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人生哲理> 關於人生的哲理作文(通用15篇)

人生的哲理作文

關於人生的哲理作文(通用15篇)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作文吧,寫作文可以鍛鍊我們的獨處習慣,讓自己的心靜下來,思考自己未來的方向。你寫作文時總是無從下筆?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人生的哲理作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人生的哲理作文 篇1

  有時候,我們活得很累,並非生活過於刻薄,而是我們太容易被外界的氛圍所感染,被他人的情緒所左右。

  行走在人群中,我們總是感覺有無數穿心掠肺的目光,有很多飛短流長的冷言,最終亂了心神,漸漸被縛於自己編織的一團亂麻中。其實你是活給自己看的,沒有多少人能夠把你留在心上。

  我們曾如此渴望命運的波瀾,到最後才發現:人生最曼妙的風景,竟是內心的淡定與從容。我們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認可,到最後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毫無關係。

  有時候,我們做錯事,是因為該用腦子的時候卻動用了感情。脾氣洩露了我們的修養,沉默道出了我們的品味。當感覺天快塌下來的時候,實際上是自己站歪了!

  無法改變風向,可以調整風帆;無法改變世界,可以改變觀念;無法改變事情,可以改變心情;無法改變別人的看法,可以改變自已的想法。

  要想事情改變,首先自己改變;只有自己改變,才可改變世界。人最大的敵人不是別人,而是自己,只有戰勝自己,才能戰勝困難。

  能看穿你三方面的人值得信任:你笑容背後的悲傷,你怒火裡掩藏的愛意,你沉默之下的原因。

  人生有三樣東西是無法隱瞞的:咳嗽、貧窮和愛;你想隱瞞,卻欲蓋禰彰。

  人生有三樣東西是不該揮霍的:身體、金錢和愛;你想揮霍,卻得不償失。

  人生有三樣東西是無法挽留的:生命、時間和愛;你想挽留,卻漸行漸遠。

  人生有三樣東西是不該回憶的:災難、死亡和愛;你想回憶,卻苦不堪言。

  如果我們不喜歡別人對我們說的話,我們可以徑直走開;如果我們不喜歡我們對自己所說的,我們是無法徑直離開的。

  因此,若你即將在所有的時間和自己相處,不妨善待自己,順從自己的內心,而非違背自己的本意。跟隨我們的內心,不久我們會感激自己。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是自己最好的朋友。

  人最好的狀態是,臉上看起來比實際年齡年輕三五歲、心理比實際年齡成熟三五歲。

  而越是看起來極簡單的人,越是內心極豐盛的人;內心空白,才要裝出一臉世故。

  人生的哲理作文 篇2

  一個人只有一顆心,一顆心能裝下多少東西,取決於心靈的空間有多大,足夠大的心靈可以裝下一個世界。

  生活中,難免有這樣那樣的事情,纏著你不放,做人難以灑脫。就像人和人之間,即便彼此一轉身,就不見了,但身影還在記憶裡,佔據著心靈的空間。和往事揮揮手,讓它煙消雲散,說得容易,但有幾個人可以做到?往往我們在坐看雲捲雲舒的時候,看似愜意,但心頭難免湧動很多東西,或是美好的片段,或者刻骨銘心的疼痛。那些說放下了的人,只不過是心靈受傷了,懂得了自我療傷的辦法,並不是真的一切都走出了記憶。

  有時候,我們會突然愛上一個人,沒有理由,無法抗拒,甚至連見面的臺詞都來不及準備,更沒有事先的約定。這個人,此後可以佔據你所有愛的空間,即便隔著千山萬水。

  有時候,我們會突然感覺疲憊。所有奮進的勇氣慢慢消失,生活的無奈,湧進生命。不是真的放棄了美好生活的嚮往,而是感覺美好的東西遙不可及。這樣的感覺,是可怕的,但也是客觀存在的,即便你正在奮鬥前進的路上。

  有時候,我們會遇到或者親自演繹一些難言的故事。一邊是無法言語,一邊是內心掙扎,一邊是無法避免。凡事都是多面的,就像一帆風順這個詞語,南來北往、東去西來,一帆風順的只有一個方向,另外三個方向都是曲折前進,甚至是逆風而行。

  有時候,人生就是一座橋和一條路。走著走著就遇到了河流,必須藉助一座橋,然後跨過去,就是幸福的彼岸,跨不過,就是無休止的徘徊。當然,人不止要過一座橋,只有生命還在,橋總是要過的。實在沒有橋,有一艘船也好。

  有時候,人就是一本書。每個人都想寫下天真和浪漫,把生活描繪成童話的世界。但現實是一支筆,在書上寫下深深淺淺的腳印,甚至是帶血的淚水。那些小憩的時候,是各種各樣的標點符號。有些書裡,常常出現唯美的小詩,那是美好的情懷,比哭哭滴滴要好很多。

  其實,人的心靈是一個水池。有些人為了裝下更多的水,把堤壩築高,水池變成了湖,但最後還是水流漫過湖面,奔流遠方。有些人把水池開啟一個缺口,水池乾枯了,生命變成了乾癟的模樣。有些人,堅守水池的模樣,水多了,放一放,水少了,蓄一蓄,慢慢地,水邊多了繁茂的水草,還是其它生命的嬉戲之地,一池水,也是一個世界。

