柱邊300mm,以便安裝完成後校正、加固時使用。

  2)安裝就位第一片模板並設臨時支撐或用鐵絲與柱主筋綁紮臨時固定。

  3)隨即安裝第二片模板並作好支撐或固定,同樣安裝第三片、第四片模板使之呈方桶型。

  4)自下而上安裝柱箍,柱箍使用φ48×3.5鋼管配合φ14全絲高強對拉絲桿,柱高三分之二以下間距為450mm,三分之二以上間距為600mm。同時將柱箍用斜撐與滿堂架連成一體。

  5)校正柱模軸線位移、垂直偏差、截面、對角線並做支撐固定。

  6)模板安裝完畢後,全面檢查扣件、斜撐是否緊固、穩定,模板拼縫及下口是否嚴密。

  7)將柱模內清理乾淨,封閉清理口。

  8)將柱模根部用水泥砂漿堵嚴,防止混凝土澆注時漏漿。

  2、梁模板的主要施工方法

  一、工藝流程

  搭設鋼管排架→調整標高→安裝梁底枋縱楞→安裝梁底模板→梁底起拱→綁紮鋼筋→安裝梁側模→安裝斜撐楞→複核梁模尺寸、位置→與相鄰模板連固→(梁板鋼筋綁紮)→穿對拉螺桿

  二、主要操作工藝

  1)在混凝土柱面上根據500mm線彈出梁的軸線及水平標高控制線並複核。

  安裝底模,梁按全跨長度3‰進行梁底模起拱,確保混凝土澆築完後,樓板厚度和撓度滿足圖紙要求。距梁端500mm處,在梁底模上留設清掃口,待雜物清理乾淨後,將其堵嚴。梁模採用側模包底模方法,並在模板交角處夾不乾膠。

  2)安裝梁側模板並在側模上鑽好對拉螺桿孔然後附加斜撐加固。

  3)複核檢查梁中線、標高、斷面尺寸,相鄰樑柱模板連線是否固定。

  4)梁、板鋼筋綁紮完成後在梁高的二分之一處穿對拉螺桿,對拉螺桿穿梁部分外套硬PVC套管,螺桿間距1000mm。

  3、現澆樓板模板的主要施工方法

  一、工藝流程

  安裝橫縱龍骨→調整樓板下皮標高及起拱→鋪設模板→檢查模板上層標高、平整度並校正。

  二、主要操作工藝

  1)鋪放木方,木方應刨平,要平直光滑,高度尺寸均一。

  2)根據給定的水平線,將木楞找平。

  3)板按全跨長度3‰進行底模起拱。

  4)鋪設模板:支撐支好後,鋪設模板,可從一側開始鋪設,與梁連線陰角處,模板壓梁側模並在之間貼不乾膠。

  5)模板鋪設完畢後,用靠尺、塞尺和水平儀檢查平整度與樓板底標高,並進行校正。

  6)將模板內雜物清理乾淨。

  混凝土施工要點

  1.將模板內雜物、拉圾等清理乾淨,在墊層和模板上澆水溼潤。

  2.在模板底部和上部設定泌水排水孔,在混凝土澆灌過程中及時清除混凝土表面泌水。

  3.搭設混凝土水平管支架及棧橋馬道,混凝土自由傾落高度應控制在2米以下,如超出2米必須使用漏斗、串桶、溜槽,防止混凝土產生離析現象。

  4.對混凝土牆面高度大於3m的基礎牆或柱應控制混凝土澆灌速度,每次鋪料(下灰厚度)不應大於500mm,每小時澆灌速度提升高度不得超過1.5m,以防對拉螺栓,在混凝土側壓力作用下拉斷或螺帽滑扣,引起漲模或倒模。

  5.混凝土澆灌採用分層連續澆灌或推移式連續澆灌,每層混凝土攤鋪厚度應不大於300毫米,採用分層澆灌分層振搗,在下一層混凝土初凝前接著澆灌上一層混凝土確保混凝土振搗密實。

