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日記> 四年級養蠶觀察日記範文(通用41篇)

四年級養蠶觀察日記

四年級養蠶觀察日記範文(通用41篇)

  轉眼一天又過去了,今天我們都做了什麼了呢?這也意味著,又要開始寫日記了。那麼你真的懂得怎麼寫日記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四年級養蠶觀察日記,歡迎閱讀與收藏。

  四年級養蠶觀察日記 篇1

  我的好朋友送了我一些蠶卵,我把它們放在一個盒子裡,大概過了一星期左右,一條條黑色的小蟲子從裡面爬出來了。

  我媽媽找了桑葉給它們吃,側耳一聽,它們吃桑葉的時候會發出“沙沙”的聲音,吃得好香啊!又過了一些日子,它們慢慢長大了,身體越來越長,越來越胖,越來越白。胖乎乎的身體摸上去軟軟的,涼涼的。

  我剛開始很怕它們,媽媽告訴我它們的身體很舒服,而且不會咬人,它是很溫馴的小蟲子。慢慢地,我越來越喜歡它們,每天給它們換桑葉,清理大便。

  又過了好多天,它們胖乎乎的身體變得有點透明,身邊會有一些絲,而且大便是綠色的,媽媽說蠶快要吐絲了。媽媽給它們拿來好幾個盒子,還用紙板做了許多小格子,讓它們各自有了一個“小房間”,準備吐絲。

  它們吐出了又細又白的絲,把自己裹在裡面,變成一個橢圓型的,雪白的繭,我數了數有43個,好多呀!

  聽說它們會在裡面變成飛蛾,媽媽把他們放到一個大盒子裡,鋪上白紙,放在陽臺的櫃子上。有一天,媽媽告訴我,有幾個飛蛾已經飛出來了。它們身體是白色,但不是雪白,用手去摸會有一些粉末粘在手上。有幾隻還產卵了,有點黃黃的,一粒一粒非常小,像一粒粒小米。等到明年,它們又會變成蠶寶寶啦。

  四年級養蠶觀察日記 篇2

  我的蠶寶寶是最有特點的了。蠶剛到我家的時候還沒什麼特點,但後來就不同了。

  蠶寶寶們都蛻了一次皮,擁有不同的特點。我給兩條蠶起了名字:一條蠶通身雪白,我就叫它“小白”;一條蠶的尾部肉刺末端是黑色的,我就叫它“黑尾尖”。

  先說這兩條蠶的故事吧。我的小白經常獨自一條蠶躲在一邊,遠離其它帶條紋的彩蠶。我想一定要讓它和彩蠶成為好夥伴。從此以後,我一看到小白遠離彩蠶群,我就用筷子把它挑到彩蠶群裡。幾天後,它終於自己跑到彩蠶群裡了。

  蠶寶寶們喜歡玩一個娛樂專案,就是“疊疊樂”,它們會一個接著一個疊在下面那條蠶身上。這種娛樂專案常常用於欺負弱小的蠶。

  我覺得這些蠶吃得是世界上最多的,現在我的蠶每天吃五六片桑葉,這使它越來越肥,我媽媽說它要結繭了。

  我相信我的蠶是最可愛的!

  四年級養蠶觀察日記 篇3

  今天,我又到蠶的小家來看望它們。我發現蠶寶寶長大了一些,裡面的桑葉已經快沒了,只剩下一下殘羹敗葉。最大的那隻向我投上可憐的目光,好像在對我說:“我的小主人,請你給我一點桑葉吧!難道你就眼睜睜的看著我們活活被餓死嗎?”我立刻拿起桑葉袋,趕緊把一堆的桑葉都倒了進去,這些小蠶和大蠶都連忙來到桑葉的旁邊,張開大嘴吃了起來。我看著它們滿意的表情,高興地笑了起來。

  我仔細看了看它們的小家,發現裡面有一些小黑點點,我不知道這是什麼東西,就上網查了查資料,原來,這是蠶的糞便。我和媽媽把這些小黑點清理了出去,好讓蠶有一個整潔乾淨的家。

  四年級養蠶觀察日記 篇4

  暑假開始時,爸爸給我買了一些蠶卵,讓我好好照料它們,並觀察它們的成長。

  蠶卵小小的,只有針尖大小。它們靜靜地躺在盒子裡,不聲不響,沒有一絲動靜。過了幾天,有幾顆卵變成了細小的“線”,其實那是蠶的幼蟲,它們小得難以用肉眼看清。我趕忙上網查詢它們的餵養方法,結果是:幼蟲需要將桑葉裁剪成小塊餵養,不可飲水,桑葉必須新鮮,以免出現拉肚子等情況。因為如果餵養不得當,很可能導致嬌小的蠶寶寶死亡。我按著網上的方法照做了,可真是既細緻又麻煩的工作啊。過了沒多久,所有的蠶寶寶都變成“細線”了。我每天照料著、盼望著、等待著它們長大。

  幾天之後,它們變白、變粗、變壯了,顯得特別可愛。我再在網上查詢餵養方法:此時的蠶可喂整片新鮮桑葉,依然不可飲水,食量會越來越大,直到結繭變為成蟲之後就不再飲食。我遵照指示,給它們換上整片桑葉。蠶寶寶們吃得更歡了,有一些蠶寶寶吃得飛快,長得白白胖胖的;有一些則瘦瘦小小,皮膚偏黃。它們的尿液是紅色的。一段時間後,它們會脫皮,脫皮後顯得更加雪白了。

  它們偶爾也會吐絲,將自己的同伴與自己牽連在一起,但是輕輕一拉就分開了。有一些膽子大,總愛爬到盒子上面去,老是要人把它抓回去。而一些膽子小的,卻愛往葉底下鑽,要人把葉子輕輕一掀才能發現它們。若是把它們抓起來放在手心裡,它們會輕輕地蠕動,感覺手心有一點兒癢。

  漸漸地,它們都長到了手指那般粗,食量也越來越驚人,採摘的桑葉都快不夠它們吃了。忽然有一天,蠶寶寶們開始不吃不喝了,我猜它們大概快要結繭了。果然,沒多久,蠶寶寶們就開始吐出白白的絲包住自己,變成了一個個橢圓形的蠶繭,密密麻麻的佈滿整個蠶盒,有一兩隻蠶寶寶被擠得沒了位置,結不了繭,直接變成了棕色的蛹。

  過了一兩週,蠶寶寶們變成了蛾,破繭而出,有活潑好動的雄蛾,也有胖胖懶散的雌蛾。

  四年級養蠶觀察日記 篇5

  春天的時候,表妹送給我三隻蠶卵,像三粒黑黑的芝麻,我興致勃勃地把它們帶回家,裝在一個沒有蓋子的紙盒裡。

  過了幾天,蠶寶寶出生了,它又小又黑,像三隻小螞蟻。身上長著又細又短的絨毛,我們稱它為“蟻蠶”。我拿一片嫩綠的桑葉,放到盒子裡面,它們爬到桑葉上,大口大口地啃著。過了兩三天,蠶寶寶不動啦!我以為它死了,就飛快地跑到了房間,“蠶是不是死了啊!”我緊張地問。媽媽不僅不慢地說:“蠶蛻皮的時候是不吃東西的。”第二天,蠶寶寶是身體變成了灰白色了,比原來大了許多,食量也增加了。經過四次的蛻皮,蠶變得又白又胖,棕色的嘴巴,小小的眼睛,身體兩側有氣孔,還有短小的七對足呢!可愛極了!

  又經過了幾天,蠶的身體漸漸變成淺黃色,它又不吃桑葉了,開始吐絲把它自己包在繭裡,蠶變成了蛹,過了半個月左右,蛹變成飛蛾,飛蛾產下卵就死去。

  漂亮的絲織品都是蠶吐的絲織品的,蠶把一生都是奉獻給人類。

  四年級養蠶觀察日記 篇6

  4月25日星期四晴

  科學老師送了我幾條蠶,我高興極了!馬上去買了一些桑葉給蠶寶寶,看它們吃得津津有味,讓人覺得可愛!

