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老院社會實踐活動報告
在人們越來越注重自身素養的今天,越來越多人會去使用報告,要注意報告在寫作時具有一定的格式。你還在對寫報告感到一籌莫展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敬老院社會實踐活動報告,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敬老院社會實踐活動報告1
為進一步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引導廣大青年學生實踐xx提出“四個新一代”的要求,弘揚首都大學生“始終奮進在時代前列,始終與黨和國家同呼吸、共命運”的優良傳統。使廣大青年學生加強理論學習的同時,在實踐中深入社會、瞭解國情,樹立對國家和人民強烈的責任感,不斷提升思想認識水平、專業理論素養和創新能力。根據學校黨委的工作指導精神,經研究決定開展xx年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活動。 面對這個“任務”,我和我的幾個朋友決定一起去街道上的一個敬老院去做義工,幫老人們做做事。開始時我與院長聯絡,在和院長說明來意之後,院長說:”可以啊!非常歡迎你們大學生來看望老人們!只是你們不需要做什麼義工,因為我們這有專門的服務員,清潔員,敬老院的衛生都是交給他們的,所以不用你們做什麼事。不過你們可以過來和老人們聊聊天,和她們嘮嘮家常,讓老人們高興高興,因為老人們的孩子都不在身邊,挺孤獨的。”聽了院長的這幾句話,我突然有一種很難受的感覺。是的,現在國家的經濟發達了,老人們可以生活在非常舒適的環境中,吃很多富有營養的東西,讓他們在身體上感到舒服,然而內心呢?內心的孤單,對經常說自己的很忙的孩子的思念之情,這些是金錢能過給予的嘛?隨後院長便給了我一份名片,讓我來的時候和她聯絡。
幾天之後,我們幾位同學一起去敬老院看望老人,開始時院長叫我們把廚房打掃一下,油煙機裡面很多油,並且高度較高,打掃起來不方便,於是叫我們打掃一下。在打掃過程中,不時有老人過來和我們聊天,讓我們累了就休息一會,不要熱著,到電扇底下涼一會。打掃了近半個小時後終於把廚房打掃完了。我們歇息一會後就去找老人們聊聊天,老人們拉著我們的手問寒問暖,瞭解我們在學習和生活上的情況,體現出了老一輩對年輕一代殷切的希望和關懷。我們也詢問了老人們的身體情況,和他們的生活情況。當問及他們在這裡想自己的孩子嗎這個問題,老人們都沉默了。有一個老人說怎麼會不想呢?但孩子們他們有工作啊!忙啊!沒時間過來。那他們一般都多長時間來看你們一次?一個星期,還是一個月啊?“他們一般不怎麼來,如果真的想他們了,給他們打個電話,他們也就會過來了,不過他們來也不會呆很長,坐一會,聊幾句他們就會走了,他們忙啊!沒有多少時間!” 確實,現在經濟發達了,生活的步伐加快了,要在這個社會上立足確實需要忙,然而再忙也不能不去看望,生你養你的父母啊!百善孝為先啊!一名記者問世界首富比爾蓋茨說:“世界上什麼不能等?”,沒想到比爾回答的不是機會,也不是不是商機等等,他說:“世界上最不能等的莫過於孝敬父母!”中國的文字中是有豐富內涵的,老字的老下面是一個匕字,若把匕字改為子,就是一個孝字啊!這裡的老人並非每個都還有健康的身體,他們是社會的弱體,他們更需要社會的關注。在雨天,由於身體的原因,也許他們正忍受著各種疼痛的折磨;在雪天,由於環境的限制,也許他們正忍受著寒冷的侵蝕,也許難得見到的冬日陽光,可能根本曬不到。那我們又在幹嘛呢?傾聽雨的歡唱,感嘆白雪美麗,在和煦的陽光下嬉戲。相比而言,我們是快樂的,而老人們是痛苦的。但是,我們又能做什麼呢?我們可以做的只能使給他們我們最真摯的祝福;看望他們,給他們少許的快樂!我們要解讀他們的人生,即將走到生命末端的他們又何所思何所想呢?未來的我們會像他們的兒女一樣嗎?把至親至愛之人就這樣託付給敬老院嗎?如果是那樣,那麼當最愛你的父母走了之後,一定會後悔!
當今社會,不知道孝敬老人的人不在少數,他們忘記了他們的父母含辛茹苦的把他們拉扯,在自己有能力掙錢吃飯後,就將年老的父母給拋棄!任由他們艱苦度日。 在回來時大家都笑容滿面的說:“來到這裡不時為了完成暑期的任務,看望老人們不是一種任務,而是一種教育,也是一種鍛鍊,更是我們的義務,老人需要社會的關心,社會也應該給予這些老人一定的關注。敬老愛老應該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常抓不懈的工作,我們當代大學生有必要和老人們多交流溝通,明白老人的苦處、難處,這有利於提高當代大學生的思想素質和道德素質。
老人,他們是社會的弱者,可曾經他們也是社會的創造者,祖國之棟樑!
