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散文> 家鄉抒情散文(精選15篇)

家鄉抒情散文

家鄉抒情散文(精選15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寫過散文嗎?狹義上的散文是指與詩歌、小說、戲劇並行的一種文學體裁。你知道怎麼才能寫好散文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家鄉抒情散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家鄉抒情散文 篇1

  “金窩銀窩,不如自家狗窩”話雖糙,但理不糙,這是天涯遊子一句實實在在的心裡話。一曲《常回家看看》之所以能唱響大江南北,唱響華人世界。就是因為它激起了家情、鄉情的共鳴。

  眼看春節又近,“回家過年嗎?”成了人們最常用的一句問話。回家,始終是中國人心中抹不掉的情結。幾個通宵排隊守候,為的就是一張回家的車票。

  家,一個溫馨又能給予寄託和依靠的名詞。中國人把“詩書傳家”當作家庭興旺的座右銘,從而也使得延綿不絕的千年華夏文明,能透過家的渠道傳承。“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是古人對家這個概念理解的昇華。家是社會的細胞,“沒有家哪有國,沒有國哪有家”,這是家和國的辯證統一。“我們的大中華,好大的一個家”,表達了華夏後裔對富有民族情感的大家的深深眷戀。“四十年來家國,三千里地山河”,其實古人早就把家和國看成了不可分割的統一體。家有割不斷的血脈,家有忘不掉的情懷。家有彎彎的小船,和小船旁童年的阿嬌。

  家是男人休閒的牧場,在這裡,可以盡情釋放所有的疲憊和煩惱。家是女人避風的港灣,在這裡,能夠撫平所有的委屈和憂傷。家是孩子溫馨的鳥巢,總有一天他們會從這裡起航。家是老人耕耘的田園,播撒下希望的種子,收穫屬於他們自己的一片陰涼。

  闖蕩江湖的外鄉人總喜歡說:我的老家……老家是家的概念的擴大,指的就是家鄉。無論你出於何種原因離鄉背井,無論家鄉曾經給你帶來過多大的傷害。在離開家鄉的歲月裡,始終迴避不了一個現實,那就是對家的永恆的思念。水是故鄉清,月是故鄉明。故鄉的土,故鄉的月,都連著家。這裡有人生最美好的回憶,有抹不掉的家的情結。“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歷經離亂之後,最讓人牽掛的就是家。“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統統體現了割不斷的鄉情家情。

  “誰不說俺家鄉好”唱出了沂蒙老區人民對家鄉的讚美,“山那邊呀好地方”唱出了邊陲百姓對家鄉的頌歌。齊魯兒女都會以身居孔子家鄉而驕傲;“風蕭蕭兮易水寒”,燕趙豪客有著荊軻的豪放;“長太息以掩涕兮”,荊楚志士傳承了屈原的悲壯。“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說的雖是揚州,但江淮黎庶也常以此描述家鄉風情。“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講的雖是蘇州,但吳越兒女也以此表達思鄉情懷。“黃河在咆哮,黃河在咆哮”,這是華夏兒女在民族危亡時刻喊出的最強鄉音。家不僅給人溫暖,也給人力量。

  家是永遠無法磨滅的心靈印記,家也是永恆的心靈寄託。值此年終歲末,回家過年,可能就是漂泊異鄉的遊子最大的心願。顛沛流離久了,會感到身心具疲。那就回家吧,倦鳥終須歸林。即使沒有掙到錢,但只要安安全全地回到家裡,就是對妻兒老小的最大安慰。如果春風得意,那正是衣錦還鄉的好時候。這叫做榮歸故里,你的榮耀不僅是父母的榮譽,也是家鄉的榮耀。

  讓故鄉的風拂去你滿身的塵土,讓故鄉的水盪滌你疲憊的心靈。家將給予你一副好的心情,讓你來年有更充沛的精力,馳騁事業的疆場。回家的票買到了嗎?天寒地凍,請注意保暖,注意安全。祝你一路平安!

  家鄉抒情散文 篇2

  雖然我是土生土長的廣東人,並且家鄉位於祖國的南端——湛江;但是我還是不大讚同別人口中的那些關於南方冬天不冷的說法。縱使這裡的寒冷不及北方,更沒有北方那種冰天雪地的說法,但就我們南方人來說,這裡的冬天還是比較冷的。

  今年的冬天來得比較遲,寒氣也入侵地晚些,往年的除夕之夜人們就能體會得到寒風刺骨的感覺,那風可一點兒也不懂得溫柔,一來就帶著一股要將人推倒的勁兒,這樣的天氣盡管晚上煙花再熱鬧,也很少人出去觀賞,有的也是少數的小屁孩,家長們是不陪同的,他們也往往在放完自家的煙花後便急急忙忙地躲回了被窩,不願在外面多留一分鐘。

  而今年的除夕卻不同往年,除夕當天太陽依舊燦爛,人人都歡天喜地的,都說今年的天氣比往年的好,溫度當然也比往年的高出很多,此時的人們並沒有感到任何寒冷的威脅,到了晚上也一樣的溫和,這可樂壞了一大群孩子,因為他們都在期待夜晚星空最明亮那一瞬間。

  今年的寒氣入侵是從年初七開始的,這天的霧氣很大,周圍的一切都是白茫茫的,遠處的一切景象也都被這大霧沒收了。大家都額外的加了件衣服,但也無法抵擋寒氣的襲擊。無論你是站著或是坐著都感到非常的不適,家鄉的冷也是從此刻開始的。由於是在農村,所以沒有人家裡裝有空調,人們只能這樣忍受著冷氣的襲擊;說話和呼吸出來的氣息都馬上變成看得見的白色狀了。唯一感到安慰的就是家裡的那堆火或是家裡的被窩,這個時候,大多數人都是蹲在火堆旁,有的還直接就躲在被窩裡。

  母親常說:“天氣冷了,在家裡只能是跟火堆好了”。也是!只有火堆才能給我們帶來我們想要的溫暖;此時坐在書桌前的我已經冷得連腰都伸不直了,兩隻手就像冰塊一樣寒冷,於是兩隻手相互搓一下,再用嘴巴吹兩口氣,終於感覺到有了一絲的溫暖。

