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日記> 蠶寶寶吐絲日記範文(精選22篇)

蠶寶寶吐絲日記

蠶寶寶吐絲日記範文(精選22篇)

  一天又結束了,想必有很多難忘的瞬間吧,何不趁現在趕緊寫一篇日記。如何把日記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蠶寶寶吐絲日記範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蠶寶寶吐絲日記 篇1

  這幾天,我的蠶寶寶變化可大呢。

  現在我的蠶寶寶明顯分成了兩種:一種是純白色的白蠶,一種是身上帶黑色花紋的黑蠶。黑蠶頭上的氣孔上面有一對圓圓的黑色的斑,就像戴了一副墨鏡似的,我就叫它們“酷影帥哥兒”!今天,我發現一隻蠶寶寶正在蛻皮,就在旁邊仔細觀察了起來。這隻蠶寶寶的頭部已經蛻完皮了,頭又白又嫩,上面還有一些紋呢。它使勁地往前蠕動著身子,肚子下面的小腳丫一對一對的露出來了,不長時間,身上那隻又醜又皺的皮套就褪到尾巴上了。這時蠶寶寶把前面的身體固定住,開始搖起尾巴來,想把皮甩掉。但是過了好長時間,也沒有甩掉,我不禁著急起來,真想幫它拽掉,但媽媽不讓,說要靠它自己努力,我只好在旁邊給它加油、使勁。蠶寶寶休息了一會兒,忽然又開始把身子彎到後面,用頭去夠尾巴,一次一次的,難道它想用嘴把皮咬掉嗎?仔細一看,還有幾道細細的亮晶晶的蠶絲呢,連著要蛻的皮和旁邊的桑葉,蠶寶寶向前爬一會兒,又彎著身子回頭幾次,再向前爬。啊,我明白了:原來它是想用吐出的絲把皮拽掉啊,蠶寶寶真是聰明啊!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了,蠶寶寶耐心的爬爬、繞繞再爬爬,我喊“加油”都喊累了,終於蠶寶寶使勁一拉,皮掉了!光是蛻尾巴上的皮,媽媽說就用了近半個小時呢!蠶寶寶真了不起!

  今天,我還發現有一隻蠶寶寶已經結繭了,但不是最大的那些蠶寶寶,而是一隻中不溜的、身上發黃、比較瘦弱的蠶寶寶,結的繭子也比較小。為什麼最大的蠶寶寶不結繭,反而是較小的蠶寶寶最先結繭呢?媽媽說,大自然中常有這種現象,有些瘦弱的、面臨死亡的植物,反而會提前開花,為的是在生命結束前及時繁衍後代。這隻蠶寶寶可能也是屬於這種情況吧。

  蠶寶寶吐絲日記 篇2

  9月10日星期日,上午9:41

  陽光明媚。今天我看到許多學生養蠶,心想:養蠶一定很有趣。所以我向我的同學要了很多蠶卵,當我到家時,我把蠶卵放在一個盒子裡,希望它們能很快長大。

  9月11日星期一,上午10:00陽光明媚

  今天,我懷著極大的興趣去看蠶,發現它們一動不動。我很擔心,問我的母親,她說:“蠶需要熱量來孵化。”當我聽到這個,我的眼睛突然轉向,我想出了一個好主意。我用棉花包好蠶卵,放在床上。溫暖的床上鋪著小蠶卵,看起來很溫暖。

  9月13日星期三下午13:00下雨了

  午飯後,我又跑去看蠶卵,發現其中一些變成了小黑蠶。蠶大約有2毫米到3毫米長,就像頭髮一樣。我非常高興,小心翼翼地把蠶放到桑葉上。

  9月17日星期日,下午14:00陽光明媚

  我所有的蠶都長大了,它們又大又肥。他們脫下黑色的衣服,換上乳白色的衣服。他們的頭上仍然有一些“皺紋”。他們看起來像一個小老頭。

  9月18日星期一,下午14:30陽光明媚

  蠶現已結繭。繭分為兩種顏色,一種是黃色,另一種是白色。不久,它們變成了飛蛾。它們是純白色的,看起來非常漂亮,但是它們都飛走了。我非常希望再次見到他們。

  透過養蠶,我意識到只要我善於觀察,勤于思考,有耐心,我就能獲得不同的收穫。

  蠶寶寶吐絲日記 篇3

  5月8日星期五雨

  現在,部分蠶已經吐絲結繭了!