  5月2日星期五晴

  我開啟蓋子看蠶時,發現蠶寶寶一動不動,並開始全身變黃,我還以為蠶寶寶快要死了。正當我傷心的時候,這個小傢伙竟然“分身”了,它們開始狼吞虎嚥地吃起桑葉來,好像在說:“餓死了,餓死了。”原來蠶蛻皮需要一段時間,我這才長長地舒了一口氣,哦!原來是這樣的,我還以為它要死了。蠶寶寶一會兒竄到桑葉底下,一會兒爬到同伴的身上,真活躍!

  5月25日星期一晴

  今天,我又去看蠶,發現好幾只蠶不見了,只剩下幾白白的紡錘形的球。這個就是蠶的繭,蠶就在這裡慢慢變成蛹,蛹是土黃的,想麵包,蠶會在這裡足足睡十多天。

  6月3日星期二多雲

  今天,蠶寶寶把頭探出來東張西望,變成了飛蛾,它們交了配,產下了400多粒卵,卵扁扁的,黑黑的,一粒一粒像芝麻一樣。沒過多久又一個個新生命探出頭來,它們被稱為“蟻蠶”,像螞蟻一樣,真可愛!

  養蠶真有趣!我想再養蠶。

  四年級養蠶觀察日記 篇7

  xx年4月11日

  今天下午放學回家的路上,媽媽在我們學校門口看到一個老爺爺在賣蠶,就花了一塊錢買了十隻小蠶寶寶。我寫完作業以後就開始觀察起他們。

  1、這些蠶寶寶的顏色有的是灰色的,有的是黃色的,它們的大小隻有縫衣針的一半大。晚上八點半的時候,我看到蠶在桑葉上藥了好幾個洞。

  2、後來我又發現蠶在遇到危險的時候會扭動身子逃離。

  3、我發現蠶的屎像黑芝麻一樣,還有小蠶的嘴巴是黑的。

  xx年4月12日

  我今天發現蠶的頭是白的,身子是黃的。突然我發現蠶會用樹葉捉迷藏。我還發現除了白色的蠶以外,還有咖啡色的蠶。有些蠶像蚯蚓。

  今天數蠶,發現有兩隻超小的蠶。有些大一點的蠶的嘴巴上有小白點。

  xx年4月15日

  三天不見,我發現這些蠶的生長速度驚人,和前幾天比起來簡直大得可怕了。

  xx年4月22日

  今天發現有一隻蠶開始吐絲了。

  xx年4月25日

  簡評:仔細的觀察會讓你收穫一些書本上可能都沒有的知識

  四年級養蠶觀察日記 篇8

  春天不知不覺的來到了!她的來到也給一種美麗的蟲子賦予了生命。

  那就是蠶,我也養了蠶。

  在春天陽光的照耀下,蠶籽裡出生了幾個小小的生命,它們個個黑黑的、醜醜的,十分不招人喜愛,奶奶告訴我,這種剛出生的蠶叫做蟻蠶。因為它剛出生,身體十分細小,特別像螞蟻,所以叫它蟻蠶。剛出生的蟻蠶貪婪的吃著我放進盒子的桑葉。彷彿要在一夜之間長大!

  接下來蠶在幾次蛻皮之後長大了一些,皮膚也變成了白色,身體也變的手指般大小。這時的蠶又白又胖,變的十分招人喜愛,奶奶又告訴我,這時的蠶叫做成蠶。

  大概40天左右,蠶開始吐絲了!它先找好三角形的支架,然後吐絲固定,開始結繭,過了幾天,蠶就把自己裹進了自己的“小屋子”裡,繭的顏色是彩色的,白色、黃色的繭最多。

  蠶的一生十分短暫,卻又十分有意義。這讓我想到了“春蠶到死絲方盡”的詩句,從繭裡出來的飛蛾產籽死去,誰也不明白蠶為何以這麼悲慘的方式結束自己的生命。

  蠶!我愛你的一生!從此我想到,我們的一生一定要有意義呀!那樣才不會辜負父母對我們的期望!才會對社會做出應有的貢獻!

  四年級養蠶觀察日記 篇9

  有首古詩中寫道:“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蠶的一生是最偉大的,它在一生裡把所有蠶絲貢獻給人類,自己卻失去了生命,能不說它偉大嗎?在一節科學課上,我發到了幾顆蠶卵。

  幾天後,我發現有幾顆像螞蟻一樣的小東西把蠶卵咬破以後,就從裡面爬了出來。咦,這是什麼小東西?我仔細琢磨了一會,他長得像螞蟻一樣,它應該就是老師所說的蟻蠶吧。我拿來幾片桑葉,把它切成一小片一小片的。蟻蠶在我的精心照料下,慢慢的長成三齡慘了,我又高興,又傷心,令我傷心的是,他們已經中年段了,就快離開我了。

  使我高興的是,我再也不用拿片放大鏡來觀察蠶了,用肉眼看就足夠清楚了。蠶分頭、胸、腹三個部分,在它的腹部還有幾個黑色的小孔,它們可都是蠶的呼吸器官。在蠶靠頭的位置還有四對毛茸茸的足,它們可都是幫蠶吃食物的。假如你日夜不停地觀察蠶,你會發現它日夜不停地都在吃桑葉,是個名副其實的“大胃王”。

  如果你靜下心來聽蠶吃桑葉,就會聽到“沙沙”的聲音,蠶吃桑葉是按照弧形來吃的。蠶的一生要退六次皮,也要經歷變態最後結繭成蛾。這就是我觀察蠶的一生。

  四年級養蠶觀察日記 篇10

  今天我給大家介紹的是蠶老大。

  可是我還沒來得及仔細看看它,它卻鑽進了自己織的“小蚊帳”裡,她的“小蚊帳”是黃色的,非常漂亮!和其它的蠶寶寶織的白色的不同,聽說是因為基因不同,所以吐出來的絲顏色就不一樣。

  蠶老大很肥很胖,鑽到蠶繭裡,把蠶繭撐得大大的,是四個蠶繭裡最大的一個。它的蠶繭很像天空中漂浮著的晚霞,在燈光的照耀下金光閃閃,十分壯觀。蠶老大很可愛,它在三星期以後,嘴巴就一邊兒吐絲,腳一邊兒趴在我的絲盤上,搖著頭一直在吐絲,一會兒在這兒搖搖頭吐吐,一會兒在那兒轉轉頭織織,忙得不亦說乎,真有意思!它現在已經把自己包裹得誰也看不見了,它結的蠶繭像一個橢圓形的黃色鵝卵石,蠶繭上面佈滿了斑斑點點,還有些美麗的條紋,那些條紋好像一些麻花辮兒一樣!

  蠶老大呀蠶老大,你真是個調皮鬼呀,知道我要寫觀察日記,卻把自己隱藏起來。不過我看哪,你織的這個“蚊帳”還是挺漂亮的,這樣蚊子就不會再咬你了,對不對?嘻嘻……

  四年級養蠶觀察日記 篇11

  由於我昨天給好幾個同班的小夥伴看了我養的蠶的照片,一下子就吸引了他們的注意力,他們都跑來我家一瞧究竟。同學走後,我就準備了一個小盒子,決定也要獨立養蠶了。並且要和爸爸比一比,看誰養的好。看樣子我們家的養蠶活動要升級了。

  另外,爸爸養的蠶今天又有了一些變化,最長的一隻蠶寶寶已近6mm,從桑葉上咬出的小洞可以看出它們的食量稍大些了。我一時興起,挑了一大一小兩隻要求自己養。

  過了一會兒,我還想又養一隻,於是獨立的搬遷了蠶寶寶,首先用手把他弄到桑葉上,弄不下來,我就把蠶絲離遠了,另一隻我摁住絲,兩隻手提起來就成了。而我再看看老爸養的蠶,體形較大的蠶寶寶象又褪去一層灰色般顯得更白些了,所以從顏色上就很容易分辨出蠶寶寶的三個“年齡”段——顏色最淺、稍顯壯實的是年齡大些的蠶;頭部色灰、身體偏黑的蠶寶寶年齡就要小些;年齡最小的蠶混身黑色、看起來也較瘦弱。對較瘦弱的蠶爸爸給予了特殊照顧——挑了較嫩些的葉片,單獨放在旁邊。等他們強壯些時再和大些的蠶合起來一起養。

