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詩歌> 關於詩歌的名言

詩歌的名言

關於詩歌的名言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優秀的名言吧,巧用名言有助於我們正確對待學習、生活、成長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培養健康、有益的興趣愛好。你還在找尋優秀經典的名言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關於詩歌的名言,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詩歌:詩的內在和諧是透過聯想來傳達的

  詩是迷醉心懷的智慧。——(黎巴嫩作家)紀伯倫

  詩不是一種表白出來的意見。它是從一個傷口或是一個笑口湧出的一首歌曲。——(黎巴嫩作家)紀伯倫

  人的種種情感在詩中以極其完美的形式表現出來;彷彿可以用手指將它們拈起來似的。——(印度作家)泰戈爾

  歌聲在空中感到無限,圖畫在地上感到無限。詩呢,無論在空中、在地上都是如此。——(印度作家)泰戈爾

  僅僅有美,對詩來說是不夠的。詩應該打動人心,把聽從的靈魂引導到詩的意境中去。——(古羅馬詩人)賀拉斯

  詩歌能躲過墳墓,使偉大的業績永垂青史,使英名代代相傳。——(古羅馬詩人)奧維德

  作為一種理性的功能,詩的目的在於產生驚奇感。(義大利軍事家)馬志尼

  無韻的詩句,是沒有靈魂的肉體。——(英國作家)斯威夫特

  一般來說,詩可以理解為"想象的表現"。自有人類便有詩。(英國詩人)雪萊

  如果詩的.寫成不能像樹葉發芽那樣自然,倒不如不寫為妙。(英國詩人)齊慈

  詩不可同化於科學和倫理,一經同化,便是死亡和衰退。——(法國詩人)波德萊爾

  詩是翻騰的內心之嘆息。(法國作家)普呂多姆

  和諧是詩的語言的生命。——(中國作家)郭沫若

  詩是藝術的語言——最高的語言,最純粹的語言。(中國詩人)艾青

  偉大的詩,是民族最珍貴的寶石。——(德國作曲家)貝多芬

  詩本不過是由夢演變而來的。(奧地利心理學家)弗洛伊德

  詩是神的詞句,詩未必只存在於韻文之中。詩到處洋溢著,凡是有美和生命的地方就有詩。——(俄國作家)屠格涅夫

  詩歌是一團火,在人的靈魂裡燃燒。這火燃燒著,發熱發光。——(俄國作家)列夫·托爾斯泰

  詩的詞句含有能走動的意義與能飛翔的音樂。——(印度作家)泰戈爾

  關於詩歌的名言2:

  1、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詩經·周南·關雎)

  2、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詩經·小雅·采薇)

  3、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詩經·王風·黍離)

  4、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詩經·衛風·淇奧)

  5、一日不見,如三秋兮。(詩經·王風·采葛)

  6、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詩經·鄭風·子衿)

  7、所謂伊人,在水一方。(詩經·秦風·蒹葭)

  8、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詩經·衛風·碩人)

  9、手如柔荑,膚如凝脂。(詩經·衛風·碩人)

  10、人而無儀,不死何為。(詩經·{風·相鼠)

  11、言者無罪,聞者足戒。(詩經·大序)

  12、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詩經·小雅·車轄)

  13、他人有心,予忖度之。(詩經·小雅)

  14、高岸為谷,深谷為陵。(詩經·小雅)

  15、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詩經·小雅·鶴鳴)

  16、靡不有初,鮮克有終。(詩經·大雅·蕩)

  17、投我以桃,報之以李。(詩經·大雅·抑)

  18、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尚書)

  19、滿招損,謙受益。(尚書·大禹謨)

  20、防民之口,甚於防川。(國語·周語)

  21、從善如登,從惡如崩。(國語)

  22、多行不義必自斃。(左傳)

  23、輔車相依,唇亡齒寒。(左傳)

  24、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左傳)

  25、欲加之罪,何患辭。(左傳)

  26、言之無文,行而不遠。(左傳)

  27、不去慶父,魯難未已。(左傳)

  28、外舉不棄仇,內舉不失親。(左傳)

  29、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左傳)

  30、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左傳)

  31、曲則全,枉則直。(老子)

  32、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

  33、知足不辱,知止不殆。(老子)

  34、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老子)

  35、將欲取之,必先之。(老子)

  36、天網恢恢,疏而不漏。(老子)

  37、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老子)

  38、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老子)

  39、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老子)

  40、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臺,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老子)

  41、言必信,行必果。(論語·子路)

  42、既來之,則安之。(論語·季氏)

  43、朝聞道,夕死可矣。(論語·里仁)

  44、是可忍,孰不可忍。(論語·八佾)

  45、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論語·述而)

  46、敏而好學,不恥下問。(論語·公冶長)

  47、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論語·顏淵)

  48、仰之彌高,鑽之彌堅。(論語·子罕)

  49、學而不厭,誨人不倦。(論語·述而)

  50、人無遠慮,必有近憂。(論語·衛靈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