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日記> 種蒜苗我的觀察日記

種蒜苗我的觀察日記

種蒜苗我的觀察日記

  第三天早上,經過觀察我驚奇地發現:小苗1號已長到8釐米;而小苗2號卻是5釐米。我興奮極了,將結果認真地記在本子上。

  第四天早上,小苗的生長的很茁壯,小苗1號長的飛快,最高的已長到13.4cm,而小苗2號的高度才達到8.5cm。

  我正要將結果記在本子上時。站在一旁的爸爸說:“兒子,我來教你一個科學的記錄方法,想學嗎?”我一聽來勁了,心想這蒜苗實驗就是一項“重大”科研專案,當然要用科學的`方法啦。“當然了,我虛心請教,‘不恥下問’”我用剛學的成語回答。爸爸樂了,“兒子,你嘴吧夠貧的呀,去把筆和紙、尺子一塊拿來。”接下來,爸爸告訴我記錄時要用“統計表”。

  爸爸用百度搜索了統計表的定義。“統計調查所得來的原始資料,經過整理,得到說明社會現象及其發展過程的資料,把這些資料按一定的順序排列在表格中,就形成“統計表”。”看後我的頭都大了,爸爸哈哈笑了,“別灰心,其實很簡單,我們把日期、專案、生長情況幾個項繪成表格,然後我們只需將小苗生長情況按日期分別記錄在表格中。”爸爸一邊講一邊用筆和尺子繪起圖來。很快表格就畫好了。

  以後,每天我和爸爸都將生成情況填寫下來。

  我們經仔細觀察,第十天後蒜苗高度不再增加了。以後蒜苗的葉子也漸漸變黃了。爸爸告訴我,蒜苗已經成熟了。我們的實驗結束了。聽到爸爸的話,我終於鬆了一口氣,“我們的實驗終於結束了”。

  然後,爸爸說:“咱們的實驗叫“對比實驗”。它的意思就是我們把小苗情況進行對比著觀察”。爸爸拿著統計表問,“為什麼小苗1號長的快,長的高呢?”我想了想,“是因為1號是新的,2號是舊的。兩個種子不一樣”我信心十足的回答,爸爸很滿意,“對,你知道袁隆平爺爺嗎?他研發的水稻產量比以前高好幾倍,有像他這樣科學家,我們國家的糧食才能產量高,大家才會更多糧食。”爸爸還透過電腦很快畫出一個“蒜苗生長長勢圖”。爸爸指著上面的曲線給我介紹,經過我潛心研究後,終於看明白。“小苗哪幾天生長最快”爸爸開始考試我了。“第5天、第6天”我看著爸爸的表情,其實自已心裡一點底都沒有。爸爸撫摸著我的頭,豎起大拇指。“兒子,你真棒!有這種勁頭,長大後肯定能當一各科學家。”聽到爸爸的話,我有點不好意思了,臉有點發紅了,同時,感覺到自己真是一個大科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