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日記> 數學的日記15篇

數學的日記

數學的日記15篇

  一天的生活不知不覺間結束了,相信你會領悟到不少東西,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日記了。日記寫什麼內容才新穎、豐富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數學的日記,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數學的日記1

  數學是一門奇妙的學科,它看中的更多是資料的處理,手動的實踐,我們寫數學日記也可以從這方面入手。數學網為大家整理了小學四年級數學日記,供同學們參考學習。

  數學,數學我愛你,就像老鼠愛大米。大家知道我為什麼喜歡數學呢?因為數學它有魅力,我已被它深深的吸引住了。

  今天,我又學會了一個新知識,那就是——加、減法的簡便演算法。學了加減法的簡便演算法,我的計算速度快了許多,學習計算更加輕鬆。舉個例子說說吧!比如:367+498=?我只要這樣想:把498看作500來加,然後用367+500,發現多加了2,於是我便在和裡減去2,結果得到865。而796+295呢?我這樣想:796可以看作800來加,而29可以看作300,一個多加了4,另一個多加了5於是算式就變成了800+300-4-5=1091,瞧,多方便呀!

  學完了加法的簡便演算法,再來學習減法的簡便演算法就容易多了。如:483-299,嘿嘿,我腦袋瓜輕輕一動,就有方法了。我先把299看作300來減,因為多減了1,所以只要結果中加上1,就是用483-300+1=184,這樣就好算多了。不過呢,我可警告你一句:計算減法最好別動被減數的主意,要不可就麻煩咯!

  現在,我越來越喜歡數學了,因為它讓我學會迅速的計算結果,數學真的是讓我回味無窮!

數學的日記2

  10月3日 星期二 陰

  參加完錦標賽後,爸爸媽媽帶我到市內逛商場。我們來到成都人民商場時,遠遠的就看到商場頂樓上的巨幅廣告:“滿200元,送200元。”我們一家人都感到好奇,便進了商場。經詢問,原來是消費者每購買200元的商品,就送200元的代金券用於再購物。我們來到了童裝區,各式各樣的服裝映入我的眼簾,我便挑選起來。我選中了一件毛衣210元、一件背心128元和一條褲子80元。爸爸看了看,覺得很滿意,他沉思一會兒後對我說:“女兒,只要你能算出怎樣買最划算,我們就買下這三件衣物。如果算不出來,對不起,那就不買了。”

  我想,方法一:那件毛衣210元,可換一張200元的代金券。用這張代金券去買背心,需花去128元。200—128=72(元)。一條褲子80元,80—72=8(元)。即再用代金券餘下的72元,需加8元的現金,就可以買到這條褲子。

  方法二:一件背心128元,一條褲子80元,128 +80=208(元),比一件毛衣210元換一張200元的代金券要少花2元錢,再用200元的代金券去買210元的毛衣需再加10元錢,210—200=10(元)。需支付的10元現金減去換代金券時少花的2元錢,實際需再次支付的現金是8元,即10—2=8(元)。

  兩種方法的結果都一樣。我把想法告訴了爸爸,他笑了笑,大步流星地到收銀臺交錢去了。

數學的日記3

  一翻開《數學趣題》,我就被書裡的內容吸引了,什麼“中國古算”、“考考你的智力”、“計數問題”、“行程趣題”……勾起了我強烈的好奇心,我懷著躍躍欲試的心情,翻到了“飛速增大”這一篇。

  “飛速增大”這章分為了4份,有“國王賜麥”、“連鎖信”、“梵塔問題”和“萬載一珠”,我津津有味地按順序讀了下去,我發現一講前面都會舉出一個例子來為我們講解,例如國王賜麥這一講,就向我們舉出了一個歷史故事,說是古代印度有一位名叫西薩釩嚳達依爾的宰相,他發明了國際象棋,國王要賞賜他,他說“陛下,請您在這張棋盤的第一格內賞給我一粒麥子,在第二格內給兩粒,在第三格內給四粒,照這樣下去,每小格內放的麥粒都是前一格的兩倍,陛下,請你把這樣擺滿棋盤上64格的麥粒都賞給您的僕人吧!”國王同意了,結果他最後發現,即使拿出全印度的精食,也兌現不了他對西薩的承諾!因為西薩要的獎賞有18446744073709551615粒麥子,要生產這麼多麥子,全世界聯合起來也要20xx年,古代印度國王再富有,也絕拿不出這麼多麥子。

  我看了一下後面的思考題,珠穆郎瑪峰海撥8848米,是世界第一高峰,薄薄一張紙的厚度只有0.1毫米,但是透過把紙對摺,對摺再對對摺不過幾時次,其厚度居然會超過珠穆郎瑪峰,請你算一算,到底需要對摺幾次,就可使紙峰超過珠穆郎瑪峰?我看了答案,把我嚇了一跳,僅僅只用對摺27次,紙峰就能超過珠峰!

