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試題> 《岳陽樓記》試題

《岳陽樓記》試題

《岳陽樓記》試題

  在各個領域,我們最少不了的就是試題了,試題是命題者根據測試目標和測試事項編寫出來的。什麼型別的試題才能有效幫助到我們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岳陽樓記》試題,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岳陽樓記》試題1

  班級: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分數:_________________

  一、文學常識

  《岳陽樓記》選自《》,是____(朝代)政治家、文學家

  為好友所作。

  二、字詞解釋

  1.越明年()2.百廢具興()()

  3.乃重修岳陽樓()4.刻唐賢今人詩賦於其上()

  5.屬予作文以記之()()6.銜遠山()

  7.予觀夫巴陵勝狀()()8.浩浩湯湯()9.朝暉夕陰()10.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

  11.南極瀟湘()12.多會於此()

  13.得無異乎()14.陰風怒號()

  15.山嶽潛形()16.商旅不行()

  17.則有去國懷鄉()18.感極而悲者矣()

  19.至若春和景明()20.此樂何極()

  21.把酒臨風()22.予嘗求古仁人之心()

  23.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24.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

  25.是進亦憂()26.吾誰與歸()

  三、句子翻譯

  1.滕子京謫守巴陵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廢具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乃重修岳陽樓,增其舊制,刻唐賢今人詩賦於其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屬予作文以記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予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朝暉夕陰,氣象萬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前人之述備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遷客騷人,多會於此,覽物之情,得無異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若夫霪雨霏霏,連月不開,陰風怒號,濁浪排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日星隱曜,山嶽潛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商旅不行,檣傾楫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薄暮冥冥,虎嘯猿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登斯樓也,則有去國懷鄉,憂讒畏譏,滿目蕭然,感極而悲者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沙鷗翔集,錦鱗游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岸芷汀蘭,郁郁青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而或長煙一空,皓月千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浮光躍金,靜影沉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漁歌互答,此樂何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偕忘,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嗟夫!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噫!微斯人,吾誰與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內容理解

  1.全文可分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段)寫重修岳陽樓的、,交代作《岳陽樓記》的。

  第二部分(第二~四段)寫:。

  其中第一層(第二段)總寫:。

  第二層(第三~四段)寫:。

  第三部分正面寫自己的生活態度和政治抱負,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越明年()下一個2.百廢具興()同“俱”全部,詳細地()興辦,創辦

  3.乃重修岳陽樓()修建,建造

  4.刻唐賢今人詩賦於其上()一種文體屬予作文以記之()同“囑”,囑託()寫作,創作

  5.予觀夫巴陵勝狀()觀賞()優美的

  6.銜遠山()遙遠浩浩湯湯()水大的樣子朝暉夕陰()陰沉,陰冷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景象南極瀟湘()直達多會於此()得無異乎()不同,不同的陰風怒號()山嶽潛形()形跡,蹤跡商旅不行()出行,通行則有去國懷鄉()離開感極而悲者矣()到極點至若春和景明()明媚此樂何極()盡頭,極點把酒臨風()面對,對著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探求,探索或異二者之為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於,處在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偏僻之地是進亦憂()到朝廷,出來做官吾誰與歸()歸屬,歸依

《岳陽樓記》試題2

  《岳陽樓記》

  若夫霪雨霏霏,連月不開,陰風怒號,濁浪排空。日星隱耀,山嶽潛行。商旅不行,檣傾楫摧。薄暮冥冥,虎嘯猿啼。登斯樓也,則有去國懷鄉,憂讒畏飢,滿目蕭然感極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沙鷗翔集,錦鱗游泳;岸芷汀蘭,郁郁青青。而或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躍金,靜影沉壁,漁歌互答,此樂何極!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偕忘,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

  一、解釋加點字詞

  1、屬予作文以記之。

  2、予觀夫巴陵勝狀。

  3、前人之述備矣。

  4、然則北通巫峽,南極瀟湘。

  5、連月不開。

  6、薄暮冥冥,去國懷鄉。

  7、春和景明,沙鷗翔集。

  8、予嘗求古仁人之心。

  9、或異兩者之為。

  二、翻譯下列句子。

  10、政通人和,百廢具興。

  11、登斯樓也,則有去國懷鄉,憂讒畏譏,滿目蕭然,感極而悲者矣。

  12、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偕忘,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

  13、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14、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

  三、選擇

  15、選出舉例不當的一項 ( )