  前天早上,我發現,有條蠶這幾天不吃不喝,有時候在“發呆”;有時候昂著頭爬來爬去,像一個威武計程車兵在巡視領地。我拿了一片又鮮又嫩的桑葉放到它的身上,但它並沒有像往常一樣很快就吃起來,而是聞了聞就爬走了。“誒,這是怎麼回事呢?”原來,它是要吐絲了,蠶在吐絲之前就會不吃東西,身體也會發亮,蠶沙會變大、變綠,還會老是抬著個頭。

  因為有更多的蠶要吐絲了,為了讓它們有足夠的空間,媽媽還用紙盒給她們做了一個新家,用紙板隔成一個個的小格格,就像一個個房間一樣,而且還弄上了一些小棍做支撐物,如果沒有任何支撐物蠶是不會吐絲的,更不能結繭,最終會自己“憋”死。

  前天下午,第一條蠶準備要吐絲了,養了這麼久的蠶,終於要吐絲了,想想就有點興奮呢!我目不轉睛地盯著它,這時蠶正忙著把一條條白色的蠶絲固定在箱子上,並且沒有規則的繞來繞去,過了一會兒,只見它的頭在“兩面牆”中間搖來搖去,不一會兒,有幾條線搭好了,就像一個蜘蛛網。到了晚上,只見蠶被包在了薄薄的橢圓形的蠶絲裡,已經有繭的樣子了,第二天早上,蠶繭已經成了一個白色橢圓形球了,但還是可以隱隱約約的能看見它在努力工作的身影,因為一個蠶吐絲結繭完成大概需要兩天兩夜。我還是第一次見蠶繭呢,所以想戳一下看看是硬的還是軟的,不過媽媽跟我說,先不要碰它,不然它就會不吐絲了。

  到了昨天下午,我又發現了幾個吐黃色蠶絲蠶寶寶呢,原來是那幾條身體有點發黃的吐出來的。還有幾條有點橘紅色的,很期待它們吐出的絲會不會也是橘紅色的。

  可是今天,有一部分蠶生病了,都死掉了,也不知道是怎麼回事,真的好可惜呀。是不是我們摘得葉子因為剛下過雨,含的水分多,所以吃了才會死,因為蠶不能吃含水分的葉子。不過,雖然死了一些蠶,但還是有更多的蠶加入了吐絲結繭的隊伍。

  希望剩下的蠶都能健健康康結繭。

  這是今天收穫的蠶繭哦!

  蠶寶寶吐絲日記 篇4

  一天,我看到哥哥姐姐們在養蠶寶寶,就對媽媽說:“我想養蠶寶寶。”媽媽說:“好的。”中午放學,我走進媽媽的教室,媽媽神秘地說:“小芷嫻,看看這是什麼?”說著,媽媽從背後拿出了一個小罐子。我一看,哇!是蠶寶寶。

  蠶寶寶好小好小,簡直比螞蟻還小,我不敢去碰它。它穿著一件黑色的衣服,嘴巴烏黑髮亮,吃起東西可真快。我真喜歡它們。

  蠶寶寶吐絲日記 篇5

  今天,我回到家。看到我養的蠶寶寶好像忽然長大了許多。而且,有的蠶寶寶已經開始吐絲了。媽媽把它們吐的絲取了出來,媽媽說現在吐的絲不是很好,過一陣子蠶絲就好了。

  我每天都要給蠶寶寶喂桑葉,看著蠶寶寶長大了,我非常高興。

  蠶寶寶吐絲日記 篇6

  我家有二十幾條可愛的蠶寶寶。

  它們的頭是乳白色的,身體卻是咖啡色的。它們很瘦,身體一節一節的,就像一列小火車。它們很能吃,一片桑葉幾分鐘就吃完了,還邊吃邊排出一粒粒黑色的糞便。它們吃飽喝足了就開始休息了,它們休息的樣子各種各樣,有點昂著頭,有的趴著,還有的扭著頭,很可愛。

  我愛可愛的蠶寶寶!