  窗外的風聲時強時弱,偶爾還能聽見有枯枝被吹落的聲音,樹木也早已被折騰地只剩下光禿禿的樹枝了,我可以想象春天來臨時它滿枝新芽的景象,那時的它一定很美。

  猶記得那年,我們在同一個班級為了高考而奮鬥,為了理想而努力,有說有笑,無憂無慮;那樣的時光真的讓人嚮往,可惜就再也沒有機會重來了。那時的我們總是掛著一張笑臉,沒有被世事汙染的笑臉是那麼的天真無邪;我們還相互追逐打鬧,一起在教室裡背書,有時還會為了一道數學題而冥思苦想。然而再美好的東西也會有失去的那一天,那時我們開始尋找自己的方向,我們哭著鼻子說再見,可是我們什麼時候才能再見呢?那時校園的樹木也早已光禿禿的,似乎也在為我們的別離哀悼。

  家鄉的冬天總是那麼冷,這似乎有點不近人情,但這裡的人們也早已習慣了這裡的寒冷。等到新學期的開學,孩子們不得不離開那可愛的火堆去上學了;這對他們來說真的是一項挑戰,二十幾分鐘的路程,足以讓他們感受到寒冷對於他們的意義了,每次放學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蹲到火堆前,嘴裡順便叨一句:“冷啊,冷死了”,可見這裡真的是挺冷的。

  有時還會下一點小雨,這時孩子們可就更難受了,他們手裡撐著一把傘,一路上冷風的吹刮,早已讓他們的雙手失去了知覺;倒是一路上大大小小的,五顏六色的傘成為了一道美麗的風景了,這道風景對人們來說更是一種希望。

  經歷了二十幾個家鄉的冬天,但是我仍不可否認它的冷,但是這一點絲毫沒有影響到我對家鄉的熱愛。我始終相信“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這一句話。

  家鄉抒情散文 篇3

  遠去的飛鳥,心中牽掛的永遠是故林;漂泊的船隻,始終惦記著最初的港灣;凋零的花瓣,不管飄到多遠,最終還是會回到大地的懷抱;外出闖蕩的人兒,不管經過多少歲月,心中眷戀的依舊是家鄉。

  興許是從未離開過這片黃土,我的心中永遠不會像那些漂泊在外的人一樣,對家心存一絲掛念,一份眷戀。我愛極了北京的糖葫蘆,上海的生煎,天津的麻花,卻每每錯過媽媽手中的“麻餈”,奶奶手中的“大豆腐”。

  父母總是說我過於西式化,他們的早餐可以是一碗白粥,一碟花生米,而我的大抵是幾片吐司再加上一點花生醬。可是,他們卻不知,對於家鄉的小吃我也是愛不釋手。小時候,我最喜歡賴在媽媽身旁看她做飯,看著菜一碗碗的出爐我總是在一旁笑得口水直流。說來,媽媽最拿手還是家鄉的“大豆腐”。喊他“大豆腐”你可能對它感到陌生,但是說起它的另外一個名字你一定不陌生,那便是——“西施豆腐”,不過“西施豆腐”是酒店裡的叫法,家中的老一輩還是稱它為“大豆腐”。 “大豆腐”是一種羹湯,一豆腐為原料,因諸暨是西施的故鄉,故也有人稱它為“西施豆腐”。“大豆腐”的做法很簡單,不過有些人家講究,用清湯配以豆腐烹製,既不能過於稀,也不能太過於濃稠,但是在家中作為一道家常菜,製作方法自是不會過於繁瑣,只需豆腐、澱粉、蔥花這三種原料即可。

  說起“西施豆腐”,當讓我想起另一種以西施冠名的美食——“西施團圓餅”。“西施團圓餅”說白了也不過是蘿蔔絲餅而已,只不過是因為一個關於西施的傳說才被人們稱之為“西施團員餅”。傳說當年,當年西施因為不能與家人相見,相思成愁,吳王知道後,便許了西施做銀絲圓餅,還派人將銀絲圓餅送去給了西施的外公外婆。於是,人們便將當年西施所做的銀絲圓餅稱之為“西施團圓餅”。“西施團圓餅”中不僅包含著西施的一片孝心,也包含著諸暨人對西施深沉的愛。

  在家鄉眾多的美食中,我最喜歡的當屬“麻餈”,按照我們這裡的習俗,冬至那天是一定要吃“麻餈”的。捧出一碗煮好的糯米,將它放入石臼中打至粘性十足的糯米糰,然後再在黃豆粉裡滾一圈,因我好甜食,所以自是少不了要夾一層紅糖心。之前我只在西施故里看到過店家打麻餈,一下一下,每一下都勁道十足,此後便再也沒看到過。再後來去了北京,看到北京的“驢打滾”雖然像極了家鄉的“麻餈”,但是卻不如家鄉剛剛打好的,熱乎的好吃,總覺得少了什麼,或許是那糯糯的味道,或許是那層紅糖心,連我自己也說不清。

  歲月靜好,家鄉的午後,歲月靜好······

  家鄉抒情散文 篇4

  在學校時,吾尚未有啥思鄉情絲,直到去年寒假歸家見到那些熟悉卻又有些陌生的東東,無意間竟被鄉情之絲扯得七零八落,體無完膚。

  家鄉立在兩個小鎮的交匯處,兩地的人們常在相鄰的地裡勞作,亦是在小山們的懷抱中沉睡著。山下躺著一條連線縣城和市城公路,公路下是一條通向嘉陵江的小河,小河的內腋是一方肥沃平原。但我一點都不羨慕那片平原,因為家鄉那自然活波的小山,那日日夜夜守護著小山的樹們,那隨遇而安的超然脫俗的綠竹,那時滿時乾的調皮的小池,那一塊塊流著太陽金黃的土地,那一座座白牆黑瓦的小房子,那一位位純樸善良勤勞的人兒。哦,還有那笨拙而又可愛的牛呀,小狗呀,小鴨子呀之類的小傢伙們。

  那天,下了車,頂著昏昏沉沉的如脫水花兒的腦袋,一回頭——“呵,鄉河!”看著那條舉世無二的四分之三圓形小河,懶散的大腦也知道知道回家了。沿著一條傾斜的大路走一兩分鐘,便到了“崖口”——以前家鄉的人們常來玩耍休息的地方,更是我們的天堂。”崖口”就是在公路上方二十幾米位置的一個小山崖,它遙望小河,微見天際連綿相擁的小山,有些廣闊。河風不時光顧,有時還捎來河邊牛兒歡樂的讚美聲與牧牛人粗糙的笛聲。崖口最熱鬧的是在夏夜了,那時大人們收工了,小孩們收學了加上愛停電的緣故,崖口可得意了、歡樂了,幾十號人來捧它的場;它呢,到也仗義的,不時從河邊帶來陣陣清爽。於是大人們說著,笑著,將一天的疲勞與憂愁讓風兒帶走丟進河裡;小人們可是坐不住的,東跑西跑的,不知道“累”是個什麼東西,也不害怕夜的神秘。有時忘記了,便睡著了,但又被沒睡著的人叫醒了,+因為電來了,於是一大群人便在歡呼聲中從崖口消失。崖口望著人們留下的菸灰與糖紙,幽幽一嘆,與提昂空的微星一道,黯然睡去。

