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日記> 數學的日記(通用23篇)

數學的日記

數學的日記(通用23篇)

  日記是指用來記錄其內容的載體,日記也指每天記事的本子或每天所遇到的和所做的事情的記錄。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數學的日記,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數學的日記 篇1

  月6日 星期日 晴天在期末考試結束後,張老師發來一個資訊:叫家長帶孩子來看數學期末考試成績。爸爸媽媽都看了這個資訊,唉聲嘆氣地說:“袁嫄這次期末考試成績可能不在九十分以上了吧!”我對爸爸媽媽說 :“不可能,不可能,爸爸媽媽你們不要對我沒信心,我每次考試都在九十分以上的哦!

  一定在 九十分以上......”。 第二天早上我帶著爸爸來到了學校,匆匆忙忙地跑到二(五)班教室,我看見了張老師在教室裡,連忙笑著對 張老師說:“張老師把我試卷找出來,行嗎”?張老師說:“好的 。” 找出試卷後,我仔細一看,考了99+10分,我開心極了。 爸爸接過我手裡的試卷看了看,然後給我講解了一下 ,“小麗買5枝 百合花了20元錢,小紅買了一枝玫瑰花了8元錢,誰買的花貴?每枝貴幾元錢 ?你寫成這樣了:20/5=4(元)8-4=2(元)了,爸爸對我應該是這樣做的:20/5=4(元)8-4=4(元),不要把8-4搞成8/4,這樣能不錯嗎?你也太粗心了吧!”

  “袁嫄連8-4都不會算,還不如去讀一年級,太馬虎了吧!”張老師說道。我慚愧地低下了頭。爸爸看了看我的分數,高興地說:“不錯,考了99分,如果這道題不馬虎的話,就是100分,好好努力,爭取下次考100分哦!”我對爸爸說:“恩,我一定好好努力。”下學期我要做到:上課認真聽,積極舉手發言,考試要在95分以上,按時訂正作業,獨立思考問題,做一個善於學習的好學生。

  數學的日記 篇2

  有一天,我正在做數學作業,突然,我被一道數學題難住了,媽媽看見了,就問:“怎麼了,為什麼不寫作業?”

  我只好如實回答:“這道題我不會。”

  媽媽拿著紙,看了一會說:“把這道題換一下,就是雞兔同籠問題了,你看,是不是?”

  我拿著題,仔細地端詳了一會,說:“恩,好像是的,不過,那我也不會寫啊!”

  “呵呵…”媽媽笑笑說:“這種題呢,要用假設法,這樣做題就簡單了呀!”

  (原題:一次考試共20道題。答對1題加5分;答錯或不答扣2分。小琪在這次考試中得了65分,她答對幾題?)

  媽媽又說:“先假設小琪全對了,那麼這樣她就會得分),可她沒有得100分,只得了65分,和100分相差分)。然後呢,用做對的5分加做錯扣的分),最後,用她少得的35分除以做錯和做對的總分數7,也就是道)就算出錯了5道……”媽媽還沒說完,就被我打斷:“恩,為什麼求出來的是算錯的題呢?”我百思不得其解,只好打斷媽媽,一問究竟。

  媽媽耐心的講:“因為雞兔同籠問題呢,它是設雞求兔,設兔求雞的。而這道題呢,既然設了對的,那麼求的就是錯的了呀!”

  “哦!原來如此啊!”我恍然大悟。“那接下來是不是要用一共的20道減錯的5到,也就是道)對嗎?”

  媽媽說:“對啊!”

  原來這道題這麼簡單啊!我怎麼沒想到呢?原來數學如此簡單,只需換個角度去想。原來,媽媽這麼有耐心啊!

  數學的日記 篇3

  星期三早晨,試卷發下來了,一看“粗心、粗心、真粗心,馬虎、馬虎、真馬虎。”我在心裡暗暗罵自己。這一次考試我的數學只考了95分,語文考了94分,我看了頓時面如土色。語文還說得過去,但數學嘛······

  我垂頭喪氣地回到家,吃過晚飯,我正拿著試卷想:我們家的“母老虎”說不定會把我當籃球拍,爸爸肯定會像和尚唸經一樣,嘮叨個沒完。簽名、簽名、簽名,我討厭簽名,都考得那麼差了,老師居然還要讓家長簽名。這時候,爸爸走了過來,我只好把試卷乖乖地交給爸爸簽名,爸爸看到我考得那麼差,便拉長了臉就生氣地吼道:“你怎麼回事呀,考得那麼差。”我的眼淚頓時不爭氣地流了下來,心裡暗暗地說:“爸爸,我知道錯了,我也不想考得這麼差······”