  A.這兩段文字多用駢句,如陰風怒號,濁浪排空、日星隱耀,山嶽潛行就是。

  B.文中句子對仗工整,如上下天光,一碧萬頃就是。

  C.文中有的語句相沿已成成語,如一碧萬頃、心曠神怡就是。

  D.文中有些句子凝練而又描寫細膩,如浮光躍金,靜影沉壁就是。

  16、選出對句子賞析有誤的一項 ( )

  A.沙鷗翔集,錦鱗游泳(前句寫沙鷗飛翔停歇,後句寫魚兒暢遊歲中)

  B.浮光躍金,靜影沉壁(前句寫無風時水面的月影,後句寫微風時水面的月光)

  C.陰風怒號,濁浪排空(前句寫狂風聲音淒厲,後句寫波浪來勢兇猛)

  D.日星隱耀,山嶽潛行(前句寫天空烏雲密佈,後句寫湖面昏暗陰沉)

  17、指出理解有誤的一項 ( )

  A.霏霏、冥冥、鬱郁、洋洋的意思分別是:雨雪繁密的樣子、昏暗的樣子、顏色翠綠的樣子、意氣風發的樣子。

  B.去國懷鄉,憂讒畏譏的意思是:離開國都,懷念家鄉,擔心人家說壞話,懼怕人家譏諷、瞧不起。

  C.心曠神怡,寵辱偕忘的意思是:心情舒暢,精神愉快,光榮和恥辱一起忘了。

  D.兩段文字一悲一喜,一明一暗,一陰一晴,都寫得情景交融。

  四、回答下列問題。

  18、本文中心思想是什麼?

  19、文中動靜結合,描寫洞庭湖月夜美景的句子是?

  20、表現洞庭湖勝狀或岳陽樓大觀的句子是?

  21、本文中能表現作者闊大胸襟的句子是?

  22、《岳陽樓記》中最能表達作者政治見解的句子是?

  答案:

  1、予:我;以:來。

  2、夫:那。

  3、述:描述。備:詳盡。

  4、然則:既然這樣,那麼。極:盡。

  5、開:放晴。

  6、薄:迫近。去:離開。

  7、景:日光。集:棲止。

  8、求:探求。

  9、或:或許。為:指兩種心情。

  10、政事順利,百姓和樂,各種荒廢的事業都興辦起來了。

  11、登上這座樓,就會產生被貶離開京城,懷念家鄉,擔心遭到誹謗和諷刺的心情,再抬眼望去,盡是蕭條的景象,必將感慨橫生而十分悲傷的了。

  12、登上這座樓,就會感到胸懷開闊,精神愉快,一切榮辱得失都被置之度外,於是在春風吹拂中舉杯痛飲,高興到了極點。

  13、不因外物好壞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

  14、在朝廷上做官就為平民百姓憂慮,退處江湖就替君主擔憂。

  15 (B)

  16、(C)

  17、( B )

  18、本文以作記為名,借題發揮,表達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曠達胸襟和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政治抱負。

  19、文中動靜結合,描寫洞庭湖月夜美景的句子是?浮光躍金,靜影沉璧;

  20、表現洞庭湖勝狀或岳陽樓大觀的句子是: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

  21、本文中能表現作者闊大胸襟的句子: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2、《岳陽樓記》中最能表達作者政治見解的句子是:先天下之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岳陽樓記》試題3

  安順市(xx貴州省)

  二、閱讀能力考查.〔 60 分)

  (一)閱讀范仲淹的《岳陽樓記》 ,完成10-14題.( 12 分)

  慶曆四年春,滕子京謫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廢具興。乃重修岳陽樓,增其舊制,刻唐賢今人詩賦於其上。屬予作文以記之。

  予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前人之述備矣。然則北通巫峽,南極瀟湘,遷客騷人,多會於此,覽物之情,得無異乎?

  若夫霪雨霏霏,連月不開,陰風怒號,濁浪排空;日星隱曜,山嶽潛形;商旅不行,檣傾楫摧;薄暮冥冥,虎嘯猿啼。登斯樓也,則有去國懷鄉,憂讒畏譏,滿目蕭然,感極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沙鷗翔集,錦鱗游泳;岸芷汀蘭,郁郁青青。而或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躍金,靜影沉璧,漁歌互答,此樂何極!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偕忘,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乎。噫!微斯人,吾誰與歸?