  蠶寶寶吐絲日記 篇7

  今天早上,我無意中發現放蠶卵的盒子有些黑黑東西在動。仔細一看,是蠶寶寶出生了。它們一隻只小小的、黑黑的,好像一群小螞蟻。太好了,我又有可以養蠶了。媽媽說這有一百多隻小蠶,建議送些給別的小朋友。我趕緊到旁邊釆了幾片桑葉,就上學去了。

  下午放學後,我看見它們把桑葉吃出密密麻麻的小洞。這些小傢伙真可愛,我盼望它們快快長大,可以生出更多的蠶寶寶。

  蠶寶寶吐絲日記 篇8

  我看見蠶寶寶越長越大,一個放餅乾的盒子都裝不下它們了。於是,我和媽媽就決定給蠶寶寶搬家。

  媽媽找來一個放鞋子的紙盒,把紙盒弄乾淨,並在紙盒壁上掏了個小洞洞。我們讓22條蠶寶寶住進這個寬敞的家。我剛給蠶寶寶住進新家時,蠶寶寶在鞋盒裡爬來爬去,彷彿在說:“這裡真寬敞!”我給蠶寶寶放了一些新鮮的桑葉,我剛把桑葉放下去,蠶寶寶就啊嗚啊嗚地吃了,別提有多高興了。我還及時把一些枯萎的桑葉清理掉,以防發黴。沒過多久,蠶寶寶就拉了許多黑黑的小便便,實在是太可愛了!

  蠶寶寶吐絲日記 篇9

  10月1日星期四晴

  是放假的第二天,我給我帶來了三隻小飛蛾,我來到百寶箱旁邊,開始找個光明幾淨的小盒子。找到後,我就把它們輕輕地放在小盒子裡。一個小時後,小卵就被飛蛾媽媽均勻地鋪在了盒子裡。小卵呈白色,直徑大約有1毫米。咦?為什麼它開始發黃了呢?我著急地手裡都出汗了。

  10月2日星期五陰

  放假第二天,一些灰黑色的小蠶從卵裡出來,有一點五毫米長,一毫米寬,是它們的第一個。它們是那麼!

  10月3日星期六

  哇!它們都變成白色的了,但是還是留著一點灰色在上面,兩毫米長,一毫米寬。是第二個生日,微微的有點透明。

  10月5日星期一雨

  今天天氣不太好,下著雨,天氣有點冷。這麼冷的天氣,它們一動不動,是死了嗎,我用一床小被子鋪在盒子上,哇,它們又活潑起來了。九毫米,一點二毫米寬,這些白色的小夥。是那麼生機勃勃。10月7日星期三晴它們開始吐絲結繭,成了一個個黃色的蠶繭。它在裡面會發生什麼?是睡覺嗎還是做東西?這個小繭像一枚一樣。

  10月8月星期四多雲

  它們還在繭裡,不過越來越小,而且越來越白,是怎麼了呀?我就有些難過。不知道為什麼?明天我就要上學了,你要好好的哦!不要跑到盒子外哦。我期待著你更多的變化!

  蠶寶寶吐絲日記 篇10

  我養了22枚蠶寶寶,我特別疼愛它們,經常給它們換新房子。

  他們長長的,屁股後面有一個尖尖的東西。有的全身白色,有的一條灰一條白,有的棕色和白色相間,有的很喜歡抬頭,有的很喜歡吃桑葉,有的喜歡把尾巴翹起來……都與眾不同。它們的胃量很大,剛剛放下去的桑葉,過不了幾秒鐘,就啃了好幾個窟窿。當然,它們拉的大便也很多,中午剛清理好,到晚上又有一大堆。

  蠶蛻皮的時候,辛苦極了,要不停地爬呀爬。它們是從頭開始的,皮一點一點地往下掉,前面的全部掉完之後,皮都掉到了尾巴上,之後只要把皮給脫落就行了。整個過程就像我們脫長長的連褲襪。

  我還有許多許多的發現,相信細心的你也找到了吧!

