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實習報告> 精選認識與實習報告範文合集10篇

認識與實習報告

精選認識與實習報告範文合集10篇

  在當下社會,報告的適用範圍越來越廣泛,其在寫作上有一定的技巧。在寫之前,可以先參考範文,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認識與實習報告10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認識與實習報告 篇1

  【摘要】本次河流地貌認識實習,主要是透過調查、觀察灕江上游貓兒山灕江源頭和會仙岩溶溼地,瞭解土壤、植被的地帶性分佈以及河流的形成以及其他地形地貌。

  【關鍵字】貓兒山 溼地 岩溶 地貌

  1、實習內容及目的

  實習內容:桂林會仙岩溶溼地的調查;貓兒山灕江上游源頭的土壤、植被調查

  實習目的:透過溼地和灕江上游貓兒山的調查,瞭解河流的形成及其地形地貌

  2、 實習過程簡述

  實習時間:第十八週(20xx 年6 月20 日—20xx 年6 月21 日)

  20xx年6 月15 日(星期五),實習動員以及實習準備——老師給我們大致講述本次實習的主要任務,並給我們介紹實習地的情況和注意事項;

  20xx年6 月20 日(星期三),貓兒山調查實習,早上八點半乘車從學校出發,兩個半小時後便到達了貓兒山山門,然後徒步沿山路向上爬約500米,進入貓兒山自然景區,觀察該處土壤和植被分佈。中午休息一個小時。下午2 點再從山門開始沿另一個方向上山,目標為十里峽谷。沿途觀察植被分佈。於下午三點左右驅車返校,

  20xx-年6 月21 日(星期四),會仙溼地調查實習,早上八點半乘車從學校出發,半個小時的車程到達會仙實習地,乘船進入溼地,遊覽一圈溼地,中途爬上該處的“龍山”,觀察溼地地形地貌,於下午一點左右驅車返校;

  20xx年6 月22 日(星期五)—20xx年6 月24 日(星期日),在校書寫實習報告。

  3、實習成果

  3.1 貓兒山

  3.1.1 基本情況

  貓兒山地處亞熱帶季風氣候區,位於廣西東北部的興安縣、資源縣、龍勝各族自治縣等縣的交界處。地理位置北緯25°48 ′-25°58 ′,東經110°20 ′—110°35 ′。主峰貓兒山屬南嶺山地西段越城嶺山系,海拔高度2141.5m,境內山巒重疊,原始森林密佈,儲存著較為完整的土壤垂直帶譜。

  3.1.2 文水

  貓兒山是廣西主要的水源林區,年均降雨量2500毫米,茂密的森林植被蘊含著巨大的森林水文效益,森林土壤瞬時涵養水源能力為4738.32萬噸,是一座天然的綠色水庫。貓兒山森林密佈、地域廣闊,原始植被佔自然保護區總面積的 89.19%。茂密的植被蘊涵著的巨大的森林水文效益,桂林的母親河——灕江,以及資江、潯江都發源於這裡。 發源於貓兒山的39條河流,年平均徑流量3.14億噸,連線著長江、珠江兩大水系。

  3.1.3 土壤及植被分佈

  土壤是發育於陸地表面具有生物活性和空隙結構、進行物質迴圈和能量轉換的疏鬆表層。由於不同緯度上熱量的差異,引起溫度降水等氣象要素自赤道向兩極的變化,從而引起生物土壤呈帶狀分佈。貓兒山區地處北緯25°48′-25°58′,南北跨度10′,同屬中亞熱帶。由於高溫多雨,風化作用強烈,加之常綠闊葉林生長繁茂,生物和土壤之間物質和能量之間的轉換迅速,在富鋁化和生物富集兩個過程長期作用下形成紅壤。因此,從緯度地帶性來看,本區屬於中亞熱帶季風常綠闊葉林紅壤,也即貓兒山區的地帶性土壤是紅壤。

  貓兒山植被共有202科,691屬,1720種。其中木本維管束植物784種,草本植物707種,藤本植物229種。地帶性植物為常綠闊葉林,主要有樟科、殼鬥科,茶金縷梅科、薔薇科、冬青科、山礬科、木蘭科、杜鵑花科中的一些種類。

  貓兒山森林密佈,從山腳往山上望去,很明顯的看到滿山都是闊葉林,植被分層,有明顯的界線。從調查的區域來看,主要是毛竹林,並且多為人工種植而成,位於海拔1300m以下的山地山谷,在貓兒山山腰以下部位幾乎全為毛竹林,但總體講管理水平不高,加上多岩石裸露,因此長勢一般,沒有看到有新筍,看到有竹樁,很明顯是被附近的居民砍伐所留的。竹林覆蓋度0.6左右,林下灌木草類生長茂密,耐陰種類為主,也有不少的陽性種類,灌木以羊角杜鵑,貴州杜鵑, 鵝掌柴為多,草類以鐵芒萁、五節芒、野古草為主。

  3.2 會仙溼地

  3.2.1 地理位置與交通

  桂林會仙岩溶溼地位於桂林市臨桂縣會仙鎮、四塘鄉一帶,北至文全、黃插塘一帶,南至睦洞、毛家、渣塘底一帶,西至九頭山、莫家,東至馮家。地理座標為:東經110°09′50″—110°14′30″,北緯25°05′20″—25°06′45″,總面積約35.2km 2。區內交通發達,以桂梧高速及良永二級骨幹公路為主,並與鄉村連線成網。目前,共有睦洞、四益、新民、文全、竹園、大灣等四級公路,可以直達溼地的大部分地區,交通便利。

  3.2.2 氣象水文

  桂林會仙岩溶溼地所在地區氣候溫暖溼潤,屬中亞熱帶季風氣候,冬無嚴寒,夏無酷暑。研究區多年年平均降雨量為1835.8mm,年最大降雨量為2452.7mm,年最小降雨量為1313..3mm.。年平均蒸發量為1569.7mm。年均氣溫為19.5°,極端最高、最低氣溫分別為38.8°C、)﹣3.3°C。

  區內主要河流有睦洞河、相思埭古運河,分別位於溼地中、南部,進東西走向。

  3.2.3 地形地貌

  會仙岩溶溼地主體位於毛家向斜的軸部,北部位於馬面-黃村背斜南部邊緣,南部為架橋嶺背斜背部傾伏端,中部獅子巖一帶為柳江水系與灕江水系分水嶺。地勢總體為北部較高,其次是南部,中部最低,地面標高147.0—544.3m。

  根據會仙岩溶溼地地形特徵、成因型別、地表組成物質、下伏基岩古地形及現代地貌的演變過程等,可將其地貌型別劃分為峰叢谷地、孤峰平原、殘丘平原三種。

  3.2.4 會仙溼地歷史

  據考證,桂柳運河又稱相思埭開鑿於唐武后長壽元年(公元692年),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其開鑿的目的,在於轉運糧餉,以便唐王朝更好地控制西南諸地。據史料記載,唐代的桂柳運河僅初具規模,只能在豐水期通航。

  清朝年間,官府對此河進行了三次大的維修,開鑿疏浚,增建了附屬工程,運河之水才長流不枯。由於歷史的變遷,桂柳運河在清末民初由軍用運河轉變為官民兩便的水上交通要道,迎來了運河的全盛時期。除官船往來外,滿載各種物資的商船日夜穿梭不息。至上世紀20年代末,因陸路交通日便,其作為運輸要道的功能才逐漸消失。 桂柳運河又是一項水利工程,其河床較寬,斷面呈矩形,水深而緩,能航、能排、能灌。在歷史上曾起到與靈渠相同的作用,與靈渠並稱為南北二渠。它“因勢利導以為功跡,一線之泉流而至於經達萬里,聯江會海,沃農田而資賈楫”,本身就是古人發揮聰明才智,充分利用自然資源的一個典型範例。

  3.2.5 會仙溼地的功效與我所見的溼地

  會仙溼地是中國最大的岩溶溼地,佔地六平方公里,屬湖泊雷行溼地,是灕江大水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廣西熱帶、亞熱帶岩溶峰林地貌中最大、最有研究價值的典型溼地,具有保持水源、淨化水質、蓄洪抗旱、維護生物多樣性等重要的環境調節功能和生態效益。目前,全國岩溶機構準備把會仙溼地建成岩溶溼地研究基地。

  本次我們的研究區睦洞湖是會仙溼地的核心區域,面積約20xx餘畝,由1000多個大大小小的塘叉連線構成,湖面流域面積約12平方公里。湖內勾叉縱橫,島嶼眾多,蘆葦浩蕩,水路曲徑通幽。我們坐在船上,涼風習習,伴著我們觀察著這一中國最大的岩溶溼地,溼地一望無際,看不到哪裡是邊緣。一路上可以看到露出水面沒有被植物覆蓋的黑土、很多闊葉植物、湖裡的魚,還有那不受歡迎的水葫蘆。一路嬉戲,笑聲不斷,不久便到達了湖中的山——龍山,等老師到達後,一起攀登這在當地和遊客都很親睞的龍山。上山途中,我們觀察著山上的植被變化和種類,山中植物種類眾多,植被沒有明顯的變化界線。下山到中途一塊平地的時候聽金老師給大家講溼地的知識。

  下山後繼續划船去所謂的乾隆橋,由於我們兩船的同學想體驗體驗划船的感覺,導致我們兩船落後了很多,我們還沒有到達乾隆橋,在前面的同學已經打道回府了,所幸的是老師也剛剛到達,在橋上合影後我們也快速划船回碼頭了。

  看到乾隆橋後,根本不會想到這就是乾隆橋,它既不大很不宏偉,是一座很普通的石拱橋,並且還略顯荒涼——被兩三種藤覆蓋著,橋旁還有樹,看不到橋身。整座橋被森森的植物覆蓋著,像是一座樹橋。

  4 實習感受

  透過本次岩溶地貌實習,我對岩溶地貌加深了認識,對於它形成的悠久歷史有了初步的瞭解。

  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我們結束了本次實習,老師耐心的為同學們講解有關土壤、植被、水文等方面的知識。從老師那裡我學會了如何思考和看待問題,不迷信權威。同時把以前學到的理論用到現在的實際中,理論和實際聯絡起來才是能力。

  本次實習我覺得唯一不足的是由於同學比較多,有時老師講的聽得不是很清楚。如果能分組,不同的老師帶不同的組,那樣效果就更好了。不過還是很感謝學校提供給我們一個野外實習的機會,也感謝老師們的無私指導和不辭辛勞的引導,讓我們在欣賞風景放鬆身心的同時,也學到了很多相關的專業知識,受益匪淺。

  參考文獻

  【1】《河流地貌認識實習指導書》

  【2】桂林晚報多媒體數字版《會仙溼地 我的夢裡水鄉》 凌世君

  【3】道客巴巴網《桂林會仙溼地》

認識與實習報告 篇2

  地點:天然紡織實業有限公司

  流程:裁剪車間 印花車間縫紉車間熨燙包裝車間

  簡介:無錫天然紡織實業有限公司坐落於江蘇省無錫市高新技術開發區內,致力於純天然纖維、高檔環保紡織品的開發和生產。公司集紗線燒毛、絲光和染色、面料織造和後整理及服裝生產於一體,反應能力強,生產週期短,交貨迅速。公司內設針織工業協會針織技術開發中心,擁有強大的紗線、面料和服裝設計能力及綠色新材料的研發能力,已致命的絲光棉t恤和襯衣的專業貼牌生產企業。

  那天中午12點左右在一食堂門前集合,坐校車。路段生疏,迂迴反覆地前行,鐘頭的車程後,終於在一幢樸素的樓前停下,待老師和長裡好後,就下車了。

  一車間就看到以紅底顯示的廠規長訓,格外的醒目。轉裁剪車間了,但令大家大吃一驚的是裡面沒幾個人了,幾個阿姨閒聊著。後來得知,裁剪和印花車間都搬到新址了。這裡只剩幾臺裁剪機和幾隻滿裝的麻袋靜靜的,也許是車間大一點,免不了讓人感覺空曠。穿過一道門印花車間了,同裁剪車間一樣,這裡人走機空的,不過不大的房間裡倒滿滿的機器,其上的控制裝置也完好的儲存著。呆的不長,人操作的機器死的,擺設而已,從這裡體會不了人機合作的智慧。