  10 、下面一組句子中加點的詞的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 2 分)

  A .浩浩湯湯,橫無際涯 人持湯撫灌(《送東陽馬生序》 )

  B .朝而往,暮而歸(《 醉翁亭記》 ) 朝服衣冠(《 鄒忌諷齊王納諫》 )C .前人之述備矣 屬予作文以記之

  D .山間之朝暮也(《 醉翁亭記》 )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 曹劌論戰》 )

  11 、解釋下列加點的字.( 2 分)

  ( 1 )薄暮冥冥 ( 2 )多會於此

  ( 3 )春和景明 ( 4 )不以物喜

  12 、翻譯文中畫線的句子。(4 分)

  ① 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

  ② 微斯人,吾誰與歸?

  13 、本文要表達的主要觀點是什麼?(用原文回答)( 2 分)

  答:

  14 、《 岳陽樓記》 中寫到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在我們的當今社會有沒有像古仁人那樣為了他人或工作,不計得失、默默奉獻的人物?請舉出一例,並對他(她)的精神作簡評.( 2 分)

  10、(2分)B

  11、(2分)(1)迫近 (2)在,到 (3)日光 (4)因,因為

  12、(4分)

  ① 這就是岳陽樓盛大壯觀的景象。(或這就是岳陽樓的雄偉景象。)

  ②(如果)沒有這種人,我和誰一道呢?(或“除了這種人,我和誰一道呢?”)

  13、(2分)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14、(2分)無固定答案。

  巴中市(xx四川省)

  (四)閱讀下面這篇文章,完成23—28題。(20分)

  岳陽樓記

  范仲淹

  慶曆四年春,滕子京謫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廢具興。乃重修岳陽樓,增其舊制,刻唐賢今人詩賦於其上。屬予作文以記之。

  予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前人之述備矣。然則北通巫峽,南極瀟湘,遷客騷人,多會於此,覽物之情,得無異乎?

  若夫淫雨霏霏,連月不開,陰風怒號,濁浪排空;日星隱曜,山嶽潛形;商旅不行,檣傾楫摧;薄暮冥冥,虎嘯猿啼。登斯樓也,則有去國懷鄉,憂讒畏譏,滿目蕭然,感極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沙鷗翔集,錦鱗游泳;岸芷汀蘭,郁郁青青。而或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躍金,靜影沉璧,漁歌互答,此樂何極!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偕忘,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乎。噫!微斯人,吾誰與歸?

  時六年九月十五日。

  23.解釋加點詞(4分)

  ①百廢具興( ) ②去國懷鄉( )

  ③春和景明( ) ④不以物喜( )

  24.翻譯句子。(4分)

  ①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

  ②微斯人,吾誰與歸?

  25.用原文填空。(4分)

  ①“前人之述備矣”中的“前人之述”具體指 。

  ②文中“古仁人之心指 。

  26.下面對文章的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2分)

  A.文章第一段敘事,目的在於歌頌滕子京的功績。

  B.全文的中心句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C.文章第三、四段的最後一句,描寫了登樓者睹物生情悲喜不同的兩種心情。

  D.與“進亦憂”照應的語句是“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

  27.如何理解“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含義?它具有怎樣的現實意義?(3分)

  28.岳陽樓是我國著名風景名勝之一,請根據文章內容為岳陽樓寫一則簡介。(3分)

  本溪市(xx遼寧省)

  (一)文言文閱讀。(10分)

  若夫霪雨霏霏,連月不開,陰風怒號,濁浪排空;日星隱耀,山嶽潛形;商旅不行,檣傾楫摧;薄暮冥冥,虎嘯猿啼。登斯樓也,則有去國懷鄉,憂讒畏譏,滿目蕭然,感極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沙鷗翔集,錦鱗游泳;岸芷汀蘭,郁郁青青。而或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躍金,靜影沉璧,漁歌互答,此樂何極!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偕忘,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乎。

  9.請解釋選文中加點的詞語。(2分)

  (1)去國懷鄉( ) (2)春和景明 ( )

  10.請用現代漢語翻譯選文中畫橫線的句子。(1分)

  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

  譯文:

  11.選文中的“其喜洋洋者矣”是不是一種“樂”,“ 後天下之樂而樂”於是一種“樂”,說說這兩種“樂”有什麼不同。(2分)

  9.(1)國都 1分。(2)日光,1分

  10.處在高高的廟堂上,則為平民百姓憂患;處在荒遠的江湖中,則替君主擔憂。1分,意思對即可。

  11.前者因個人的“得”而樂,是一己之樂。1分;後者是因天下百姓的“樂”而樂,1分。意思對即可。

  4. 朝陽市(09遼寧省)

  一)閱讀甲、乙兩選文,回答7~9題。(10分)

  [甲] 嗟夫!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乎。噫!微斯人,吾誰與歸?