  這一吼,把正在廚房洗碗的媽媽引了過來,她拿到我的試卷,不由地變了臉色。“壞了”。我的心“咯噔”一下,好像一下子停止了跳動似的。我把頭低到了胸口,準備接受她的“雷鳴電閃”。等了好一會兒,媽媽也沒出聲。不知出了什麼事,只見“母老虎”變成了一隻溫順的“綿羊”,說:“考砸了,不要緊,重要的是你知道錯在哪裡,下次考好一點。不要在那樣粗心大意就可以了。”這時候,爸爸也變得很親切了。

  我長長地鬆了一口氣,心裡很感激爸媽的理解。我決心以後會更加努力地學習。

  數學的日記 篇4

  今天我又遇到一道數學難題,費了好大的勁才解出來。題目是:兩棵樹上共有30只小鳥,乙樹上先飛走4只,這時甲樹飛向乙樹3只,兩棵樹上的小鳥剛好相等。兩棵樹上原來各有幾隻小鳥?

  我一看完題目,就知道這是還原問題,於是用還原問題的方法解。可驗算時卻發現錯了。我便更加認真地重新做起來。我想,少了4只後一樣多,那一半是13只,還原乙樹是14只;甲樹就是16只。算式為:(30—4)÷2=13(只);13—3+4=14(只);30—14=16(只)。答案為:甲樹16只,乙樹14只。

  透過解這道題,我明白了,無論做什麼題,都要細心,否則,即使掌握瞭解題方法,結果還會出錯。

  數學的日記 篇5

  金秋十月,秋高氣爽,我和媽媽去桔園摘桔子。我們來到了果園,看見一個個桔子正衝著我笑。我們摘了許多桔子,我們決定拿到了市場上去賣。晚上回家,我問媽媽共賣了多少元錢?媽媽說:“桔子500克1元,我賣掉了25千克,一共賣了多少元呢?你算算吧!”我想了想,說:“25千克=25000克,25000÷500=50,50×1=50(元)。今天賣桔子共賺了50元!”媽媽聽了,微笑著說:“你真棒!”我開心地笑了。

  有趣的數學

  今天傍晚,我和表姐在操場上玩,我們在操場邊發現一張面積大約是一平方米的正方形廢紙板,表姐看了看,說:”小婧,如果把這個紙板分割成一個個面積為一平方毫米的小正方形,再把這些小正方形一個緊挨一個的接成一條直線,這條直線會有多長呢?”我不假思索地脫口而出:”這能有多長,頂多不過四米吧!”表姐笑了笑說:”你先別急著下結論,讓我們一起來算算吧。”

  我理了理思路,開始了片刻的思考:1平方米等於100平方分米,……1000000平方毫米的正方形的邊長就是1000000毫米,那1000000毫米不就是100米嗎?哇!這條由一些一平方毫米的小正方形拼成的直線竟長達100米。

  此時,我明白學習數學不能只是簡單地把題目看一看,就輕易的下結論,應該認真想、仔細算,才能做得對,並探究到其中的奧妙。

  數學的日記 篇6

  今天,我們數學考試考驗了一次執行力。

  莫老師來監考我們的數學。說是監考,還不如說是無人監考,莫老師再在課臺上弄些課件。當我拿到數學試卷時,並沒多難,我便做了起來。算數學,就是要用到草稿紙,所以,我特意準備了一些草稿紙,遇到沒有把握的題或者沒做的題,都可以在草稿紙上先算,這樣做起來就很輕鬆。很快,我就做完了一面,翻到第二面,我做得非常認真,周圍的聲音幾乎為零。“嘩啦”一聲,我想知道是什麼聲音,便放下了筆,循聲去看聲音,原來是一位同學的圓規不小心掉在了地上,出於無聊,我饒有興趣看著,很快,我發現這位同學並不是不小心,而是故意的,她吧圓規傳給另外一位同學,準備從地上划過去!大概是那位同學的沒有圓規,然後她向同學借吧!這場畫面後,我又開始認真做題,突然,鄧枔新向我借圓規,於是我一聲不響的就借給她他。可是漸漸到了後來,我被應用題給難住了,這道題目四分啊!加上一分!我就過不了優秀線,我打心眼裡想過,不禁開始東張西望,我瞄到了黑板,被黑板誠信兩個字嚇了一跳,立刻收回餘光,仔細想著,半天不敢動一下。

  到了收試卷的時候,來了個360度大轉變。莫老師並沒有讓我們直接交卷,而是讓我們放進櫃子裡,不要說話。而我和同學們一樣,沒有管住,不停的和同學們交流自己的答案,還有同學把考試試卷拿出來,向同學問著答案,絕大部分同學都沒做到老師要求的那樣。莫老師見狀,說:“沒有做到執行力的同學起來。”只有一半的同學站了起來,莫老師說:“還有些同學沒有站起來。”天吶!又考執行力,又考試卷,這兩兩聯合,我們班幾乎全軍覆沒!莫老師又叫組長把試卷收上去。

  這次數學考試,加上突然的考試,我們還要得再接再厲!