  當半年後的我再上崖口時,卻見那以前常被小孩們爭奪的光禿禿的土埂已被雜亂猖狂的野草霸佔了,那直通山下的小溝已成了各種垃圾的安身場所了。本想去聽一下崖口的傾訴,卻發覺沒有容一腳的乾淨之地,更有惡臭味的獰笑,於是我不得不再次離開剛相遇的兒時天堂。第一次發覺,天堂的風也有吹不走的淡淡憂傷。

  當經過那一塊塊亙古未變的印著太陽臉色的熟悉土地時,我又高興起來。向地裡勞作的父母級別的鄉親們打了個招呼,他們那被歲月犁過留下道道痕跡的臉上顯示出驚喜的色彩時,吾不由心中一喜,臉上亦舒展了。走在穿著水泥碎石做成的新衣的新路上,又有點懷念小時候那一下雨就成水田、可以捉泥鰍的土路了。——“呵!全都換上新洋房啦!”驀然眼眉一抬,不由驚喜交加。再環視一番,果然那些以前深藏在竹葉中,微露牆角的白牆黑瓦房子全都換上洋裝,走了出來。為鄉親們的富裕高興的同時,那淡淡的憂絲又繞心間。

  “小池塘!”當經過那從出生就開始見面的小池時,不由暗呼,更為的是它的未變。它還是方長約二十米,寬十多米的規模,頭腳兩端還是那忘了自己年齡的桑樹,左身側是原來的三米寬的土埂,右側仍是耕地。小池的臉還是那樣,有些紙末、青苔、水草在盪漾著,就如小時候我們在水裡逍遙一樣。小學二年級那年,二叔把船放在小池裡,這可高興死了我們一幫小孩子了。於是一放學回來,書包一仍,便幾個人一起坐到水中央去,正在得意時,誰家的爸媽一喊,那小子就忙不停地用木板划水,那勁頭肯定去參加賽舟比賽的。印象中最深的是那一次,我剛上船,二哥便拿走了木板並將船一下推至池中心。開始我還對著二哥小,當我發現自己越用力船旋轉的就越厲害幫且水花不停親吻著我的臉時,我變慌了,要知我一向對水特敏感的,——更要命的是母親叫我!那是家長都不許孩子下水去玩,一逮著輕則一頓臭罵,重則要吃“木條炒肉”——木條加身。在二哥的鼓勵下,我經歷艱辛終於到了水邊,——此時,我看見了母親踏著憤怒的步伐走了出來,一個慌張,沒將船舷踩住——我變一個“撲通”下水。正當我驚慌失措時,二哥將我撈了起來。但最令我驚奇的是母親此次沒有請我吃“木條炒肉”,於是我暗喜:下次若再被母親碰見了,我就假裝摔倒……

  “呵!刷上水泥了,修了水泥堤啦!”我看著小池土埂內側的水泥和土梯穿上的水泥衣,不由一喜。臨水望池,又發現池中魚影不少,後來才知水池歸公家,由公家放養的魚苗,當然私人就不能去釣了——不覺可惜,不能重溫那一天釣一泥鰍的樂趣了。

  “汪汪”

  “黑狗!”我叫道。看著那條伴我兩年的小黑狗,吾心中一番激動與欣喜。它更是難忍心中狂喜,後雙腳撐地,前雙腳高高舉起,真相一下撲進我的懷中,可是被鋼絲拉著脖子,它當時一定後悔自己沒有把那該死的鋼絲給咬斷。我笨想過去給它點溫暖的,但見他泥巴滿身且有逼人的異味,便止步不前。它見我沒反應,又跳了一會兒就開始“嗚嗚”叫起來,如一個少婦的埋怨;我不忍去摸了一下它的頭,它便如一個得了糖的小孩般興奮地揮舞著。

  我輕輕走進那充滿回憶的笑土屋,想嚇唬一下母親,誰知我人還到母親便叫我了我問母親怎麼知道我回來了的,她笑著說,我是誰呀,你媽啊——怎麼會不知你那點伎倆,你身上的氣味也逃不了我的鼻子!母親在弄菜,我與她說著一些學校的事情,見著父親挑菜回來。我叫了聲“爸,我回來了”,他放下菜只“嗯”了一聲,但我看見他眼裡的高興。

  略談了一番,他們又去忙了,我心覺不安,便去重抄就業——放牛。母親說以前的那頭牛老了耕地不行了,便添了一千多塊與別人調了一頭。我“哦"了一聲,倒也明白了為什麼我回來時沒有聽見大黃牛叫我——一千我回家時,大黃牛會望著我叫道“嗯”,這邊成了他稱呼我的專用名詞了。

  我把家裡第二頭黃牛(暫且叫它新牛吧)牽出來,發現它的眼睛、鼻子兩翼、耳朵外形與第一頭黃公牛(暫且叫做老牛吧)酷似,便想起了我對老牛做的一些”壞事“。我小時候,老牛正直年輕,它常發脾氣:直立著尾巴,昂著頭,放蹄狂奔,害的我連滾帶爬地追它還幾次,但還是有幾次被它甩了,於是我只有戰戰巍巍地跑回去,把正在地裡揮汗播血的父親弄得去滿山跑——幸好那老牛還有良心沒有跑丟,不然我可要愧對父親得要死啊!但也因此,我要報復它,拉著它的鼻子轉圈圈,可是到我的頭暈了,它這大笨牛還悠悠慢行著,;或者將它拴在樹上,然後使勁地拉它的鼻子,讓它的鼻子與樹幹熱吻;要麼就是把它拴在沒草的地方,仍由它悲鳴哀號,——心中慢慢竊喜。但老牛又是那麼聰慧、有靈性,它知道我一個手勢、一個吆喝甚至一個眼神的含義。比如我要它停下來,便叫”籲“;要讓它走,則叫道”去“;當它聽到我叫”蹄子“時,便知道要抬腳了;我一勒繩子,它便知道回頭轉身;當發威時,它垂著頭如一個受委屈的少女,讓我怒氣全消……可是歲月如梭啊,一轉眼八年就過去,老黃牛真的老了,我也長大了。還記得最後一次放老黃牛,上坡時它那緩緩攀巖的身影,已不見曾經一躍而上的風采。

  正想著,忽見新牛正悠然地與別人家的莊稼親熱,不由大怒,可它渾然不知;我勒繩,它也不知道轉身;我叫道”去“它也不知道走!最後我飛起一腳印在它屁股上,它才一躍而上——於是我又回想起老牛的靈性了。但老黃牛真的老了,正如父母,他們用自己的青春還搭上二十年無微不至關懷來換取我這頭笨拙的現在還需他們照料的年輕的牛!

