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詩歌的作文(精選8篇)
導語:詩裡走出了樂觀豪放的李白、深沉憂鬱的杜甫、清麗婉約的李清照……他們用風格不同的筆向我展示了世間的萬物。下面是小編為你帶來的關於詩歌的作文(精選8篇) ,歡迎閱讀。
詩歌的作文 篇1
幼時的我只是一個在海邊拍浪逐沙的孩子,大海未曾賦予我文學的天分,繆斯未曾用她的手撫摸過我。長大後,我離開故鄉的海。在城裡的一家書店裡,我第一次接觸了那麼多的書。有一次,我從琳琅滿目的書櫃裡抽出一本詩集,上面印有泰戈爾的引言:“用你手中的錢幣買下一本詩集吧,它會使你的心快活得像一隻小鳥,自由地飛翔在無限的空靈之中。”僅僅是看了一眼,我便如獲至寶地買下了它。從此泰戈爾領我走向了一個繽紛的世界。我迷上了詩,正如我迷戀那深沉廣闊的大海一樣。
我第一次發現了詩的魅力正如陽光那樣燦爛。詩裡走出了樂觀豪放的李白、深沉憂鬱的杜甫、清麗婉約的李清照……他們用風格不同的筆向我展示了世間的萬物。漸漸地我又讀懂了汪國真的誠摯、舒婷的細膩、聞一多的深刻;我與雪萊、普希金交朋友,領略了世界詩苑的璀璨。慢慢地,我發覺自己已離不開詩了。詩用它無形的手時時扣動我的心絃,撥出動人的琴聲,令我如痴如醉。於是在課堂上,我從老師口裡知道了顧城那“黑夜給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尋找光明”的嚮往;在課外我吟誦著,進入那“江南可採蓮,蓮葉何田田”的意境。我真的感到自己像泰戈爾所說的那樣像一隻快活的小鳥,自由自在地飛翔在無限的空靈之中。
讀了許多詩,我不禁懷著一個夢想,用我的詩輕輕釦動文學殿堂的大門。每當別人嬉戲玩耍時我醉心去探究萬物的美;當萬家燈火熄滅時,我獨自一人在燈下構築詩行,細細的筆尖流出小鳥的歌唱、花朵的綻放、嫩草的生長……用自己的筆譜寫心中的歌,與萬物同歡樂。每當我把詩稿郵寄之後,等待成了我生活的一部分。儘管大多數石沉大海,但一想起江國真的“失意時,就唱一首歌;煩惱時,就寫一首詩。因為生活總是美麗的”這句話時,我的胸就異常地開闊起來。偶爾看到自己的文字變成了鉛印的字,便激動得幾夜睡不好覺。儘管無人喝彩,但我感到文學殿堂的大門正徐徐開啟,繆斯女神向我微笑,我那稚嫩的詩正圓著我的文學夢。
我醉心於讀詩,醉心於寫詩。那一行行詩句是一隻只飛翔的彩蝶,帶我到美麗繽紛的大花園;那一首首詩又像是一隻只螢火蟲,“發出了微弱的光,但攢起來將是亮麗的光”。
永遠與繆斯結緣,我無悔。
詩歌的作文 篇2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朋友,我也有一個朋友,這個朋友可是個跨越千古的“朋友”。讓我為你介紹一下吧!
我的朋友名叫詩歌,他有無窮無盡的知識,也有許許多多的型別。有思鄉的;有抒情的;送別的;還有詠物的……說也說不完。
它帶給我許許多多不同的感受。每當讀到“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的時候,我的眼前總會浮現出詩人對故鄉的思念之情,一看到明月,就想起了故鄉。每當讀到“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的時候,我的腦海裡彷彿出現了一棵柳樹,好想是用碧玉做成的,萬千柳條像絲帶一樣低垂著。每每讀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我都會聯想到:送別老朋友,心中是多麼的不捨和留戀啊,詩人與朋友的情誼深厚,不忍分離。
每一句詩所表達的意境也是不一樣的。如:富有愛國情懷的詩,表達了詩人對祖國的熱愛。描寫事物的'詩,表達了詩人對一件事物的喜愛和讚美之情。送別的詩,表達了作者對往日朋友的留戀和不捨的情感。思鄉的詩,表達了作者對遠離了已久的故鄉的思念之情。
讀每一句詩時的情感和語氣都不同。這源自於詩人想抒發的感情不同。我們在讀的時候,一定要用心體會詩人所表達的情感,跟詩人的心相繫。
詩帶給我不同的體會,是因為詩的體裁不同,有的詩豪情萬丈;有的詩激情洋溢;有的詩依依不捨……
所有的一切都是我這位神奇的“朋友”製造出來的,他不僅跨越了千古,更在我們的心裡建起了一座與古代相聯絡的橋樑。而詩則是這座橋樑的締造者!
