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社會實踐報告> 關於食品安全的社會實踐記錄報告(精選5篇)

食品安全的社會實踐記錄報告

關於食品安全的社會實踐記錄報告(精選5篇)

  一段難忘的社會實踐結束了,你收穫了什麼?這也意味著,又要準備開始寫實踐報告了。你想知道實踐報告怎麼寫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關於食品安全的社會實踐記錄報告(精選5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食品安全的社會實踐記錄報告1

  這些年食品安全事件的頻發,不僅使“食品安全”成為家喻戶曉的一個社會熱點詞彙,人人關注的焦點,同時,也引起社會各界人士對食品安全的重視,也極大提升了廣大人民群眾對食品安全的防範意識。孩子是祖國的未來,現今的中小學生對食品安全是怎樣的一個認識呢?

  縣食安委結合食品安全宣傳週活動的開展,組織監管工作人員展開了一次中學生食品安全知識調查。希望透過這次調查,可以掌握他們對食品安全的認知程度和影響因素,獲取校園相關教育情況,為開展有針對性的食品安全科普宣傳和食品安全監管提供科學依據,也藉此提高同學們的食品安全意識。

  一、調查結果及分析

  20XX年6月,我縣有關監管工作人員對七里營鎮中學100名高二學生進行了食品安全知識問卷調查,共發放調查問卷100份,收回100份,有效問卷100份。

  根據統計問卷所反映的內容,主要有以下情況:

  (一)與家人、同學或是朋友經常談論有關食品安全問題佔21%,由於頻發食品安全事件才開始談論的佔32%,只是偶爾會聊上幾句的佔45%;從課堂上了解到食品安全方面的知識佔6%,由網路電視廣播瞭解到佔67%,閱讀報刊雜誌佔22%;對食品安全的專用名詞如QS(食品質量安全市場準入標誌)的瞭解佔19%,HACCP(危險分析和關鍵控制點)體系佔4%;認為自己的食品安全意識很高的佔6%,一般佔75%,比較差佔14%。

  情況分析:中學生當中關注食品安全的不多,自我防範意識不強,對食品安全相關專用名詞81%的人不知道,他們所瞭解的食品安全相關知識大部分來自網路電視廣播,說明對中學生的食品安全知識教育匱乏。目前學生對食品安全方面的資訊知識主要來源於網路、電視和家長,透過這些媒介雖然對學生的食品安全知識和維權意識有提高,但是仍然比較薄弱,畢竟這些知識的來源有限。

  (二)該校高中部學生全部住校,仍有22%的學生選擇在校外小餐館或流動攤點吃飯,其中81%的覺得比食堂味道好,品種多,37%的是因為校園食堂不衛生。

  情況分析:學生絕大部分認為校園食堂飯菜不好吃,卻很少有關注食品是否衛生、安全,說明消費安全意識不強。

  (三)購買食品看廠家、品牌、產地的佔57%,看食品生產日期和保質期佔92%;只有14%的從來沒有買到過不安全的食品,7%的經常買到,79%的有過但很少;買到不安全的食品向有關行政部門申訴佔3。5%,自認倒黴佔55。8%。

  情況分析:大部分學生購買食品有基本常識,但買到不安全食品卻很少有人知道向相關部門舉報,大部分選擇自認倒黴,不知道維權,說明相關職能部門對食品安全相關法律法規宣傳力度不夠。

  (四)大部分學生擔心地溝油等非食用油流入餐桌、食品加工不清潔、食品中違規使用新增劑,少部分擔心散裝食品衛生及轉基因食品;大部分認為我國當前食品安全問題較嚴重,呈惡化趨勢,需加強治理,認為搞好食品安全靠行政主管部門加強監督、消費者需提高自身食品安全意識、對生產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企業嚴加懲罰各佔三分之一。

  情況分析:大部分學生對散裝食品的質量比較疏忽,對轉基因食品不是太清楚,說明對散裝食品仍然缺乏足夠的辨別能力,81%的學生不知道QS是什麼,更不知道國家有對散裝速凍食品等十類食品必須加帖QS標誌的要求。對搞好食品安全問題大部分還是依靠政府監管,提高自身安全意識不強。