  蠶寶寶吐絲日記 篇11

  早晨,我睜開朦朧的雙眼,換上衣服就去衛生間刷牙了,來到衛生間,往池子裡一看,發現有三條又紅又長又細的小蟲子在扭動著小小的身軀,我正準備伸手去抓它時,突然,背後傳來一句叫喊:“別去抓它!”我往背後一看,原來是從媽媽的口裡發出來的:“這是寄生蟲,如果你去抓它,一個沒留神,寄生蟲不見了,說明它跑到你的身體裡去吸血了,寄生蟲怕燙,我們來做個實驗吧!”首先,我們倒一杯跟身體差不多的溫水,把寄生蟲放進去,寄生蟲並沒有被燙死,還完好無損的扭動身體,再把它放到另一個燙一點的溫水裡,寄生蟲立馬就浮在水面上,看來,身體的溫度並不會傷害到寄生蟲。

  大家一定要注意:早上刷牙時,要往杯子裡看一下,也許會有寄生蟲!如果沒看的話,你就會把寄生蟲吃進去,它就會吸你的血!

  蠶寶寶吐絲日記 篇12

  9月10日星期日晴上午9時41分

  今天我看見很多同學都在養蠶,心想:養蠶肯定很好玩。於是我找同學要了一大堆蠶子,回到家我把蠶子放到盒子裡,希望它們快點長大。

  9月11日星期一晴上午10時

  今天,我興致勃勃地去看蠶子,發現它們沒有任何動靜,心裡著急起來,去問媽媽,媽媽說:“蠶孵化出來是需要熱量的。”我聽了,眼睛骨碌一轉,就想出了一個好辦法。我把蠶子放在棉花裡包好,然後再放進了被窩裡,溫暖的被窩蓋著小小的蠶子,看起來非常暖和。

  9月13日星期三雨下午13時

  今天放學,吃完午飯,我又跑過去看蠶子,發現有一部分的蠶子變成了黑色的小蠶,小蠶大約有兩毫米到三毫米長左右,猶如髮絲一般,我高興極了,小心翼翼把蠶放到了桑葉上。

  9月17日星期日晴下午14時

  我的蠶已經全部都長出來了,而且長得又大又肥,脫下了它的黑色衣裳,換上了乳白的衣服,頭上還有幾條“皺紋,”看上去像個小老頭。

  9月18日星期一晴下午14時30分

  蠶現在已經結繭了,繭分為兩種顏色,一種是黃色,另一種是白色,沒過多久,它們就變成了飛蛾,純白色的,看起來非常美麗,可是它們都飛走了,我很希望能再見到它們。

  透過這次養蠶,我體會到了只要善於觀察,勤于思考,有耐心,就可以得到一個不一樣的收穫。

  蠶寶寶吐絲日記 篇13

  經過二十多天的辛勤餵養,細心呵護,我滿懷期待的蠶終於結繭了。

  昨天中午放學回來,老媽告訴我:“你的蠶結繭了,快來看看!”我滿心歡喜的趕緊去看我的蠶。呀!竟然是一個金燦燦的黃繭,像我的大拇指一樣大小,只是薄薄的一層,隱隱約約還能看見蠶在裡面動來動去。另一隻蠶爬在一個角落裡,頭抬得高高的,甚至半個身子都豎了起來,像一條發怒的眼鏡蛇一樣頭到處探著,似它乎在尋找什麼目標。我爬近了仔細一看,在它的周圍橫七豎八的已經吐了好多絲,像蜘蛛網一樣;而蠶像被粘在蜘蛛網上的獵物一樣,那些絲把自己困在了裡面。

  等到下午放學再去看那條蠶時,它已經變成了一個潔白的繭。我拿起它摸了摸,滑滑的,軟軟的。

  原來這就是作繭自縛,原來蠶絲是蠶用生命換來的!