詩歌的作文 篇3
在浩如煙海的文學作品中,最經典的要數詩歌了,它是中華民族文化精髓的結晶,是文學作品的長河中,永不消逝的星。宛若一尊樸素而華貴的青花瓷,濃縮在這靛青色中的是短短字句,穿越歲月長河的是古樸的格調。詩歌是優美的音樂,聲聲吟誦,有動人的旋律;詩歌是華麗的畫卷,徐徐展開,帶濃濃的墨香;詩歌是不老的傳說,代代相傳,成永恆的經典。
我是在詩歌的墨香中逐漸成長起來的,家裡人亦都喜歡詩,這樣一來,詩歌在我的幼時心田中深深紮下了根鬚,那樸素玉潔的花,便隨著我的成長悄然開放。
爸爸是最疼愛我的人,他與我的相伴,便是詩的飛花四濺。據他回憶說,兩歲那年,我便開始了與詩的故事,展開了另一個世界的憧憬與想象。
小時候,我一直住在鄉村的奶奶家生活,那裡天空湛藍,白雲雪白,田野中麥穗金黃,萬物和諧安康。多了許多同齡人無法得到的意境。
還記得第一次與詩的接觸,至今仍是那樣記憶猶新。偶爾與爸爸手牽手走在鄉間回家的路上,暮然間望到池塘中幾隻悠閒自在的大白鵝,大概是鄰家養的吧!一身雪白無玼的羽毛,脖子高高的向上挺著,不住地叫著:“嘎——,嘎——”聲音中帶著沙啞與快樂的氣息,它們歡樂的嬉戲著,不知不覺中弄碎了水中的浮萍,那清脆的綠色,隨著水紋盪漾開來,大白鵝們歡樂地嬉戲著。叫著。我的眼神好奇地望著這群快樂的天使,爸爸看我陶醉的樣子,樂了。接著,便高聲吟誦起來:“‘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這叫作詩,是老祖先駱賓王4歲時做出來的,名為《詠鵝》,他那時看到的啊,和你看到的一樣,那水中的就是大白鵝。”我出神得望著他們,不覺中模糊唸到:“鵝。鵝。鵝,曲項向天歌……”這意境與詩恰恰吻合,於是,這首詩便成為了一個最寶貴的財富。
不知為什麼,詩中夕陽是對我情有獨鍾的。也許在鄉下的記憶,註定了我對詩中夕陽的愛。每天傍晚時分,寂靜便成為了我的天堂,我靜靜地坐在柴禾垛上,向西望去,便是一輪碩大的夕陽,給我的內心小世界蒙上一層興奮或傷感。“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我無不感到李商隱的不捨與時間的飛逝。“鳥聲幽谷村,山影夕陽村。”我無不感到恬靜與閒適,那嚮往在我心中久久醞釀。
從詩歌中,我讀出了“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的牽掛;從詩歌中,我讀出了“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的收穫;從詩歌中,我讀出了“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閒適;從詩歌中,我讀出了“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的愉悅……
在詩歌中,有酸甜苦辣,有喜怒哀樂,他是塵封的歷史,是智慧的結晶,讓我們用心去閱讀,去聆聽。
詩歌的作文 篇4
早在春秋時期,《詩經》這一文學經典就已出世了。而中國馳騁千年的詩歌藝術,也從此拉開了序幕。即便已是數千年前的詩賦,卻已產生了賦、比、興等手法,如今讀來,仍是朗朗上口,意境無窮。在西方的大約同一時期,希臘與羅馬文明先後出現,而其文學藝術精粹的代表之一,是古羅馬盲詩人荷馬所作的《荷馬史詩》。可見在精煉簡潔這一點上,輕靈的中國古詩,略勝於西方冗長的史詩。當然,二者功能不同,不能進行直接對比,但簡潔仍是大部分中國古詩的特點。
雖然形式簡潔,但中國古詩的內涵,可一點都不簡單。膾炙人口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兩句,短短二句十字,卻從心靈與現實中對一個遊子進行了雙重剖析,用細膩的畫筆勾勒出了一個遊子思鄉懷親的淒涼悵然,並用如此簡潔易懂的語言描繪了一幅畫面感無窮的景象。這樣細膩的古人情感,用油畫表現太過直白,用其他文學體裁均嫌累贅,還是中國古詩,最適合表達這複雜多樣的景與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古詩的重重意境與層層思想,都熔鍊在簡短的文字之中了。
工整易誦讀,也是古詩的一大特點。有四言、五言、七言,有古體、歌行體,有絕句、律詩……古詩講究節奏與音律平仄,能夠在這樣嚴格的規律之下,做出如此動人的詩賦,中國古詩堪為奇蹟!
