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事蹟材料> 新時代好少年勤學善思事蹟材料範文(通用6篇)

新時代好少年勤學善思事蹟材料

新時代好少年勤學善思事蹟材料範文(通用6篇)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對事蹟都再熟悉不過了吧,事蹟有兩種用途:一是宣傳典型,二是評選先進。那麼你真正懂得怎麼寫好事蹟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新時代好少年勤學善思事蹟材料範文(通用6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新時代好少年勤學善思事蹟材料1

  王旭東同學,是大連市西崗區建設小學六年級三班的一名學生。他是一個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好少年。他始終以高標準嚴格要求自己,激勵自己。多年來,各方面表現一直優秀,特別在助人為樂方面表現得尤為突出。

  王旭東同學有一顆真誠善良的心。在學校,他對待同學,總愛伸出援手,真誠付出,助人為樂。記得一次體育課上,同學們練習跑步,速度時而快時而慢,使部分同學之間拉開了很大的距離。一不小心,張策同學由於跑得太快就摔倒在地,搶了個大跟頭。隊伍就這樣被衝散了,有的同學繼續向前跑,有的同學駐足張望,不知所措,張策同學跪在地上一時爬不起來,眉頭緊鎖,臉上露出痛苦的表情,王旭東見此情景急忙跑過去,雙手握住張策的胳膊,把他輕輕扶起來“張策,你沒事吧。要不要緊,我扶你去醫務室看看吧”,王旭東關切地詢問著。

  “謝謝你!”張策感激地說。

  “不用客氣,我們都是同學要互相幫助才行!”王旭東攙著張策慢慢地向醫務室走去。

  王旭東同學在生活中總是用他的真誠之心感動身邊的每一位同學。記得有一次劉子鍵把語文書忘在了教室,回到家後他急的像熱鍋上的螞蟻,這可怎麼辦啊!作業怎麼能完成啊!劉子鍵開始給同學打電話,同學們的回答都是:“對不起,我自己還得先做業沒有時間,你還是找其他人借書吧!”看到同學們都沒有把書借給自己,劉子鍵心情很是鬱悶,他抱著最後的希望給王旭東打電話,王旭東一聽便對我說:“到我家裡去,咱們倆人一起寫作業,這樣你就的作業就能完成了”。聽了這樣的`話我的心裡暖融融的,這真是雪中送炭啊。

  王旭東同學有一顆執著的與同學共同進步的責任心。“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王旭東自從擔任班級學習委員以來,總是盡職盡責地幫助每名需要幫助的同學。他常常用自己的耐心化解同學的難題,一個個大問號總能在他那兒找到答案。同學們喜歡和他相處。班級中有幾名學習上有困難的學生,他們每當遇到不會的問題就願意請教王旭東,每當這時,他不管手頭上有什麼事情,都會放下筆,用手指著題,和顏悅色地給同學講題。他講得每一步都非常詳細、很清楚,並且還不斷詢問:“清楚了嗎?”直到問問題的同學臉上露出燦爛的笑容才肯放心。在王旭東的幫助下,很多同學的學習成績都有很大的提高,看到同學進步了,王旭東比自己取得好成績還高興!

  王旭東不僅事事助人為樂,而且,心繫班集體,心繫班上的每一個學生。有一次學校組織集體活動,放學後該值日的同學都跑了,王旭東就組織幾個同學把教室打掃的乾乾淨淨。結果當天學校組織檢查衛生,我們班受到了校領導的好評。有人問他為什麼要這樣做,他回答得很乾脆也很響亮:“為了班集體,為了班級的每一個同學!”