  [乙]王①,帝第五子元傑也。嘗於邸中為假山,費數百萬。既成,召僚屬,置酒共觀之,眾皆嘆美,坦②獨俯首不視。王強使視之,坦曰:“但見血山耳,安得假山!”王驚問其故,對曰:“坦在田舍時,見州縣催稅,上下相急,父子兄弟鞭笞苦楚,血流滿身。此假山皆民租所出,非血山而何!”是時,帝③亦為假山未成,聞之亟毀焉。(選自《綱鑑易知錄》)

  [注]①王:指益王趙元傑,字明哲。②坦:姚坦,當時在益王府任職。③帝:宋太宗。

  7.解釋下列加點詞語的含義。(4分)

  (1)先天下之憂而憂 先:

  (2)微斯人,吾誰與歸 歸:

  (3)嘗於邸中為假山 為:

  (4)王強使視之 使:

  8.翻譯選文中畫“ ”句子。(2分)

  (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但見血山耳,安得假山!

  9.選文乙中姚坦具有什麼樣的品質?姚坦的言行是選文甲中哪句話的真實寫照?(4分)

  7.4分。每小題1分。(1)在……之前 (2)歸依 (3)建築,建造 (4)讓

  8.2分。每小題1分。(1)不因外物(好壞)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2)(我)只看見了血山,哪裡(怎能)看到假山?

  9.4分。姚坦關心百姓,敢於直言。(2分)姚坦的言行是選文甲中“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的寫照。(2分)

  恩施自治州(xx湖北省)

  四、文言文:我的文化積澱(8分)

  閱讀下面一篇文言文,完成習題。

  岳陽樓記

  范仲淹

  ①慶曆四年春,滕子京謫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廢具興。乃重修岳陽樓,增其舊制,刻唐賢今人詩賦於其上。屬予作文以記之。

  ②予現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前人之述備矣。然則北通巫峽,南極瀟湘,遷客騷人,多會於此,覽物之情,得無異乎?

  ③若夫淫雨霏霏,連月不開,陰風怒號,濁浪排空;日星隱曜,山嶽潛形;商旅不行,檣傾楫摧;薄暮冥冥,虎嘯猿啼。登斯樓也,則有去國懷鄉,憂讒畏譏,滿目蕭然,感極而悲者矣。

  ④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沙鷗翔集,錦鱗游泳;岸芷汀蘭,郁郁青青。而或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躍金,靜影沉璧,漁歌互答,此樂何極!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偕忘,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

  ⑤嗟夫!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乎。噫!微斯人吾誰與歸?

  ⑥時六年九月十五日。

  (選自《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八年級下冊)

  24.解釋下面句子中加點詞語的意思。

  (1)政通人和,百廢具興。 具:

  (2)淫雨霏霏,連月不開。 開:

  (3)去國懷鄉,憂讒畏譏。 去:

  (4)心曠神怡,寵辱偕忘。 偕:

  25.第②段說“遷客騷人,多會於此,覽物之情,得無異乎?”中“覽物之情”的“異”表現在哪兩個方面?在文中用波浪線畫出。

  26.用現代漢語把下面句子的意思生動形象地表述出來。

  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

  27.下面一則連結材料與“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有什麼聯絡?表現出作者怎樣的思想境界?

  【連結】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樂以天下,憂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梁惠王下》)

  24.(1)具:通“俱”,全,皆。

  (2)開:放晴。

  (3)去:離開。

  (4)偕:全,都。

  25.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然則北通巫峽,南極瀟湘。

  26.用現代漢語把下面句子的意思生動形象地表述出來。

  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

  26.(洞庭湖)連線著遠處的群山,吞吐著長江流水,水勢浩大,寬闊的毫無邊際;或早或晚(一天裡)陰晴變化,天氣景象千變萬化。

  27.范仲淹:表達出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曠達胸襟和“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偉大抱負,強調為人要有寬闊的胸襟和崇高的人格,以天下為己任,吃苦在前,享樂在後,激勵古往今來無數仁人志士憂國憂民,無私奉獻。

  孟子:強調君王應該重視百姓,關心百姓的生活疾苦,以百姓為先為本,和百姓同甘共苦,即民本思想。

  州市(xx福建省)

  閱瀆下面文言文,完成9—14題。(19分)

  ①予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前人之述備矣。然則北通巫峽,南極瀟湘,遷客騷人,多會於此,覽物之情,得無異乎?