  數學的日記 篇7

  以前我學過估演算法和四捨五入法,可是開學沒多久,我們又要學估演算法和四捨五入法,我覺得都學會了,再學也沒有什麼用。

  可是,有一件事讓我改變了這種想法。

  今天放學,爺爺正在看報紙,見我回來了,便問:“今天數學學習了什麼?”我無精打采地回答:“估算和四捨五入。真沒意思。”爺爺追問:“沒意思,怎麼?沒學會?”我說:“當然不是。我們以前就學過。我早就學會了。所以覺得沒意思。”爺爺好象不相信。我說:“您要是不信,您出幾道題,考考我吧。”說完,我心理暗暗高興:真是太好了,不僅可以展示自己的才華,還可以複習一下以前學過的知識。於是,我迫不及待地催爺爺快點出題。爺爺說:“我先給你出道估算題:咱們家的南房長9.1米,寬3.9米 ,南房的`佔地面積約是多少平方米?”我毫不猶豫地回答:“把9.1看成9,把3.9看成4,約是36平方米。”爺爺笑眯眯地說:“不錯。再考你一道四捨五入。”我說:“快說吧,這是四捨五入法可是我最拿手的。”“把6.872保留到整數。”我有點疑惑:“保留是什麼意思?”我問爺爺。爺爺說:“哈哈,難住了吧。告訴你保留就是四捨五入的意思,這下你輸了吧。”我恍然大悟,“是7。”爺爺說:“對了。你以後上課要認真聽講, 可不要認為自己什麼都懂呦。”

  爺爺的最後一句話向把小錘重重地敲在了我的心上:是呀, 知識好比無限的大海,有句俗話說:“活到老學到老。”所以,學習不要自以為是呀。

  數學的日記 篇8

  學數學,方向、位置那部分,我總是有些不理解。

  週六,媽媽帶我下樓告訴我,早晨太陽昇起的地方,就是東面;傍晚太陽落下的地方,就是西面;中午的時候,太陽在南面;後面是北方。我一下子就明白了。媽媽又讓我記清了地圖的方向:“上北下南,左西右東。” 回到家裡,媽媽拿出一張紙,在上面畫了個“十”字,告訴我“上北、下南、左西、右東”,這下我終於能辨明方向了。

  媽媽和我回到家裡,媽媽指著牆上的地圖說:“這個象只雄雞形狀的地方,就是我們的祖國----中國。你看,這是咱們的首都---北京,這裡,是我們石家莊市,你看,它在北京的什麼方位呢?”我看了看,媽媽指著的石家莊市,就在北京下面不遠處,心裡就默默地背起那口訣“上北下南,左西右東。”“是南邊。”我回答道。媽媽又指著最下面藍色裡的一小塊的地方說:“你看,這是我國南海邊的海島,叫海南島”。然後媽媽再指著上面的一個地方說:“這個地方叫烏魯木齊,你看,它在海南島的什麼位置?”我心裡想:“它在海南島的上面,就是北面,還往左很多呀,往左是…西,還是東呢?左西右東,我心裡默默揹著口訣,對是西。”想好了,我就對媽媽說:“烏魯木齊是在海南島的北面還有西面,對嗎?”媽媽說:“回答正確!但是正確的回答應該說是在海南島的西北方向。”

  透過這件事,我明白了我們學數學是和生活分不開的,如果把數學和生活聯絡起來,學習會變得非常有趣。

  數學的日記 篇9

  今年暑假,我的媽媽帶我來到了香港迪士尼公園遊玩。香港比起大陸來,面積很小,人口大概660萬,總面積為1070平方公里,座落在香港島的世界上最小的迪士尼公園樂園面積只有126公頃(310英畝),導遊說:“如果什麼也不玩,走一圈只需要18分鐘”,你說小不小?領你看看我的迪士尼之旅吧!

