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 關於《愛國詩句》的賞析

《愛國詩句》的賞析

關於《愛國詩句》的賞析

  《愛國詩句》賞析

  以國為國,以天下為天下《管子》

  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白馬篇》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岳陽樓記》

  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十一月四日》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示兒》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過零丁洋》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日知錄·正始》

  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十一月四日》

  遺民淚盡胡塵裡,南望王師又一年《秋夜將曉出》

  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赴戍登程口

  》國破尚如此,我何惜此頭《就義詩》

  契闊死生君莫問,行雲流水一孤僧《過若松町》

  一寸丹心圖報國,兩行清淚為思親《立春日感懷》

  一身報國有萬死,雙鬢向人無再青《夜泊水村》

  位卑未敢忘憂國《病起書懷》

  中夜四五嘆,常為大國憂《經亂離後天恩流夜郎》

  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示兒》

  胡未滅,鬢先秋,淚空流《訴衷情》

  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書憤·其一》

  朱門沉沉按歌舞,廄馬肥死弓斷絃《關山月》

  千年史冊恥無名,一片丹心報天子《金錯刀行》

  卻將萬字平戎策,換得東家種樹書《鷓鴣天》

  天下英雄誰敵手?生子當如孫仲謀《南鄉子》

  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破陣子》

  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永遇樂》

  欄杆拍遍,無人會、登臨意《水龍吟》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夏日絕句》

  歸來報名主,恢復舊神州《送紫巖張先生北伐》

  暖風燻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題林安邸》

  辜負胸中十萬兵,百無聊賴以詩鳴《讀陸放翁集》

  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易水歌》

  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論語·子罕》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離騷》

  烈士暮年,壯心不已《龜雖壽》

  大丈夫寧可玉碎,不能瓦全《北齊書·元景安傳》

  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滕王閣序》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從軍行》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出塞》

  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涼州詞》

  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南園》

  欲為聖明除弊事,肯將衰朽惜殘年《左遷之藍關》

  錦繡河山收拾好,萬民盡作主人翁《記南征諸將》

  毛文錫--《臨江仙》

  暮蟬聲盡落斜陽,銀蟾影掛瀟湘。

  黃陵廟側水茫然。

  楚江紅樹,煙雨隔高唐。

  岸泊魚燈風颭碎,白萍遠散濃香。

  靈娥鼓瑟韻清商。

  朱弦悽切,雲散碧天長。

  註釋

  1.銀蟾:月亮。

  2.楚江:流經楚地的長江。

  3.颭:風吹物使其顫動。

  4.清商:古代民樂簡稱。

  5.朱弦:瑟弦的美稱。

  賞析

  迷濛的月色,迷濛的煙寸,迷濛的燈影,迷濛的花香,心上人呀,你隱在這迷濛的境界裡,這迷濛的境界有許多迷濛朧的故事。黃陵廟中祭祀著大舜的兩個美麗的妃子,她們依然含淚企盼夫君歸來嗎?楚王夢遊高唐遇到的那位巫山神女,依然"旦為朝雲。

  暮為行雨,朝朝暮暮,陽臺之下"嗎?還有湘水之神,那多情的湘夫人,依然在彈奏在彈奏著哀婉的錦瑟吧?心上人呀,你隱在這些迷濛而悽豔的故事裡。但我苦苦尋覓,卻尋不到你,你真是"所謂伊人,在水一方"呀!雲散了,天晴了,消散了那迷濛的境界,消散了那迷濛的故事,也消散了你的身影,我的希冀……