  四年級養蠶觀察日記 篇12

  今天一大早,我起床後的第一件事就是去看蠶寶寶。只見蠶寶寶把昨天放進去的桑葉吃了一大半,吃飽喝足的蠶寶寶橫七豎八的躺在小房子裡。我仔細地打量這蠶寶寶。它們身穿淺灰色的“衣裳”,遠遠望去就像一條小毛毛蟲。蠶寶寶一共有8節腹,腹部非常有彈性,又便於它們的行走。在身體底下長著兩排小巧玲瓏的小腳,每排約有八隻。最有趣的還是它那身子,如果你那一根樹枝挑起它的身體,它會翻一個跟斗,它那細小的尾巴會翹起來,並且還會有小小的擺動。

  在我精心的照顧下,蠶寶寶越長越壯,食量也越來越大,看著自己的蠶寶寶長得那麼健康,我心裡美滋滋的。

  9月25日 星期五 晴

  唉!不幸的事也一連二二連三地發生。一次樓上的小弟弟到我家做客,因為好奇心太濃了,竟然把我最小的寶寶拿去“做實驗”,我傷心都還來不及;另一隻卻被我惹生氣的爸爸一氣之下仍在了地板上,英勇的犧牲了。

  蠶寶寶也有生命,住在地球上的所有生物都有生命,“春蠶到死絲方盡。”我們為什麼要去傷害這些弱小的動物呢?

  四年級養蠶觀察日記 篇13

  星期五,學校舉行養蠶活動。老師發給我一些蠶,我小心翼翼地把它們放在我折的盒子中,帶回了家。

  一回到家,我便觀察起蠶來,它們都是一齡蠶,很小,小的只有10毫米,大的也不過15毫米。我把蠶最愛吃的桑葉剪碎放到盒子裡,有一隻蠶把頭抬向空中,好像聞到了桑葉的味道,果真,它慢慢爬到了桑葉的上面,狼吞虎嚥地吃了起來,蠶吃桑葉時很有趣,先是找到葉子的邊緣,再按一條弧線吃,難怪葉子上會留下半圓形的小洞呢!

  我突發奇想,想仔細觀察一下蠶,於是小心翼翼地拿出了一隻放在手心上,蠶寶寶對這個陌生的環境很好奇,爬來爬去的,弄得我手心癢癢的,我的手癢得顫抖起來,可蠶寶寶卻穩如泰山,我感到很奇怪,想:是不是因為它腳上能分泌很粘的液體?我拿起蠶寶寶,可手上卻沒有任何的痕跡。難道因為它腳上有吸盤?我認真觀察了蠶寶寶的腳,發現它的腳上果然有吸盤!這樣,即使樹抖得再厲害,蠶寶寶也依然能夠吸在上面!大自然真神奇!

  “處處留心皆學問”,看來真對呀!我們一定要留心觀察事物,這樣才能有新的發現。

  四年級養蠶觀察日記 篇14

  在我的臥室裡,有一個長方形的盒子,那是我給蠶寶寶製作的小屋,我天天像照顧寶貝似得照顧著它們。

  蠶寶寶太可愛了!白白胖胖的身子一扭一扭地蠕動著,貪婪地吃著桑葉,還不時地把頭抬起來,好像在感謝我對它們的照顧。它們的頭一搖一擺,小嘴還不停地啃著,一會就把桑葉啃個大洞。忽然,一隻調皮的蠶寶寶壓到了另一隻身上,可底下的蠶寶寶只顧著吃,根本不理會它,上面這隻只好悻悻地滑下來,獨自去玩了。

  蠶寶寶吃飽了,躺在盒子裡一動不動地休息,像是一群玩累的孩子,倒在草地上休息似的。我無限愛憐地看著它們,真想為他們做點什麼。對了,幫他們打掃衛生吧!於是我把蠶寶寶一隻一隻拽起來,放到桌子上,然後拿起盒子,把吃剩下的桑葉和它們的糞便倒出來,再給它們放上新的桑葉。

  有一次,我看見一隻蠶寶寶一動不動地躺在那裡,我用手碰了一下,可是沒動靜,以為死了,心裡頓時掠過一陣憂傷,沒想到過了一會,它又“死而復生”了。媽媽告訴我:那是蠶寶寶在蛻皮,蠶寶寶在成長期間經常蛻皮,之後就更能吃東西了,長得更快了。真是虛驚一場啊!

  多麼有趣的蠶寶寶啊!多麼可愛的蠶寶寶呀!我一定會好好照顧他們!

  四年級養蠶觀察日記 篇15

  今年,我們學校流行一種新玩意兒——蠶。看著同學們高高興興地捧著蠶回家的情景,我不由自主地想起了我去年養蠶的經歷。

  去年三月,我偶然得知學校門口的商店裡有蠶賣,我便興沖沖地買了3只大的,老爺爺又送了我3只小的,我就興高采烈地回了家。

  回家後,我便仔細地端詳它們:蠶身上全身都是白色的,像身披一件“白大褂”的“大夫”。它還長有8——9對毛茸茸的小腳,看上去真惹人喜愛,蠶爬行時,先抬起第一對腳,然後依次一對一對跟上來,像鋼琴家靈活的手指在彈奏一首流暢的鋼琴曲一樣非常協調和優美。

  蠶最有趣的時候就要數吃食了。蠶的頭上長有一對小刀般的顎,你可別小看這個東西,它在蠶吃食時卻立下了汗馬功勞。在吃食時,它們先將顎撕下一小片桑葉,然後再送到嘴裡。就這樣,不一會兒一片桑葉便被蠶乾乾淨淨地“消滅”了。

  蠶沒過幾天,就悲慘地死去了。因為,桑葉吃光了。我絞盡腦汁,想到了一個辦法,把樹葉代替桑葉,但都無濟於事,沒有了食物,蠶再堅強,也會倒在飢餓之中。看著它們躺在盒子裡一動不動的樣子,我傷心了好幾天。

  眼前的同學們的結局,會和我一樣嗎?

  四年級養蠶觀察日記 篇16

  蠶是一種有趣的動物,它的頭圓圓的,眼睛小小的,身體胖胖的,可愛極了,蠶還有許多作用,蠶絲可以做手巾、衣服、被子等,蠶沙可以做枕頭,蠶蛾還能做藥呢!看來蠶的用處真多啊!真是全身是寶。

  今天,舅舅帶我去鄉下玩,我們來到了親戚家,我看到親戚家有許多許多蠶寶寶,喔!原來親戚家也養蠶啊。親戚家的外婆告訴我:養蠶每天早上要去摘很多桑葉,蠶寶寶的食量很大,吃的桑葉要求新鮮,所以每天要摘很多桑葉,還要清理蠶寶寶的房子,十分辛苦。“咦?怎麼蠶寶寶上面撒了一些白白的東西,是什麼呀?幹嗎用的?”第一次走進蠶房的我吐出了一大堆問題來,“白白的是石灰粉,是消毒用的,不然蠶寶寶會生病的。”“喔,原來是這樣啊!……那麼,石灰粉會不會迷到蠶寶寶的眼睛對它有害呀?”我又冒出了一個怪問題,外婆笑著說:“你可真會提問,可是這我就答不上來了。”我下定決心一定要用心學習,將來解開這個問題。

  看著滿屋的蠶匾,估計有成千上萬條蠶寶寶,蠶農要養這麼多蠶,十分辛苦,我們一定要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

  “春蠶到死絲方盡”蠶寶寶不求回報的為人類付出和蠶農們不知辛勞的勤勞工作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四年級養蠶觀察日記 篇17

  上週我拿回來一些蠶寶寶,它們有黑色的,也有黑白相間的,可愛極了。晚上,爸爸和我一起把桑葉換了一張,我們先拿白紙鋪在桌子上,然後爸爸把蠶寶寶吃剩的桑葉換了一張,最後再把蠶寶寶放上去,蓋好蓋子,紮好橡皮筋。

  三天過去了,蠶從一釐米都不到的黑色蠶寶寶,如今已經變成了超過一釐米的白色蠶寶寶。這是我第一次養蠶,我拿回來就把它們放在我的手心裡數著它們的腿數……

  又一週過去了,蠶寶寶長大了許多,從黑色變成白和黃兩種顏色。我用手輕輕摁了一下,白色的蠶寶寶身體比較硬,而黃色的蠶寶寶身體比較軟,一摁就軟綿綿的,而且頭抬得高高的,好像在說:“別摁了,好疼呀!”,於是我便鬆開手,蠶寶寶快速地逃跑了。

  現在喂桑葉量也多了,以前只要喂二次一天,現在要喂三次,我真希望它能快點結繭呀!