  6.混凝土振搗使用插入式振動器,在地坪等表面使用平板振動器,振動棒的作用半徑為30~40cm,每次移動位置的距離不得大於振動器作用半徑R的1.5倍。

  7.保溫覆蓋層拆除應分層逐步進行,不得使混凝土急劇降溫。

  8.混凝土表面與外界溫差不大於15℃時,方可進行模板拆除。

  9.混凝土澆灌完畢初凝後應晝夜灑水養護,使混凝土表面一直處於潮溼狀態,養護時間不得少於14天,特殊構築物需養護28天。

  10.大體積混凝土振搗完畢,表面經兩次壓光,混凝土表面用手指撳不動時,應立既蓋一層塑膠薄膜,稍後再蓋兩層草袋,側模外滿掛兩層草袋,灑水養護。

  11.拆模後的地下混凝土結構應立即進行土方回填,土0.000以上部位及時覆蓋,不得長期暴露在風吹日曬的環境中。混凝土收縮消除裂縫。

  框架結構的施工

  1、現澆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施工順序

  測量放線→柱(牆)筋→柱(牆)支模→支撐腳手架→梁底模→梁筋→梁側模→板底模→板底筋→板中管線予埋→板麵筋→各專業匯籤→澆築梁板砼。

  2、施工縫設定

  水平施工縫設定在主樑(牆)下口、樓板(牆上口。垂直施工縫設定根據設計後澆帶的平面圖設定。

  四、實習收穫體會

  實踐是大學生活的第二課堂,是知識常新和發展的源泉,是檢驗真理的試金石,也是大學生鍛鍊成長的有效途徑。一個人的知識和能力只有在實踐中才能發揮作用,才能得到豐富、完善的發展。大學生成長,就要勤於實踐,將所學的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一起,在實踐中繼續學習,不斷總結、逐步完善、有所創新,並在實踐中提高自己。由知識、能力、智慧等因素融合成的綜合素質和能力,為自己事業的成功打下良好的基礎。

  作為一名即將畢業的大學生來說,只是在校學習理論知識是不科學的,為此,我們進行了這次頂崗崗位能力實訓,讓我們從實踐中對這門自己即將從事的專業獲得一個感性認識,為今後就業打下堅實的基礎。

  眼看這學期即將結束,好好總結一下這段時間的實習成果。首先,透過實習,透過實踐,使我學到了很多實踐知識。透過實習,使我近距離的接觸瞭解了整個房屋的建造,廠房的結構,學到了很多很適用的具體的施工知識,這些知識往往是我在學校很少接觸,很少注意的,但又是十分重要、十分基礎的知識。比如,鋼筋的綁紮,底層基礎鋼筋的綁紮首先要放樣,以及鋼筋的搭接、錨固等。在砌牆的過程中,如遇到牆要轉角或相交的時候,兩牆要一起砌起來,在留槎的過程中,可以留斜槎,如果要留直槎,則必須留陽槎,且要有拉結筋,不能留陰槎。在進行混凝土施工的過程中,要特別注意混凝土的配合比,及澆築混凝土時震動棒的施工方法。其次我們還對一些細部的作法有所認識,瞭解了設計與施工間是有距離的,要靠設計單位在技術上給予合理設計才能保證施工的順利和高質量。

  對於建設廠房,在我們今後的工作中會逐漸接觸,而且本身各種建築理論的基礎知識本都是相通的,因此無論是在實習中還是以後投入社會對廠房的認識都是必不可少的。廠房由牆,梁,柱,屋蓋,水平支撐,豎直支撐組成。整體是鋼筋混凝土結構。在廠房的建設中其中裝置基礎是很複雜的。而對於建築工地,我的體會就更深了,無論是對施工過程還是對施工工藝我都產生了很大的興趣。當今的不同建築多采用橡膠混凝土的方式,結構能夠多為框架剪力牆。對於鋼筋的使用有著嚴格的規範,從配筋到綁紮,到架模板,再到混凝土的澆注,這一系列的工作,一項都不能出錯,小小的偏差可能會釀成無法收拾的嚴重後果。而在施工工藝方面,腳手架,模板,包括新材料的使用都更加直觀的展示在我們面前。建築結構設計是建築的主要部分,他關係到建築的安全,可靠的程度,還有是否能夠滿足人們的使用要求。