  孫光憲--《風流子》

  茅舍槿籬溪曲,雞犬自南自北。菰葉長,水葓開,門外春波漲綠。聽織,聲促,軋軋鳴梭穿屋。

  註釋

  ⑴槿(jǐn)籬:密植槿樹作為籬笆。溪曲:小溪彎曲處。

  ⑵菰(gū)葉:多年生草本植物,多生於我國南方淺水中。春天生新芽,嫩莖名茭白,可作蔬菜。秋天結實如米葉菰米,可煮食。

  ⑶水葓(hóng):即葒草。生於路旁和水邊溼地,喜陽、溫暖和溼潤,耐瘠薄,不擇土壤,在溼地裡野生。

  譯文

  在一條小溪拐彎的地方,有一所周圍圍著槿樹籬笆的茅舍。雞鳴狗吠之聲,時斷時續,從草房的南邊和北邊傳來。水邊的茭白的葉子已經長大,茭白也可以採來做成美味的菜了。那葒草,葉呈紅色,也已開放。門外池塘裡盪漾著碧波。雖然,在茅舍外,看不見那忙於織布的農家婦女,但她那“軋軋鳴梭”的急促的.織布聲,卻從房屋裡傳到外邊來。

  賞析

  孫光憲生長在五代的後唐和北宋初期。他很勤學,博通經史。這首《風流子》,在他的八十多首詞中,是別具一格的。它描寫了田園、村舍的風光,生活氣息很濃。詞中描繪的是一幅安詳的水鄉農家圖,連雞犬都在安詳地來回覓食,猶如從容不迫的散步,但作者更看出這安詳中不息的生機,在葉上,在花上,在門外流水,門裡人家。那軋軋織布聲卻是他驀然聽到的,就從他駐足留戀的流水家傳出。於是他知道,在這安詳中忙碌,有急而“促”的勞作。

  這是一首較早地描寫水鄉農舍風光的詞。作者以白描手法,描繪出一幅典型的具有水鄉特色的農舍圖,令人讀來有一種清新爽快之感。從“門外春波漲綠”中的“春波”二字可以看出,詞中所寫的應是春天裡田園、村舍的大好風光。春水綠波,曲溪澄碧在槿籬茅舍中傳出了織布的聲音。這首小詞內容豐富,凡水鄉農傢俱有代表性的東西,皆寫入詞中,有景有聲,雖無一字描寫人物,但從井然有序的庭院景物及織機聲,可以想見男耕女織的勤勞情況及水鄉農事繁忙的景象。全詞樸實無華,具有濃厚的生活氣息,表達了作者愛慕水鄉的思想感情。

  唐琬--《釵頭鳳》

  世情薄,人情惡,雨送黃昏花易落。曉風乾,淚痕殘。欲箋心事,獨語斜闌。難,難,難!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鞦韆索。角聲寒,夜闌珊。怕人尋問,咽淚裝歡。瞞,瞞,瞞!

  簡析

  唐琬這首詞,是對陸游所作的《釵頭鳳》詞的呼應。在唐琬看來,世道人情是那樣的險惡,一條封建禮法就把她和陸游這對恩愛夫妻活活拆散。遭受打擊的她猶如風雨黃昏中的殘花。滿腹心事無處訴說,只能忍受無奈和痛恨。此時唐琬,猶如鞦韆架上的繩索,飄飄蕩蕩,無法把握自己的命運。而更為不幸的是,改嫁後,連表達的自由也沒有了。長夜無眠,角聲淒涼,欲訴痛苦,只能強作顏笑。

  賞析

  唐琬是我國曆史上常被人們提起的美麗多情的才女之一。她與大人陸游喜結良緣,夫婦之間伉儷相得,琴瑟甚和。這實為人間美事。遺憾的是身為婆婆的陸游母親對這位有才華的兒媳總是看不順眼,硬要逼著陸游把他相親相愛的她給休了。陸游對母親的干預採取了敷衍的態度;把唐琬置於別館,時時暗暗相會。不幸的是,陸母發現了這個秘密,並採取了斷然措施,終於把這對有情人拆散了。有情人未成終生的眷屬,唐琬後來改嫁同郡宗人趙士程,但內心仍思念陸游不已。在一次春遊之中,恰巧與陸游相遇於沈園。唐琬徵得趙士程同意後,派人給陸游送去了酒餚。陸游感念舊情,悵恨不已,寫了著名的《釵頭鳳》詞以致意。唐琬則以此詞相答。