  蠶寶寶吐絲日記 篇14

  昨天早上,我還是現以前一樣幹完應該乾的事情,幹完後,我又去觀察我的蠶,咦?這盒子上的絲是……?難道它要結繭?這時媽媽走過來,拿起盒子看了看,對我說:“這蠶要結繭了,你千萬不要動它,要不它就做不成繭了。”我看了看,懷著興奮地心情去上學了。中午回到家一看,它已經大體織好那個框了,我看見它把頭伸到盒子邊上,然後點一點,就把頭伸到對面的葉子上,速度不快不慢,一下子就吐出一根絲來。

  今天早上我起床後,趕緊去看我的大寶——正在成繭的大蠶,看看它做的繭怎麼樣了。沒想到,媽媽早就開始看了,這時媽媽叫道:“你的蠶成繭了!”我趕忙跑過去,只見盒子裡只有一個白白的像花生殼的東西,“這就是繭嗎?”我問媽媽。

  “對。這就是蠶繭。”當時我幾乎不敢動它,生怕我一使勁,把它給壓壞了,死了。但是由於我的好奇心,還是動了動它,沒想到這蠶繭竟然還硬邦邦的。當時我很興奮,於是將它帶到了學校裡。同學們看到了,都很興奮,基本上都是說:“這怎麼像花生呢?”王博源更可惡,竟然說這是長了毛的花生。哈哈哈……。下午我把它拿起來,上下搖了搖,發現裡面硬梆梆的,我想,裡面的蠶是不是變成蠶蛹了?

  我覺得我這個大寶還真是不錯,讓我有生以來第一次看到了蠶是如何吐絲,做繭的。

  蠶寶寶吐絲日記 篇15

  在冬天,大多數人們會用蠶絲被來取暖,而這舒適的蠶絲被是從哪裡來的呢?對,答案就是蠶,你們有沒有想過為什麼蠶會吐絲?

  蠶之所以要吐絲,源頭上,是因為在幼蟲階段吃了大量的桑葉,桑葉本身富含各種氨基酸,會讓蠶中毒,所以蠶吐絲是自我解毒的一種方式。

  蠶在蛻變時,它會吐絲結繭,一是可以保護自己,躲避天敵,二是可以放心地在蠶繭中變成蠶蛾。

  蠶能吐絲,根本有賴於體內的“絲腺體”,而絲腺體的構造完全不亞於現在任何高科技的精密儀器。在絲腺體下方有一個擠壓器的吐絲泡,這兩個基本部件組成了一臺天然紡織器,蠶頭上的擠壓器與周圍的肌肉連線著,蠶吐絲的肌肉不停伸縮,將絲腺體中的絲液抽壓出來,絲液與空氣接觸後變形成細長的絲。

  所以,蠶吐出來的不是絲線,而是絲液,絲液與空氣接觸才變成絲的。

  在蠶的食物桑葉中,有水,脂肪,糖類,蛋白質等成分。蠶吃進桑葉後,經過消化分解,吸收桑葉中的蛋白質和糖類,造成絹絲蛋白質,絹絲蛋白質再形成絹絲液,絹絲液經過蠶的吐絲和凝固作用就成了絲繭。所以蠶絲既不同於麻纖維,也不同於毛纖維,而是生物的一種蛋白質。

  經過上面的介紹,大家對蠶絲的'由來有了更準確的認識了吧。

  蠶寶寶吐絲日記 篇16

  星期六的上午,我照常為蠶寶寶們換桑葉,可當我掀開它們的“屋頂”時,卻驚奇地發現,我最心愛的蠶寶寶——胖嘟嘟正一步一步地向屋沿邊爬去,我趕緊把它捉到桑葉上,生怕它離家出走。

  一轉眼,下午到了,我蹦蹦跳跳地把為蠶寶寶們準備好的點心放進它們的家裡,咦?胖嘟嘟去哪裡了?我頓時急成了熱鍋上的螞蟻,不知所措。就在這時,胖嘟嘟慢悠悠地把頭露出盒外,好像在說:“我在這兒呢!”唉!真是虛驚一場!

  我氣呼呼地把胖嘟嘟抓回桑葉上,指它的小嘴巴說:“還是去吃你的桑葉吧!”

  這時,媽媽看見了我的行為,說:“樂樂,它快要吐絲了,它爬到上面是為了找到一個舒適的地方作繭,不可以把它捉下來。”

  聽了媽媽的話,我看著胖嘟嘟才恍然大悟:原來它是要吐絲了呀!