  二週過去了,有些蠶已經結繭了,一共有四隻,它們結了黃、白、橙三種顏色,其中兩隻白色,一隻橙色,還有一隻黃色,其他的還沒有結繭。它們還在不停地吃,有的開始找地方準備結繭了!我每天都看著它們一天一天地長大,給它們喂桑葉。

  我真希望它們快點結繭啊!

  四年級養蠶觀察日記 篇18

  今天,有幾隻蠶變化非常明顯,長個兒了。剛出生的蠶寶寶約3mm,現在最大的一隻已經有5mm了,並且在爬動時,會把頭抬得很高,我的蠶變大了,我的蠶變硬了。

  今天一早爸爸把37只蠶寶寶的“房間”打掃乾淨,鋪上夠他們吃一天的口糧就去上班了。晚上回來看著密密麻麻的小線頭,真是嚇了一跳,蠶寶寶們都爭先恐後地破殼而出,數量呈幾何級增長——達到了66只!

  幾隻出生較早的蠶明顯比先前壯實、硬朗了。從顏色上看頭部變淺了些,開始向灰色過渡,頭也要比身體略粗些。與昨天挪動它們時的小心翼翼相比,今天踏實些,膽子也大了許多。

  最神奇的是,蠶寶寶已經會吐絲了,雖然看不到絲,可在移動他們時會有牽扯感並清晰感到很有韌勁。

  既然開始進食,自然就會有排洩物,蠶寶寶的糞便象一粒灰塵,摸起來象是細沙的感覺。可不要小看這些小東西,晾乾後就是蠶砂了,中醫上講有明目清肝的作用。小盆友用的蠶砂枕就是用這些做填充物的,不過現在的顆粒太小,還不能用。

  四年級養蠶觀察日記 篇19

  春天來了,我們學校掀起了養蠶風波。我也在淘寶上買了幾十只養養。我一看,好小蠶啊!這小蠶只有芝麻粒的一半大,身上還有細細的毛。我把它們放到了一個茶葉盒子裡。

  過了一週,原本長得黑毛得小蠶變成了白色的小蠶,身子也比原來胖了一些。我把從網上買來的桑葉切細,一點一點給小蠶餵食。

  又過了幾天,小蠶已經變得白白的、胖胖的,身上的毛一點也沒有了,個頭大了,胃口也大了。我必須喂多點桑葉給它們。週末,我發現桑葉已經不多了。很多蠶趴在一片桑葉上,桑葉變得千瘡百孔。我急忙跑去問媽媽。媽媽說,桑葉不多了,趕緊去尋找桑樹。

  我和媽媽開車四處尋找。忽然想起舅媽家的小區裡有一棵桑樹。我們剛到桑樹下。就看到了我的三個小夥伴。他們立即圍在我的身邊和我一塊採桑葉。三個小夥伴爭先恐後的爬上了那個粗大的桑樹。不一會,媽媽的帶子已經盛滿了桑葉。媽媽說這些可都是你們的大家功勞。這時天空下起了濛濛的小雨。雖然我和媽媽冒著小雨趕回家,但是我和媽媽心情特別高興。我也很感激媽媽陪我來採桑葉。

  俗話說: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我希望小蠶快快長大,讓我看看它吐絲結繭的樣子。

  四年級養蠶觀察日記 篇20

  星期天下午的時候,奶奶捧著個盒子神神秘秘的來到我旁邊說:“奶奶快要回家了,這是我買給你的紀念品。”我連忙開啟一看,哇!是一個個小小的黑點,但是我仔細一看,竟然是小蠶寶寶!我高興壞了。

  過了兩個星期,小蠶寶寶已經開始脫皮了,它們扭動著身體,似乎很辛苦,我也暗自為它們擦了一把汗。終於蠶寶寶把皮脫完了,我發現它們比前大了很多,而且也變白了,我經常為它們打掃“房間”。

  又過了一個星期,它們已經長大了,食量也大了不少,每次我拿了好幾片桑葉給它們吃,它們竟然吃不飽。

  一個月後,我驚訝地發現它們蠶寶寶已開始吐絲了,只見它們全身透明,身體不停地擺動,吐出一根根液態的絲,遇到空氣後就變成固態了。

  又過了五天我迫不及待地去看,發現它們已成了蠶繭了,身體白白地,摸上去感到很舒適。

  又過了兩星期,蠶繭裡的蛾已經飛出來了,我感到有很大的成就感,第二天,我走過去一看,蛾已死了,剩下的全是它們的卵。

  這就是蠶的一生,簡短而又簡單。

  四年級養蠶觀察日記 篇21

  我家的蠶寶寶已很肥很大了。自從從奶奶家旅行回來的時候,我和媽媽都驚奇的發現蠶寶寶突然長大了好多好多,吃桑葉的量也大的驚人,一天能夠吃好多桑葉。看來,原來長不快都是餓的啊!

  昨天晚上,我驚喜的發現一條最短最瘦的蠶寶寶竟然開始吐絲造繭了。後來我想起來,昨天中午我去看它們的時候,這條蠶寶寶就是昂著頭,東看看,西看看,原來它是在找造繭的地方啊。蠶寶寶真聰明啊,它找到了盒子的角落開始吐絲,因為這裡有攀附的地方。我叫奶奶過來看,奶奶撕了一小片宣紙,靠在邊上。我問奶奶這是幹嘛用的,奶奶告訴我這可以讓宣紙和盒子角落形成三角支撐啊,她還說,如果有麥杆就好了。

  今天早上我一起床,就迫不及待的跑去看蠶寶寶,我看見蠶繭已形成了一個橢圓的球,我發現邊上又有一隻蠶寶寶在造繭了。昨天我也照著奶奶放了一片宣紙在盒子的另一個角落,蠶寶寶也用上了,我好開心。我看到蠶寶寶吐出的絲在光線的照射下,閃閃發亮。

  不知道明天蠶寶寶的繭又會是什麼摸樣的呢?我好期待!