  詞的上片交織著十分複雜的感情內容。“世情薄,人情惡”兩句,抒寫了對於在封建禮教支配下的世故人情的憤恨之情。“世情”所以“薄”,“人情”所以“惡”,皆因“情”受到封建禮教的腐蝕。《禮記·內則》雲:“子甚宜其妻,父母不悅,出。”陸母就是根據這一條禮法,把一對好端端的恩愛夫妻拆散了。用“惡”、“薄”兩字來抨擊封建禮教的害人本質,極為準確有力,作者對於封建禮教的深惡痛絕之情,也藉此兩字得到了充分的宣洩。“雨送黃昏花易落”,採用象徵的手法,暗喻自己備受摧殘的悲慘處境。陰雨黃昏時的花,原是陸游詞中愛用的意象。其《卜算子曾藉以自況。唐琬把這一意象吸入己作,不僅有自悲自悼之意,而且還說明了她與陸游心心相印,息息相通。“曉風乾,淚痕殘”,寫內心的痛苦,極為深切動人。被黃昏時分的雨水打溼的了花花草草,經曉風一吹,已經幹了,而自己流淌了一夜的淚水,至天明時分,猶擦而未乾,殘痕仍在。這是多麼的痛心啊!以雨水喻淚水,在古代詩詞中不乏其例,但以曉風吹得幹雨水來反襯手帕擦不幹淚水,藉以表達出內心的永無休止的悲痛,這無疑是唐琬的獨創。“欲箋心事,獨語斜闌”兩句是說,她想把自己內心的別離相思之情用信箋寫下來寄給對方,要不要這樣做呢?她在倚欄沉思獨語。“難、難、難!”均為獨語之詞。由此可見,她終於沒有這樣做。只因封建禮教的殘酷不仁。這一疊聲的“難”字,由千種愁恨,萬種委屈合併而成,因此似簡實繁,以少總多,既上承開篇兩句而來,以表現出處此衰薄之世做人之難,做女人之更難;又開啟下文,以表現出做一個被休以後再嫁的女人之尤其難。

  過片“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鞦韆索”,這三句藝術概括力極強。“人成各”是就空間角度而言的。作者從陸游與自己兩方面設想:自己在橫遭離異之後固然感到孤獨,而深深愛著自己的陸游不也感到形單影隻嗎?“今非昨”是就時間角度而言的。其間包含著多重不幸。從昨日的美滿婚煙到今天的兩地相思,從昨日的被迫離異到今天的被迫改嫁,這是多麼不幸!但不幸的事兒還在繼續:“病魂常似鞦韆索。”說“病魂”而不說“夢魂”,顯然是經過考慮的。夢魂夜馳,積勞成疾,終於成了“病魂”。昨日方有夢魂,至今日卻只剩“病魂”。這也是“今非昨”的不幸。更為不幸的是,改嫁以後,竟連悲哀和流淚的自由也喪失殆盡,只能在晚上暗自傷心。“角聲寒,夜闌珊,怕人尋問,咽淚裝歡”四句,具體傾訴出了這種苦境。“寒”字狀角聲之淒涼怨慕,“闌珊”狀長夜之將盡。這是徹夜難眠的人方能感受得如此之真切。

  大凡長夜失眠,愈近天明,心情愈感煩躁,而此詞中的女主人公不僅無暇煩躁,反而還要嚥下淚水,強顏歡笑。其心境之苦痛可想而知。結句以三個“瞞”字作結,再次與開頭相呼應。既然可惡的封建禮教不允許純潔高尚的愛情存在,那就把它珍藏在心底吧!因此愈瞞,愈能見出她對陸游的一往情深和矢志不渝的忠誠。