  上山途中,我回暼了一眼家鄉,——“呵”只有我家是瓦房啦!“我喜憂交加:喜的是相親們的富裕,憂的是那一座座填滿回憶的小瓦房已見了——還有父母逝去的青春。我寧願回到從前,讓父母年輕,自己還是小孩。”我心裡這樣想著——“不!我不呢個讓父母在位我操勞二十年,五年都不會的!”我突然醒悟,現在應該是由我為父母操勞了!

  家鄉那唯一殘留的小瓦房啊,我要親手將你拆掉——雖然我不忍,也不想,但我必須那樣做——然後再給你換上洋裝,接著再把他們接到新屋裡去休養天年!也許,我還會離開家鄉,並帶著父母,因為我要給他們幸福!

  “再見了,家鄉的河、山、風、樹、竹、小池、土地、小瓦房、鄉親。雖然我會懷念你們,但又不得不筆者自己離開你們,再見吧。

  家鄉抒情散文 篇5

  夢迴故鄉,那是夢開始的地方!

  “十輪霜影轉庭梧,此夕羈人獨向隅。”昨夜輕解羅衣難入眠,殘枝烏啼,伴隨著那股泛熱的惆感,我倚牆輕推窗欞,水映香簾,窗前月夕迷成玦。在一望無邊的夜空中勾起了無窮痴醉的鄉情。

  琪花瑤草,幽芳綿延,應是良辰好景遍鄉地。黃葉飄零隨風曳,早鳥啁啾花斑斕。潦水清而涼水意,煙光凝而暮山翠。木雕流金,白駒過隙,今朝又逢月明中秋夜,可身居異域怎難奈?只恐境況同相連——素娥羞臉無悵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還記得兒時每當過月夕,都會成群結隊拿零花錢去挑選燈籠,紙花燈籠款式多多,形狀各異。各自精心想著怎樣的燈籠更襯月色美,其實不管怎麼攀比,最後還是提著小寶貝上樓,歡喜一團共品月。

  而現今,我獨步江畔,沿路一直雲煙盈眸。白沙汀上浮,流霜漫舞煙波鋪江水。聲拍水面泛漣漪,時而琵琶時而箏,音美恬靜婉約,心神恍惚間,聲聲催人淚。閒遊在這美得淒厲的河畔,江水連星空,映出那塊淡黃色的玉玦,滿腦子回憶在紅塵裡沙沙作響,唏噓不已間,江月何時照我還?

  曾經以為與你的這份情愫無痛無癢,現在卻知道是用傷痕來承載的。離愁別恨,顧影自憐,細語流沙飄芳甸,又怎能沒有愛恨之漫長嫣意?言默寡淡,清風獨醉,淚眼問花花不語,對這秋道之月正是有訴不盡的衷腸。

  雲母翠屏,螢火爍爍,綠廊燭影深深。即便月明星稀,只要歡樂聚鄉風,總能孔明制燈亮天星,共照秋思月。這是故鄉獨有的聖雅風情,如今的霓虹車水又怎能媲美殘燭老船的濃濃韻味。山林鳥蟲鳴,不意為驚訝,融景入心處處在,此情輪迴成追憶。

  小橋流水,涓涓不壅,水面鴛鴦眠長夜。念橋邊紅藥,為伊嘆今生。橋上戀人翩躚,唯我細細心事醉明月。月色照得水上波光粼粼,頎長立影縵縹緲,曾經與你共連故鄉情,如今的你又落在誰的身旁?

  正道明月高掛,家家樓上舉宴席!供梨、月餅拜蟾宮,曾幻想著能觸手摺桂。珍饈、螺子落玉盤,黃口、豆蔻饞嘴歡雀躍。無憂無恨,無顧無盼,天真無邪,煙花對影同舞。“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其實應懂得,無論何去何從,只有齊聚一堂,才現月圓花好!

  天有情,天亦老;月無恨,則滿圓。當斜月落山腰,這個小世界又回到靜謐,也許這不單單是回到環境中的靜謐。圓月秋思夜,不是我們不想把心匯成一方,只是很多時候,內心裡的愛與恨真的難以名狀。

  與伊相隔於長河,我願以筆為蒿,以紙為竹排,循著殘留的月色,帶著濃濃的鄉情渡河,一起千里醉嬋娟。

  或許,人因為有了難以割捨的回憶,從而變得無比堅強。

  家鄉那輪皎潔的明月,深深地鐫刻在我心上。於最深處,流出了過往沒有的淚光!

  家鄉抒情散文 篇6

  我的家鄉在那美麗的雲南西雙版納,它是著名的旅遊城市,被一條流速在中國排名第二的瀾滄江穿城而過。江水雖然流速很急,可是,我們常在江邊戲水,和小夥伴們打水仗玩得很開心。每當在沿江風光帶小道上散步,如果吹來一陣陣微風,你會感到渾身無比的涼爽,你會聞到花草樹木撲鼻的清香。

  我最愛和我的好夥伴一起來到瀾滄江畔閒遊。我們到江邊沙灘上去撿一些漂亮的小石頭,這些小石頭五顏六色,有的石頭形狀千奇百怪,有的像怪獸,有的像盤子,有的像糖果……我們還會到石頭縫裡找到一些小螃蟹,放在地上逗它玩一會後便往江裡放生,眼看著螃蟹急促橫行遊往深水區漸漸消失了。

  我還愛家鄉的竹林和茶園。在我家小區的後面就是一片竹林,一根根的竹子聳立在那裡,像一個個士兵保家衛國。有時人們還會在竹林裡乘涼,不論太陽多大,我經常去那裡玩耍,和小夥伴們嘻戲作迷藏。我的家鄉茶葉很多,有著許許多多的茶山。有梯茶,看去階梯式的成行成片;有古樹茶,看去叢山峻嶺茂密成林。每當走到茶山細細觀賞,你會感受到茶葉的生命是無限的,每年有許多的採茶人在採茶,他們這一次把那茶樹上的嫩芽採走,可過了幾個月茶樹上又長出新芽了,你怎麼也採不完。採集的茶葉經過加工精製包裝,就成了聞名遐邇的普洱茶,遠銷國內國外各地。