  ②若夫淫雨霏霏,連月不開,陰風怒號,濁浪排空;日星隱曜,山嶽潛形;商旅不行,檣傾楫摧;薄暮冥冥,虎嘯猿啼。登斯樓也,則有去國懷鄉,憂讒畏譏,滿目蕭然,感極而悲者矣。

  ③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沙鷗翔集,錦鱗游泳;岸芷汀蘭,郁郁青青。而或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躍金,靜影沉璧,漁歌互答,此樂何極!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偕忘,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

  ④嗟夫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日“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乎。噫!微斯人,吾誰與歸?

  9.用“/”為第④段中劃線句斷句(斷三處,不要求加標點)。(3分)

  嗟夫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

  10.解釋下面句中的加點詞。(4分)

  (1)若夫淫雨霏霏,連月不開_______⑵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_______

  (3)則有心曠神怡,寵辱偕忘__________ ⑷是進亦憂,退亦憂__________

  11.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句子。(4分)

  (1)予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

  微斯人,吾誰與歸?

  12.用原文的語句回答下面問題。(3分)

  (1)第③段中,描寫水面月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描寫水中月影的句子是__________。

  (2)體現“古仁人之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②③段運用____________的寫作手法,描寫了兩種截然不同的景象,表現了遷客騷人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的兩種心情。

  第④段中,“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這句話抒發了作者怎樣的情懷?(2分)

  9.嗟夫/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每標對一處得1分,共3分)

  10.(1)放晴 (2)日光 (3)一起 (4)這,這樣(每空l分,共4分)

  11.(1)我看那巴陵郡的美好景色,全在洞庭湖上。

  (2)(如果)沒有這種人,我同誰一道呢?(每句2分,共4分)

  12.(1)浮光躍金靜影沉璧 (2)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每空l分,共3分)

  13.對比 悲喜(每空l分,共3分)

  抒發了作者憂國憂民、以天下為己任的濟世情懷。(2分)

  嘉興市(xx浙江省)

  (二)(12分)

  慶曆四年春,滕子京謫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廢具興。乃重修岳陽樓,增其舊制,刻唐賢今人詩賦於其上。屬予作丈以記之。

  予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前人之述備矣。然則北通巫峽,南極瀟湘,遷客騷人,多會於此,覽物之情,得無異乎?

  ……

  嗟夫!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乎。噫!微斯人,吾誰與歸?

  17.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4分)

  (1)政通人和,百廢具興 (2)予觀夫巴陵勝狀

  (3)朝暉夕陰,氣象萬千 (4)然則北通巫峽,南極瀟湘

  18.用現代漢語寫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1)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

  (2)微斯人,吾誰與歸?

  19.文中“廟堂”、“江湖”分別指什麼?對於“古仁人”這種“進亦憂,退亦憂”的態度,你有何評價? (4分)

  17.(1)通“俱”,全、皆 (2)優美的、好的 (3)各種景象 (4)向南直到

  18.(1)這就是岳陽樓的雄偉景象。(2)(如果)沒有這種人,我同誰一道呢?

  19.①“廟堂”指朝廷(或:在朝、為官),“江湖”指民間(或:在野、為民)。②值得肯定:不管是為官為民,都應關心國事”心繫天下;不予肯定:其一味宣揚忠君的思想和態度有歷史侷限。

  吉林省

  (甲)閱讀下文,回答問題。(10分)

  岳陽樓記 范仲淹

  慶曆四年春,滕子京謫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廢具興。乃重修岳陽樓,增其舊制,刻唐賢今人詩賦於其上。屬予作文以記之。

  予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前人之述備矣。然則北通巫峽,南極瀟湘,遷客騷人,多會於此,覽物之情,得無異乎?