  我連忙二話不說地把胖嘟嘟放回剛才它爬行的地方,希望它可以快快結繭,變成飛蛾!

  我呆呆地望著胖嘟嘟,心裡既興奮,又不捨,興奮的是胖嘟嘟馬上要變成飛蛾了,不捨的是我再也不能看到蠶時的胖嘟嘟了。

  再見,蠶寶寶時的胖嘟嘟!等你變成飛蛾了我們再見!

  蠶寶寶吐絲日記 篇17

  這天,爸爸帶我去老家玩。到了之後,一個放在壩子裡的簸箕引起了我的注意。

  “那裡面裝的是什麼呢?”於是,我便懷著我的好奇心走了過去。原來裡面裝的是一些用桑葉餵養的蠶寶寶們。頃刻間,一股好奇心湧上了我的心頭。

  我看著旁邊的爸爸,問道:“爸爸,你能告訴我一些蠶的生長過程和它的生活習性嗎?”“行啊!”爸爸回答道。於是,爸爸就把一些關於蠶的知識告訴了我。

  爸爸先是說:“蠶的一生中要經過卵、幼蟲、(蠶)、蛹、成蟲(蛾)4個發育階段……”但爸爸其他的都講得比較深奧,讓我百思不得其解。

  回到家後,我決定採用現代高科技——網路,來消除我心中的疑惑。於是,我便迫不及待地打開了電腦,來查閱資料。功夫不負有心人啊,我終於找到了滿意的答案。

  桑蠶以卵來繁育,新的有機體是在卵內形成的。在卵內形成幼蟲,咬破卵殼孵化出來。剛出卵殼的幼蟲體軀細小,呈黑褐色,全生長滿剛毛,形態像螞蟻,叫做蟻蠶。蟻蠶隨食桑而迅速成長。中部變青,剛毛變稀,稱疏毛期。隨之體軀變大,體色逐漸變淡,而轉青白色。由於幼蟲表皮的容量有限,因此,生長到一定程度時,必須脫去舊錶皮,換上稍寬大的新皮才能生長。3~4天后,幼蟲停止食桑,吐絲,把腹足和尾足固定在蠶座上,不再爬動,叫做眠。眠蠶經過一晝夜時間,即脫去舊皮,換上新皮。剛脫去舊皮的蠶叫起蠶。起蠶食桑後,繼續生長,到了一定程度,又就眠脫皮。

  人們都知道蠶寶寶會吐絲結繭,可絲是怎樣來的,人們卻不是很清楚。

  原來啊,蠶寶寶的身體裡有一套結構完整、構造複雜,叫做絲腺體的造絲系統。絲腺體連線著頭部下面叫做擠壓器的吐絲細胞。由這兩個基本部件組成一臺“天然紡織機”。一隻老熟蠶的身體內,有兩列細胞組成的絲腺體,它要比身體長五倍,並且與貯藏絲液的袋狀囊相通。頭上的擠壓器與周圍的肌肉連線著。蠶寶寶吐絲時,頭上的肌肉不停地伸縮,將絲腺體中的絲液抽壓出來,絲液與空氣接觸後,便形成細長的絲。

  蠶寶寶吐絲結繭時,它的頭總是時而抬高,時而垂下,並不停地左右擺動著。如果用放大鏡仔細看,會發現蠶寶寶作繭的絲,是一個排列得很整齊的“8”字形絲圍。每二十多個絲圍叫做一個絲列。當繭的一頭織好後,它會來個180度轉彎,開始織繭的另一頭。因此,家蠶的繭子都是兩頭稍粗,中間稍細,很像一個一顆花生。蠶寶寶就是這樣不停的織,將自己體內的絲完全抽盡後,才化蛹變蛾。

  因此看來,蠶寶寶對人類的貢獻還真不小呢!以後我們就應該更加珍惜和保護動物。

  蠶寶寶吐絲日記 篇18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動物是人類忠誠的朋友,它們總是默默地為人付出,卻不求回報,我最喜歡的蠶就是這樣。