  到了二樓縫紉車間了。放眼望去人,空氣中似乎都瀰漫著生氣。加工t恤的種類,分成了五個組,每組加工t恤。流水線作業使工作更高了,用“熟能生巧”來形容工作真是再合適不過了。不過我總感覺有點美中,那,區域性有點亂,裝衣服的筐子不合適的霸佔了少許過道,來來往往的穿梭免不了不太流暢。還有讓吃驚的工序——釘釦子。在學時候,把釦子定的到位精確,甚至可以花去二鍾。而工廠裡的釘釦機器讓感到手工是多麼的原始。釘釦的女工告訴說,她一天能釘三千多個。看著她們麻利的將釦子裝到機器上,幾秒鐘的功夫,釦子就老老實實的屈服了,我開始佩服人類的頭腦了。就不遠處我有被另一樣東西吸引住了,那是龐大的傢伙。問了那邊的操作員得知,那是用來吸走留在衣服上的線頭的,那裡的風是往裡面吹的,衣服一放進去就被吸得飄了起來。我想,它可不可以吹潮溼的熱風,用於容易起皺的面料的熨燙,我覺得用風力會把面料的舒展開,就可以在熨燙臺上逐熨燙的尷尬,當然它原來的去線頭就成了附贈的功能了。

  從另出口下來,來到了一樓的整燙包裝車間。絕大熨燙工男性,而整疊、袋封的工作又全讓女性統攬了。這與其說是性別極端化,倒不如為天性使然。聰明的老闆會把每個人最能其優勢的位置上,會為公司帶來最可觀的效益,還能讓此人最大的心理。以前聽說過,要讓天性吝嗇的人去管理財務,當時只是當笑話聽了,現在想想也許這真的是一條真理。

  只在天然呆了小時左右便又朝著的站了。

認識與實習報告 篇3

  一.華西醫院腎病科參觀實習報告

  參觀時間: 20xx年12月1日

  參觀地點:華西醫院

  帶隊老師: 程麗萍

  12月1日,星期六,天氣晴好。

  上午7點,我們生物醫學工程20xx級全體同學,共53名,在學校公交站口集合完畢。7點10分,我們在班長陳道長的帶領下乘車前往本次實習的地點,成都華西醫院。

  下了學校直通車後,我們迅速與程老師會合,直奔華西醫院,雖然在途中左拐右甩,,程老師仍為我們講解了本次實習的目的及重點,並且提出了一些參觀實習中需要注重的紀律和要求。

  我們生物醫學工程專業所學習的重點在於各種醫學材料,醫療儀器,醫療器械和裝置,本次實習就是為了讓我們能夠對於我們所學過的各種材料和儀器裝置有一個感性的熟悉,從而把書本上的理論和現實中的技術聯絡與結合起來。華西醫院位於四川大學華西校區旁,是一所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大型醫院。由於醫院是一個非凡人群聚集的地方,病人需要一個安靜的環境,因此在實習過程中,我們一定要注重保持秩序,避免高聲喧譁,以免對醫院的正常工作造成影響。同時,在參觀過程中,要隨時留心,記錄有價值的資訊內容,而不是走馬觀花,一無所獲。

  此次我們參觀的目標是華西醫院腎臟內科的血液透析中心。華西醫院腎臟內科即原華西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腎臟內科,腎臟病專業創建於新中國誕生初期。1984年籌建腎臟內科,1985年正式成立腎臟內科,擁有病床25張,血液透析機二臺,建有西南首家腹膜透析中心。目前,全科有專科病床近120張,實際應床位使用數140張,血液透析中心一個,開放血液透析機30臺。現任國際腎臟病學會主席Atkin為本科名譽教授。

  到達醫院後,醫院的李醫生熱情的接待了我們,並帶我們到了醫院的會議室。隨後他充滿激情的為我們介紹了:

  1.腎臟的基本結構和功能

  腎臟是人體重要的排洩器官,主要生理功能是排洩體內多餘的水分和代謝產物,並調節水、電解質和酸鹼平衡,這對維持生命系統的穩態至關重要。此外還能生成一些獨特的生物活性物質,

  2. 腎功能障礙的原因

  (一) 原發於腎臟本身的疾病

  1. 以腎小球損害為主的疾病: 急,慢性腎小球腎炎, 腎病綜合症。

  2. 以腎小管損害為主的疾病: 急性中毒性腎小管壞死

  3. 以腎間質損害為主的疾病: 急性間質性腎炎

  (二) 繼發於全身性疾病的腎損害

  1. 結締組織和自身免疫性疾病: 全身性紅斑狼瘡

  2. 迴圈系統疾病: 休克 心力衰竭

  3. 感染性疾病: 流行性出血熱,鉤體病

  4. 其 他: 糖尿病,重金屬中毒,藥物中毒等.

  3.腎功能障礙的發病機制 腎功能障礙的機制可歸為腎小球功能障礙、腎小管功能障礙和腎的內分泌功能障礙。 腎小球功能障礙 主要表現為腎小球濾過功能障礙和濾過膜通透性的改變,腎小球濾過率下降(GFR) GFR 下降將引起少尿,無尿, 水電解質紊亂, 酸中毒,氮質血癥等病理過程. GFR下降的原因是效濾過壓的下降. 後者見於:

  ①腎毛細血管血壓下降: 如各種原因引起的腎血流量下降,入球小動脈痙攣( 交感神經興奮,CA增多.AGII增多),腎小A硬化(高血壓晚期)

  ②腎小球囊內壓升高: 如尿路梗阻, 腎盂積水, 腎小管阻塞等。

  ③腎小球濾過面積減少: 如腎小球廣泛破壞(慢性腎炎、慢性腎盂腎炎);急性腎小球腎炎,由於炎症使毛細血管腔狹窄或閉塞,有功能活動的腎小球數目減少時。GFR下降,出現少尿。

  4. 血液透析原理

  血液透析是一種較安全、易行、應用廣泛的血液淨化方法之一。透析是指溶質透過半透膜,從高濃度溶液向低濃度方向運動。血液透析包括溶質的移動和水的移動,即血液和透析液在透析器(人工腎)內借半透膜接觸和濃度梯度進行物質交換,使血液中的代謝廢物和過多的電解質向透析液移動,透析液中的鈣離子、鹼基等向血液中移動。如果把白蛋白和尿素的混合液放入透析器中,管外用水浸泡,這時透析器管內的尿素就會透過人工腎膜孔移向管外的水中,白蛋白因分子較大,不能透過膜孔。這種小分子物質能透過而大分子物質不能透過半透膜的物質移動現象稱為彌散。臨床上用彌散現象來分離純化血液使之達到淨化目的的方法即為血液透析的基本原理。

  血液透析所使用的半透膜厚度為10-20微米,膜上的孔徑平均為3奈米,所以只允許分子量為1.5萬以下的小分子和部分中分子物質透過,而分子量大於3.5萬的大分子物質不能透過。因此,蛋白質、致熱源、病毒、細菌以及血細胞等都是不可透出的;尿的成分中大部分是水,要想用人工腎替代腎臟就必須從血液中排出大量的水分,人工腎只能利用滲透壓和超濾壓來達到清除過多的水分之目的。現在所使用的人工腎即血液透析裝置都具備上述這些功能,從而對血液的質和量進行調節,使之近於生理狀態。

  液透析是一種較安全、易行、應用廣泛的血液淨化方法之一。透析是指溶質透過半透膜,從高濃度溶液向低濃度方向運動。血液透析包括溶質的移動和水的移動,即血液和透析液在透析器(人工腎)內借半透膜接觸和濃度梯度進行物質交換,使血液中的代謝廢物和過多的電解質向透析液移動,透析液中的鈣離子、鹼基等向血液中移動。如果把白蛋白和尿素的混合液放入透析器中,管外用水浸泡,這時透析器管內的尿素就會透過人工腎膜孔移向管外的水中,白蛋白因分子較大,不能透過膜孔。這種小分子物質能透過而大分子物質不能透過半透膜的物質移動現象稱為彌散。臨床上用彌散現象來分離純化血液使之達到淨化目的的方法即為血液透析的基本原理。

  以及腎病的診斷,我們始終積極討論,提出自己的問題,從中我們感覺收穫頗多,最後我將自己的收穫記錄了下來。

  在報告廳講解完畢後,李醫生把我們帶到了透析中心實地考察。為避免人太多影響病人休息,我們兵分兩路,我是第一對的,於是我跟隨李醫生進去了。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很多病床,然後是許許多多的病人,從他們痛苦的表情可以看出透析是多麼的難受。李醫生為我們重點介紹了CRRT血液透析儀:

  CRRT(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 連續腎臟替代療法

  採用每天24小時或接近24小時的一種長時間,連續的體外血液淨化療法以替代受損的腎功能。目前CRRT包括9種技術:連續動靜脈血液濾過(CAVH)連續靜脈-靜脈血液濾過(CVVH)動靜脈連續緩慢濾過(SCUF)連續動靜脈血液透析(CAVHD)連續靜脈-靜脈血液透析(CVVHD)連續動靜脈血液透析濾過(CAVHDF)連續靜脈-靜脈血液透析濾過(CVVHDF)連續靜脈-靜脈血液透析和/或濾過-體外膜氧合(CVVH/DF-ECMO)連續靜脈-靜脈血液透析和/或濾過靜脈-靜脈旁路

  CRRT臨床應用目標是清除體內過多水分,清除體內代謝廢物、毒物,糾正水電解質紊亂,確保營養支援,促進腎功能恢復及清除各種細胞因子、炎症介質。可用於:各種心血管功能不穩定的、高分解代謝的或伴腦水腫的急慢性腎衰,以及多臟器功能障礙綜合徵,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徵,擠壓綜合徵,急性壞死性胰腺炎,慢性心衰,肝性腦病,藥物及毒物中毒等的救治。但那些儀器都是外國生產的,看來祖國的明天就靠我們了。

  二.生物醫學工程實驗樓和生物材料工程技術中心

  參觀時間: 20xx年12月18日

  參觀地點:生物醫學工程實驗樓和生物材料工程技術中心

  帶隊老師: 程麗萍

  12月1日,星期六,天氣陰

  上午七點我們準時出發,先到生醫實驗樓,老師為我們介紹了:水浴恆溫振盪器、接觸角測定儀、容重測定儀、手動液壓制樣機、管式氣氛爐、微型醫用酸泡沫制樣機等多種儀器裝置,我們瞭解到:

  恆溫箱

  在一定的溫度,用以飼養或培養生物或生物的一部分(細胞等)的箱型器具。以前用於孵卵的恆溫器,有的是透過熱水加熱(水溫式),但實驗用的大部分為電熱式,裝有電熱器和溫度調節器,是一種外壁上裝有絕熱材料的箱子或櫃櫥。恆溫箱的原理其實比較簡單,關鍵的控制部分有三個,

  1.溫度探頭

  2.是製冷壓縮機

  3.熱風機,有的用紅外線加熱,或是直接用電阻絲加熱.

  溫度探頭的測量端伸在恆溫箱內部的空氣中,不能與物體或是箱避接觸,實時監測箱內的溫度,在控制面板上,可以設定恆溫箱的恆溫範圍,即設定允許的溫度上限和下限,當探頭檢測到溫度低於下限時,開啟熱風機加熱.溫度開始回升.當探頭檢測到溫度高於上限時,開啟製冷壓縮機制冷,溫度下降.如此來回控制.

  有的恆溫比較高階,可以設定偏離度,比如說正常情況下,溫度應是達到下限時開始加熱,此時加熱稍晚,因為在加熱開始後,溫度可能還要下降一段時間,這時可以設定偏離度,使之提前加熱或製冷.