  若夫霪雨霏霏,連月不開,陰風怒號,濁浪排空;日星隱曜,山嶽潛形;商旅不行,檣傾楫摧;薄暮冥冥,虎嘯猿啼。登斯樓也,則有去國懷鄉,憂讒畏譏,滿目蕭然,感極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沙鷗翔集,錦鱗游泳;岸芷汀蘭,郁郁青青。而或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躍金,靜影沉璧,漁歌互答,此樂何極!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偕忘,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乎。噫!微斯人,吾誰與歸?

  時六年九月十五日。

  9、本文作者是 時期著名的文學家。(1分)

  10、解釋下列加點詞在句中的意思。(2分)

  (1)春和景明 (2)薄暮冥冥

  11、請用自己的語言描寫出“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的景象。(2分)

  12、第三段與第四段所寫的景、所抒的情有什麼不同?(2分)

  13、九百多年前,作者提出“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思想,曾被無數仁人志士奉為座右銘。聯絡社會生活,談談這種思想在今天所具有的現實意義。(3分)

  (甲)(10分)

  9、北宋(宋)(1分)

  10、(1)日光 (2)迫近(共2分,每小題1分)

  11、圍繞“湖水接著遠山,吞吐長江,浩瀚寬闊,無邊無際”回答即可,可以展開合理想象進行描寫。(2分)

  12、第三段描寫了陰雨晦暗的景象,表現了悲涼的心情;第四段描寫了晴朗明麗的景象,表現了欣喜的`心情。(共2分)

  13、圍繞“以天下為已任,憂國憂民;吃苦在前,享樂在後;奮發有為,奉獻社會等”回答即可。(3分)

  麗水市(xx浙江省)

  (二)(9分)

  若夫淫雨霏霏,連月不開,陰風怒號,濁浪排空;日星隱曜,山嶽潛形;商旅不行,檣傾楫摧;薄暮冥冥,虎嘯猿啼。登斯樓也,則有去國懷鄉,憂讒畏譏,滿目蕭然,感極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沙鷗翔集,錦鱗游泳;岸芷汀蘭,郁郁青青。而或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躍金,靜影沉璧,漁歌互答,此樂何極!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偕忘,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乎。噫!微斯人,吾誰與歸? (節選自范仲淹《岳陽樓記》)

  17.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4分)

  (1)連月不開

  (2)憂讒畏譏

  (3)沙鷗翔集

  (4)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

  18.用現代漢語寫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

  微斯人,吾誰與歸?

  19.距離范仲淹近千年的現代人,是否還有必要具備“古仁人之心”?請闡述你的看法。(3分)

  (二)(9分)

  17.(1)放晴 (2)說別人壞話(說壞話) (3)鳥停息在樹上(棲息) (4)朝廷(4分,每詞1分)

  18.沒有這種人,我同誰一道呢?(2分)

  19.有必要具備“古仁人之心”。(1)因為現代社會競爭激烈,成敗得失是人生常事,需要我們擺正心態、豁達面對,練就一顆堅強的心才能立於競爭前列;(2)雖然我們身處和平發展年代,但是還會面臨許多困難,需要我們以天下為己任,居安思危,吃苦在先,享樂在後,只有這樣,才能讓我們的民族立於國際強林之中。(3分,要求從“曠達胸懷”和“崇高抱負”兩方面回答,只寫一方面得2分)

  梅州市(xx年廣東省)

  一、文言文閱讀(12分)

  閱讀《岳陽樓記》選段,完成7—10題。

  予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前人之述備矣。然則北通巫峽,南極瀟湘,遷客騷人,多會於此。覽物之情,得無異乎?

  若夫霪雨霏霏,連月不開;陰風怒號,濁浪排空;日星隱曜,山嶽潛形;商旅不行,檣傾楫摧;薄暮冥冥,虎嘯猿啼。登斯樓也,則有去國懷鄉,憂讒畏譏,滿目蕭然,感極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沙鷗翔集,錦鱗游泳;岸芷汀蘭,郁郁青青。而或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躍金,靜影沉璧,漁歌互答,此樂何極!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偕忘,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乎!噫!微斯人,吾誰與歸?