  王旭東同學所做的一切得到全校師生的好評。當老師誇獎他時,他總會說:“我幫助別人就是快樂自己!”就是這樣的王旭東,創造了一個奇蹟,全班35名同學,他以31票透過被評為“區三好學生”。

  新時代好少年勤學善思事蹟材料2

  於中榜是宜賓市興文縣大河苗族鄉金鵝民族小學六(2)班的學生,今年11歲,擔任班級勞動委員職務。他踏實沉穩,品學兼優,是一個健康向上、積極進取、有孝心的好學生。

  在家裡,他是個懂事聽話的好孩子。在他4歲時,父親不幸死於車禍,年幼懂事的他跟著媽媽住在外婆家。近兩年,媽媽不放心輟學出去打工的姐姐,也跟著姐姐一起外出打工,就把於中榜交給年邁的外公外婆,他就一個人和外公外婆一起生活。外婆右腿有風溼病,行動不太靈便,也不能站立太久,為了減輕外婆的負擔,懂事體貼、從不撒嬌的他除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之外,還每天主動承擔洗碗、掃地等力所能及的家務活兒,當外婆的小幫手。小夥伴來找他玩時,他總是笑著說:“你們先玩吧,等我幹完了活兒就來。”當一切收拾妥當,他不會想著去玩,而是開始完成當天的家庭作業,學習上一點也不讓外婆操心。農忙時節,外公在地裡幹活兒,他總是想下地去幫著外公幹點什麼,外公心疼他,不讓他幹,他就會給外公送茶送水,或者給外公點支菸,讓外公休息休息,別累著了。

  他與外公外婆相親相愛,彼此依靠,互相理解。雖然沒有爸爸了,媽媽也沒在身邊,但是懂事,有孝心的他卻與外公外婆和諧共處,營造了一個和睦美好的特殊的“三口之家”。每當做完家務和家庭作業之後,他總會坐在外公外婆身邊,和他們聊天,給他們講述自己在學校的`所見所聞,讓他們樂一樂。從不讓外婆為他操心的他,即使心裡很想念媽媽,也不會當著外公外婆的面表現出來,更不會跟他們撒嬌說想媽媽了,免得他們難過。於中榜的孝心美德常常受到村裡人的好評,大人們常常感嘆,這麼小的孩子能這麼懂事,有孝心,太難得了。

  他的孝行,並沒有驚天動地,但是他的孝心卻溫暖著外公外婆的心,溫暖著你我的心,也洗滌著我們的靈魂。作為一個單親留守學生,他能做到孝親敬老,積極樂觀地面對生活,面對老師同學,為班級其他同學樹立了榜樣。

  新時代好少年勤學善思事蹟材料3

  五年如一日照顧因病下肢癱瘓的媽媽,為媽媽梳頭、洗臉、喂藥、穿衣服,蓋被子,樣樣事情都打理得妥妥帖帖,他把照顧媽媽當成了每天的習慣,樣樣事情做起來熟練、自如。你會想到這些事情的主人公是一個年僅十歲的孩子嗎?他就是納溪區東昇學校三年級一班的學生楊世業。

  今年十歲的楊世業,媽媽在五年前,因類風溼關節炎不能正常行走。楊爸爸白天在工地上奔波、流汗,中午按時回家做飯給妻小吃,晚上幫妻子擦拭身體、按摩腿關節、洗衣服。在爸爸的榜樣示範下,楊世業也主動加入到照顧媽媽行列中。爸爸喂媽媽吃藥時,他就守在旁邊。僅三四次,就記清楚了,哪些藥該吃多少?按時喂媽媽吃藥、幫媽媽梳頭、給媽媽穿衣服、做飯,慢慢的,這些事情他全學會了。楊爸爸再也不用中午急衝衝地趕回家。

  五年來,楊世業已經把照顧媽媽的各樣事情融入了每天的生活。每天不用提醒,不用暗示,該到吃藥時間,會準時把開水和藥送到媽媽手中;一看電視,就會幫媽媽按摩,捏捏腿。早上楊世業起床時,會麻利地幫媽媽穿上衣服、鞋襪、洗臉、梳頭。待爸爸把早飯做好了,他也把媽媽收拾妥當了。