  接觸角測定儀:

  接觸角測定儀概述

  接觸角測定儀 ,主要用於測量液體對固體的接觸角,即液體對固體的浸潤性,該儀器能測量各種液體對各種材料的接觸角。該儀器對石油、印染、醫藥、噴塗、選礦等行業的科研生產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所謂接觸角是指在一固體水平平面上滴一液滴,固體表面上的固-液-氣三相交界點處,其氣-液介面和固-液介面兩切線把液相夾在其中時所成的角。

  接觸角測定儀組成:

  接觸角測定儀硬體組成:

  接觸角測定儀主機一臺

  計算機一臺

  印表機一臺

  接觸角測定儀軟體組成:

  執行環境WinXP系統

  產品隨機配送的光碟中,一般包括以下內容:

  影象卡驅動程式;

  接觸角測定儀應用程式;

  接觸角測定儀操作指南。

  [接觸角測定儀技術指標

  [1]1. 測試解析度:0.01°

  2. 測試精度: 0.1°

  3、光學系統:

  (1)成像:標準CCD攝像機和連續變倍顯微鏡鏡頭;

  (2)光源:可調亮度單色冷光LED背光光源,影象中液滴邊緣分辨更清晰;

  (3)指標:最快拍攝25幀/秒,顯微鏡放大率0.7-4.5倍連續變倍,成像解析度55piexl/mm~315piexl/mm,水平解析度750線。

  4、測試方式:懸滴法、座滴法(靜滴法)、轉落法、插入法

  5、接觸角分析方法:θ/2法、自動分析法

  6、拍攝影象方法:單張拍攝、連續間隔拍攝(慢存)、連續拍攝(快存)

  7、接觸角測試範圍:0<θ<180° 圖象解析度最高: 768×576×24位;

  8. 主機外形尺寸: 560×200×360mm

  後來我們就去參觀生物材料中心,走進四川大學東部校區,可以看到一棟普通的樓房。這棟建築面積7200平方米的樓房,看上去雖然普通,但卻是我國生物醫學材料研究的重要研究基地。我國第一個國家級“生物醫學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就坐落在這裡。

  國家生物醫學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20xx年2月,由國家科技部正式批准,成都組建。該中心依託四川大學,並按照市場經濟規律的新機制進行運作,建立了股份制的獨立法人實體。中心先後得到了科技部、四川省、成都市政府、四川大學和股東單位成都全興集團等單位的大力支援與幫助。中心成立了以師昌緒院士為主任、張興棟教授為副主任,以丁傳賢、沈德忠、盧世壁、顧忠偉、石應康、郝和平等10多名院士、專家、學者為委員的“工程技術委員會”,作為中心的技術支撐。為中心建設操勞多年,做出重大貢獻的四川大學張興棟教授擔任名譽主任,973首席科學家,年富力強的顧忠偉教授擔任中心主任。

  該中心的名譽主任張興棟教授上世紀90年代初與國外科學家們同期發現的無生命的Ca—p生物材料可以誘導骨再生與形成的現象後,在“973”專案支援下,持之以恆的進行系統的、深入研究,提出了“透過材料自身最佳化設計而不需要外加骨生長因子或體外培養活體骨組織細胞,使無生命的生物材料可以誘導骨形成”的原創性理論。並圍繞這一理論,展開了“Ca—p生物材料骨誘導作用的確證,誘發材料骨誘導作用的材料學因素,Ca—p生物材料骨誘導作用的機理解釋,材料骨誘導性的生物安全性及臨床應用潛力評價,以及臨床應用技術等一系列艱難而細緻的研究與試驗,在中心建設的近5年時間裡,以及在此之前的10餘年時間裡,以確證的事實與依據,對生物材料的骨誘導作用,給出了系統深入的實驗依據與科學的解釋,從而確立了一個新的學術觀點,為開闢生物醫學材料發展的新途徑,提供了科學的基礎。

  在此基礎上,中心的科技人員又對骨誘導基質材料系列化製品及其配套手術器械的中試技術及裝置展開了深入的研究與試製,並研製開發成功了“顆粒型、塊狀型系列化骨誘導人工骨”,在20xx年取得了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試生產註冊證,現已形成年產20000件的生產能力,為產業化打下了良好的基礎。該人工骨20xx年下半年用於臨床以來,療效良好,優於傳統的人工骨材料,受到骨患者的歡迎。這一重大生物醫學材料科研成果,使我國在這一領域處於國際領先地位,也是我國成為國際上第一個率先使用上這種新一代骨替換材料的國家。這一成果,被國際上公認為我國生物醫學材料的一項標誌性先進成果。20xx年,被國家教育部授予科技進步一等獎。

  在國家生物醫學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的建設中,中心重點完成了6項工程化、配套技術研究,獲得了國家食品與藥品監督管理局批准的6類產品生產註冊許可證;突出完成了8項新產品、新技術的開發;中心本部已建立起包括數控機床的金加工中試車間,塗層、牙種植體、人工關節、生物陶瓷、醫用膠原等中試線;10萬和1萬級的超淨細胞和分子生物學試驗室,經國家認可的檢驗中心,SPF三級和開放性動物實驗室,以及1所牙種植醫院,還有分佈於國內的8所臨床研究和應用中心;初步形成應用基礎———產品開發———試驗評價———臨床試驗———中試研究———應用推廣完整的工程技術創新鏈;中心已擁有並實現塗層髖關節、牙種植體,磷酸鈣生物陶瓷、磷酸鈣粉體、PLGA術後防粘連膜、聚氨酯材料等6項中試技術轉移,實施產業化;骨誘導人工骨,醫用級膠原,純鈦牙種植體,頜、顱面固定體等4項技術,實現自行組織中試規模生產;骨形態發生蛋白、可注射骨水泥、聚氨酯介入導管、PLGA/磷酸鈣及膠原/磷酸鈣複合材料等5項研究開發成果,在近期可投入中試。此外,還有一批在研專案。中心已申請專利技術32項。僅中心本部人員在SCI等三大檢索期刊上已發表的論文已達120篇。

  三.華西醫院B超室

  參觀時間: 20xx年12月24日

  參觀地點:華西醫院

  帶隊老師: 程麗萍

  12月1日,星期五,天氣晴好。

  後一週的星期五我們再次來到了華西醫院,主要在B超室學習參觀。醫院的年輕醫師熱情的接待了我們,並詳細的為我們介紹了B超的特點和B超成像的病例分析。

  1.B超簡介

  研究和應用超聲的物理特性,以某種方式掃查人體,診斷疾病的科學稱為超聲診斷學。超聲診斷學主要是研究人體對超聲的反作用規律,以瞭解人體內部情況,在現代醫學影像學中與CT、X線、核醫學、磁共振並駕齊驅,互為補充。它以強度低、頻率高、對人體無損傷、無痛苦、顯示方法多樣而著稱,尤其對人體軟組織的探測和心血管臟器的血流動力學觀察有其獨到之處。超聲診斷學包括作用原理、儀器構造、顯示方法、操作技術、記錄方法、以及介面對超聲的反射、散射或者透射訊號的分析與判斷等內容。

  超聲診斷儀有各種檔次,先進的高檔儀器結構複雜,具有高效能、多功能、高解析度和高畫質晰度等特點。它們的基本構件包括髮射、掃查、接收、訊號處理和顯示等五個組成部分,分為兩大部件,即主機和探頭。

  一個主機可以有一個、兩個或更多的探頭,而一個探頭內可以安裝1個壓電晶片(例如A型和M型超聲診斷探頭),或數十個以至千個以上晶片,如實時超聲診斷探頭,由1至數個晶片組成一個陣元,依次輪流工作、發射和接收聲能。晶片由電致伸縮材料構成,擔任電、聲或聲、電的能量轉換,故也稱為換能器。按頻率有單頻、多頻和寬頻探頭。實時超聲探頭按壓電晶片的排列分線陣、環陣、凸陣等,按用途又有體表、腔內、管內各種名稱,有的探頭僅數毫米,可進入冠狀動脈內。

  超聲診斷儀涉及聲學、機械學、光學和電子學,近年來隨著聲學材料、電子技術、積體電路、微計算機的迅速發展,尤其是DSC(數字掃描轉換器)和DSP(數字掃描計算機)的引用,它的效能不斷提高,有的日益專門化,顯示的空間由一維、二維向三維發展。

  超聲診斷主要應用超聲的良好指向性和與光相似的反射、散射、衰減及多普勒(Doppler)效應等物理特性,利用其不同的物理引數,使用不同型別的超聲診斷儀器,採用各種掃查方法,將超聲發射到人體內,並在組織中傳播,當正常組織或病理組織的聲阻抗有一定差異時,它們組成的介面就會發生反射和散射,再將此回聲訊號接收,加以檢波等處理後,顯示為波形、曲線或影象等。由於各種組織的介面形態、組織器官的運動狀況和對超聲的吸收程度等不同,其回聲有一定的共性和某些特性,結合生理、病理解剖知識與臨床醫學,觀察、分析、總結這些不同的規律,可對患病的部位、性質或功能障礙程度作出概括性以至肯定性的判斷。

  超聲診斷由於儀器的不斷更新換代,方法簡便,報告迅速,其診斷準確率逐年提高,在臨床上已取代了某些傳統的診斷方法。

  2.B超的工作原理

  基本原理:超聲在人體內傳播,由於人體各種組織有聲學的特性差異,超聲波在兩種不同組織介面處產生反射、折射、散射、繞射、衰減以及聲源與接收器相對運動產生多普勒頻移等物理特性。應用不同型別的超聲診斷儀,採用各種掃查方法,接收這些反射、散射訊號,顯示各種組織及其病變的形態,結合病理學、臨床醫學,觀察、分析、總結不同的反射規律,而對病變部位、性質和功能障礙程度作出診斷。

  用於診斷時,超聲波只作為資訊的載體。把超聲波射入人體透過它與人體組織之間的相互作用獲取有關生理與病理的資訊。一般使用幾十mW/cm2以下的低強度超聲波。當前超聲診斷技術主要用於體內液性、實質性病變的診斷,而對於骨、氣體遮蓋下的病變不能探及,因此在臨床使用中受到一定的限制。

  用於治療時,超聲波則作為一種能量形式,對人體組織產生結構或功能的以及其它生物效應,以達到某種治療目的。一般使用幾百-幾千mW/cm2-以上高強度超聲波。

  3.B型超聲檢查

  B型超聲檢查(type-B ultrasonic ),俗稱“B超”,是患者在就診時經常接觸到的醫療檢查專案。在臨床上,它被廣泛應用於心內科、消化內科、泌尿科和婦產科疾病的診斷。

  作為一名輔助科室的醫生,我發現患者對B超有很多不清楚的地方,現在我就和大家談一下有關腹部“B超”檢查的小常識。

  4.做B超檢查前要做的注意事項

  1、心臟超聲:應休息片刻後脫鞋平臥於檢查床上,解開上衣鈕釦,暴露胸部,讓醫生檢查;

  2、消化系超聲:探測易受消化道氣體干擾的深部器官時,需空腹檢查或作嚴格的腸道準備。如腹腔的肝、膽、胰的探測前3日最好禁食牛奶、 豆製品、糖類等易於發酵產氣食物,檢查前1天晚吃清淡飲食,當天需空腹禁食、禁水;

  病人如同時要作胃腸、膽道X線造影及胃鏡檢查時,超聲波檢查應在X線造影前進行,或在上述造影3天后進行;

  3 、婦科檢查:如檢查盆腔的子宮及其附件、膀胱、等臟器時,檢查前需保留膀胱尿液,可在檢查前2小時飲開水1000毫升左右,檢查前2-4小時不要小便。

  4 、孕期檢查:懷孕期間應注意不要濫查B超,可能致胎兒畸形。醫院在收取這些費用後,有責任、有義務告訴孕婦及家人,待產小孩除了衛生部要求必須檢出的畸形之外,到底還存在哪些缺陷。對這些缺陷,若醫院沒有檢查出,或者沒有履行告知義務,醫院就是失職,就應該承擔一定的責任。要是在做完B超的前提之下,使孩子出生後醫院才告訴耳朵等部位有缺陷,則對生育者來說是一種極大的傷害。

  5.B超的優缺點

  超聲診斷技術和CT各有優缺點。

  第一。超聲的掃查可以連貫地、動態地觀察臟器的運動和功能;可以追蹤病變、顯示立體變化,而不受其成像分層的限制。目前超聲檢查已被公認為膽道系統疾病首選的檢查方法。

  第二,B超對實質性器官(肝、胰、脾、腎等)以外的臟器,還能結合多普勒技術監測血液流量、方向,從而辨別臟器的受損性質與程度。例如醫生透過心臟彩超,可直觀地看到心臟內的各種結構及是否有異常。

  第三,超聲裝置易於移動,沒有創傷,對於行動不便的患者可在床邊進行診斷。

  第四,價格低廉。超聲檢查的費用一般為35-150元/次,是CT檢查的1/10,核磁共振的1/30。這對於大多數工薪階層來說,是比較能夠承受的。“B超”也因此經常被用於健康查體。

  第五,超聲對人體沒有輻射,對於特殊患者可以優先採用。

  缺點

  由於成像原理不同,幾種儀器對各種臟器的檢查也各有突出特點!