  7. 下列句中加點詞語的意思相同的一項是(3分)

  A.登斯樓也 微斯人 B.此樂何極 南極瀟湘

  C.予觀夫巴陵勝狀 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 D.而或長煙一空 或異二者之為

  8. 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3分)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9. 寫出文中“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中的“此”所指代的內容。(用原文回答)(3分)

  10. 作者寫“遷客騷人”因天氣的陰晴變化而引發的不同心情,目的是反襯古仁人 ,歌頌古仁人 。(3分)

  蘭州市(xx甘肅省)

  (二)閱讀下面兩段文字,完成12—14題。(8分)

  若夫霪雨霏霏,連月不開,陰風怒號,濁浪排空;日星隱耀,山嶽潛形;商旅不行,檣傾楫摧;薄暮冥冥,虎嘯猿啼。登斯樓也,則有去國懷鄉,憂讒畏譏,滿目蕭然,感極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沙鷗翔集,錦鱗游泳;岸芷汀蘭,郁郁青青。而或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躍金,靜影沉璧;漁歌互答,此樂何極!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偕忘,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

  (節選自范仲淹《岳陽樓記》)

  12.下列加點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3分)

  A.

  薄暮冥冥

  厚此薄彼

  B.

  去國懷鄉

  去偽存真

  C.

  春和景明

  良辰美景

  D.

  寵辱偕忘

  白頭偕老

  13.兩段寫景的文字,一陰一晴,一悲一喜,兩相對照。請說說引起“登樓者”情感變化的兩

  個原因。(2分)

  14.賞析下面的句子。(3分)

  浮光躍金,靜影沉璧。

  (二)(8分)

  12.(3分)D

  13.(2分)個人的遭遇(以己悲) 外物的觸發(以物喜)

  14.(3分)比喻貼切(動靜互襯),形象地描摹出月光下躍動的水波和沉璧似的月影的美好之態。(手法1分,結合手法分析畫面2分。)

  湘西自治州(xx湖南省)

  (一)閱讀下面兩段文字,完成9~12題。

  [甲]予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前人之述備矣(yǐ)。然則北通巫峽,南極瀟湘,遷客騷人,多會於此,覽物之情,得無異乎?

  (范仲淹《岳陽樓記》)

  [乙]若夫日出而林霏開,雲歸而巖穴暝,晦明變化者,山間之朝暮也。野芳發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朝而往,暮而歸,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

  (歐陽修《醉翁亭記》)

  9.下列加點詞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2分)

  A.朝暉夕陰,氣象萬千。

  於是入朝見威王(《鄒忌諷齊王納諫》)

  B.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

  以俟夫觀人風者得焉(《捕蛇者說》)

  C.山間之朝暮也

  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曹劌論戰》)

  D.而樂亦無窮也

  子子孫孫無窮匱也(《愚公移山》)

  10.翻譯下面的句子。(2分)

  野芳發而幽香。

  11.[甲][乙]兩段文字都寫了觀景時的感觸,請把有關句子摘抄下來。(2分)

  [甲]:

  [乙]:

  12.比較[甲][乙]兩段文字所寫景物的不同點,完成下表。(3分)

  甲

  登樓所見

  水景

  寫景突出闊大壯觀

  乙

  登山所見

  朝暮之景,四時之景

  (二)深層海水的利用

  9.D

  10。野花開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答案要點:芳發、幽香)

  11.[甲]覽物之情,得無異乎?(或“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

  [乙]而樂亦無窮也(或“朝而往,暮而歸,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

  12.

  朝暮之景

  鹽城市(xx江蘇省)

  (二)閱讀下面文言語段,完成9-13題。(15分)

  [甲]予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前人之述備矣,然則北通巫峽,南極瀟湘,遷客騷人多會於此,覽物之情,得無異乎?

  9、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2分)

  A、前人之述備矣 眾妙畢備,以為妙絕(林嗣環《口技》)

  B、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 昂首觀之,項為之強(沈復《幼時記趣》)

  C、予觀夫巴陵勝狀 驢不勝怒,蹄之(柳宗元《黔之驢》)

  D、遷客騷人,多會於此 召三老、豪傑與皆來會計事(司馬遷《陳涉世家》)

  10、翻譯下面的句子。(4分)

  (1)朝暉夕陰,氣象萬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覽物之情,得無異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D

  10、(1)清晨湖面上灑滿陽光,傍晚又是一片陰暗,景物的變化無窮無盡。

  (2)看了自然景物而觸發的感情,怎能不能有所不同呢?