  首先,我們去了米奇照相館和米奇、米妮照相,到那兒一看:哇!照相館前排了一個長長的隊伍,幾乎有25米那麼長,我的媽媽帶著我使盡了全身的勁才擠進去。好不容易照完了,我們又來到了灰姑娘旋轉木馬那兒玩兒,我上了木馬,仔細一看:木馬有三圈,每一圈有15個,我算了算:15×3=45(個)。哇,這麼多啊!我們在上面轉了一圈又一圈,感覺就像在大草原上騎馬時那快樂的情景。接下來的幻想太空之旅、探險世界、迷你世界、獅子王表演、米奇頒獎晚會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迪士尼的東西非常非常貴,一瓶可樂就要17元,比我們這裡要貴十幾元。午飯時,一碗麵條要50元,你吃過50元一碗的麵條嗎?確實很貴吧!在離開迪士尼之前,大家都要買一些紀念品,我的媽媽給我買了一把迪士尼公主的雨傘,花了整整100元港幣,我又想了想:我們這裡每把雨傘只要20元,100÷20=5(把),哇塞!這也太貴了吧!

  上車離開迪士尼時,我的媽媽問我:“咱們今天從早上8點玩兒到下午6點半,一共玩了多久?”我想了想:下午6點半也就是18點半,18時30分-8時=10時30分。

  車啟動了,我依依不捨的像迪士尼公園告別:拜拜了,下次我們會再來的!

  數學的日記 篇10

  斤和千克是一樣的,而他們的用處卻不一樣,今天我問了奶奶,奶奶高訴我告訴我了斤和千克的互化方式。我簡單地再這寫一下;

  1斤=0·5千克=10兩=500克而且告訴我“千克”是國家法定計量單位,1千克=1000克。“斤或兩”應為“市斤或市兩”,俗稱“斤或兩”是國家廢除的計量單位,1市斤=10兩或1市斤=500克。因此,千克和克,斤,兩在量值上的換算關係為:1千克=1000克=2市斤=20兩

  而且我上網查了資料知到了《千克的認識》是培智學校數學教科書第九冊中第四章《千米、千克的認識》第一課時的教學內容。千克雖是生活中常用的重量單位,但由於斤在生活中還未完全消失,學生並不十分熟悉千克,因此建立千克的概念對弱智學生來講更加困難。再者,重量單位不像長度單位那樣直觀、具體,不能靠眼睛觀察得到,只能靠藉助工具、肌肉感覺來感知。為了讓學生了解每一個單位的實際重量,並能夠在實際中應用,在教學過程中,透過讓學生看一看、掂一掂、猜一猜、稱一稱等實踐活動,增加學生對“千克”的感性認識;又透過稱同一物體的重量,得出千克與斤的關係,很具體地感知斤和千克之間的進率。和一些讓學生能好好的認識千克和斤

  如上堂課讓老師給同學們留了一個調查作業,讓我們去菜市場看看賣菜、賣水果小商販是怎樣叫賣的,但不知道我們完成的怎麼樣。也可這樣說生:土豆0。5元一斤、葡萄2。5元一斤、豆角5元三斤……

  數學的日記 篇11

  最近經常下雨,我發現我的雨傘好像壞了,總是漏雨,搞的我的衣服和書包總是溼溼的,我回家對媽媽抱怨的說:“媽媽,我的雨傘破了,總是漏雨,把我的衣服都搞溼啦。”媽媽拿起我的小雨傘仔細的看了看說:“沒有破的地方啊?怎麼會漏呢?”媽媽抬頭看了看我,忽然發現我最近好像又長個子了,她拿起尺子給我量一量身高,驚喜的說:“你現在又長高了,有142釐米了。這把傘可是你幼兒園的時候用的小傘,現在你這麼高了,這個傘面一定不夠了,所以你打傘的時候,才會感覺好像漏雨。”我高興的說:“我都有1米42啦,怪不得我總是覺的哪裡不對勁呢。”

  星期天,終於不下雨了,我準備和媽媽一起去買一把適合我的傘,我在家裡用尺子量了下我的小傘,它的單面的長度是50釐米,那要是開啟的話就是50+50=100釐米,也就是1米的長度。我帶著尺子和媽媽一起來到了城隍廟,我看到許多各種各樣的漂亮的傘,我跳了一把白雪公主的傘,我拿出尺子量了一下,唉。這把傘和我家裡的那把傘一樣大,這可不行,我又挑了挑,終於找到了一把長度60釐米,開啟就60+60=120釐米,也就是1米20的長度,我估計這個傘肯定可以合適我用了。