  1 比如B超在清晰度、解析度等方面,明顯弱於後者。

  2 B超對腸道等空腔器官病變易漏診。

  3 氣體對超聲影響很大,患者容易受到患者腸氣干擾等多方面因素影響檢查結果

  4 B超檢查需要改變體位屏氣等,對於骨折和不能配合病人不適用。

  檢查結果也易受醫師臨床技能水平的影響。

  5 孕婦濫查B超可能易致胎兒畸形

認識與實習報告 篇4

  一、實習時間:

  20xx年6月6日—20xx年6月18日

  實習地點:xxx水電站

  二、實習目的及好處:

  透過實習,從而把書本上的理論和現實中的技術結合起來,讓我們對所學過的各種儀器裝置有一個感性的直觀認識;並從實習中提高我們的交流團結協作潛力,用所學過的知識去分析解決現實中的問題。除此外,實習還是我們在大學期間的最後一次特殊的學習,是一門好處重大的必修課,給我們去電力部門工作打下紮實的基礎,同時也為繼續深造的同學一次實踐的機會。

  三、實習單位簡介:

  xxx電站是一座位於沱江流域的小水電站,它屬於四川富益電力股份有限公司,而四川富益電力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發、輸、配、供、用、建、管”於一體的集團型電力生產經營企業,曾榮獲四川省“工業企業最佳效益500強”、自貢市“工業企業利稅前十強”稱號,持續省級銀企合作“誠實守信單位”、自貢市“a級納稅信用等級”。

  xxx電站以發電為主,兼有防洪、灌溉、航運等綜合利用效益。庫區容量有4120億立方米,為下游農業灌溉等帶給了很多方便;電站內現有三臺發電裝置組,每臺機組的裝機容量是6900kw,設計年發電量合計1、73萬千瓦時,供電人口100萬人,受益面積15萬公頃。

  四、實習資料:

  當我來到黃泥灘時,情緒個性激動,這是我平生第一次進入水電站,也是我第一次真正好處上利用專業知識進行實際操作實習。

  到站當天,受到電站領導和員工的熱情接待。隨後,由領導給我們講了進入廠房的注意事項和相關的規定,由於我們是進行的電方面的操作,所以需時時處處注意安全,切實尊守安全操作規程,聽從安排,長能確保人身、裝置、儀器的安全,避免給個人和群眾造成損失。當我們瞭解完這一切後,正式進入實習環節。

  首先,我們的任務是參觀電站裝置等。先進入的是廠房,廠房又分為上部結構和下部結構,上部結構包括各層樓板及其樑柱系統、吊車梁和構架、以及屋頂及圍護牆等。其作用主要為承受裝置重量、活荷重和風雪荷載等,並傳遞給卞部結構;下部結構包括蝸殼、尾水管和尾水墩牆等結構。對於河床式廠房,下部結構中還包括進水口結構。其作用主要為承受水荷載的作用、構成廠房的基礎,承受上部結構、發電支承結構,將荷載分佈傳給地基和防滲等。之後我們觀看了發電裝置組和它的一些控制裝置,那些控制裝置都是記錄有關發電裝置的執行狀態,比如發電裝置執行時的溫度,壓力,輸入輸出的電流,電壓等等。黃泥灘水電站是一個的中小型自動化水電站。需要超多的資料來檢查執行狀態,所以這的工作人員和技術人員務必每隔必須時間去抄表和檢查,他們邊工作的同時邊給我們講解有關裝置的工作狀態和解答我們提出的各種問題,我們從他們口中明白了那些勵磁櫃用途和原理,並且瞭解了很多的有關檢查裝置的方法。接下來我們觀看了巨大的水輪機,共有三臺,連線水輪機的是壓力管道,壓力管道是指從水庫、前池或調壓室向水輪機輸送水量的管道。觀看完廠房,我們坐船觀看了庫區以及船閘,工程師給我們講解了船閘的構造及用途等。

  接下來的幾天,我們先聽取了站內工程師們的講座。講座資料為發電站的歷史、水電站的分類、水電站的優缺點、水電站的組成與水力發電的流程以及入廠的注意事項和操作規程等。著重對以下資料作的具體的講解:

  (一)水電站基狀況:水電站建設投資大,電站建成後執行成本較低,水能是一種環保可再生的能源,利用水電站機組開停比較方便能夠做為調峰的職能。小型水電站對環境無大的影響,發電效率很高,能源利用率可到達80%,調節庫區水量。不足之處是受自然環境影響較大,壩式水電站涉及庫區圍堰的淹沒。電站按單機容量可分為大中小水電站。組成:擋水線路、洩水線路、排沙設施、發電引水系統、發電系統工程(主要裝置水輪發電裝置組)、燈泡換流式機組(黃泥灘)、出口開關額定電壓6300kv主變35kv、調速裝置、勵磁裝置、冷卻系統。水力發電工藝流程原理:水的勢能透過流道推動水輪機的轉動(水能-機器-能電能)轉子隨水輪機一齊轉動(制動裝置由汽壓、油壓、水壓操動)。主接線一次線路連線原則:執行可靠、檢修方便、連線經濟。

  (二)電業安檢作業規程:“安全生產、均勻合作”;電力作業安全適用於:發電、變電、配電農戶和其安電子電氣裝置;安規:高壓裝置對地電壓大於250v低壓裝置對地電壓小於或等於250v;安全措施分類:全部停電、部分停電、不停電;保證安全的組織措施:工作票制度。

  剩下的日子,我們按照規定,進行了水機執行、中控執行、機器檢修、電子電氣檢修等實際的操作,具體資料如下:

  (一)水機執行

  首先了解水輪發電裝置的銘牌:型號sf16—1613300、額定電流611a,額定容量6900kva,額定電壓6300v,額定功率因數0、9(滯後),額定頻率50hz,相數3,飛逸轉數360r/min,額定勵磁電流325a,額定勵磁電壓260v。再觀看周圍的控制裝置,那些都是記錄著有關發電裝置的執行狀態,如發電裝置執行時的溫度,壓力,輸入輸出的電流,電壓等等。

  黃泥灘用是是貫流式水輪發電裝置,對於貫流式水輪發電裝置有如下技術要求:

  1、發電裝置為臥式燈泡貫流式結構,與水輪機共用一根主軸、反向推力軸承與徑向軸承共用同一油槽。正向推力軸承和徑向軸承均沒有高壓油頂起裝置。

  2、發電裝置採用密閉強迫行迴圈空氣冷卻系統,設有了高效軸流同機和6個空氣冷戰卻器。

  3、定子、轉子繞組均採用f級絕緣結構。

  4、主引出線方位為+y偏-x方向5度,中性引出線方位為+y偏+x方向5度。

  5、發電裝置沒有縱、橫聯接阻尼繞組及一個接地碳刷裝置。

  6、測量發電裝置各部位溫度,在定子槽內沒有18個平面鋼熱電阻測量元件,在正反推力軸承、導軸承及各部位溫度導軸承及空氣冷卻器處均埋沒wzc-200型溫度計並沒有訊號測溫裝置。

  7、發電裝置採用機器制動裝置,制動器採用氣壓復位,制動器工作氣壓0、7mpa,在30%~35%額定轉速時連續製作,制動時間約2min。

  8、發電裝置各部分冷卻器允許最大工作水壓0、25mpa,試驗壓力為0、4mpa。

  9、發機沒有4個容量為20xxw的中熱器。

  10、發電裝置採用可控矽谷自並激靜止勵磁系統。

  11、發電裝置沒有水霧滅火裝置。

  (二)中控執行

  利用微機控制迴路的接線原理,觀察記錄各執行資料,主要控制方式有利用控制裝置和接線迴路按指定的要求控制迴路,斷路器控制迴路(電站和變電所重要元件)。

  高壓斷路器有手動式(交流電源)、電磁式(直流電源)、彈簧式(交直流兩用電源)。

  利用訊號迴路觀察一次迴路的各種狀態。

  事故訊號分為有自動復歸訊號、閃光母線訊號、中央復歸訊號。

  操作機構分為以下幾種:1、手動操作機構(操作作手柄)結構簡單,成本少,但不能自動重合閘。2、電磁操做機構應用廣泛,對電源要求高,噪聲振動大。紅燈指示合閘狀態,綠燈指示分閘狀態(狀態監視和迴路監視)。3、彈簧操作機構,消耗功率不大、機器閉鎖。

  (三)機器檢修

  機器檢修的資料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1、主機2、電機維護3、水系統:技術供水泵、消防水泵、水池、排水泵4、油系統:壓力油泵、高壓減載油泵、地位油泵、集油泵5、氣系統:中、低壓空氣機6、起閉系統:尾水工作門、進口檢修門、攔汙柵、行車、電動葫蘆等等。

  空氣冷卻迴圈為:風機——轉子——氣隙——定子——空氣冷器——風筒——風機。

  接力器:油壓動作、接力器動作、調節活塞。

  燈泡貫流式水輪發電裝置:磁極裝配、轉子支架、轉子支配、磁極線圈、軸承裝配、軸承下游蓋、潤滑油管裝配、徑向軸瓦、軸承座、軸承支架、通風系統、油泵裝置。

  (四)電子電氣檢修

  進行電子電氣檢修先,首先觀看電子電氣配電櫃注意事項(轉換門開關前務必先斷開空氣斷路器然後再轉換刀開關)。

  電子電氣配電櫃包括:風機油泵,母線聯絡閘主廠配電箱,報警裝置逆變電源,ac/dc220v,勵磁電流互感器櫃,電呼叫互感器櫃,測量用互感器櫃,發電裝置出口開關櫃,(jy/v2-10)6000v600a主變低壓側開關櫃,電電機出口開關櫃,測量,呼叫,勵磁用互感器櫃升縮器(控制水量)等。

  (五)參觀變電站

  在工程師的帶領下,我們先後到了意志變電站和安河變電站,觀看了變電站的變壓器的一次和二次實物接線,同時還觀看了電子電氣配電室,工程師給我們講解了變壓器的保護裝置以及接線方法,各個開關刀閘所控制的器件以及原理作用等。最後觀看了中控室和它的自動控制裝置以及各類儀器儀表。

  五、實習總結

  透過短暫的實習,讓我受益非淺,以前覺得書本上很空洞的東西此刻清楚明瞭了許多,我真正的感到了“實踐出真知”這句話的內涵,自己親身實踐的東西是自己永生難忘的。從小的方面來說,我身切體會到了做好自己工作的重要性,在做事之前,要周全思考到各個方面,個性是我們學理工的,更要有邏輯思維和一絲不苟的態度來對待事情,例如:在電站中和工作人員一塊實習,務必認真負責,要記錄好那些資料,並且要檢查那些機組的運轉是否正常,記錄完必須資料還要分析,這些都是技術員務必認真做好的,因為分析資料能夠早發現機組執行時的一些執行即將出現的問題,從而做好檢修工作,不然的話,若機組一出現故障,那損失是相當巨大的。正是因為他們對工作認真負責、一絲不苟,所以從未發生過重、特大安全事故,期望他們繼續持續發揚這種精神。這是我們就應學習的精神。

