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散文> 醉美關山散文

醉美關山散文

醉美關山散文

  若非親眼所見,親身感受,竟不敢相信,眼前就是聞名遐邇的上寨古鎮了。雖然匆匆細雨中走馬觀花,還是被她的古樸厚重、綠色時尚、精緻大氣所折服了。

  “到了,到了。”鱗次櫛比,氣勢恢宏,飛簷走脊,紅燈高掛的仿古民俗文化商業街赫然眼前。“上寨是關山古鎮的舊稱。追史溯源,可上溯至上古仰韶文化半坡晚期,距今已有五六千年的歷史了,踞漢唐以來的東絲綢之路要地,客商雲集,崇文重教,人才輩出,古城險峻,刀客應勢而生……”

  我彷彿穿越了時空,看到了先民們正在這裡刀耕火種,繁衍生息;看到了漢唐東絲綢之路上繁忙的商旅,稍縱即逝一晃而過的驛馬;看到了鱗次櫛比的古商鋪、鐵匠鋪、車馬店和煞有其事一臉鄭重的鏢師;看到了環水險峻的關山古城,四個城門門額石刻“洛水環清”、“嵯峨拱翠”、“渭北長城”、“山屏鬥耀”依舊遒勁滄桑,清晰可辨;還看到了古樸幽幽的渭北書院、四維中學,琅琅書聲裡,曾任湖廣按察福建布政使王孫蔚、原西北歷史博物館館長武伯倫正向我們款款而來。

  正欲向前,同伴拉了我一把,我又迴歸了現實。“如今,結合歷史遺蹟保護性開發,我們把護城河遺址變成了地穴式環城活動廣場,造福於民。”

  “快看快看,這裡的香蕉西葫蘆站起來了!”豐宣果蔬現代農業科技園區,同行的作家周養俊驚喜得尖叫連連。“可別小瞧這小小進步,這一站啊,密度增加了,光照均勻了,果形更耐看了,商品性就非同一般。”豐宣果蔬女當家王思妮風趣地說,“綠色、生態、有機,是高階市場的時尚,需求倒逼農業要站起來。現在我們全程實現精準生產,像養育孩子那樣標準、細心,什麼時候需要二氧化碳啦,什麼時候需要光照啦,什麼時候需要補充水分啦,全程測量,精準配方。”“看,空中的`這些噴頭,全部與電腦、手機連線,隨時隨處可以根據需要即時啟動操作。”王思妮一席談,徹底顛覆了父輩們堅守多年的稼穡觀,讓我們不能不刮目相看。“同樣一畝香蕉葫蘆,我這棚能產3萬斤,目前批發價每市斤兩塊錢。在豐宣,站起來的不光有葫蘆,還有甜瓜、西瓜、葡萄、西紅柿等等。”

  在關山,如同王思妮一樣,依託高科技從事採摘、旅遊、觀光一體化經營的新型農業經濟體不下10家。正如科農甜瓜基地掌門張小平所言,“雙根嫁接技術讓我們跑過了季節,無公害生產樹起了良心農產品品牌自信,農業休閒化催逼我們而今邁步農業盆景化,讓農業文化走進更多城市千家萬戶。”

  穿過磅礴大氣的“開放”之門,生機勃勃千帆競發的關山新區撲面而來,園區廠房林立,錯落有致,道路縱橫,花團錦簇,疊綠飛翠,流光溢彩,處處精緻時尚,風物聚萃,錦衍千秋,催人奮進。為了提升引進人才和子女的教育、生活、休閒,新區專門設立了永豐小學、幼兒園,新建了文體中心、文化廣場、中心公園、西部淘寶城、關山勝景和關山府邸社群,引城市天然氣、飲用水入區,吸引了彈簧廠、大天膠廠、航城麵粉等近40家產業鏈接強、科技含量高的加工製造、高新科技企業產業紛紛入駐加盟,迸發出盎然生機。

  融入相棗古樹群,新雨初駐,林間氤氳出縷縷霧嵐,與隱隱傳來的觀音寺鐘聲遙相呼應,愈加讓人倍覺歲月的靜美厚重。遠處,梨花隱現,桃花怒放,鳥鳴啁啾,婉轉可人,竟全然不在意有沒有別人的關注,自在林間情有獨鍾。作家們競相受到感染,把酒臨風,揮毫潑墨。“風來花自舞,春入鳥能言”,“關山如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