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日記> 給長輩拜年的感悟日記

給長輩拜年的感悟日記

給長輩拜年的感悟日記

  導語:拜年是我國民間的一種傳統習俗,春節期間拜家中長輩或者親朋好友之間相互走訪,祝賀新年,表達辭舊迎新的美好祝願。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給長輩拜年的感悟日記,歡迎大家閱讀與借鑑!

  給長輩拜年的感悟日記(1)

  每當熱熱鬧鬧的年一來,人們就忙著拜年了。

  我特喜歡拜年了,因為拜年可以走親串友,與遠方的親戚朋友聚一聚。也可以放鬆放鬆自己,在家中,整天都想著老師安排的作業。還有一點,拜年還可以拿些壓歲錢。

  今年,我又去拜年了。不用說,我去第一家是方明家,因為方明是我特好的`朋友。他有許多愛好和我一樣,如打籃球、乒乓球、看書……最使我羨慕的是他有很多好的品質。如愛幫助人、不怕苦、矢志不移等。想想自己,和他比起來真是天壤之別。看來,我應向方明看齊。當走到他看不遠,只要他的媽媽看見了,便大步跑來接我;當我走到他家時,他們讓我先坐下,給我端上一杯熱茶;當在他無聊時,方明便帶我出去走走。這些怎麼不使我感動呢?

  當我從好友方明家回來時,我便到了大舅家。他家有一個小弟弟在讀小學二年級,他很聽話,也很聰明,大舅有的風景也很好。我常常和小弟弟一起去走走看看。有晴朗的天空;有潺潺流動水;有自由歡快歌唱的鳥兒,還有愛笑的小弟弟。此時上刻我的心很愉快,閉上眼,彷彿走進了世外桃源。一去大舅家就是兩三天。時間真快啊!這得天獨厚的地方,我怎麼捨得離去。而終究要離去,我真有些依依不捨。大舅們也何嘗不是。捨得我離去呢?

  自己家雖拜完了年,但是別人也要到你家來拜年的,相互來往。一次姑媽來我家。我可“真”會待客,好在姑姑不介意。爸爸還把我斥了一頓。此後我想想我去小方家的情景。客人來時我學小方。客人不定期說我有禮貌呢,爸爸也表揚了我。我對爸爸說:“別小看我,士別三日,應當刮目相看。”

  我想,拜年能使人們的距離拉近。拜年是多麼愉快的事啊!我希望每天都過年。

  給長輩拜年的感悟日記(2)

  每到過年的時候,記憶深處的那次拜年經歷,就會浮現在我的眼前,感激之情油然而生。

  記得那年我十一歲,弟弟八歲。進入臘月,我天天掰著手指盼望過年。那時候生活條件差,平常吃的大都粗菜淡飯,只是到了過年才稍微改善一點。我們小孩子最高興的事就是拜年了。拜年時,長輩很少給壓歲錢,即使給也就一毛兩毛的,一般就是幾個糖果幾塊餅乾什麼的。我們也不全是圖的這些,反正覺得拜年好玩。拜年必須要送禮。那時候沒有像現在這樣包裝頗為講究的大禮盒,一般就是提上一瓶酒、兩包香菸、一包紅糖或方片糕之類的小食品,包裝用的也很隨便,粗紙報紙什麼都有。

  到了大年初一,天還沒有完全亮,弟弟就嚷著要去給長輩拜年。開啟大門,放完鞭炮,匆匆吃點早飯,我和弟弟換上新衣服,就拎著禮包,去給家婆奶奶拜年。到家婆家有七、八里路,大多是田間小路。天很冷,北風嗚嗚地叫,吹到臉上像刀子割一般,鑽心的痛。前兩天剛下了一場大雪,積雪有十多公分厚,白茫茫的一片,幾乎看不見路,有時只憑感覺放下腳走著。路上也很少遇到人。我和弟弟頂著風慢慢地向前移動,深一腳淺一腳,踩在雪上呼哧呼哧地響。

  好不容易走了大半程路,經過一條大埂時,弟弟突然腳下一滑,跌倒了。我一驚,忙伸手去拉他,但沒有拉住,結果掉進了水塘裡,破冰入水。弟弟嚇得直哭,我也慌了,就大聲呼喊。這時,從不遠處的一間小房子裡走出一位大嬸,聽到喊聲,急忙朝這邊跑來。她手裡拿了一根樹棍,來到跟前,顧不上多問,忙把棍子伸給弟弟抓著,可弟弟手凍麻木了,沒有抓住。她慢慢往下面走近一點,伸出手,緊緊抓住弟弟的手,使勁往上拉,卻又滑到了。我趕緊上前幫忙,終於把弟弟拉了上來。弟弟衣服全溼了,凍得渾身發抖,上下牙直打顫。大嬸對我說:“趕快到我家換換衣服,暖和一下,不然會凍生病的。”我也不知怎麼辦好,就和弟弟跟她到了她家。大嬸忙叫大叔生了一盆火,自己去找她兒子的幾套裡外衣服給弟弟換上。忙活好了,大嬸才問起了情況。按家鄉的風俗,到人家拜年必須要在中午十二點之前,大嬸就儘快把我倆送到了家婆家。

  到了家婆家,我把路上的經過講了。家婆很感動,不停地對大嬸說:“這太謝謝你了,真是遇到了好人啊!”家婆讓舅舅拿出十塊錢給她,她怎麼也不肯要,說:“這有啥,鄉里鄉親的,誰見了也會這樣做的。”

  大嬸走後,我和弟弟才忙給家婆拜年。“給家婆拜年了!給舅舅、舅媽拜年了!”家婆笑著把我倆拉到懷裡,撫摸著我倆的頭,連說:“好!好!”就拿出一些水果糖、餅乾塞到我倆的手裡,又給了兩毛錢。家婆說:“剛才在路上凍壞了吧,好險呀,多虧了那位大嬸啊!”我直點頭,心裡有一種說不出的滋味。

  這時候,舅媽從廚房出來說:“餓了吧,趕快上桌吃飯吧。”舅舅拿來一串鞭炮點燃了,一陣噼裡啪啦的聲音響過,大家就圍坐餐桌吃飯了。

  這件事過去了很多年,但至今讓我難以忘懷,心存感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