  心有多大,是一個滿溢的哲理。唯有捨棄一些,才能得到一些,常常開啟心靈的窗戶,窗外的陽光才會湧來。內心的世界才能和無窮大的世界相連相通。

  一人一心一世界,一得一失一人生。

  人生的哲理作文 篇3

  人生是一個很大的課堂,你可以在這個課堂中學到很多的知識;可以在社會的實驗室中瞭解到人性的善惡與美醜;最重要的是學會做人的道理,磨鍊出堅強的意志和品格。當你到了風燭殘年時你回顧一生所走過的歷程,會發現已學會了很多的知識。人生的道理需要去理解去實踐才能瞭解到。當你真誠的對待生活和每一個人,在遇到失敗時你會受到人們的支援尤其是朋友,這也是你善待生活的結果。人的一生難免會碰到挫折和困難,但是如果你勇敢面對它,挑戰它,最終你會勝利。當你在挫折中消沉時,你的朋友會給你勇氣、力量。友誼的力量是偉大的。

  要想了解人生道理的真諦之所在首先要熱愛生活﹑善待生活。以自己的力量為社會貢獻,不是隻有做大事才對社會有利,做小事也會對社會有利。當他人遇到困難時,你熱心的去幫助他人解決困難,不僅自己會感到心情無比舒暢別人也會心存感激,在他人危難之時給予幫助就像雪中送炭一樣,他人就會對你記憶深刻不會輕易忘掉。當然助人為樂並不是讓他人記住你,而在於你的生命價值的體現。

  有句古話說“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告訴人們不要因為它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善事就不去做,也不要因為是一件很小的壞事就去做。人們應該存有善念,心中有善就會覺的自己很充實。人的行為都要符合道德的準則要對的起自己的良知,這是實現自己的生命價值的前提條件,這也是一種人生的哲理吧,俗話說“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壞事做多了自然會沒有好結果的。

  在人的一生中會有自己想得到的東西,卻得不到。刻意追求某種美好的事物,能得到的卻很少。而憑著自己的能力默默的,不為得到回報而努力,能得到的是非常多的。這也許就是一種人生的哲理吧,俗話說“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就是講的是這個道理。

  感悟人生的道理也許對我來說太難了,但是憑著我的一些理解,還是能體會出人生的道理。我覺得信任是一樣珍貴的東西,在朋友之間起著重要的作用。它能使友誼更加牢固,也可以使人與人之間真誠相待。可見人們之間如果有了信任,那麼整個世界會變的十分和諧。

  自己思索了一下,發現人生的道理無窮無盡要想了解清楚,一生的時光也不夠用。人的一生包含了許多內容,在一生當中會發生許多事情,要想在做事時無愧於天地,成就一番事業就需要有堅忍不拔的意志和良好的品格。

  總之,人的一生蘊含著無窮的道理,需要我們認真體會從中瞭解一些做人的道理,從而使自身的思想得到昇華,作一個社會有用的!

  人生的哲理作文 篇4

  今天是星期一,我下午放學回家就直奔房間,我掏出語文和數學《基礎訓練》,開始寫作業。

  今天的作業特別簡單,我一會就寫完了,剛準備去玩,卻聽到媽媽那熟悉的聲音:“快去讀書,你們姜老師家長會上說了,要好好讀書,好好複習,還有數學的那些定義和英語單詞也背一背,不要總是沒事就想著玩。”

  我心裡有些不樂意,卻不敢表現出來,只好嘆了一口氣,拿出語文、數學、英語三門的課本,坐在床上,開始高聲朗讀。

  讀著讀著,我停了下來,氣喘吁吁,剛才連續讀那麼久書,實在是累得喘不過氣來,剛想歇會,媽媽的聲音卻伴隨著我的無力感而來:“怎麼停下來了啊,繼續讀。”

  “不是吧。”我的心裡一百個不願意,但父母之命就是天命,天命難違啊!

  好不容易讀完書,媽媽把我叫到了房間裡,對我說:“這回家長會,你們老師都說了,這幾個單元比較難,要多讀幾遍,期中考試有好多人都錯那些不該錯的地方。

  “可是我課文內容沒錯!”我不服氣地嚷著。

  “但是你課外閱讀錯了,這就說明你的閱讀理解能力不夠,需要好好讀書,溫故而知新。”

  “還有,:媽媽繼續為我講著,”你看我們僱的工人,那個老林,會開車,他就拿4000塊錢一個月。那幾個裝貨的工人會的東西少些,工資就拿3000塊錢一個月,還有那個開大貨車的老張,他最能幹,就得5600塊錢一個月。還有一個開小車的小陶,他的能力比較差,就得2300塊錢一個月,甚至有些人連兩千三都拿不到,只能做苦力。所以說學生要學習,學生只有學習才能提升個人的能力,才能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路,是自己選的,命運的改變掌握在你的手上。“

  我點了點頭,彷彿在這一瞬間明白了人生的哲理。

  人生的哲理作文 篇5

  一個男人、一個女人和一個孩子向一棵樹傾訴著自己的煩惱。

  “怎樣才能既按你說的做,又不會迷失自己?”孩子問。

  “你看我,”樹說,“我在風中折腰,在雨裡低垂,到現在我還是我自己,我仍舊是一棵樹。”