中國古詩的特點,還有許許多多,在此就不做一一贅述。但身為中國人,身為華夏民族的傳人,我們在為先祖們藝術所折服之同時,要銘記,奮力傳承與發展這樣精妙絕倫的中華藝術,斷不可讓詩賦成為千古絕唱!
詩歌的作文 篇5
詩意生活源於人們內心的和諧。季羨林曾說過:“真正的和諧,源於人們內心的和諧”。一個人的生活態度和心裡想法,往往是內心的真實反映。所以特蕾莎修女給每個窮人帶去關愛,袁隆平為飢餓中的人們送去希望。當一個人內心和諧,帶著對萬物的愛去生活,那麼這個人的生活富有詩意。
詩意生活也是人們對理想的一份信念。當一個人有了自己的理想,併為之去奮鬥、拼搏時,他的生活是富有詩意的,東晉田園詩人陶淵明,他創造的不僅僅是詩歌,更是自己對人生價值的新認識,所以他的詩連同他的人共同成就了詩意生活的典範。海德格爾說過,人應當詩意地棲居。我以為,所謂詩意地棲居,指的也就是維護自己的理想不被世俗染黑。
如何使生活富有詩意?前人告訴我們,詩意生活需要人們從閱讀中汲取養料。讓閱讀成為生活的一部分,生活才可以變得詩意。詩意生活要人們從儒、道、量、法等家的典籍中去探究為人之道,要從司馬遷的《史記》中開啟歷史明鏡,要從唐詩宋詞之中頓悟文章之法。當你瞭解了為人之道,懂得了歷史明鏡,頓悟了文章之法,那麼你的靈魂便開始得到滋潤。你的人生便開始富有詩意。
在當今社會中,擁有物質生活的人非常多,可真正擁有幸福的卻少之又少。很多人以為有錢就是擁有了幸福,有錢就有了詩意,其實他們在得到充足的物質後,心靈會陷入一種失落和空虛之中,因為他們的生活被忙碌所充斥,被人與人之間的冷漠與戒備所充斥,實在是單調無味。
我們要努力去追求這種詩意生活,帶著愛去生活。當世界充滿愛時,人們才會得到這種“高尚”的詩意生活,生活也會因此而“富”起來。
詩歌的作文 篇6
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白牆黑瓦,曲水流觴,點點滴滴,零零散散,流露出的都是溫溫婉婉,簡簡單單的意境。這就是江南。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李清照是我十分敬佩的一位女子,她在風雨飄零的宋,縱使心中萬般悲苦,但是她卻依然留有詩意在心中。
留了詩意在心中,即使生活幾番坎坷,依然能夠保持恬淡自若的心境。
“嫋嫋城邊柳,青青陌上桑。”這是多麼詩意的居住環境。“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陶淵明所向往的意境正是反映了他的心中充滿了詩意,才不願為五斗米折腰。
當今是一個嚮往“快”的時代,世人的心中充滿的都是錢財利益,純潔的詩意已經被驅趕的沒有棲身之地了。當我仰望天際想要感受“寵辱不驚,閒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外雲捲雲舒。”巨大的廣告牌橫亙其中總不讓我遂願;當我眺望,想要領會“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豪情壯志時,急促的汽車鳴笛聲打破了我的思緒……那閒情逸致都去哪了?
“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教會我做人;“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教會我讀書;“大肚能容,容世間難容之事;笑口常開,笑天下可笑之人。”教會我與人相處。這些詩意,我想我應該永遠也難以忘記。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一位美好的少女便躍然於紙上。“所謂伊人,在水一方。”展現了詩意的美。
我們不能回到樸素真實的古代,不能散發弄扁舟,不能采薇而食,不能悠然採菊,也不能種豆南山,我們能做的,就是靜靜去觸控那些詩句,留點詩意在心中。
詩歌的作文 篇7
母愛綿綿如詩,溫婉且雋永。
窗外,寒風呼嘯,萬家燈火闌珊,明月高照。窗內,刺眼的白熾燈下,我在苦思冥想。一道題解了許久,各種條件仍是剪不斷,理還亂。心中湧出一股挫敗感,我拋了筆,煩悶的趴在桌上,周圍壓抑的空氣使我喘不過氣。如此日復一日枯燥的生活,我心煩意亂。
