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臘八節的詩
十二月作為一年的歲終之月,之所以稱做“臘月”,臘八節是比較重要的節日,下面一起去欣賞一些描寫臘八節的詩吧!
描寫臘八節的詩
清·顧夢遊——《臘八日水草菴即事》
清水塘邊血作磷,正陽門外馬生塵。
只應水月無新恨,且喜雲山來故人。
晴臘無如今日好,閒遊同是再生身。
自傷白髮空流浪,一瓣香消淚滿巾。
北齊·魏收——《臘節》
凝寒迫清祀,有酒宴嘉平。
宿心何所道,藉此慰中情。
唐·杜甫——《臘日》
臘日常年暖尚遙,今年臘日凍全消。
侵凌雪色還萱草,漏洩春光有柳條。
縱酒欲謀良夜醉,還家初散紫宸朝。
口脂面藥隨恩澤,翠管銀罌下九霄。
清·道光帝——《臘八粥》
一陽初夏中大呂,谷粟為粥和豆煮。
應時獻佛矢心虔,默祝金光濟眾普。
盈幾馨香細細浮,堆盤果蔬紛紛聚。
共嘗佳品達沙門,沙門色相傳蓮炬。
童稚飽腹慶州平,還向街頭擊臘鼓。
北齊·魏收——《臘節》
凝寒迫清祀,有酒宴嘉平。
宿心何所道,藉此慰中情。
宋·陸游——《十二月八日步至西村》
臘月風和意已春,時因散策過吾鄰。
草煙漠漠柴門裡,牛跡重重野水濱。
多病所須惟藥物,差科未動是閒人。
今朝佛粥交相饋,更覺江村節物新。
清·夏仁虎——《臘八》
臘八家家煮粥多,大臣特派到雍和。
聖慈亦是當今佛,進奉熬成第二鍋。
你可能也喜歡:
節日習俗:臘八節吃什麼?
徐州的臘八節怎麼過
傳統節日:臘八節的傳說
吃貨必看:臘八節的美食有什麼
描寫臘八節來歷
傳說,在古印度北部,即今天的尼泊爾南部,迦毗羅衛國有個淨飯王,他的兒子叫喬答摩·悉達多,年輕時就痛感人世生、老、病、死的各種苦惱,發覺社會生活徒勞無益,並對婆羅門教的神權極為不滿,於是,在他29歲那年,合棄王族的豪華生活,出家修道,學練瑜珈,苦行6年,大約在公元前525年,一天,他在佛陀伽耶一株菩提樹下,徹悟成道,並創立了佛教。在史傳中,這一天正是中國的農曆十二月初八日,由於他是釋迦族人,後來佛教徒們尊稱他是釋迦牟尼,也即是釋迦族聖人的意思。
據說在釋迦牟尼成佛之前,曾經修苦行多年,餓得骨瘦如柴,決定不再苦行。這時候遇見一個牧女,送他乳糜食用。他吃了乳糜,恢復了體力,便端坐在菩提樹下入定,在十二月八日成道。夏曆以十二月為臘月,所以十二月八日稱作臘八。中國漢族地區,將這一天作為釋迦牟尼的成道日,於是臘八成了佛教節日。佛教傳入我國後,各地興建寺院,煮粥敬佛的活動也隨之盛行起來,尤其是到了臘月初八,祭祀釋迦牟尼修行成道之日,各寺院都要舉行誦經,並效法佛成道前牧女獻乳糜的傳說故事,用香谷和果實等造粥供佛,名為臘八粥。這便是臘八粥的來歷。《百丈清規》說:“臘月八日,恭遇本師釋迦如來大和尚成道之辰,率比丘眾,嚴備香花燈燭茶果珍羞,以申供養。”寺院在這天舉行誦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