  如今,楊世業每晚和媽媽一起睡。媽媽有起夜的習慣,他會扶起媽媽,把媽媽移到解手的椅子上,待媽媽解完手上床躺好,為媽媽蓋好被被褥,他去公共廁所把小便倒掉後再回來睡覺。

  當問及楊世業為什麼小小的年紀就這麼有孝心時,楊世業的回答是:媽媽給了我生命,為媽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是我應該做的。

  新時代好少年勤學善思事蹟材料4

  周展丞,男,武穴市實驗中學八(24)班學生,班長,班級孝道小組組長,校文學社成員,校田徑隊組員,市少年書法協會會員,省青少年作家協會會員。他是同學的楷模,是老師的臂膀,是校三好學生,還是校道德模範:他,成了實驗中學一道美麗的風景。

  周展丞從小生活在講究“長幼有序”的氛圍中,由於父母的悉心薰陶,再加上老師的言傳身教,所以骨子裡他對中華之美德——尊老愛幼的思想根深蒂固,也就因為這一根深蒂固,演繹出了許多美麗的故事:好菜讓爺爺奶奶先嚐,幫父母盛飯,大熱天停電了給長輩打扇……

  這一敬,敬得媽媽感動滿懷

  周展丞的爸爸是外科醫師,媽媽自己經營一個小店,家庭還算是寬裕,但作為獨生子的他一點也不嬌慣。父母工作忙,有時候時間安排不過來,他得自己回家炒飯吃,還順便給媽媽帶上一份。週日,他還給家裡來個大掃除。他沒有吃零食的習慣,兜裡是不裝零花錢的。所以親戚朋友常常對他的父母說,在周展丞身上看不到獨生子的痕跡。

  那天作文比賽回家,他看到媽媽在廚房熱火朝天地炒菜,很是詫異,因為這場景是很難看到的。媽媽說:“兒子參加作文比賽,給我爭光了,也辛苦了,今天媽媽再忙也得犒勞犒勞你啊。我還買了蘋果、餅乾呢,你先墊墊肚子,菜一會兒就好。”見到兒子傻愣地站在那裡,媽媽又催促他。誰知,周展丞情不自禁地向媽媽深深地敬了一個禮:“媽媽,你辛苦了!媽媽,你太好了!”這一敬,敬得媽媽既是慚愧又是感動。

  這一暖,暖得爸爸柔腸百轉

  爸爸回家是沒有定點的,也許半夜才回,也許一夜不歸,因為要給病人做手術的緣故。

  這一夜爸爸回家得比較早,覺得有愧兒子,他決定挨著兒子睡。周展丞覺得爸爸奇怪得很,既然要挨著自己睡,幹嗎離自己那麼遠?他往爸爸身上靠了靠,可是爸爸則又往外挪了挪。他忍不住地問:“爸爸,你幹嗎離我那麼遠?”“我後上床,腳是冷的,會冰著你的,等暖和了,我們再靠緊哈。”展丞聽到後,他沒有遠離爸爸,而是把自己的暖腳伸向了爸爸的腳。任何言語都是蒼白的,爸爸什麼都明白了,任兒子的腳在自己身上摩挲著,這一暖,暖得爸爸柔腸百轉。

  這一拜,拜得姑姑淚流滿面

  姑姑是老師,為了方便輔導他學習,雙休日周展丞在姑姑家過。那天是母親節,老師佈置了任務:以自己的方式表達對母親的感激。表姐上大學去了,姑姑接到了表姐的簡訊,高興地對他說:“姐姐給我來簡訊了,祝我‘母親節快樂’呢!”看到姑姑的高興,周展丞不免高興起來。轉而,他對姑姑說:“姑姑,你請坐!我給你行個禮,表達我對你的感激,也代替姐姐。”

  他請姑姑坐好後,誰料“咚”地一聲,竟然跪了下去,繼而拜了下去。姑姑見狀,忙不迭地扶起他,心中大是感動,連聲說:“快起來快起來,我的展丞怎麼給我行了這大的禮,給我行了這大的禮!”這一拜,拜得姑姑已是淚流滿面。什麼都不用說,侄子對自己的感激與孝心都溶進了這一拜之中。