冷風拍打著窗子,毫無節奏。忽的,我聽到書頁相合的聲音,輕微,卻又夾雜著急促與關心。彷彿蓋過了嘈雜的風聲。突兀,卻使我的心緩緩平靜。是母親,她一直在我身後看書,從未離去,她太安靜了,以至於我幾乎忽視了她。可是我能感覺到,身後,有關心的目光。
“累了?”背後溫婉的聲音傳來,有著使人安心的魔力。“嗯。”不知怎的,鼻頭有些酸酸的,心中彷彿有無限委屈湧了上來。
我起身,向母親走去,疲倦的依偎在她的懷中,頭悶在她的臂彎裡,閉上眼,貪婪的嗅著她身上的味道。“累了就歇會兒。”她輕柔的撫著我的肩膀。溫和的聲音在頭頂響起。我抬起頭,望著她慈祥的眸子,使我放鬆了許多。“好。”我又向她懷中蹭了蹭,略有些撒嬌道:“我渴了。”的確,方才不斷地讀題使我口乾舌燥。母親笑了笑,朝桌上努了努嘴,並未言語。我疑惑地抬起頭,順著目光望去,原來,一杯白開水安靜地佇在燈下,柔和的光影折射到書桌上,有種靜謐般的美好。水冒著騰騰霧氣,暖熱了四周的空氣。我端起水杯,透過氤氳的霧氣,仍可清晰的望到那雙柔和的,帶笑的眼睛。
玻璃杯中的白開水,晶瑩剔透,將它無雜質的本心完全展現在我的面前。平淡無奇的它不渲染,不張揚。以那神聖的無色,靜立在我的桌前,同母親一樣,低調,且不引人注目。可她就在那兒,一直都在那兒,陪著我,直至深夜,無論秋夏春冬,寒來暑往。
無味的白開水,和著濃濃的母愛,有了甘甜的味道。無味的生活,有了濃濃的母愛,多了詩般的美好。
我回到桌前,又開始寫作業,面前,又放著一杯滿滿的白開水。身後,又傳來翻動書頁的聲音。
詩歌的作文 篇8
詩意的美麗和曼妙,並非只存在於有形的文字之中,其實,她在我們心靈的原野上綻開著更加迷人的花朵,閃耀著更加絢麗的色彩,讓我們常常陶醉在她的馨香裡,陶醉在她如霞似錦的燦爛裡,陶醉在她如月明星輝般的夢幻裡……
心情如詩,是因為我們常常能感受到:生命如花,我們能不斷的感受到其美豔;生命似果,我們能不斷的感受到其甘甜;生命如風,我們能不斷的感受到其自由,生命似雲,我們能不斷的感受到其舒展;生命如水,我們能不斷的感受到其變幻;生命似山,我們能不斷的感受其巍然……
心情如詩,是因為我們常常能感受到:生命如琴,我們能夠不斷的在琴絃上,奏出我們的夢幻曲;生命似舟,在生活河流裡,我們能不斷的欣賞到兩岸旖旎的風光。
心情如詩,是因為:我們能從看到的每一片樹葉上,讀懂生命曾經揮灑過的激情和浪漫;我們能從自己踏過的每一塊石頭上,洞悉大地曾經有過的滄桑;我們能從一支蘆葦中,聽到歲月曾經有過的歌唱;我們能從一顆珍珠上,看到蔚藍的大海曾經對它的浸潤;我們能從一粒雪花上,看到遙遠北方的那片冰晶玉潔的蒼茫……
心情如詩,是因為:我們能從親情中,常常感受到一種無微不至的關懷,感受到自己還像一個被人呵護的孩子;我們能從友情中,常常感受那種高山流水遇知音的快樂,感受到這山歌來那山和的美妙;我們能從愛情中,常常感受到心靈的燃燒,感受到自己像一支風笛,被我們的愛人吹出一支支幸福的歌謠。
心情如詩,是因為我們常常能感受到:我們的事業,正是我們生命藝術的具體體現,所以,我們總是在藉助夢想的色彩為她著色,藉助宗教般的虔誠之刀把她雕刻的玲瓏剔透,藉助胸中的激情之火煅制著她的輝煌。人生的追求,常常讓我們的靈魂遊弋在詩意的海洋裡,漫步在音樂的花叢中。
心情如詩,是因為:當我們在讀書的時候,我們能感受到自己的靈魂與智者或哲人的對話,我們的質疑,常常讓他們陷入又一次的深思,我們的困惑,常常引來他們慷慨激昂的演說,我們的覺悟,常常讓他們露出孩子般純真的微笑。書籍常常像中世紀的古老馬車,載著我們的靈魂,在知識的原野上穿行。
心情如詩,是因為:當我們揹著行囊走在青山中的時候,我們常常能把映入我們眼簾的座座山峰和無限的風光,融入我們的心靈,把它們變成我們精神世界中的一道道美麗的風景,氤氳成我們心靈中的一行行優美的詩句。我們的自然之母,無時無刻不是在努力著把她的兒女們,都培養成一個個抒情的詩人……
如詩的心情,就寫在我們的臉上,那燦爛的笑容,就是我們的心情創作的最美的詩章。一個哲人曾說過:“即使是在最難堪的時候,是在最艱難的時刻,哪怕是面臨死亡威協,只要你還能笑,還能歌,還能說出幽默的俏皮話,還能吹出輕鬆的口哨,那麼,你就是一個心情永遠如詩的人,一個永遠都對美好的東西充滿嚮往的人,一個永遠都會有希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