  男人說:“我無法改變自己。”

  “你看我,”樹說,“我每個季節都在發生變化,由青蔥變得枯黃,再回到青蔥。到現在,我仍然是我自己,仍舊是一棵樹。”

  女人說:“我的愛已耗盡,為了愛,我完全放棄了自我。”

  “你看我,”樹說,“我的樹枝上有知更鳥,樹幹中有貓頭鷹,苔蘚和瓢蟲生長在我的枝皮中。它們能帶走我所擁有的,但帶不走我自己。”

  當你失去一切的時候,你才知道唯一想要的是什麼

  很多時候,我們總是希望得到別人的好。一開始,感激不盡。可是久了,便是習慣了。習慣了一個人對你的好,便認為是理所應當的。有一天不對你好了,你便覺得怨懟。其實,不是別人不好了,而是我們的要求變多了。習慣了得到,便忘記了感恩。

  越有故事的人越沉靜簡單,越膚淺單薄的人越浮躁不安。真正的強者,不是沒有眼淚的人,而是含著眼淚依然奔跑的人。耐心點,堅強點,即使看不到希望,也依然相信自己。我們最先衰老的不是容貌,而是不顧一切的闖勁。有時候,要敢於背上超出自己預料的包袱,真的努力後,你會發現自己要比想象的優秀很多。

  生活不可能盡善盡美,陽光下也會有陰影,就看你用什麼樣的心態去看待生活。人生不過如此,要不你駕馭自己的一生,要不被生活牽著鼻子走,該怎麼走還取決於你自己。

  不是所有的記憶都美好,不是所有的人都值得記憶,歲月的河流太漫長,大部分的人與事都會被無情地衝走。

  幹不完的工作,停一停,放鬆心情;掙不夠的錢財,看一看,身外之物;看不慣的世俗,靜一靜,順其自然;生不完的悶氣,說一說,心境寬廣;接不完的應酬,辭一辭,有利健康;盡不完的孝心,走一走,回家看看;還不完的人情,掂一掂,量力而行;走不完的前程,緩一緩,漫步人生!

  最無情的不是人,是時間;最珍貴的不是金錢,是情感;最有力的不是老闆,是大自然;最可怕的不是災難,是災後無援;最拿手的不是專業,是旁觀;最可怕的不是失戀,是心身不全;最舒適的不是酒店,是自家。

  不去追逐你所渴求的,你將永遠不會擁有。給時間一點時間,讓過去過去,讓開始開始。

  生命短暫,就幾十年,活著是福,健康是福,既然活著,選擇快樂是一天,選擇痛苦也是一天,那為何不選擇快快樂樂,平平淡淡地過完我們的這一生呢?或許生活有些許不僅人意的地方,但還有什麼不活著還重要?還有什麼比健康重要呢?

  如果你還是單身,就好好享受這一切。你單身不是因為你不夠好,而是說明目前還沒有人配得上你。

  人最悲哀的,並不是昨天失去得太多,而是沉浸於昨天的悲哀之中。人最愚蠢的,並不是沒有發現眼前的(精彩美文 )陷阱,而是第二次又掉了進去。人最寂寞的,並不是想等的人還沒有來,而是這個人已從心裡走了出去。人最無聊的,並不是隨便撥通一個電話號碼,而是別人撥錯時,他還一直地說下去。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天性、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每個人都有自己存在的價值,不要妄自菲薄,不要理會別人的質疑,因為世界上只有一個你。

  所謂成熟不是心變老,而是眼淚在眼睛裡打轉,我們卻還能保持微笑;總會有一次流淚,讓我們瞬間長大。

  生命中的許多東西是可遇不可求,刻意強求的得不到,而不曾被期待的往往會不期而至。因此,要擁有一顆安閒自在的心,一切隨緣,順其自然,不怨怒,不躁進,不過度,不強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隨緣不是聽天由命,而是以豁達的心態面對生活。

  人生的每個階段,都要珍惜和所愛的人在一起的`每一刻。

  世界上唯一可以不勞而獲的就是貧窮,唯一可以無中生有的是夢想。沒有哪件事,不動手就可以實現。世界雖然殘酷,但只要你願意走,總會有路;看不到美好,是因為你沒有堅持走下去。前進不必遺憾,若是美好,叫做精彩;若是糟糕,叫做經歷。

  太陽並不會因為你的失意,明天不再升起;月亮不會因為你的抱怨,今晚不再降落。矇住自己的眼睛,不等於世界就漆黑一團;矇住別人的眼睛,不等於光明就屬於自己!