  周展丞的事蹟已經在實驗中學五千多名師生中廣為流傳,他因此被評為武穴市美德少年。願他在理想的道路上越走越遠,在道德的高峰上越攀越高。

  新時代好少年勤學善思事蹟材料5

  她文靜中透著機靈、溫和中透著堅強,真誠、自信、進取,這就是10歲的陽光女孩——孫怡鑫。在四年的學習生活之中,她熱愛集體,勤奮好學,積極進取,團結向上,樂於助人,成績優異,愛好廣泛,尤善書法,品學兼優,能力突出,是一名全面發展、出類拔萃的優秀小學生。

  她是老師心目中品學兼優的好學生,也是同學們學習的好榜樣,大家公認的好少年,父母眼中的乖孩子。她時刻記住自己是一名少年隊員,時刻以隊章作為自己行為的準則,努力成為一名優秀的少先隊員。

  刻苦學習,關心集體——老師眼裡的好學生

  勤奮刻苦,孜孜不倦。在學習中,她有著一股鑽勁兒,不向任何一道難題低頭。不恥下問是她的好習慣,正是這種好習慣促使她不斷髮展,語文、數學等各科的成績正好比芝麻開花節節高。每當遇到在學習上有困難的同學,她總會耐心地盡其所能,認真講解。

  課堂上她是最活躍的分子,總是跟著老師的思路走,總是積極舉手回答問題,總是能把其他同學的熱情帶動起來。課下,她積極主動地做複習和預習。彩虹經風雨方顯美麗,梅花歷寒霜始蘊芬芳。經過不懈努力,孫怡鑫的學習成績一直非常優秀。

  孫怡鑫同學不僅學習好,還是一個關心集體、熱愛集體、責任心很強的好學生。她說“班級就是我們的家,我們每一個人都要愛護它”。班裡組織的各項活動她都積極參加,勞動中最贓最累的活她總是搶在前頭;地上有紙屑她總是主動撿到垃圾箱;黑板沒有擦她總是主動拿起板擦;自習課她總是主動維持紀律;放學後她總是帶領同學整隊出發……

  全面發展,多才多藝——同學心中的好榜樣

  孫怡鑫同學有較強的組織能力。對活動,她積極響應,熱情參與,並帶領其他同學以飽滿的激情和良好的精神狀態投入到活動中,使大家在活動中提高了素質、增長了才幹,養成了獨立思考、自我學習的良好習慣,樹立了自主為榮、依賴可恥的正確意識,形成了團結友愛、向上的精神風貌。

  團結友愛,樂於助人——大家公認的好少年

  面對成績,孫怡鑫從未表現出任何驕傲和自滿情緒,她把團結友愛精神牢牢銘記在心裡、充分表現在行動中,和同學們相處得異常融洽。在自己取得成績的同時,她時刻注意幫助相對落後的同學,經常以“小老師”的角色為他們答疑解難。同學有了困難她總是及時伸出友愛之手,誰的筆沒有拿,她把自己的送給他;誰的橡皮沒有帶,她一聲不響地遞過去。下雨了,她護送沒有雨具的同學出校;下雪了,她攙扶生病的同學回家。她主動為災區群眾獻上愛心一片。

  她不僅在學校中為他人著想,助人為樂,在社會中,她也熱心公益、服務社會,積極帶頭參加各項獻愛心活動,具有良好的社會道德風尚。她家對門住著一位老爺爺,老人的子女常年在外,他的生活起居十分不便,孫怡鑫看在眼裡,於是常常利用週末休息時間,幫老人買菜、涼曬衣物,家裡的瑣碎活能力所能及幫忙幹,還定期為爺爺家拖地板,擦洗窗戶,在她的精心照料下,老人的生活過得十分愜意。老人逢人便誇自己有個“乖孫女”。她就是這樣處處為他人著想,時時替他人做事,真是個不可多得的助人為樂的好孩子。