  與陸游的原詞比較而言,陸游把眼前景、見在事融為一體,又灌之以悔恨交加的心情,著力描繪出一幅悽愴酸楚的感情畫面,故頗能以特有的聲情見稱於後世。而唐琬則不同,她的處境比陸游更悲慘。自古“愁思之聲要妙”,而“窮苦之言易好也”(韓愈《荊潭唱和詩序》)。她只要把自己所遭受的愁苦真切地寫出來,就是一首好詞。因此,此詞純屬自怨自泣、獨言獨語的感情傾訴,主要以纏綿執著的感情和悲慘的遭遇感動古今。兩詞所採用的藝術手段雖然不同,但都切合各自的性格、遭遇和身分。可謂各造其極,俱臻至境。合而讀之,頗有珠聯璧合、相映生輝之妙。

  世傳唐琬的這首詞,在宋人的記載中只有“世情薄,人情惡”兩句,並說當時已“惜不得其全闋”(詳陳鵠《耆舊續聞》卷十)。此詞最早見於明代卓人月所編《古今詞統》卷十及清代沈辰垣奉敕編之《歷代詩餘》卷一一八所引誇娥齋主人說。由於時代略晚,故俞平伯懷疑這是後人依據殘存的兩句補寫而成。

  歐陽炯--《春光好》

  天初暖,日初長,好春光。萬匯此時皆得意,

  競芬芳。筍迸苔錢嫩綠,花偎雪塢儂香。誰把金絲裁剪卻,掛斜陽?

  賞析

  和煦的陽光,風和日麗,萬物快活地"競"芬芳。筍兒可著勁兒猛長、身子簡直要"迸"開了,迸出滿身嫩綠。花兒,羞羞答答的,"偎"在雪塢上,灑出滿世界濃香。透過那金絲般的柳枝,看得見一輪落日,彷彿它們就"掛"在斜陽上。

  吳西逸--《雙調·蟾宮曲·紀舊》

  折花枝寄與多情[一],喚起真真[二],留戀卿卿[三]。隱約眉峰[四],依稀霧鬢[五],彷彿銀屏[六]。曾話舊花邊月影,共銜杯扇底歌聲[七]。款款深盟[八],無限思量,笑語盈盈[九]。

  註釋

  [一]“折花枝”句:這裡暗用陸凱寄給范曄一枝梅花的典故。《太平御覽》九七引《荊州記》:“陸凱與范曄相善,自江南寄梅花一枝,詣長安與曄,與贈以曰:‘折花逢驛使,寄與隴頭人。江南無所有。

  [二]喚起真真:真真,美人名。《太平廣記》二八六:“唐進士趙顏於畫工處得一軟障,圖一婦人甚麗。顏謂畫工曰:‘世無其人也。如可令生,餘願納為妻。’畫工曰:‘餘神畫也。此亦有名,曰真真。呼其名百日,晝夜不歇,即必應之。應,即以百家彩灰酒灌之,必活’。顏如其言,遂呼之百日,盡夜不止。乃應曰‘諾’。急以百家彩灰酒灌之,遂呼之活。下步言笑,飲食如常。曰:謝君召妾,妾願侍箕帚,終歲,生一兒。年二歲,友人曰:‘此妖也,必與君為患。餘有神劍可斬之’。其夕遺顏劍。劍才及顏室,真真乃泣曰:‘妾南嶽地仙也。無何為人畫妾之形,君又呼妾之名。既不奪君願。今君疑妾,妾不可住’。言訖,攜其子,卻上軟障,嘔出先所飲百家彩灰酒。睹其障,唯添一孩子。皆是畫焉。”

  [三]卿卿:夫妻間的親暱稱呼。

  [四]眉峰:古人把美人的眉比作山,所以眉端叫做“眉峰”。

  [五]霧鬢:形容婦女頭髮的蓬鬆。

  [六]銀屏:華麗的屏風。

  [七]扇底歌聲:舞扇遮掩下唱的歌聲。

  [八]款款:形容忠貞不二。司馬遷《報任安書》:“誠欲效其款款之愚。”深盟:深深的誓言。

  [九]盈盈:儀態優美的樣子。《古詩十九首》:“盈盈樓上女,皎皎當窗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