認識與實習報告 篇5

  一、實習的目的和意義

  金工實習是金屬工藝學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金屬工藝學是以生產實踐和科學實驗為基礎,科學地總結了生產活動中的客觀規律,並上升為理論,金工實習報告。金屬工藝學是在長期生產實踐中發展起來的,因此它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透過金工實習的教學,配合金屬工藝學課程的學習,使學生初步的瞭解加工不同的工件所選取相應的工藝、加工相同的零件可選取不同的工藝以及使用所需要的機床裝置的操作技術。

  本次實習的重點在於金屬切削工藝,以及對切削加工的裝置和使用方法的瞭解,另外在鉗工實習方面側重於鉗工工作中所需用的各類工具。成果是用所給材料結合各種工藝做出實驗室專用實驗桌。

  二、實習內容

  1、鉗工實習

  因為此次的實習成果是做團隊做一個實驗室的大鐵桌,而以往的學長們則做的是一個錘子,或許這兩個物件的工藝流程也不一樣吧,指導老師對咱們的講解格外詳細,最重要的是在安全方面的知識,實習總結《金工實習報告》。第一天老師首先把實習期間的安全問題以及操作注意事項給咱們說了一下,接著把鉗工實習所涉及的所有理論知識告訴了咱們。最後,咱們就進行了簡單的工具使用練習。

  鉗工實習所要用的工具有:大銼刀、中銼刀 、小銼刀、手鋸、鋼尺、遊標卡尺、垂直度測量儀。由於在理論知識講解過程中老師就詳細的給咱們講了銼刀如何使用,手如何放置,身體如何站立,包括與工作臺的距離、角度等,還有手鋸的如何使用,左右手放在什麼位置,如何用力等知識,所以咱們操作起來就覺得很省力、很自在。

  在鉗工工作中,涉及到英制單位及於公制單位的換算:1英寸約等於25.4毫米,1英尺為12英寸,1英寸為8英分,1英分為4角。

  2、車工實習

  車加工所用的機器就是車床,所以,講的理論主要內容就是車床各部分的使用。由於是機器操作,所以,效率較高,工件加工需要時間很短。所以,老師將大部分時間都放在了理論知識的講解上。車床由床身、床頭箱、掛輪架、進給箱、光槓、絲槓、溜板箱、方刀架、卡盤、尾座、中心架、跟刀架等組成。

  在講到車刀時,老師將所有的車刀形狀和名稱告訴了咱們。車削加工刀具一般選用高速工具鋼和硬質合金鋼,以下列舉了幾種不同的刀具,分別為45°刀,90°刀,尖刀,方刀,內孔刀,根據加工工件的要求不同對刀具的使用不同。

  3、銑工實習

  銑床的種類很多,有臥式銑床、立式銑床、工具銑床、龍門銑床、數控銑床,銑床的特點是刀具進行旋轉運動,工件作水平或垂直直線運動。銑床主要部件及附件的名稱有床身、主軸、拉刀杆、橫向工作臺、縱向工作臺、升降臺、分度頭、圓轉盤、平口虎鉗。

  根據所加工零件要求不一,銑刀可分為立銑刀、三面刃銑刀、端銑刀、片銑刀、模數銑刀、和異型銑刀。立銑刀主要用於開長方槽;開鍵槽。分度頭是利用蝸輪蝸桿變比原理,任何分度頭定數均為40;分度板孔數選為所分等份的最小公倍數。

  實習中用到了立式銑床,對腳墊和方鋼進行加工。與車床一樣,為保護工件和刀具要使被加工部位靠近夾具。在加工過程中,為延長刀具壽命可一邊加工一邊對刀具進行加水降溫。

  4、焊接實習

  手工電弧焊裝置主要是由弧焊變壓器和弧焊整流器組成,電弧焊又分為塗料焊條焊、埋弧焊和氣體保護焊等。在焊接中使用的電弧焊機有三相,兩相,單相輸入;直流和交流兩種輸出。焊接時電弧產生在工件和焊條間的溫度可高達6000°c以上,所以對身體和眼睛的保護工作很重要。

認識與實習報告 篇6

  一.實習目的:

  1.透過認識實習為以後的專業學習打下基礎。

  2.透過實習在大腦中建立起水利水電工程模型。

  3.透過實習瞭解水利水電工程基本組成及作用。

  4.透過實習瞭解水工建築物的特點及作用。

  5.透過實習瞭解水利規劃,設計,建設及管理利用。

  6.透過實習的具體例項學習水工專業知識和水工建設。

  二.實習內容:

  (1)寶雞峽樞紐工程

  1.寶雞峽灌溉工程

  引水地址:渭河寶雞市林家村引水流量:60m3/S引入水量:11億m3河源來水:27.8億m3灌溉面積:179.3萬畝工程特性:渠首為低壩自流引水。灌區有王家崖、信義溝、大壩溝、泔河等渠庫結合水庫,水庫形成長藤結瓜式引水,年可調節水量1.97億m3。總乾渠全長180km,其中98km是著名的黃土塬邊渠道。工程演變:該工程1958年11月開工,1962年停建,1968年復工,1971年7月通水,設計灌溉面積170萬畝,後將渭高抽渭惠渠灌區納入統一管理,總面積293.5萬畝,其中塬上面積179.3萬畝。為解決灌溉缺水,1997年開始對渠首大壩加高加閘,全面改建,加閘後可形成5000萬m3庫容,年可調節水量為0.797億m3,增加四庫調蓄水量1.48億m

  2.寶雞峽加閘工程

  原壩高:27m加閘設計壩高:49.6m(原壩加高22.6m)庫容:正常位以下5000萬m3有效庫容:3800萬加閘5孔,10m寬,8.3m高,弧門。工程特性:渠首加閘後年可調蓄水量0.8億m3,灌區內王家崖、信義溝、大北溝、甘河四庫可補水1.48億m3,使寶雞峽塬上灌區缺水由1.55億m3減少到0.88億m3,同時渠首壩後可建發電站,裝機9600kw。原渠首輸水洞不合理狀況得以改變。工程已於1996年開工建設。

  3.王家崖水庫工程

  流域面積:3288km2壩高:24m壩型:均質土壩,壩頂透過寶雞峽總乾渠,流量:60m3/S總庫容:9420萬m3有效庫容:8750萬m3工程特點:該工程是我省第一座較大渠庫結合工程,壩頂透過寶雞峽總乾渠,乾渠水可放入水庫,調蓄非灌溉期來水,缺水時再補給渠道供水,經多年運用效果顯著,為我省渠庫結合設計積累了經驗。

  4.韋水倒虹工程

  韋水倒虹是寶雞峽灌區塬上總乾渠跨越韋水河谷的一座大型輸水建築物,是由鋼管和混凝土管組成的雙管橋式倒虹,單管長880米,最大水頭70米,設計流量52立方米/秒,控制著塬上灌區159萬畝的灌溉面積,是目前西北地區最大的一座倒虹工程,也是十分重要的咽喉工程。工程自建成以來已經執行30多年,管道內外磨損老化嚴重,必須進行改造。工程於20xx年列入國家大中型灌區續建與節水改造專案,計劃投資4540萬元,對倒虹進行全面改造。

  5.漆水河渡槽

  高:30m長:208.5m設計流量:40m3/S校核流量:55m3/S工程特點:澆肋拱,預製裝配排架與肋板矩形槽箱結構

  (2)涇惠渠灌溉工程

  引水地址:涇河涇陽縣張家山引水流量:50m3/S引入水量:多年平均4.5億m3河源平均年來水:20億m3灌溉面積:135億萬畝工程特點:渠首為多泥沙河流低壩自流引水。灌區井雙灌,年可提取回歸水和地下水約1億m3,夏灌用地下水約佔60%。渠道設計輸水含沙量為15%,自70年代以來,實行科學引水,最高含沙量可到40%,每年可超限引渾水1000~20xx萬m3。工程演變:該工程由1930年動工,1932年6月放水,當時引入流量16m3/S。原設計灌溉面積64萬畝,解放初為60萬畝,1966年進行樞紐改造,增大引水能力為50m3/S,灌溉面積逐步擴大為135萬畝。為增加渠首發電和調節作用,1997年改建為加閘引水,設6孔升臥式閘門,孔口寬10m,門高8.3m,溢流壩頂加高11.2,壩後引水發電,裝機容量7500kw,成為灌溉、發電綜合利用水利樞紐。

  (3)石頭河水庫工程

  水庫壩址:石頭河眉縣斜峪關流域面積:686km2壩高:114m壩型:粘土心牆堆石壩總庫容:1.25億m3有效庫容:1.2億m3河源徑流:多年平均4.48億m3灌溉面積:設計128萬畝,其中渭河南37萬畝,渭河以北補水91萬畝。發電:壩後電站,裝機1.85萬kw工程特點:水庫大壩是我國已建最高土石壩,是我省第一座心牆堆石壩,大壩右岸黃土臺地首次採用倒掛井式防滲牆,溢洪道首次採用大型閘門控制正常蓄水位。工程演變:該工程1970年寶雞地區按50m低壩施工,1972年省水利廳改為高壩設計,1976年省水電工程局開始以機械化施工,開創了我省機械化建壩的先例,1982年大壩建成。石頭河水庫是我省第一座南水北調工程,設計除解決渭河37萬畝灌溉外,計劃向渭河以北渭高91萬畝灌區補水,寶雞峽工程建成後,納入寶雞峽大灌區統一管理,渭高灌區有所調正,未能按原設計實現。1996年,石頭河東干渠擴建延長至黑河,接入向西安市供水系統,每年可供城市用水1億m3,使石頭河水庫成為灌溉、城市供水、發電、旅遊綜合性水利工程(原設計91萬畝補水面積的來源)原渭高抽98萬畝加上渭惠渠灌區55萬畝,共計153萬畝。渭高抽併入寶雞峽自流35萬畝,還有118萬畝,扣除井灌27萬畝,餘91萬畝即為石頭河水庫北調補水面積。

  (4)馮家山水庫工程

  工程地址:河馮家山流域面積:232km3壩高:3m壩型:均質土壩總庫容:3.89m3有效庫容:86億m3河源徑流:年平均4.85億m3灌區:灌溉面積:36萬畝,其中抽水71萬畝,自流65萬畝。發電:壩後、引水發電裝機共4500kw工程特點:該工程設計由洩洪洞和溢洪洞洩洪,並設非常溢洪道,國內最先在溢洪洞採用通氣槽,防氣蝕效果良好。工程演變:該工程1970年動工,1974年建成,對農業增產發揮巨大作用。90年代以來,管理以灌溉為主,同時向寶雞市供水3000萬m3,向羊毛灣水庫供水3000萬m3,向寶雞二電廠供水4000萬m3。多方位發揮灌溉、供水、旅遊、發電等綜合效益。

  (5)黑河水庫工程

  水庫地址:河周至縣金盆流域面積:481kw2壩高:30m壩型:土心牆礫石壩總庫容:2.0億m3有效庫容:1.45億m3河源徑流:年平均6.67億m3城市供水:供水60——80萬t年供水量:4億m3灌溉面積37萬畝發電:壩後引水發電,裝機2萬kw工程特點:該工程以向西安市供水為主,兼有灌溉、發電、防洪等綜合效益。水庫建成後,供水渠道可納入石頭河、田峪、灃峪、石砭峪等南山支流,日供水能力最高達120萬t。供水暗渠自水庫至曲江池水廠86km。水庫工程正在施工中。

  (6)魏家堡水利樞紐

  工程地址:河眉縣魏家堡引水流量:55m3/S原渭惠渠:30m3/S渭高抽25m3/S可引水量:均1.28億m3(寶雞峽建成後)灌溉面積原有55萬畝(南幹)渭高抽96萬畝(北幹)工程特性:渠首為多泥沙河流低壩自流引水。排沙引水效果比較成功。原55萬畝灌溉後,地下水抬高,形成渠井雙灌。工程演變:樞紐工程渠首大壩1936年建成,第一渠於1937年12月15日舉行放水典禮,流量30m3/S。1950年灌溉面積僅有27萬畝,後逐年改善擴大,至1957年發展為57萬畝。渭高抽建成後,形成南北二乾渠。寶雞峽建成後,統一納入寶雞峽灌區管理。

  (7)釣魚臺

  位於寶雞縣城南17公里的石潘溪河畔,沿坡道再上行,便到新建的釣魚臺水庫,壩高50米,蓄水45萬立方米,長176m底寬13m頂寬2m灌溉面積32000畝壩型雙曲拱壩現在已經開發為旅遊景點有:屯兵處石刻 璜石釣魚臺遺址 姜太公廟 武吉亭 周文王廟 三清廟

  (8)湯峪

  雙渡槽--前池--引水壓力管道--水電站--橋槽並立

  (9)渭蕙渠

  三.實習總結:(水利水電工程)

  1.蓄水樞紐:

  (1)作用:水庫調節,防洪,發電,灌溉,航運,供水,漁業,旅遊.