  人生在世,總要多個心眼保護自己,並不是心計越高越高城府越深,而是大浪淘沙依然堅強的幸福。

  信仰能給一個人的,是內心的平安與依靠,而不是與神明“談條件、換好處”——我信了你,我就可以發財;我信了你,我就可以家庭和睦;我信了你,我就可以從此心想事成。當信仰淪為利益的交換,就失去了意義。

  我們說過的話,做過的事,走過的路,遇過的人,每一個現在,都是我們以後的回憶。

  人的一生中需要有這樣一個人:即使遠隔千里,數年沒有聯絡,見面時仍然輕鬆自然有說不完的話題;或者,相鄰而坐,各自忙著自己的活計,數小時只是恩啊小語,仍然溫暖充實;在這個人面前,你可以低眉哀嘆,可以恣意張狂,可以不必有出息,可以不必有形象,可以全身是缺點,這個人就是知己。

  人生沒有絕望的路,只有絕望的心。絕望的另一端就是希望,危機的盡頭就是轉機。

  有些東西,註定與你無緣,你再強求,最終都會離你而去;有些人,只能是你生命中的過客,你再留戀,到頭來所有的期望終究成空。不屬於你的,那就放棄吧,大千世界,莽莽蒼蒼,我們能夠擁有的畢竟有限,不要讓無止盡的欲求埋葬了原本的快樂與幸福。如果你想什麼都抓住,最終只能什麼都抓不住。

  心靈有家,生命才有路。只有學會和自己獨處,心靈才會潔淨,心智才會成熟,心胸才會寬廣。

  當一個人感到很知足,心不煩,身不疲,無所求,心能安的時候,快樂就在其中。當一個人感到吃得下,玩得動,睡得好,沒牽掛,很滿足的時候,幸福就在其中。放棄該放棄的是無奈,放棄不該放棄的是無能;不放棄該放棄的是無知,不放棄不該放棄的是執著。

  人生的哲理作文 篇6

  一天早上,我正在刷牙,突然一隻小蟑螂不知在哪裡飛出來,落在我的手上。我慌亂中用水把小蟑螂衝下了洗手盆的下水管。小蟑螂在水管掙扎著,很慌亂的在光滑的壁上往上爬,想爬出這個“危機”,它顯然知道,如果掉下去會是什麼情況——面對它的就是死亡!它很努力的往上爬,但管壁實在太光滑,在它快要成功的爬上了時又因為力氣不夠而掉下去,但求生的本能讓它並沒有放棄努力,只見它還是很艱難地往上爬。

  因為害怕和感到噁心,所以 就在小蟑螂快要爬上來的時候,我又用水把它衝下去,使它四腳朝天,亂掙扎著。我看見它滑下去時好像受傷了,因為的爪子在痙攣。不知怎麼的,我的心啊,被這小小的生命感動了,被它在死亡面前那種堅強的求生的慾望所感動,我——實在不忍心把它弄死,還打算幫它一把。

  但我不敢用手接觸它,我怎麼幫呢?我冥思苦想,終於想到了:用牙籤把它“拉”出來。這時小蟑螂已經不動了。我拿著牙籤,再碰一下小蟑螂,小蟑螂就亂動著,把我嚇一跳,牙籤也丟在一旁了。再這樣下去不是辦法的,我想。 我用水把小蟑螂淋了一下,好像它已經緩過氣來一樣——小蟑螂翻過身來,很迅速的爬走了,好遠好遠的,它終於成功的逃離了這個“生命危機”!

  我驚呆了,小蟑螂就這樣以頑強的毅力爬上來了!在我這個“龐然大物”的眼皮底下逃走了,儘管它面臨著死亡,但它還是努力地創造奇蹟!

  在小蟑螂身上,我明白了一個深刻的人生哲理:不管周圍的環境怎樣惡劣,都不應該放棄努力,不管面對怎樣的生命的威脅,都不要放棄一個信念:我一定要活下去!

  人生的哲理作文 篇7

  生活是流水,緩緩地向前流去;生活是水滴,一滴一滴的向前流去;生活是一本書,一頁一頁的變成歷史;生活是……對於生活的解釋,有許多不同的回答,一千個人會有一千種答法。

  我對於生活的解釋是:生活並不需要多麼華麗的妝飾,需要的只是對於生活的一種心態。

  生活有快樂,有悲傷,有開心,有難過。快樂是一天,難過也是一天。為何不讓自己活的開心一點,輕鬆一點呢?然而,對於生活的領悟我也不是一開始就知道的。我是一名六年級小學生,在同學中,他們認為我風光無限,在老師眼中,我是一個好學生,在別人眼中,我是一個乖乖女。但他們怎麼知道我活的很累很累,每一次考試我都要擔心、害怕,考得不好,老師會認為你退步了,父母會認為你不努力了,每一次我都比別人更擔心,更害怕。所以,我都會付出比別人“生活猶如一杯白開水,平淡而豐富。”有人說:“生活是一塊土地,你播下飽滿的種子,它將回報你一片豐收!”

  我的生活就像蔚藍的海洋,有時風平浪靜;而有時卻是波濤澎湃…以前我並不知道什麼是生活。是我的母親讓我明白了生活的真正含義。

  那一次,我在學校和別人打架,好勝心使我變得暴躁不堪,動不動就和別人“決鬥”,這種臭脾氣讓我得不到真正的友誼。每天,我都會痴痴的望著夜空,乞求上蒼賜給我友誼。這個時侯母親會走過來,輕輕地撫摸著我的頭,給我講一些為人處世的道理。大部分我已經淡忘了,但是影響我一生的一句話,就像燒紅的烙鐵一般印在我心深處!“與其你乞求上蒼賜給你友誼,還不如對被你傷害過的同學說一句‘對不起’一句小小的對不起,可能會使你有一個真摯的朋友。聽完這句話後,我似乎明白了什麼,腦海中閃過一幕幕畫面,都是被我傷害過的同學。那晚,我徹夜未眠,一直在理解母親的那句話,一句對不起真的有那麼神奇嗎?果然,事實勝於雄辯,一句對不起確實為我挽救會了不少損失!