  我非常的喜歡新買的傘,也很開心,我又長高了。

  數學的日記 篇12

  今天,爸爸媽媽帶我去位於家西北邊大約500米的永輝超市買年貨。

  我們買了很多東西:5個棒棒糖、1袋棉花糖、3袋QQ糖、30塊巧克力、1袋瓜子、1盒餅乾、1袋核桃、3根香腸、5袋豆乾、2瓶500ml的果汁、1瓶600ml的汽水、1對春聯和1桶4升的油。結賬時發現:1個棒棒糖1元,1袋棉花糖9元,3袋QQ糖的價錢是1袋棉花糖的2倍,5個巧克力是7元,1袋瓜子是20個棒棒糖的價錢,1盒餅乾、1袋核桃、3根香腸和5袋豆乾一共85元,2瓶果汁8元,1瓶汽水比1瓶果汁多2元,1對春聯17元,1桶油是2對春聯的價錢還多1元。回家後,媽媽問我:“我們在超市裡一共花了多少錢啊?”我掏出紙筆算:5×1+9=14(元)2×9=18(元) 30÷5×7=42(元) 20×1+85+8=113(元) 8÷2+2+17=23(元) 2×17+1=35(元) 14+18+42+113+23+35=245(元) 算好後我大聲回答道:“一共要花245元。”爸爸又問道:“我付錢時給了300元,應該找回多少錢啊?”我默默一想:300-245=55(元) 便很快答道:“55元。”

  “你真聰明!”爸爸媽媽齊聲誇我。我心裡樂開了花兒。

  數學的日記 篇13

  今天,爸爸回家時,我看見他搬著一箱紅彤彤的蘋果,真是太開心了,因為我最喜歡吃蘋果。

  爸爸說:“吃蘋果前,我要問你一個問題,你不是剛學了乘除法嗎?”我想都沒想,就爽快地答應了。爸爸說:“假設你是賣蘋果的,我是買蘋果的。蘋果4元8角/斤,我買了9斤,你要收我多少元錢?我想了想,說:“四元乘九等於三十六元,八角乘九等於七元二角,三十六元加七元二角就等於四十三元二角。對嗎?”爸爸說:“嗯,完全正確!”我說:“這就是問題嗎,也太簡單了吧!”爸爸說:“當然沒那麼簡單。”接著又說:“那我該怎麼付錢呢?還有,假如我付五十元?”我說:“你可以付兩張二十元,再付三元二角。假如你付五十元,我找你六元八角。”爸爸說:“假如蘋果九元四角/斤,我買五斤,那我該付多少元?假如我付一百元,那你該找我多少元?”我在腦子裡想出了九元四角乘五的豎式,結果等於四十七元。一百元減四十七元等於五十三元。我說:“你應該付兩張20元,七個一元錢。你應該找五十三元錢。”爸爸說:“你算的又快又精準,再給你出一道難的題好嗎?”我說:“好啊。”爸爸又說:“假如我給你五十八元錢買蘋果,蘋果五元/斤,那我買了多少斤?”我想:總價除以單價等於數量,不就是五十八元除以五元嗎?結果當然是十一元六角啦。想著,就把答案說給了爸爸聽。說著,他就從箱子裡挑出了一個又大又紅的蘋果拿給我,說:“這個大蘋果是獎勵給你的。”

  今天的蘋果格外的甜,我以後一定要跟爸爸多多做這樣的數學小遊戲。

  數學的日記 篇14

  今天,我約了好朋友一起去蹦床公園玩。

  我們約了在地鐵站匯合。她們從家裡出發到我這邊曉港地鐵站需要10分鐘,她們9:20上車,那我們就9:30在曉港地鐵站剛好可以和她們匯合。我們在萬勝圍站下車,進入萬勝圍廣場,就看到了蹦床公園。由於我家裡沒有防滑襪,所以在那裡買了一雙防滑襪。蹦床公園的門票是一個手環,用手環碰下門禁,門就會自動開啟。

  蹦床公園有很多好玩的專案,比如蹦床跑道,你可以在蹦床跑道上面跳,也可以跑到頂部然後滑下來。還有盪鞦韆,它的玩法是讓人從後面用力推你,當你盪到最高的時候鬆手,就會掉到下面很軟的海綿上,然後你就可以從海綿堆裡面鑽出來,這個專案很刺激,讓人玩了又想玩。最後我們還玩了投籃,我投中了很多次,我算了一下,在10次裡面投中了7次,那我投中的機率是百分之七十。

  我們走出了蹦床公園然後就去玩扭扭蛋,硬幣10元1個,我們買了6個,6×10=60(元),一共需要60元。我選擇的那臺扭扭蛋機裡面共有6種手辦,我想要的是kitty貓,我算了一下扭到的機率只有不到百分之二十,最後我扭到了小青蛙,媽媽說:“小青蛙也很可愛。”

  回到家,我想測量一下扭扭球的圓周長,首先我先測量了扭扭球的直徑是4釐米,圓周長的公式為:C=πd=3.14×4=12.56釐米,扭扭球的圓周長是12.56釐米。

  數學在我們生活中無處不在,學好數學能讓我們的生活變得簡便又快樂!

