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日記> 養蠶觀察四年級日記範文(通用6篇)

養蠶觀察四年級日記

養蠶觀察四年級日記範文(通用6篇)

  一天的時間眼看就要結束了,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想,何不趁現在趕緊寫一篇日記。為了讓您不再為寫日記頭疼,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養蠶觀察四年級日記範文(通用6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養蠶觀察四年級日記1

  我的好朋友送了我一些蠶卵,我把它們放在一個盒子裡,大概過了一星期左右,一條條黑色的小蟲子從裡面爬出來了。

  我媽媽找了桑葉給它們吃,側耳一聽,它們吃桑葉的時候會發出“沙沙”的聲音,吃得好香啊!又過了一些日子,它們慢慢長大了,身體越來越長,越來越胖,越來越白。胖乎乎的身體摸上去軟軟的,涼涼的。

  我剛開始很怕它們,媽媽告訴我它們的身體很舒服,而且不會咬人,它是很溫馴的小蟲子。慢慢地,我越來越喜歡它們,每天給它們換桑葉,清理大便。

  又過了好多天,它們胖乎乎的身體變得有點透明,身邊會有一些絲,而且大便是綠色的,媽媽說蠶快要吐絲了。媽媽給它們拿來好幾個盒子,還用紙板做了許多小格子,讓它們各自有了一個“小房間”,準備吐絲。

  它們吐出了又細又白的絲,把自己裹在裡面,變成一個橢圓型的,雪白的繭,我數了數有43個,好多呀!

  聽說它們會在裡面變成飛蛾,媽媽把他們放到一個大盒子裡,鋪上白紙,放在陽臺的櫃子上。有一天,媽媽告訴我,有幾個飛蛾已經飛出來了。它們身體是白色,但不是雪白,用手去摸會有一些粉末粘在手上。有幾隻還產卵了,有點黃黃的,一粒一粒非常小,像一粒粒小米。等到明年,它們又會變成蠶寶寶啦。

  養蠶觀察四年級日記2

  我的蠶寶寶是最有特點的了。蠶剛到我家的時候還沒什麼特點,但後來就不同了。

  蠶寶寶們都蛻了一次皮,擁有不同的特點。我給兩條蠶起了名字:一條蠶通身雪白,我就叫它“小白”;一條蠶的尾部肉刺末端是黑色的,我就叫它“黑尾尖”。

  先說這兩條蠶的故事吧。我的小白經常獨自一條蠶躲在一邊,遠離其它帶條紋的彩蠶。我想一定要讓它和彩蠶成為好夥伴。從此以後,我一看到小白遠離彩蠶群,我就用筷子把它挑到彩蠶群裡。幾天後,它終於自己跑到彩蠶群裡了。

  蠶寶寶們喜歡玩一個娛樂專案,就是“疊疊樂”,它們會一個接著一個疊在下面那條蠶身上。這種娛樂專案常常用於欺負弱小的蠶。

  我覺得這些蠶吃得是世界上最多的,現在我的蠶每天吃五六片桑葉,這使它越來越肥,我媽媽說它要結繭了。

  我相信我的蠶是最可愛的!

  養蠶觀察四年級日記3

  前幾天,李卓楷發了幾條蠶寶寶給我們,讓我們觀察飼養它。昨天,我拿著蠶寶寶回家,發現蠶寶寶半小時就已經把墊在它下面的桑葉吃了個精光,真貪吃啊!我馬上開啟冰箱取出早前奶奶幫我去農大采摘的桑葉準備餵它吃給,爺爺看到了阻止我說:“寧寧,桑葉冷的時候不能給蠶寶寶吃,因為從冰箱裡拿出來一定是冷的,蠶寶寶吃了不適應,就會拉肚子的,生病的噢,你把它放在常溫下半個小時再給蠶寶寶吃。”我聽了點點頭,覺得爺爺說得很對,恨自己怎麼就沒想到呢?”還對著蠶寶寶說:“蠶寶寶啊,別心急,不是我不給你吃,實在是因為桑葉太冷了,你吃了會生病的。生病很難受的,可能還要掛鹽水呢。再等等噢,別急!”就這樣我一邊做著作業一邊對著蠶寶寶自言自語,不一會兒就做完了。看了下時間和桑葉覺得應該有點變暖了,就馬上拿起桑葉走到桑寶寶面前,當我把桑葉輕輕的放下去的時候,蠶寶寶似乎知道有東西吃了,都抬起頭等著吃。真是好可愛啊!

  第二天早晨,我發現一夜不見蠶寶寶突然長大了不少,於是我問爺爺:“爺爺,蠶寶寶有牙齒嗎?”“當然有啊,只不過我們看不見而已。”爺爺笑著說。這時我發現有一條最小的蠶寶寶懶洋洋地正抬著頭看著我,我在想它肯定想對我說:“小主人謝謝你,我吃得真飽啊,現在好睏噢,我要睡覺了,再見!”想著想著我就偷笑。

  原來養蠶寶寶是這麼有意思的事啊,不僅能讓我學到知識還能讓我學會如何照顧小動物呢!期待我的蠶寶寶長大蛻變的那一天!