  四年級養蠶觀察日記 篇22

  我們家每年春天媽媽喜歡養蠶寶寶,不過桑葉很難找,媽媽只養20條左右,給我觀察,寫日記。

  今年春天我特別想蠶寶寶,天天盼呀!盼呀!清明節後我們家的白蠶寶寶,黑蠶寶寶,花蠶寶寶都爬出來和我相見。我非常高興每天放學回來就在樓下找桑葉,回來喂蠶寶寶們。他們可嬌氣了,桑葉不能夠有水如果有水,蠶寶寶吃了就生病死掉。家裡還不能夠打藥水,點蚊香。可愛的蠶寶寶們吃了就睡,睡醒了再吃。一天比一天大,蛻皮,再吃再長大。蠶寶寶從好像黑芝麻一樣卵裡爬出的時候就好像又黑又小螞蟻一樣。等蠶寶寶長大,我就喜歡把蠶寶寶放到手背上,讓蠶寶寶爬。蠶寶寶身體軟軟,摸上去舒服極了。

  一個月以後,蠶寶寶的身體透明透明的。媽媽告訴我:“寶寶們要上山了。”我們就把蠶寶寶放到另一個鞋盒裡,蠶寶寶們就會找一個舒適的地方結出橢圓繭。蠶繭有白,黃的,鞋盒裡會掛的滿滿的,美麗極了。一個星期左右,裡面的蛹就變成白色的美麗的蛾姑娘,從繭裡爬出來,開始繁殖下一代。明年春天蠶寶寶我們再相見。

  四年級養蠶觀察日記 篇23

  今年春天,爸爸給我一些蟬卵讓我養。

  才出生的小蟬,身體是黑色的,極小極小,只有螞蟻那麼大。我找來一個大紙盒扎幾個透氣的眼,又找來衛生紙,鋪在盒子裡,將剪成的細絲的桑樹葉均勻的撒了一層。然後,把蟬寶寶一條條送到到盤子裡。

  每天早晨,我都為蟬寶寶清掃“房間”。先把那些乾枯了的葉子和糞便取出來,再把剪成細絲的鮮嫩的桑樹葉餵給它們吃。每天一上完課,我都要為他們新增些新鮮的桑葉。蟬寶寶在我精心的照護下,一天比一天長胖了,一天天健壯起來。一天,我發現有的蟬寶寶不吃也不動了,我以為他們死了,傷心的掉下了眼淚。爸爸說他們沒有死,是要蛻皮了,可我還是半信半疑。我立刻去看蟬寶寶,果然他們沒死,蠕動著雪白的身體,吃起了美味可口的食物。經過四次蛻皮,蟬寶寶長大了許多,變成了白白胖胖的蟬姑娘,蟬姑娘結繭子了,他們吐出絲,一圈圈的繞著自己,最後,形成了一個橢圓形的繭子。大約經過了一個星期,繭子上出現了一個小洞,一隻只漂亮的白色蟬蛾站在上面,細細的觸鬚輕微的擺動著。兩隻蟬娥繁衍產下密密麻麻的卵,就結束了他們短暫的一生。

  這次養蠶,使我掌握了不少養蟬的方法,增長了許多養蟬的知識。

  四年級養蠶觀察日記 篇24

  “叮咚”,門鈴響了,我開啟門,看見鄰居阿姨拿著個神秘的紙盒。我還沒來得及問,阿姨就說:“諾,這是送你的禮物。”道過謝後,我迫不及待地打開了蓋子,乍眼一看,便被驚嚇到了,只見盒子裡佈滿了通體黑色的小蟲子,在綠色的葉片上慢慢蠕動。驚嚇過後我便心生疑惑,這是什麼呢?

  爸爸告訴我:“這是蠶寶寶啊!”只見那綠色的桑葉上,蠶寶寶芝麻似的頭又小又黑,黑幽幽的小嘴就像把鋼鉗在努力地啃食著桑葉,一邊啃一邊抬起頭,好像在告訴我說:“我要快快長大。”

  蠶寶寶漸漸長大了,那一節一節的身子就像車廂一樣,一對對小腿整齊地排列在下面,好似一列列小火車奔跑在綠色的田野上。偶爾它們也會抬頭仰望著遠方,這時候別的蠶寶寶會用頭碰它一下,彷彿在說:“兄弟,你怎麼不吃,不然要被我們吃完了呢。”

  每次我走進書房,蠶寶寶彷彿聞到了我的氣味一般紛紛扭動身子,似是在歡迎我。有時我吃飯的時候有幾條貪吃的蠶寶寶也會探出頭來朝我看,好像在說:“你在吃什麼?也給我一點。”真是一群有趣的傢伙。

  啊!這一群有意思的小傢伙,給我的生活增添了許多樂趣與驚喜,我決定明年還要養蠶寶寶。

  四年級養蠶觀察日記 篇25

  “呀嘎嘎,桑葉竟然這麼快吃完啦。”做完作業到走廊看望小蠶的我驚呼。此時,籠子裡則是一片狼藉——小蠶不滿地蠕動在光禿禿的小樹杈上,飼養盒裡到處是碎碎零零的桑葉,多的是那噁心的東西——小蠶的便便。

  眼看著快要餓死的小蠶,我和爸爸只好嘆了口氣,無奈地跑到中心街下街頭派出所的水庫旁的廢棄車庫,那兒長著一棵大桑樹,我和爸爸摘了滿滿一袋桑葉,滿載而歸。

  接下來面對的就是給蠶清理飼養盒了,這可是我認為在飼養蠶的過程中最髒、最臭、最累的活了。我捂著鼻子,開啟飼養盒,一陣惡臭撲面而來,我咳了兩聲,試圖把緊緊吸附在兩片桑葉上的兩條小蠶扯下來。“刷~~”小蠶被我捏痛了,挪開了身子,但它的許許多多隻腳還是使勁地吸附在桑葉上。我急了,只好連蠶帶葉把它倆拿了出來。

  接著,我把剩下的碎桑葉與便便倒了出來。“嗚哇,好臭。”我捏緊了鼻子,原來,為小蠶幹活這麼累,這麼髒,這麼臭啊。我連忙拍拍身子,害怕臭味黏在我身上。

  最後,我挑了許多片最大的桑葉,仔仔細細地鋪在了飼養盒裡,又把小蠶重新抱回飼養盒裡。啊,終於好了。

  為小蠶“幹活”真不容易。

  四年級養蠶觀察日記 篇26

  “呀嘎嘎,桑葉竟然這麼快吃完啦!”做完作業到走廊看望小蠶的我驚呼!此時,籠子裡則是一片狼藉——小蠶不滿地蠕動在光禿禿的小樹杈上,飼養盒裡到處是碎碎零零的桑葉,多的是那噁心的東西——小蠶的便便!

  眼看著快要餓死的小蠶,我和爸爸只好嘆了口氣,無奈地跑到中心街下街頭派出所的水庫旁的廢棄車庫,那兒長著一棵大桑樹,我和爸爸摘了滿滿一袋桑葉,滿載而歸。

  接下來面對的就是給蠶清理飼養盒了,這可是我認為在飼養蠶的過程中最髒、最臭、最累的活了!我捂著鼻子,開啟飼養盒,一陣惡臭撲面而來,我咳了兩聲,試圖把緊緊吸附在兩片桑葉上的兩條小蠶扯下來。“刷~~”小蠶被我捏痛了,挪開了身子,但它的許許多多隻腳還是使勁地吸附在桑葉上。我急了,只好連蠶帶葉把它倆拿了出來。

  接著,我把剩下的碎桑葉與便便倒了出來。“嗚哇,好臭!” 我捏緊了鼻子,原來,為小蠶幹活這麼累,這麼髒,這麼臭啊!我連忙拍拍身子,害怕臭味黏在我身上。

  最後,我挑了許多片最大的桑葉,仔仔細細地鋪在了飼養盒裡,又把小蠶重新抱回飼養盒裡。啊,終於好了!

  為小蠶“幹活”真不容易!

  四年級養蠶觀察日記 篇27

  昨天上午,我們同學的一盒盒蠶寶寶就到站了,同學們欣喜若狂。

  在昨天回家的時候,我的蠶寶寶“歡歡”到桑葉杆兒上走起“鋼絲”來,一下一下的,跟專業演員不相上下。蠶寶寶“青青”像蛇一樣捲到了一起,看上去有一點肉麻。“小靚”在桑葉上爬來爬去,忙得要命,有的時候下來吃點美食(桑葉)。蠶寶寶“圓圓”是個饞貓,整天吃,肚子圓鼓鼓的,因此它叫“圓圓”。

  今天,我做了一個試驗,蠶有沒有聽覺?傍晚,我叫爸爸把“千千靜聽”開啟,我開啟蠶盒,開大音響給它們聽了個《那一夜》,有兩三條蠶寶寶仰起頭來,好像在說:“我們在聽什麼呀?”難道蠶真的有聽覺?我又放了一遍,還是那幾條蠶抬頭仰望我,好奇地聽著……真是天下奇聞!經過一系列調查,我覺得,蠶是有聽覺的。信不信由你,要不自己做試驗。

  告訴你一個訊息,有條蠶(青青)脫皮了,煥然一新的新皮,好光滑耶!

