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散文> 描寫活著的優美散文

描寫活著的優美散文

描寫活著的優美散文

  攤開時間的手掌,琥珀色的黃昏帶著淡淡的朦朧,點點細碎的陽光穿越樹葉的間隙在明淨的窗上跳躍。在中國南方的一個偏遠城市,偌大的一個圓盤籠罩下的奶茶吧,蕭條而寂寥。

  她臨窗坐著,慵懶的享受著陽光的沐浴,正對面的陰影中坐著一個男人。他的面龐隱居在日光背後,只有性感的聲音翻越了那些窗欞構成的光柱,散漫地撫摸著她的耳朵。

  他的關心是那種若有若無的問句——你看上去很疲憊,也很沉鬱?

  她也顯得無精打采——嗯,天天加班搞各種資料,要瘋了。

  他似乎有所暗示,也有些期待地說:這麼正式地……約我,有什麼事嗎?

  她欲言又止,囁嚅著說我想開一家公司,想請你……幫忙。

  他像是聽了一個不那麼好笑的笑話,莞爾雲:你不會也想一夜暴富吧?

  她一本正經地說道:這回,咱們好好搞,行沒?

  他強裝肅然地問:你一個公務人員又才畢業出來,不好好的上班,沒事瞎搗騰什麼啊?你不知道創業有多不容易嗎?

  她有些慍怒,喝口絲襪忍了下去。那一刻她好像看到了自己往後幾十年的生命,彷彿頓悟而開了天眼。她的胸腔發出一種不像是她的聲音,低沉,但是似乎斬釘截鐵,既像是自言自語,也像是說給他聽。她想實現對他的承諾——十年後一起周遊世界,去記錄彼此一起的時光,在溫柔撫媚的陽光下,去激情燃燒地享受他們渴望的生活,那是她的理想國……

  或許她是厭煩了長時間迴圈式的枯燥的工作模式,或許她是太久沒有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了,或許她是被現在的生活壓得苟延殘喘……

  就像夏多布里昂說的那樣:“每一個人,身上都拖帶著一個世界,由他所見過、愛的一切所組成的世界,即使他看起來是在另外一個不同的世界裡旅行、生活,他仍然不停地回到他身上所拖帶著的那個世界裡去。”

  我們走了多遠的'路,去過多少地方,見過多少人……這些一點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曾在旅途中看到過什麼,曾想到過什麼,歸來後我們能改變什麼。

  是什麼誘惑著我們放棄安寧和舒適,離開溫暖的家,在某一個清晨或是深夜,毅然到遙遠的他鄉去了呢?

  當然,很多時候,是為了謀生,為了無法推卸的責任和理由。但是,隨著溫飽的解決,我們越來越多自覺自願地選擇了——人在旅途。

  我們為什麼要去旅行呢?

  或許是因為旅行能使我們謙虛。飛馳的速度,變換的風景,奇異的遭遇,萍水相逢的客人……這一切旅途中可能發生的事件,強烈地超出了我們已知的範疇,以一種陌生和挑戰的姿態,敦促我們警醒,喚起我們的好奇。在我們被瑣碎磨損的生命裡,張揚起綠色的旗幟;在我們被刻板疲憊的生活中,注入新鮮的活力。久久的蝸居,易使我們的視野狹小、襟懷逼仄、肌力減弱、肺廓扁平……這個時候,收拾好行囊,辭別了親人,踏上旅途吧!珍惜旅途吧!旅途中那些不眠的夜晚,憑窗而立,看鐵軌旁一盞盞路燈,閃著紫藍色的光芒,倏忽而逝,許多記憶就幽靈般地復活了。

  人們常常在旅途中,猛地想起湮滅許久的往事,憶起許多故人的音容笑貌。旅行好像是一種溶劑,溶化了塵封的蓋子,如煙的溫情升騰出來了。人們常常在旅途中,向相識才幾個小時的旅伴傾訴衷腸,彼此那樣深刻地走入了對方的精神架構。我甚至知道幾位青年,竟這樣找到了自己的終身伴侶。

  有人把這些解釋為——旅途使我們親近,是因為沒有利害關係。我不同意這個觀點。正是因為同乘一列車、同渡一條船,才使我們如此親密。旅行使我們人性中溫暖的因子彌散開來。

  旅途也有困厄和風雨、艱難和險惡。但是,這不會阻止真正的旅行者的腳步。旅行正是以一種充滿未知的魅力,激起人們不倦的嚮往。

  旅行像一柄生鏽的犁鏵,當它被老牛拉著,吃力地翻開土地的時候,似乎並沒有什麼明顯的作用。你看不到鮮花和果實,只見硬邦邦的土層被剖開並有舊年的草根翻揚。但過了一段時間,泥土中有一些早就埋藏其內的生靈會驚醒和被晾曬,對世界原本的神經像驚蟄後的蚯蚓,蠢蠢欲動。一些原本絕不會重疊的時間斷環,曾發生在不同環境的故事片段,來自完全迥異之地的人的面孔,你的童年記憶,在旅行這架煉丹爐的火焰之中,突然奮不顧身地摞起來燃燒,栩栩如生。它們共同熔鍊成記憶之汁,最終結晶為某種難以預料的琉璃。

  常常覺得,出門在外,記憶就像擰乾的一塊海綿沉沒在泉水中,吸取新的汁液。回來寫成文字,就是融入自己的思想,化成稀薄的酒漿。現實生活太過緊蹙,在忙碌了很長時間之後,放下手中的工作,好好的去感受世界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