  這就是我可愛的家鄉,我愛家鄉的一切。秋天來了,深秋是一位神奇而又偉大的魔術師。

  偉大的魔術師來到果園,拿起幾瓶裝滿的聖水,一吹就變成了魔術藥水,他把紅色的給了樹上結出的小蘋果,它們一用馬上就變得又大又紅了。他還把橘色的、黃色的等等一些藥水,給了果園裡的其它果實,那些果實都高興極了,個個色彩鮮豔,豔麗無比。人們看到了這些成熟的果實,臉上充滿了喜悅的笑容。

  偉大的魔術師又來到了樹林,他把金黃色的給了銀杏樹,銀杏葉從樹上慢慢地飄落下來,飄呀飄,飄呀飄,它就像是一枚枚的郵票,把訊息給了動物們,告訴它們冬天將要來到了。冬眠的動物知道後,都急忙著挖洞,為了能在冬天來時舒舒服服地冬眠。他還把紫紅色的給了楓樹,一到颳風下雨,楓葉就是郵遞員,給大地送去了涼爽。

  秋天也是一位指揮家,他指揮山野的琴師彈奏自然樂曲,讓我們聽到了許多美妙的音樂。你聽,大樹抖動著手臂,發出了“沙沙”的聲音;你聽,知了震動著翅膀,發出了“吱吱”的聲音。兩下一配合,可真是獨一無二的和鳴同樂曲啊!

  秋天就是一幅美麗的圖畫,也是一間遼闊的音樂廳。讓我們一起走進金秋,來共享家鄉的美好吧。

  家鄉抒情散文 篇7

  那天,老同學們自駕車一行五人,不知不覺到了鳳凰山頂觀景臺。同學停下車,大家拿著相機、手機爭相拍照。

  拍完照,車緩緩駛入山下,既然老同學回來了,我便提前安排在“兆午春農家樂”吃午飯。當走進寬敞的農家院,大家一眼看到院場邊地裡長著鮮嫩而綠帶粉的灰灰菜,都說要農家樂主人涼拌一盤,主人說:都擺在桌上了,請貴客品嚐。進屋,那桌上擺好的瘦臘肉、燉豬蹄、涼拌灰灰菜,還有馬齒莧、豆腐乾等等鄉菜餚,特別搶眼。大家顧不上喝酒,三兩下就把幾盤涼拌野菜吃光了。

  野菜味香,勾起同學的記憶。他說自己也是鳳江人,初中畢業後,因為家裡貧窮沒再上高中,隻身到了南方一家公司,一干就是幾十年,自己創業當上經理,聽說家鄉正在建設旅遊景區,便想回來看看,一看這變化真是日新月異啊!感慨萬分之際,他說:“好多年都沒吃過這麼正宗的家鄉菜了,特別是兒時的野菜,更是日夜想念的。”他的這一席話,把我們思緒一下帶入上世紀的六七十年代。那是個餓飯的年代,糧食青黃不接,全靠野菜衝飢,夏天一到,我們就會到玉米地裡摘灰灰菜、婆婆針、馬齒莧、狗牙菜、地母耳,若逢白雨過後,便揹著揹簍到樹扒裡採蘑菇,每每出去提著大籃野菜、揹著滿簍蘑菇,雖是艱苦,卻又感覺那是很幸福的時刻

  從農村出來的人,血液中流淌著野菜的營養。在今天,許多人在為糖尿病、高血壓等“富貴病”所困擾時,才又想起野菜的價值,並把它請上餐桌。如果,我們要是天天能吃到不上化肥、不打農藥的野菜,那該多好啊!

  家鄉抒情散文 篇8

  去年,本地從南邊引進一個花種,是玫瑰花。這在我們這個東北小城是一件很新鮮的奇事。有的說,能夠成功。有的說不能成功;有的說是瞎扯蛋,有的說是一種很有創意的一件事。無論是贊成的,還是反對的,都對這塊試驗田即以期許。過幾天,就是一週年的日子,本人也帶著好奇心和期待來到山

  中的這塊試驗田,探個究竟。驅車百里,繞山而行,爬過一段陡坡和小的盤山小道。探個究竟:

  山上景色優美宜人,朵朵玫瑰笑臉相迎。南花北移落戶一季,有的適應頑強的活著,有的遭受淘汰已經生病。頑強的點綴滿山遍野,退出的也留下了深深的記憶。花圃園丁灑下了辛勤的汗水,外來的師傅對於北方的習性也是在逐漸的適應。這種適應沒有花兒來得直接,花兒迎風有了今天,就有了未來,滿園秀色的美景必將越來越興盛。漫步其間給你留下的不僅是美景,而是這俄種探索地成功與否都將對於玫瑰的未來,都是一次大的成功,一旦成功就意味著玫瑰將在這裡落地生根,使東北多了一個珍惜的花種。我為梅花鼓掌,我為敢於嘗試的園恩丁點贊。真的冀希自己的家鄉引進的玫瑰圓滿成功。

  我特別佩服敢於先吃螃蟹的人,能敢引來就是最大的成功。我很欣賞能夠敢於獨闢蹊徑,引來玫瑰花的人。讓玫瑰在別人多說不可能便成了可能。如果再能渡過在寒冷的一點的冬天,那麼,在東北完成一項創舉,該有多偉大呀!

  家鄉抒情散文 篇9

  家,永遠是充滿溫馨的;家,永遠是我溫暖的港灣;家,是我永遠的牽掛。每一次思家的湧動總在夜深人靜時奏起。

  最近幾天孤寂的心觸動了一股思家的情潮,孤寂和思念已經充溢著我整個心房,因為我莫名地被觸動了心底深處的思家之弦。在這幾天裡,家帶給我的感受是溫暖;家帶給我的感受是夢魂縈繞和永遠的牽掛。

  在白天裡,我和朋友們盡情地玩,在這個繁華的城市裡到處穿梭,也許會很累,但我們都很開心。可在晚上,我孤獨地走回校園,道路邊是冷冷的小草,耳邊瑟瑟的寒風和身旁步履匆匆的同學,我突然感到很冷,這不是因為我身穿衣物單薄,而是有一股莫名的冷從心裡溢位,直通全身,這時溫馨的家不可阻擋地在我的腦海中縈繞,我真的`好想家,好想好想早點回家。

  曾經年少的我總是想過無拘無束的生活,總以為自己已經長大,想掙脫家的羈絆,想遠離父母的嘮叨和叮囑,而當背起行囊來到這個陌生的城市後,也許沒有父母煩人的嘮叨,也許我已經過著自由自在的生活,但這才讓我深切體會到什麼是離家的苦楚,什麼是我心靈的歸宿。現在才懂得年少的我是那麼地傻,每天都住在溫馨的家裡,卻總是抱怨這抱怨那,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啊!