  數學的日記 篇15

  今天,我和媽媽帶了100元錢上街購物。從家裡走時是9點45分,到文具店時是10點12分,我們買了8支鉛筆,每支2角錢;7個筆記本,每個5角錢。11點25分我們到了水果店,又買了8斤桔子,每斤9角錢。12點45分我們才回家。

  買鉛筆花了多少元錢?2*8=1元6角 買筆記本花了多少元錢? 5*7=3元5角 買桔子花了多少元錢? 9*8=7元2角 一共花了多少元錢?1元6角+3元5角+7元2角=12元3角 買鉛筆和筆記本共花了多少元錢?1元6角+3元5角=5元1角 買筆記本和桔子共花了多少元錢? 3元5角+7元 2角=10元7角 買鉛筆和桔子共花了多少元錢? 1元6角+7元2角=8元8角 買筆記本比買鉛筆多花多少元錢?3元5角-1元6角=1元9角 買桔子比買筆記本多花多少元錢?7元2角-3元5角=3元7角 買鉛筆比買桔子少花多少元錢? 7元2角-1元6角=5元6角 如果再買一件90元錢的上衣,夠不夠?不夠。100元-12元3角=87元7角 如果不夠,媽媽還需付多少元錢90元-87元7角=2元3角 從家到文具店用了多長時間?10點-9點45分=15分15分+12分=27分.從家到水果店共用了多少分鐘? 11點25分-9點45分=100分鐘 今天我們在外邊共用了多長時間? 12點45分-9點45分=3小時。

  數學的日記 篇16

  今天我和同學們一起去動物園玩。我們從動物園東門進入,看到正前方就是海獅表演館,看完海獅表演,媽媽們在原地休息,我們和爸爸們看著地圖,往海獅館的西北方向前進,因為最西北的地方是我最喜歡的獅虎山。

  一路往西,爸爸們帶著我們路過了鸚鵡館、斑馬館,還看到了水上滾球樂園。到了中飯時間,媽媽問我在哪裡,我說在斑馬館,媽媽就說:“那我在你的東南方向。”“哦,你是不是在大象館?”我看著地圖找了下方位問道。媽媽說:“是的,方向感不錯哦。”找到媽媽們,一起吃了中飯,我和媽媽就向獅虎山前進。

  走到一半,看見了鴕鳥館和矮馬館挨在一起。媽媽問:“我從上面看到了11個頭,從下面看到了34條腿,你說鴕鳥和矮馬各有幾隻呢?”我突然想起來之前學過的雞兔同籠,想了想說:“先假設11個頭都是鴕鳥就是11×2=22(條),34—22=12(條),說明剩餘的12條腿只能是矮馬的,12÷2=6(只),就是矮馬是6只,11—6=5(只),就是鴕鳥是5只。”雞兔同籠的應用可真是廣啊。

  我們繼續向北山前進,終於看到了我最喜歡的獅子和老虎,它們一北一南佔據兩大露天場館,在冬天的午後暖暖地曬著太陽,好不愜意。

  快樂的時間總是短暫的,我們戀戀不捨地離開了動物園。動物園裡的數學小奧秘可真多呀!

  數學的日記 篇17

  正月初四姐姐結婚。早晨,我7:00起床,8:30準時坐車去參加姐姐婚禮。媽媽突然問我:“你刷牙、洗臉、吃早餐和整理東西一共要多少時間?”我想:“我刷牙3分鐘,洗臉2分鐘,吃早餐可以慢一點兒,要30分鐘,幫忙洗碗10分鐘,最後整理東西要10分鐘,2+3+30+10+10=55分鐘。於是,我很快回答:“是55分鐘。”接著,我刷了牙,洗了臉,吃了早餐,洗好碗並且整理了東西,就坐車去姐姐婚禮的地方了。

  我坐上車,媽媽又問我:“這裡到目的地大概有20千米,假設你走1米要兩步,如果你步行,一共要走多少步?”20千米=20000米,20000米×2=40000(步),我說:“媽媽一共要走40000步,對嗎?”媽媽說:“對。”

  過了大約20分鐘,我們到了目的地。9:30婚禮開始了,中間有搶紅包環節,阿姨一共發了200個紅包讓我們搶,我搶到了12個紅包,有兩個52元,剩下的都是22元的,媽媽又考我了:“今天一共得到了多少錢?”52×2+22×10=324元,我高興地回答:”媽媽,我今天一共得到了324元錢!”我接著說:“媽媽,這324元錢我要去購買我自己喜歡的東西。”媽媽說:“可以,不過你要管好錢,不能亂買。”我說:“媽媽,你放心,我不會亂花錢。”

  今天我很開心搶到了12個大紅包,上臺表演阿姨又給我一個大禮包,搶答又得到了好多小禮物,真是一場開心又有趣的婚禮!