  看來數字真是無所不能啊!

數學的日記4

  我常聽老師講,數學對生活有著很大的幫助,在生活中,我們常常會遇到數學。這次透過親身體驗,我才真正地意識到數學的重要性。

  星期天,舅舅開車帶我們一家去洛陽玩,我開心極了。大城市就是不一樣,到處高樓林立,商場裡熱鬧非凡。一家家專賣店都在搞“雙十二”促銷活動。媽媽領我去美特斯邦威MooMoo店裡買衣服。我一眼就看中了一件紅色的羽絨服,一看吊牌價499元,好貴啊!售貨員阿姨說:“小朋友,買兩件可以打6。9折,很划算喲!”我們又給弟弟挑了一件藍色的羽絨服399元,終於可以打折了。阿姨麻利地幫我們計算:“499×0。69=344。31,399×0。69=275。31,344。31+275。31=619。62,四捨五入一共620元。”媽媽說:“咱們那裡也有活動,第一件原件,第二件打五折。”我一聽“五折”,就拉著媽媽說:“媽媽,別買了,去我們那兒買便宜。”媽媽說:“你好好核算一下,看在哪兒買便宜?”第一件499元,第二件399×0。5=199。5,合計499+199。5=698。5元,結果真令我意外,在洛陽買便宜了將近80元呢!“阿姨,快幫我們把衣服包起來!”我不好意思地說。大家都笑了。

  嘿,生活處處皆數學啊!看來以後我可要更加努力學好數學了,要不然就買虧了。

數學的日記5

  經過前面的4個單元的學習,我的成績卻沒有提高。最佳成績是82分,最差的成績是23分,這個成績是在我最脆弱的時候來的,我非常非常的傷心,我這讓我很傷心,明明我已經很努力了,但是為什麼我的成績提高不了呢?我找到了期中的“為什麼”,就是因為我沒有堅持,沒有多做、多練、多看、多學。所以我的成績才沒有提高,媽媽說了我要每天晚上堅持預習、複習,才可以提高成績但是我沒有堅持。這個成績也大大的打擊了我,正是因為這樣我才發憤圖強,堅持每晚做習題。

  第二個原因就是我上課有時會開小差沒有認真聽老師講課,所導致老師講的主要內容沒有聽進去,習題又不願意多做,我很懶,而老師提問到我是我去一臉茫然,一問三不知,所以做作業時大多數不會做,我又不去問家長與老師,直接抄同學的,到現在我才明白別人的終究是別人的,我抄的了一時,抄不了一世。

  第三個原因是因為我早讀不早點去學校按時早讀,導致很多的知識點沒有牢牢地把握,《金牌學案》裡面有很多的公式與計算方法我卻沒有掌握,所以這一點我還要注意的。第四個原因是因為我的毅力不夠,三分鐘熱度,說了要好好學習,天天向上,說了要明天做習題,說了每天早讀要早點去早讀,可是呢?我沒有做到,這就說明了我的毅力不夠,我需要堅持!數學的技巧就是多做、多練、多聽。如果我上課不認真聽課,不認真做作業,那數學我就無法發揮好,也就無法學好數學。我天天做題,天天做,就像一隻笨鳥勤奮練習一樣,每天堅持做了一頁口算題,我相信只要我多練習題,多聽,多學,我相信我就一定可以!為了我自己,我也要好好努力,好好的學好數學。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數學的日記6

  今天我又遇到一道數學難題,費了好大的勁才解出來。題目是:兩棵樹上共有30只小鳥,乙樹上先飛走4只,這時甲樹飛向乙樹3只,兩棵樹上的小鳥剛好相等。兩棵樹上原來各有幾隻小鳥?

  我一看完題目,就知道這是還原問題,於是用還原問題的方法解。可驗算時卻發現錯了。我便更加認真地重新做起來。我想,少了4只後一樣多,那一半是13只,還原乙樹是14只;甲樹就是16只。算式為:(30—4)÷2=13(只);13—3+4=14(只);30—14=16(只)。答案為:甲樹16只,乙樹14只。

  透過解這道題,我明白了,無論做什麼題,都要細心,否則,即使掌握瞭解題方法,結果還會出錯。

  今天陽光明媚,我正在家中看《小學數學奧林匹克》忽然發現這樣一道題:比較1111/111,11111/1111兩個分數的大小。頓時,我來了興趣,拿起筆在演草紙上“刷刷”地畫了起來,不一會兒,便找到了一種解法。那就是把這兩個假分數化成帶分數,然後利用分數的規律,同分子 分數,分母越小,這個分數就越大。解出1111/111<11111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那麼也就是1111/111>11111/1111。