  家是那麼遠又是那麼近。它遠,也許只有在異鄉的人才能理解,想回家又不能回時心裡的感受。有時我站在高樓大廈向遠處眺望,我知道這樣做是沒有用的,也許是在找方法安慰自己吧!我看到的除了高樓還是高樓,望斷天涯不見家啊!它近,家永遠都在我心裡,孤獨寂寞時分,想家會讓我不感到孤獨。

  家,是一件厚厚的襖,給每一個伶仃孤苦的人溫暖;家,是溫暖的避風港,給在外漂泊的人心靈的歸宿;家,是每個人一生的加油站,給在外拼搏的人提供不竭的動力。家,是一雙不破的鞋,永遠套在外漂泊缺暖的腳上;家,是一塊啃不完的餅,給飢餓的人一次又一次地去補充能量;家,是一根拉不斷的線,末端總繫著一個遠行者的大風箏。

  家鄉抒情散文 篇10

  家鄉,自古以來多少文人墨客慘敗在對她的情感中。她是個多情女子,使豪放浪漫的詩仙李白都對她發出了“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的思念。蘇軾也說:“試登絕頂望鄉國,江南江北青山多。”可見李白,蘇軾也敗給了她多情,更有甚者劉迎“吾不愛錦衣,榮歸誇梓里。”

  我的故鄉活在我童年裡,我的童年生活在我的故鄉。我的家鄉是一個南方普通的小鎮,帶著南方特有的魚米氣息,與兒時的稚氣交織糾結成一段段記憶的膠片,時不時地在深夜裡放映在我的熟夢中。歡笑,甜美,溫馨,可望不可及。可望不可及是一種痛苦,慢慢的它會轉化成一種叫鄉情的情感。

  家鄉在我的童年記憶裡主要有兩種顏色——綠和藍。我村子周圍有幾座小山丘,山丘上種著四季常綠的松樹,小時候經常和小夥伴們在山丘上放牛,牛是比較溫馴的,只要把牛丟到山裡,它不會跑太遠,而我們就在林間嬉鬧或爬到松樹上尋鳥巢,撿鳥蛋。山丘中間還有個水庫,傍晚把牛牽到水庫旁讓牛暢飲這清澈湖水。

  那時的天空是特別的藍,湖水也是藍的,在牛喝水時,我喜歡躺在湖邊草地看著蔚藍色的天空發呆,想著為什麼雲變幻莫測?變幻莫測的雲的那邊是什麼?這個畫面深深定格在我腦海。因為現在失去了。舉頭望著這個城市的天空,是天空穿了件單調的灰色衣裳,還是霧霾矇蔽了我雙眼?

  小時候最愛不過家鄉過社火了,這個節日只有河西的幾個鎮作興。小孩最喜歡過社火了,那天會有很多賣玩具的商販趕著這天在每個過社火的村裡擺攤,大人會給小孩買喜歡的玩具。這個日子是慶祝每年的豐收也祈禱來年豐收的。很多村莊不是同一天過,所以奶奶會弄一桌很豐盛的酒宴請很多親朋好友聚在家裡喝酒,吃飯,暢談,跟在過年似的。

  哎,現在是有多久沒吃過奶奶親手弄的飯了!記得那天還會有許多乞丐來乞討,大多是先站在門口乞要施捨,等家主請他們進屋給了些許錢財後,他們或小唱小曲,或拉一段二胡,或彈一曲琵琶,或禱告祝願家主。忽然一陣陣鞭炮聲響起,嚇壞了誰家的小狗,在小巷中吠叫。堂中酒宴,堂下小曲,歡聲笑語,喜氣洋洋。

  在老家還有一個特有的習俗叫“拜譜”,在社火之後。就是在村裡輩分最大的人家裡擺出族譜祭拜祖先,在家的人(女孩除外)都要在一堆燒著紙錢的火前向祖先一一磕頭祭拜,祈求祖先保佑來年豐收,家庭美滿及孩子考上大學。這夜還要為在這年大家族裡新添的男童上譜,祝賀,祈禱。拜完譜後會分發好多糖果,餅乾,小吃給每個人。我是積極拜譜的,當然我是為了之後的糖果和小吃的,那時還小年少無知,現在想想都可笑了。

  這些畫面不斷地在這個陌生的城市喧囂的夜裡熟睡的我的無聲夢裡無止境地迴圈播放著。自從讀高中以來就好少回家了,學校連雙休日都不肯施捨一天假給我們,整天在學校學習,天天都跟這個城市的人一樣穿梭在陌生的不同的人海中,成為其中的成份,能停下的不過是在每個夜晚的想念。

  就讓那家鄉和著我的童年深深地埋葬在我混雜的內心中最為聖潔的一段記憶裡,永垂不朽。就算是時間也不可腐蝕絲毫,它們將永恆著,不滅著。

  家鄉抒情散文 篇11

  家鄉有渦、淮兩道河,是母親河。它們天天在外河口地相遇,閒時都坐在一起,無聲無息地探討著,往東去尋找入海口的事。去完成發源地,每一滴水賦予河的使命。

  家鄉有兩個著名的刊物,淮風、榴花。國內外很多寫作高手的小說、散文、詩歌、繪畫、攝影、雕刻,也在此處彙集發表。古往今來,這裡就是文人騷客的聚集地。

  家鄉有兩座山,塗山和荊山。它的俗名打小時我就知道,是東山和西山。它們隨南北走向的淮河,隔河而居,在水下可能就是一體。但是水,永遠是人們心中的距離。

  家鄉被西山環抱,聽長者說:這裡是詩歌之地。被渦淮圍困之城,說是山城也是水城,有妖嬈驚豔的好天好地。

  打小的時候,自認為西山很美。有堅硬的花崗岩、野花、野草、松柏、白乳泉和叮咚的山溪,還有那古老的卞和洞。

  東山如何,不知道。聽大人說東山有聖泉,口不渴的時候肯定找不著,口渴的時候就會自現。在東山山上,還有一種藤蔓,叫山裡紅。嫩葉可以泡茶,有一點苦澀味,熱天喝很可口,也能解署熱。

  那年那天,是農曆三月二十八,是東山又逢會的日子。因隔河渡水風險大,家人不讓我們小孩子去玩。

  無奈之中,幾個小夥伴相約,足了乾糧和水爬西山,就要去找一找上東山的感覺。在晨曦中,我們在雷達站旁的制高點上,站在那塊直立的花崗岩上,眺望東山,眺望淮河。忽然東山背後的紅光,讓我們一起無聲地吶喊。乖乖,一個碩大的火球,從東山頂上跳躍著升起,旁若無人,一切都美輪美奐致極,像今天。