  乖巧懂事,明禮誠信——家長喜愛的好孩子

  孫怡鑫在學校是個好學生,在家裡是父母喜愛的好孩子。她從不跟父母亂要零花錢,從不買與學習無關的東西;不挑吃穿,不搞攀比,衣著整潔樸素、大方得體。她從小堅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還幫助家長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對待長輩,她彬彬有禮,關愛孝順。奶奶身體不舒服,她給鋪床捶背;姥爺生病了,她幫著端水拿藥。孫怡鑫是個誠實的孩子。她從不撒謊,做錯了事能夠正確面對,並勇於承認改正錯誤。

  雛鷹展翅志高遠,博擊長空會有時。新時期需要像孫怡鑫這樣的學生,需要孫怡鑫這樣的孩子,需要像孫怡鑫這樣的好少年。願孫怡鑫同學在成長的道路上邁出更加堅實、更加有力、更加自信與執著的步伐。

  新時代好少年勤學善思事蹟材料6

  丁豔同學,是松溪縣河東中心小學六(一)班學生,是一個愛學習,愛勞動,愛生活,愛科學,勇於創新,樂於助人的好少年。她始終以高標準嚴格要求自己,激勵自己,孜孜不倦地進取,力求全面發展。多年來,各方面表現一直很優秀,特別在助人為樂方面表現得尤為突出。現將她的事蹟材料彙報如下:

  學習刻苦成績突出

  丁豔同學學習十分刻苦,成績非常突出。她上課認真聽講,善於動腦,積極舉手發言。語文課她精彩的朗讀常常博得師生陣陣掌聲;數學課一絲不苟、靈活思考常常贏得師生佩服;英語課專心致志、惟妙惟俏的表演朗讀常常引來喝彩。她善於思考,對問題都有自己獨到的見解,並能舉一反三,遇到困難迎頭而上,不解決問題絕不罷休。課間,她注意放鬆調節自己,使自己有更飽滿的精神投入學習。她愛看書,知道很多課外知識,被同學們譽為“語文小博士”。她的各科成績始終在班級名列前茅,連年被評為“三好學生”。

  尊敬長輩學會感恩

  丁豔同學從小立志讀好書,做好人,一直用實際行動踐行諾言,以此報答父母和老師精心養育與培育之恩。在家裡,她關注親人的冷暖,經常幫助爸爸媽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如打掃衛生,摘菜洗菜、洗衣服做飯等,她幹得得心應手,讓親情其樂融融。對待鄰里,她文明禮貌、與人為善,休息時間絕不會製造噪音影響他人,她經常幫助鄰居老人做好事,看到鄰居奶奶買菜回家,總會伸手幫忙,還經常扶老人過馬路,深得鄰里喜愛。每當父母生日、父親節、母親節,她總能為父母送上祝福,並自己動手製作小禮物,給父母獻上一份愛心和孝心。對老師,她發自內心的尊敬與愛戴,上課認真聽講,按時完成作業,牢記老師的諄諄教誨,發奮學習,每每以優異成績報答老師的精心培育之恩,深得老師和同學們的好評。