  總之這次實習,讓我大開眼界,也學會了不少東西,也讓我對自己今後從事的行業有所思考。原來的那種心高氣傲沒有了,取而代之的是腳踏實地的努力工作學習的決心和信心。在這段時間裡充分的把課本上學到的知識結合現場的工作實際,既更好的理解了理論知識,亦掌握了一些現場施工知識。讓我深刻體會到讀書固然是增長知識開闊眼界的途徑,但是多一些實踐,暢徉於實踐當中接觸實際的工作,觸控一下社會的脈搏,給自己定個位,也是一種絕好的提高自身綜合素質的選擇。希望我的經驗和體會能夠在以後的道路上指導我走向成功,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但是,沒有實力就變成別人是你的精彩,而不是你是別人的精彩。

  建築專業測量實習報告5

  經過建築工程實習,讓我受益匪淺,很多在理論上的知識在現實中呈此刻我眼前,並初步瞭解了房屋的構造組成、構造原理及構造方法。進一步提高對建築文化、建築知識以及建築施工、建築材料的認識,鞏固和擴大所學理論知識,提高學習進取性。以下是我的實習報告。

  一、實習概況

  當今的建築主要採用的是框架結構或者是框架剪力牆結構,磚混結構也採用但用的比較少。我們所參觀的兩個施工工地都採用的是剪力結構。它是框架結構和剪力牆結構兩種體系的結合,吸取了各自的長處,既能為建築平面佈置供給較大的使用空間,又具有良好的抗側力效能。

  這種結構是在框架結構中佈置必須數量的剪力牆,構成靈活自由的使用空間,滿足不一樣建築功能的要求,同樣又有足夠的剪力牆,有相當大的剛度,框剪結構的受力特點,是由框架和剪力牆結構兩種不一樣的抗側力結構組成的新的受力形式,所以它的框架不一樣於純框架結構中的框架,剪力牆在框剪結構中也不一樣於剪力牆結構中的剪力牆。

  二、實習資料

  磚混結構設計中,為了加強建築物的空間剛度和整體性,使建築物在地震中避免或減輕破壞,根據抗震規範,我們設定必須數量的圈樑和構造柱,來增強和提高建築物的抗拉、抗裂效能構造柱的設定位置的規定:規範規定無論房屋的層數和地震烈度是多少,均應在外牆四角、錯層部位橫牆與縱牆交界處、較大洞口兩側、大房間外牆和內橫牆交接處。樓梯間四角設定。上人屋面的女兒牆也應設定構造柱。跨度比較大的梁,如果不設定牆垛或墊塊,也應有構造柱。而在框架剪力牆結構中,為了加強砌塊隔牆的整體性,應在砌塊隔牆的適當位置設定構造柱或圈樑,具體設定位置和磚混結構的一樣。

  受到施工工藝的限制,按計劃中斷施工而構成的接縫,被稱為施工縫。混凝土結構由於分層澆築,在本層混凝土與上一層混凝土之間構成的縫隙,就是最常見的施工縫。所以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縫,而應當是一個面。因混凝土先後澆注構成的結合面容易出現各種隱患及質量問題,所以,不一樣的結構工程對施工縫的處理都需要慎之又慎。

  變形縫包括伸縮縫、沉降縫和防震縫。他們的作用是保證房屋在正常溫度變化、基礎不均勻沉降或地震時有一些自由伸縮,以防止牆體開裂,結構破壞。而後澆帶是在高層建築中來代替變形縫的做法。為了保證建築物的整體性和必須的剛度,就的設定單元牆來增加建築物的整體性和剛度。

  沉降縫是為克服結構不均勻沉降而設定的縫。如上部結構各部分之間,因層數差異較大,或使用荷重相差較大;或因地基壓縮性差異較大,等可能使地基發生不均勻沉降時,都需要設縫將結構分為幾部分,使其每一部分的沉降比較均勻,避免在結構中產生額外的應力,該縫就是“沉降縫”。須從基礎到上部結構完全分開

  若建築物平面尺寸過長,因熱脹冷縮的緣故,可能導致在結構中產生過大的溫度應力,需在結構必須長度位置設縫將建築分成幾部分,該縫即為溫度縫。對不一樣的結構體系,伸縮縫間的距離不一樣。抗震縫是為使建築物較規則,以期有利於結構抗震而設定的縫,基礎可不斷開。此刻多用3縫合一僅有沉降縫能滿足這個要求,所以多用沉降縫來代替其他縫來使用。