  這是我的,第一次東山印象。

  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都成了大孩子。家人能放心地讓我們搭船、或泅水過河,都可以爬東山了。

  其實打小的時侯,對東山我還有些瞭解。東山和西山依水相峙,很近,也就是手要拉手的距離。它們的海拔高度,聽大人說相差了八十米。都說東山是哥,西山是弟。它們都是地球造山運動的一次次的隆起。

  但是,它們的文化起源,可有一比。

  東山塗山氏系遠古母性文化,西山出秦歸漢,脫離了母系社會,產生了男耕女織。

  那年我整十四歲了,自主行動能力有了,才敢約伴,第一次登上了東山。

  那天是禹的誕辰日,農曆的三月二十八。

  那天有許多許多的信男信女,就想上山偷泥娃娃,要男女老要女娃,只能順從爹媽。

  那天也有許多的無聊的人,上東山踏青,途中也有我。

  那天也有許多人看到了天河,都不知道在天河南,那是禹的部落。

  那天女嬌從禹會出走,故事是在遠古時代。

  她登上塗山,用鍋碗瓢盆敲打出一曲母系社會最美的情歌一一南音。女嬌就是想讓南音跟著淮河的白帆走,去尋風跟雨,去天下尋禹。盼望夫來兮君歸。此時的禹,為天下,已經脫離了女權社會。

  禹行天下,踏浪九洲,平災為了天下之民,做君更要安天下。

  今天,社會已很富足,開車可以快速地過塗大橋,上山道也車行無險,是通途。但是丟了,爬山時的腿疼和累的感覺。但是,此時女嬌已變成了石婆婆,就想幫她問一問禹在哪裡。

  禹王宮裡的解說人的言辭,說禹文化已行走天下。此時的我抬眼,望天河,手裡還拎著一瓶乳液酒,就想問問,禹何時回家。今天是禹的生日,渦淮兒女已把生日蛋糕做的很大,很大……

  家鄉抒情散文 篇12

  我的家鄉是位於遼寧省中東部的那座充滿夢幻,充滿激情和活力,有著豐富礦產資源和旅遊資源,素有煤鐵之城、楓葉之都美譽的山城本溪。我的家鄉沒有北京、上海那樣的名氣,沒用廣州、瀋陽那樣的繁華,沒有五嶽般的名山大川,沒有椰風習習、浪漫愜意的海灘,但那裡卻是峰巒疊嶂,林深樹茂,風景秀麗,氣候宜人,可謂天然氧吧。

  整個市區座落在四面環山的盆底,富於傳說的玉帶般的太子河,從市區中間緩緩流過,滋養著勤勞樸實的本溪人民。巍然屹立的平頂山,日夜注視著這座古老山城的變遷。站在平頂山上,整個城區盡收眼底,一覽無遺。滿眼是展示現代化程序的那些如林的高樓大廈和如梭的車流,最令人賞心悅目的還屬那片滿是翠綠,供忙碌的人們休閒娛樂的望溪公園。從高空俯瞰這座城市,就像一盆構思巧妙,製作精美的微型盆景。

  我的家鄉有富饒的礦藏資源。除擁有亞洲最大、品位最高的鐵精礦,還有儲量可人的煤炭、石灰石、粘土等礦藏,它以盛產鋼鐵和煤炭著稱於世,故而被譽為煤鐵之城。

  我的家鄉,更以豐富的旅遊資源聞名遐邇。那裡有世界上最小的湖泊,水深不足五尺,水闊也不過兩丈,湖水清澈終年不幹涸,至者讚歎不絕。那裡有世界最長的地下充水溶洞,洞內鍾乳如林,千姿百態。乘船暢遊更有一番情趣,船行景動,五彩斑斕,變幻萬千,令人目不暇接,宛若夢幻一般。水洞的獨特之處還在於水洞旱洞相連,渾然一體,更增添了幾分神秘之感,堪稱洞穴景觀一絕,令人歎為觀止。慕名到此攬勝者,經年如織。市區東部的鐵剎山則是東北道教的發祥地,以其險峻的山勢和充滿神奇的八寶雲光洞,招來八方來客。位於桓仁鎮北的五女山,因其為高句麗民族的開國都城而被收入世界遺產名錄,它以其獨特的自然風光和給人以豐富想象的歷史遺蹟,贏得國內外遊客紛至沓來。以清太祖努爾哈赤賜名“狗兒湯”而馳名中外的溫泉寺,以及滿山紅葉、層林盡染的關門山風景區,都會讓你心隨景遷流連忘返。

  如果你有機會來到我的家鄉,親身體驗她那充滿神奇魅力的誘惑,你一定會不自覺的成為我家鄉的義務代言人,一定會情不自禁的向你的朋友,盤點起你此行的豐碩收穫,近而令你的朋友們心馳神往。來吧朋友,本溪歡迎您!

  家鄉抒情散文 篇13

  如果不是一位老者,告訴我他的一個香港親戚要來我們縣投資,興致勃勃地將他細心整理的圖片資料給我看,我並沒意識到我的家鄉有著這樣美麗如畫的山山水水和深厚的文化底蘊。這些我司空見慣的景物,開發的和還未開發的,都是我們作為家鄉人的一員,值得驕傲和自豪的寶貴財產。

  遠不說舉世聞名的,遠不說風景秀麗、魚兒蝦兒多如牛毛的國家花兩個億建設的王家廠水庫;遠不說仙女洞、天供山、古城牆,遠不說享有美譽的“南方吐魯番”葡萄園,就說我們附近這幾個村沒開發過的幾個原始景點吧。

  塗河村王仙洞。這個洞自然天成,共有三層,從外面你能看到上下兩個洞口,小學六年級我們班組織同學去過。裡面石筍林立、泉水丁冬,因為洞裡天黑,只能邊照著手電邊躊躇前行,而我那時又怕回聲,最怕同學在洞裡使勁裝鬼叫,一層走了一半又折了回來,膽大的同學也只走完第一層。聽附近的村民說,這個洞一直蜿蜒向上,因為純天然,裡面積水很多,故很少有人真正全部走過。

  雙泉居委會馬塔寺。這是一塊歷史的印跡,據說是抗日戰爭時留下的。小學時因為學校修葺,故安排我們臨時在農校就讀,每天放學,我們都會經過水電站,看到下面的空地上一塊雜亂而清晰的馬蹄印。當時年少無知,便很奇怪,怎麼有這麼多的腳印啊?這些印子是怎麼弄上去的啊?馬蹄印完全沒有規則,現在看著這些深深的印子,你能想象,那些愛家鄉愛國的熱血志士,同敵人進行了一場怎樣的保衛戰!