  (2)組成建築物:

  擋水建築物(攔河壩:重力壩(如涇惠渠首為混凝土重力壩)拱壩(釣魚臺拱壩)支墩壩土石壩(如黑河水庫為粘土心牆礫石壩))

  洩水建築物(溢洪道(井式溢洪道,虹吸溢洪道,正槽溢洪道,側槽溢洪道)溢流壩,溢洪遂洞(有壓與無壓溢洪遂洞),洩水管道,施工導流),(引水遂洞,引水管道)

  專門建築物(水電站,船閘,筏道,魚道,升船機)

  2.引(輸)水灌溉樞紐:

  (1)作用:獲取符合水量及水質要求的河水,滿足灌,發電,工業

  型別:無壩引水,有壩引水

  2.無壩式佈置:進水閘,衝沙閘,沿河池,船筏,魚道

  3.有壩式設定:攔河閘抬高水位

  (1)多泥沙河流:1,衝砂槽式.2人工彎道式.3,底攔柵式.4,底部衝砂廊道式

  (2)少泥沙河流:側,正引水式.

  4.沉砂池:池斷面大於引水渠斷面,水流進入池後,斷面擴大,流速減少(0.20-0.35m/s),水流挾沙降低,泥沙便沉澱.

  5.渠道:無壓明渠,數量由少到多,由高到低,水能降低.

  6.渠系建築物:涵洞,輸水隧道,渡槽(如漆水河渡槽,湯峪雙渡槽),倒虹吸管(如韋水倒虹工程),躍水與陡坡)

  3.發電工程:

  1.發電開發方式:壩式發電(如寶雞峽樞紐水電站),引水式發電(如魏家堡水電站),混合式發電

  2.水電站組成建築物:

  1)擋水建築物(壩,閘);2)洩水建築物(溢洪道,溢洪遂洞,放水底孔);3)水電站進水建築物;4)水電站引水建築物(明渠,遂洞,管道,渡槽,涵洞,倒虹吸,橋樑);5)水電站穩壓建築物(調壓室,壓力前池);6)發電,變壓,配電建築物(水輪發電機組及輔助裝置廠房,安裝變壓器場及高壓開關站的廠房)

  3.水電站佈置形式:

  1)壩式水電站樞紐:壩後式,河床式;2)引水式水電站:無壓式,有壓式;3)混合式

  4.水力機械與電器裝置:水輪機(衝擊式,分斜式,水斗式,混流式,軸流式,貫流式斜流式);發電機(臥式,立式.轉子,定子)

  4.工知識總結:

  1.重力拱壩:重力作用較為顯著的拱壩。一般情況下重力拱壩常建築於較寬的河谷,其厚度較大,厚高比常在0.35以上。重力拱壩形式隨河谷形狀而異。對較寬的U形或梯形河谷,常採用定中心定半徑拱壩,與重力壩接近。對較寬的V形河谷常採用變中心變半徑拱壩(即雙曲拱壩)。重力拱壩在拱壩中屬較厚實的一種壩

  它的主要優點是:①兼有拱壩及重力壩的優點,安全性較高,對抗禦超標準洪水或意外荷載潛力較大;②便於在壩體內佈置洩水孔及壩頂溢流;③便於在壩下游面設定廠房;④壩體應力及滲透壓力比降較低;⑤有時為適應地形、地質上的需要,還可調整體型結構,降低壩基應力,以滿足壩址地質要求。如美國胡佛壩地質差,要使221m的大壩最大壩基應力控制在3MPa以下,才採用了這種壩型。

  2.土石壩:土壩和堆石壩的統稱,又稱當地材料壩。土壩和堆石壩都是傳統壩型,歷史悠久,使用較為普遍。

  蘇聯努列克土石壩(世界第二高壩)優點:①築壩材料取自當地,可節省水泥、鋼材和木材;②對壩基工程地質條件要求比其他壩型低;③抗震效能較好等。缺點:①一般需在壩外另行修建昂貴的洩水建築物,如溢洪道、隧洞等;②如庫水漫頂,將垮壩失事,故抵禦超標準洪水能力較差。

  3.土壩利用當地土料和砂、砂礫、卵礫、石渣、石料等築成的壩。它是一種古老而至今還不斷髮展並得到廣泛使用的擋水建築物。有時也稱土石壩。按照築壩材料在壩內的配置可將土壩分為四類:均質土壩多種土質壩心牆土壩斜牆土壩

  4.水庫淤積河流挾帶的泥沙在水庫區的淤積。河流流入水庫回水區後,由於斷面增大,流速減小,水流挾沙能力降低,所挾帶的泥沙將在庫區落淤。泥沙在庫區的淤積數量、過程和分佈受水庫庫容大小、平面形態、底部地形、壅水高度、執行方式和來水來沙量、過程及泥沙組成等多種因素的影響。

  5.水庫簡介:用壩、堤、水閘、堰等工程,于山谷、河道或低窪地區形成的人工水域。它是用於徑流調節以改變自然水資源分配過程的主要措施,對社會經濟發展有重要作用。

  6.水電站簡介:將水能轉換為電能的綜合工程設施又稱水電廠它包括為利用水能生產電能而興建的一系列水電站建築物及裝設的各種水電站裝置。

  7.壩式水電站:築壩抬高水頭,集中調節天然水流,用以生產電力的水電站。其主要特點是攔河壩和水電站廠房集中佈置於很短的同一河段中,電站的水頭基本上全部由壩抬高水位獲得.適用條件壩式水電站適於河道坡度較緩、有築壩建庫條件的河段。其中,壩後式水電站的壩上游有較大容量的蓄水庫可以調節流量,有利於加大電站的裝機容量,能適應電力系統的調峰要求,水能的利用較充分,綜合利用的效益也高,常可既發揮防洪作用,又滿足其他興利要求。其缺點是水庫有淹沒損失和城鄉居民搬遷安置的困難,故高壩大庫的壩後式水電站僅適於建造在高山峽谷、淹沒較小的地區。河床式水電站只建有低壩,水庫容量和調節能力均較小,主要依靠河流的天然流量發電,所以又稱徑流式水電站。由於棄水較多,水能利用受到較大限制,綜合效益相對較小,但淹沒損失和移民安置的困難也較小,適於建造在平原或丘陵地區,河道坡度較緩,而抬高水位會顯著增加兩岸城鄉淹沒損失的河段上。

  8.水庫浸沒:水庫蓄水使水庫周邊地帶的地下水壅高,引起土地鹽鹼化、沼澤化等次生災害的現象。地下水壅高可使毛管水抬升,當其上升高度達到建築物地基或農作物和樹木的根系,且持續時間較長時,將產生浸沒問題。浸沒可使農田作物減產,工礦企業和民用建築物地基條件惡化而損壞,礦井湧水量增加,鐵路、公路發生翻漿、凍脹,有時還影響水庫正常蓄水位或壩址的選擇

  9.水庫滲漏:庫水沿透水岩土帶向庫外低地滲水的現象。水庫蓄水後,水位升高,回水面積增大,庫水充滿庫底和庫邊岩土體的空隙,庫周地下水位隨之壅高。當庫水位上升到高於庫周地下水分水嶺高程時,庫水往往將通過鬆散岩土層的孔隙和堅硬岩層的層面、斷層、節理裂隙、不整合面、溶隙溶洞、風化殼等滲流通道,產生壩基及繞壩滲漏(見壩基滲漏),向鄰谷窪地或壩下游等低地排洩,出現與庫水位漲落密切相關的新泉和原有泉、井、暗河出口的流量、承壓水頭增大等現象。

  10.水庫特徵值水庫規劃設計與執行中作為設計和控制運用條件的若干特徵庫水位及特徵庫容。這些特徵值反映了水庫的規模、效益與運用方式,常要透過經濟分析和綜合比較選定。特徵庫水位 水庫在各時期和遭遇特定水文情況下,需控制達到、限制超過或允許消落到的各種特徵庫水位。主要的特徵水位有:①正常蓄水位,指水庫在正常運用情況下,允許為興利蓄到的上限水位。它是水庫最重要的特徵水位,決定著水庫的規模與效益,也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水工建築物的尺寸。②死水位,指水庫在正常運用情況下,允許消落到的最低水位;③防洪限制水位,指水庫在汛期允許興利蓄水的`上限水位,通常多根據流域洪水特性及防洪要求分期擬定。進行水庫調洪計算時,可以此水位作為起算水位④防洪高水位,指下游防護區遭遇設計洪水時,水庫(壩前)達到的最高洪水位;⑤設計洪水位,指大壩遭遇設計洪水時,水庫(壩前)達到的最高洪水位;⑥校核洪水位,指大壩遭遇校核洪水時,水庫(壩前)達到的最高洪水位。特徵庫容 相應於某一水庫特徵水位以下或兩個特徵水位之間的水庫容積,一般均指壩前水位水平面以下的靜庫容。主要的特徵庫容有:①死庫容,指死水位以下的水庫容積。②興利庫容,亦稱調節庫容,指正常蓄水位至死水位之間的水庫容積。③防洪庫容,指防洪高水位至防洪限制水位之間的水庫容積。④調洪庫容,指校核洪水位至防洪限制水位之間的水庫容積。⑤重疊庫容,指正常蓄水位至防洪限制水位之間的水庫容積。這部分庫容既可用於防洪,也可用於興利。防洪庫容與興利庫容完全重疊時,正常蓄水位即為防洪高水位。防洪庫容與興利庫容完全分開時,正常蓄水位即為防洪限制水位。⑥總庫容,指校核洪水位以下的水庫容積。它是劃分水庫等級的主要依據之一。

  四.問題與思考:

  1.如何綜合開發利用水利資源造福人類?

  在水利開發時綜合考慮到:水庫調節,防洪,發電,灌溉,航運,供水,漁業,旅遊,環保,河流治理,保護大自然等

  2.如何規劃,佈置,設計擋水建築物,洩水建築物,輸水建築物,專門建築物?

  如寶雞峽水利樞紐在規劃設計中將擋水建築物,洩水建築物,輸水建築物,專門建築物等都包括在其中,麻雀雖小,五臟齊全

  3.如何合理選擇水工建築物?

  什麼前況下選擇倒虹,什麼前況選擇渡槽如渡槽(如漆水河渡槽,湯峪雙渡槽),倒虹吸管(如韋水倒虹工程)可不可以換要按照當地具體前況考慮,再如選擇什麼樣的壩型,選擇什麼樣的電站佈置等

  4.現在很多河流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汙染破壞,作為一個水利人該怎樣去做?

  需要我們充分掌握有關知識去合理開發水利資源,如釣魚臺做的就比較好他結合人文歷史,地理條件,綜合開發尤其現在的旅遊業

  5.在施工建設中如何科學施工?

  採用預製還是現交,採用什麼方法能夠更加經濟有效科學

  6.如何將現代科學技術應用在水利教室中?