  按梁的常見支承方式可分為:簡支梁、懸臂樑、一端簡支另一端固定梁、兩端固定梁、連續梁。梁按其在結構中的位置可分為主樑、次梁、連梁、圈樑、過樑等。在砌體結構房屋中設定圈樑能夠增強房屋的整體和空間剛度,防止由於地基示均勻沉降或較大振動荷載。在非抗震設防區,圈樑的主要作用是加強砌體結構房屋的整體剛度,防止由於地基的不均勻沉降或較大振動荷載等對房屋的不得影響。

  在地震區,圈樑的主要作用有增強縱、橫牆的連結,提高房屋整體性;作為樓蓋的邊緣構件,提高樓蓋的水平剛度;減小牆的自由長度,提高牆體的穩定性;限制牆體斜裂縫的開展和延伸,提高牆體的抗剪強度;減輕地震時地基不均勻沉降對房屋的影響。

  三、實習體會

  經過這一次認識實習,我對相關的專業知識有更進一步的瞭解,也學到了很多之前未曾接觸的東西,受益頗豐。深入工地一線的參觀,使我能夠將所學理論的知識與實習相結合,系統地鞏固所學的理論知識,深化了對所學理論知識的理解,初步體會到建築工程的設計與施工的工作特點,熟悉了工程設計與施工現場的各種技術和管理工作,在實習中,我發覺自我的分析解決問題的本事得到了很好的鍛鍊和培養,為未來走向工作崗位做好思想準備。此外,經過實習,我開闊了視野,增加了對建築施工的理性認識。

  建築專業測量實習報告6

  加強自已的實踐操作本事和與人溝通本事,將所學的理論知識運用到實際工作當中。我來到了xx建築公司進行實習,以下是我的實習報告。

  一、實習概況

  施工技術的不斷改善是工程建設可持續發展不變的旋律,施工的安全是工程建設永恆的主題。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經濟建設駛入了快車道,並不斷提高自我的速度。隨著全國建設小康社會的不斷深入,城鎮化建設的速度與規模與日懼增,無論是城市還是鄉村,建築工地鱗次櫛比。

  一幢幢高樓拔地而起,一座座老城舊貌換新顏,人們對現代建築的美觀、舒適及其多功能的追求是不斷在升級,施工技術正隨著建築物的高度而迅速提升。而同時,隨之帶來了很多新問題的出現,這當中最重要的要屬施工的安全。安全問題貫穿於工程建設的始終,從施工到投入使用,安全無時無刻不牽掛著建設者和使用者的心。

  二、實習資料

  施工質量與管理是相輔相程的關係,兩者相互制約,相互促進。必須有嚴格的管理,質量才能有保障,反過來,有好的質量必須有一整套嚴格的管理制度與之相照應。每個施工單位都以它做為施工質量評判的標準。下頭就施工中常見的質量事故做簡要分析,闡述施工質量與管理的關係。

  在施工過程中,管理不善,支模前不進行設計,立模後不仔細檢查支架是否穩固,施工班組操作技工沒有進行培訓,不熟悉施工方法,盲目蠻幹,導致發生工程事故。保證質量措施:模板支架在澆築砼前必須按規範要求,經過認真的設計計算來確定。施工前應將支模基土夯實填平,放好支架軸線位置,鋪墊碎石墊層,支架下應設定墊塊。

  澆築振搗過程中模板鼓出、偏移、爆裂甚至坍塌,出現脹模。模板側向支撐剛度不夠,模板太薄強度不足,夾擋支撐不牢固;柱模中如果柱箍間距過大,就會出現脹模現象。保證質量措施:模板就位後,技術人員應詳細檢查,發現問題及時糾正。一般梁中部用鐵絲穿過橫檔對拉,或用對拉螺栓將兩側模板拉緊;柱模應計算澆築砼時的側壓力,檢查箍距是否滿足要求,及時加設到達標準的水平斜撐、剪刀撐等。

  三、實習總結

  經過施工業務實習讓我更多的瞭解中國建築的發展水平和現狀。實習是一面鏡子,它能夠照出我學習的成果;進行施工的施工企業是一面鏡子,它能夠照出企業的實力;當地的建築施工水平是一面鏡子,它能夠照出中國建築業發展的現狀;中國建築業的發展是一面鏡子,它能夠照出中國在世界各國建築業中的位置!我為圓滿的完成實習而高興,更為以後能為中國建築事業的發展做出貢獻而驕傲和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