  此時此刻,我也明白了生活的含義。生活像一片寬闊的田野,而你充當著一個農民的角色,當你播下一粒飽滿的種子時,那片土地就會回報你豐收。也許,這就是那時母親想要告訴我的哲理吧!

  人生的哲理作文 篇8

  一天,青蛙看見蜈蚣爬過來,心想:我用四隻腳走路已夠麻煩的了,蜈蚣用一百隻腳可怎麼走路哇?於是問蜈蚣道:“蜈蚣老弟,你用一百隻腳走路,是先邁哪隻腳,然後又是邁哪隻呀?”蜈蚣站住想了想,突然倒下了,哭喪著臉道:“青蛙大哥,過去我從來沒有想過這個問題,今天你提出這個問題後,我倒不會走路了。”

  蜈蚣出生後就會走路的,這是它遵循自然規律的行為本能,走路時應該先邁哪隻腳,它從來沒思考過,其實也不用思考,先邁哪一隻都一樣是順其自然而可以走路的,毫無疑義。

  其實,自然界有許多規律都是大自然客觀形成的,沒有任何人為規定的痕跡。但是,人類出於對自身智慧的崇拜,常常“自作聰明”地肆意挑戰自然規律,人為地隨意編排或篡改自然規律,往往遭到自然規律輕而易舉的報復,結果是自食苦果。

  古代鯀治水時採取堵的辦法,違反水流的規律,其治水結果理所當然地失敗了。

  1958年,北京市曾幹過一件震驚世界的大蠢事,市政府為了消滅四害之一——麻雀,號召全市市民出動,在各個角落安排人(不留一點死角),到處都有人從早到晚不停地哄趕這些可憐的小東西,所有麻雀只能不停地飛呀、飛呀,它們大部分都累死在飛行的途中。結果北京的麻雀消滅了沒有?我想,現在北京到處都有麻雀自由自在的覓食就是很好的答案。

  非典時期,兇惡的病毒已經在吞噬著人們的生命,但是有些官員不顧百姓死活竭力隱瞞疫情,拍胸脯自吹自擂:“我們靠自己的力量能……”沒有認識其嚴重性,致使北京成為全世界的非典重災區。若不是世界衛生組織的關注和批評,使我們及時修正了錯誤行經,恐怕北京就要變成一座鬼城了!

  據媒體報道,現在全國有許多造紙、化工等工廠廢水汙染十分嚴重,而環保部門卻監管不力,罰款比治理廢水的成本還低許多,廠家當然只接受罰款而不去治理了!還有的是明治理,擺樣子給檢查者看,暗中偷偷排放廢水。所以致使我們的江河湖海的汙染越來越嚴重。常此下去,惡劣的環境將是我們的心腹大患。

  嗚呼!何時能看到我們的某些人虛心尊重和嚴格遵循大自然規律辦事,不再自作聰明?

  人生的哲理作文 篇9

  李白曾有“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的愁情,蘇軾也有“多情卻被無情惱”的煩悶,但也有高適“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的開朗豁達。詩情如此,都是詩人情感的流露,而我們常人又何嘗不是如此?

  有位哲人曾說:“一花的凋零荒蕪不了整個春天”,也有哲人曾說:“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這些至理名言,這些人生道理,我們每個人都是很清楚的。

  人生處處有詩意,生活處處有哲理。詩意的人生,在於我們用詩意的心情對待,哲理的生活,在於我們用理性的心理洞悉。

  王維用“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向人們描繪了一幅清靜閒淡的隱士生活圖,而我們又何嘗沒有嚮往過這樣的生活:在身心極度疲憊的時候,我們渴望這樣閒適的生活,這不是逃避,只是暫時的休息;李商隱的“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充滿了他對愛人深切的思念,而沐浴在愛河中的人,也會偶爾吟湧兩首情詩給自己的愛人,不是有人說過嗎:在愛情中,誰都可以成為詩人。杜甫用“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沉重抒發了愛國之情,而我們雖說不必如此沉重,卻也都在內心深處飽含著對國土的愛戀。

  ……

  詩中點點滴滴都浸潤著生活的滋味,人生中也浸潤著詩意。

  有位哲人曾說:“一花一世界”。的確,我們都可以從生活中很微小的地方看到一種哲理,一個奧秘。牛頓由蘋果落地,發現了萬有引力,可是他不是哲人,他只是從生活中發現了真理,卻做出了比哲人更大的貢獻。也有哲人曾說:“把你的茶杯倒空,那麼你就會快樂。”確實,一個人在生活中太在意別人的看法,別人的看法塞滿了他人生的茶杯,那麼他會活得很累,生活中,我們都明白這個道理,但我們都不是哲人。一直都很喜歡諸葛亮的“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這一句話深蘊著對待生活、人生的態度:淡泊、寧靜。只有以一顆淡泊寧靜的心去對待生活,才會真正懂得生活的含意。能夠對生活有如此理性的看法的諸葛亮,他卻不是哲人。

  ……

  哲理充滿著生活的每個逢隙,生活中卻無時不在創造哲理。

  生活中,我們都可以是詩人,也可以是哲人:讓詩意的輕風吹潤我們的人生,讓哲理的陽光浸潤我們的生活吧!