數學的日記7

  每年農曆八月十五日,是傳統的中秋佳節。這時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稱為中秋。在中國的農曆裡,一年分為四季,每季又分為孟、仲、季三個部分,因而中秋也稱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幾個月的滿月更圓,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節”。 關於中秋節的起源,大致有三種:起源於古代對月的崇拜、月下歌舞覓偶的習俗、是古代秋報拜土地神的遺俗。

  相傳古代齊國醜女無鹽,幼年時曾虔誠拜月,長大後,以超群品德入宮,但未被寵幸。某年八月十五賞月,天子在月光下見到她,覺得她美麗出眾,後立她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來。月中嫦娥,以美貌著稱,故少女拜月,願“貌似嫦娥,面如皓月”。

  小學生四年級數學日記中秋節的由來:在唐代,中秋賞月、玩月頗為盛行。在北宋京師。八月十五夜,滿城人家,不論貧富老小,都要穿上成人的衣服,焚香拜月說出心願,祈求月亮神的保佑。南宋,民間以月餅相贈,取團圓之義。有些地方還有舞草龍,砌寶塔等活動。明清以來,中秋節的風俗更加盛行;許多地方形成了燒斗香、樹中秋、點塔燈、放天燈、走月亮、舞火龍等特殊風俗。

  06年5月20日,該民俗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08年起為中秋節為國家法定節假日。中秋節的習俗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託著人們對生活無限的熱愛和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數學的日記8

  四年級下冊數學日記:(有趣的和倍問題)

  今天早晨,我們上了一堂有趣的奧數課。“叮叮叮??”老師滿面春風的走進教室。教室裡頓時安靜下來。老師對我們說:“我先考你們一道題:兩個整數相除得商是12,餘數是26,被除數、除數、商餘數的和等於454,除數是多少?我在讀一遍,兩個??”。我拿到題目後,心想:這道題被除數是多少都沒有怎麼求除數呢?但回憶起老師常說畫線段圖是解應用題的法寶。我為何不試一試呢?於是,我便開始畫圖:先把除數做為倍數,被除數是除數的幾倍多26,再畫商和餘數。哦,原來是和倍問題。算式是:(454—12—26—26)÷(12+1)=390÷13=30。

  我想:我們學過了用x計算的方法。我先把文字的算式寫出來。除數×商+餘數+除數+商+餘數=454,然後再把除數設成X,算式為:X×12+26+X+12+26=454。我先把12和26先減掉後就剩下被除數和除數,然後因為被除數里有個餘數。我就再減掉26,這樣被除數÷除數就等於12。除數是30。用算式表示,就是:X×12+26+X+26+12=454

  X=(454—12—26—26)÷(12+1)四年下撤數學日記

  X=390÷30

  X=30 除數

  我把兩種方法一口氣說完。大家都向我投來讚許的目光。

  我心裡樂滋滋的。這堂課真有趣。

數學的日記9

  7、7是49,為什麼在我這就變成了7、7 悲慘了呢,因為我們是第七組,可是我們卻很悲慘,孫悟空孫大聖在丹爐中練成了火眼金睛。

  可是,我們兩次長繩比賽,一次第六,一次第七(全班一共有八組參賽,一組算一名也就是我們兩次,一次倒數第二名,一次倒數第三名)的“好”成績。

  那就讓我來說說這第二屆長繩比賽吧!這天大課間,老師宣佈了一項令人激動的訊息:今天上午第二節數學課舉行了第二屆小組長繩團體比賽。在比賽之前的三分鐘時,老師強調了規則:這次長繩比賽不限時間,只看個數,而且四個人要同時在裡面跳,才可以開始算個數。每組一共可以跳三次,取其中最高的一次,作為你本次比賽的最終成績。我們各阻讓組長拿好繩子,然後向五(5)班左手邊的長廊進發。我們以為到了那裡還可以再練一會兒,誰知老師說到自己組時才可以跳。第一個跳的第一組愁了,因為他們組還不是很熟練,所以很愁。他們因此得了比平時低了好多的成績。我們組是第七個,一上場便讓別人大笑一場。因為曹鈞豪跳得太快了,踩到了繩子,所以第一次“0”。第二次曹鈞豪又太慢了,繩子碰到了腳還沒跳,所以第二次“0”。第三次,我們好不容易跳到了一個,可是,因為王童太高興了,所以搖快了繩子,第三次“1”.我們一個個都對王童和曹鈞豪恨之入骨了。第八組跳時非常嚴肅,像被老師批評了一樣,臉上一點笑容都沒有,面如死灰,最終奪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績。

  我們又得了第七名嗎,這次還是因為全隊人不團結,所以下次一定要努力了。加油吧,組員們,爭取打敗第八組,奪得冠軍。

數學的日記10

  這一天,我很早就把作業做完了。媽媽走了過來,對我親切的說:“孩子,作業做完了嗎?”我點了點頭。“那我們來玩個遊戲吧!”