  二、措施與建議

  針對以上調查統計結果及分析,提出以下措施與建議:

  (一)加強宣傳教育。“教育從娃娃抓起”,食品安全是關乎人人的重大基本民生問題,不僅成年人要學習食品安全知識和相關法律法規,孩子們更要從小學習掌握一些食品安全基本知識。

  建議一方面在校園利用黑板報、校園廣播、趣味文體活動等形式宣傳食品相關法律法規、衛生知識、消費常識;另一方面,開設食品安全課堂,作為學生的必修課,系統學習食品從種植、養殖、生產加工、流通到餐飲服務各環節簡單的食品安全知識及法律法規;再一方面,相關職能部門可以定期走上課堂,開展消費維權教育,增強學生的自我保護能力和維權意識,切實維護學生的合法權益,遇到不安全食品向相關部門舉報,發現價格不合理可以向消費者協會舉報。

  (二)加大檢查力度。相對來講學生消費安全意識比較薄弱,相關職能部門要盡職盡責,加強日常監管。一是對校園食堂及校園周邊的餐飲服務單位嚴格監管。

  從從業人員健康、食品安全知識培訓檔案、環境衛生、食品進貨檢驗和索票索證制度及執行情況、原料儲存、餐具清潔等各項內容進行重點檢查,嚴格監管。

  二是對校園裡面及周邊超市、小攤販嚴格監管。相關職能部門相互溝通配合,不斷整治規範校園周邊的食品攤販的經營,開展聯合執法,對校園周邊的食品商店、超市、餐飲店進行專項整治,對銷售假冒偽劣、過期變質的食品經營者依法進行查處,取締校園周邊的流動攤販,淨化校園及周邊消費環境,以確保學生飲食安全。

  (三)強化輿論導向。對於孩子們來說媒體宣傳很關鍵,他們瞭解食品安全事件大多是從電視或網路上,購買零食看廣告的多,所以大多數學生認為目前應該採取輿論監督提高學生的食品安全意識。

  建議媒體要進一步加強食品安全方面的宣傳力度,大量曝光報道食品安全事件,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引導學生關注食品安全方面的新聞報道,激發他們參與食品安全宣傳的熱情。

  社會廣泛關注,各部門加強監督宣傳,全力做好校園食品安全工作。

  食品安全的.社會實踐記錄報告2

  一、食品安全機構建設和經費保障情況。

  為了加強我市食品安全管理,規範食品市場秩序,確保食品安全,我局成立了以局長為組長,分管副局長為副組長,成員由調控科、監督檢查科、產業科、軍糧供應站、糧食儲備庫負責人組成的食品安全工作領導小組。全面落實地方政府對食品安全負總責的責任,並對領導小組開展日常工作給予必要的經費保障,成立了由5人組成的糧食執法小組進行食品安全檢查。狠抓落實、保證人員、經費、責任、措施到位。

  二、對食品安全整治情況。

  1、抓日常監管。一是從源頭抓起,加大對面粉加工企業採購小麥的管理,幫助建立糧油經營臺賬;二是抓好糧食經紀人的監管,監督收購糧食質量,保障原糧質量達到國家標準;三是加強對所屬糧油經營企業的監管,杜絕不合格糧食的入庫,定期對庫存量是進行質量檢驗,保障庫存糧食質量。

  2、抓集中整治。在“春節”“五一”前期,積極佈置食品安全檢查工作,向主要領導彙報檢查的內容和範圍,召開專題會議共四次。由分管領導親自帶隊和工商局市場監管局密切配合,檢查了坐攤收購糧食的業戶4家,下達責令整改通知書1份。

  三、食品安全專項整治情況。

  制定專項整治方案,根據方案開展工作,對工作落實情況進行總結,積極配合上級各職能部門開展濫用食品新增劑打擊違法新增非食用物質工作檢查,未發現違法行為及濫用新增劑現象。