  人生的哲理作文 篇10

  我們小時候大都很崇拜嚮往科學家,但當我們長大後會發現,我們更加驚服於詩人或哲人。科學家固然重要,他們使社會發展,而使詩人能成為詩人,哲人成為哲人。而詩人哲人也必不可缺,他們使我們心靈得到淨化。

  詩人和哲人是一樽“思想者”,他們赤裸裸的尋找著真理。愛因斯坦百思不得其解:“我們為什麼會在這裡,宇宙為什麼會是這個樣子?”這個問題使眾多偉大科學家茶飯不思。終於,哲人回答:“因為我們存在,我們能在這裡思考這個問題,所以宇宙的確是這樣子。”無奈的答案,卻不能否認,霍金也只能大嘆:也只能是這樣子啦!

  西哲說:人類一思考,上帝就發笑。但是人,就註定要思考一生。思考是詩人與哲人的生命之泉,但又有誰能夠不在這泉中洗衣燒飯搓澡?我們終不能避免世俗,漸漸我們失去了詩人的眼和哲人的心。每當花明月夕之時,哪一個少年不曾一度是詩人呢?每當靜夜掠起,每一箇中年人都是哲學家。但每當天明之時,我們又不得不繼續追逐系在我們額前的蘿蔔。

  我們終究不能保持著這份敏感。“我們沒有時間和空間來思考時間和空間。”而我們愈思索,終會愈迷惘。海明威用結束了自己的思考,三毛則用絲襪,海子他更省事,直接躺下。這不能不說明些什麼。或許,他們是用死亡來書寫最後的詩闡述最後的哲理。牛頓用他的前半生為數學、物理做出了巨大的貢獻,而後半生則投身於神學。我們都笑他罵他,但我們是否想過,我們又有什麼資格迫使他一生竭力為我們這些後輩服務?或許,他也曾經迷惘,於是希望能在神學中找到出路,找到解脫。他或許是最偉大的哲人。

  我們越來越清楚,當我們思考之後,無論如何也得全心投入後面的工作中。我們知道詩人哲人並不好過,精神上的困惑,是最可怕的枷索。於是我們變得沉默。

  “少年不知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辭強作愁。

  如今盡識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辛棄疾

  我們每個人都可以成為詩人哲學家,只是——我們不願意。

  人生的哲理作文 篇11

  人生如春蠶,作繭自縛,一朝眉羽成,站破亦在我。陸游詩句,作繭自縛會引出很多聯想。那我也談談自己的想法。

  大學者餘秋雨曾應邀去某監獄做報告,知道自己的好友因犯罪也在此改造,但對方恰巧不在,報告結束,他留給友人一張字條:“你很幸運,獲得難得的安寧能繼續學習英語……”。兩年後,他收到友人的喜報,出獄後,及時的發表了在獄中翻譯的一部200多萬字的著作,每次看到這個故事,我總是有話想說,原來,坐牢還可以著書立說。的確,令人震驚。要我說人生活的態度決定行動的結果,罪犯不一定接受改造就要為了以後走得更正直,所以我們暫且把“作繭自縛”看做一個洗禮思想和行動的過程。

  “人生如春蠶,作繭自縛,一朝眉羽成,站破亦在我”這時南宋詩人陸游關於人生態度的寫照,也就是說要成就大事必須接受艱苦磨練,在磨礪的過程中不斷思索,會使設計更加冷峻。

  誠然,成就大事反過來思索時,困那就成了一種經驗,一筆財富,音樂巨匠貝多芬對雙耳失聰的人生厄運,告誡自己,要扼住命運的咽喉,於是演奏了輝煌的《命運》絕唱,要說他作繭自縛可能是有些貶義。但是我們有絕對的史實來證明當他置身絕境,飽受煎熬,受盡折磨時,他一定在拷問自己:反觀內心,這難道不是自我作繭嗎?所以在《命運》中我們總是能感悟到激情與悲愴,人有必要迫使自己躲在一個偏僻的角落裡,觸控心靈的脆弱,對生命進行昇華般的本質思考,最終激發自己,錘鍊自己。

  小時候做錯事,總會被迫面壁思過,現在即使沒有人要求,或者根本沒有必要思過,我也會冥思苦想,找到癥結,古人的智慧因為一日三省更加經典,三日一省能夠使我掃除思想上的障礙,超越世俗常規,使自己的行動有方向,使自己的心態更加豁達,這依舊可以看成“作繭自縛”,感悟生活。

  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思而坐《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與其說他們才思敏捷,不如說他們在行動中思考,在思考中醒悟,韜光養晦則是為了更大的鋒芒畢露,作繭自縛是一種心態,更能成就一種精神。

  人生的哲理作文 篇12

  有這樣一個故事:一農戶調教耕牛初學種地,為防止牛不守規矩,於是,兒子在後面負責穩犁,老父親在前面負責牽著牛繩,這樣一前一後,把牛控制在中間。為了提醒父親不開小差,兒子每吆喝一聲:“爹,走!”父親便朝前走,牛也聽話地跟著往前走。