  媽媽拿來一塊圓紙板,紙板中心用釘子固定一根可以旋轉的指標。然後把圓紙板平均分成二十四個格子,格內分別寫著1——24個數字。“媽媽,這個遊戲的規則是什麼呀?你快說呀!”我著急的說。“遊戲規則很簡單,就是:指標轉到單數格子或雙數格子,都要加上下一個數字。假如加起來是單數就是我贏,加起來是雙數就是你贏。”媽媽狡猾的笑著說。

  我想這遊戲竟然那麼簡單,就一連玩了十幾次。可是,每一次都是媽媽贏。我苦思冥想,始終想不到。媽媽笑著問:“為什麼每一次加起來都是單數呢?”於是,我絞盡腦汁的想了想,終於想到了,大聲吼道:“媽媽,你真是太狡猾了。不管轉到哪一個數字加下一個數字都等於單數。也就是奇數加偶數等於奇數的這個規律。假如指標轉到單數格子,那麼加下一個數必然是偶數;假如指標轉到偶數格子,那麼下一個必然是奇數。所以無論轉到任何一個格子,加起來的數都是奇數。媽媽,您就是利用這個規律獲勝的。”

  在數學的世界裡,有著許多奇妙的規律,它無處不在,只要我們學好數學、善用數學,就能成為數學小能手!

數學的日記11

  今天中午,我正在做數學暑假作業,寫著寫著,不幸遇到了一道很難的題,我想了半天也沒想出個所以然,這道題是這樣的:

  有一個長方體,正面和上面的兩個面積的積為209平方釐米,並且長、寬、高都是質數。求它的體積。

  我見了,心想:這道題還真是難啊!已知的只有兩個面面積的積,要求體積還必須知道長、寬、高,而它一點也沒有提示。這可怎麼入手啊!

  正當我急得抓耳撓腮之際,我媽媽的一個同事來了,他先教我用方程的思路去解,可是我對方程這種方法還不是很熟悉。於是,他又教我另一種方法:先列出數,再逐一排除,我們先按題目要求列出了許多數字,如:3、5、7、11等一類的質數,接著我們開始排除,然後我們發現只剩下11和19這兩個數字。這時,我想:這兩個數中有一個是題中長方體正面,上面公用的稜長;一個則是長方體正面,上面除以上一條外另一條

  稜長(且長度都為質數)之和,於是,我開始分辯這兩個數各是哪個數。

  最後,我得到了結果,為374立方厘米。我的`算式是:209=11×19 19=2+17 11×2×17=374(立方厘米)

  後來,我又用我本學期學過的知識:分解質因數驗算了這道題,結果一模一樣。

  解出這道題後,我心裡比誰都高興。我還明白了一個道理:數學充滿了奧秘,等待著我們去探求。

數學的日記12

  1月25日 星期六 有雨

  這天中午,我正在做數學寒假作業。寫著寫著,不幸遇到了一道很難的題,我想了半天也沒想出個所以然後。這道題是這樣的:有一個長方體,正面和上方的兩個面積的積為209平方釐米,並且長、寬、高都是質數。求它的體積。

  我見了,心想:這道題還真是難啊!已知的只有兩個面的面積,要求體積還務必明白長、寬、高,而它一點也沒有提示。這可怎樣入手啊!

  正當我急得要抓耳撓腮之際,媽媽就來了。媽媽先教我用方程的思路去解,但是我對方程這種方法還不是很熟悉。於是,媽媽又教我另一種方法:先列出數,再逐一排除。我們先按題目要求列出了許多數字,如:3、5、7、11等一類的質數,之後我們開始排除,然後我們發現只剩下11和19這兩個數字。這時,我想:這兩個數中有一個是題中長方體正面,上方公用的稜長;一個則是長方體正面,上方除以另外一條稜長(且長度都為質數)之和。於是,我開始分辯這兩個數各是哪個數。

  最後我得到了結果了,為374立方厘米。我的算式是:209=11×19 19=2+17 11×2×17=374(立方厘米)

  解出這道題後,我心裡比誰都高興。我還明白了一個道理:數學充滿了奧秘,等待著我們去探求。

數學的日記13

  今天真是豐富多彩、快樂的一天!