  四、總結推廣成功經驗情況。

  積極開展食品安全體系建設工作,經xx市糧食局考評,評選出“放心糧油店”7家,“全國示範加工企業”1家,並將他們的成功經驗向全市糧油經營業戶推廣。

  五、明確職責分工情況。

  我局建立完善了各項規章制度,擬定了《xx市突發糧食事件應急預案》,制訂了《2013年食品安全工作計劃》和《2013年食品安全實施方案》,並根據計劃合理安排監督檢查工作,對我市從事糧食購、銷、加工的企業和個體工商戶進行了摸底調查,與工商局配合舉辦了400多人參加的糧食經紀人培訓班,發放了食品安全資料,開展《食品安全法》宣傳,使他們認真執行《食品安全法》的規定,確保糧食購銷質量。

  六、食品安全宣傳教育情況。

  制定宣傳方案,積極組織宣傳,把《食品安全法》貫徹到各生產、加工、流通企業,貫徹到人民群眾中去。

  一是透過廣播、電視、報紙等形式,宣傳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宣傳食品安全法律法規,提高群眾的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

  二是以事故為教訓,召集所屬企業負責人加大對安全生產以及食品安全的宣傳,本著對他人負責,對自已負責的態度,提醒大家吸取教訓,高度重視,加大督查力度。

  食品安全的社會實踐記錄報告3

  一、調查物件

  這次有關食品安全的社會調查以全市60名小學生為調查物件。

  二、調查時間:

  20××年11月15日

  三、調查方法

  我和三位同學透過兩種方法進行調查。一種是網路調查(在爸爸的幫助下,製作成網路版調查問卷,透過qq群發動調查);第二種是利用雙休日進繡山公園進行隨機調查。

  四、調查的結果與分析

  本次參與調查的男生有33人,佔總人數的55%;女生27人,佔總人數的45%。一年級學生有15人,佔總人數的25%;二年級學生有7人,佔總人數的11.67%;三年級學生有3人,佔總人數的5%;四年級學生有11人,佔總人數的18.33%;五、六年級學生都是12人,各佔總人數的20%。

  從早飯吃的地方資料可以看出我市小學生多數是比較注重的,女生比男生注重食品安全的地方多一些,國為少數(9名)男生愛在小店吃,其中竟有人愛在路邊吃,而女生只有少數(3名)愛在小店吃,並沒有人在路邊吃。

  其次,男生較愛在小灘小販購買食品,只有少數男同學不在小店裡買食品,女生多數不愛在小灘小販購買一些食品,只有極少數愛在小灘小販購買一些食品。

  並且男生多數在小店裡購買一些屬於三無食品的零食,女生只有個別去購買零食,可以說明男生不是非常注重食品安全。有些男女生因為罐頭食品較為好吃,就誤以為罐頭食品是衛生的,這可以說明全市可能會有極個別同學把好吃食品當成了食品安全的食品了。從以上幾個方面問題及其他問題可以看出現在的小學生並不是極為重視食品安全,只要好吃,方便,就顧上食品安全性了。

  五、結論與建議

  從上面的結果與分析可以看出,多數同學還是注重食品安全的,極少數同學有時會忘記一些食品安全的問題。在這裡我要提幾個建議:

  1、請各位家長叮囑自己的孩子注意食品安全問題;

  2、請同學們時刻告訴自己要注意食品安全問題;

  3、各班同學和老師將食品注意事項寫於紙上,貼於教室醒目的地方;

  4、學校可讓一位老師站在小店前,告訴學生不要購買零食;

  5、同學們互相提醒注意食品安全問題。

  總之,透過本次調查可以看出同學們的食品安全意識是高的,不過請個別對食品安全意識較低的同學引起注意。

  食品安全的社會實踐記錄報告4

  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食品安全問題也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關注,從最早的“蘇丹紅”到近期的“塑化劑”,這些危害人們身體健康的質大量侵入我們的生活,牛奶、雞蛋、鮮肉、果蔬這一列形形色色的食品安全問題就像全球爆發的金融危機一樣,徹底的席捲了我們生活,對我你們的身體健康造成了威脅。

