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試題> 七年級歷史期中考試題

七年級歷史期中考試題

七年級歷史期中考試題

  初一在整個初中階段很重要,有紮實的基礎,會使學習更加輕鬆。下面小編收集了七年級歷史上冊期中考試題,供大家參考。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

  1、北京人生活的時期距今約(  )

  A、170萬年  B、70萬年  C、70萬年—20萬年  D、1.8萬年

  2、被後人尊稱為人文始祖是(  )

  ①黃帝  ②炎帝  ③堯  ④舜

  A、③④   B、②③   C、①②   D、①④

  3、下列能吃上稻米飯的原始居民是(  )

  A、半坡居民  B、河姆渡居民  C、元謀人  D、北京人

  4、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過上定居生活的最主要原因是(  )

  A、火的使用     B、農業生產的發展

  C、能建造房屋    D、使用陶瓷

  5、公元前21世紀比前16世紀(  )

  A、晚500年  B、早500年  C、早5000年  D、晚5000年

  6、小李出生於1983年,也就是(  )

  A、19世紀90年代    B、20世紀80年代

  C、20世紀90年代    D、21世紀初

  7、晉與誰爭奪中原地區(  )

  A、齊   B、楚   C、燕    D、韓

  8、縣返一行政建制開始於(  )

  A、夏   B、商   C、戰國   D、秦國

  9、我國有文字自考的歷史開始於(  )

  A、夏   B、商   C、西周   D、戰國

  10、我國曆史上規模最大、效益最好,歷時最久的水利工程是(  )

  A、白渠   B、靈渠   C、鄭國渠   D、都江堰

  11、戰國時期最著名、最徹底,影響最大的變法(  )

  A、吳起變法     B、申不害變法

  C、鄒忘變法     D、商鞅變法

  12、為鞏固統治而大規模分封諸侯是(  )

  A、夏   B、商   C、西周   D、東周

  13、提出“尊王攘夷”的口號的是(  )

  A、齊桓公   B、晉文公   C、秦穆公   D、楚莊王

  14、使用甲骨文的朝代主要有(  )

  A、夏   B、夏、商   C、商、西周   D、夏、商、周

  15、諸子百家中哪家思想對後世影響最大(  )

  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道家

  16、戰國時期,諸子百家中,誰提出了要與自然和諧相處(  )

  A、墨子   B、孟子   C、莊子   D、韓非子

  17、第一位以王位世襲制而誕生的君主是(  )

  A、堯   B、舜   C、禹   D、啟

  18、通大川,決雍、塞、鑿龍門……疏三江五湖注之東海,以利黔首。——《呂代春秋》這段文字講的是(  )

  A、禪讓制   B、分封制   C、大禹治水   D、修築都江堰

  19、商朝時期刻在青銅器上的文字稱為(  )

  A、甲骨文   B、金文   C、小篆   D、隸書

  20、孔子的言論被他的學生學成(  )一書

  A、《論語》   B、《孔子》   C、《道德經》   D、《孟子》

  二、辯析題(本大題有4小題,共18分)

  21、雲南元謀縣的元謀人是我國境內最早的人類。

  (1)錯誤:

  理由:

  22、透過推選產生國家首領的辦法,史稱“禪讓”,禹破壞了禪讓制,開始王位襲制。

  (1)錯誤:

  理由:

  (2)錯誤:

  理由:

  23、西周時,全國土地歸周王所有,各級貴族和奴隸從周王手裡分到土地,可以轉讓和買賣。

  (1)錯誤:

  理由:

  (2)錯誤:

  理由:

  24、法家學派的創始人是老子,要了解他可以透過《道德經》。

  (1)錯誤:

  理由:

  三、材料解析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0分,共20分)

  25、看右圖,請回答。

  (1)右圖是我國原始農耕時代的哪一居民的房屋式樣?這種建築被稱為什麼式樣?(4分)

  (2)這種房屋有何優點?(3分)

  (3)這種房屋的建造說明了什麼?(3分)

  26、“水旱從人,不知飢謹,時無荒年,天下謂之天府也”——《華陽國志》

  1、上述材料講述的是什麼水利工程?灌溉是什麼平原?(4分)

  2、該水利工程由哪三部分組成?(2分)

  3、該水利工程被評為“世界文化遺產”,對此你有何感受?(4分)

  四、問答題(共2小題,第1題12分,第2題10分,共22分)

  27、(1)商鞅變法的目的是什麼?(2分)

  (2)商鞅變法的內容有哪些?(5分)

  (3)商鞅變法成功與否,為什麼?(5分)

  28、西周分封制的內容及其作用有哪些?

  (1)內容(5分)

  (2)作用(5分)

  答案:

  一、1-5   CCBBB     6-10  BBCBD

  11-15 DCACA     16-20 CDCBA

  二、

  21、  錯誤:我國境內最早的人類

  理由:元謀人是我國境內已知最早的人類

  22、(1)錯誤:國家首領

  理由:透過推選產生部落聯盟首領的方法,叫“禪讓”

  (2)錯誤:禹

  理由:破壞了禪讓制,開始王位襲制是啟

  23、(1)錯誤:奴隸

  理由:從周王手裡分到土地是各級貴族和平民

  (2)錯誤:可以轉讓和買賣

  理由:各級貴族和平民對分到的土地只有使用權,不能轉讓和買賣

  24、錯誤:法家學派

  理由:老子是道家學派的創始人

  三、

  25(1)、河姆渡原始居民

  (2)、上面住人,下面養牲畜,通風防潮,傾斜的屋頂,便於雨水瀉水

  (3)、說明了河姆渡原始居民已過上定居生活;說明原始居民能根據江南水鄉的特點,創造性地建造高於地面的架空式房屋,充分顯示了原始居民的聰明才智;說明當時生產力進步,人民戰勝困難的能力提高,說明了原始居民在建築方面的高超技術。

  26、(1)都江堰  成都平原

  (2)分水魚嘴  飛沙堰  寶瓶口

  (3)A、防洪、灌溉並舉,至今仍發揮著重要作用;

  B、維護了生態平衡,保護了自然環境;

  C、具有科學性,並代表了當時世界先進的水利工程水平;

  D、體現了中國古代人民的智慧、勇敢,是人類征服自然、協調與自然關係的.成功典範。

  27、(1)目的:“富國強兵”和加強封建統治

  (2)內容:A、承認土地私有。用法令的形式保護土地私有制。B、獎勵生產。生產糧食布帛多的人免除勞役,從事商業而貧窮的人,全家罰作奴隸。C、編制戶口,加強刑法。D、推行縣制。E、統一度量衡,在秦過範圍內頒佈度量衡的標準器。F、獎勵軍功。

  (3)商鞅變法是成功的。因為變法前,秦國還比較落後,經過商鞅變法,經濟得到發展,隊伍的戰鬥力不斷加強,秦國國力大增,發展成為戰國後期最富強的國家,為秦國兼併六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最後,秦國擔當起統一的大任,公元前221年,秦國滅六國,統一了全國。

  28、內容:周王把土地、臣民授予親戚、功臣等,稱為“授民授疆土”,封他們為諸侯,由諸侯管理當地的事務。受封的諸侯必須接受周王的領導,治理諸侯國,保衛周王。諸侯必須定期到周室朝覲、納貢和服役。

  (2)作用:透過分封制,西周把政權和族權結合起來,依據血緣關係的親疏來確定權位和財產的繼承權,建立起嚴格的等級從屬關係。經過逐步分封,打破了夏商時期眾邦林立的狀態,加強了周王室與各諸侯國的經濟、文化聯絡,推動了邊遠地區經濟開發和文化發展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