  四年級養蠶觀察日記 篇28

  前幾天,我家養了四十二隻蠶寶寶,蠶寶寶在我的悉心照料下茁壯成長。蠶寶寶的身體灰白色的,尾巴後面有一個三角形的突起,身體一節一節的,嘴巴小小的,有一天,我回家一看,發現一隻蠶寶寶死了,我傷心地流下了眼淚。我發現它們的大便黑黑的,小小的,像一粒粒小圓點。蠶寶寶有幾隻已經有手指那麼大了,皮膚滑滑的,白白的,粗粗壯壯的,可愛極了。有的像英文字母“L字形,有的躲在桑葉底下和我玩起了捉迷藏的小遊戲。還有的津津有味地吃著新鮮可口的桑葉,蠶寶寶一天比一天大,一天比一天胖。

  媽媽說:“蠶寶寶已經到了青春發育期,過不了幾天,會吐絲結繭了,蠶寶寶裹在繭裡面,要到明年春天才會鑽出繭來。”我希望在我的精心餵養下,蠶寶寶變成一隻只美麗的飛蛾,飛向天空,為我們的世界增添一些生機和活力。

  我愛這些可愛又頑皮的蠶寶寶。

  四年級養蠶觀察日記 篇29

  為了完成老師佈置的蠶寶寶觀察日記,我養了四條小蠶。它們在盒子裡不停地挪動著,好象不知疲倦似的。餐巾紙上還留下了它們的不少糞便。這些糞便呈純黑色,比沙子小得多,輕輕一吹,這些小顆粒竟跑得無影無蹤。

  為了更細緻的觀察,我時常開啟蠶盒,用放大鏡仔細照著,不知道它們對這種舉動是不是感到懼怕,懼怕到什麼程度?這幾天氣溫都太低(對於它們的生活來說),而且周圍聲音嘈雜,時而有強烈的燈光照射著,我想這些因素都會影響它們的正常生活。對於它們來說,現在已經是明星了,我們倒更像港片裡的狗仔隊,不停地騷擾著,不停地探求它們的秘密。

  今天那三條二齡蠶已有6毫米了,頭部呈黑色,較小,不容易觀察到更多的細節特徵。胸部比頭部和腹部大,也比較長,三對鉤爪就長在這裡。腹部有七節,長短差不多,四對腹足就長於此,具體長在哪幾節上,有待於明天的進一步觀察。

  四年級養蠶觀察日記 篇30

  四月份的時候,我學具袋裡的蠶卵要孵出來了。蠶寶寶是長得非常奇怪的,本來我以為蠶寶寶剛孵出來就應該是白色的,但是我看到的卻是黑色的,只有芝麻大小,小小個的。我用放大鏡仔細觀察,發現蠶寶寶的身上長滿了絨毛,而且疙疙瘩瘩的,顏色也不均勻,黑一塊白一塊的。

  剛開始養的時候,我怎麼也找不到桑葉,後來科學老師告訴我們蠶寶寶也要吃萵苣葉。於是我讓媽媽到菜場裡買了萵苣,我馬上摘下萵苣葉給小蠶吃,但是,它們好像不怎麼喜歡吃,於是我決定一定要找到桑樹。我歷盡“千辛萬苦”終於在附近的小區裡找到了桑樹。現在我的蠶寶寶每天吃著我採的桑葉,正在茁壯成長,它們現在已經“出生”了將近一個月,最大的蠶寶寶已經有2.3釐米長了。

  我希望它們快快長大,變成蠶蛾,產出很多的卵。

  四年級養蠶觀察日記 篇31

  週五晚上我上音樂課時,同班的好朋友帶來了一些剛出生不久的蠶寶寶,她送給我幾十個蠶寶寶,我分給了其他幾個同學一些,剩下二十幾個帶回家了。

  在回家的車上,我一直手捧著蠶寶寶看她們如何吃桑葉,一不小心把裝蠶寶寶的小盒子搞倒了,蠶寶寶撒在了車上,我趕快小心的把她們一個個撿起來。一到家我就把蠶寶寶放到我的新鞋子的盒子裡,把幾片桑葉用乾毛巾擦乾淨,並撕成小片片放到她們的頭附近,蠶寶寶們就開心的吃起來了。第二天我一起床就去看蠶寶寶,可是蠶寶寶怎麼不吃桑葉了呢?原來昨晚放的桑葉經過一晚上已經幹了,小小的蠶寶寶咬不動了,我又去冰箱找桑葉,昨晚帶回來的桑葉也沒有幾個了。我和爸爸媽媽決定出門給蠶寶寶找桑葉,媽媽打電話問了一個阿姨,說在大學城一個河邊的地方有棵桑樹,我們去了大學城,在那個地方找啊找啊,轉了兩圈,每棵樹都仔細看了,可就是找不到那棵桑樹!我們只好回家去菜市場問,有個賣菜的叔叔說他在一個地方見過有棵桑樹,詳細的告訴了我們地方。下午爸爸又出去找,終於找到了並摘了一些新鮮的桑葉回家來了,我高興的給爸爸說“謝謝!”

  現在我每天要給蠶寶寶喂兩次桑葉,過兩天還要清理蠶寶寶的家,把幹了的葉子和蠶寶寶拉的臭臭清理乾淨,這樣蠶寶寶就可以好好的長大了。

  四年級養蠶觀察日記 篇32

  它全身乳白,筆芯狀的身體上長著幾乎看不見的嘴,身體兩側長著14條腿。時而啃啃桑葉,時而睡睡大覺,無憂無慮的在塑膠盒中過著自由自在的生活。沒錯,它就是我飼養的蠶寶寶。

  蠶剛到我家裡時,在桑葉中幾乎看不到它的身影,突然見到一“顆”如黑粒狀的東西從桑葉中鑽出來,像是與我們玩捉迷藏呢。第二天盒中有幾粒蠶砂,這便是它的排洩物。過了幾天,蠶兒有筆芯般粗,只見它吐出兩根細絲,頭仰著用力向前使勁,我嚇了一跳,連忙叫來爸爸,他耐心的向我講解到“蠶兒要蛻皮了,它要脫去舊衣服,換上新衣裳”。一句話的功夫,蠶兒已經離開了舊皮,正躺在桑葉上喘氣,我伸出手指,想逗弄它,爸爸阻止了我:“脫皮是蠶兒非常痛苦的事情,假如你現在與它嬉戲,它可能會勞累致死”。我心有餘悸的縮回手指。

  經過一次次的脫皮,蠶在盒子的頂端吐絲了,漸漸的形成一個繭,它躺在裡面休眠。一天天過去,我甚至都要將蠶遺忘了。忽然有一天,我不經意往盒中瞧一瞧,只見一隻飛蛾撲打著翅膀站在繭上,我欣喜若狂,目不轉睛的注視著它,它排下一顆顆卵,最後倒在桑葉上。媽媽正巧經過,看著我那哭喪的臉:“孩子,蠶破繭成蝶後, 排完卵,生命就結束了。

  “春蠶到死絲方盡”,飛蛾在臨死前產下後代,完成生命的延續,這是一種母愛的力量。以後我不再在心底小瞧它,母愛的光輝顯得它愈發偉大!