  過了些時日,他們想,牛雖不能言語,但卻是聰明能幹的動物,經過數日調教,應該學會獨立工作了。這天,兒子照樣給牛套上套繩,試著讓它獨立完成任務。沒想到,任由兒子怒吼暴打,牛硬是愣在原地紋絲不動,兒子沒招了,情急之下大喝一聲:“爹,走哇!”牛卻毫不遲疑,乖巧地往前走了。

  原來,牛並不笨,在它頭腦中早已形成了思維定勢:把一聲“爹,走!”當成了工作指令。如果要讓牛改變思維定勢,重新聽令,談何容易!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要求別人做一件事,如果方法不當,會給被動方造成誤解,效果大打折扣。有時候,別人可能已經很優秀了,只是你的檢測方式和最初的要求方式發生了改變,學習者一時還不能適應,尚無法走出固有的思維定勢。因此,不能一味指責別人學無所成。

  在日常生活或工作中又何嘗不是這樣呢?比如:上課鈴聲響了,老師走進教室說:“上課。”學生便齊身起立,向老師問好。而有一天,當老師剛走進教室,突然改用手勢了,學生卻面面相覷,穩坐不動,你能怪學生無禮嗎?

  運動場上也是一樣,運動員只聽發令槍響,便開始起跑,可在關鍵時刻卻換成了廣播:“開始……跑。”結果可想而知。你能判定最後到達終點的運動員實力最差嗎?

  職場上更是如此,某公司招聘人才時,試圖考察應聘者的思維變換能力。招聘啟示上特別註明:面試時採取隨機問答的方式,可在面試現場,卻要考考應聘者的實踐操作能力,由於應聘者沒有思想準備,結果不盡理想。一位落聘者被另一家同類公司選用,他的新型規劃投入市場,為該公司贏得了更多聲譽。事實證明,他成功了,害得先前那家公司後悔不已。

  所以,我們在對別人提出要求之前,先要想想,選取一個最恰當的方式,又以同樣的方式去檢驗,在同類中擇優效果才會更好。

  人生的哲理作文 篇13

  一年一度立夏“小蛋王爭霸賽”已捶響了戰鼓,來自各方的蛋寶、蛋爸、蛋媽們心情都十分緊張,因為誰在“蛋王爭霸賽”中取得好成績,誰將有機會提前被蛋蛋名校錄取。於是蛋蛋們日夜研究,各種學習、各種訓練一刻不停。

  珍珠蛋媽媽說:“我們家族有著優良的基因,我們的蛋殼堅不可摧,豈是一般蛋蛋可比的?哥哥姐姐都是蛋霸,你肯定沒問題!”

  鵝蛋是個乖乖女,她那件綠色時尚的外衣人見人愛,蛋蛋們稱鵝蛋為“蛋美人”。鵝蛋不太願意去爭取、去拼搏,總是隨遇而安。

  鴕鳥蛋是個傻大個,每天總是愛吃愛玩,凡事愛講蠻力,就是不愛動腦筋。之前的比賽中雖然取得了些成績,但總在關鍵時刻掉鏈子。

  雞蛋是個普通家庭的蛋寶寶,它沒有“個大的優勢”、沒有“美麗的外衣”、更沒有“超強的基因”。但它和爸爸媽媽愛不停地學習,不斷地總結。爸爸媽媽鼓勵她凡事盡力就好,不要在乎別人。同時告訴她任何成功都要講究策略,比如鬥蛋前在水中煮的火候和時間;鬥蛋時發力的角度、力度和速度;最重要的是堅持和勝不驕敗不餒的心態。

  比賽即將開始,蛋寶寶們領到了參賽序號按順序上場。只聽見咔嚓幾聲,珍珠蛋但毫不費力地撞碎了好幾個蛋寶寶,得意忘形地又蹦又跳,卻在下臺階時一不小心摔碎了蛋殼。鵝蛋和鴕鳥蛋狹路相逢,兩個回合卻不分勝負,鴕鳥蛋心急發起了進攻,只見鵝蛋一個漂亮地閃身,鴕鳥蛋重重地撞在了一旁的柱子上,鵝蛋險勝!最終輪到鵝蛋和雞蛋寶寶對決了。雞蛋寶寶吸取了之前比賽的經驗,一次又一次地化險為夷。就這樣多個回合下來她倆精疲力盡地頂著對方,緊繃的蛋殼似乎隨時都會破裂,鵝蛋擔心她美麗的外衣最終舉手放棄。

  隨著一聲哨響,比賽結束了。德高望重的老蛋王推了推鼻樑上的眼鏡,清了清嗓門說:“蛋寶寶們,今天我們的“小蛋王爭霸賽”到此結束。有人收穫了好成績、有人收穫了寶貴的經驗,大家各有所獲,祝賀你們!“小蛋王爭霸賽”雖然結束了,但你們人生的比賽才剛開始,只有擁有好心態、擁有拼搏進取的心和堅持到底的勇氣,才有可能成為人生這場馬拉松最終的贏家!