  段家村古楓樹。這棵樹要三個人才能合抱,經歷了上百年的時間,由於風霜的侵襲,樹的中心已經空了,樹頭形成了一個大洞。更為奇妙的是,鑽進這個洞裡,你在樹裡往上望,能一眼望到天,這棵樹是我們村的象徵,一說古楓樹無人不曉。村民都說這是棵靈樹,逢年過節都要在這裡拜一拜,祈禱平安。

  家鄉不僅山美水美,有許多自然天成的美觀,礦產資源也非常豐富,盛產煙煤、頁炭,而且家鄉的人,更美!這裡,出生過唐代詩人李群玉,紅軍軍長遊端軒,還有為國家航天彈載計算機設計與研製領域作出了重大貢獻的沈緒榜,中國工程院院士雷志棟,中國科學院院士朱作言等等知名人士,在這塊人傑地靈的土地上,可謂人才輩出,群星璀璨。

  家鄉抒情散文 篇14

  記憶中,家鄉就是稀疏的幾座泥房,孤伶伶地立在樹木密佈的中央。

  我已經從那裡出來有些年了,只是每年清明的時候,才回去看一眼。村裡只有李爺爺居住了,年輕的人大多像我爸一樣,耐不住艱苦的環境,搬到了縣城。

  回去時偶爾碰見李爺爺,會上去勸說幾句:“李爺爺,這裡環境太差了,沒有電,取水還有穿過一片樹林,您為什麼不搬出去呀!”

  李爺爺可能很久沒有見到其他人了,見到我,笑呵呵的,渾濁的雙眸裡好像折射著淚光。那雙起滿老繭的手,活像枯樹皮,輕輕地撫摸我的頭:“這裡是我的根,人老了總是要落葉歸根的。”

  “落葉歸根”,對於小時候的我,有些難以理解,直到現在,我才懂得它的意義,那是一個戀鄉老人精神的歸宿啊!

  或許我在這個破落的村子生活的時間太短,所以體會不到李爺爺對村子的感情。他生活了幾十年,辛勤了幾十年,艱苦了幾十年,是習慣了吧,像魚和水一樣,魚習慣在水中,離開了水就會死去。

  最近幾年回去都沒有遇到李爺爺,直到去年才有見到了他。他更瘦了,臉也更老了,背更彎了,頭髮更少了,整個人更憔悴了。我見到他的那一剎那,心裡有種說不出的感覺。以前他喜歡摸我的頭,現在我比他高出了一大截,他需要仰視我,而且還要抬起彎垂的腰。

  “李爺爺,這裡環境太差了,沒有電,取水還要穿過一片樹林,您為什麼不搬出去呀!”同樣的問題,回答終於變了。

  “呵呵,下輩子吧!”李爺爺依舊笑呵呵地,但是沒有了以前開心的感覺。他拍了兩下我的腰,徑直地走了。

  我感覺有些不對勁,李爺爺不說,我也不好去問。

  直到去年的八月,爸爸突然跟我說李爺爺去世了,我才懂得李爺爺那番話的意思。原來他已經知道知道自己即將走到生命的盡頭。

  而今春天又到了,霏霏細雨紛紛而至,滋養著家鄉土地上的植物。那棵爺爺最愛的龍眼樹又吐了新芽。李爺爺常常摸著它跟我說:“這龍眼樹啊!它發芽、開花、結果都是這片地給的輝煌,當它枯死了,相信不會難過的,因為它能夠被埋葬再生它、育它的這片土地上!”

  我撫摸著這棵乾枯的龍眼樹,它的心被蟲吃空了,嫩芽也搖搖欲墜。

  可能這是它最後一個春天吧。

  一陣風起,我彷彿聽見,樹笑了……

  家鄉抒情散文 篇15

  自從出來工作後,回家的次數少之又少了,每年才回去一次。但是,在我心中,那個我熱愛的地方卻從來沒有因為回家的次數而疏遠,每當我耳邊想起陳星的那首《望故鄉》的旋律,便會不由自主地勾起我那思鄉之情……

  我的家鄉位於湖南省美麗的雁城——衡陽市,這裡是一個人傑地靈的地方,這裡有美麗的風景、著名的文物古蹟、友善的人們等等……每當回到家鄉,家鄉的每一寸土地都讓我倍感親切;家鄉的空氣讓我倍感新鮮;家鄉的水讓我倍感甘甜;家鄉的人們讓我倍感溫暖。對家鄉的感情是用任何言語都無法表達我對她的摯愛。

  小時候,我們快樂地生活在她的懷抱中,感受著這位大地母親的點滴的變化,那是一種詩情畫意的境界,那是一種美的享受。

  春天,隨著氣溫的回升,萬物復甦,春風拂面,讓人感覺格外精神。所有動物、植物都甦醒過來了,萬紫千紅的百花都在那裡綻放著自己的豔麗,動物們在盡情沐浴著春天的第一縷陽光,村民們也都開始忙碌了起來,耕田的、刨地的,此時,母親的懷抱一片喜氣洋洋,熱鬧非凡,到處都是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

  夏天,火熱的太陽炙烤著大地每一個角落,稻田裡的金燦燦的稻穀因為有大地母親的營養供給,仍然不畏天氣的炎熱依舊英姿颯爽。正等著主人來收割呢!果樹上已經密密麻麻地佈滿了許多小果子,一個個非常壯實,好像在預告人們:“今年又是個豐收年。”大人們此時正馬不停蹄地搞著雙搶,小孩子也不畏炎熱在田裡幫忙收割稻穀呢。

  秋天,樹葉黃了,大雁開始往南飛了,一邊飛一邊在叫喚,好像在跟大地母親告別呢,感謝她的養育之恩,明年再相見。果樹枝頭,那些已經熟透了的果實把樹枝都壓彎了腰,正等待著主人來豐收呢。金黃的柑橘、飽滿的板栗、還有壯實的花生……這些大豐收都離不開大地母親的養育。

  不知不覺中,冬天已經到了,肥沃的土地、良田都光了、樹枝上只有那殘留的幾片樹葉隨著寒風在那裡孤獨地飄曳著,昔日裡活潑的動物都回到了那溫暖的洞穴中正做著美夢呢!人們也窩在家裡避寒取暖,天空中飄著鵝毛大雪,厚厚地覆蓋著家鄉每一個角落,好像給大地母親蓋上了一床厚厚的棉被讓她過冬!

  我愛你,我的家鄉!這片養育我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