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試題> 供應室院感試題及答案

供應室院感試題及答案

供應室院感試題及答案

  供應室院感試題及答案

  一、單選題(共50分每題 2分)

  1. 終末漂洗不應用哪種水進行沖洗(D )

  A. 軟水 B.純化水 C.蒸餾水 D. 自來水

  2. 重複使用的圍裙,使用後多久應及時清洗與消毒,遇有破損或滲透時,應及時更換(B )

  A. 每次 B.每班 C.每天 D.每週

  3. 無菌物品存放架或櫃距地面高度應為(C )

  A.5cm B.10-15cm C.20-25cm D.50cm

  4. 沒有肉眼可見汙染時,宜使用(B )

  A. 洗手 B.速幹手消毒劑消毒雙手代替洗手 C.戴手套 D.以上都是

  5. 衛生手消毒,監測的細菌菌落總數應是(B )

  A. ≤5cfu/cm2 B. ≤10cfu/cm2 C. ≤15cfu/cm2 D. ≤20cfu/cm2

  6. 高熱、耐溼的診療器械、 器具和物品,應首選(A )

  A. 壓力蒸汽滅菌 B.乾熱滅菌 C.低溫滅菌 D.浸泡滅菌 7殺滅細菌芽孢以外的各種病原微生物包括分支桿菌是(B )

  A. 高水平消毒 B.中水平消毒 C.低水平消毒 D.滅菌水平

  8. 流動水去除器械、器具和物品表面汙物的過程稱之為(B )

  A. 清洗 B.沖洗 C.洗滌 D.漂洗

  9. 直接使用的診療器械、器具和物品,溼熱消毒溫度和時間為(A )

  A. 溫度應≥90℃,時間≥5分鐘 B. 溫度應≥90℃,時間≥1分鐘

  B. 溫度應≥80℃,時間≥10分鐘 D. 溫度應≥70℃,時間≥30分鐘

  10. 預真空式壓力蒸汽滅菌器滅菌敷料和器械所需的溫度和時間分別是(C )

  A.121℃,30分鐘 B. 121℃,20分鐘

  C. 132℃~134℃,4分鐘 D. 134℃,20分鐘

  11. 能力較強,能快速分解蛋白質等多種有機物的清潔劑是(D )

  A. 中性清潔劑 B.酸性清潔劑 C.鹼性清潔劑 D.酶清潔劑

  12. 哪項不屬於洗滌用水(D )

  A. 水 B.軟水 C.純化水 D.酸性氧化電位水

  13. 目鏡或防護面罩使用後多久應清潔與消毒(A )

  A. 每次 B.每班 C.每天 D.每週

  14. 哪種物品屬於高度危險物品(B )

  A. 電子喉鏡 B.腹腔鏡 C.呼吸機管道 D.胃腸鏡

  15. 滅一切細菌繁殖體包括分支桿菌、病毒、真菌及其孢子和絕大多數細菌芽孢

  是(A )

  A. 高水平消毒 B.中水平消毒 C.低水平消毒 D.滅菌水平

  16. 植入物和植入性手術器械應該在何種情況下方可使用(B )

  A. 滅菌後直接使用 B. 滅菌後應在生物監測合格後使用

  C. 浸泡消毒後直接使用 D. 以上都對

  17. 診療器械、器具和物品的清洗、核查應在什麼時候進行(B )

  A. 回收時 B. 清洗前 C.清洗後 D.消毒前

  18. 滅菌後的醫療器具不得檢出:( E )

  A. 細菌 B.病毒 C.病原微生物 D.芽胞 E.任何微生物

  19. 關於手工清洗的描述下列哪項是錯誤的 ( B )

  A. 清洗人員必須採取標準防護

  B. 去除幹固的汙漬可用鋼絲球、去汙粉

  C. 必須在水面下刷洗器械,防止產生氣溶膠

  D. 精密複雜器械應採用手工清洗

  20. 普通病人用過的再生器械處理程式為:( D )

  A. 消毒一清洗一滅菌 B.清洗一消毒一再清洗 C.消毒一清洗

  D. 清洗一消毒一滅菌 E.分類包裝一消毒滅菌

  21. 特殊感染病人用過的再生器械處理程式為:( A )

  A. 消毒一清洗一滅菌 B.清洗一消毒一再清洗

  C. 消毒一清洗 D.清洗一消毒一滅菌 E.分類包裝一消毒滅菌

  22. 無菌物品存放間溫、溼度應控制在( D )

  A 、室溫25℃左右,溼度不超過60% B、室溫24℃左右,溼度不超過60%

  C 、室溫25℃左右,溼度不超過80% D、室溫24℃左右,溼度不超過70%

  23. 牙科小器械及其他結構複雜的器械首選(B )

  A. 手工清洗 B.超聲波清洗 C.機械清洗 D.以上都對

  24. 下列哪組口腔診療器械屬於中度危險器械( C )

