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日記> 外交官的實習日記

外交官的實習日記

外交官的實習日記

  不知不覺一年的實習期即將結束,初來乍到的這一年,我有幸親歷了許多重要的外事場合。起初,這讓我感受到作為一名外交官的尊嚴和體面,但慢慢的,我開始體會到這份尊嚴與體面實則源於我們日益強盛的國力,而光鮮背後的耕耘與奉獻才是外交人最真實的寫照。

  還記得去年的某個週末,我一大早從學校趕來部裡參加遴選生的驗收考試,迎面走來大我幾級的師兄,他拖著疲憊的步子,滿臉倦意,和他簡單聊了幾句後才知道他昨晚在部裡不眠不休奮戰了一整夜。老實說,我當時心頭一驚,社會上一些對公務員養尊處優的議論暫且不說,但外交工作縱使繁忙,忙到如此地步也是我始料不及的。那麼究竟是什麼給了這位師兄通宵達旦、忘我工作的動力呢?直到我正式入部實習,這些疑慮才被一一打消。

  在亞洲司實習的三個月裡,我感受到的是一種匠人精神,一種執著耕耘、精益求精的精神。我所在的東南亞處主管的周邊國家與我國交往十分密切,因此,大家手上總有幹不完的活,走廊裡急促的步子和此起彼伏的電話鈴聲也成了每天工作的背景樂,這種強度下,大家連正常的飯點都難以保證,常常是零食搭配咖啡將就。我去東南亞處實習時正值人手緊張期,因此這要求我迅速上手各類工作,成為一個“多面手”。跑籤送件、整理檔案、擬稿覆函、陪同領導參加各種活動,甚至在三個月時間裡三次擔任泰國高訪團的聯絡員。

  每當自己獨立完成一項工作,就會感覺又成長了一些。實習期間我常擬一些簡單的覆函和請示件,雖然簡單,但處領導仍會字句斟酌,仔細修改。他常和我說,越是簡單就越不該掉以輕心,應該讓精益求精成為一種習慣,這是外交人對自己最基本的要求。這話我一直牢記在心。雖然工作很累,但處裡從來沒人抱怨,因為工作是忙碌的,內心卻無比滿足。

  而在領事司實習的一個多月裡,我感受到的是一種奉獻精神,一種腳踏實地、為民分憂的樸實擔當。與地區司相比,領事業務和普通百姓的切身利益關係更大,無論是領事保護還是領事磋商,都是在臺前幕後為中國公民爭取實實在在的權益。因此,每當翻閱相關資料時,我總能讀到文字那頭領事官員的家國情懷和奉獻精神,也能從中體會到領事工作的非凡意義。且不說海外領事官員日夜奔波在險情一線,為中國公民紓困解難。在亞非領事處實習期間發生的`一件小事就深深打動了我。一天下午,一位滿頭白髮的老太太拄著柺杖走進辦公室,見我們一臉疑惑,她自我介紹說,自己是一處的老處長,同時也是一名緬甸歸國華僑,19歲時她不顧父母反對隻身一人回到祖國,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從那以後,她就將畢生奉獻給了祖國的外交事業。她說,此行只有一個目的,就是希望能將自己知道的緬甸語單詞告訴處裡的緬語幹部。聽到這話,我心頭一熱,眼前這位老處長樸素的願望似乎解答了我先前的疑惑,耄耋之年的她雖然已從外交一線退下數十年,但這幾十年裡不曾褪去的是她對祖國外交事業的使命和堅守,這份堅守深入骨髓、歷久彌新。

  從前輩們身上,我看到了一種難以言說的成就感和使命感,我曾問過他們,是什麼讓你無怨無悔、不忘初心,有人說:“最大的原因,是因為在這裡有一個很大的舞臺,一個大到可以讓你盡情發揮,大到有無限可能的舞臺。”是啊,這讓我想到了王部長曾說過的一段話,他說:“中國有13億多人口,而有幸能夠直接參與中國外交工作的,在全國也就這麼幾千人。我們就是這幸運的千分之一。”

  實習的過程讓我逐漸理解那位通宵工作的師兄和許許多多披星戴月、輾轉漂泊的外交人。這是一群執著耕耘、無私奉獻的人,他們心中裝著國徽,忠誠於金色的信仰和人民,只要一息尚存,就信念堅定,闊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