到敬老院去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將自己活力釋放的同時,我們感到一種充實。這些活動很好的展現了當代大學生的風采,一方面培養當代大學生關心他人,敬老愛老的美德,另一方面也是接觸社會,瞭解社會,鍛鍊自己,我們有責任、有義務去關心他們,獻出自己的一份愛心。
老人,是需要我們關心的一個弱群體,我們應該不懈努力的`為他們創造一個良好的生存環境,以報答他們曾經為社會做出的貢獻!也將我們中國的傳統美德繼續更好的傳承下來
敬老院社會實踐活動報告2
為了給敬老院的老人們送去關懷和溫暖,讓他們感受到人間溫情並領略當代大學生服務社會的風采,我們小組做了很長時間的前期準備工作。從一次又一次的討論會到多次往返聯絡灞橋區“星光之家”敬老院負責人,我們付出了很多,也收穫了很多。我們制定了完善的活動計劃,明確了專案內容,細化了專案分工。委派小組成員聯絡院方負責人並多次實地踩點,熟悉路線和環境,協商活動細節,取得了不錯的效果,為後續活動的順利進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活動策劃書得到學院團委的批准後,我們立馬組織相關人員採購禮物,通知所有志願者準時出發,各項工作都安排得有條不紊。11月7日上午7時整,本小組全體青年志願者準時在點石成金廣場集合。大家打出西安思源學院文管學院的旗幟,浩浩蕩蕩的向灞橋區“星光之家”敬老院進發。
到了“星光之家”後,我們為志願者和老人們安排了一個小型見面會,並請學院負責人致宣誓詞。敬老院負責人向我們簡略介紹了敬老院的各項情況並對我們的到來表示歡迎。我們按照事先與院方共同擬定的活動方案,明確各位志願者的分工,讓他們發揮各自的專長展開勞動。並由專人負責懸掛本次活動主題“關愛夕陽紅,走進敬老院”的宣傳橫幅。
一部分細心且精通西安方言的志願者被安排與老人們聊天。他們沒有寒冷的天氣埋怨過一句,取而代之的是滿腔的熱情。這次看似普通的活動其中實際上蘊含了巨大的人性價值,它是一種美德,更是老人與大學生之間心與心的交流與溝通。在“星光之家”裡,各個上了年齡的老爺爺、老奶奶們,在他們年輕的時候也像如今的我們一樣,滿腔熱誠,擁有報效祖國,服務國家社會人民的遠大志向,並在他們青春依在的時候,為建設祖國,建設家園奉獻出自己寶貴的青春,拋灑自己滿腔的熱血,流盡自己辛勞的汗水。每個為祖國、為社會、為人民作出過貢獻的人們都值得我們尊重,我們應該好好尊敬他們,給他們以關懷、愛護,讓他們深刻體會到曾經為建設祖國而作出的努力沒有白費。其實老人啊,不是需要多麼豐富的物質、多麼舒服的享受,他們想要的是能夠受到別人的尊敬,能夠有人與他們交流,沒有那種人到老年就有的那種日落西山的寂寞、失落感,所以多與他們聊聊天,反而是給予他們最大的關懷。
雖然他們面對坎坷的人生總是一笑而過,但從他們的言語中,我真正體會到了他們的艱辛,一路走來有著太多的悲歡離合,有著太多的辛酸,是啊,他們已經很累了,他們需要休息,但更多的是關愛,是大家的愛。有幾個女生還主動幫老人修剪指甲。一部分力氣大、活躍好動、勞動熱情極度高漲的志願者被安排搬運雜物,打掃衛生,修理樹枝,擦窗戶,他們忙的不亦樂乎。大家都全身心的投入到了“星光之家”的生活和活動中去了。
敬老院社會實踐活動報告3
老人,是需要我們關心的一個弱群體,我們應該不懈努力的為他們創造一個良好的生存環境,以報答他們曾經為社會做出的貢獻!也將我們中國的傳統美德繼續更好的傳承下來!
往敬老院慰問主要緣由是關心老人還是應當從身邊做起,我們身邊就有老人,在很多人眼裡,敬老院是孤寡老人的棲息之所。而現在,很多子女成群的老人主動走進了敬老院。他們有的之前是教師、工程師、幹部,也有藝術工作者。選擇敬老院,由於子女工作忙、家裡樓層高、沒人陪自己聊天;更由於在這裡與同齡人朝夕相伴,共同的愛好愛好,相近的人生觀念,讓他們更能感到夕陽無窮好。
走進大門一名熱情的阿姨接待了我們,還一邊給我們講授敬老院的概況:敬老院創辦至盡將有二十年,有了一支較強經驗的管理機構和有一支較有經驗護理職員隊伍,鎮政府投資200萬元基礎設施。本院佔地面積10000多平方米,建築面積2800平方米,綠地面積佔總面積60%,房間有二人、三人、四人、全天 24小時護理,間間有衛生設施,食堂飲食生熟分開,專燒特具病號飯。敬老院現有床位220只,管理職員和護理職員共25名。 阿姨向我們講授到:敬老院裡其中50%以上的老人生活不能自理,多數患有神經官能症或老年痴呆症等疾病,給護理工作帶來極大的困難,而且交通不是非常方便。
我們分成了四個小組,前往不同的房間慰問不同的代養老人。起初在有些老人眼前大家還顯得很拘束,但個別活躍性情開朗外向的學生十分熱忱帶動了大家。有些老人患有老年痴呆症等等,同學們也耐著心和他們聊天,幫老人整理衣物,擦拭傢俱,聽老人講自己的過往,也與老人分享自己的校園生活。還為老人們表演了小節目,讓這些在孤獨中生活著的老人又一次露出了開心的笑臉
平時嬌生慣養的我們,走出校園來到社會,走進老人。把老人當作朋友一樣聊天,聽老人們的事蹟是如此的著迷,更讓人感到高心的是,竟然有的同學主動跑到外面小賣部買東西給老人。我們來的時候已預備了點水果,點心,還有月餅。可遠遠不夠,那些學生用自己平時的零花錢給老人們買吃的。這一幕深深印在我心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