  四年級養蠶觀察日記 篇33

  星期五,老師叫我們寫一篇《我的蠶寶寶》的週記,我想:我家有那麼多的蠶寶寶,寫起來肯定得心應手。

  一個月前,我就把以前放在家裡的蠶卵拿了出來,然後用棉花把它包起來。過了幾天,蠶卵上出現了一個黑點。又過了幾天,蠶寶寶出來了,是一個像螞蟻一樣的東西,我以為是什麼垃圾,正想扔掉它,我的媽媽大聲說:“別扔,這是蟻蠶!”“什麼?蟻蠶?”我不明白。媽媽說:“這就是蠶寶寶剛剛出來的樣子,我們就把它叫做蟻蠶。”

  又過了一個星期,蠶寶寶又長大了不少,身子軟綿綿的,頭黑黑的,比身體還小,嘴巴是一個小洞,有兩顆門牙,是它咀嚼桑葉的。頭中間還有一個小洞,是它吐絲用的。它有八對足,走起來一拱一拱的,非常有趣。有一天,我看見蠶寶寶呆在角落裡,一動不動。我以為它要死了,趕忙叫來媽媽,說:“媽媽,蠶寶寶不動了!”媽媽笑著說:“它沒死,是正在脫皮呢!”“真的?”我有一點不信。媽媽說:“不信你可以看看它會不會從裡面出來。”等了幾個小時,我發現蠶寶寶的外殼破了一個洞,蠶寶寶從裡面爬了出來。“出來了!出來了!”我高興地叫了起來。

  又過了好幾天,蠶寶寶又脫了一次皮,現在已經全身變白了。真是一些愛臭美的蠶寶寶呀,像我們女孩子一樣偶爾還要換衣服呢!

  我真希望蠶寶寶在我的呵護下無憂無慮地長大呢!

  四年級養蠶觀察日記 篇34

  5月末,表姑從潛山給我帶來了十幾條蠶寶寶。因為我上了課文《蠶姑娘》,早就想親自養蠶了。蠶寶寶剛來時,黃黃的、瘦瘦的,只有3——4釐米長,頭是硃紅色的。別看它們身子短,吃起桑葉可起勁了。它們先從桑葉的邊緣咬一個很小很小的洞口,然後順著小洞口,一邊向前爬,一邊從左到右有序地吃著,不一會兒,一片完好無損的桑葉就被它們咬得像“地下隧道”一樣。

  一天早晨,我突然發現有一條蠶斷了一截身子,一動不動,我難過地喊道:“爸爸,有一條蠶身體斷了,死了!”爸爸立刻趕來一看,哈哈大笑說:“這是它們脫的皮呀!”原來是這樣,我也傻乎乎地笑了。過了幾天,蠶寶寶又脫了一次皮,皮膚一次比一次白,一次比一次滑,成了名副其實的“白胖子”。

  6月上旬,“白胖子”不吃桑葉了,有一條最小的蠶最先搖頭晃腦地吐絲,我小心翼翼地把它移到另一個箱子裡,晚上回到家,呈現在我眼前的是一個白色的、橢圓形的、和小鳥蛋差不多大小的繭。其它蠶也相繼結繭,我高興極了。

  我天天來看望繭,盼望它們快點生寶寶。過了半個月,一隻只飛蛾破繭而出,雌雄結合,它們把屁股粘在一起,要一天左右才分開。第二天,肚子大的'母蛾產下一粒粒像芝麻大小的卵,產卵結束後,要不了多久,飛蛾的生命就結束了。可憐的小寶寶還未出生,爸爸媽媽就去世了。我暗下決心,一定會盡心盡力照顧它們,讓它們不會因為沒有爸爸媽媽而感到難過。

  四年級養蠶觀察日記 篇35

  星期五,老師叫我們寫一篇《我的蠶寶寶》的週記,我想:我家有那麼多的蠶寶寶,寫起來肯定得心應手。

  一個月前,我把以前放在家裡的蠶卵拿了出來,用棉花把它包起來。過了幾天,蠶卵上出現了一個黑點。又過了幾天,蠶寶寶出來了,是一個像螞蟻一樣的東西,我以為是什麼垃圾,正想扔掉它,媽媽大聲說:“別扔,這是蟻蠶。”“什麼?蟻蠶?”我不明白。媽媽說:“這就是蠶寶寶剛剛出來的樣子,我們把它叫做蟻蠶。”

  又過了一個星期,蠶寶寶又長大了不少,身子軟綿綿的,頭黑黑的,比身體還小,嘴巴是一個小洞,有兩顆門牙,是它咀嚼桑葉的。頭中間還有一個小洞,是它吐絲用的。它有八對足,走起來一拱一拱的,非常有趣。有一天,我看見蠶寶寶呆在角落裡,一動不動。我以為它要死了,趕忙叫來媽媽,說:“媽媽,蠶寶寶不動了。”媽媽笑著說:“它沒死,是在脫皮呢。”“真的?”我有點不信。媽媽說:“不信你可以看看它會不會從裡面出來。”等了幾個小時,我發現蠶寶寶的外殼破了一個洞,蠶寶寶從裡面爬了出來。“出來了。出來了。”我高興地叫了起來。

  又過了好幾天,蠶寶寶又脫了一次皮,現在已經全身變白了。真是一些愛臭美的蠶寶寶呀,像我們女孩子一樣偶爾還要換衣服呢。

  我真希望蠶寶寶在我的呵護下無憂無慮地長大呢。

  四年級養蠶觀察日記 篇36

  4月18日

  今天,我的蠶寶寶的皮膚上有點呈黃,我以為它生病了,所以一天的心情都很低沉。老師看見我一副不開心的樣子,便問我:“小方,你怎麼了?”

  “老師,我的蠶生病了嗎”我一邊把蠶給老師看,一邊悶悶不樂地說。

  老師看了之後哈哈大笑說:“你的蠶沒有生病,它這是要蛻皮了。”我一聽,高興得一蹦七尺高。

  4月19日

  我的蠶寶寶脫皮了。

  我在想,它們蛻皮的那段時間不吃不動,肯定餓壞了。果然不出我所料,它們不停地吃桑葉,兩節課的時間就吃完4片葉子了。

  蛻了皮的蠶寶寶長得白白胖胖的,可愛極了。

  4月21日

  今天我剛起床,發現它們又變大了不少。我放了兩片桑葉進去,我發現它們吃葉子是從邊上吃起,而且是自上而下地吃。它們吃得非常快,不一會兒就啃了一個小洞洞,然後又會去葉子的另一邊繼續吃……它們的肚子好像個無底洞,怎麼吃都不會飽。

  4月25日

  今天,我發現它們不吃桑葉了,白白胖胖的身體變得透亮透亮的。

  我低下頭仔細地觀察,發現盒子邊上有蠶絲。哇!我的蠶寶寶吐絲了,它們吐絲了,只見它們爬到盒子頂上,頭不停的搖來晃去,吐出細小的絲,慢慢地織成一張大網,然後爬進網裡,繼續左搖右晃地吐絲……

  一夜的時間,第二天爬起來一看,一個指頭大小的繭地掛在盒子角上,好看極了。

  四年級養蠶觀察日記 篇37

  媽媽在學校門口給我買了12只蠶寶寶和一袋桑葉。回到家以後,媽媽拿出了一個酸奶盒子,在上面鋪了幾層衛生紙,把蠶寶寶放了進去。媽媽對我說:“蠶非常愛乾淨,不能用髒手摸它,也不能讓它接觸到水,要不就會死的。”

  每天我放學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喂蠶寶寶。可是有一天,我發現蠶寶寶們都昂著頭,我給它桑葉它也不吃。我忙問媽媽:“媽媽,媽媽,蠶寶寶是不是生病了呀?”媽媽告訴我:“蠶寶寶是在眠呢,然後會蛻皮。”原來,蠶寶寶一共要蛻四次皮,每蛻一次皮蠶寶寶就會長大的。

  今天早上一起床,我就去看了看蠶寶寶。咦?我的蠶寶寶怎麼不見了呀?只有幾個橢圓形狀像小球一樣的東西。我連忙叫媽媽:“媽媽,不好了,蠶寶寶不見了!”媽媽跑過來說:“你看,蠶寶寶其實就在這個橢圓的殼裡吐絲。”怪不得,昨天我就發現蠶寶寶總是往盒子外面爬,原來在找地方準備吐絲呢。媽媽突然問我:“你知道‘作繭自縛’這個成語嗎?”我想了一會兒說:“不知道,它是什麼意思呢?”媽媽說:“你看,這個殼兒就是繭。就是指蠶吐絲作繭,把自己包在裡面,這是一個貶義詞,比喻自己使自己受困。”

  我聽了以後,有點難過,我再也不能見到我的蠶寶寶了。媽媽安慰我說:“蠶並沒有死,它還會從繭裡出來,只是變成了蛾子。”我等著看它破繭而出的那一天。

  四年級養蠶觀察日記 篇38

  最近,我真高興,因為我的養蠶實踐終於成功了!