  它摸上去軟軟的,胖乎乎的身體是一節一節的,活像一塊白色巧克力。你別以為它是瞎子,它的眼睛長在左右兩邊,一個小黑點就是它的嘴,它的身上還有一個像括號一樣的東西。

  蠶寶寶吃的食物也很特別,你猜它吃什麼。青草?牛肉?樹葉?不對不對,它們吃的是桑葉,而且吃的桑葉也要特別精細。比如:桑葉不能帶水,上面不能有蟲子,桑葉還要保持乾淨……很多很多。照顧一條蠶就像照顧小寶寶一樣困難。

  記得有一次,我早上忘給蠶寶寶放桑葉了,晚上,我把桑葉餵給它們吃時,蠶寶寶們都仰著頭,好像在埋怨我:“你怎麼現在才來?我們都快餓死了。”當然它們也有可能是在做仰頭運動呢!

  蠶結繭時就更有趣了!它們先爬到樹枝上,找到合適的位置,然後十分不安地向四周看來看去,如果看到“敵人”,就馬上結繭,生怕被人佔去位置。

  你覺得蠶有趣嗎?那就到我家做客吧。

  蠶寶寶吐絲日記 篇19

  我的蠶寶寶開始吐絲啦!早上一起床,我就跑去看我的蠶寶寶,今天這些蠶寶寶比平常時候活躍多了,它們急躁地爬來爬去,也不像平時那麼貪吃了,頭抬得高高的,好像在找東西似的。我仔細得觀察了一下,發現蠶寶寶身體黃黃的,有些透明。難道是蠶寶寶馬上要開始吐絲了嗎?我的疑問馬上得到了媽媽的肯定。於是我趕緊拿來早就做好的小方格,把柔軟的蠶寶寶抓起來,再輕輕地放到手上,接著又把它放到做好的小方格里,這樣蠶寶寶就有了一個安全的吐絲點。

  蠶寶寶吐絲的時候可認真啦,它們在小盒子裡要爬很久才確定吐絲的地方,

  它們運足了力氣,找了一個支撐點,接著把銀色的絲吐了出來,然後又在這根絲上面來回不停地吐,吐著吐著還不時往外看看,往裡扒扒,好像在看有沒有外來者入侵自己的房子似的。

  蠶寶寶吐的絲可跟蜘蛛吐的絲不一樣哦,蜘蛛吐的絲是粘粘的,而且是很有規律的,最後形成一張網。蠶寶寶吐的絲卻是密密麻麻的,圍著自己的身體一層一層的往裡覆蓋,把自己裹在裡面,最後形成一個繭。就這樣,自從蠶寶寶開始吐絲後,它們就再也不吃桑葉了,一刻不停地吐啊吐啊,等我放學回家再去看它,看到的是一個白白的、薄薄的繭,透過這個繭,還能看到蠶寶寶在裡面不停地忙碌著。這讓我想起了一句話:“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

  蠶寶寶吐絲日記 篇20

  “不食糧油食素桑,勤提細喂四更裝。心明到老絲方吐,織得綾羅漂海洋。”蠶之偉大,便是吐盡千絲,人之偉大便是將千絲成綢,變綾羅。養蠶,抽絲,織綢,是我們中國傳承多年的經典文化。今天,跟隨著小記者活動,帶我瞭解了養蠶文化,絲綢文化,更帶我走進了絲綢之路。

  在古代有一傳說,是嫘祖和幾個婦女在山上桑樹林發現了一種奇怪的果。她們咬一下,咬不動。煮一下,煮不熟,但卻能在沸水中撈出許多頭髮絲般粗細的白絲。嫘祖發現,這些白絲是桑樹林裡的蟲子吐出的無數白絲,繞成繭後看似果子,其實不能吃。於是,聰明的嫘祖便試著將這些“白絲”,織成了布,還將布做成服飾給皇宮裡的貴族穿。這些服飾非常的光滑舒適,且富有光澤。嫘祖將這吐絲之蟲稱為蠶。在其倡導下,人們開始栽桑養蠶,抽絲織綢。