  一、活動專案

  明確市民食品安全意識的強弱,清楚他們關注哪些方面的食品問題

  二、關鍵詞

  食品安全、意識、食品新增劑

  三、活動目的

  食品安全問題直接影響了廣大消費者的身體健康,而人工合成食品新增劑的使用則直接影響了食品的`安全性,人們要提高安全意識,看清其重要性,這樣才更有利於國民健康和經濟發展

  四、調查體現的幾個問題

  (1)消費者一味的追求味道而忽視了安全問題

  (2)食品的價格左右了消費者的消費範圍和食品質量

  (3)一些個體私營對新增劑的使用量和質量要求不達標

  (4)消費者因消費目的不同,單一的食品安全不引起其重視

  (5)消費者有安全意識卻不夠全面

  五、建議

  (1)作為廣大的消費者,不能單純的抱怨企業的道德缺失、不負責任,我們要從自己身上找原因,要提高食品安全的意識,面對五花八門的食品,我們不能過分的追求色香味。

  在選擇食品的時候,我們要將自己的健康放在第一位,同時,遇到不合理的、非法的使用食品新增劑或其他危害了消費者的利益時,要使用合法的手段博取自己的利益

  (2)加大食品安全的宣傳力度,提高安全意識,加大監控力度,從源頭控制好食品的質量,發揮廣大市民的監督作用,積極舉報偽劣商品,打擊非法制造不安全食品人員的勢力

  (3)消費者購買食品時應選擇信譽度較高的產品,並儘量到正規超市、商場購物,以保證所需昂食品的安全性

  (4)要養成正確認識和防範食品新增劑的意識,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買東西務必翻過來看包裝背面配料表的習慣,儘量買不含或少含新增劑的食品,樹立“簡單的懷疑”精神,“為什麼蛋糕的顏色這麼鮮豔?”“為什麼這種零食這麼便宜?”具備這種精神,在挑選食品時,將更有利於自身的健康

  六、心得感悟

  食品安全問題伴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同步走進了千家萬戶,成為了當下依舊不可小覷的問題,在前不久的“馬肉醜聞”風波中,我們可以清楚的認識到,食品安全沒有旁觀者,它是人命關天的大事,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的食品供應鏈已將世界各地的消費者聯絡在一起,而單單的在食品安全問題上,我們不能一味的就事論事,它所折射的種種現實讓我們每一個公民深思。

  食品安全的社會實踐記錄報告5

  為進一步加強我市學校食品衛生安全工作,消除不安全隱患,切實保障廣大師生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20xx年,市食品藥品監管局對全市開展學校食品安全專項檢查工作做了具體安排,集中時間對全市各類學校的食堂食品安全進行了監督檢查。

  一、主要工作情況

  (一)加強領導,落實責任

  為保障師生身心健康,市食品藥品監管局高度重視學校食堂食品安全工作,局領導親自抓,以對廣大師生健康高度負責的態度,嚴格依法行政,堅持突出工作重點,以點帶面,堅持明確工作目標,科學部署各項工作。

  同時,積極與教育行政部門取得聯絡,聯合下發了《韶關市學校食堂食品安全專項檢查方案》,採取食堂自查與集中檢查等措施,確保學校食堂食品安全工作的各項監管任務落實到位、責任到人,進一步提高學校食堂食品安全水平。

  (二)加大宣傳教育,提高食品安全意識

  一是充分利用各種宣傳活動,透過發放宣傳資料,食品安全知識問答片等方式方法大張旗鼓地宣傳食品安全法律、法規和基本常識,期間共發放各類宣傳資料、問答卡3500多份。

  同時,在局政務網站及時公佈《食品安全法》、《實施條例》及新出臺的《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辦法》等法律法規,飲食安全常識,食品安全預警資訊等內容,並公佈食品安全投訴舉報電話,完善突發食品安全事件應急處置制度,全方位營造校園食品安全環境。

