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散文> 回憶我的初中時光800字散文

回憶我的初中時光散文

回憶我的初中時光800字散文

  那時,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初,農村已分田到戶幾年了,農村生產力被大大釋放,田野裡蓬勃著如火如荼的希望。我家人口較多,種了十多畝田。暑假,剛好是雙搶季節,成熟的早稻要收割,晚稻要栽種。

  天沒亮,我正睡得酣,就被媽媽叫醒了,還把十四歲的二弟、十二歲的三弟,統統從床上拽了起來。我和爸爸把小型打穀機抬上大板車,媽媽準備好鐮刀、洗淨曬乾的肥料袋。我們便藉著拂曉的微光,往田間走去。路上朦朦朧朧可看見許多去割稻子的村民。到了田頭,媽媽先下去割出一小片,我和二弟三弟把割倒的稻禾,抱到一邊,騰出一塊空地,然後把打穀機拖下田。爸爸便忙著把打穀機擺弄好,裝上打穀箱,罩好紗網,給齒輪上油。媽媽便帶著我們兄弟三人,彎腰割開了稻子。有的稻禾,每棵單薄,我便割四棵為一把,然後往右一甩放倒,有的每棵分枝多且粗壯,就割三棵為一把。這時,黃澄澄沉甸甸的稻子上,還沾有露水,赤腳踩在泥裡水裡涼悠悠的。偶爾抬頭,天邊已泛紅泛白,朝霞已開始燃燒,只是稍見微弱的火苗。田畈上,還有許多家庭散佈開來,像我們一樣在忙碌。

  休息了一晚,體力充沛,尤其是早上涼快,我們幹得特別有勁,動作利索。一會兒,偌大的水田,已割倒了一大片,稻禾一排排整齊地擺列著 ,根部放在稻茬上,方便拿,穀穗浸在水裡。我和爸爸便開始打穀,至少要兩人以上打穀,輪流上崗,機子才不會停,才省力。那打穀機是腳踩的,人雙手捧了稻禾,站在踏板上,把稻穗放在轉輪的鐵齒上,用右腳用力去踩,踩得轉輪呼呼直轉,穀粒便被鐵齒颳得四濺,碰到上面的罩網,然後乖乖的落在谷箱裡。早上的穀穗,露水重,溼漉漉的稻葉似乎拽著鐵齒,所以打穀機踩起來非常吃力。有時候,爸爸要去箱後面,趴在那清理夾在穀粒裡的稻葉,再用鐵畚箕把穀粒裝到洗淨的肥料袋裡。我便一人踩,等我抱回一大把稻禾,踩上踏板,機子已停了,又得重新啟動,那要累多了。

  快到中午時,或是下午三、四點鐘,那太陽像在噴火,空氣裡熱氣蒸騰,田裡的水燙腳,熱氣上湧。不停彎腰割稻,或來回不停取稻禾踩打穀機的我們,是熱得汗流浹背,有時眼睛都睜不開。溼漉漉的襯衫貼在脊背上,西裝短褲沾滿了泥水。有時,我們兄弟索性學爸爸的樣,摘了草帽,脫了上衣,光頭赤膊上陣,幾天下來,一身曬得黑不溜秋,像非洲黑人。路過的村人看了總是忍不住笑,媽媽此時總是倍感自豪。

  中午收工時,我們便藏了鐮刀,把散放在田裡的一袋袋穀子,馱到大路上停放的大板車上。爸爸能幹力氣大在村裡是出了名的,他一次馱兩袋,第一袋,他輕輕一甩便上了肩,然後蹲下身來,我和二弟把第二袋給抬著放上去。我呢,一次只能馱一袋,上肩時,還要二弟幫忙託一把。馱袋時,赤腳走在水田裡,高一腳低一腳,有時還被新割的鋒利的稻茬刺到,那袋裡的泥水順著脊背、肚皮淌下來,真不容易!把一袋袋穀子在板車上擺好,便爸爸在前拉,我和二弟三弟,一邊一個,後面一個幫忙推。板車呼呼地往家去,腳踩在沙子馬路上,硌腳燙腳。

  傍晚,太陽都落山了,我們還捨不得上岸。有時是活沒幹完,更多是因為傍晚涼快。直到天色昏暗,才上田岸。回家的'馬路上,已有不少浮南礦的工人獄警在月色下散步,或夫妻雙雙,或一家幾口。那時,勞累了一天的我,真是羨慕之極,渴盼將來也有那份悠閒自在,那份溫馨浪漫。

  中午,由於天氣太熱,我們一般會休息一兩個小時。我家的新房子,門向西開,臨小溪。門大開,堂前放張竹床,穿條褲衩躺在竹床上。小溪上、溪畔綠葉間,吹來清涼的風,不用搖扇,不用吹電扇,我經常睡得鼾聲如雷,為下午的勞作養精蓄銳。有時老天也會搞惡作劇,當你睡得正香,突然風雲變幻,剛剛還是晴空往裡,倏然間昏天黑地電閃雷鳴“風雨欲來風滿樓”。媽媽便會大叫著,催著我們去曬場收穀子,一家人手忙腳亂,把穀子收攏裝袋,馱到屋簷下。有時會來一陣暴雨,來也匆匆去也匆匆;有時只是光打雷不下雨,一會兒又太陽炙烤著大地。我們又得把袋子馱出去,把穀子倒出來,曬開。被折騰了一箇中午,沒有時間休息片刻。有時,我還捨不得睡,拿本愛讀的書,坐在門檻上,沉浸在書的意境裡,體驗著別人的生活,品味著別人的人生際遇,起伏沉浮。別為我擔憂,對於愛看書的人而言,這其中的滋養和享受,並不比酣睡遜色。下午照樣出工,照樣精神煥發,踩打穀機照樣不腿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