  A. 拔牙鉗、牙挺 B.刮治器、刮匙 C. 口鏡、去冠器、牙科手機 D.以上都對

  25. 用於預真空壓力蒸汽滅菌的消毒包,其體積不得超過:( D )

  A.25cm ×25cm ×30cm B.28cm×30cm ×40cm C.40cm×40cm ×50cm

  D. 30cm ×30cm ×50cm E.30cm×30cm ×25cm

  二、多選題(共30分每題3分,多選或少選不得分)

  1. 醫院消毒供應室工作區域劃分應遵循的基本原則是(A B C)

  A. 物品由汙到潔,不交叉、不逆流

  B.空氣流向由潔到汙

  C. 去汙區保持相對負壓,檢查、包裝相對正壓

  D.無菌物品存放區不必作特殊要求

  2.CSSD 下列哪些區域為汙染區(AB )

  A. 器械回收區 B.清洗區 C.檢查、包裝區 D.無菌物品存放區

  3. 生物監測不合格時,應採取以下哪些措施( ABCD )

  A 、立即通知使用部門停止使用

  B、儘快召回尚未使用的滅菌物品,重新處理,

  C 、通知使用部門對已使用該期間無菌物品的病人進行密切觀察

  D、 檢查滅菌過程的各個環節查詢滅菌失敗的可能原因

  E 、改進後生物監測一次合格後方可使用 應三次

  4. 無菌物品發放注意哪些原則與要求(ABCD )

  A. 無菌物品發放時,應遵循先進先出的原則

  B. 發放時應確認無菌物品的有效性

  C.發放記錄應具有可追溯性

  D. 運輸無菌物品的器具使用後,應清潔處理,乾燥存放

  5. 對漂洗後的器械、器具進行最終的處理,使用的水應為(B CD)

  A. 自來水 B.軟水 C.純化水 D.蒸漏水

  6. 使用過氧化氫等離子低溫滅菌時的注意事項有(ABC )

  A. 滅菌前物品應充分乾燥

  B.滅菌物品應使用專用包裝材料和容器

  C.滅菌物品及包裝材料不應含植物性纖維材

  D. 滅菌後應進行通風換氣

  7. 重複使用的診療器械被下列病原體汙染時應先消毒,後清洗、滅菌(BCD ) A. 乙型肝炎病病毒 B. 朊毒體 C. 氣性壞疽D. 突發不明原因的病原體

  8. 醫院感染暴發的可能途徑有( ABDE )

  A. 醫務人員攜帶特殊的耐藥菌 B.醫療器械清洗滅菌不合格

  C.使用激素 D.一次性無菌醫療用品汙染 E.共用呼吸機治療

  9. 醫務人員發生艾滋病病毒職業暴露後,以下做法正確的是(ABCD )

  A. 立即用肥皂液和流動水清洗被汙染的皮膚

  B. 用生理鹽水沖洗黏膜

  C. 進行傷口的區域性擠壓

  D. 如有傷口,應當在傷口旁端輕輕擠壓,儘可能擠出損傷處的血液,可再用流動水進行沖洗

  E. 以上均不正確

  10. 醫務人員發生艾滋病毒職業暴露後,應對其進行隨訪,隨訪的時間為職業暴露後的(ACDE )

  A. 第4周 B.第6周 C.第8周 D.第12周 E.6個月

  三、判斷題 (共20分每題2分)

  1. 預真空滅菌器的'裝載量不得超過櫃室容積的90%(√)

  2. 清洗是指去除診療器械、器具和物品上汙物的全過程,流程包括沖洗、洗滌、漂洗和終末漂洗。(√ )

  3. 氧氣溼化瓶、呼吸機和麻醉機的螺紋管、氧氣面罩、麻醉口罩等器具,可在清潔後浸泡在含氯消毒劑500mg/L浸泡15分鐘後,清水衝淨,乾燥封閉儲存備用。(×)

  4. 醫院應採取集中管理的方式,對所有需要消毒或滅菌後重復使用的診療器械、器具和物品由CSSD 回收,集中清洗、消毒、滅菌和供應。(√)

  5.CSSD 記憶體放、保管、發放無菌物品的區域屬Ⅱ類環境區域。(×)應Ⅲ類環境

  6. 外來醫療器械應由CSSD 統一清洗、消毒、滅菌。(√)

  7. 對於重複使用的診療器械應在診療場所對汙染的診療器械、器具進行清點後再送消毒供應室。(×)

  8. 被朊毒體、氣性壞疽及突然原因不明的傳染病病原體汙染的可重複使用的診療器械、器具,使用者應雙層封閉包裝並標明感染性疾病名稱,,由消毒供應室單獨回收處理。(√)

  9. 關於紙塑包裝袋密封包裝,其密封寬度應≥6mm ,包內器械距包裝袋封口處≥

  2.5Cm 。(√)

  10. 重複使用的診療器械、器具和物品,使用後應一律先消毒,再清潔、消毒或滅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