  人生的哲理作文 篇14

  風吹起花瓣如同破碎的流年,而你的笑容就在飛舞的花中搖曳,成為我命途中最美的紅顏。

  我的夢境中,常有一株海棠。這海棠就靜靜地立在樓前,灰色的樹幹峭楞楞的枝丫,整整一冬,毫不起眼。遲到的春一夜之間吹醒了冬眠的她,面對周圍燦爛的百花,她毫不示弱,默默地將體內蘊育了一個冬天的精華,綻放成一樹粉白的香蕊。這花兒起初也並不起眼,只是一個夜晚,我偶然從樹下走過,便不由得被這幽幽的暗香打動,這香不像是凡塵中的香,淡淡的,細細的,就如她的花瓣一般,沒有大手筆的描繪,沒有絢爛的色彩,僅憑骨子裡的淡雅與超俗,便深深吸引了我的心。白日裡,花瓣在陽光下分外透亮,微風一吹,紛紛飄飄,輕舞飛揚。走過樹下,一地落英在腳下籟籟作響。平凡的土地,因了花瓣而有桂殿蘭宮之氣。讓她盡情地綻放吧,這是沉默一冬之後應得的自由。

  我的夢中於是多了她的身影,虛幻搖曳,縹緲不定,唯一不變的,是那美麗的笑容,淡淡地浮在遙遠的天邊,如同一位絕代佳人,用盡畢生的心血,高傲的脊樑,撐起前世未圓的夢。

  可怎能想到,她竟如此薄倖。淅淅瀝瀝的春雨澆透了大地。我想起了海棠,便再去看她,可卻遠遠地看到了滿地繽紛的落英。不再有嬌美的笑臉,不再有搖曳的花枝,不再有在風中笑得亂顫的倩影,不再有相互脈脈凝望的容顏。我的心顫抖了:為什麼美的生命如此短暫?她苦苦蘊育了一個冬天的花兒,竟就這樣消逝了嗎?我不要詩人們為她吟誦“零落成泥輾作塵”,我只想要她能好好地生存在這個世界中。可怎知她竟這樣容易就消逝了,還沒把自己的風采展現給世人就默默地走了,滿懷一腔幽怨,化歸為塵。誰是誰命中的過客,誰是誰生命的唯一,我心裡痛苦地喊著,無人能聽。北方有佳人,遺世而獨立,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寧不知傾城與傾國?佳人難再得......

  夕陽裡,杜鵑啼盡了最後一滴血,那殷紅滲入泥土,也許會化為來年枝頭的一縷香魂吧?我在心裡默默地祈禱。

  海棠,就這樣在夢境中榮枯;夢境,就這樣因著海棠而美麗。夢與海棠,如莊生化蝶般迷幻;海棠與夢,在我生命的輪迴中永開不敗......

  人生的哲理作文 篇15

  越多事情你越想得到它,反而往往會遠離你,正所謂凡事不要太過強求

  在這個世界上,凡事不可能一帆風順,事事如意,總會有煩惱和憂愁。當不順心的事時常縈繞著我們的時候,我們該如何面對呢?“隨緣自適,煩惱即去”。其實,隨緣是一種進取,是智者的行為,愚者的藉口。何為隨?隨不是跟隨,是順其自然,不怨恨,不躁進,不過度,不強求;隨不是隨便,是把握機緣,不悲觀,不刻板,不慌亂,不忘形;隨是一種達觀,是一種灑脫,是一份人生的成熟,一份人情的練達。

  何為緣?世間萬事萬物皆有相遇、相隨、相樂的可能性。有可能即有緣,無可能即無緣。緣,無處不有,無時不在。你、我、他都在緣的網路之中。常言說,“有緣千里來相會,無緣對面不相識”。萬里之外,異國他鄉,陌生人對你哪怕是相視一笑,這便是緣。也有的雖心儀已久,卻相會無期。緣,有聚有散,有始有終。有人悲嘆:“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既然要散,又何必聚?”緣是一種存在,是一個過程。

  “有緣即住無緣去,一任清風送白雲。”人生有所求,求而得之,我之所喜;求而不得,我亦無憂。若如此,人生哪裡還會有什麼煩惱可言?苦樂隨緣,得失隨緣,以“人世”的態度去耕耘,以“出世”的態度去收穫,這就是隨緣人生的最高境界。

  “隨緣”,常常被一些人理解為不需要有所作為,聽天由命,由此也成為逃避問題和困難的理由。殊不知,隨緣不是放棄追求,而是讓人以豁達的心態去面對生活;隨緣是一種智慧,可以讓人在狂熱的環境中,依然擁有恬靜的心態,冷靜的頭腦;隨緣是一種修養,是飽經人世的滄桑,是閱盡人情的經驗,是透支人生的頓悟。隨緣不是沒有原則、沒有立場,更不是隨便馬虎。“緣”需要很多條件才能成立,若能隨順因緣而不違背真理,這才叫“隨緣”。

  生活中,常有人會有這樣的感慨和迷惑:“為什麼有的人不喜歡我?”“為什麼有的人不理解我?”“為什麼會是這樣?”若從隨緣的角度看,不喜歡不需要任何理由,喜歡也不需要任何理由;理解不需要任何理由,不理解也不需要任何理由。緣分就是緣分,不需要任何理由。