  數學的日記 篇18

  今天下午,我和媽媽去超市買生活用品和零食。但是,媽媽告訴我她的微信零錢包裡只有200元了,所以這次購物消費限制在200元以內。

  超市裡的商品真是琳琅滿目、應有盡有。尤其是貨架上的零食,饞得我直流口水。我先鎖定零食區,挑了1包原味豬肉脯11.8元,1包五香味口水娃2.2元,2包薩拉咪雞翅2×9.5=19元,1包奶油香瓜子5元,2罐樂事薯片共2×8=16元,1袋喜之郎波力海苔20元,1盒好麗友派17元。轉眼間,我們挑了滿滿一籃的零食,目前算起來一共花了11.8+2.2+19+5+16+20+17=91(元)。

  零食再多也是不夠的,但是媽媽提供的資金很有限,無奈只能迴歸理智。接著,我跟著媽媽去了生活用品區,買了迷你手紙1袋8元,兒童筷子1雙14元,HelloKitty面油1瓶36元,HelloKitty沐浴露1瓶48元。這些東西都是生活必需品,值啦!算下來一共8+14+36+48=106元。

  果然不出我所料,這些東西算下來已經差不多200元了,一共是91+106=197元,還好我不貪心,沒拿果汁和布丁,忍痛割愛吧。200—197=3(元),媽媽又向前臺要了一個購物袋子2角錢,前前後後我們總共花了197+0.2=197.2(元)。

  媽媽誇我算得好,數學在生活中真是大有用處!購物結束,滿載而歸嘍!

  數學的日記 篇19

  正月初一的晚上,我們一家三口去買鞭炮,到了賣鞭炮的地方,就看見了桌子上擺著各種各樣的鞭炮,琳琅滿目。

  我挑了各種各樣的鞭炮,有小金魚、煙花、爆竹、孔雀開屏、沖天炮。

  然後我到了奶奶家後,就放起了這些鞭炮來,這時我就在心裡產生了疑問,於是我就問正在欣賞煙花的爸爸:“爸爸,今天買的鞭炮多少錢呀?”“這總價300元,其中小金魚和煙花價格相同,它們兩個總價錢又等於孔雀開屏的價格,而沖天炮比爆竹貴20元,又比孔雀開屏便宜40元。”爸爸親切地說。我沉思了會兒,說:“那這麼說,沖天炮比小金魚和煙花一起的價格便宜了40元嘛,爆竹比小金魚和煙花一起的價格便宜了20元。”爸爸不作聲,只是點了點頭。我接著說:“如果我用倍數法計算,小金魚和煙花一起的價錢算1倍數,孔雀開屏價錢算1倍數,沖天炮價錢加40元算一倍數,爆竹價錢加20元算1倍數,那麼所有的鞭炮價格就是4倍數,所以1倍數就等於(300+40+20)÷4=90元,這樣就求出孔雀開屏的價錢是90元,小金魚和煙花的價錢都是45元,沖天炮的價錢是50元,爆竹的價錢是70元,我再驗算下所有鞭炮的總價等於90+45+45+50+70=300元,爸爸你說我算的對不對呢?”爸爸聽了,說:“這麼快就被你揭開啦!”

  原來,過年中也有藏著許多的數學奧妙。

  數學的日記 篇20

  生活中的數學很多,這不我也發現了一個,寒假到了,寒假作業依次發了下來,我一天改寫寫多少呢?我想一天語、數大本寫兩頁英語寫四頁,因為語數大本都是37頁所以37/2=18.5(天)約是19天寫完,而英語有61頁61/4=15.25(天)約是16天,過了幾天爸爸覺得速度太慢了,所以便改成語、數一天寫三頁37/3=12.333。(天)約是13天寫完,這樣就可省下更多的時間去預習,又過了幾天,我學的很好,爸爸帶我送我去吃德克士,我們要脆皮炸雞我們有打折卡打兩折,我們買了兩個9/2*2=9(元),超級雞腿堡、夏威夷菠蘿雞腿堡、鮮橙汁、百事可樂、13*2+7+7.5+9=49.5(元)

  生活中的數學多的數不勝數,等待你我去發現!