   包頭市(xx內蒙古)

  (一)(10分)

  【甲】於是入朝見威王,曰:“臣誠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於臣,皆以美於徐公。今齊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宮婦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內莫不有求於王: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

  【乙】靖郭君將城薛①,客多以諫。靖郭君謂謁②者:“無為客通。”齊人有請者曰:“臣請三言③而已矣!益一言,臣請烹。”靖郭君因見之。客趨而進曰:“海大魚。”因反走。君曰:“客有於此。”客曰:“鄙臣不敢以死為戲。”君曰:“亡④,更言之。”對曰:“君不聞大魚乎?網不能止,鉤不能牽,蕩⑤而失水,則螻蟻得意焉。今夫齊,亦君之水也。君長有齊陰⑥,奚以薛為?失齊,雖隆薛之城到於天,猶之無益也。”君曰:“善。”乃輟城薛。

  【註釋】①薛:靖郭君的封地。②謁(yè):引賓客進見。③言:字。如七言詩就是每句七字的詩。④亡:同“無”。⑤蕩:放肆、任性。⑥陰:同“蔭”,蔭庇。

  7.解釋下面句子中加點的詞語。(2分)

  (1)今齊地方千里地方( ) 一(2)益一言,臣請烹益( )

  8.翻譯下面的句子。(2分)

  (1)皆以美於徐公:

  (2)臣請三言而已矣:

  9.“正之蔽甚矣”的根本原因是什麼?結合甲文內容用自己的語言概述。(2分)

  答:

  10.前人在評論乙文時對“海大魚”三字連連稱“妙”,通讀全交,你認為妙在何處?(2分)

  答:

  11.兩文都講勸諫術,簡要說明甲文的鄒忌與墨變;的“客”在勸諫方法上有何不同?(2分)

  答:

  7.(2分)(1)土地方圓 (2)增加,增添

  8.(2分)(1)都認為我比徐公美 (2)請允許我只講三個字

  9.(2分)由於“私王”、“畏王”、“有求於王”,導致王身邊的人對王從不講真話。

  10.(2分)(1)造成懸念,使靖郭君對客所講內容產生了興趣。(2)打破了進諫的限制。

  11.(2分)鄒忌是從生活中的事例,推己及人去進諫;客是透過打比方講後果的方式去進諫。

《岳陽樓記》試題4

  (甲) 慶曆四年春,滕子京謫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廢具興。乃重修岳陽樓,增其舊制,刻唐賢今人詩賦於其上。屬予作文以記之。

  予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前人之述備矣。然則北通巫峽,南極瀟湘,遷客騷人,多會於此,覽物之情,得無異乎?

  ……

  嗟夫!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乎。噫!微斯人,吾誰與歸?

  (節選自《岳陽樓記》)

  (乙)范文正公輕財好施,尤厚於族人。既貴,於姑蘇近郊買良田數千畝,為義莊,以養群從之貧者,擇族人長而賢者一人主其出納。人日食米一升,歲衣縑①一匹,嫁娶喪葬,皆有贍給。聚族人僅②百口。公歿逾四十年,子孫賢令③,至今奉公之法,不敢廢弛。

  (選自《澠水燕談錄》卷四)

  【註釋】 ①縑:細絹。 ②僅:將近。 ③令:善,美好。

  17.請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4分)

  (1)政通人和,百廢具興 (2)前人之述備矣

  (3)范文正公輕財好施 (4)歲衣縑一匹

  18.下列句子中“之”的意義和用法與例句相同的一項是( )(3分)

  例句: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

  A.屬予作文以記之 B.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

  C.覽物之情,得無異乎 D.以養群從之貧者

  19.請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4分)

  (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子孫賢令,至今奉公之法,不敢廢弛。

  20.乙文體現了范仲淹怎樣的精神品質?(請用甲文中合適的句子回答)(2分)

  21.《孟子 ·梁惠王下》中說:“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樂以天下,憂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請你根據甲乙兩文,具體說說你對范仲淹憂樂觀的理解和看法。(3分)

  【答案】 17.(1)通“俱”,全、皆 (2)詳盡 (3)輕視、看不起 (4)每年

  (每小題1分)

  18.D(3分)

  19.(1)不因外物(好壞)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

  (2)(范仲淹)的子孫賢明善良,到現在(還)尊奉范仲淹的規矩(做法),不敢廢除。

  (以上每小題2分)

  20.先天下之憂而憂(或: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多寫不給分,如有錯別字,每個扣1分。)(2分)

  21.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是對孟子“樂以天下,憂以天下”思想的繼承和發展;他不受個人榮辱、悲喜的侷限,用具體的行動體現憂國憂民的情懷,是難能可貴的。(“繼承和發展”,1 分,“憂國憂民”1 分,兩點都能兼顧到,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