  如計算機輔助設計,3S技術,計算機監控自動化技術,無人值班室等如魏家堡引水電站採用的就是,無人值班。

  水是祖先寄存在我們手上的留給後人的生命源泉,保護好水資源是我們水利人共同的歷史使命。

認識與實習報告 篇7

  實習時間:

  xx月xx日

  實習地點:

  天津北站附近萬柳村大街

  實習內容:

  地下與岩土工程方向—下穿式地下箱涵(基坑支護工程)

  (1) 基坑支護結構:鑽孔灌注樁,型鋼臨時支護

  (2) 基坑止水帷幕:水泥攪拌樁正在施工,靠近已開挖箱涵處因上方有高壓電線,水泥攪拌樁裝置無法施工,區域性改作高壓旋噴

  當天下午我們坐車來到北站附近,與我們的指導老師肖成志老師在約定地點見面後,在他的帶領下我們來到工地上進行認識實習,岩土工程認識實習。我們走進工地,一個地下箱涵正在施工過程中,這正好為我們的實習提供了很好的材料。

  我們首先跟隨肖老師來到地下箱涵附近仔細觀察。在馬路下面的部分工程已經初見摸樣,首先看到的是基坑,基坑前面型鋼支護,兩側為鑽孔灌注樁,其作用為支撐、支護、擋土,樁的入土深度等於露出地面的高度。從老師的介紹中我們瞭解到,這個基坑大概有九米深,一般基坑埋藏在地下部分是地面上的0.8-1.2倍,因此該基坑大概也有九米多埋深,因此這些鑽孔灌注樁總長大概有18米。由於靠近基坑附近有高壓電線,在基坑邊上就是高壓旋噴樁施工現場。而不遠處比較空曠的地方則是水泥攪拌樁。

  接著,我們看到了箱涵,有兩個涵洞,呈倒日字型,箱涵指的是洞身以鋼筋混凝土箱形管節修建的涵洞。箱涵由一個或多個方形或矩形斷面組成,一般由鋼筋混凝土或圬工製成,但鋼筋混凝土應用較廣,當跨徑小於4m時,採用箱涵,對於管涵,墩臺,上下板都全部一致澆築,實習報告《岩土工程認識實習》。主要組成部分有鋼筋混凝土涵身、翼牆、基礎、變形縫等,可用來排水,過人及車輛透過,可做為基礎洞來用,而且,要用泥漿護壁。在現場老師為我們講述了基坑的處理,對較淺的基坑中的水可以直接抽出,而對於深基坑中的水要用止水帷幕,止水帷幕有水泥牆組成,而且帷幕要做到粘土層的隔水層。

  實習總結:

  止水帷幕是工程主體外圍止水系列的總稱。

  有些不是很深大的基坑,它的基坑圍護分3個部分。一部分是擋土樁部分,其作用主要的起到擋土牆的作用,形式可能有鋼筋混凝土灌注樁或其它形式的樁,樁與樁之間有一定的空隙,但是能擋土。二部分是止水帷幕部分,其作用是使擋土牆後的土體固結,阻斷基坑內外的水層交流,形式可能是水泥土攪拌樁或者壓密注漿。三部分是支撐。而地下連續牆是基坑圍護的另一種形式,多用於深大的基坑。常見的止水帷幕有高壓旋噴樁、深層攪拌樁止水帷幕,高壓旋噴樁止水帷幕;做基坑時,要先做維護再挖坑,而且用混凝土灌注樁做擋牆。做基坑遇到的主要問題就是,支護、水、穩定性問題。

認識與實習報告 篇8

  實習目的:

  選擇身邊的企業單位為物件,聯絡課上所學理論,採用實地考察跟蹤其物流全過程的方法,對墊江物流業發展現狀進行初步瞭解。培養實際調研能力,嘗試檢驗所學知識,並從實際中進一步學習瞭解物流的內涵與外延。

  實習方式:

  採用實地調研的方式,具體採用了面對面的訪談了解、過程跟蹤調查和側面行為觀察的方式。出動全組成員合理分工,每人負責不同側面的內容,協同合作,調查後集體討論分析,並總結出實習報告。

  實習時間:20xx年11月2日—11月12日

  實習地點:重慶市墊江縣

  實習步驟:

  一、前期準備工作

  1、11月2日下午2:00在中色物流公司報道。

  2、11月3日上午10:00在中色物流公司,聽取物流管理的意見,並擬定實習方式、調查物件。

  3、11月4日下午透過登入網站、查閱報紙、雜誌等方式尋找調查物件,並爭取專業物流公司或單位的支援和協助。到系辦公室開介紹信。

  4、準備數碼相機、筆記本等實習所需物品。

  二、開展實習活動

  1、11月6日,走訪墊江縣物流行業。

  2、11月7日,參觀、調查申通物流公司。

  3、11月9日,走訪墊江縣圓通物流部門。

  三、後期總結工作

  11月11日—12日收集並整理資料,對物流情況分析並定稿。

  實習內容:

  (一)實習準備工作

  11月4日下午2:00我在明確了這次實習的目的、方法及注意事項後。從攝影、記錄、財務、安全保障、撰稿方面進行了詳細的部署,確定了實習方式、調查物件,並擬定實習計劃。

  (二)走訪調查物流部門

  11月5日下午我開始尋找調查物件,透過登入網站、查閱報紙、雜誌等方式尋找專業物流公司,在墊江物流網上我們搜到幾家物流公司,但當我們致電爭取公司支援和協助時,卻一次次遭到拒絕和打擊。其中有的公司很乾脆:沒時間接待;有的單位老總出差,沒人可以做主接待我們;有的要申請總經理的同意,可是就沒了答覆;還有的是我千辛萬苦找到一家老總的手機號碼,可是總也打不進去。總之,他們有足夠的理由將我們拒之門外。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不斷地詢問,我們與重慶墊江物流行業的管理員取得了聯絡,並順利爭取到走訪該物流的機會。

  (三)實地調查情況

  11月6日上午8:45分,我來到了墊江申通物流部門,這是我本次實習的第一站。當我講明瞭這次走訪的目的後,便開始了這次人物訪談。首先該站管理員向我講述了其物流管理的歷程。隨著市場經濟的迅速發展、社會化大生產特別是工業化初步實現。使得產品極大的豐富,產品的大量交換、運輸與倉儲成為必然。各種各樣物資的流動與日俱增,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墊江縣政府認識到作為新的經濟增長點的現代物流業必然成為墊江經濟發展的基礎產業。要充分發揮其區位優勢。潛在無限的商機,縣內外商賈雲集,紛紛把目光注視在墊江這片紅土地上。縣政府果斷提出自己的發展思路和戰略構想。並投入大量資金建設好縣內、外1小時經濟圈。栽好梧桐樹、引來金鳳凰。短短几年時間墊江經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墊江物流業也正是在這樣的環境下應運而生。

  政府對物流業發展的高度重視,對該協會成立給予了大力支援,同時五家從事物流行業的公司是該協會的發起單位。縣領導對墊江的物流現狀進行了分析,他指出墊江縣的物流業還處在一個低層次的發展階段,與其他地區相比相對滯後,目前物流業發展停留在倉儲和運輸兩大方面。但是其發展速度極快。隨著一些民營企業的興起,政府調控下的招商引資,市內從事物流業的公司企業大體可分為三大類:國有企業、中外合資企業。縣領導還提出:在國家“十一五”規劃和國家計劃與發展委員會檔案中瞭解到,重慶將投資發展物流業,其中墊江縣就佔了一個較重的地位,可見政策的傾斜和對墊江縣物流業發展的高度重視。因此,墊江物流業的市場之廣,發展潛力之大,就業前景之闊。

  11月8日上午,我有幸走訪了一家物流貨運部。大約在9:00中,我來到鼎峰小區116號,這是一家規模較大的貨運站,由於老闆出差,接待我的是兩位業務主管,王先生首先向我介紹了貨運部的基本狀況:該託運部是在構建社會“大物流”的市場背景下,配合墊江縣整合墊江物流資源,打造完整物流產鏈的要求下組建的,是目前為止規模較大一家企業。投資雄厚以及投資規模的超前宏偉、在墊江縣物流業擁有戰略優勢資源;並在縣內同行業軟、硬體業務操作能力的絕對優勢,凸映出墊江縣內規模最大、實力最強、具有國際先進物流理念的現代化物流企業,這一切構成了交遠物流強大的後盾。

  主管王先生還提到他們公司正在投資建設墊江物流中心(B型),該專案將分兩期建成,總投資達幾百萬元人民幣,具備較強的辦事能力,可為企業提供便利的交通運輸條件,並承擔起墊江及周邊地區運輸的業務。其一期工程建設用地面積為100多畝,投資額為200多萬元人民幣,主要建設綜合辦公大樓以及3000平方米標準倉庫、1000平方米查驗燻蒸倉庫、600平方米重箱堆場、1500平方米空箱堆場等基礎設施;二期工程建設用地面積為100畝,投資額100多萬元人民幣,主要建設物流分撥、配送中心、零配件採購中心、物流增值服務加工中心等。與此同時,該中心目前正在著手與重慶集裝箱碼頭航運物流資訊、鐵海聯運物流資訊、墊江進出口物流服務區有機結合起來,建成縣內目前最大的商品貨物集散中心,從而大大提高墊江縣的物流綜合服務能力。

  11月9日下午,我又走訪了墊江圓通物流部,其主要管理員先介紹了總公司的發展狀況:該公司是墊江具物流規模較大的一家企業,具有一定經濟實力。本部分別開發建成了商儲大廈和建材批發市場,商儲大廈主樓十二層,擁有高、中檔標準間、套間客房等近二百間,並設有商務中心、大小多功能廳、停車場等,是一座集住宿、餐飲、旅遊服務為一體的功能齊全的綜合型大廈,建材批發市場佔地面積5000平方米,店面20餘個,經營的建材有牆地磚、衛生潔具、石板材、水暖器材、陶瓷、木質地板、防盜門等十幾大類,最高年銷售收入達7000多萬元。

  接著,管理還特別提到了目前物流市場上存在的問題,比如那些貨運部、資訊部等,沒有合法的經營執照和許可證,就打著“物流”的招牌經營配載業務,一間屋子、一臺電腦和幾張桌椅就組成了“某某物流公司”,他們的操作不夠專業也很不規範,這些店面的存在嚴重製約了物流業的發展。他們希望政府應及時制定法律法規或政策去規範、整合、管理。我們還從主管那裡瞭解到貴公司的機構設定和今後的發展思路。我圍繞“物流外包、業務操作、人才招聘”等方面提了問題,他們都實事求是的做了回答和解釋。他的知識淵博、談吐風趣,讓我們受益非淺、感受頗深。最後我參觀了該公司的建材市場和物流中心。

認識與實習報告 篇9

  一、實習地點情況介紹:

  1、實習單位:

  安徽宣城海螺水泥有限公司

  2、實習企業生產經營情況介紹

  宣城海螺水泥有限公司隸屬於安徽海螺水泥股份有限公司,位於安徽省宣城市水東鎮南1、5公里,毗鄰104省道和皖贛鐵路線,交通方便,物流便捷。屬安徽省“861”行動計劃20個重大專案之一,也是安徽海螺水泥有限公司實施“T”型發展戰略布點之一。1、1、公司專案規劃建設4條日產5000噸新型幹法熟料生產線和年產320萬噸的水泥粉磨系統,主廠區佔地1050畝。一期建設兩條日產5000噸熟料水泥生產線和年產160萬噸水泥粉磨系統,配套建設年吞吐量300萬噸的鐵路專用線和海螺自主設計研發的18000KW純低溫發電機組。專案於20xx年2月7號開始“三通一平”。3月28號附屬工程開工,6月20號主體工程正式開工;一期首條4500t∕d熟料生產線於20xx年7月29號點火投產,第二條4500t∕d熟料生產線於9月9號點火投產。兩臺水泥磨也分別於8月24號、10月6號投入執行;餘熱發電專案已於20xx年3月1號併網發電;鐵路專用線工程已於20xx年11月14號正式開通運營。

  經營理念:為人類創造未來的生活空間企業精神:團結、創新、敬業、奉獻

  經營宗旨:至高品質至誠服務

  文化構成:海螺文化包括物質文化、行為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

  二、實習計劃介紹:

  1、實習目的:

  2、實習日程安排:

  20xx年3月3日——20xx年6月3日

  具體時間安排:

  3月3日——3月11號安全培訓

  3月XX日——3月31號工段學習

  4月1日——5月24號下放到班組,現場學習與實踐,瞭解現場裝置及工藝代號,瞭解水泥生產的工藝流程及現場裝置維修與維護。

  5月25日——5月31實習答疑及考試

  6月1日——6月3號整理筆記及實習報告

  3、實習內容及要求:

  透過生產實習,對學生進行與本專業有關的生產勞動訓練,學習生產實踐知識,增強學生的勞動觀念,培養學生進行生產實踐的技能。在生產勞動、生產技術教育和查詢閱讀現場資料中,使學生理論聯絡實際,深入瞭解矽酸鹽工廠的工藝流程、技術指標、生產裝置及技術操作、產品質量、生產成本、勞動生產率等有關管理生產和技術情況。發現存在的問題,提出自己的見解;以培養和提高學生的獨立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透過專題報告和現場參觀,瞭解工廠的生產組織系統。進行安全教育,瞭解工廠的各種生產措施及規章制度,保證實習安全進行,獲得生產安全技術知識,培養安全生產的意識。編寫實習報告,進行實習考核。使學生受到編寫工程技術報告和進行生產實踐的全面訓練。生產實習是無機非金屬材料專業教學中重要的實踐性教學環節,其目的是使學生獲得無機材料生產技術和管理知識,印證、鞏固和豐富已學過的專業課程內容,培養學生理論聯絡實際,提高其在生產實際中調查研究,觀察問題,分析問題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方法,為後續專業課程的學習打下基礎,生產實習也是學生聯絡勞動群眾,增強勞動觀點,瞭解社會,瞭解國情,學會生存的重要途徑,透過生產實習,應培養學生熱愛專業,致力於祖國社會主義建設的思想。

  三、實習過程介紹

  1、實習計劃完成情況:

  3、1、1、破碎

  水泥生產過程中,大部分原料要進行破碎,如石灰石、黏土、鐵礦石及煤等,石灰石是生產水泥用量最大的原料,開採後的粒度較大,硬度較高,因此石灰石的破碎在水泥廠的物料破碎中佔有比較重要的地位。

  3、1、2、原料預均化

  預均化技術就是在原料的存、取過程中,運用科學的堆取料技術,實現原料的初步均化,使原料堆場同時具備貯存與均化的功能。

  3、1、3、生料製備

  水泥生產過程中,每生產1噸矽酸鹽水泥至少要粉磨3噸物料(包括各種原料、燃料、熟料、混合料、石膏),據統計,幹法水泥生產線粉磨作業需要消耗的動力約佔全廠動力的60%以上,其中生料粉磨佔30%以上,煤磨佔約3%,水泥粉磨約佔40%。因此,合理選擇粉磨裝置和工藝流程,最佳化工藝引數,正確操作。控制作業制度,對保證產品質量、降低能耗具有重大意義。

  3、1、4、生料均化

  新型幹法水泥生產過程中,穩定入窖生料成分是穩定熟料燒成熱工制度的前提,生料均化系統起著穩定入窖生料成分的最後一道把關作用。

  3、1、5、預熱分解

  把生料的預熱和部分分解由預熱器來完成,代替迴轉窯部分功能,達到縮短回窯長度。同時使窯內以堆積狀態進行氣料換熱過程移到預熱器內在懸浮狀態下進行,使生料能夠同窯內排出的熾熱氣體充分混合,增大了氣料接觸面積,傳熱速度快,熱交換效率高,達到提高窯系統生產效率、降低熟料燒成熱耗的目的。

  3、1、6、物料分散

  換熱80%在入口管道內進行的。喂入預熱器管道中的生料,在與高速上升氣流的衝擊下,物料折轉向上隨氣流運動,同時被分散。

  3、1、7、氣固分離

  當氣流攜帶料粉進入旋風筒後,被迫在旋風筒筒體與內筒(排氣管)之間的環狀空間內做旋轉流動。並且一邊旋轉一邊向下運動,由筒體到錐體,一直可以延伸到錐體的端部,然後轉而向上旋轉上升,由排氣管排出。

  3、1、8、預分解

  預分解技術的出現是水泥煅燒工藝的一次技術飛躍,它是在預熱器和迴轉窯之間增設分解爐和利用窯尾上升煙道,設燃料噴入裝置,使燃料燃燒的放熱過程與生料的碳酸鹽分解的吸熱過程,在分解爐內以懸浮態或流化態下迅速進行,使入窯生料的分解率提高到90%以上。將原來在迴轉窯內進行的碳酸鹽分解任務,移到分解爐內進行;燃料大部分從分解爐內加入,少部分由窯頭加入,減輕了窯內煅燒帶的熱負荷,延長了襯料壽命,有利於生產大型化。由於燃料與生料混合均勻,燃料燃燒熱及時傳遞給物料,使燃燒、換熱及碳酸鹽分解過程得到最佳化。因而具有優質、高效、低耗等一系列優良效能及特點。

  2、實習材料的整理

  2、1、水泥生產工藝及其發展

  水泥的生產工藝簡單講便是兩磨一燒,即原料要經過採掘,破碎,磨細和混勻製成生料,生料經1450℃的高溫燒成熟料,熟料再經破碎,與石膏或其他混合材一起磨細成為水泥。由於生料製備有乾溼之別。所以將生產方法分為溼法,半乾法或半溼法,幹法3種。

  溼法生產的特點將生料製成含水32%~36%的料漿,在迴轉窯內將生料漿烘乾並燒成熟料。溼法制備料漿,粉磨能耗較低,約低30%,料漿容易混勻,生料成分穩定,有利於燒出高質量的熟料。但球磨機易磨件的鋼材消耗大,迴轉窯的熟料單位熱耗比干法窯高20xx~2931Kj/kg(500~700kcal/kg),熟料出窯溫度較低,不宜燒高矽酸率和高鋁氧率的熟料。

  半乾法生產的特點將幹生料粉加10%~15%水製成料球入窯煅燒稱半乾法。帶爐篦子加熱機的迴轉窯又稱立波爾窯和立窯都是用半乾法生產。國外還有一種將溼法制備的料漿用機械方法壓濾脫水,製成含水19%左右的泥段再入立波爾窯煅燒,稱為半溼法生產。半乾法入窯物料的含水率降低了,窯的熟料單位熱耗也可比溼法降低837~1675kJ/kg(200~400kcal/kg)。由於用爐篦子加熱機代替部分迴轉窯烘乾料球,效率較高,迴轉窯可以縮短,如按窯的單位容積產量計算可以提高2~3倍。但半乾法要求生料應有一定的塑性,以便成球,使它的應用受到一定限制,加熱機機械故障多,在我國一般煅燒溫度較低,不宜燒高質量的熟料。

  立窯生產的特點立窯屬半乾法生產,它是水泥工業應用最早的煅燒窯,從19世紀中期開始由石灰立窯演變而來,到1910年發展成為機械化立窯。立窯生產規模小,裝置簡單,投資相對較低,對水泥市場需求比較小的,交通不方便,工業技術水平相對較低的地區最為適用。用立窯生產水泥熱耗與電耗都比較低,我國是世界上立窯最多的國家,立窯生產技術水平較高。但是,立窯由於其自身的工藝特點,熟料煅燒不均勻,不宜燒高矽酸率和高飽和比的熟料,窯的生產能力太小,日產熟料量很難超過300噸,從目前的技術水平來看也難以實現高水平的現代化。

  幹法生產的特點幹法是將生料粉直接送入窯內煅燒,入窯生料的含水率一般僅1%~2%,省去了烘乾生料所需的大量熱量。以前的幹法生產使用的是中空迴轉窯,窯內傳熱效率較低,尤其在耗熱量大的分解帶內,熱能得不到充分利用,以致幹法中空窯的熱效率並沒有多少改善。幹法制備的生料粉不易混合均勻。影響熟料質量,因此40~50年代溼法生產曾占主導地位。50年代出現了生料粉空氣攪拌技術和懸浮預熱技術,0年代初誕生了預分解技術,原料預均化及生料質量控制技術。現在幹法生產完全可以製備出質量均勻的生料,新型的預分解窯已將生料粉的預熱和碳酸鹽分解都移到窯外在懸浮狀態下進行,熱效率高,減輕了迴轉窯的負荷,不僅熱耗低使迴轉窯的熱效率由溼法窯的30%左右提高到60%以上,又使窯的生產能力得以擴大,目前的標準窯型為3000t/d,最大的10000t/d700t/d,1000t/d,20xxt/d,4000t/d的幾種規格,逐步向大型方向發展。預分解窯生料預燒得好,窯內溫度較高,熟料冷卻速度快,可以燒高矽酸率,高飽和比以及高鋁氧率的熟料,熟料強度高,因此現在將懸浮預熱和預分解窯統稱為新型幹法窯,或新型幹法生產線,新型幹法生產是今後的發展方向。新型幹法窯規模大,投資相對較高,對技術水平和工業配套能力要求也比較高,如條件不具備則難以正常發展。

  四、實習體會

  1、實習收穫:

  經過為期三個月的生產實習,讓我對書本上的知識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使我對水泥的生產工藝、生產裝置和生產組織機構有了初步的瞭解,並把我們在學校所學的知識完全銜接起來,熟悉了水泥材料的具體生產過程,掌握水泥生料的形成過程,掌握各種生產裝置的工作原理和作用,為後續專業課程學習奠定感性知識和時間基礎,同時對認識社會,培養獨立思考、獨立工作的能力,鍛鍊學生吃苦耐勞的精神,磨練學生堅強的意志有很大幫助,增強了我們的勞動觀念,培養了我們進行生產實踐的技能,為以後的畢業設計收集必要的資料和資料。在此,要特別的感謝實習單位的領導和技術人員對我們的支援與關愛。

  2、對學校實習教學以及實習地點生產經營的建議。

  對於學校的實習教學我們很滿意,讓我們學習知識的同時也能透過實習將理論知識與實踐聯絡起來,在實習過程中老師的循循教導讓我們瞭解了很多實際生產的知識,再次對老師表示感謝,更要感謝學校領導給我們這次實習的機會。

  對於生產實習點,我也很感謝他們能給我們提供這次實習的場所,並有技術人員全程的指導,讓我們獲益匪淺,在這裡也有幾點不成熟的建議,我個人覺得水泥生茶車間的粉塵比較大,據我所知呢,一般水泥廠內是配置有“靜電除塵”、“扁袋除塵”等這些除塵裝置的,在生產中執行這些裝置,能達到很好的除塵效果。我們也知道粉塵對人體的危害還是比較大的。也許是我初次進入工廠中,不瞭解真實的生產情況,但是我個人認為好鋼用在刀刃上,既然配置了這些裝置,就應該讓他們發揮作用,儘量的去減少粉塵,給工作人員一個不一定舒適但是健康的工作環境,我也相信我們的生產單位可以做到最好。

認識與實習報告 篇10

  寬窄巷子一改傳統歷史文化街區單純保護,不重開發的做法,努力在保護與開發並重上探索新路。

  1)準確的定位

  在寬窄巷子的文化定位上,將其設定為“成都城市懷舊和深度旅遊的人文休憩中心”;在商業定位上,設定為“中國首個院落式情景消費體驗區”。同時,根據三條巷子的特點,分別確定了“寬巷子老生活”、”窄巷子慢生活”“井巷子新生活”的不同定位。

  準確的定位實現了寬窄巷子從原有的單一居住功能向居住(有部分原住民)、商業運營和文化價值提升的多元化、多功能轉變。實現了區域內多種功能、不同文化、各式業態的和諧共處,探索出了歷史文化街區改造的新模式。

  2) 精琢專案個性業態

  在嚴格保護傳統建築與文化的同時,精心挑選了符合老成都特色與歷史文化街區運營的各類業態,實現寬窄巷子歷史文化街區的可持續發展。根據寬窄巷子的發展需要精心制定了專案商業規劃,以“成都生活精神”為線索,將中餐、茶文化、傳統文化和民俗展示放在了寬巷子,將西餐、簡餐、咖啡、特色餐飲、現代藝術放在了窄巷子,並將酒吧、夜店,小吃城等放在了井巷子。透過不同的商業業態賦予三條巷子不同的文化。

  此外,該專案的宣傳工作、街區的服務以及管理等也都做得很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