  數學的日記 篇21

  星期六那天我們開始搬家,早晨一起來,我們就換上衣服開始搬,開始忙活。

  媽媽把我和爸爸叫到廚房,說搬完家晚上吃餃子,還要在餃子上包上硬幣、辣椒、花生吃到硬幣,搬家後的一年到頭都會起財運的;吃到辣椒,搬到新家後的一年都會精氣十足的;吃到花生,搬家後的一年裡一定會穩穩當當的大家都知道這是迷信,但是,大家只圖一樂嘛。

  到了晚上"煮餃子嘍。"媽媽喊了一聲,我以飛快的速度衝進廚房,睜著眼問媽媽:"媽媽你一共煮了多少個餃子呀?"媽媽說:"素餡的有50個,肉餡的佔素餡的80%,你說,一共有多少個餃子呀?""50的80%就是40個,40加50就是90個,媽媽一共包了90個餃子。""對了。"媽媽一邊煮一邊表揚我。

  吃完餃子我數了一下,我吃出5個硬幣、6個花生;媽媽吃出5個花生、3個、硬幣1個辣椒;爸爸吃出了9個硬幣、9個花生、3個辣椒。我問媽媽:"媽媽,你知道我吃的餃子佔總數的幾分之幾嗎?""當然知道了,你吃了11個,共90個,用11除以90,不就是90分之11嘛。"媽媽滿懷信心地說。接著我又問爸爸:"你吃的硬幣佔我的百分之幾呀?"爸爸不假思索地說:"我比你多吃4個硬幣,用4除以5,不就是80%嗎?"看來,我們家的人都還蠻聰明的嘛。

  吃完飯後,爸爸陪我做應用題,'去奶奶家要做公共汽車,車上一共有9人,再加上爸爸、媽媽和我,一共是12人。過了一站,上來2人,下去3人;第二站,上來1人,沒有人下去;第三站,沒有人上來,下去2人;第四站,上來3人,下去1人;到了最後一站,上來1人,下去4人,其中包括爸爸、媽媽和我,請你算算車上還有多少人?'我的解答是:12+2—3+1—2+3—1+1—4=9人,你答對了嗎?

  奶奶家住在樓房裡,住在上一層,上一層,再上一層又上一層,下一層又下一層,上一層又上一層,再上一層有下一層,再下一層又下一層,請問奶奶住在哪一層?'你答對了嗎?

  生活中處處充滿數學。同樣,數學也是非常奧秘的,等待我們去探求、思考,在寫數學日記的過程中我學會了很多知識,學會了解題的方法,為未來地下了一個良好的基礎,我一會要好好學習,爭取在數學比賽中拿到一個好的名次回報給我的老師、我的父母。

  數學的日記 篇22

  我和媽媽買東西

  今天,我和媽媽買東西,我先把要買的東西都列到一張紙上,有一箱嶗山啤酒,35元;兩大包衛生紙,20元;藍月亮清潔劑,25元;洛杉奇麵包,10元;保鮮膜,6.5元。一共96.5元,媽媽給了我100元錢,說:“你拿著,別丟了。”

  到超市,我買好了東西,售貨員說:“小朋友,你算一算,我應該找你多少錢?”我答:“那簡單,不就是3.5元嗎。”售貨員找了我們錢,我問媽媽:“我想用剩下的錢買玻璃球,行嗎?”媽媽說:“行,你算算能買幾個玻璃球?”我答:“一元能買6個玻璃球,五毛錢就能買3個球吧,3.5元中有7個5角錢,那麼7*3=21(個) 球。”

  我在外面玩球,媽媽又問我:“你現在有21個球,假如贏一次得三個球,輸一次減一球,那麼,你先贏一次,再輸3次,再贏4次,最後輸4次,那麼你還剩幾個玻璃球?”我說:“算式是:21+3-1-1-1+3+3+3+3-1-1-1-1=29個。”“真棒!”媽媽誇我。

  今天真開心,不僅買了好吃的,還得了媽媽的誇獎。

  數學的日記 篇23

  現在學了分數除法,我已經收穫了不少知識,可是在我的作業本中,也常常出現一些錯誤,不信?你來瞧瞧。

  “12除以4等於?”,這個題目早已司空見慣,可是我呢?卻偏偏寫成了“12除以4等於12乘四分之一等於3”。老師不僅給了我“良”,還給了我“舍易求難”的評價,羞得我想找一個地洞鑽進去。

  瞧。我又一個錯了。最後的結果“4+2=8(小時)“,這個結果把老師嚇得可不輕,開玩笑似的說:”要不要將你送到一年級去,讓你學學4+2等於幾?”此時此刻,我覺得我的臉都不知道往哪兒擱了。當然,這只是在辦公室裡的對話。在教室時,老師給我留了一點兒面子,沒說出我的名字。

  哦,天哪。爸爸又在喊我去訂正數學作業了,不然,我又得“挨批”了。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