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散文> 老去的故鄉散文

老去的故鄉散文

老去的故鄉散文

  春節對於每個孩子都是永遠的誘惑,有好吃的,有新衣穿,有壓歲錢,不用上課,可以放鞭炮,想去哪玩就去哪玩……而對於我們這些成年人,卻是愈來愈乏味,難免就會羨慕起孩子或想起以前的事來。

  自1994年離開,已整整十個年頭沒在故鄉過春節了,近幾年,雖然全家基本都在廈門,但回家過年的念頭卻始終在心頭,每年都有那麼蠢蠢欲動的幾天,策劃著要弟弟、妹妹一起回老家,過一個兒時的“年”。但每每臨到年底,不是因為你有事,就是因為他脫不開身,而至多年了一直沒能成行。今年終於約好要回老家過春節了,那個瞬間,心裡無法形容的激動,我無法設想闊別十年後重返故園,我們將激動成什麼樣子。

  臘月二十九日,天氣晴好,當我們乘坐的汽車駛進村子的時候,太陽剛剛偏西,這時正是冬日午後老人曬暖的時候,放假的孩子們該滿大街跑了吧,我想。而2003年臘月二十九日的下午,故鄉村莊的大街上卻空蕩蕩的,沒有幾個人。大哥說,這幾年年輕人去外面打工都走空了,很多人幾年都沒回來,孩子們也帶出去了。我覺得萬分地沮喪。

  當天晚上,兒時的夥伴聽說我回來過節了,紛紛拖兒帶女的上門看望。在這群玩伴中,我是上學最久的一個,在我大學畢業離開故鄉的時候,他們都已結婚,孩子都滿地跑了,而今再見到時,孩子們已如當年小學畢業的我們了。幼時的夥伴坐在一起,除了感嘆時光流失,還是感嘆時光的流失了。

  年三十早上,隨母親去走親戚,去小時候年輕的叔叔家,見他已白髮滿頭;去父親的朋友家,有幾人已如父親辭世多年了;下午回來從村子裡走過,發現當年的少年如今成了父親,當年的壯年而今已成了爺爺,當年的父親現在成了老人,而當年的老人很多已經不見了。心裡未免失意難當。

  不單單是人,就連我認為萬年不變的土地,短短的十餘年時間,也已面目全非。

  小的時候,家門口有一塊半畝大的荒地,因為是同村李家墳地,故少有人去,說是墳地,其實只埋著一個墳頭,白白的'佔了半畝多田,怪可惜的,且在我們家門口,父親就帶領我們將它整理出來,用槐樹枝和葛針圍了起來,在墳的四周種了菊花,在離墳遠些的地方種上了瓜果蔬菜。那是我生命中永遠的故園,園子裡種了葫蘆、絲瓜、豆角、茄子、辣椒、番茄、灰灰菜、芝麻苓等夏令蔬菜,還有茴香、食香、紫蘇等調味品,一應俱全,應有盡有。這是我們村裡最早的菜園,也是最大的一個菜園,夏天是蔬菜旺收的季節,我們一家人吃不完,又不指望它們換錢,所以每到中午或晚上做飯的時候,總有女人或小孩跑來,央求母親給他們摘些青菜、豆角什麼的。假使摘的是食香,那麼當他們做好飯端出來時,滿條街都是香的。菜園子在我們家門口存在了很多年,以至成了幼年的一個符號,永遠地留在了記憶裡。是什麼時候,菜園子裡又埋進了幾個新墳;又是哪一年,瓜果飄香的菜園子被種上了森森柏樹;如今柏樹都雞蛋那麼粗了,那個舊日花開的地方,如今陰森一片。

  村子東邊的山坡上在我很小的時候就是果園,有蘋果,也有桃樹。1984年,我們家承包了它,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為果樹深耕、施肥,噴藥、剪枝,還在果園裡打了圍堰,在四周種了花椒、紫藤,十多年來,那裡一片鬱鬱蔥蔥。1994年秋天,父親病重,無法照看果園,我專門從鄭州回到老家,幫二哥收了蘋果才離開的。我走的時候那裡一片蓊青葳蕤,而今卻是光禿禿荒山一座,再沒了往日的生氣。大哥說,1999年以後,樹老了,蘋果也不值錢了,更重要的是村裡人缺地種,就陸續地將樹伐了,分給每一家當糧田了。那一片本是山地,極易水土流失,種果樹的時候我們築了很多圍堰,倒是好些,而現在,樹伐了,圍堰大都拆了,山岡圓渾了許多,低矮了許多,倒是山下的瀉水渠,以前因為寬、深,都要繞著走,而今,差不多都成平坦地了,細細的一絲水流線一樣爬過大地的皮膚,抬腿便跨了過去。

  大年初一早上,我走出家門,沿著村東的小路,越過舊時的果園,坐在光禿禿的山岡上來寫這些文字時,發現果園裡不知何時埋上了新墳,忽然就想起哪一個暑假裡,在面前的這片土地上,父親給我講的故事。

  說幾十年前,他們小的時候,山那邊姓解家的女人,傍晚的時候抱著六七歲的兒子在門前乘涼,打了個瞌睡,懷裡的孩子被狼搶了去,趕緊叫人四處尋找,天亮的時候,在我面前的這灘窪地裡找到了孩子的屍骨。父親說,當時這片窪地還是一片洪荒,齊腰深的茅草,被壓倒了一大片,一圈一圈的淌滿了血跡,據說是狼用一隻爪子按著孩子的背部,來啃吃孩子身上的肉,孩子還活著,疼,又站不起來,就在地上一圈一圈掙扎著爬。聽到這個故事的當時,心裡想到的是那孩子在被啃噬過程中內心是怎樣地恐懼。現在坐在陽光下再來回想那個故事,心裡不免充滿了憂傷,故事裡的人,講故事的人,甚至故事裡那令人憎惡的吃人的狼,都早已化作了塵土,融入了大地,就連故事裡的茅草灘、講故事時的桃樹園,現在也成了光禿禿的農田,且埋上了新墳。

  一切都改變了,一切都過去了,故事和講故事的人都成了故事,故事的主角都離開了舞臺。誰還站在那裡?誰還依如從前?不是我,是時間,只有它還像過去一樣,漫不經心地拂過來者和去者的面頰。時間不正是那噬人的狼嗎,人自打生下來那一刻就淪在了它的爪下,遭遇它的啃噬,一直到它將你啃噬乾淨,一直到你爬不動了為止。它啃噬了我爺爺88年,啃噬了我父親59歲,我目前正淪在它的爪下,估計已啃噬近半了。這一突生的想法豎時令我覺得背上無比地沉重,內心無比地恐懼。趕緊站起身來,匆匆地離開。

  這就是故鄉,我的故鄉,我日裡夜裡牽絆的故鄉,在我的夢裡青春、在現實中漸漸老去的我的故鄉。

  人不是,物亦非,我行走在故鄉的土地上,我成了故鄉的局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