  這學期,我們在課本上,學到了有關蠶的知識,老師為了增加我們的感性認識,組織養蠶活動,我很感興趣,積極報名參加。

  剛領到老師分給的蠶,我是第一次親眼看到蠶,它們又黑又小,只有幾毫米長,是那樣的弱不禁風,真是我見猶憐!我把它們帶回家,住在乾淨的紙盒裡,採集鮮嫩的桑葉,剪成細絲,精心餵養這些小不點兒。

  我整天牽掛著這些弱小的生命,一日數次地餵養它們,一有空閒就仔細觀察,連夜裡也要起來喂一次,可謂盡心盡力,無微不至。可養蠶並非一帆風順,蠶兒生過病,也中過毒,損失了部分蠶兒,付出了代價。但我沒有半途而廢,而是百折不饒,功夫不負有心人,倖存的蠶兒一天天長大,它們先後經過了四次眠期,蛻了四次皮,越長越大,足有七八釐米長,它們又白又胖,變成美麗的蠶姑娘,真是人見人愛,別提我心中有多高興了。

  終於,蠶姑娘成熟了。“春蠶到老絲方盡”,它們結出了又白有大的繭,我的努力沒有白費,望著辛勤勞動的果實,我心中充滿成功的喜悅。

  現在,蠶兒已經變成蛹,化成蛾,蛾兒也開始死亡,但卻產下了許多卵,我為新生命的誕生而歡呼!

  我們的祖先很早就開始養蠶,隨著“絲綢之路”的開闢,中國的養蠶技術傳播到世界各地,促進了人類文明的發展。我學到了許多書本知識,但“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養蠶活動更讓我學到了許多書本上沒有的知識,收穫很大,我真是太高興了!

  四年級養蠶觀察日記 篇39

  春夏之際正是養蠶的季節,為豐富孩子們的業餘生活,培養他們的觀察能力,滎陽市第一幼兒園中一班老師和孩子們一起開展了養蠶活動,這一活動也給孩子們帶來了無窮的歡樂。

  養蠶是一段快樂的科學探究歷程,“蠶寶寶”得到了幼兒特別的關注。在剛開始養蠶時,孩子們有著很多問題:小蠶寶寶怎麼是黑色的?蠶寶寶自己會吃東西嗎?它們會不會餓死?孩子們的問題接踵而來,養蠶活動中,小朋友都自願擔當了飼養員,每天早早來幼兒園喂蠶寶寶、清理蠶盒,瞭解蠶的生長過程,知道了蠶的生活習性。蠶的一生要經歷不同的四個時期,卵、幼蟲、蛹和成蟲。蠶以卵過冬,春天桑樹發芽時孵化成幼蟲,幼蟲食桑葉生長,經4天蛻皮,25天左右開始結繭。

  兩天後吐絲完畢,再經2—3天在繭內蛻皮化蛹。蛹大約經10天變為成蟲,就是蠶蛾。家長朋友們也積極參與到活動中,趁著週末帶領孩子給蠶摘鮮嫩的桑葉,並且隔三差五的送到幼兒園,因為稍微幹一點的葉子蠶寶寶就不吃了。這項活動不僅增進了親子間的關係,還培養了小朋友的愛心。有了蠶寶寶,孩子們課餘飯後多了一道風景,他們細心的照料,認真的觀察,明白了什麼叫春蠶到死絲方盡。

  在養蠶的日子裡,孩子們收穫的不僅僅是蠶寶寶形態變化的知識,更重要的是自己獲得了探究體驗的機會,親身感受到成功的喜悅。

  四年級養蠶觀察日記 篇40

  一個月前,我在語文課上拿到了一份特別的‘禮物’——蠶寶寶。拿到這些小小的蠶寶寶後,我的心中就產生了很多的疑問:它們是怎樣吃東西的?又是怎樣拉屎的呢?於是,我帶著這些問題進行了仔細的觀察。

  蠶寶寶的樣子非常可愛,它長著好像大號薯條一樣長的身子,腦袋卻只有米粒那麼大。它的背上有兩對好像括號一樣的黑色花紋,大概是用來嚇唬天敵的,不過,褪皮之後,那對括號就沒有了,要過些天才能夠恢復。

  它的尾部有一根小刺,當它心情不好或受傷時,小刺就會軟下去。蠶寶寶一共有三對胸足和四對腹足加一對尾足,它的腹足是用來固定自己的,尾足則是用來夾住物體的,而它的胸足才是它真正的足,用於幫助它抓住食物方便它進食。等它長大後,腹足和尾足都會脫掉,成為只有三對中的昆蟲。

  蠶寶寶吃桑葉的樣子很有趣。它先用胸足抓住桑葉,然後再把頭舉起來,好像挖土機一樣,有序的從上至下一次又一次的把桑葉送到自己的肚子裡,不一會兒,一片桑葉就不見了。

  在飼養時,我還發現另一個奇怪的事情:它拉出的大便幾乎都一樣大,好像芝麻一樣,又黑又小,呈固體形狀卻又有點彈性,上面還有好像玉米一樣的花紋。我把它拈開來一看,發現裡面都是蠶沒有消化完的桑葉沫,而且還有一股清香。

  透過這麼多天的觀察,我發現蠶寶寶真的很無私。它一生這麼努力吃桑葉,就是為了吐絲結繭,讓我們可以有溫暖的衣被可以享用。我終於明白了“春蠶到死絲方盡”這句話的真正含義了。

  四年級養蠶觀察日記 篇41

  透過科學課的學習,我很想親身體驗養蠶經歷,於是,我們家購買了十條可愛的蠶寶寶。

  蠶寶寶全身是灰白色的,它的背上兩側有一排小黑點,那是它的呼吸器官。它沒有眼睛,全靠它的觸角來辨別方向和味道。它的嘴巴由兩個像彎勾一樣的鉗子組成的,能把新鮮的桑葉夾成一塊塊小碎片,這樣就很容易的吞到肚子裡。它的觸角共有8對,腳上有很多伸縮靈活的小吸盤,能吸住各種形狀的桑葉,平平穩穩安安全全地走過每個角落,去尋找美味、脆嫩的桑葉。你偶爾還會發現蠶寶寶的背部中間的位置會有一條不停波動的管子,那裡是它的消化系統,非常有意思。

  蠶寶寶就像小豬一樣能吃,它們一般會爬到桑葉的邊處,使勁用鉗子夾住桑葉,撕掉一點點成為突破口,在嘗一嘗味道,如果味道不符合他的要求,它掉頭就走了,蠕動著去尋找它想吃的嫩桑葉,找到符合它的口味的桑葉,它就會津津有味地吃起來,一副埋頭苦幹的樣子,每次都可以吃出一個大洞,我最喜歡的就是它吃東西的樣子。

  當它吃得很飽時,肚子就會鼓起來,然後就會有一塊小小的東西,慢慢的排到尾部,接著就會排出一點水,一塊黑黑的“東西”就掉出來了,這就是蠶寶寶的排洩物,它一點都不愛乾淨,總是邊吃邊排,真是一個另人討厭的小傢伙,我經常手忙腳亂地給它清潔小窩。

  可愛的蠶寶寶,我一定會用心地將你餵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