  真誠待人助人為樂

  丁豔同學從一年級開始就擔任班長,在學校這個大集體裡她倍受學校領導和老師的關愛,在班級這個小集體裡她倍感光榮和任重。

  丁豔同學有一顆真誠善良的心。人們都說:金子是最純美的,但比金子更美的是人的心靈。丁豔同學心地善良、追求純真、無私無邪。在學校,她對待同學,總愛伸出援手,真誠付出,助人為樂。班級有一個與她鄰居的同學,學習很不認真且粗心,常常把課本忘在家裡,或落在學校。她知道後總是把課本讓給同學,或是趕緊做完作業把課本借給同學使用,這種無私的精神感動了這位粗心的同學,促使他改變不認真和粗心的毛病,學習成績突飛猛進。對於後進生,她及時給予力所能及的幫助,從不計較個人得失。班級有一個讓所有老師都感到頭疼的學生,他不僅學習不好,還愛搗蛋,經常把女同學弄哭,還不講衛生,輪到值日就不知去向。丁豔同學主動要求和他同坐,每當他手癢要欺負人時,她就讓他解氣,一回兩回,沒想到,小搗蛋變乖了,同學們都很好奇,老師也覺得奇怪。後來丁豔同學說出了一句讓大家都佩服的話:我一直把同桌當作好夥伴,好夥伴習慣不好,需要我幫助糾正。只有同桌把我當成他的朋友後,我講的話他才聽得進去。因此,我忍氣吞聲事事讓著他,當他解氣後就指出他的缺點,幫他改正錯誤。現在我們是好朋友了,他當然聽話了,自然變乖了。沒想到,丁豔同學小小的心靈裡不僅裝滿真、善、美,而且充滿智慧。

  丁豔同學有一顆執著的與同學共同進步的責任心。“向上”是孩子健康成長的力量源泉。從咿呀學語起,她的父母就教育她做一個積極向上的好孩子。到幼兒、到小學又接受老師有目的地啟發和教導,她深知: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於是,她不僅事事爭先,事事以身作則,而且,心繫班集體,心繫班上的每一個學生。學校每週都要進行文明班評比,她向全班同學倡議,力爭週週拿到文明班。有的同學提出異議,認為不可能做到。甚至有同學說,拿到文明班有什麼用,文明班又不能當飯吃,文明班又不能提高考試成績。但丁豔同學義正詞嚴地說:“爭取文明班就是嚴格要求自己,就是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這是人生一筆可貴的財富。”她要求每個同學在倡議書上簽字。簽完字後,她又找那幾個愛搗蛋的同學談心,和幾個班幹部商量,一人幫教一個物件。此後,凡是這幾個搗蛋鬼犯下的錯誤,都由幾個班幹部督促改過。同學們經常看到丁豔領著搗蛋同學揀果皮紙屑,擦洗汙漬……有人問她為什麼要這樣做,她回答得很乾脆也很響亮:“為了班集體,為了班級的每一個同學!”

  丁豔同學自從當上班長那天起,就用稚嫩的肩膀承擔起一份重任。她親自管著教室鑰匙,為了讓同學們能夠提前進教室,她總是比其他同學提前到校,放學後最後一個離開,不論是颳風還是下雨,不論是冬天還是夏天,常年堅持,從沒有失誤過。學校開展各項活動,她總是積極相應,熱心組織、動員、鼓勵同學勇於參加,大膽表現,併發揮自己的特長,為班級贏得多項榮譽。有些同學怕勞動,她就搶著幹最髒最重最累的活兒,從不偷懶,絕不會拿出班長的架勢指揮別人幹這幹那,同學們在她的精神感召下,個個奮勇爭先,因此,學校佈置下來的勞動任務,六(1)班幹得最好,也最快完成任務。課後,同學們休息,我們常常看到她和組長們忙著收發作業本,如果她發現哪位同學沒交作業,立即找他談話。同學犯紀律了,她及時指出。同學遇到難題,她便耐心輔導。放學後,有同學甚至家長找她問這問那,她都一一回答,沒有半句怨言。她幫助同學從來都是出自真誠、盡心盡力的,與同學相處很友善很熱情。她團結每一個同學,得到所有同學的喜歡。她關心班級貧困學生,主動出錢幫助他們,她說:幫助別人實際上就是幫助自己。她關心、同情汶川地震受災的同胞,將平時攢下的零用錢全部捐獻出來。

  丁豔同學所做的一切得到全校師生的好評。當老師誇獎她時,總會靦腆地說:“這沒什麼,我覺得幫助他人是一件很快樂的事!”這是多麼樸實的語言,卻是多麼感人的話語啊!丁豔同學,好樣的,你是我們全體少先隊員學習的好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