  養蠶觀察四年級日記4

  暑假開始時,爸爸給我買了一些蠶卵,讓我好好照料它們,並觀察它們的成長。

  蠶卵小小的,只有針尖大小。它們靜靜地躺在盒子裡,不聲不響,沒有一絲動靜。過了幾天,有幾顆卵變成了細小的“線”,其實那是蠶的幼蟲,它們小得難以用肉眼看清。我趕忙上網查詢它們的餵養方法,結果是:幼蟲需要將桑葉裁剪成小塊餵養,不可飲水,桑葉必須新鮮,以免出現拉肚子等情況。因為如果餵養不得當,很可能導致嬌小的蠶寶寶死亡。我按著網上的方法照做了,可真是既細緻又麻煩的工作啊。過了沒多久,所有的蠶寶寶都變成“細線”了。我每天照料著、盼望著、等待著它們長大。

  幾天之後,它們變白、變粗、變壯了,顯得特別可愛。我再在網上查詢餵養方法:此時的蠶可喂整片新鮮桑葉,依然不可飲水,食量會越來越大,直到結繭變為成蟲之後就不再飲食。我遵照指示,給它們換上整片桑葉。蠶寶寶們吃得更歡了,有一些蠶寶寶吃得飛快,長得白白胖胖的;有一些則瘦瘦小小,皮膚偏黃。它們的尿液是紅色的。一段時間後,它們會脫皮,脫皮後顯得更加雪白了。

  它們偶爾也會吐絲,將自己的'同伴與自己牽連在一起,但是輕輕一拉就分開了。有一些膽子大,總愛爬到盒子上面去,老是要人把它抓回去。而一些膽子小的,卻愛往葉底下鑽,要人把葉子輕輕一掀才能發現它們。若是把它們抓起來放在手心裡,它們會輕輕地蠕動,感覺手心有一點兒癢。

  漸漸地,它們都長到了手指那般粗,食量也越來越驚人,採摘的桑葉都快不夠它們吃了。忽然有一天,蠶寶寶們開始不吃不喝了,我猜它們大概快要結繭了。果然,沒多久,蠶寶寶們就開始吐出白白的絲包住自己,變成了一個個橢圓形的蠶繭,密密麻麻的佈滿整個蠶盒,有一兩隻蠶寶寶被擠得沒了位置,結不了繭,直接變成了棕色的蛹。

  過了一兩週,蠶寶寶們變成了蛾,破繭而出,有活潑好動的雄蛾,也有胖胖懶散的雌蛾。

  養蠶觀察四年級日記5

  春天的時候,表妹送給我三隻蠶卵,像三粒黑黑的芝麻,我興致勃勃地把它們帶回家,裝在一個沒有蓋子的紙盒裡。

  過了幾天,蠶寶寶出生了,它又小又黑,像三隻小螞蟻。身上長著又細又短的絨毛,我們稱它為“蟻蠶”。我拿一片嫩綠的桑葉,放到盒子裡面,它們爬到桑葉上,大口大口地啃著。過了兩三天,蠶寶寶不動啦!我以為它死了,就飛快地跑到了房間,“蠶是不是死了啊!”我緊張地問。媽媽不僅不慢地說:“蠶蛻皮的時候是不吃東西的。”第二天,蠶寶寶是身體變成了灰白色了,比原來大了許多,食量也增加了。經過四次的蛻皮,蠶變得又白又胖,棕色的嘴巴,小小的眼睛,身體兩側有氣孔,還有短小的七對足呢!可愛極了!

  又經過了幾天,蠶的身體漸漸變成淺黃色,它又不吃桑葉了,開始吐絲把它自己包在繭裡,蠶變成了蛹,過了半個月左右,蛹變成飛蛾,飛蛾產下卵就死去。

  漂亮的絲織品都是蠶吐的絲織品的,蠶把一生都是奉獻給人類。

  養蠶觀察四年級日記6

  今年春天我在學校買了20條蠶寶寶和兩袋桑葉。

  回到家後我用放大鏡仔細觀察蠶寶寶,它們全身都是黑黑的,頭上有兩個凹出來的小點點,剛開始我以為是蠶寶寶的眼睛。後來看到蠶寶寶用小點點吃桑葉,才知道那是蠶寶寶的嘴巴。蠶寶寶一共有十四隻腳,頭上有六隻,身上有八隻。它們實在太小了,我都不敢用手去碰它們。生怕傷到它們。有些蠶寶寶老是往外爬,我就用毛筆把它們掃到桑葉上。

  過了幾天,蠶寶寶身上的顏色漸漸變白了,紙盒裡還有一些奇怪的東西。我非常好奇,它有變色的功能嗎?我去網上查了一下,原來它不是變色,而是蛻皮才會變白的。旁邊那些奇怪的東西就是它們蛻的皮。隨著他們慢慢長大,食量也增大了。每次它們吃完盒子裡的桑葉後,就把頭轉來轉去,像在對我說:桑葉呢,你不餵我們吃桑葉,想要餓死我們嗎?

  漸漸它們的身體變成黃色的,很微弱。不好像以前那麼愛動了。我非常擔心,以為它們生病了。我就上網查,才知道原來它們要吐絲了。它們在盒子的角落裡吐絲把自己包了起來。一段時間後我發現放在那裡的蠶繭有了動靜,只見有兩個蠶繭破了一個小口,之後裡面爬出來一個蠶蛾。慢慢的,所有的蠶繭都破了,蠶蛾全部出來了。只見蠶蛾兩隻兩的在一起交尾,之後它們產出了很多卵。產完卵後蠶蛾們都慢慢的死去了。

  蠶為我們吐了很多絲,讓我們製造衣服。這種無私奉獻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