  隨著時代的進步,科技的發展,人們將技術發揚,昇華,將蠶絲成綢,不單單織成了綾羅服飾,還做出了蠶絲扇、絲綢包……

  聽完活動老師將的傳說故事,老師給我們每人一把潔白的絲綢扇。細細品味這把扇子,潔白半透明,絲絲線線交織,透著小小的點點。手感上細薄絲滑。撫摸著絲綢扇,透過老師的講解,讓我瞭解了要使扇子形態美觀,還必須選取上等的蠶絲,再三經過編織,才能創造出我們眼前這工藝細緻的魅力扇子。

  看著扇子,讓我迫不及待的想用手中的畫筆給扇子來裝扮一下,體驗下渲染絲綢的神奇,還能當禮物送給媽媽。活動結束,我還從老師那領了2只潔白的蠶寶寶,我小心的呵護著帶回家,開始體驗養蠶之旅,體驗蠶寶寶吐絲做繭,從身邊品絲綢文化,嘗傳承經典……

  蠶寶寶吐絲日記 篇21

  不知不覺中,我的蠶寶寶已經變成大蠶啦!他們個個都吃的白白胖胖。他們剛剛孵出來時只有芝麻大小的樣子還歷歷在目,短短的二十多天,已經是那時的幾百倍大,這變化真是天翻地覆啊!

  我發現,它們這幾天不吃不喝,有時候在“發呆”;有時候昂著頭爬來爬去,像一個威武計程車兵在巡視領地。我拿了一片又鮮又嫩的桑葉放在沙發上,把一隻大蠶放在上面。只見它趴在上面聞了聞,一副很不感興趣的樣子,徑直向前爬去,很快就爬出了桑葉的邊緣。我趕緊把它放回了箱子。這時候,我突然發現,有幾隻蠶在箱子的角落裡吐絲了。我目不轉睛地盯著其中的一隻蠶,它正忙著把一條條白色的絲線固定在箱子上,只見它的頭在“兩面牆”中間搖來搖去,不一會兒,有幾條線搭好了。這不禁讓我想起了《夏洛的網》裡面蜘蛛織網的情景。大蠶的身體上都長了一條又粗又黑的線,像是它們長大的標記。當他們吐絲的時候,這條線會一上一下的波動。

  隨著蠶不停地辛勤勞動,已經有幾個蠶繭有了雛形,它們的絲是那樣的潔白無瑕,這不禁讓我想起了一句詩“春蠶到死絲方盡”。我應該學習蠶這種勤勞的精神。

  蠶寶寶吐絲日記 篇22

  下午一放學,我便焦急萬分地往家裡跑。一到家,我迫不及待地把頭伸到養蠶的盒子裡瞧了一瞧,忽然看見在那不顯眼的角落裡,有一片白色而又稀疏的網。

  見此情景,我不由得驚呼一聲:“天哪?莫非是蜘蛛?”難不成蜘蛛把我的蠶寶寶看作了它的盤中餐,等著它們自投羅網,然後……想到這,我不由得打了個寒戰:“可惡的蜘蛛,看我怎麼收拾你!”

  我把袖子捋得高高的,正準備搗毀“蜘蛛網”,忽然覺得事情不太對頭,便揉了揉眼睛,仔細一瞧,哈,原來是一條蠶寶寶正在吐絲呢!

  你瞧,一條身體已經縮得很短而又開始發黃的蠶,正在欣賞自己的傑作呢!休息片刻,它又開始自己的創作了。它爬到網的邊緣,東瞧瞧,西看看,從上爬到下,一會兒又繞到上面去了,猶如飛簷走壁一般。只見它那芝麻大的小嘴兒微微一動,一根又細又亮、晶瑩透亮的絲便隨之而出。接著,它轉過身來,先把身體後部往前一拱,再把前部往前慢慢蠕動,就這樣,它一“步”一個腳印地爬呀爬呀,終於,很快形成了更大面積的網了……

  第二天一早,我早早地起床去看我的蠶寶寶如何了。呀!都變成了一個橢圓形的蠶繭了,雪白雪白的。若隱若現地,還可以看見蠶寶寶正在蠶繭裡上下忙碌著。

  春蠶啊,儘管你只有一個月的壽命,可你卻要在這短暫的生命裡做出一番事業,儘管那是微不足道的,可你卻從不放棄。我不由得吟誦著那句千古名句:“春蠶到死絲方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