  上午睡到自然醒,穿好衣服,刷完牙,吃了早飯,然後9點30分開始線上數學課,11點30分下課,總共學習時間是2小時,1小時等於60分鐘,2小時就是120分鐘。

  中午,我吃完中飯,12點30分趕著去正海口腔看牙齒,12點48分就看好了,路上花了15分鐘,整個看牙齒僅僅花了3分鐘,幸虧不用摳牙齒,太開心了!

  下午我帶著禮物——樂高去參加季子瀠同學的生日會,13時50分到達她家。我們先吹了一會兒泡泡,大概在14時03分的時候,我們開始搭樂高玩,一直搭到晚上19點30分,除了中間慶祝生日花了20分鐘。媽媽問我:“你們搭樂高搭了這麼久?”我說:“對啊,因為大部分是我一個人搭的,嘻嘻!”“那你樂高總共搭了多久?”媽媽問我。我想起上午線上數學課楠楠老師教我的知識:經過時間等於結束時間減去開始時間。結束時間19時30分減去開始時間14時3分等於經過時間5時27分,還要減去慶祝生日花了的20分鐘,總共花了5時07分。我回答媽媽:“我們搭樂高總共花了5時7分。”媽媽疑惑地問我:“你不無聊嗎?你不會搭煩起來嗎?”我平靜地說:“當然不會,有朋友一起玩的時間過得特別快!”

  20時0分是我和媽媽約定回家的時間,我依依不捨的回了家,這真是開心快樂的一天。

數學的日記14

  上個星期六晚上,姐姐來我家玩,她一進來就問我:“鮑瑋豪,你第三單元考了沒?”“還沒有。”我說道,“你問我這個幹什麼?不會又是想問我題目難不難,然後叫我告訴你答案吧?”姐姐笑著說:“我哪是這個意思,我只想告訴你,第三單元測試卷有點難。”“哦!”我點了點頭說道。

  請看以下片斷。

  第一片斷:被冤枉了

  星期四,數學第三單元考試,高老師說:“同學們,我們這次試卷有點難,要細心做,否則,會扣很多分的!”老師剛說完,我就說道:“老師,我知道這個試卷難,因為姐姐和我說過。”“她多少分?”“好像是90幾分吧。”結果,高老師開玩笑地說道:“那你就要考95分以上才行。”“啊!”我的天,這也太不公平了吧!我心想:我天生就只有被冤枉的份啊,其實,姐姐根本就沒和我說答案!蒼天啊!大地啊!為我辯解一下吧!

  第二片斷:差點鑽進地縫

  第二天,考試成績出來了,老師報到我的名字說:“鮑瑋豪,向你姐姐炫耀去吧!你就87分!”頓時,同學們鬨堂大笑,在這嘲笑聲中,我把試卷拿了回來,眼裡不時掉著“金豆豆”,我恨不得找個地縫鑽進去。

  第三片斷:狂風暴雨

  回家後,你們猜會發生什麼?對了,那就是——被老媽罵!那一句句話語就像狂風暴雨無情地敲打著我的心。

  倒黴的數學考試,我恨你!

數學的日記15

  星期六下午,我做完作業閒著沒事,我的媽媽就給我出了一個問題:“你知道2的倍數有什麼特點嗎?”我一聽,一下子就回答了出來:他們都是雙數。“那它們有什麼特點呢?”我的媽媽又問。“它們的個位上都是0、2、4、6、8。”我的媽媽說:“你真了不起。那你知道4的倍數懂得特點嗎?”這下可把我難倒了。

  於是,我就找了一些4的倍數,發現他們的個位上也都是0、2、4、6、8,於是我就把這個規律告訴了我的媽媽。可我的媽媽隨口說了一個數,就推翻了我的發現。我的媽媽讓我繼續觀察,可我左看右看還是找不出來。我的媽媽就給我一個提醒:你看看這些數的最後兩位。我根據我的媽媽給我的提示,右這些數觀察了一番,頓時恍然大悟。

  原來,4的倍數的特點是:一個數的最後兩位是4的倍數,這個數就是4的倍數。然後,我找了一些數來試了試,例如:437,37除以4=9……1,照規律來說437就不是4的倍數,我隨後用437除以4=109……1,符合這個特點。我又找了一個數1024,24除以4=6,找規律1024就是4的倍數我又用除法驗證了一遍:1024除以4=256,所以1024就是4的倍數。我高興地把這個發現告訴了我的媽媽,我的媽媽滿意地點了點頭。

  這就是我的發現,同學們不妨也去試一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