  二是結合日常監管工作深入到學校中去開展食品安全指導和監督工作,宣傳食品安全知識,引導師生形成科學、安全、合理的飲食習慣,提高食品安全意識和防範能力。

  三是加強與教育行政部門聯絡,主動向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通報對學校食品安全狀況監督的結果,聯合教育行政部門從提高學校食堂從業人員的食品安全意識和食品安全常識入手,不斷強化學校食堂作為食品安全第一責任人意識,增強有關從業人員安全防範意識和責任意識。

  (三)突出重點,嚴格整治

  專項檢查工作開展以來,全市各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管部門堅持食堂自律與強化監管、全面推進與重點突破有機結合。利用9月中旬兩週的時間,抽調食品安全監管人員與市教育局工作人員聯合組成多路檢查組,集中對市區大、中、小學校、幼兒園進行了集中整治檢查,同時按照全市各類學校分佈情況,結合日常核發《餐飲服務許可證》工作,不斷加強對各類學校、幼兒園的日常食品安全監管工作。

  1、督促建立健全食品安全責任制。把督促學校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責任制作為學校食堂日常監管重點,要求學校將食堂食品安全工作作為學校日常管理重要內容,學校要與從業人員簽訂食品安全責任書。凡是對外承包食堂的學校,必須把保證食堂食品安全作為承包合同的主要內容,嚴格要求承包方把好食品安全准入關,切實加強監督檢查,督促承包人嚴格落實各項管理制度。

  2、進一步細化監督措施,加大監督檢查力度,確保學校各項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得到有效落實。

  一是嚴查從業人員健康查體檔案。核查是否建立從業人員健康查體和培訓檔案,從業人員是否持有效健康合格證明和經過食品安全知識培訓教育。

  二是嚴查索證索票制度和進貨臺賬。核查學校食堂採購食品及原料、食品新增劑及食品相關產品是否驗收,是否建立進貨臺賬,庫存食品是否在保質期內,原料貯存是否符合管理要求。重點檢查食品及原料、食品新增劑及食品相關產品是否存在國家禁止使用或來源不明的情況,嚴查食用油脂、散裝食品、一次性餐盒和筷子的進貨渠道和索證索票情況。

  三是嚴查清洗消毒落實情況。嚴格核查學校食堂配備有效消毒設施,消毒池是否與其他水池混用,消毒人員掌握基本知識,餐飲具消毒是否符合相關要求等情況,對不符合要求的學校均出具了監督意見,要求其限期整改到位。

  四是嚴查執行加工管理制度和留樣制度。核查原料清洗是否徹底,粗加工是否達到要求,是否生熟分開,是否存在交叉汙染;操作人員是否佩戴口罩。嚴查是否按規定留樣,是否具有留樣裝置,留樣裝置是否正常運轉。對未達到要求的學校,檢查人員均要求學校立即予以整改

  五是嚴查食品新增劑使用行為。認真核查食品新增劑採購和使用管理制度落實情況,使用品種和用量是否符合《食品新增劑使用衛生標準》,是否達到專店採購、專櫃存放、專人負責、專用計量工具、專用臺賬的要求。

  六是嚴查環境衛生整潔情況。核查學校食堂環境是否定期清潔和保持良好,“三防”設施是否完善,措施是否得力,防護效果是否達到要求。對還未達到要求的學校,執法人員均要求其馬上整改,並對整改落實情況進行復查。

  二、存在問題及困難

  從整體情況看,全市各類學校食品安全管理狀況良好,學校對食品安全管理均十分重視,建立健全並嚴格落實了相關食品安全管理和應急制度,從業人員責任明確管理到位。部分對外承包食堂的學校均能嚴格制定准入要求,督促承包人落實各項管理制度。存在的問題主要有:少數學校的消除鼠、蟑螂、蒼蠅和其他有害昆蟲及滋生條件的防護措施不夠,食堂衛生狀況未達到要求;部分學校沒有嚴格執行食品留樣制度,留樣操作不規範。

  部分民辦學校存在較多不足,普遍存在食堂設施裝置殘舊,“三防”設施不足,從業人員缺乏基本食品衛生安全常識,落實採購食品原料索票索證制度不完善等問題,食品安全管理工作需進一步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