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日記> 那時的綠軍裝心情日記

那時的綠軍裝心情日記

那時的綠軍裝心情日記

  前段時間,觀看中央電視臺一套黃金劇場,播放反映軍旅生活的電視連續劇《大校的女兒》。劇情是從上個世紀七十年代末期開始的,那時候部隊還沒恢復軍銜制,幹部戰士都佩帶統一的紅五星、紅領章,軍裝的樣式、布料和標誌也完全一樣。我剛當兵時穿的就是這種樣式的軍裝,二十多年過去了,現在看起來依然感覺是那麼親切。

  電視螢幕上,一隊英姿颯爽的女兵沿起伏的山路齊步前行,她們身穿綠軍裝,腰扎武裝帶,頭戴無沿軍帽,霞光映著姑娘們充滿朝氣的臉龐,五角星在她們的頭頂上跳躍著,嘹亮的軍歌聲響徹海島,好一幅充滿豪邁之氣的壯麗畫面。“那時候的女兵可真漂亮啊!”看著電視,妻子在一旁感嘆道。看著那時的綠軍裝、紅五星和紅領章,我的思緒不禁回到了從前,回到了火熱的青春歲月,想起了當年人們對綠軍裝的崇拜,想起了自己剛穿上綠軍裝時的激動。在我成長髮育和接受啟蒙教育的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能看到的電影多數是表現軍旅生活的戰鬥片。那時候的電影非常臉譜化,紅軍,八路軍和解放軍,個個是濃眉大眼的英雄漢;而蔣匪兵,日本鬼子和美國大兵,統統是形象委瑣的'紙老虎。頭帶紅五星的解放軍是正義和力量的化身,是青少年心中的偶像。當時有一部很著名的電影叫做《閃閃的紅星》,看過後我最大的願望就是長大後也能像潘冬子一樣參加革命的隊伍,帶上閃閃發光的紅五星。那時候社會上流行參軍熱,穿上綠軍裝是許多青年人心中的夢想。縣裡和公社的幹部很多都是從部隊上轉業的,他們下鄉時都習慣穿當兵時的綠軍裝。社會上的小青年,如果能搞到一件正宗的綠軍裝穿在身上,是很令人羨慕的。當年那種四個兜的綠軍裝成了身份的象徵,穿上後的感覺不亞於現在的名牌西服。1982年,我穿上了夢寐以求的綠軍裝,成為了一名光榮的解放軍戰士。來到了部隊後,我才真正懂得了軍裝的分量。作為人民武裝的重要基礎,草綠色的軍裝,代表著青春、活力與平凡;五角星和領章是紅色的,紅色是軍旗的顏色,象徵著正義、勇敢與忠誠。那時,社會上只有部隊和公安穿制服,老百姓對穿軍裝的人是非常信任的,當我穿上整潔的軍裝“昂首挺胸”地走在人群中的時候,內心深處就會生出一種強烈的榮譽感和責任感。那種軍裝的上衣很合體,即使不扎武裝帶也能看出明顯的夾腰,穿著感覺很帥氣;軍褲的襠與褲角很肥大,便於作訓和勞動,穿著感覺很飄逸。從十七、八歲的小戰士,到五、六十歲的老將軍,穿上這身軍裝都會顯得很灑脫。那時候的軍裝很簡潔也很平民化,軍人與老百姓唯一的區別是軍帽上鑲嵌著一顆紅五星,軍衣領子上釘著一副紅領章。幹部與戰士的唯一區別是上衣口袋的數量不同,四個兜的是幹部,兩個兜的是戰士。在當時,這既符合“軍民一家、官兵平等”的思想,又不脫離實際工作需要。那種式樣的軍裝是我軍歷史上穿著時間最長的、宣傳最廣、影響最深的一種軍裝。後來,部隊實行正規化建設,恢復了軍銜制,取消了過去的紅五星和紅領章,更換了新的軍銜,並連續換了幾次裝,軍裝的顏色也不再是草綠色了,選用的布料一次比一次更高檔,樣式標誌一次比一次更標準。那種純粹的綠和鮮豔的紅,已深深烙在我的心底了。我至今仍然儲存著那時的一套綠軍裝,還有五角星和紅領章。我會永遠儲存下去的,因為它們見證了我人生中美好的青春歲月,見證了我火熱的軍旅生活,蘊藏著我曾經的夢想與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